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托福阅读20分是什么水平

托福阅读20分是什么水平

2023-07-30 08:06:0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中二病晚期病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托福阅读20分是什么水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托福阅读20分是什么水平,供大家阅读参考。

托福阅读20分是什么水平

篇1:托福阅读20分是什么水平

为了帮助大家备考托福,提高托福阅读。下面就来看看这篇托福阅读20分什么水平,相信你们会喜欢的。

托福阅读20分什么水平

单词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单词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没有单词是绝对不可能的,单词的积累不是弹指间能完成的,记忆单词也有无数的方法可以借鉴。

比如,记忆曲线:根据词汇书的分类,每天一个pst,每天及时复习。 根据人类记忆曲线,在开始时已经记住的单词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不断复习,这样才能被深刻记忆。

总之,背单词是学习一门语言最基本和最有用的方法,对于考试取得高分尤其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盲目的照搬别人的方法,而是要学会思考,找到自己的方法。

文章主旨的把握

首先,新托福的每一篇文章都附加了标题。标题格式、内容和可能应用的文章书写格式三个方面对文章整体进行把握。

其次,每篇文章的长度从300-400字增加到700字左右,且段落由原有的2-4段增长到现有的5-10段。因此,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在3 - 4分钟内完成这件事情,我们需要掌握段落结构的准确性,段落的大意,段落间的结构,也就是文章的提纲。

泛读能力

托福泛读能力是指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文章内容的能力。在阅读文章的主要句子时,我们需要阅读8-15句话左右。为了在3-4分钟内完成这些句子的阅读并总结出文章的大纲,我们应该熟悉托福的句子结构。

在托福阅读中,长句和复句一直是阅读的最大障碍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泛读技术中采用主句阅读方式,即分析所读每个句子的结构,找出主句,然后补充其他成分的细节。

当我们对段落中句子的主要意思,讲述对象,及讲述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在后面的解题过程中所使用的答案定位(或关键字定位)可以达到快速,准确,稳定的效果。

把握文章的主旨就会得到文章的写作方向和目的,辅以段落之间的关系,就会使得解题过程非常轻松。

托福词汇:与经济相关的托福单词

经济

subsistence level

收支平衡生活水平

kinship

亲属关系,血缘关系

commodity

商品

check

支票;收据;账单

interest

利息

withdraw

从银行账户中提款

the Great Depression

大萧条

affluence

富裕,富足

sophisticated

老练的;复杂的,尖端的

托福词汇:与医学相关的托福单词

.MEDICINE

医学

remedy(therapy)

疗法

medicinal

药的;药用的

medical

医学的;内科的

medical certificate

医生证明

medical apparatus (instruments)

医疗器械

medication (medicine; drug)

药物

tablet (pill; capsule)

药片(药丸、胶囊)

injection

注射

anesthetic (narcotic)

托福词汇:与数学相关的托福单词

MATHEMATICS

数学

mathematician

数学家

arithmetic

算术

calculation

计算

calculator

计算器

abacus

算盘

numeral

数字

sum

total (sum total)

总和;总数

托福阅读20分什么水平

篇2:托福阅读20分什么水平

托福阅读20分什么水平

1.扩大托福词汇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词汇量的大小是TOEFL阅读理解高分的基础和关键。如果词汇量没有达到基本要求(五千以上),纵然你有“葵花宝典”在手,也只能命丧ETS的“毒招”之下。所以,以牺牲词汇量为代价的技巧练习简直是一味巨毒无比的“五毒散”。

2.通过练习使学生养成高效的阅读方法--即所谓的托福阅读技巧

TOEFL的阅读量非常大,一般的中国考生根本无法把文章全部读完,所谓的“扫读法”、“跳读法”和“略读法”也只能适用于少数类型的文章,根本不能解决本质问题。那么,文章到底应该怎么读法呢?一句话,主动地阅读文章的关键部位。所谓主动是指不能象一般的阅读那样完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应该不断的进行思考和预测;所谓关键部位,主要是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由于TOEFL的阅读理解文章全部选自于正式出版物,文章的逻辑结构非常完整和严谨,而且出现的逻辑模式也是屈指可数。经过系统的训练,考生的预测可以做到非常准确的程度。这样,通过阅读文章的几处关键部位,就能很快地把握整个文章的结构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也就解决了问题的70%。

3.解题训练

排除法恐怕是一直以来大多数学生在解阅读理题目时使用最多的方法。事实上,这种方法具有致命的缺点:干扰大、费时间。更有效和迅速的办法是读完题干之后,就在脑子反映出一个模糊的或者是不完整的答案,然后直接在选项中寻找接近的答案进行判断。这种能力必须在平时的训练和讲解中逐渐养成和加强,决非什么技巧之类的东西可以替代。

除了上述三方面的训练之外,如果能够对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加以补充的话,更能确保阅读理解的准确率和速度。

托福阅读需要提前多久备考

原来老托福阅读是350字一篇文章,10分钟。现在新托福是700字左右一篇文章,20分钟内完成12-14题。按照时间比例来说,时间对考生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为什么众多考生还是会感觉老托福的阅读要比新托福简单得多呢?问题就出在托福的题目上,现在新托福阅读的题目四个选项长度呈不断加长趋势。有很多考生用在理解题目和选项的时间就远远超过答题时间,这样的话就直接影响了后面题目的答题质量,如果出现阅读加试,很多考生就一个头两个大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考生在准备新托福阅读考试过程中太注重技巧的提炼,而忘记了学习英语最根本的还是在对语言的掌握上。

1.

如果基础一般的同学,想要参加托福考试,最好提前3-4个月准备起来。一本好的词汇书是必不可少的。其实背哪一本词汇书不是重点所在,重要的是能够持之以恒,每天对所背的词汇进行复习和总结。因为你在做词汇题时如果能遇到你熟悉的词,可以节省你会到文章中去看上下文猜词的时间。虽然不能保证背到就一定能考到,但是单词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文章。曾经有一名语言专家这样说过:“Without grammar,little can be conveyed and 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 conveyed.”足以说明词汇的重要性。

2.

然后要从理解文章的结构开始理解文章。我们要明白,托福考试的阅读文章都是北美校园基础课程的文章,基本没有做过改动。所以文章的结构就是完全按照美式作文的五段法,我们的考生只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分析每一篇文章,就会发现他们的结构是大同小异的。

3.

积累背景知识对我们来说相当的重要,因此我们在做新托福阅读的题目的同时,也应该在空余的时候多阅读课外读物,原版杂志。譬如,国家地理,自然,今日美国等一些著名的原版杂志,这不仅可以扩充我们的背景知识,同时也可以补充我们在词汇量上的不足。

4.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做做模拟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做一下模考软件。因为这样可以模仿新托福机考的真实场景。比较推荐的模考软件有Barron, Kaplan以及一些比较权威的模考网站。当然在你报名时托福官方网站提供给你的那一套不完整的模考题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托福阅读备考要分清主次

托福阅读备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要求学生对托福阅读备考时候能够分清主次,全力攻大,这样才能取得高分。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在托福阅读备考时该如何分清主次,帮你托福成绩更上一层楼。

托福阅读备考用的是谁的单词书其实没有多大分别,你只要认认真真的把一本单词书背个70%,那也就差不多了,托福阅读的主要考察对象不是单词,只是透过单词来表达一种意思,只要你能猜出来这种意思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把题答对,那么,对少单词都不是问题。

其次,对于难句长句的理解;还是要明白大意就好,但是要能够根据大意准确定位找到答案。大家可以专门找些难句和长句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把那些句子反复读,反复看,看上十几遍,觉得很通顺、觉得句子写得很好自己以后也要这么写了才算好。速度慢不是问题,但是坚持下来,大家对难句和长句的理解能力就好提高。

再次,大家在专门练习托福阅读题的时候,还是多看看OG;OG是非常有指向性的,而且那上面说的一些小技巧还是不错的。Delta上的题目要难一些,主要是有一些题目需要考生进行引申、做一些文学上的理解,当然这些在托福中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做题的时候不要想得太复杂,第一感觉是什么就选什么,很有效。

托福阅读是一场考试,大家不可能有时间,把文章理解透彻,也没必要。能够在可能的情况下找到答案就好。所以在托福阅读技巧中,不求甚解是最实用的。明白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文章的架构什么样,一般看看每段首句就好了。做题目是那就是定位了,其实跟答题有关的就那么一句或两句话,借助上下文帮助理解还是能够答对的。

