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笔记巧用结构听力法
“还我骄傲”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托福听力笔记巧用结构听力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托福听力笔记巧用结构听力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托福听力笔记巧用结构听力法
托福听力笔记巧用结构听力法
结构听力法,顾名思义就是学会如何抓主要结构。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托福听力的考察方面。根据官方指南所给出的托福听力对技能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托福听力主要考察三个方面:1. basic understanding (基本理解)50% 2.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实际理解)25% 3. connecting information (连接信息)25 `% 而这三个方面如果再详细的分析的话,可以看出具体是考察 6 种技能:1. identifying the topic and main idea (主题) 2. listen for details (主要细节) 3. determining attitude and purpose (态度,目的,重放题较多) 4. making inferences and predictions (推断题) 5. categorization information (分类) 6. summering a process (过程)
从上面的考察点我们可以看出,托福听力考察大结构,不考小细节,另外根据美国的思维方式,我们还要熟知,答托福题,一定要直线思维,不能用推理思维。关于直线思维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个重放录音题目,录音播放的是:“…easy solutions if you could afford it!” 其中大家会定位到两个选项上:B. The solution she describes is obvious. C. The solution was not a common practice. 如果按照推理思维,我们会选 C,因为里面提到了如果负担得起就是简单的方法。大家的思路是这样的,负担得起就是简单的方法,那引申义就是很多人都负担不起,因此不是一个常见的做法。其实答案是 B,ETS 想考你的就是,easy solutions, 对应的表达意思就是obvious. 不要做任何推理,核心词对核心词就可以了。这个道理要是大家懂了,以后就能做对很多重放录音题目。
通过分析 OG 上的样题,ETS 的在线模考题,官方真题Official, 还有目前我们能接触到的托福的模拟题, 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对话和讲座所出的题目,其实都是有规律的,也就是每篇文章都有相对固定的出题点,那么只要我们把握了这些出题点,在听录音的时候注意抓这些结构,在看到一个题目的时候,不管题目是怎么出的,只要我们能判断出来它想考查什么东西,一般都能正确的答题。因此,我们要养成预测出题点的习惯。等信息已经出来的情况下再去听,已经晚了,一定要超前!总而言之,大家要学会记笔记。
关于笔记的常见问题:
1. 要不要记?
要记,防止走神,预测出题点。但是不能盲目记,或者因为记笔记而干扰听。要尽量少写。
2. 怎么记?
按结构听力法记,要发明自己的缩写,自己的符号。
3. 记完有时间看吗?
记的过程是加深印象,只有极少数的细节需要大家回去找笔记。另外也提醒大家要多用标记,例如表示原因就写 R,这样回去找笔记的时候才容易找到要点。
4. 要用缩写吗?
要,但是要自己能看懂。平时听写的时候就习惯一些词缩写,例如 government—gov,history—hist, culture-cult,等等,平时多总结。否则临时写出来的缩写,回去可能会看不懂。另外,不会的,听不懂的单词,要把发音记下来。如果出题,选项里会有这个单词。不出题,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5. 用中文还是英文?
中英文哪个快用哪个记,画画也可以,多用符号。要保证自己回头再看的时候 能看懂。
用结构听力法记笔记,听任何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如下的 10 点主要结构,每个结构都对应上述的考察点:1 主题 2 定义 3 因果 4 过程 5 例子 6 转折 7 强调 8 列举 9 比较 10 总结抓住这 10 点,几乎对话的所有题目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大家可以在练习之中,不断的强化这几点,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对于一个讲座来说,它的结构可能会涉及到上述所讲的 10 点中的几个方面。讲座都是有相对固定的结构的,这是由英语文章的写作特点决定的。英语文章结构严谨,形式固定,总分总得结构非常明显。而讲座只不过是这些文章变成了讲述版,夹杂了一些口语表达语言习而已。例如,有的讲座,是先讲述一个主题,再定义,举例子,再总结,中间可能会出现某些重要细节的强调。有些讲座是讲两样事物,开始进行分类,定义,对比,举例子,强调重要细节,总结。等等。我们熟悉了讲座的讲解形式,就可以去抓这些结构。做到每次听到某些信号词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记笔记,预测出题点。
练习的过程中如何操作?
例如,我要求我的学生,只要听到分类列举,就一定要记笔记。标志性的句子是“there are three major reasons for…” “there are two major types of glaciers. One is…the other is…” 一般自己预期的是后面会出现一个搭配题或者是判断题。只要听到老师说 “remember! Keep that in mind! One important element in…A very interesting theory about this is…”证明是在强调,一会应该预期会出一到相关的细节题。只要听到 “different, distinguish, distinction, similar, same” 不管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听对比,肯定会有一道题目考察这个。只要在开头听到 “development, formation, process, procedure, approach”,就一定要注意预期过程,步骤,必定会考某种形式的排序题。只要听到表示顺序的词语,一定要记笔记,否则光靠听会漏掉细节。只要听到例子, “say…, take…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就一定要仔细听这个例子到底在说明什么道理。可以不写太多,但是一定要抓住老师为何说这个例子。几乎每个讲座都会考, 老师为什么提到每个例子。只要听到总结 “to sum up, in summary”, 一定要注意听总结的内容。很多推断题,预测题,都是对讲座最后一点的推断。绝对不能放掉。
每次在泛听,记笔记的时候,都注意抓这些信息点。然后结合题目,看自己的笔记是否能和题目的出题点对应上。每次做题都分析错误的原因,以便下次能够在记笔记的时候能更加准确。对于笔记,大家要切记:听要比写重要。我说的要点,只是要提醒大家关注,但是不一定都要写出来。只要你听的过程中注意听了,就足够了!不要因为记笔记而忘记了听内容。毕竟托福是要考大结构而不是小细节。
托福听力:什么是伪听懂现象
第一种,就是听懂了大意,但没听懂细节,而托福考试,考察的就是细节。这就好像很多人都能够声称自己看美剧不用字幕,但实际上如果让他们解释一下美剧里面每一个笑点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在真正考试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其实很多时候只是把原文的大意听懂了,但是如果我们细究某个细节的时候,往往只能摊开自己的双手,对这些细节无能为力。可是恰好托福听力的听力考察的就是这些细节,这些细节听不懂,题目自然就做不对。
第二种,就是其实我们听错了,但我们误认为自己听懂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基础练习做的不够。我们对于某些单词的正确发音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比如说hot这个词,如果你去查一下那些标准的发音词典的话,就会发现,这个词的发音和我们平时的hard这个单词的发音很相似,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听错。
第三种,就是我们不熟悉固定搭配,比如说托福考试里面经常有absence of,这里的意思是缺少的意思,但如果认为是某人缺席没来,那么就会理解错。在如cost an arm and a leg 的意思,并不是缺胳膊少腿,这个固定搭配真实的意思是花费很多,付出了很多代价。如果不清楚这些固定短语没那么自然也仅能是“伪听懂”。
第四种,就是我们没有理解托福考试的弦外之音。举个简单的例子,原文:
M:Do you know what time the train goes the city?
