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课文食喻阅读答案及翻译

课文食喻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2-07-19 08:11:5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他们叫我波老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课文食喻阅读答案及翻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课文食喻阅读答案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食喻阅读答案及翻译

篇1:课文食喻阅读答案及翻译

食喻原文阅读

①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②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⑤,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③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④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⑤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⑦责人。

(选自《昨非庵日纂》卷九)

[注] ①刘南垣(yuán)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 款待。⑤治具:烧饭。⑥饮馔(zhuàn):饮食。⑦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各食三碗 食不饱,力不足

B.自朝过午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不敢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D.罗列盈前 曾不盈寸

8.下列加点以与直指以师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 B.徐喷以烟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

翻译:

(2)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翻译:

10.阅读本文, 可以看出直指使有 的优点。他的老师有 的`优点。(2分)

食喻阅读参考答案:

7.(2分)B

8.(2分)A

9.(4分)(1)等到饭菜端来,直指使抬眼一看,只有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罢了。(关键词:比、惟) (2)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对饮食的要求责难他的部下了。(关键词:谕、以) (每句2分 ,意对即可)

10.(2分)(直指使)知错能改(意近即可) (刘麟老师)教育得法,善于开导学生。(意近即可)

食喻阅读参考译文:

刘麟曾任工部尚书,已告老还家。听说有位直指使(官职名),对饮食特别讲究,他百般挑剔,常常因为饭菜做得不合口味,责骂部下,郡县的长官每逢接待他,都感到担忧。刘麟说: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应该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一天,直指使前来拜访他。刘麟对直指使说:我本想设宴加以款待,又怕误你公事,就留顿便饭吧。不过老伴出门去了,无人下厨张罗,家常便饭,吃得下吗?因为是师命,直指使不敢推辞。

可是从早上到过午,饭也没端出来。直指使饿得实在难受,又不便张口催促,只得勉强忍着。好不容易等到饭菜端出,直指使抬眼一看,竟是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直指使一连吃了三碗饭、三碗豆腐,直到觉得撑得难受,才将碗筷放下。

不一会儿,只见仆人从屋内陆续捧出金盘玉碗,里面盛着山珍海味,一件件地摆在他面前;碟盘罗列,布满一桌。刘麟拿起筷子,亲自给直指使夹菜,劝直指使下筷。可是直指使吃不下去,为难地说:大人我确确实实已经吃得过饱了。再也不能吃了。 刘麟微笑着说:看来,饮食本无精粗之分,饿时菜饭易做易吃,饱时饭菜难为,美味也不易下咽呀。此乃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他的部下了。

篇2:《食喻》阅读答案附翻译

①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②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⑤,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③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④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⑤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⑦责人。

(选自《昨非庵日纂》卷九)

[注] ①刘南垣(yuán)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 款待。⑤治具:烧饭。⑥饮馔(zhuàn):饮食。⑦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各食三碗 食不饱,力不足

B.自朝过午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不敢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D.罗列盈前 曾不盈寸

8.下列加点“以”与“直指以师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 B.徐喷以烟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篇3:《食喻》阅读答案附翻译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

翻译:

(2)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翻译:

10.阅读本文,可以看出直指使有 的优点。他的'老师有

的优点。(2分)

参考答案:

7.(2分)B

8.(2分)A

9.(4分)(1)等到饭菜端来,直指使抬眼一看,只有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罢了。(关键词:比、惟) (2)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对饮食的要求责难他的部下了。(关键词:谕、以) (每句2分 ,意对即可)

10.(2分)(直指使)知错能改(意近即可) (刘麟老师)教育得法,善于开导学生。(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刘麟曾任工部尚书,已告老还家。听说有位直指使(官职名),对饮食特别讲究,他百般挑剔,常常因为饭菜做得不合口味,责骂部下,郡县的长官每逢接待他,都感到担忧。刘麟说:“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应该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一天,直指使前来拜访他。刘麟对直指使说:“我本想设宴加以款待,又怕误你公事,就留顿便饭吧。不过老伴出门去了,无人下厨张罗,家常便饭,吃得下吗?”因为是师命,直指使不敢推辞。

可是从早上到过午,饭也没端出来。直指使饿得实在难受,又不便张口催促,只得勉强忍着。好不容易等到饭菜端出,直指使抬眼一看,竟是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直指使一连吃了三碗饭、三碗豆腐,直到觉得撑得难受,才将碗筷放下。

不一会儿,只见仆人从屋内陆续捧出金盘玉碗,里面盛着山珍海味,一件件地摆在他面前;碟盘罗列,布满一桌。刘麟拿起筷子,亲自给直指使夹菜,劝直指使下筷。可是直指使吃不下去,为难地说:“大人……我确确实实已经吃得过饱了。再也不能吃了。” 刘麟微笑着说:“看来,饮食本无精粗之分,饿时菜饭易做易吃,饱时饭菜难为,美味也不易下咽呀。此乃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他的部下了。

篇4:食喻阅读答案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⑤。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⑥责人。