托福阅读基本词汇的背诵及托福阅读答题技巧远远比托福专业及学术词汇的积累更加重要,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分清主次。

托福阅读的权威备考资料

托福阅读备考中推荐使用的主要材料有:托福官方指南(OG),TPO1-31,老托福阅读100篇。

首先说OG,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拿到手时,先看一下36页到60页的内容,涉及十大题型的介绍,每个题型下面都有相应例题。在所有题型介绍完之后,有六篇和考试相仿的文章,可以挑出其中一篇或三篇用于自测。书中所附的答案都有详尽的解释。在上任何辅导班之前,都有必要自己先了解一下,这一方面在于摸清自己的水平,一方面也能提高之后首次课的听课效率。

其次是需要重点利用的材料,TPO1-31。TPO(TOEFL Practice Online)本来是在线测试的题目,现在在网络上都能找到模考软件版和word文档版,也可以直接找同学老师拷贝。不定期会有更新,现在一共出到了31套,也就是有93篇文章,相较于OG上面的文章来说。TPO 的难度是有所提升的 (最新版OG的3套练习均来自TPO)。TPO是托福考试的出题者制作的,是最接近考试难度的备考材料。任何主流的辅导班,基本都是以此为重点加以讲解分析。因此,TPO在质和量上都能满足任何学霸。

经常有学生问是不是越到后面的文章越难,但其实难度分布没有这一规律。如TPO1-2、8-3、9-2、13-2、16-2、19-1、19-3就比后面很多文章难得很多。使用方法是:

1、利用word版,从TPO1到10,可以按照OG中十大题型(除了内容小结题和图表题)的分类进行专门的题型练习,结合OG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做题方法。

2、利用word版,从TPO10到15,进行整篇文章的整合训练,看前面所有的题型结合起来,在整篇文章中是如何能起到相互弥补的作用。这时的练习不需要计时。关键在于吃透题目、段落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内容小结题和图表题的做题方法,同时回顾之前 篇章的这两个题目。

3、利用word版,从TPO16到20,整篇文章的计时练习。时间可以由慢到快(25分钟到23分钟再到20分钟)。分析错题原因的同时分析哪些题目上需要提速。

4、利用模考软件版,从TPO21到31,可以根据自己在步骤3中的情况,选择继续坚持整篇练习或者开始整套(1小时)练习。

上述过程中所有做过的题目,最好使用word版保存错题,错题分析要找到原文对应依据,写出自己当时的思路,分析自己的错因,以备在所有TPO做完之后再一次回顾错题,考前复习。另外,从TPO1开始,建立一个exel表格,养成整理生词的习惯,供反复复习。

最后说一下老托阅读100篇的使用。该材料可以在网络上搜到。这个是之前老托考试的题目,词语和句子的难度上不亚于新托福,但是题目难度上不高。每篇文章是新托的一半,即350字左右。对于基础薄弱的学员不推荐使用(基础薄弱的学员先背好四级单词,把OG上15篇文章全部翻译弄懂,然后就可以开始TPO了),而对于已经把TPO做得滚瓜烂熟又比较空虚的学员,可以用老托来对自己的托福单词查缺补漏,长句子可以练习翻译断句。题目因为在难度上与新托福有差距,并不推荐花太多时间去做和研究。对于题目的研究,精力集中在TPO的错题上是最好的。

篇3:托福阅读怎么上20分

托福阅读怎么都上不了20分?提分方法快收好

根据ETS官方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学生的托福阅读平均分是20分,中学生的阅读平均分是16.4分。近些年接触到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托福零基础的初中生或小学生,他们最初的阅读模考分数大都在0-8分,9-14分的学生是少数,15分以上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通常是托福达到80分以上或者100分以上,也就意味着阅读要达到20以上或25以上。低龄孩子的阅读分数想要从个位数提高到两位数,再从十几分提高到20+,甚至25+,任务还是很艰巨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备考后,很多低龄学生是可以考到20+的,不给祖国的平均分拖后腿。然而也有一批学生成绩始终徘徊在十几分,似乎很难逾越20分的坎。那么,问题出在哪呢?该怎么解决呢?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各分数段学生的特点和备考的建议,请各位有需要的家长和同学对号入座。

0-10分的学生

此分数段的同学词汇基础可以说是相当薄弱了,弱到什么程度呢?如果用数字来衡量的话,那么一篇700字的托福文章,此类学生的生词量达到了80-120个,还是可以勉强学习托福的。如果学生的生词量超过150个,就不建议学托福了。庞大的生词量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而且意味着学生只能看懂文章30%左右的信息,题干和选项都有可能看不懂,所以做题基本靠蒙。不信的话,大家不妨感受一下下面这位同学眼里的一句话。

上图是托福文章中一道题的一个选项,非常基础的一个句子。在一个阅读正考成绩3分的学生的眼里,标黄的词全都是生词,去掉这些词后,学生能够获取到的信息非常有限,对于做题起不了任何帮助。所以,对于此类学生来说,生词直接影响了句子的理解和对文章信息的获取。懂不懂做题的技巧,对成绩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

0-10分的学生提分方法

利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坚持背诵高中单词和四级单词,提高基础词汇量。高中词汇要做到读识掌握90%以上,四级读识掌握60%以上。

补充重要语法知识,尤其是有关句子主干和后置定语的语法知识。

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子主干,正确调整含有修饰成分的句子的语序。通过大量的句子断句和翻译练习,提高句子理解的准确度。

从TPO 1-24中挑选一些简单的文章进行练习和精读。质量为主,数量次之。练习的目的是积累和巩固基础词汇,进行句子的理解练习,提高句子理解的准确度。

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大概需要持续2-3个月,甚至更久。

11-15分的学生

此分数的学生已经具备了3500-4000左右的词汇量,每篇文章的生词数大概在70个左右,能看懂一些结构不是很复杂的句子,也能做对一些答案位置比较明显的题。但是,学生读完文章后能够获取到的信息依旧有限,长难句理解有问题,体会不到作者的“话中话”,读到的信息很零散,无法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所以成绩依然有运气的成分,稍有不慎,还有可能倒退。

11-15分的学生提分方法

继续背诵四级词汇,夯实词汇基础,背过的词一定要复习,提高单词读识的熟练度,做到读识75%以上。

进行长难句的断句和翻译练习,分析句子结构,提高长难句理解的准确度。

熟悉和掌握阅读题型的做题方法,进行题型专项练习。

继续进行TPO 1-24 文章的练习和精读,增加阅读量,养成良好的精读习惯。通过阅读文章的方式巩固所背过的单词,不放过文章中的任何一个生词。提高定位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提高基础题型和部分逻辑题型的正确率。

这个阶段依然是打基础的阶段,需要2-3个月。

16-19分的学生

经过了前期打基础的阶段后,此分数段学生的基础词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每篇的生词大概在50-60个。四级基础词汇掌握得比较牢固,但是形近词可能还是容易混淆,学科词汇和托福词汇比较匮乏。经过一些文章的练习后,也已经熟悉了阅读的题型,掌握了一些做题技巧,但是理解的深度不够,容易被干扰选项误导。

16-19分的学生提分方法

继续复习四级词汇,提高对易混淆的形近词的掌握情况,做到四级词汇读识90%。

背诵托福词汇书或阅读词汇题汇总,积累学科词汇,提高词汇题的正确率。

把文章中的长句单独拿出来分析,提高结构复杂的长难句的理解速度。

练习TPO 25-34的文章,加大文章的练习难度和精读量。做一篇阅读,并不只是要对完答案和修改错题,还要研究句间关系、段落主旨句、段落大意、文章结构和每道题的出题思路,所以高质量的完成一篇阅读比刷完很多篇有效的多,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个阶段需要持续2-3个月。

总结

阅读成绩的提升其实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词汇、句子理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就是你的硬实力,但如果你不去背单词,不去提高理解的能力,而一味地依赖阅读技巧的话,就可能遇到一个瓶颈,到了一个分数段就再也提高不了。低龄学生备考托福,如果基础比较弱,就需要把战线拉长,踏踏实实地一步步从单词、语法和句子上突破,不应该一味追求做题技巧和刷题。就算短期内成绩没有明显的提升,也不要着急,因为积累到一定程度,成绩自然就会上去的

托福阅读20分错几个

关于托福阅读错几个得多少分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托福阅读计分方法:

1、托福三篇文章(如遇加试时从五篇中随机选三篇)计分,每篇12-14道题。

2、三篇文章回答正确的题目数量加起来就能得出托福阅读总分。

3、除重要归类题和观点题以外,每道题的分值都是1分。

4、重要观点题的分值可能是2分。归类题为3或4分。

5、考试所得分数范围:0-30分。

托福阅读卡在20分怎么办?