W:Normally it's every 20 minutes.But it's weekend, so I'm not sure.
选项:
(A)Listen to the traffic report on the radio.
(B)Take a later train.
(C)Run to catch the next train.
(D)Check the weekend schedule.
很显然这里的正确答案为D,因为周末时间表与周一到周五不同,因此,最好的选择方案是看下周末的时间表,去找一下准确的时间。
这里W并没有直接告诉他要去查时间表,而是告诉他周末的时间不确定,因此我们发现他实际上是在暗示要Check the weekend schedule,这就是典型的弦外之音。
不易辨别的托福听力短语
1) a big time:尽兴,高兴的时刻
e.g. I had a big time there.
the big time:第一流,最高级
e.g. Don’t worry, you are in the big time now.
2) according to:按照,根据
e.g. They were commended or criticized according to their work.
according as:随……而定
e.g. The thermometer rises or falls according as the air is hot or cold.
3) admit to:承认
e.g. I have to admit to a dislike for modern music.
admit sb.(in) to:允许某人进入某地或加入某组织、行业
e.g. They have admitted me into their club.
4) all for:完全赞成
e.g. I am all for holding a meeting to discuss it.
for all:尽管
e.g. They could not open the box for all their forces.
5) all in all:总的说来
e.g. All in all, it is a success.
all in:疲倦,筋疲力尽
e.g. He was all in, but he stuck it out.
6) as it is (was):照目前的情况来看
e.g. As it is, we shall be able to complete our task in time.
as it were:可以说,姑且这样说
e.g. He is, as it were, a walking dictionary.
7) as much as:几乎,实际上
e.g. By running away he as much as admitted that he had taken the money.
as much…as:与……一样多
e.g. It is as much our responsibility as yours.
8) as well:也,还是……为好
e.g. He gave me advice, and money as well.
Since you have begun to do it, you may as well finish it.
as well as:不仅……而且,除……之外
e.g. With television, we see a picture as well as hearing sound.
Small towns as well as big cities are being rapidly industrialized.
9) at one time从前某个时期
e.g. At one time, we met frequently.
at a time:每次,一次
e.g. You can borrow only two books at a time.
10) attach to:属于,归因于
e.g. No blame attaches to him.
attach oneself to:参加,加入
e.g. He attached himself to the group of climbers.
11) be a credit to:为……增光
e.g. I hope you will be a credit to your school.
do credit to:为……增进荣誉
e.g. This piece of work does credit to you.
12) bear in mind:记住
e.g. I hope you will bear in mind all I am saying.
have in mind:考虑
e.g. Don’t give your confidence to others regarding the plan you have in mind.
托福听力:如何拓展听力记忆
1、托福听力句子写了个大概,以为自己明白托福听力内容,但事实上与原句真实意思不同。听写的时候不能用大概这样的含糊感受来对付自己。句子到底是否真的懂,写在纸上并对照原文你就知道了。
2、托福听力时,认为抓住2、3个关键词也能明白个大概。关键词抓住了,理解个大概固然值得兴奋,但是更需要警惕的是:这句话的其他词你是否存在识别问题!听完写在纸上的目的是寻找漏洞,而不可因为有了朦胧的这句话的大概含义就放松了对这句话的要求,有了这句话的大概意思不等于这句子就不存在漏洞了。
为考生提供如下造成托福听力听写的句子写不全的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性:
某些词不知是何单词,不认识或者不识别。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按照单词发音的首写,把它写出来。据个例子,原文听到这样一句话“the discovery of asteroid is the most famous success of this Bode's law”,当识别上无法识别出asteroid和bode's的时候,那么这句话我就写成“the discovery of A is the most famous success of this B”,等参考文字答案的时候再去纠正这些简写,并在跟读的过程中记住这些词。
第二种可能性:
由于各种原因,不写出自己认为已经掌握的单词,导致之后再遇到该单词时很容易遗忘或笔误。小编建议考生无论对于拼写有多熟的单词,也要写,首先写出来这个词也就几秒钟的时间,其次可以避免因句子理解不深,造成的遗忘,或错误表达。
其实,写出来的好处是:
A.检查一下自己知道的那个词对不对;
B.检查一下自己的拼写对不对以及够不够快。
篇2:托福听力—结构听力法
托福听力—结构听力法
所谓的结构听力法,顾名思义就是学会如何抓主要结构。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托福听力的考察方面。根据官方指南所给出的托福听力对技能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托福听力主要考察三个方面:
1. basic understanding (基本理解)50%
2.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实际理解)25%
3. connecting information (连接信息)25 `%
而这三个方面如果再详细的分析的话,可以看出具体是考察 6 种技能:
1. identifying the topic and main idea (主题)
2. listen for details (主要细节)
3. determining attitude and purpose (态度,目的,重放题较多)
4. making inferences and predictions (推断题)
5. categorization information (分类)
6. summering a process (过程)
从上面的考察点我们可以看出,托福听力考察大结构,不考小细节,另外根据美国的思维方式,我们还要熟知,答托福题,一定要直线思维,不能用推理思维。
一、用结构听力法记笔记任何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如下的 10 点主要结构,每个结构都对应上述的考察点:
1 主题 2 定义 3 因果 4 过程 5 例子 6 转折 7 强调 8 列举 9 比较 10 总结因此我们要根据这 10 点去记笔记,具体怎么记呢?下面我们按讲座和对话分别讲解。
4.2 讲座的结构
1. 主题:什么是主题?主题要记下来吗?怎样记主题?