【注释】①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 ②直指使:官职名。 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 ⑤箸:筷子。 ⑥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俟其来款之 俟:

(2)无人治具 治具:

(3)自朝过午 朝:

(4)直指谕其训 谕:

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刘南垣公曾在朝中担任尚书,后告老还乡,当他听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做官以后常因饭菜不合口味而责难部下时,他就出面开导,让其知错而改。

B.直指使食甘餍肥、挑剔饮食是因为他没有挨过饿,刘南垣公让他饿了一个上午,才拿出粗食给他吃,他照样吃得很香甜。

C.本文人物描写非常精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寥寥几笔就将刘南垣公的.老成持重、直指使的年少轻狂刻画得栩栩如生。

D.这篇文章启示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苦的年轻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的环境里锻炼,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2)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7.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刘麟教育学生的过程及结果,并对他的教育方法进行评价。(6分)

过程:

结果:

评价:

篇5:食喻阅读答案

4.(4分)(1)等 (2)下厨张罗(或做饭 ) (3)早晨 (4)明白、悟出

5.(2分)(C)

6.(6分)

(1)(3分)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

(2)(3分)饥饿时饭菜易做易食,饱时饭菜难做难吃,美味也不易下咽啊。这是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7.(6分)过程:诚恳挽留直指使吃一顿饭,故意拖延时间,让直指使感到非常饥饿时,用粗粝的饭食招待他。当他吃饱后对着丰盛的美食再也无法下咽时,不失时机地开导他。

结果:直指使明白老师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后来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部下了。

评价示例:刘麟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他巧妙地让学生亲身经历先挨饿再饱食的过程,自己悟出错误,然后虚心改过。这种方法比严厉批评或直接指出错误更容易让人接受。

篇6:《食喻》阅读答案

①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②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⑤,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③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④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⑤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⑦责人。

(选自《昨非庵日纂》卷九)

[注] ①刘南垣(yuan)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                            款待。⑤治具:烧饭。⑥饮馔(zhuan):饮食。⑦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各食三碗            食不饱,力不足

B.自朝过午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不敢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D.罗列盈前            曾不盈寸

8.下列加点以与直指以师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    B.徐喷以烟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

翻译:

(2)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翻译:

10.阅读本文,可以看出直指使有                   的优点。他的老师有

的优点。(2分)

篇7:《食喻》阅读答案

7.(2分)B

8.(2分)A

9.(4分)(1)等到饭菜端来,直指使抬眼一看,只有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罢了。(关键词:比、惟)   (2)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对饮食的要求责难他的.部下了。(关键词:谕、以) (每句2分 ,意对即可)

10.(2分)(直指使)知错能改(意近即可)  (刘麟老师)教育得法,善于开导学生。(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刘麟曾任工部尚书,已告老还家。听说有位直指使(官职名),对饮食特别讲究,他百般挑剔,常常因为饭菜做得不合口味,责骂部下,郡县的长官每逢接待他,都感到担忧。刘麟说: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应该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一天,直指使前来拜访他。刘麟对直指使说:我本想设宴加以款待,又怕误你公事,就留顿便饭吧。不过老伴出门去了,无人下厨张罗,家常便饭,吃得下吗?因为是师命,直指使不敢推辞。

可是从早上到过午,饭也没端出来。直指使饿得实在难受,又不便张口催促,只得勉强忍着。好不容易等到饭菜端出,直指使抬眼一看,竟是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直指使一连吃了三碗饭、三碗豆腐,直到觉得撑得难受,才将碗筷放下。

不一会儿,只见仆人从屋内陆续捧出金盘玉碗,里面盛着山珍海味,一件件地摆在他面前;碟盘罗列,布满一桌。刘麟拿起筷子,亲自给直指使夹菜,劝直指使下筷。可是直指使吃不下去,为难地说:大人……我确确实实已经吃得过饱了。再也不能吃了。 刘麟微笑着说:看来,饮食本无精粗之分,饿时菜饭易做易吃,饱时饭菜难为,美味也不易下咽呀。此乃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他的部下了。

篇8:《食喻》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附翻译)

《食喻》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附翻译)

【古文阅读】

食喻

①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②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⑤,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③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④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⑤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⑦责人。

(选自《昨非庵日纂》卷九)

[注] ①刘南垣(yuán)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 款待。⑤治具:烧饭。⑥饮馔(zhuàn):饮食。⑦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各食三碗 食不饱,力不足

B.自朝过午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不敢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D.罗列盈前 曾不盈寸

8.下列加点“以”与“直指以师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 B.徐喷以烟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

翻译:

(2)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翻译:

10.阅读本文,可以看出直指使有 的优点。他的老师有

的优点。(2分)

参考答案:

7.(2分)B

8.(2分)A

9.(4分)(1)等到饭菜端来,直指使抬眼一看,只有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罢了。(关键词:比、惟) (2)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对饮食的要求责难他的部下了。(关键词:谕、以) (每句2分 ,意对即可)

