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璕画龙》阅读答案及翻译
“陪你说说笑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周璕画龙》阅读答案及翻译,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周璕画龙》阅读答案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篇1:《周璕画龙》阅读答案及翻译
《周璕画龙》阅读答案及翻译
周璕,江宁人,善丹青②。康熙中,以画龙著名。
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有臬司③某者,登楼见之,赏玩不置,曰:“诚须一百两。”璕即卷遗之,曰:“某非必欲得百金也,聊以觇④世眼耳!公能识之,是某知己也,当为知己赠。”由是遂知名。
其画龙烘染⑤以云雾,几至百遍,浅深远近,隐隐隆隆,诚足悦目。或谓画龙以云胜固为得之,而 烘染太过,犹非大雅⑥所尚⑦耳。
[注]①周璕(xún):清代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②丹青:借指绘画。
③臬(niè)司:古代负责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官员。④觇(chān):观测,窥视。⑤烘染:烘托渲染。⑥大雅:高才之士。⑦尚:欣赏推崇。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诚须一百两
②璕即卷遗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2分)
译文:
②其画龙烘染以云雾,几至百遍。(2分)
译文:
11.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人们对周璕绘画作品的不同评价。(2分)
参考答案:
9. ①的确,确实 ②赠送(共2分,每小题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10. ①(他)曾经把所画的作品挂在黄鹤楼上,标明它的价格是“一百两”。
②他画龙用云雾烘托渲染,几乎到了(或“达到”)一百遍(或“上百遍”)。(共4 分,每小题2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11.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赏心悦目,也有人认为他的'画过分烘托渲染。(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参考译文:
周璕,是江宁人,擅长作画。,康熙年间,以画龙出名。
他曾经把所作的画挂在黄鹤楼上,标上价格“一百两”。
有个臬司登上黄鹤楼见到这幅画,欣赏把玩舍不得放下,说:“的确值一百两。”周璕听了就将画卷起来赠送给他,说:“我不是一定想要得到一百两银子,只是姑且以此来观测世人的眼光罢了。您能赏识它,就是我的知己,我应当把它赠送给知己。”因此就出名了。
他画龙用云雾烘托渲染,几乎能达一百遍。深浅远近,若隐若现,的确足以愉悦眼目。有人认为画龙以云取胜本来是得法的,可是渲染烘托太过分,不是高才之士所欣赏推崇的。
篇2:《黄道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道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道周,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天启间入翰林。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
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①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上其议于朝,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已而,文龙卒无成。魏忠贤②用事,道周拂衣归。
崇祯元年,起原官。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崇焕言由阁臣钱龙锡。狱具,龙锡当死,道周闻之,叹曰:“安可使主有杀辅臣名!”上疏救之。疏入,上大怒,降旨切责。道周不挫,复疏言:“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上益怒,竟削籍。然龙锡亦竟减死。
九年擢右中允。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皆群郡邑无状所致,非重治无以惩,屡起大狱。而上以为能,益信之。道周上言:“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体仁衔之。
既负重名,天下望以为相。是时杨嗣昌夺情③,用为兵部尚书;而宣大总督卢象升丁忧,嗣荐陈新甲代之,亦自丧中起复。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缞④从事,贻后世笑,慨然思论之。上竟相嗣昌,道周不与焉。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
十七年,北都陷。唐王用为吏部尚书,郑芝龙跋扈,道周引祖制抑之。有隙,自请出驻广信,芝龙龁之,无兵无饷,兵溃被执,至南京死焉。
注 ①关:指山海关。②魏忠贤:明末太监,弄权误国,崇祯登基后自缢而死。③夺情:封建时代官员在服丧中因国事需要被国家要求停止服丧,继续为官。④墨缞:黑色的丧服。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徒隳士气
隳:毁坏
B.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
眚:灾异,灾祸
C.体仁衔之
衔:怀恨
D.道周不与焉
与:参与
解析 赞同。
答案 D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道周有政治远见的一组是(3分)( )
①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
②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
③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
④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
⑤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
⑥有隙,自请出驻广信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解析 ③为崇祯帝所为;④表现黄道周的正直勇敢;有③④的不可选。①“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黄显然是预见了魏忠贤掌权后的政治走势,才离开朝廷,句中有预料以后政治情况的潜台词,肯定能体现出其政治远见。⑥“有隙,自请出驻广信”这一项同样是黄道周离开朝廷,原因仍是与当权者有嫌隙,有对自我政治前途的警惕,同样有类似于蔺相如的那番用意,这也是政治远见。
答案 C
6.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道周认为,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就会使边关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也就会更加让人痛心忧虑。