首先,老师在讲座开头可能会这样直接告诉你,“今天我要讲。。。Today, I will be talkingabout…”这样的开头是友好的,你很容易就找到主题。但是有些教授就会东扯西扯的。
例如:上次我们讲了。。。今天我们讲。。。;
Last time, we talked about…, today, we will be discussing…
我们一直在讲。。。今天我们来讲。。。
We’ve been talking about…Today, let’s discuss…
接着上次的。。。今天我们讲。。。
Continuing…Today, we will…
托福听力中有哪些民间俚语
1.beats me我不知道
Beats me. We haven't learned that.
我不知道,我们还没学过那个。
2.beat it走开
Beat it! I'm busy right now.
走开!我现在正忙着。
3.beat a dead horse白费口舌,白费力气
I've already made up my mind. There's no sense beating a dead horse.
我已经下了决心,不要再白费口舌了。
4.John Hancock签名
Put your John Hancock right here.
请在这里签名。
5.keep it under raps保密
Don't tell anyone about the party. Let's just keep it under eraps.
不要把晚会的事告诉任何人。这件事情不要泄漏出去。
6.kick around 讨论;多考虑一下
Let’s kick around a few more proposals before we come to a final decision.
我们最后决定之前多考虑几个方案吧。
7.junkie吸毒者
The junkie stole money in order to buy more drugs……
这名吸毒者为了买更多的毒品而偷钱。
8.put away大吃大喝
I've never seen anybody put away so much food and still look so thin.
我从未见过这么能吃的人还这么瘦。
9.put a move on挑逗
He tried to put the moves on her, but she turned him down.
他想要挑逗她,但她拒绝了他。
10.put one’s ass on the line两肋插刀,不惜一切
I put my ass on the line for you. I know you’ll do the same for me someday.
我为你两肋插刀,我知道有朝一日你也会为我这么做。
托福听力的提升瓶颈
听力难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发音不准确。
找一盘发音纯正的英语磁带吧,反复、认真地模仿,每天训练1-2小时,2到3周内声音条件会有大的变化。bad—bed,sheep—ship,beat—bit,Ireland-island-Iceland
原因二:单词不熟练或词汇量太少。
听懂听通得首先解决生词问题。正如平常我们在运动前总是要做一些“热身”那样,尽量活动自身肌体的每一处肌肉和关节,以避免或减少剧烈运动可能带来的伤害。听力训练也是如此,对于那些比较生疏,比较艰涩,比较专业的词汇,尽量听得越熟越好。
原因三:英语有不同的口音与方言。
原因四:对连音和略音缺乏。
原因五:对自己的听力信心不够。
原因六:数字、人名(官衔)、地名。
原因七:母语干扰 (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如何练习听力?
听力和口语密不可分。input-process-output随便注意一下你周围的听力高手,他们的口语十有八九不会逊色到哪里去。用paraphrase的方法输出达到训练效果最大化。
从有听力文字的材料练起。 具体的做法是听,然后回过来研究文字材料,都搞懂了,试着背诵这些文字材料,最后再回过去听,这时候,当你听到你已经背诵的出的文字时,那种顺畅的感觉实在是没有经历过无法体会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听力的难度,不断重复上述的步骤,只要坚持,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老外和我们讲话也很紧张。练习精听泛听都离不开阅读水平。道理是,成年人学习听力是在学习阅读之后进行的,所以大脑的思维程序是,先把听到的声音转为文字,再领会意义。也就是说,能否听懂取决于能否读懂。
精听和泛听的完美组合。精听就是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反复地听,最终听懂所听到的任何一个词,搭配,用法,甚至能想起来每句标点符号。(三遍式精听克服“假听”)泛听就是要尽一切可能“泛”,“杂”的去听。随时随地,英语新闻也好,原声电影,英文歌也好,不需要文字材料,也不需要你坐下来听,甚至不用你听懂。你能置身充满英语的环境中,给自己多找一些泛听的机会,让自己多点英语的感觉,听不懂时,你也在进步。听力的提高指日可待。一定是以精听为主,泛听为辅来练习。求质量而不是求数量!
Tips
1.学会边听边记笔记,不是听写,而是写下关键信息,如关键词、时间等,便于作参考。
2.在平时训练听力时,注意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how soon,how much)、数字(how many,how much)、选择(which…)
3.语言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其交际功能,能够理解中心思想,演讲者的意图,或细节,能体会语言的交际功能意义,善于把语言与语境联系起来进行体会字面表层所传递的深层意义,如请求、命令、建议等,而熟悉句子的句型,有助于提高对讲演者意图的判别能力,理解句子的语言外涵义。Let’s …
4. 不管听什么材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听不清时马上放弃,不要强迫自己听清每一个词,要把重点放在听关键词即实词上。
5. 语言的听是主动的解码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是积极地认知构建而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练习听写,平时听录音时就要有意识地将关键信息写下来,一方面训练信息接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培养短期记忆、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练习听写还能强制性地迫使自己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6. 关注一下常用的单词,词组,句子结构,将其转换为“条件发射”。
7. 努力挖掘语言背后的英语思维模式和外国文化背景,毕竟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载体,掌握英语的逻辑思维顺序。
托福听力常见错误和解决措施
托福听力错误1:不知如何读题
解决方法提示:
1。一般来说,在PART A 中,最好抢读2个选项再听,因为这样有助于让你心里有底,有谱。(听的时候就可以放心主要听声音,不盯着题目看也行)PART B,C中最好将所有题目都扫一遍,分析出此段子大概将要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目的也是为了让你心里有谱,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展开联想,到时候听起来就会顺利很多。【托福听力】
2。将这类型的题目全都集中到一起来听,来分析,自然就会有进步开窍了。
托福听力错误2:走神
分析:1。没睡好 2。没压力,懒散 3。心思不定,做练习时想的东西太多 4。对自己没自信,老觉得自己不行,题目太难
解决方法提示:通常情况下,走神都出现在A部分的21—30题,B的第二篇,C的第二,三篇,那么克服走神的方法除了克服上面说的几种情况外,还有就是加大训练强度!每次听够50分钟以上(认真的听,不是敷衍),持续的集中精力会让你觉得考试时的30分钟是小意思罢了。
托福听力错误3:音的影响
分析:由于存在自己脑袋里的单词发音本来就是错误的,那你怎么能要求自己能听出正确的发音呢?人家读一个正确的音,你还觉得是错的,或者压根听不懂,听不出来。【托福听力】
解决方法提示:跟读磁带(最好连速度都跟上),模仿磁带的发音,慢慢纠正自己的发音(或者就算你自己发不出标准的音,那你也要在自己脑袋里建立标准的听力形象,这样就能听出来那些单词了)
托福听力错误4:意思连不起来
分析:有时候就算能听懂每一个单词,但就是无法听懂整段内容,意思无法连接起来。
托福听力错误5:慢热
分析:做题时精力不够集中,不够紧张,导致题目已经开始自己还没反应过来,丢分!【托福听力】
解决方法提示:
1。提前看题目,将要听的题目先看一下(所谓的热身),大脑里分析猜想一下。
2。练习听抄(听写),因为听抄可以加强你对题目的敏感度及印象,让你对题目做出迅速的反应。
托福听力错误6:连错(连续错4个以上才叫做连错)
分析:听到一题,突然没把握选答案,心里便开始琢磨,开始研究自己刚才到底听到了什么,不愿意放弃,怎么着也想把答案选出来!最后导致后面的题接连的听不到,接连猜答案的情况循环出现,丢分!