我们发现很多托福考生在托福阅读20分左右就一直徘徊不前了,考了好几次都提升不上去。这类学生往往TPO基本已经刷完,单词也背了不少,依然没有效果。“托福阅读卡在20分怎么办?”我们先从问题的源头开始分析。

托福阅读无法提高上去的症结有以下几点原因:

1.长难句句法比较差:看句子简单用单词拼凑意思,往往会缺少或者误解原句的逻辑性。这种类型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的,解决方法是多练习长难句的中译英。

2.解题思路较主观: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会选用自己的主观思想引申出来的干扰项。这种选项看看似乎有道理,但是原文中没有明确说明,因此缺乏依据。解决方法是针对容易错的题型练习40题以上。

3.单词理解不准确:有些学生自以为英语实力都很好,其实很多单词意思都没有融会贯通,只理解了中文的表面意思,放在文中又不知其何意了。这种学生的特点是背单词的时候过于马虎,建议多做全文口头翻译,在语境中巩固词汇。

4.速度过慢:有些学生做题速度极其慢,平时回家作业都很好,但是到考试的时候总是来不及。那是因为平时练习的时候都没有计时练习,所以缺少临场感和自己速度与理解力之间的平衡感。这类学生要多做计时模考,把握自己的速度感。

5.解题习惯不好,对于理解句子总是片面去看单词或者词组的意思,不去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只言片语断章取义来做题,导致分数一直停滞不前。这样子的学生建议好好回去就着真题或者TPO练习文本翻译,养成看英语看其意思,而不是看字母的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解决托福阅读卡在20分提升不了的症结呢?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1.首先就是要集中精力解决掉词汇量不足的问题

建议考生先巩固基础词汇再提升,考生先确定自己的基础词汇不成障碍之后再进行红宝词汇的巩固,相信只要集中精力,词汇量是在短期内最容易解决的一个问题。

2.其次是大量的阅读练习

建议考生能够把学过的句型进行大量的句型训练,训练久了自然对文章的句子一目了然。

3.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托福是一门考试,我们应该遵循规律,在托福考试指南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托福阅读的题目总共有十个题型,考生平时将各个题型的突破点进行大量训练,学会揣摩作者的出题意图,训练做题技巧。

托福阅读20分怎么进步?

在备考托福阅读的同时,扩充你的词汇库也是个不错机会,主要原因是快速记忆单词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的练习。

一般说高中基础的同学词汇量比较小,高中程度的英语词汇量是3500个,这离8千的量就少很多了,所以建议两步走。 第一步找一本词汇书背一些,同时因为你词汇量比较小,而且背单词比较枯燥,同时也建议你在背单词书的同时,大量的精读托福阅读文章。因为我们知道你获得单词是从两个方面获得的,一方面是机械地获得这个词汇;

第二块来自你阅读的文章中,每篇阅读文章中,如果是英语单词比较差的同学,甚至会发现100个单词不认识。但是我们也发现,在阅读中背单词是特别快,而且不容易忘记。所以建议两方面结合,第一个是背一本单词书;第二个是大量阅读新托福的文章,包括老的托福的文章也是特别有意义的文章,同时把里面的单词全部都背下来,这对你是非常有利的。 为什么这么强调单词呢?就在于新托福的阅读中有1/4的题目全部在于词汇上。

1.如果新托福阅读基础一般的同学,想要参加托福考试,最好提前准备起来。一本好的词汇书是必不可少的。其实背哪一本词汇书不是重点所在,重要的是能够持之以恒,每天对所背的词汇进行复习和总结。

因为你在做托福考试词汇题时如果能遇到你熟悉的词,可以节省你会到文章中去看上下文猜词的时间。虽然不能保证背到就一定能考到,但是单词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文章。

2.然后要从理解文章的结构开始理解托福阅读文章。我们要明白,托福考试的阅读文章都是北美校园基础课程的文章,基本没有做过改动。所以文章的结构就是完全按照美式作文的五段法,我们的考生只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分析每一篇文章,就会发现他们的结构是大同小异的。

3.托福阅读技巧中要积累背景知识对我们来说相当的重要,因此我们在做新托福阅读的题目的同时,也应该在空余的时候多阅读课外读物,原版杂志。譬如,国家地理,自然,今日美国等一些著名的原版杂志,这不仅可以扩充我们的背景知识,同时也可以补充我们在词汇量上的不足。

4.在新托福阅读考试复习的最后阶段,做做模拟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做一下模考软件。因为这样可以模仿新托福机考的真实场景。

篇4:托福阅读20分20天怎么提高

托福阅读20分20天怎么提高?

1.全文,明确主旨大意

阅读理解首先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托福阅读文章大多是议论文,要想快速捕捉文章大意,考生需要特别注意文章的首段和尾段,以及每段话的主题句。在托福阅读文章中,作者通常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论述的观点,因此,概括主旨大意的主题句往往会出现在文章的首段。同样,各个段落的论点也往往位于该段的段首。掌握了这一规律,通过快速浏览各段,就能很快找出体现全文以及各段大意的关键句。下面我们以OG-Feeding Habits of East African Herbivores这篇文章为例来看一下。

2.干,做标记

通过浏览全文,清楚了文章的结构,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大意后,要学会结合四个选项看题干,并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

3.关键词,找出对应句

4.选项看差异,选定正确答案

对一时难以确定答案的试题,要认真比较四个选项,找出差异,然后仔细斟酌原文的相关信息,最终确定最佳选项。对于纠结的选项,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将原文中没有提到的、与原文信息不符的或者答非所问的选项进行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了。

本文和大家分享的是托福阅读方法:结构扫描法,大家在以后做托福阅读题的时候可以进行练习,相信对于以后的托福阅读考试一定会有帮助的。

托福阅读结构扫描法第一步:花两三分钟时间扫描每篇文章头一两个句子,定位文章难易程度。虽然平均每篇文章做题时间为11分钟,因为有的文章七八分钟便可以轻松对付,有的文章则需要15分钟左右。

一般来说,4篇文章中有2篇难度大一些,比方说:如果最后一篇文章难度卢大,且12-14道题,在这种情况下,按部就班做题就有可能因时间不够而做错好几道题,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首先定位文章难程度,同时目测文章的含金量(即题量分布),有助于科学分配阅读部分的做题时间。

托福阅读结构扫描法第二步:采取结构扫描法阅读具体的一篇文章。所谓结构,即文章的骨架子。TOEFL文章是纯学术体(Academic),是北美国际留学生在大学里天天都能接触到的教科书风格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均为议论文、说明文,最显著的特点是呈板块结构。

托福阅读备考之常考话题汇总

1. 人:学术性的托福阅读常考的就是各种科学家,以ist和er结尾居多。

例如:anthropologist,archaeologist,paleontologist,zoologist,geogrAPher,astronomer

(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动物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

这类的词汇大家无需记住拼写,只要在阅读中出现可以辨认就足以。在面对未知的专有名词时,至少要判断他们存在于那个学科,才好进行下一步的推理。

2. 地质、地貌:这类文章在托福学术阅读中比重很大。建议大家对其中的托福阅读常考词汇进行积累。

例如:volcano,layer,conglomerate,karst,porous,permeable,meteorolite,asteroid

火山,(地)层,砾岩,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的一种地形),多孔的(有透气性与透水性),可渗透的,陨石,小行星

3. 气候、动物与生态:与生物和地球有关的托福阅读话题是托福阅读常考的。

例如:unpredictable,vary,range

from,extinction,endangered,tropical,jungle,equatorial

不可预测的,改变(动词),变化幅度(动词),灭绝,濒危的,热带的,丛林,赤道附近的

4. 历史、考古,这类托福阅读话题是托福阅读常考对象,也要加以注意。

尤其是历史文章的考法不是单纯的讲古,而是从各个层面切入,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古人类的迁徙,那就是人类历史。贸易和交通运输的发展,那就是经济史,等等。

例如,relics,remains,mausoleum,handicraft,cohesiveness,territorial,civilization

遗迹,遗迹或残骸,陵墓,手工艺品,凝聚性,领土的,文明

托福阅读备考之代词的应用

1、指代题

例题1:

Paragraph 3: At the upper timberline the trees begin to become twisted and deformed.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for tree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latitudes, which tend to attain greater heights on ridges, whereas in the tropics the trees reach their greater heights in the valleys. This is because middle- and upper- latitude timberlines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duration and depth of the snow cover. As the snow is deeper and lasts longer in the valleys, trees tend to attain greater heights on the ridges, even though they are more exposed to high-velocity winds and poor, thin soils there. In the tropics, the valleys appear to be more favorable because they are less prone to dry out, they have less frost, and they have deeper soils.

