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慢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晋文公重耳的阅读答案及翻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晋文公重耳的阅读答案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晋文公重耳读后感
晋公子重耳,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历经磨难,在外流浪数十年,终得以重返祖国,再振雄风。
他最初也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贤士。申生之难,父亲竟要杀死自己。蒲城人欲战,而重耳却不愿与父亲兵戎相见,他叹一口气:“吾其奔也。”用自己的浪迹天涯换取心中的无愧,这是重耳的孝道。
重耳亦有情有义,处狄,他与叔隗情深意切,临行时对她说:“你等我25年,如果没来接你,你就嫁人吧!”不过此时的重耳重耳还是年轻气盛,面对农夫递过来的土块,他拿出了公子脾气,若不是子犯的及时劝诫,重耳很难冷静,齐国的美酒娇妻也险些使他沉迷其中,多亏了深明大义的贤妻,当然还有以死效忠他的臣子们。这些人该是重耳的福星,他有力的左膀右臂。
从开始的略带公子脾气,但后来做事做人都更加成熟,聪明。可见经受过磨难的人,不仅懂得生活的真谛以及应当珍惜什么,而且也懂得为了获取成功,应该怎么去做,懂得如何地主动适应和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境,不使自己被情境所左右。重耳就在不断的困苦与安逸中历练而成长为一个有着雄图大略的政治家。他默默忍受了曹共公偷窥他洗澡的无礼举动;他毅然退回曹臣送来的玉璧以示清廉;他妙语连珠,以退避三舍的盟约取得楚成王的支持;他能屈能伸,降服而囚向秦穆公女儿谢罪……忍辱负重的重耳终于回到自己的土地,铲除了异己。想起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历经磨难,才具有担当大任的资历。 重耳的成功,得益于他身上最根本的美德与品行。他充满人情味,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贤士为他卖命,跟他闯荡世界;他拥有男子魅力,所以才叫那么些美女为他痴情;他志存高远,所以能忍受众诸侯国的无礼、猜忌和利诱,义无反顾的回归,他胸怀广阔,才能不计前嫌,收服敌人旧部为己所用。得人心者得天下,重耳深谙这一点,也用行动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在重耳随身的死士中,有一位尽了犬马之劳后来却没有得到封赏的人,他便是相传曾割肉供给重耳的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然而重耳回国后,他没有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他丝毫没有对晋文公有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有羡慕。有的却是对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固然,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不免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他“舍生赴义”的行径,对功名利禄的鄙夷,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或许在当今社会,对于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和的不正之风,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索和体味。
篇2:晋文公重耳读后感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译文: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晋献公进兵蒲城,蒲城人想抵抗,重耳不允许,说:“依仗父亲的恩赐才享有养身的封地,才得到人民的拥戴。有了人民的拥戴就对抗自己的父亲,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我还是逃跑吧。”于是逃到狄国。跟随他一块出逃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译文:狄人讨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献给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叔隗做了赵衰的妻子,生赵盾。将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公子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来就后嫁吧。”季隗回答说:“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该进棺材了,还是等你吧。”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后离开走了。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译文: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子犯说:“土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于是接受后叩头致谢。装上车子走了。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译文: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姜氏嫁给重耳,并陪嫁八十匹马,公子沉湎在这安逸的生活中,随从的大臣们认为不能这样。准备出走,在桑树下谋划。蚕妇在树上听到后告诉了姜氏。姜氏恐怕走漏风声杀了蚕妇,对公子说:“你有远大的志气,听到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公子说:“没有的事。”姜氏说:“走吧,留恋安逸贪图享受是会败坏名声的。”公子不愿意走。姜氏和子犯合谋,以酒罐醉使公子离开齐国。酒醒后,公子生气,拿着戈追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壁焉。公子受飨反壁。
篇3:晋文公重耳读后感
中国,一个多么伟大的名称啊!在历史的先河里,又有多少热血沸腾的壮士、烈士,为了救他们的君王,所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令我钦佩的,便是介子推自己割腿上的肉为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命。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追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最后,重耳悲痛万分,把那一天定为寒食节。
重耳是多么忠孝两全的一个人啊!在历史的路程上,又有那么多的人为了保住一个他所信任的人而付出的惨重代价。是否有得就有失呢?在尔虞我诈的黑暗历史现场,有那么多烈士流了多少鲜血。中华儿女却也十分团结,留下的伟绩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韵味以及思索。
中华,龙的所在;中华,黄河之母;中华;满江热血。中华啊,中华,你不知道我为你魂牵梦萦。多少次梦醒时分,为中华而骄傲!加油啊,中国人!