解决方法提示:
1。考试或者做练习时,要懂得放弃!这题没听明白就不要再去研究了,赶快将精力集中到下一题的准备中,你觉得丢一题好还是丢一堆题好呢?
2。在平时的练习中听完后一定要回过头来分析这个让你连错的题,是什么类型,属于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你对它的不直接反应。以后就要加强这类型题目或者原因的训练。
篇3:托福听力:iBT结构听力法
托福听力:iBT结构听力法
新托福听力所考察的,就是大家能否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能否忽略细小的细节,抓住最主要的结构,不管是听力部分,还是口语或者写作,都需要考生具备这种能力,因此我用“结构听力法”命名我的教学法。
所谓的结构听力法,顾名思义就是学会如何抓主要结构。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托福听力的考察方面。根据官方指南所给出的托福听力对技能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托福听力主要考察三个方面:
1. basic understanding (基本理解)50%
2.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实际理解)25%
3. connecting information (连接信息)25 `%
而这三个方面如果再详细的分析的话,可以看出具体是考察6种技能:
1. identifying the topic and main idea (主题)
2. listen for details (主要细节)
3. determining attitude and purpose (态度,目的,重放题较多)
4. making inferences and predictions (推断题)
5. categorization information (分类)
6. summering a process (过程)
通过分析OG上的样题,ETS的在线模考题,还有目前我们能接触到的托福的模拟题,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对话和讲座所出的题目,其实都是有规律的,也就是每篇文章都有相对固定的出题点,那么只要我们把握了这些出题点,在听录音的时候注意抓这些结构,在看到一个题目的时候,不管题目是怎么出的,只要我们能判断出来它想考查什么东西,一般都能正确的答题。
听任何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如下的10点主要结构,每个结构都对应上述的考察点:
1主题,2定义,3因果,4过程,5例子,
6转折,7强调,8列举,9比较,10总结
对于对话来说,一般是考察这样几点:
1. 对话的主题
2. 造成问题的原因(双反反复解释的)
3. 老师的解释或者建议
4. 对话的结果
5. 一般会有一个重放录音的题目,考察具体语句的意思,或者说话人的态度(OG上明确说,每个对话和讲座,至少有一个重放录音题目)
抓住这5点,几乎对话的所有题目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大家可以在做对话的练习中,不断体验这个结构。
对于一个讲座来说,它的结构可能会涉及到上述所讲的10点中的几个方面。讲座都是有相对固定的结构的,这是有英语文章的写作特点决定的。英语文章结构严谨,形式固定,总分总非常明显。而讲座只不过是这些文章变成了讲述版,夹杂了一些口语表达语言习而已。例如,有的讲座,是先讲述一个主题,再定义,举例子,再总结,中间可能会出现某些重要细节的强调。有些讲座是讲两样事物,开始进行分类,定义,对比,举例子,强调重要细节,总结。等等。我们熟悉了讲座的讲解形式,就可以去抓这些结构。做到每次听到某些信号词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记笔记,预测出题点。
例如,
我要求我的学生,只要听到分类列举,就一定要记笔记。标志性的句子是“there are three majorreasons for…” “there are two major types of glaciers. One is…the other is…” 一般自己预期的是后面会出现一个搭配题或者是判断题。
只要听到老师说 “remember! Keep that in mind! One importantelement in…A very interesting theory about this is…”证明是在强调,一会应该预期会出一到相关的细节题。
只要听到 “different, distinguish, distinction, similar,same” 不管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听对比,肯定会有一道题目考察这个。
只要在开头听到 “development, formation, process, procedure,approach”,就一定要注意预期过程,步骤,必定会考某种形式的排序题。只要听到表示顺序的词语,一定要记笔记,否则光靠听会漏掉细节。
只要听到例子, “say…, take…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就一定要仔细听这个例子到底在说明什么道理。可以不写太多,但是一定要抓住老师为何说这个例子。几乎每个讲座都会考,老师为什么提到每个例子。
只要听到总结 “to sum up, in summary”, 一定要注意听总结的内容。很多推断题,预测题,都是对讲座最后一点的推断。绝对不能放掉。
每次在范听,记笔记的时候,都注意抓这些信息点。然后结合题目,看自己的笔记是否能和题目的出题点对应上。每次做题都分析错误的原因,以便下次能够在记笔记的时候能更加准确。
托福听力中的长句听不清怎么办
在托福听力中有很多连读,如果不知道很容易听不清或者听错,所谓连读,指的词与词之间交界的两个音会经常连在一起,发音时好象连成了一个较长的单词。托福听力技巧,大家要有所了解。连读有助于完整意义的表达,并使整句话具有强烈的粘着感,体现句子的整体性,充分体现美语语言的自然流畅。要从你的口语着手,只要你读的时候是连读的,听起来就熟悉了。
托福听力中常见的三大连读形式,考生们可以先掌握了技巧再去针对性的练习,相信你一定能够渡过托福听力连读这道坎。
托福听力连读一,辅元连读。在一个句子或短语中,前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时,需要将辅音和元音拼在一起连读。如:when I, run out of; fit it in; not at all; call it a day。
托福听力连读二,元元连读。第一种,在一个句子中或短语中,前一个单词的发音以/i/或/ai/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时,中间加一个半元音/j/,如:I am...第二种,在一个句子或短语中,前一个单词的发音以/u/或/u:/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时,加一个半元音/w/, 如:you are,who are。
托福听力连读三,h/读穿。如,isn’the; I just hope that my old suit still fits; Just stick around here; if I see her。
托福听力必备习语汇总1
above all - most importantly
account for - explain
as a matter of fact - in fact ,to speak the truth
as a rule - generally ;normally
about to - be ready to;be on the point of doing something
an old hand - be an experienced persom
any day now -soon
approach sb -talk to sb
be fed up with - be out of patience with
be on one’s own - live independently
be on the safe side - take no chances
be out of something - have no longer in supply
be tired of - be bored with ,frustrated with
be up to ones’ears - be extremely busy
be up to someone -be a person’s responsibility
be out for -trying to get
be out of the question - be unacceptable ,impossible
bite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 - take on more than one can handle
break down - cease to function
break the ice - begin to be friendly wuth people one doesn’t know
break the news - inform or give bad news
brush up on - imporve noe’s knowledge of something through study
bump into - meet unexpectedly