The word they in the passage refers to

○valleys

○trees

○heights

○ridges

首先,在考察指代题时,代词“they”在题干中打上阴影,并且原文中代词“they”也打上了阴影,所以指代题不需要定位。

其次,在解答指代题时,我们只需要看两句话,一是代词所在的这句,二是前面一句。以这道题为例,我们这句话是由sinc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主句的主语是trees, 然后trees所在的这句话又接了个even 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而从句中的主语是代词,很明显它指代的就是主句中的主语,所以答案是“trees”。所以我们得出了一条规律:在主从复合句中,主语应该是一致的。

例题2:

Paragraph 6: Workers were united in resenting the industrial system and their loss of status, but they were divided by ethnic and racial antagonisms, gender, conflicting religious perspectives, occupational differences, political party loyalties, and disagreements over tactics. For them, the factory and industrialism were not agents of opportunity but reminders of their loss of independence and a measure of control over their lives. As United States society became more specialized and differentiated, greater extremes of wealth began to appear. And as the new markets created fortunes for the few, the factory system lowered the wages of workers by dividing labor into smaller, less skilled tasks.

The word them in the passage refers to

○workers

○political party loyalties

○disagreements over tactics

○agents of opportunity

拿到这道题,我们发现代词“them”在这句话的句首,for them对他们来说,所以这道题的指代在上一句中。我们不难发现,上一句话中出现了大量的名词短语的并列,而选项中B和C在原文中是以并列形式出现的,表明重要性一致,所以优先排除这两个选项,那么上句话中唯一提到的名词又在选项中出现的,只有A。

提醒广大托儿们,当两个选项在文中是以并列或列举形式出现,那么我们首先先排除这两个选项。

2、事实信息题

例题1:

Paragraph 3: The subjects of the paintings are mostly animals. The paintings rest on bare walls, with no backdrops or environmental trappings. Perhaps, like many contemporary peoples, Upper Paleolithic men and women believed that the drawing of a human image could cause death of injury, and if that were indeed their belief, it might explain why human figures are rarely depicted in cave art. Another explanation for the focus on animals might be that these people sought to improve their luck at hunting. This theory is suggested by evidence of chips in the painted figures, perhaps made by spears thrown at the drawings. But if improving their hunting luck was the chief motivation for the paintings, it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why only a few show signs of having been speared. Perhaps the paintings were inspired by the need to increase the supply of animals.

According to paragraph 3, scholars explained chips in the painted figures of animals by proposing that

○Upper Paleolithic artists used marks to record the animals they had seen

○the paintings were inspired by the need to increase the supply of animals for hunting

○the artists had removed rough spots on the cave walls

○Upper Paleolithic people used the paintings to increase their luck at hunting

事实信息题主要考察的就是准确定位和同义转换的能力,所以只需要带着题干中的信息到文章定位,阅读相关的一两句话,找到同义改写,即能选出答案。但是对众多考生来说,准确定位不难,但是到底我们应该阅读定位信息的什么地方,前面还是后面,亦或是该句本身?

首先,题干中的名词:chips是解题关键,到文中定位到第七行倒数第二个单词,我们发现这句话的主语是this theory, 所以chips想要提出的理论,应该在上句话中。往前看一句,我们发现该句的主语是another explanation, 很明显这是段落的分论点二,所以答案就是这一句,画动物的理由是improve their luck at hunting, 选项D最好地表达了这个概念。

3、推断题

推断题一直都被很多学生“嫌弃”,因为它太难了,正确率总是提不上来,要不就是不知道怎么推断,要不就是过度臆想,反正就是想不通答案的来源。而今天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们将从代词指代的角度帮助大家解决推断题。

例题1:

Paragraph 1: When it comes to physiology, the leatherback turtle is, in some ways, more like a reptilian whale than a turtle. It swims farther into the cold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oceans than any other sea turtle, and it deals with the chilly waters in a way unique among reptiles.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whales from paragraph 1?

○They are considered by some to be reptiles.

○Their bodies are built in a way that helps them manage extremely cold temperatures.

○They are distantly related to leatherback turtles.

○They can swim farther than leatherback turtles.

首先:题干中出现“infer”、“imply”和“indicate”表明它是推断题,顾名思义,推断题的答案文中没有明确给出,但是答案一定基于原文,一定是原文的合理推断,不能妄自联想和猜想。我们通过题干中的唯一名词“whale”定位,发现它在第二行,我们很快也发现这句话的主语是:leatherback turtle, whale只是和它有类比关系,他们很相像,因为文中出现了“the leatherback turtle is more like a reptilian whale.” 紧接着我们看到下一句:it swims farther into the cold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oceans, 这句话中出现代词it, 很明显指代的是上句话中:leatherback turtle, 但是turtle和whale是类比关系,所以turtle能做的事,whale也可以,所以答案和在冰冷的海水中可以游得很远有关,所以答案是B。

托福阅读备考之三种不同做题顺序

方法一:顺序做题

在这样的方法中,通常大家都会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完整篇文章,而将大概的重点都放在文章的结构和关键内容的理解中。而剩余的15分钟时间,就会从题目的第一题顺序做到最后一题。也就是说,文章应对题目,看了一段题目后,找到相应要解决掉的题目。这样的方法相信是大部分备考学生都会采用到的。其优点在于,可以让大家对于整题的文章有了一定的把握,同时,容易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建立阅读的自信。当然,其中的确定就是,很难控制好答题的时间,另外在做最后一题时候,往往会需要我们在重新阅读一下整篇文章。

方法二:最后一题优先

而针对以上这样的问题,很多同学也曾经考虑过改变顺序从而应对答题时间的问题。也就是是说,在阅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先做最后一到小结题,然后再从第一题做到倒数第二题。当然,这样方法有着一定的好处,因为在刚刚阅读结束后对于整篇文章有着比较深的印象,在完成最后一题是能有比较高的准确率。但如果在这道题中稍稍耽搁了一会儿,也将会之后解题带来很大的时间压力。

方法三:先题后文

用题目还原到文章这样的解题,目前也是被大家逐渐推崇的一种不错的答题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花上15分钟做第一题。然后,先题后文,读题目根据关键词定位到段落中某段话。然后,进行这句话和选项内容的比对,找到最终的答案。而最后的5分钟,我们就可以留给最后一题了。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同时,也可以保证绝大多数题目的准确率。但是,想要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就必须有着很好的答题技巧,必须对于各个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流程非常娴熟,否则只能增加自己解题的心理负担。

篇5:如何提高托福阅读水平

如何提高托福阅读水平

只读文章段落中的第一句,你就可以对作者的思路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这样可以帮你节约时间,而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回答问题上。

提高托福阅读答题速度4步法

前面我们告诉你如何处理阅读理解文章的6个策略和阅读理解的3种题型,现在我们告诉你在做阅读题时该如何运用这些策略和技巧:

1。解剖文章的第1段;

2。在脑子里面形成一个作者思路图;

3。停下来,总结一下文章大意;

4。开始答题。

解剖文章第1段

积极主动地解读文章的第1段,时尽量记住作者提出的问题(现象或观点),和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概念和词汇,如这篇文章讲的是印第安人风俗,光电子显像镜还是讽刺文学。文章的论题是什么,作者想说什么?

在脑子里面形成一个作者思路图

在脑子里或者在草稿纸上画一个文章的结构思路题。各个段落的目的是什么,主题又是什么?再次提醒,TOEFL考察的是你的答题能力而非阅读能力。你不必完全掌握整篇文章,了解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其实,你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相反,你应该只读文章段落的第1句,而快速浏览其余部分。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你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思路有总体的把握。

总结文章大意

在回答问题前,花几秒钟总结一下文章的思路和主题。

开始答题

根据你对文章的整体思路来答题。将问题(或选项)定位到文章中具体的某个段落甚至具体的句子。这里,你可以比第2个步骤更仔细。

所以要装上马达提升托福阅读答题速度,提高了速度,你的托福阅读高分离你也就不远了。

托福阅读满分攻略:直捷阅读法

托福阅读拿满分必须做精读。说起英语阅读,各位同学从初中以后就开始接触,它的重要性在各类考试中均占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战胜阅读就是征服了考试!特别是托福阅读,因为托福考试中,第一项就是考阅读,如果做不好会巧妙地影响后面的其他考试情绪!如果做的好,会信心百倍地考其他内容!阅读阅读可分成三个层次,请各位同学对号入座!