B.黄道周在进入翰林院后,写了《矫轻警惰文》一文来讽劝其中一些养尊处优的官员,因此得到同僚的敬重。
C.黄道周先后两次就治钱龙锡死罪上疏,结果都让皇帝十分震怒;虽然如此,钱龙锡最后却也成功得以减死。
D.黄道周从儒者的传统角度来审视时局,对皇上起用杨嗣昌、陈新甲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将会贻笑于后世。
解析 “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这一假设有误,实际上袁崇焕已经杀死毛文龙。
答案 A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
(2)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
答案
(1)辽东战事正危急,毛文龙以镇江之捷自夸,把守山海关的将领想借重(毛文龙)的力量收复觉华岛,逐步图谋恢复辽河以西土地。
(2)臣特意不自量力地想要亲历疆场,审察险要厉害之处。一旦让我统兵,将扑灭燎原之火,这是我的最大的希望。
参考译文
黄道周,福建人。家里贫困,务农为生,侍奉双亲,因孝顺闻名。天启年间进入翰林院。当时在翰林院的人,多生活闲散养尊处优,黄道周于是作《矫轻警惰文》来劝诫他们,得到了同僚们的'敬重。
辽东战事正危急,毛文龙以镇江之捷自夸,把守山海关的将领想借重(毛文龙)的力量收复觉华岛,逐步图谋恢复辽河以西土地。他们将这一奏议上呈于朝廷,认为应拨付百万饷银,只有黄道周认为这个对策不可行。后来,毛文龙最终没有取得胜利。魏忠贤当权后,黄道周拂衣而归。
崇祯元年,黄道周起复原职。第二年,辽督袁崇焕杀了毛文龙。黄道周原本就认为毛文龙不足以倚重,到这时,更是独自抚胸长叹,认为边防祸患将从此开始。不久,后金军队大举入侵,迫近京城。皇帝震怒,就于军中逮捕袁崇焕,追究主使者。袁崇焕说是由内阁大臣钱龙锡主使。案件审结,钱龙锡被判处死罪。黄道周听说这件事,叹息说:“怎么能够让皇上背负诛杀辅臣的声名呢!”上疏救钱龙锡。奏章递上去后,皇帝大怒,降旨严厉责备黄道周。黄道周没有被压制吓住,重新上奏章说:“供养军队多年,物力已耗尽。即使杀了一个钱龙锡,对边疆战事也没有好处,白白毁坏己方的士气,伤害治国的本质。臣特意不自量力地想要亲历疆场,审察险要厉害之处。一旦让我统兵,将扑灭燎原之火,这是我的最大的希望。”皇帝更加震怒,黄道周最终被削去官籍,可是钱龙锡也最终减免死罪。
九年,升为右中允。当时首辅温体仁认为灾害战争,都是各郡县治理无序所致,不用重法将无法惩治,因此多次大规模兴起狱讼。可是皇上却认为他能干,更加信任他。黄道周上书说:“治理天下要讲方法,法律诉状不是用来压制天下人民的器具。龌龊小人,怎么能和他共谋大计?”温体仁由此怀恨黄道周。
黄道周已经有很高名望,天下人希望让他作丞相。这时杨嗣昌被夺情起用作兵部尚书;宣大总督卢象升因服父母丧在家,杨嗣昌推荐陈新甲代替他,可陈新甲也是在服丧之时起用。黄道周是一位儒者,认为国家即使缺乏人才,也不能违背礼制多次让居丧之人担任官职,让后世笑话,因此激昂地思考评判这些情形。皇上最终还是拜杨嗣昌为相,黄道周不赞同这件事。皇上平时了解黄道周的学识品行,但认为他性格偏执,不是能挽救时局的丞相人选。
十七年,都城北京陷落。唐王让黄道周担任吏部尚书,当时郑芝龙骄横跋扈,黄道周引用祖制约束他。从此有了隔阂,自请出驻广信,郑芝龙故意难为他,黄道周无兵无饷,兵败被擒,到南京后死在那里。
篇3:《周美字之纯》阅读答案及翻译
关于《周美字之纯》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族,间走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契丹犯边,真宗幸澶州,御敌城北门,美慷慨自陈, 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
天圣初,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美以军侯戍边,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斩首甚众。累迁天武都虞侯。元昊反,陕西用兵,经略使夏竦荐其才,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既破金明诸寨,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势必复来。 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 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薄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兵不至。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既而复出艾蒿寨,遂至郭北平,夜斗不解。美率众使人持一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走。获牛羊、骆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敌复寇金明,美引兵由虞家堡并北山而下,敌即引退。迁文思使,徙知保安军。
元昊大入,据承平寨。诸将会兵议攻讨,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賫三日粮直捣敌穴。美曰:彼知我来,必设伏待我。不如间道掩其不意。世衡不听。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世衡等果无功。
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余战,平族帐①二百,焚二十一,招种落内附者十一族,复城堡甚多。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资。
注:①族帐:我国少数民族聚族而居所设的帐幕,也指部族。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间走归京师 间:中间
B.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 寇:占领
C.其众数万薄金明 薄:以为簿,轻视
D.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 引:退却
5.下面的句子中全都表现周美用兵谋略的一组是( )(3分)
①美以军侯戍边,与州将追战。②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③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④益张旗帜,四面大噪⑤遂募兵筑万安城。⑥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
A.③④⑥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周美在赵保吉反叛时,不顾家人,投奔朝廷,受到皇帝的赏识,经常让他在宫中护卫自己。
B.德明部落反叛时,周美作战勇敢,消灭敌人众多,升迁作了天武都虞侯,并且受到经略使夏竦的举荐。
C.元昊进攻大宋,周美为种世衡出主意,种世衡不听,结果周美打了胜仗,种世衡却劳师而无功。
D.周美对部下很好,所得赏赐多分给了部下,在他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
7.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5分)
译文
(2)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5分)
译文
【《周璕画龙》阅读答案及翻译】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