by and large - in general
by heart - by memory
by all means - absolutely ,definitely
by no means - in no way
call off -cancel
cheer up - be happy
come down with - become sick with
come into -receive,especially after another’s death
come up with - think of
count on - depend upon
count out - eliminate
die down - become quiet ,become less
do without - manage without something
drop by - visit informally; pay a short visit
every other - alternate
fall behind - lag; fail to accomplish something on time
托福听力必备习语汇总2
fall through - fail to happen or be completed
far cry form -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a long way
feel like - have a desire or wish for
feel up to - feel well enough to or be capabele of
few and far between - not happening often; rate
figure out - determine; reason out by thinking
fill in for -take another’s place
fill sb.in - tell what sb. should know
fish out of water - out of one’s element or natural environment
flying colors -success,victory
for good - permanently; forever
for the time being - for now; temporarily
get away with - escape without punishment
get rid of - give something away; sell, destroy, or throw away something
get the ball rolling - start something; make a beginning
get the hang of - understand; learn
give a hand - help
go without saying - understood; clear without needing to be stated
go off -begin to ring
hang on - keep hold of; persevere;keep doing something
hard to come by - difficult to obtain
have a heart - have kind feelings; be understanding
have a hunch - have an idea based on feelings rather than reason
hold off - delay;postpone
hop to it - get started on something quickly
hit it off - get along well with someone
ill at ease - uncomfortable
in hot water - in trouble
in the air -uncertain
in the dark - keep someone without knowdge; information from somenoe
篇4:托福听力听不出结构笔记记不住重点怎么办
托福听力如何听出文章结构?
听力的文章结构都比较“中规中矩”,一个主旨以及围绕这个主旨的3-4分话题,而听力的出题点也比较平均,一般一个分话题一个题目。也就是说,如果你听出了这篇文章讲了几个主旨相关的分话题,你也就掌握了每个题目的答案。
听不出来文章结构的同学,第一个原因是对托福听力的文章还不熟悉(练习量不够),第二个原因是没找到方法。建议:首先,要按照分类来进行听力练习(听力四大学科:生命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每类学科的文章结构都各有特色;其次,要注意一些听力文章常见结构过渡词,比如:first,another,third,also,now等等;此外,还要注意学生和老师的之间的问答,“问题”也是开启新一段话题的一种提示。
篇5:托福听力听不出结构笔记记不住重点怎么办
这类问题是是听力在17-22左右考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这类同学往往能大致记下文章的内容,但是缺少侧重点和笔记技巧。解决方案如下:
1. 记要用逻辑符号
也就是说你记下来的每个词汇自己要知道为什么记它:它或是一个例子(eg.),或是一个原因(∵),或是一个问题(?),你的笔记应该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逻辑符号,帮助你定位笔记和划重点。
2. 要了解考点
只有了解了出题点才能在听文章时判断哪些信息是重要的,需要赶紧记下来的,哪些信息尽量听懂,可以少记或不记。比如听力最经常出的一个题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为什么举某个例子),你要在听文章的同时就反应过来这边可能会出题,然后快速记下来。
托福听力:提高速度的5种方法
第一步:盲听。托福听力不看材料听,了解大概讲的内容就行。同时还把听力的Gist题给练了。
第二步:再听。这一遍要照着材料听。新托福听力精听每一个发音和那种洋腔洋调。尤其要注意刚才在遍的时候你没有听清楚的部分,是生词的缘故,还是发音的缘故。 如果是生词,你不用着急,查一下字典,把音标标注一下就好,用金山词霸,那里有发音,尽管个别会有不准的(这个你可以根据音标自己判定),但绝大多数都是准的,而且也还是美式发音。一定要读几遍,声音熟悉就很容易记住单词了。如果是发音的缘故,诊断一下是连音,省音,还是弱读,缩读,同化等现象。这一步你可以多听几遍新托福听力,熟悉句子的连续声音输入的过程。你可以整段泛听,也可以单句精听。根据你当时的感受来。
第三步:听后跟读。前两步听熟了,做了很好的铺垫以后,这一步才开始跟读。起初,建议单句跟读,模仿发音。增加托福听力训练,在听下一句的时候要复习前一句里出现的音素,同一音素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给你的感觉是不同的,认真体会。这就是外语的差异。同时还要学习新出现的音素,总之无数的材料都是由那48个音素堆积而成的声音集合。 另外,在读的过程中,标注一下重音(具体到每个音节的词重音),语调 (升调,降调和降升调,就是拐弯的调子) 和停顿(不只是标点符号后的停顿,主要是句子内部的意群停顿)。如果你觉得这个复杂,那么就听N遍之后跟着感觉走吧。
第四步:只读不听。在第三步足够熟练以后,这一步要做的就是根据刚才耳朵被冲击的感觉去读,读熟为止。体会在第三步中你标注的东西,在这一步里要实践出来。
第五步:边听边读。就是达到听说同步。起初可以看材料,然后慢慢脱离材料。以至于到后来,你会上瘾,听到别人讲英语,你的嘴巴都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动起来。
托福听力:影响托福听力成绩的五个原因
失分点一:单词不熟
在新托福听力考试题中,场景类的材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涉及到很多有关场景类的词汇。这样一来,能否熟练的识别、拼写出场景词汇,成了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出现频率不高、难度却较大的场景。
失分点二:速度太慢
考生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可以刻意的在与听力考试相同的时间段内练习新托福听力,这样长时间的坚持会让自己的耳朵在听力考试的时间段内很快进入状态,而不至于听完部分的听力后才开始有一点感觉。
失分点三:稳定情绪
在新托福听力考试中,很多考生对于新托福考试的听力题感到陌生,因此在听力的道题上会感到很紧张,这样便导致了不能很快的进入考试状态,基本上篇听力都是错误连篇,因此考生需要在考试当天早上起来后听一些有关托福听力考试的练习题,这样可以保证在考试的时候不至于耳生,情绪也会相对的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失分点四:忽略细节
在托福听力的考题中,只有20%的题目是主旨题,其余80%的题目为细节题,很多考生为了不让后一道多选题失分(因为分值较高),在听力的过程中过多的注重结构和主题,而忽略了很多细节部分,导致在答题的时候对细节题选项中的至少两项不确定。
失分点五:时间掌控
由于新托福考试听力部分的考试类型的改变,导致很多中国考生对这样的考试很不习惯,因此在时间的掌控上会有许多学生出现问题,把大部分的时间纠缠在一道题目上,从而导致后面会做的题目做不完。
篇6:托福听力听不出结构笔记记不住重点怎么办?解决方案介绍
托福听力听不出结构笔记记不住重点怎么办?实用解决方案介绍
托福听力如何听出文章结构?