A: 原始人阶段---能够准确的认出所读的文字,能够读出文章的语意内容和编排结构等。

B: 白领阶段---会看懂同义词或同意转述,能够准确明白所接触的词汇句子的含义等。

C: 土豪阶段---通过所读懂的句子进行判断,分析,推断,归纳等的过程。

托福阅读如果想考到20-25分,达到B 阶段就可以! 但是如果想当土豪,就必须达到C 阶段的阅读能力!很不幸的是,我们很多同学处在A阶段,甚至是A--阶段,就是说词汇还没有背完!托福词汇量核心要有6000以上,越多越好!如果这个没有,可以说就很难考到一个理想的阅读分数!

那么,想在短期内想达到C 阶段,有没有可能呢?当然有方法!就是要做精读托福文章!所谓的精读就是快速把握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和内容,准确提高对字词,句篇的分析能力和解读能力,通过结合相关考点提高其准确性和速度,理解材料中的难点和要点并进行归纳推断判断等能力!最后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STEP1, 词汇要求各位同学每天至少浏览200-300个单词,争取一个月内识别6000+个单词,越多越好!市面上有很多背单词的书籍,大家可以用来研读,肯定会提高背词能力的!

STEP2, 迅速去掉修饰,直达主干结构。如动词不定时,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关系词等技巧处理。

STEP3,迅速识别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式,倒装句式,强调句式,插入句式,分割句式等

STEP4, 提高对某些重点句子的理解:如带转折的句子,带归纳字眼的句子,带概括动词的句子,设问的句子,段首段末句式等

STEP5,文章的整体把握阅读,什么地方快速阅读,什么地方慢速阅读,要达到快慢结合,重点突出,最后达到我们阅读杂志或报纸的程度!

掌握以上方法,可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该方法称为“直捷阅读法”。

举个例子:

The third main type of volcano is the extinct volcano .Extinct volcanoes are inactive and have never erupted over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 There are many extinct volcano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Mount Kilimanjaro (in Tanzania),Mount Warning (in Australia),and La Chaine des Puys (in France).While they are inactive now, some volcanoes take more than a million years to reactivate after erupting. For this reason ,many scientist argue there is no point in determining whether a volcano is dormant or extinct.

大家先自己理解下整个段落,然后给大家分析下不太需要读的地方。

The third main type of volcano (文章主题在讲火山,重复多的字眼不是重点词汇,忽略)is the extinct volcano(段落主旨) .Extinct volcanoes are inactive and have never erupted(否定词汇,考点) over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时间状语不重要,忽略或快速阅读,除非题目考与时间相关的题目) . There are many extinct volcanoes (强调句型,关注)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Mount Kilimanjaro (in Tanzania),Mount Warning (in Australia),and La Chaine des Puys (in France)(地点状语不重要,忽略或快速阅读,除非题目考和地点相关的题目).While they are inactive now(尽管,紧挨着的句子不重要,重点看转折后的句子!), some volcanoes take more than a million years to reactivate after erupting(对数字要敏感). For this reason(过度短语,忽略) ,many scientist argue there is no point(强调句型,否定考点,作者观点!必读)in determining whether a volcano is dormant or extinct. (具体结论,考点。)

一秒阅读提示:红线的地方是考生忽略或快速阅读的地点!只要把黑色字读明白,那么这段文章的主题就明白啦!做托福阅读最重要的是短时间内读明白作者的意图,观点!这就是一秒快速阅读的精髓。

托福阅读真题训练1

Although only 1 person in 20 in the Colonial period lived in a city, the cities had a disproportionat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 America. They were at the cutting edge of social change. It was in the cities that the elements that can be associated with modern capitalism first appeared — the use of money and commercial paper in place of barter, open competition in place of social deference and hierarchy, with an attendant rise in social disorder, and the appearance of factories using coat or water power in place of independent craftspeople working with hand tools. The cities predicted the future, wrote historian Gary. B. Nash, even though they were but overgrown villages compared to the great urban centers of Europe, the Middle East and China.

Except for Boston, whose population stabilized at about 16,000 in 1760, cities grew by exponential leaps through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the fifteen years prior to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for independence in 1775, more than 200,000 immigrants arrived on North American shores. This meant that a population the size of Boston was arriving every year, and most of it flowed into the port cities in the Northeast. Philadelphia's population nearly doubted in those years, reaching about 30,000 in 1774, New York grew at almost the same rate, reaching about 25,000 by 1775.

The quality of the hinterland dictated the pace of growth of the cities. The land surrounding Boston had always been poor farm country, and by the mid-eighteenth century it was virtually stripped of its timber. The available farmland was occupied, there was little in the region beyond the city to attract immigrants. 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 by contrast, served a rich and fertile hinterland laced with navigable watercourses. Scots, Irish, and Germans landed in these cities and followed the rivers inland. The regions around the cities of 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 became the breadbaskets of North America, sending grain not only to other colonies but also to England and southern Europe, where crippling droughts in the late 1760's created a whole new market.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North America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

(A) The effects of war on the growth of cities

(B) The growth and influence of cities

(C) The decline of farming in areas surrounding cities

(D) The causes of immigration to cities

2. Why does the author say that the cities had a disproportionat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 America (lines 1-2)?

(A) The influence of the cities was mostly negative

(B) The populations of the cities were small, but their influence was great.

(C) The cities were growing at a great rate.

(D) Most people pretended to live in cities

3. The phrase in place of in lines 4-5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connected to

(B) in addition to

(C) because of

(D) instead of

4. The word attendant in line 6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avoidable

(B) accompanying

(C) unwelcome

(D) unexpected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as an element of modern capitalism?

(A) Open competition

(B) Social deference

(C) Social hierarchy

(D) Independent craftspeople

6.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in comparison with North American cities, cities in Europe, the Middle

East, and China had

(A) large populations

(B) little independence

(C) frequent social disorder

(D) few power sources

7. The phrase exponential leaps in line 12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long wars

(B) new laws

(C) rapid increases

(D) exciting changes

8. The word it in line 15 refers to

(A) population

(B) size

(C) Boston

(D) Year

9. How many immigrants arrived in North America between 1760 and 1775?

(A) About 16,000

(B) About 25,000

(C) About 30,000

(D) More than 200,000

10. The word dictated in line 18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spoiled

(B) reduced

(C) determined

(D) divided

11. The word virtually in line 20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usually

(B) hardly

(C) very quickly

(D) almost completely

12. The region surrounding 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 is contrasted with the region surrounding

Boston in terms of

(A) quality of farmland

(B) origin of immigrants

(C) opportunities for fishing

(D) type of grain grown

13. Why does the author describe the regions around the cities of 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 as

breadbaskets?

(A) They produced grain especially for making bread.

(B) They stored large quantities of grain during periods of drought

(C) They supplied grain to other parts of North America and other countries.

(D) They consumed more grain than all the other regions of North America.

答案:BBDBA ACADC DAC

托福阅读真题训练2

The spectacular aurora light displays that appear in Earth's atmosphere around the north and south magnetic poles were once mysterious phenomena. Now, scientists have data from satellites and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from which we know that the aurora brilliance is an immense electrical discharge similar to that occurring in a neon sign.

To understand the cause of auroras, first picture the Earth enclosed by its magnetosphere, a huge region created by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Outside the magnetosphere, blasting toward the earth is the solar wind, a swiftly moving plasma of ionized gases with its own magnetic filed. Charged particles in this solar wind speed earthward along the solar wind's magnetic lines of force with a spiraling motio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is a barrier to the solar winds, and forces the charged particles of the solar wind to flow around the magnetosphere itself. But in the polar regions, the magnetic lines of force of the Earth and of the solar wind bunch together. Here many of the solar wind's charged particles break through the magnetosphere and enter Earth's magnetic field. They then spiral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Earth's magnetic poles very rapidly. In the polar regions, electrons from the solar wind ionize and excite the atoms and molecules of the upper atmosphere, causing them to emit aurora radiations of visible light.