篇4:晋文公重耳读后感
重耳由一个贪图享乐、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哥儿,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开始了长达之久的逃亡生活。路过卫国,卫文公故意刁难不开城门,饿的不行在五鹿向农夫乞讨,农夫嬉笑捉弄给了一块土叫他吃。到了齐国,在齐桓公的关照下有马有妻的过上了舒适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齐桓公死后,齐国众公子争夺王位局势混乱,他的妻子姜氏和子犯为了以防万一用酒将他灌醉迫使他离开齐国。到了曹国,曹共公乘他洗浴逼近看他隐私(骈胁)僖负羁敬重他送饭送璧。到了宋国宋襄公送马八十匹。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礼遇。到了楚国,楚王有远见且讲义气热情招待,可楚国令尹子玉要杀他。因为晋惠公、晋怀公失信惹恼秦穆公,所以受秦邀请到秦国。秦给他五个女人做妻子,其中包括秦穆公的女儿怀嬴。在秦的帮助下,不到半月就打回晋国做了诸侯。
在不了解这段逃亡历史时,人们注意到的,往往是开头和结果,从外出逃亡的灾祸,到成为霸王的荣耀显赫,让人感叹的是命运的沧海桑田的巨变,这似乎在证明着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这对立两端戏剧性的变化。 但是当我仔细的读完文章后,就感受到了其实重要的是过程本身,人生的意义也在过程之中,而结果则是次要的。即便重耳没有成为春秋霸主,但是他的人生经历也绝对丰富,够他受用一生。
作为一个读者,看到他19年的逃亡生活所经历的困苦,都觉得这是非常人所忍受的,更何况他的出生,注定他从未遇到过这么大的挑战。这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感受,可是当我在这儿评头论足的时候,我又怎敢说我真的懂了这其中的一切呢。毕竟重耳19年的漫长逃亡,文章只用了几百字就讲述清楚,我想真的读懂确实有点难。作为旁观者,我可以去理解,但是始终是没有体验过,逃亡过程中的冷暖甘苦,酸甜苦辣,欢乐忧伤,寂寞仿惶,唯有晋文公重耳自己知道。
从文章开始,当初大祸临头时的出逃,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到流-亡中经历的屈辱、困苦、安乐,使他明白了身在宫廷、耽于逸乐所不可能明白的人生真谛,在身、心两方面受到陶冶和磨炼。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变化:路过卫国,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在齐国留恋安逸贪图享受,不肯离去。到后来,到了楚国,楚成王设酒宴款待他时,他精彩的答辩;秦穆公设宴时他机智的叩拜秦穆公;以及在黄河边,表示与子犯同心。从开始的略带公子脾气,但后来做事做人都更加成熟,聪明。可见经受过磨难的人,不仅仅懂得生活的真谛以及应当珍惜什么,而且也懂得为了获取成功,应该怎么去做,懂得如何地主动适应 和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境,不使自己被情境所左右。
想起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历经磨难,才具有担当大任的资历。
从重耳的经历中,不仅读到了历经磨难可以完善一个人,更读到了在面对无数磨难时,我们还需要忍耐。重耳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国家,有很多国家都并没有热情的款待他,而是“欺负”他。坎坷、折磨、挫折、不幸、苦难、痛苦、狐独、绝望、屈辱、失败、恐俱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他都因为忍耐而度过。写到这,想到了前辈为我们做的典范。红军在长征的时候,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喝雪水,避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在艰苦中忍耐,在艰苦中磨练了意志,在艰苦中强化了队伍,又如孔子,他说过“小不忍,则 乱大谋”。他自己为了恢复周代的礼仪制度,不惜“克己”,力求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自己所信奉的理想。比如韩信,他在微贱之时,能够忍受淮阴少年的“胯下之辱”。比如公子重耳,在向农夫讨食时得到的却是土块,能够收鞭息怒,将土块当宝物收起。
在奋斗的过程之中经不起折磨,受不了坎坷,吃不了苦头,忍不住痛苦,耐不住寂寞,沉溺于安乐,迷恋于幻想,都不可能达到目标,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忍耐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能够吃苦耐劳、忍饥挨饿,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才能战胜敌人,壮大自己。
篇5:晋文公重耳读后感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这个故事明白的道理:
做人一定要信守承诺,不可言而无信。说明了无论身处怎么样绝望的境地,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重耳懂得隐忍,宽以待人,懂得抓住机会。
故事简介: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晋文公都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同煮成汤给他,当他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介子推躲避山里,不愿出来。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篇6:晋文公重耳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晋文公重耳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
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
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 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固:坚持
B、重耳安之 安:安于享受
C、穷而来此 穷:贫穷
D、重耳谢不敢当 谢:辞谢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3分)
①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②饥而从野人乞食
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④醉重耳,载以行
⑤过曹,曹共公不礼 ⑥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惠公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楚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D、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2)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参考答案:
4.C 穷的释义是处境艰难。
5.A
6.B 重耳是被齐女及他的随从灌醉后用车拉走离开齐国的。
7.(1)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为你感到羞耻。
(2)晋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遭难很久了,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置的,怎么可以杀了呢?况且他的话又可以换成什么说法呢?