听力的文章结构都比较“中规中矩”,一个主旨以及围绕这个主旨的3-4分话题,而听力的出题点也比较平均,一般一个分话题一个题目。也就是说,如果你听出了这篇文章讲了几个主旨相关的分话题,你也就掌握了每个题目的答案。
听不出来文章结构的同学,第一个原因是对托福听力的文章还不熟悉(练习量不够),第二个原因是没找到方法。建议:首先,要按照分类来进行听力练习(听力四大学科:生命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每类学科的文章结构都各有特色;其次,要注意一些听力文章常见结构过渡词,比如:first,another,third,also,now等等;此外,还要注意学生和老师的之间的问答,“问题”也是开启新一段话题的一种提示。
托福听力如何避免笔记记不住重点?
这类问题是是听力在17-22左右考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这类同学往往能大致记下文章的内容,但是缺少侧重点和笔记技巧。解决方案如下:
1. 记要用逻辑符号
也就是说你记下来的每个词汇自己要知道为什么记它:它或是一个例子(eg.),或是一个原因(∵),或是一个问题(?),你的笔记应该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逻辑符号,帮助你定位笔记和划重点。
2. 要了解考点
只有了解了出题点才能在听文章时判断哪些信息是重要的,需要赶紧记下来的,哪些信息尽量听懂,可以少记或不记。比如听力最经常出的一个题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为什么举某个例子),你要在听文章的同时就反应过来这边可能会出题,然后快速记下来。
如何避免在托福听力中受到干扰
每一轮考试下来,就有许多学生捶胸顿足,抢呼欲绝,大骂托福变态以此发泄。哥们,别怪托福,虽然托福叫“我变态(iBT)”,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人性化和有实用的考试,搞定他很EASY。
拿中国人最头痛的部分听力来说,很多学生的反应都是:
1.听力很难练,老师总是提醒我们多听,听不懂也要坚持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听,这叫泛听,基础差的学生,这种听法,对考试来说没有效果。
2.因为听的基础差,所以缺乏归纳的能力,有些学生说我都听懂了,笔记也记得很周全,但就是选不出选项,这太痛苦了!
3.在选项时只选听到的,听不懂的全排除。
4.在听英语的时候,你会发现许多人有不同的姿势:
头一直向上伸着。
眼睛向上翻着。
用手托着耳朵。
屏住呼吸,等等。
以上几种现象,各位可以对照一下,看你属于几种?
要知道,托福考试是目前最有水平的英语语言考试了,那听力考试的选项干扰当然是有一定水平的,但是只要你掌握了它们的“七寸”,就可以在托福听力中游刃有余了。
首先,词汇量。
我不得不老生常谈地再次提起词汇量,听不懂文章就什么技巧也不要说了。托福的听力既要求你能听懂文章的宏观结构,又要求你关注细节,所以蒙混过关的可能性不大,巨大的词汇量是基本保障。
其次,一定要练习精听。
我最不赞同的是让学生大量的泛听,在听力这件事上,“量”不如“质”。语言这种东西,如果你听不懂是什么意思,那么听一百遍你还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一定要先弄懂文章的意思,分析吃透了文章,然后再字斟句酌地反复听,听到恶心为止。
还有许多的“野路子”训练方法,就不一一陈述了。
影响托福听力成绩的原因
失分点一:单词不熟
在新托福听力考试题中,场景类的材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涉及到很多有关场景类的词汇。这样一来,能否熟练的识别、拼写出场景词汇,成了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出现频率不高、难度却较大的场景。
失分点二:速度太慢
考生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可以刻意的在与听力考试相同的时间段内练习新托福听力,这样长时间的坚持会让自己的耳朵在听力考试的时间段内很快进入状态,而不至于听完第一部分的听力后才开始有一点感觉。
失分点三:稳定情绪
在新托福听力考试中,很多考生对于新托福考试的听力题感到陌生,因此在听力的第一道题上会感到很紧张,这样便导致了不能很快的进入考试状态,基本上第一篇听力都是错误连篇,因此考生需要在考试当天早上起来后听一些有关托福听力考试的练习题,这样可以保证在考试的时候不至于耳生,情绪也会相对的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失分点四:忽略细节
在托福听力的考题中,只有20%的题目是主旨题,其余80%的题目为细节题,很多考生为了不让最后一道多选题失分(因为分值较高),在听力的过程中过多的注重结构和主题,而忽略了很多细节部分,导致在答题的时候对细节题选项中的至少两项不确定。
失分点五:时间掌控
由于新托福考试听力部分的考试类型的改变,导致很多中国考生对这样的考试很不习惯,因此在时间的掌控上会有许多学生出现问题,把大部分的时间纠缠在一道题目上,从而导致后面会做的题目做不完。
有助于托福听力提升的两招
看美剧:托福听力不一定一上来就开始做题。刚开始应该着重于提高整体听力水平,等到听力水平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开始加大听力做题量,事半功倍。首先当然也是要总体提高听力水平,我比较推荐看经典的、较为简单美剧或者电影,寓教于乐。对于美剧来说,《Friends》是不二之选。当听力水整体平提高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对付托福听力。其实我认为托福听力最难的一点就是内容单调乏味,尤其是lecture,很容易引起走神。对于这一点,我建议在做听力时,不要把自己想成是在做题目,而是把自己想成是lecture中的一个学生,也就是说要参与到听力材料当中,这对集中注意力有很大帮助。
检查:托福听力,我发现所有错题,只有最多两题到一题属于没听到,其他的都是踩陷阱了或者反应不够快。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看到答案的时候恍然大悟:怎么没选这个来着?这么明显的答案。所以我对有相同症状的同学建议,多总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出不必要的错误。而且我选择的时候越来越细心了,因为发现选答案的时间相当充分,总是可以剩几分钟来检查。所以一定要看清楚选项。托福要得高分,细节也很关键。不能总在失误上丢分,减少失误就是高分!