The colors of an aurora depend on the atoms emitting them. The dominant greenish white light comes from low energy excitation of oxygen atoms. During huge magnetic storms oxygen atoms also undergo high energy excitation and emit crimson light. Excited nitrogen atoms contribute bands of color varying from blue to violet. Viewed from outer space, auroras can be seen as dimly glowing belts wrapped around each of the Earth's magnetic poles. Each aurora hangs like a curtain of light stretching over the polar regions and into the higher latitudes. When the solar flares that result in magnetic storms and aurora activity are very intense, aurora displays may extend as far as the southern reg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Studies of auroras have given physicists new information about the behavior of plasmas, which has helped to explain the nature of outer space and is being applied in attempts to harness energy from the fusion of atoms.

1.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

(A) The methods used to observe auroras from outer space

(B) The formation and appearance of auroras around the Earth's poles

(C) The factors that cause the variety of colors in auroras

(D) The periodic variation in the display of auroras

2. The word phenomena in line 2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ideas

(B) stars

(C) events

(D) colors

3. The word picture in line 5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frame

(B) imagine

(C) describe

(D) explain

4. The passage describes the magnetosphere as a barrier (line 10) because

(A) its position makes it difficult to be observed from Earth

(B) it prevents particles from the solar wind from easily entering Earth's atmosphere

(C) it increases the speed of particles from the solar wind

(D) it is strongest in the polar regions

5. The word them in line 16 refers to

(A) polar regions

(B) electrons

(C) atoms and molecules

(D) aurora radiations

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 which color appears most frequently in an aurora display?

(A) greenish-white

(B) crimson

(C) blue

(D) violet

7. The word emit in line 20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change from

(B) connect with

(C) add to

(D) give off

8. The word glowing in line 22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shining

(B) moving

(C) charging

(D) hanging

9. Auroras may be seen in the southern regions of the United Sates when

(A) magnetic storms do not affect Earth

(B) solar flares are very intense

(C) the speed of the solar wind is reduced

(D) the excitation of atoms is low

10. The passage suppor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scientists'n derstanding of

auroras?

(A) Befor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including satellites, scientists knew little about auroras.

(B) New knowledge about the fusion of atoms allowed scientists to learn more about auroras.

(C) Scientists cannot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 different colors in auroras.

(D) Until scientists learn more about plasma physics, little knowledge about auroras will be available.

1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erms is defined in the passage ?

(A) magnetosphere (line 6)

(B) electrons (line 15)

(C) ionize (line 15)

(D) fusion (line 29)

BCBBC ADABA A

篇6:托福阅读27难吗?是什么水平

托福阅读27难吗?是什么水平

基本能力NO.1 词汇量一定要足够。

可以在诸如testyourvocab.com这样的网站做测试,测出来的词汇量往往比你的实际词汇量要高,一般来说10000+的测试词汇量比较保险。

想提高基础词汇量,“刷”是最好的方法,不用纠结选择哪本单词书更好,市面上的单词书质量差异并不大,重要的是选定了某本单词书就要能有计划有策略地持之以恒背下去,假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选择再好的备考资料也无济于事。

有了一定的基础词汇量之后我们需要做好单词的区分,诸如extensive和intensive,arise和raise,complement和compliment有怎样的不同将变得非常重要。对于托福阅读考试来说,“半瓶醋”最危险,你如果完全不认识某个单词其实没有太大影响,但如果你把单词混淆,结果可能很糟糕。

基本能力NO.2 要有一定的“常识”

虽然ETS官方并不要求考生有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但它毕竟是建立在学术背景下的英语语言能力考察,适当掌握一些学科常考词汇和要点知识非常有必要,知道一个meteorite撞击了Mars之后形成的impact crater是什么确实会更好地帮助你理解文章。托福考试中不少常识都能在高中课本中学到,如果你刚刚开始备考,可以在背学科分类单词的时候,挑出不认识的单词,在英文版的维基百科里查一下解释,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很无趣,但对于建立背景知识很有帮助,还会帮助你记下更多学科高频词汇。

基本能力NO.3 要有“速读”能力

即在一句话当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的能力。

一篇托福阅读的文章,其中有30%-50%的信息其实对于解题并没有太大影响。比如这样的一句话:Recent measurements made in the field together with laboratory simulations offer a promising explanation of how this structure of charged particles forms.你需要读的部分只有: how this structure of charged particles forms - 因为比起研究结论来说,我们并没有那么关心到底是怎么样的实验可以证明这个结论。22个单词中,我们只需要阅读7个单词,只占句子单词总数的32%。速读不仅能提升你的阅读速度,还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

基本能力NO.4 连接信息的能力、形成推断并建立理解的能力

如果说每一个信息点是一座孤岛,在信息点之间搭建桥梁,并将桥梁延伸出去,就是阅读理解的过程。比如下面的一段话,有如下的几个信息点:

The story of the westward movement of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the main, the story of the expansion of American agriculture—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reas for the raising of livestock and the cultivation of wheat, corn, tobacco, and cotton. After 1815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enabled more and more western farmers to escape a self-sufficient way of life and enter a national market economy. During periods when commodity prices were high, the rate of westward migration increased spectacularly. “Old America seemed to be breaking up and moving westward,” observed an English visitor in 1817,during the first great wave of migration. Emigration to the West reached a peak in the 1830's. Whereas in 1810 only a seventh of the American people lived west of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by 1840 more than a third lived there.

美国人西部大迁徙和农业的扩张相伴而行。

18后,交通大发达,让西部农民进入全国市场。

商品价格高的时候,西迁速度增加。

1830年,西迁达到顶峰。

18,1/7的美国人在西边,而1840年,1/3的美国人住在那里。

如果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连接:

美国人的西部大迁徙和农业有很大关系 - 交通发达能让农民的农产品更容易地卖掉,农产品价格的升高让农民赚更多的钱,这两个因素让美国农民更愿意往西部迁徙。

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以做这样的合理推断 - 西部迁徙最晚从1810年开始,在1830年当年迁徙到西部的人最多,而到1840年,向西部的迁徙可能还没有停止。而商品价格升高和交通的发达有很大概率在1810-1840年代发生。

根据已有的信息连接建立的推断就是“理解”。而阅读理解中最难的题目都是在考察最深层的“理解”。而这也是达到托福阅读27+最后、也最关键的一步。

托福阅读短期突破的技巧

1、主题——增加背景知识

有部分学生反映做阅读时很难投入进去,有一点原因就是对于文章所述内容太过陌生,如果你对其略知一二,相信定会有所不同。比如TPO中有篇文章讲到化学元素周期表,对于高中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阅读的时候半读半猜,估计也可以理解的八九不离十了。

若考试准备时间充足,可以多加涉猎,扩充自己的知识背景;若时间紧张,则需搞定TPO套题。根据文章记忆单词,并不是文章中出现的每一个“陌生的面孔”都要去熟悉,比如一些繁琐的专有名词跳过即可。主要记忆的当然是一些动词、名词及形容词,尤其是出现在句子主干中,与解题有关的词汇。

除了词汇,应学会分析题干及题目,比如题干中出现了effect,conclusion之类的词,其实已经界定了我们寻找的范围——段落靠后的部分,还有就是观点性和总结性的句子永远会是考察的重点所在。做题的时候学会分析原文和选项,进行对比,比如句子简化题,做一题需要看五个长句,似乎很花费时间,但并不需要每个句子都要细看,而是先明确原句的逻辑及主干,抓住选项中的关键点与原句进行比较。

例如:As a result of crustal adjustments and faulting, the Strait of Gibraltar, where the Mediterranean now connects to the Atlantic, opened, and water cascaded spectacularly back into the Mediterranean.A. The strait of Gibraltar reopened when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Atlantic became connected and the cascades of water from one sea to the other caused crustal adjustments and faulting.B. The Mediterranean was dramatically refilled by water from the Atlantic when crustal adjustments and faulting opened the Strait of Gibraltar, the place where the two seas are joined.C. The cascades of water from the Atlantic to the Mediterranean were not as spectacular as the crustal adjustments and faulting that occurred when the Strait of Gibraltar was connected to those seas.D. As a result of crustal adjustments and faultin;g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Strait of Gibraltar, the Atlantic and Mediterranean were connected and became a single sea with spectacular cascades of water between them。

原句是因果逻辑的句子,先找出其因: crustal adjustments and faulting,果:the Strait opened, and water cascaded spectacularly back into the Mediterranean。接着来看选项:A…. caused crustal adjustments and faulting 显然是因果倒置了,毫不犹豫地灭掉;C. 因为此选项中出现比较not as spectacular as, 非常惹眼的一个核心词,而原文中是修饰动词的副词spectacularly,并未进行比较,二话不说也排除掉;D. As a result of crustal adjustments and faulting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Strait of Gibraltar,… 这原因里怎么多出来一项啊,掳袖子撵人吧!