附参考译文:
重耳在狄住了五年,晋献公就逝世了,里克已杀死奚齐、悼子,让人迎接重耳,想拥立重耳。重耳怕被杀,因此坚决辞谢,不敢回晋。后来,晋国又迎接重耳的弟弟夷吾并拥立了他,这就是惠公。惠公七年(前644)时,因害怕重耳,就让宦者履鞮带着勇士去谋杀重耳。重耳知道情况后,就与赵衰等人商量说:我当初逃到狄,不是因为它可以给我帮助,而是因为路途近容易达到,所以暂且在此歇脚。歇脚久了,就希望迁到大国去。齐桓公喜好善行,有志称霸,体恤诸侯。现在听说管仲、隰朋去世,齐也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为何不前往呢?于是,重耳又踏上了去齐国的路途。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很不礼貌。离开卫,经过五鹿时,饿了,向村民讨饭,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礼招待他,并把同家族的.一个少女嫁给重耳,陪送十二辆驷马车,重耳在此感到很满足。重耳在齐住了两年,桓公去世,正赶上竖刀(diāo,刁)等人发起内乱,齐孝公即位,诸侯的军队多次来侵犯。重耳在齐总共住了五年。重耳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赵衰、咎犯有一天就在一棵桑树下商量离齐之事。重耳妻子的侍女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密谈,回屋后偷偷告诉了主人。主人竟把侍女杀死,劝告重耳赶快走。重耳说:人生来就是寻求安逸享乐的,何必管其他事,我一定死在齐,不能走。妻子说: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生命。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为你感到羞耻。况且,现在你不去追求,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她就和赵衰等人用计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
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重耳辞谢不敢接受。赵衰说:你不外逃亡已达十余年之多,小国都轻视你,何况大国呢?今天,楚是大国坚持厚待你,你不要辞让,这是上天在让你兴起。重耳于是按诸侯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成王很好地接待了重耳,重耳十分谦恭。成王说:您将来回国后,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说:珍禽异兽、珠玉绸绢,君王都富富有余,不知道用什么礼物报答。成王说:虽然如此,到底应该用些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说:假使不得已,万一在平原、湖沼地带与您兵戎相遇,请为王退避三舍。楚国大将子玉生气地说:君王对待晋公子太好了,今天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成王说:晋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遇难很久了,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置的,怎么可以杀了呢?况且他的话又该怎样去说呢?
篇7:晋文公重耳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晋文公重耳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固:坚持
B.重耳安之 安:安于享受
C.穷而来此 穷:贫穷
D.重耳谢不敢当 谢:辞谢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 ( )
①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②饥而从野人乞食
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④醉重耳,载以行
⑤过曹,曹共公不礼 ⑥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A.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惠公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出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D.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
11.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
(2)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参考答案
8.C (”穷“的释义是”处境艰难“。)
9.A
10.B(重耳是被齐女及他的随从灌醉后用车拉走离开齐国的。)
11.(1)齐桓公喜好善行,有志称霸,体恤诸侯。现在听说管仲、嗯笕ナ溃齐也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为何不前往呢?
(2)晋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遭难很久了,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置的,怎么可以杀了呢?况且他的话又可以换成什么说法呢?