托福听力听不出结构笔记记不住重点怎么办?实用解决方案介绍
篇7:托福听力做笔记技巧训练方法讲解
1. 训练托福听力做笔记技巧的第一步是听写,也叫听抄。具体来说,也就是在听素材的时候将大意记下。强调一下,一开始只要记大意即可。大家可以先从一句一句慢慢来,等后面熟练了再开始逐渐增多听写内容。做完后对照文本看看有什么缺漏,或者按照大意将内容复述一下还可以顺便练习托福口语。听写的材料有很多,比如Scientific American 60 Second Science,各种托福听力的辅导教材和听力练习资料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 在做练习的时候,考生对于自己所做的笔记不是记完或做完题目就算的,要有一个效果反馈的过程。在对完答案后,大家要针对自己不确定的答案和没有记录的得分点信息参照原文找出相关内容。通过对照自己的笔记,考生可以找出自己没有听出来的信息点并分析具体原因:是没有注意到提示词?还是由于着急写了前面没用的东西而漏记了有用的?这一点在做带有原文的听力素材的时候最方便了,因为可以参照原文找出所有得分信息。这样练习多了,考生听信息点的敏感度自然就会提升很多。
3. 针对听写时单词拼写速度过慢的问题。小编建议浪费宝贵的时间在纸上的同学去做另一项听抄练习。现在市面上的托福单词书大都附有CD,大家可以试着在背单词的同时听着单词的音频,然后跟着它读的速度把单词写下来,保证尽量拼写正确。这样记单词和练习写英文的速度一举两得。当然,有很多同学在平时背单词的时候就习惯不断在纸上边写边背,这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加快写字的速度。
篇8:托福听力做笔记技巧训练方法讲解
1. 不是听写下许多许多内容就可以捉到得分点。有很多人都经历过记了一大堆东西后,发现还是做不对题目,因为得分点的信息往往在记其他无用的东西时被忽略了。这就是把握信息点的问题。关键的问题还是提高记笔记的效能,而不是效率。提高的方法前面已经说过了。一位考生成功练好托福听力做笔记技巧的标志就是到最后记的越来越少,但是正确率越来越高。
2. 不要一听到听力素材中开始讲话就赶紧去记录。ETS没有那么笨,每题都是先提示important,for example,然后在说答案。有时是先说一大堆没什么用的开场白废话,然后再转正题,有些时候是先说了内容,再来个This is...,提示得分点。所以听的时候要注意内容和主题的密切度,当内容不确定有没有用的时候先记录下部分关键词,并且大脑要有个大致的印象它讲了什么,实在不够时间等后来再补上。
3. 做笔记重点在于自己能看懂而不是卷面是否工整。大家做笔记的时候只要能确保自己看得懂找得到细节就足够了,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思路来做记号和写单词,不完整不正确一点关系都没有。托福听力考试的时间非常宝贵,在不影响自己阅读理解的前提下还请尽量提升记笔记的效率,把更多时间留着去听之后的的内容才是真正高效的做法。
4. 谨慎地查看和使用记录的笔记,特别是只写下只言片语的地方。记住,就算你记对了,也不代表你能选对答案。听力大忌之一是看到选项有与原文相同的字眼就选那个。有人说托福听力迷惑性大,小编认为这是因为选项往往是原文的同义改写,即paraphasing,要真正理解了才能选对。所以在查看笔记的时候也需要结合理解来解题。
2020托福听力练习:地衣含有三种以上成分
Lichens. They're probably the most common example of two organisms living in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There's a fungus and a photosynthesizing partner, like algae. It's a bond that was born, as they say, when “Alice Algae,” took a “lichen” to “Freddie Fungus.”
But that simple description covered up a larger mystery: how could two different lichen species combine the same building blocks—same fungus, same algae—“and yet they look very different, have very different chemistry, and some of them even have distinctly different ecology.”
Toby Spribille, an evolutionary bi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Montana, and the University of Graz in Austria.
He and his colleagues studied two lichen species that fit that bill. Same underlying parts, different color and chemistry. They ground the lichens up, and then analyzed their RNA. What they expected to find was two genomes: one fungus, one alga. “And what we found is that, at the end of a lot of analysis, we had was three genomes, not two.And this was really surprising.”
The third genome was from a type of yeast. And the more yeast was present, the more yellowish—and more toxic—the lichen was. The study appears in the journal Science.
But how could scientists spend so many years studying these lichens—and still miss this crucial third species? Spribille says it could have been the type of genetic sequencing. Previous studies relied on DNA barcodes, which only sample some of the genome, to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fungus and alga. Sort of like identifying the occupants of a completely dark room by shouting out a few names and seeing who answers.
What Spribille did, instead, was just turn all the lights on, with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revealing the identity of all occupants, and in doing so, “we eliminated anything that required going in and calling out somebody's name so to speak.”
As for whether some lichens might have four, five species? “I certainly wouldn't rule it out at this point.” Because this study indicates lichens are truly more than the sum of their parts. Including, of course, the parts we still don't know about.