2、题型——注重解题方法

托福阅读10种题型,除最后的小结题外大都属于考查文章细节的题目。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然后就是理解。此时如果词汇量太小怎么办?事实上做阅读我们永远要牢记的就是找句子主干,考查的信息基本都在主干中体现了,

比如:

The deer which once picturesquely dotted the meadows around the fort were gone [in 1832], hunted to extermina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crops。

这个句子较长,其中有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还有hunted… 这个状语,而解题时我们只需要句子的主干The deer were gone。多数同学在做题时有个习惯就是看到一句话后就开始逐词阅读,甚至试图把它翻译成中文,这可谓“兵家大忌”。

遇到一句话先抓主干,遇到整段记得扫描段落有无显眼的连词,举例信号词等,浏览每段的主题句。

再说一下小结题,大多数考生的切肤之痛。一是做到最后一题时时间已所剩无几,二是最后一题是对全文的主要内容的总结,相对复杂。

在课堂中,我一再向学生强调把握全文结构及大意的重要性,而如何去把握?

一是做题之前可大概浏览文章的标题及每段首句。作为学术性的阅读文章,首句基本都是主题句。尤其是总分结构的文章,比如TPO6中的Infantile Amnesia, 虽然文章较难理解,但是文中明确提出了三种观点first,second,third… 那么此类文章小结题的选项太显而易见了。再者,文章的每段会对应出2-3道题,那么题目中对应的部分基本都是段落的核心所在。从这两点就可以很快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进行TPO练习时,做题虽不可或缺,但还要注意多加练习快速阅读文章的能力。

托福阅读十大题型的解析

1. 细节题(Factual Information)

解法:a. 提取题干中关键词定位原文段落中关键词所在的所有句子;b. 阅读定位句理解。c. 正确选项是正确定位句的同义转述或者同义改写。必须在意思上和语言逻辑结构上完全符合定位句。

细节的题的错误选项主要有以下几种:a. 该选项的全部或者局部出现了该段落根本就没有涉及的信息,概念,特有名词等等。b. 原文定位句没有出现比较级,最高级一类的语言现象,但是选项中出现了这种无端的比较。c. 选项中出现了定位句范围以外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在本段落中的确被完全提及。d. 选项中有某些形容词或者副词起到了加重语气从而使选项的叙述程度甚至方向发生了改变脱离原文语言风格叙述。

注意:做细节题必须定位,切忌凭自己阅读后的总体感觉不定位某句话而做题。

2. 事实否定题(NOT&&EXCEPT)

解法:定位题干关键词回原文。正确选项应具备:a. 原文未提及的;b. 与原文叙述矛盾的;3. 当选项中同时出现看似未提及和明显矛盾的选项时,优先选择明显矛盾的选项。所以,在其他类型题目能作为正确选项的在这种题型中均是错误答案。

3. 推论题(Inference)

解法: 提取题干中的关键词回文定位所有出现关键词的句子, 综合各句提取结论性的信息。该类信息通常不会被原文直接以字面意思表达出来,通常是言外之意。错误选项的特征与细节题的错误选项特征基本相同。一般对于推论题来说,更保险的方法是用排除法做题。如果能排除3个错误选项,即使正确选项找不到定位点也可以把题目做出来。但是使用排除法前提是必须阅读理解到足够多的信息。这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

4. 修辞题

解法:关键词回文定位。先阅读定位词所在的句子,然后读其下面的句子。如果发现后面在叙述中出现了两个事物,或者多个事物之间的比较,类比关系。则关键词所起的作用就是为了说明这种比较关系。正确答案是这种比较关系的结果,效果或所要说明的问题的现象本质。

5. 指代题(Reference)

解法:a. 把四个选项代入原文阅读翻译,翻译不同的就是错误答案。b. 代词的传递规则——同一个事物可以在后面的数句话中用不同代词或同一个进行同一个概念上的表达--就近原则。

6. 词汇题(Vocabulary)

词汇题没有固定解法,词汇题的主旨就是考察应试者的词汇量。词汇题近来考察熟词辟意的趋势明显加大,所以大家在背单词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的积累和总结这种熟词辟意的词汇,并且要重点记忆这些辟意。

7. 句子简化题(Sentence Simplification)

解法:首先看原文标出的句子逻辑结构,并列,因果,让步转折,条件状语等等。正确选项必须符合这种逻辑结果所表达信息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如果有多个句子同时符合,则将这些选项中的主从句结构分别和原文标出的句子进行比较,不符合的排除。如果此时还有选项不能排除,则再通过阅读理解句子意思进行最后的选择。

8. 插入句子题(Sentence Insertion)

插入句的结构和句前有无指示代词。如有指示代词,则上一句话必须有这个代词所指代的正确对象出现。其次看插入句的结构。能不能承接下文。

9. 文章总结题(Prose Summary)

解法:阅读文章每段主题句,比对选项进行选择。排除明显的细节信息选项,然后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特征:a. 正确选项必须与本题的引导句信息相关;b. 正确选项必须是文章中的重要信息——通常是段落的主题句改写;c. 正确选项必须是原文中处于被其他论据或细节支持的信息。

错误选项特征:a. 原文中的细节信息一旦出现该选项必错。b. 出现了原文没有提及过的信息,该选项必错。c. 与原文叙述矛盾的选项必错。

10. 图表信息题(Fill In A Table)

解法:分别把选项中的信息定位回原文然后按照原文顺序进行分类入选。

错误选项特征:1. 原文中的细节信息一旦出现该选项必错。2. 出现了原文没有提及过的信息,该选项必错。3. 与原文叙述矛盾的选项必错。

托福阅读需要关注的十大标志

一、列举和并列句

列举指的是: First,... Second,... Third,.。。等逐条列出。并列句是指:A ,B and C,即逐项列出。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列出二点或三点以上的条目。该类型语言点常考的题型是“细节性问题”,主要有两种:

1. Which 题型

该题型只要求从并列的三顶中选一项作为答案,其它条目与题目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题目的答案出自最后一个选项。

2 . EXCEPT 题型

该题型俗称“三缺一”题型,即题目 4 个选项中有三个符合文章内容,剩下一个不符合,题目便是要求选出这个不符合文章内容的选项。例如: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mentioned as types of evidence concerning handedness EXCEPT ??? 这种题型只适合于考并列、列举句,这是因为它要求其三个选项一定是文章中出现的,也就是并列或列举之处。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就可多留意,如看到并列、列举句,可预想其有可能被考到;如发现题目中有“三缺一”题型,则应到并列、列举处找答案。

二、否定及转折句

托福听力段落题型及解题要点

如何用逆向搜索法得高分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水平

否定句是指带有 NO 或 NOT , NEVER 等否定词的句子,而转折句则指带有 HOWEVER , BUT 或RATHER 等关联词引导的句子,它们可以用下面的句型说明: A is not B , as C , but is D 。对于以上的句型常出“推断性问题”。

三、举例句

句中由 as 或 such as , for example 等引导的短语或句子为举例句,常考“推断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上面句型中的 as C 为插入的举例句。

四、数字与年代

文中的数字、年代、日期等常常是出题者注意的考题点,如 年 10 月第 48 题。

五、最高级及绝对性词汇

文章中若出现 must , all , only , anyone , always , never 等绝对性词汇或 first , most beautiful 等最高级词汇,往往是考题要点,一般出“细节性题目”。这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概念绝对 , 答案唯一 ,无论是出题还是做题,不会产出歧义和疑问,因此很容易出题,答案绝对正确。相反地,如果文章中出现相对性的词汇、例如 Some of the people chose red hats,some chose green hats,and others blue ones. 其中 some 为相对性词汇,如果我们出这样一道题: What color hats did some people choose? 那么就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因为有可能为 red,green 或 blue ,给评卷带来困难。

六、比较级及比喻

如果文中含有 more than 或 as ??? as ,like ( a fly )等句型,则为比较级或比喻句结构,往往也是考题点,一般出“推断性题目”。

七、同位语及插入语

文章中带有由 that is ,i.e. ,or 等词汇引导的名词词组,放在一个名词后面,为同位语;插入语是指副词、不定式、分词、从句等结构故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不做句子成分,但修饰整个句子、表达作者感情的语法结构。 这些用逗号隔开的持殊结构往往也是考查的重点,一般会出“细节性题目”。