10.(2分)(直指使)知错能改(意近即可) (刘麟老师)教育得法,善于开导学生。(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刘麟曾任工部尚书,已告老还家。听说有位直指使(官职名),对饮食特别讲究,他百般挑剔,常常因为饭菜做得不合口味,责骂部下,郡县的长官每逢接待他,都感到担忧。刘麟说:“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应该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一天,直指使前来拜访他。刘麟对直指使说:“我本想设宴加以款待,又怕误你公事,就留顿便饭吧。不过老伴出门去了,无人下厨张罗,家常便饭,吃得下吗?”因为是师命,直指使不敢推辞。

可是从早上到过午,饭也没端出来。直指使饿得实在难受,又不便张口催促,只得勉强忍着。好不容易等到饭菜端出,直指使抬眼一看,竟是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直指使一连吃了三碗饭、三碗豆腐,直到觉得撑得难受,才将碗筷放下。

不一会儿,只见仆人从屋内陆续捧出金盘玉碗,里面盛着山珍海味,一件件地摆在他面前;碟盘罗列,布满一桌。刘麟拿起筷子,亲自给直指使夹菜,劝直指使下筷。可是直指使吃不下去,为难地说:“大人……我确确实实已经吃得过饱了。再也不能吃了。” 刘麟微笑着说:“看来,饮食本无精粗之分,饿时菜饭易做易吃,饱时饭菜难为,美味也不易下咽呀。此乃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他的部下了。

篇9:《食喻》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食喻》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食喻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⑤。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⑥责人。

【注释】①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 ②直指使:官职名。 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 ⑤箸:筷子。 ⑥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俟其来款之 俟:

(2)无人治具 治具:

(3)自朝过午 朝:

(4)直指谕其训 谕:

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刘南垣公曾在朝中担任尚书,后告老还乡,当他听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做官以后常因

饭菜不合口味而责难部下时,他就出面开导,让其知错而改。

B.直指使食甘餍肥、挑剔饮食是因为他没有挨过饿,刘南垣公让他饿了一个上午,才

拿出粗食给他吃,他照样吃得很香甜。

C.本文人物描写非常精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寥寥几笔就将刘南

垣公的老成持重、直指使的年少轻狂刻画得栩栩如生。

D.这篇文章启示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苦的年轻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的环

境里锻炼,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2)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4.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刘麟教育学生的过程及结果,并对他的教育方法进行评价。(6分)

过程:

结果:

评价:

参考答案:

1.(4分)(1)等 (2)下厨张罗(或做饭 ) (3)早晨 (4)明白、悟出

2.(2分)(C)

3.(6分)

(1)(3分)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

(2)(3分)饥饿时饭菜易做易食,饱时饭菜难做难吃,美味也不易下咽啊。这是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4(6分)过程:诚恳挽留直指使吃一顿饭,故意拖延时间,让直指使感到非常饥饿时,用粗粝的饭食招待他。当他吃饱后对着丰盛的美食再也无法下咽时,不失时机地开导他。

结果:直指使明白老师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后来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部下了。

评价示例:刘麟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他巧妙地让学生亲身经历先挨饿再饱食的过程,自己悟出错误,然后虚心改过。这种方法比严厉批评或直接指出错误更容易让人接受。

篇10:《镜喻》阅读答案及翻译

《镜喻》阅读答案及翻译

镜喻

[清]钱大昕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仕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知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染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已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选自《潜研堂文集》)

阅读题:

1.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2.本文告诉我们做人的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

1. (3分) 然而世人不曾用镜子来帮助眼睛,只是(而)责怪眼睛不明亮。

(评分说明:“未尝”、“咎”作为赋分点,必须译对,每个1分,共2分)

2. ( 2分) 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以人为镜,才能正确认识自己,保持清醒头脑。

(评分说明:“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以人为镜。”2分,“正确认识自己”1分)

参考译文:

人的脸部五官中没有比眼睛更明亮的。但是脸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为何认为它是最明亮的呢?眼睛能看到(其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脸,要借助于镜子来才能看见。镜子的珍贵程度,不及眼睛,但镜子不用求助眼睛,而眼睛反而要求助于镜子,然而世人不曾用镜子来帮助眼睛,只是责怪眼睛不明亮。镜子有什么对不起眼睛的地方呢?有一位客人,只相信眼睛而讨厌镜子,说:“这(镜子)太累我了,我自有眼睛,为何用镜子泥!”时间一长,看到世人所共认的美人,很少放在心上,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点,泰然自若地说:“(她们)都不及我美丽。”旁边的人偷偷地笑他,他客人却始终没有感觉到,真是可悲啊!

【课文食喻阅读答案及翻译】相关文章:

1.弈喻课文的阅读答案

2.《食粥心安》阅读及答案

3.课文文段阅读及答案

4.日喻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5.《明史》阅读答案及翻译

6.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7.沙漠玫瑰课文及阅读答案

8.《义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9.循吏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10.戚继光传阅读及阅读答案翻译

下载word文档
《课文食喻阅读答案及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