地衣可能是两种生物以共生关系存在的最常见例子。地衣由1种真菌和1种光合生物(如藻类)组成。这种联系是固有的,就像他们说的,“爱丽丝藻类”和“弗雷迪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但是这种简单的描述掩盖了一个更深奥的秘密:两种不同的地衣物种如何结合同样的成分——即同样的真菌和同样的藻类,“而且,它们看上去非常不同,它们的化学成分也不同,有些地衣甚至有着明显不同的生态。””
托比·斯普利比尔是蒙大拿大学和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
他和同事对符合上述条件的两种地衣进行了研究。这两种地衣的基本成分相同,但颜色和化学成分不同。他们将地衣磨碎,然后分析了它们的核糖核酸。他们原以为会发现两个基因组:一个是真菌,另一个是藻类。“但最后,在进行大量分析以后,我们发现的是三个基因组,而不是两个。这真是太让人惊讶了。”
第三个基因组来自于一种酵母。酵母的含量越多,地衣颜色越黄,毒性也越强。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但是,科学家们怎么会在研究地衣多年后仍未发现这至关重要的第三物种?斯普利比尔表示,可能是由于基因测序的方法不一样。此前的研究依赖于DNA条形码,只是对这一基因组中的一部分进行抽样调查,用以确认潜在的真菌和藻类。这就好像在一间完全黑暗的房间里,通过喊出几个名字,看看谁作出回答,来确定居住者身份。
而斯普利比尔的做法是,打开房间内所有的灯,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来揭示所有居住者的身份,并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说,我们不需要进入房间喊出某人的名字。”
至于是否有地衣含有第四或第五种成分?“现在我不能完全排除这一可能性。”因为这项研究表明,地衣不仅仅是各部分的单纯相加。还包括我们目前尚不知道的成分。
重点讲解:
1. cover up 隐藏,遮掩(事实);
例句:He suspects there's a conspiracy to cover up the crime.
他怀疑有人密谋掩盖犯罪事实。
2. grind up 磨碎;碾碎;将…磨成粉;
例句:We grind up the wheat to make flour.
我们把小麦磨成面粉。
3. rely on 依赖;依靠;
例句:We must rely on ourselves, no other option.
我们必须依靠自己,没有其他选择.
4. shout out 大声说出;大声喊出;
例句:When I call your name, shout out so that we know you're here.
当我叫到你的名字时请大声响应, 以便大家知道你来了。
5. turn on 打开(设备);接通(…的供应);
例句:I want to turn on the television.
我想开电视。
6. so to speak 可以说;可谓;
例句:But for young people it presents an opportunity to follow the sun, so to speak.
但对年轻人来说,却可以说是追寻生活乐趣的良机。
7. rule out 排除;不予考虑;
例句:I think we can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objection to us.
我认为我们可以排除有人反对我们的可能性。
2020托福听力练习:选民不会背竞选演讲所影响
Donald Trump hasn't been running the most traditional campaign. And it's not just the unfiltered tweets. “He's neglecting campaigning full stop.” Thomas Wood,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Ohio State. “He's had about half as many public events as his opponent.”
Wood's own campaign experience was with the Romney/Ryan ticket back in 2012. Every night, the campaign surveyed thousands of voters... 64,000 over all... asking them how they felt about the politicians, after a local visit. That is, if the voters actually knew about the visit.
“Instead of seeing candidate X visiting somewhere in Pensacola they're now seeing candidate X visit somewhere in their local market. And it's not really filtering through to that many folks that the visit was there—you know one event sort of looks like the other. They all sort of blend into each other. It's hard to make it clear to the person who's just watching the evening news that this was a visit in your local marketplace.”
In other words, visits didn't even register for most locals or those in adjacent markets. And the voters' opinions of the candidates went up just a measly couple percent after local visits—before fading back to baseline a few days later. So despite the huge investment of time and money, the local campaign stops were pretty worthless—at least from a numbers standpoint. The findings are in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As for this election season—any advice for the noncampaigning candidate? “I would provide advice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his frequency of visits. I'd be providing advice as to how one comports oneself with the national press, try to earn some goodwill. I guess just being polite. I would say that Trump's sort of lethargic process of campaigning is probably the least of his worries.” Better, he says, to just spend more time fundraising. To throw more cash at things that really work: like get-out-the-vote campaigns, and ads. Then again…Twitter's free.
唐纳德·特朗普没有用最传统的竞选方法组织竞选活动。这并不是仅指他未经过滤的推文。“他完全忽视了这是总统竞选演讲。”托马斯·伍德是俄亥俄州立大学政治学的助理教授。“特朗普的公共活动只有其对手的一半。”
伍德曾在2012年跟随罗姆尼和瑞安的竞选团队进行竞选活动。当时,竞选团队每天晚上都要调查数千名选民,调查人数可能高达6.4万人,在政治家走访当地后询问选民对他们的看法。前提是选民知道当地的竞选活动。
“某位候选人没有前往彭萨科拉的某个地方,而是去到当地的市场。对许多人来说,去哪里访问都一样,因为竞选活动看起来差不多。这些活动会互相融合。对正在看晚间新闻的人来说,很难弄清楚新闻里的人正在当地市场进行访问。”
换言之,对大多数当地人或是临近市场的大多数居民来说,这些访问并没有记录。在当地访问结束后,选民对候选人的意见只会带来可怜的几个百分点的上涨,而几天后支持率又会退回到基准线。所以,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地方竞选活动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至少从数据来看可以这么说。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政治和社会科学学院年报》上。
就今年的竞选季来说,对没有进行竞选活动的候选人有什么建议?“我提供的建议可能与他们的竞选频率没有任何关系。我的建议是:候选人若想让自己的形象同国家新闻报道的相一致,那就努力去获得信誉。我认为候选人要有礼貌。我想说,特朗普有些昏沉的竞选过程可能是他最不担心的。”他说,最好将更多时间花费在筹集资金上。将钱用到真正有用的地方:比如动员投票活动、广告等。当然还有免费的推特。
重点讲解:
1. instead of 代替…;而不是…;
例句:He should have shot instead of passing.
他本该射门,不该传球。
2. blend into 融入;与…融为一体;与…协调;
例句:I tried to blend into the crowd, but I was obviously not dressed for the occasion.
我试图融入人群中,但很明显我的穿着不适合这种场合。
3. in other words 换言之;换句话说;也就是说;
例句:In other words, the quality of the candidates was the decisive factor.
换言之,人才是最后的决定因素。
4. as for 至于…;
例句:As for his moral character, he is also praiseworthy.
至于他的品德,也是值得称赞的。
【托福听力笔记巧用结构听力法】相关文章:
5.提高托福听力水平
6.托福听力的考点
8.托福听力必背词汇
10.托福听力备考技巧分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