八、因果句

句中若有如下结构或词汇的称为因果句:

(1) 因果连词:because,since,for,as,therefore,so,consequently 等

(2)表示因果的动词:cause ,result in ,originate from 等;

(3) 表示因果的名词: base, basis, result,consequence 等,这些因果句都是指明某两个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尤为出题者所青陈。因为通过出题可以考查文中两个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此种句型一般出“推断性问题”。

九、段落句

文章各段第一句( 段首句 )和末段员后一句( 文尾句 )都是十分重要的地方,往往是文章作者表达中思想,进行总结综述的地方,因此常出(1)主题性问题,(2)细节性问题(3)结构性问题。

十、特殊标点

有一些特殊标点的含义也属于考查范围,它们是:

(1) 破折号,表示解释。考细节性问题;

(2) 括号,表示解释。考细节性问题;

(3) 冒号,一股同上,有时冒号也表示列举,则考“ EXCEPT ”题目;

(4) 引号。表示引用,考细节性问题:

(5) 惊叹号,表示作者感情,考态度性问题。

托福阅读27难吗?是什么水平

篇7:托福100分是什么水平

托福考试形式

托福由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侧重一种语言技能,不过一些试题需要多种技能综合使用。考试着重于在高等教育和学术环境下的语言使用,iBT测验可在试题上作笔记。

考试注意事项

托福、TSE报名表各项内容只能用2B或HB铅笔填写,报名表共设13项,凡有空白方格的地方务必填写清楚,并将相应的数字或字母涂黑。

篇8:提高托福听力水平

一、听写

听写表示把一篇听力录音里的所有原文都听抄下来。针对想要参加托福考试的考生来说,重要的听写材料即一些经典的段子。听写可以最有效地检验与提升自己的辨音能力,听写以后对照正确文本,不断重复的听,一直到能够全部听清楚才结束,这是听力提高最有效的方法。

二、精听

精听指的是一边看着正确的文本一边听录音,当听时,需要将自己并不熟悉的单词划出来,当第一遍录音结束以后查单词,然后再反复听,直到可以脱稿听为止。精听最为合适的材料就是SSS(Scientific American's Sixty-second Science),因为它非常短,只有一分钟,但信息量很大,更重要的是,其是托福听力出题的信息关键来源。

三、反应速度

用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当听到一个单词以后,给出的反应速度是0.03秒,但我们并非是用英语当成母语的,因此大家对单词的反应速度肯定不可能像上面的反应速度,但是尽量的要向它靠近,不用怀疑,获得托福听力高分一定要做到功课。由于你在听托福听力时,ETS肯定不能够等你听清楚了前面的单词,而后再放后面的录音,但是事实上,托福听力的语速也只是美国大学教授上课的一半语速,所以,不但想要获得托福高分,更重要的是为了到美国能跟上美国的课堂,我们花大力气将反应速度练上去是完全有必要的。

但是练习反应速度关键的方法被称为“变速练习”。变速练习表示利用变速软件加快语速,从而提升大家对材料反应的灵敏度与准确度。但还有一点要说明下,变速练习也只是对于常速能够听懂的材料才行,由于若对你不熟悉亦或是原本便不能够听懂的材料做变速,如此结果一定是不可以听懂,如此的意义是不大的。清楚此点,如此你便清楚事实上变速练习的材料相当多,不但你已经听写过的段子,同时还能够是SSS的材料,更可以是你已经做过的托福听力题。

四、听力笔记

托福考试对考生能够一边听听力时一边记笔记是允许的,此不但是由于新托的听力变长了,更要求利用笔记,从而弥补大脑不能记住的不足之处,关键是符合美国大学课堂对学生课堂上课的真实需求。托福听力,特别是讲座,所考察的题目全部是关键资料,主要包含的 有话题、重要细节以及文章结构等。若是可以在听听力的过程中,将关键的内容记下,那么对于做题是帮助极大的。

当然,要强调的是,想要拥有十分强的笔记能力,是要求建立在前两项能力较强的基础上。若是你听一篇材料,另外还要求时常来反应大部分单词的意思,亦或是你的反应速度相当的慢,如此你是便是有心做笔记的。

篇9:高一托福100分是什么水平

一.高一托福100分是什么水平

托福考到100分相当于英语在6级水平以上。新托福的满分是120分,老托内福满分是677分,新容托福100分相当于老托福600分左右。

TOEFL有三种,分别是纸考、机考、网考。TOEFL考试的有效期为两年,是从考试日期开始计算的。

英语达到一定基础的同学,才有可能托福考100分左右。其实考试技巧只是一个方面,决定分数的因素是英语能力。

托福考试之中全部贯穿听力,所以听力要求很高,如果英语六级的听力没有问题的话,那就容易多了,这其中只有阅读部分是没有听力的。

英国内政部于4月初结束与美国教育考试机构ETS的合作,不再承认其旗下托福(TOEFL)和托业(TOEIC)两大英语考试的成绩。

托福100分要有以下几点:

听力要过关,这是前提条件。

词汇量和阅读速度可以保证更多的分数。

口语,要把握好语音和语调,做到口音纯正。

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至少获得25分左右。

托福90分以上就已经不错了,100分以上可以去美国名校了,110分以上已经达到了全世界任何学校的标准。 如果你需要要申请美国top前20,TOEFL成绩基本不低于110分。100分算是高分了,达到100分以上,除去常春藤院校,世界前100名的大学都能够申请。

扩展资料

托福是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ETS)举办的英语能力考试,全名为“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中文由TOEFL而音译为“托福”

二.考试注意事项

托福网考?允许考生在考试进行当中做笔记。考场将发给每位考生一支铅笔和三张专用草稿纸。考试完毕后考生须在退场前将铅笔和草稿纸如数退还。 考试计时由计算机系统控制并显示在显示屏上。禁止考生携带和放置个人计时器。

耳机的音量由考生在计算机上通过鼠标调整。

考生在考试时,只需使用计算机的键盘、鼠标和耳机进行考试,不得擅自触摸和拔插计算机其他部件。因考生非正常使用而导致计算机及耳机损坏(如将耳机电缆拉断),由考生负责赔偿

如遇计算机系统故障或死机,请考生不要紧张,立即举手示意考务人员帮助重新启动考试系统。停机期间考试的计时停止。重新启动系统后将从停止时刻开始。

篇10:托福阅读

1.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

(A)A tool to assist in making complex decisions.

(B)A comparison of actual decisions and ideal decisions

(C) Research on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D) Differences between long-range and short-range decision making

2. The word “essential” in line 7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introductory

(B) changeable

(C) beneficial

(D) fundamental

3. The word “pertinent” in line 9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relevant

(B) preceding

(C) insightful

(D) responsive

4. Of the following steps, which occurs before the others in making a decision worksheet?

(A) Lis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each solution

(B) Calculating a numerical summary of each solution

(C) Deciding which consequences are most important

(D) Writing down all possible solutions

5.According to decision-worksheet theory, an optimal decision is defined as one that

(A) has the fewest variables to consider

(B) uses the most decision worksheets

(C) has the most points assigned to it

(D) is agreed to by the greatest number of people

6. The author develops the discussion in paragraph 1 by means of

(A) describing a process

(B) classifying types of worksheets

(C) providing historical background

(D) explaining a theory

7. The author states that “On the average, people can keep about seven ideas in their minds at once

(lines 17-18) to explain that

(A) most decisions involve seven steps

(B) human mental capacity has limitations

(C) some people have difficulty making minor as well as major decisions

(D) people can learn to keep more than seven ideas in their minds with practice

8. The word ”succinct “in line 24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creative

(B) satisfactory

(C) personal

(D) concise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erms is defined in the passage ?

(A) Proponents (line 5)

(B) Optimal (line 5)

(C) Variables (line 17)

(D) Long-range goals (line 25)

10. The word ”it“ in line 24 refers to

(A) worksheet

(B) problem

(C) distinction

(D) decision

11. The word ”revise" in line 26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ask

(B) explain

(C) change

(D) predict

【托福阅读20分是什么水平】相关文章:

1.提高托福听力水平

2.托福阅读水平得分快速提升3大方法

3.托福听力20分考生如何通过模考训练提升

4.托福口语提升表达水平要点分析

5.托福写作语法要达到什么水平

6.托福阅读时间掌控

7.托福阅读答题准确度

8.托福阅读词数多少

9.三天提高托福阅读

10.托福阅读精读攻略

下载word文档
《托福阅读20分是什么水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