参考译文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献公于二十一年(前656)时,杀死了太子申生,骊姬进谗言,重耳害怕,与献公不辞而别就跑回蒲城据守。献公二十二年(前655),献公让宦者履鞮赶快杀死重耳。重耳爬墙逃跑,宦者追赶,砍掉重耳的袖子。重耳就逃到狄。
重耳在狄住了五年,晋献公就逝世了,里克已杀死奚齐、悼子,让人迎接重耳,想拥立重耳。重耳怕被杀,因此坚决辞谢,不敢回晋。后来,晋国又迎接重耳的弟弟夷吾并拥立了他,这就是惠公。惠公七年(前644)时,因害怕重耳,就让宦者履鞮带着勇士去谋杀重耳。重耳知道情况后,就与赵衰等人商量说:”我当初逃到狄,不是因为它可以给我帮助,而是因为路途近容易达到,所以暂且在此歇脚。歇脚久了,就希望迁到大国去。齐桓公喜好善行,有志称霸,体恤诸侯。现在听说管仲、嗯笕ナ溃齐也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为何不前往呢?“于是,重耳又踏上了去齐国的路途。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很不礼貌。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礼招待他,并把同家族的一个少女嫁给重耳,陪送十二辆驷马车,重耳在此感到很满足。重耳在齐住了两年,桓公去世,正赶上竖刀(diāo,刁)等人发起内乱,齐孝公即位,诸侯的军队多次来侵犯。重耳在齐总共住了五年。重耳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赵衰、咎犯有一天就在一棵桑树下商量离齐之事。重耳妻子的侍女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密谈,回屋后偷偷告诉了主人。主人竟把侍女杀死,劝告重耳赶快走。重耳说:”人生来就是寻求安逸享乐的,何必管其他事,我一定死在齐,不能走。“妻子说:”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生命。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为你感到羞耻。况且,现在你不去追求,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她就和赵衰等人用计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
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重耳辞谢不敢接受。赵衰说:”你不外逃亡已达十余年之多,小国都轻视你,何况大国呢?今天,楚是大国坚持厚待你,你不要辞让,这是上天在让你兴起。“重耳于是按诸侯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成王很好地接待了重耳,重耳十分谦恭。成王说:”您将来回国后,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说:”珍禽异兽、珠玉绸绢,君王都富富有余,不知道用什么礼物报答。“成王说:”虽然如此,到底应该用些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说:”假使不得已,万一在平原、湖沼地带与您兵戎相遇,请为王退避三舍。“楚国大将子玉生气地说:”君王对待晋公子太好了,今天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成王说:”晋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遇难很久了,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置的,怎么可以杀了呢?况且他的话又该怎样去说呢?“
重耳到了秦国,秦缪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原公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重耳不打算接受公子圉妻,司空季子说:”他的国家都将去攻打了,何况他的妻子呢!而且,您接受此女为的是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返回晋国,您竟拘泥于小礼节,忘了大的羞耻!"重耳于是接受了公子圉妻。秦缪公十分高兴,亲自与重耳宴饮。这时是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在九月死去。十二月,晋国大夫栾枝、郤穀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暗中来劝重耳、赵衰等人回晋国,作内应的人很多。于是秦缪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最终返回晋国,这时已六十二岁了,晋人大多都归向他。
篇8:晋文公攻原阅读理解答案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9.A【约定(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降,投靠/归宿)】
10.【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1.【(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
(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
(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
篇9:晋文公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文公(晋文公)之时,宰臣上灸而发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读音qiao四声,责问)之曰:“女(通‘汝’)欲 寡人之哽邪?奚为以发绕灸?”宰人顿首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援砺(读音li四声,磨刀石)砥(读音di三声,磨)刀,利犹干将(读音gan、jiang一声,古代善铸宝剑的人。这里指利剑)也,切肉断而发不断,臣之罪一也;援木而贯 脔(读音luan,二声,肉块)而不见发,臣之罪二也;奉炽炉,炭火尽赤红,灸熟而发不烧,臣之三罪也。堂下得无微 隐匿,暗中)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其堂下而谯之,果然,乃诛之。
翻译:晋文公的时候,炊事官上的烤肉上有毛发缠绕在上面。文公叫炊事官来训斥道:“你想让寡人噎着吗?为 什么在烤肉上绕着毛发?”管家不断磕头下拜请罪道:“我有三条致死的罪:拿磨刀石磨刀,磨得比干将(的剑)还锋 利,切断肉而毛不断,这是我的第一条罪;拿木棍穿肉块却看不见毛发,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用炽烈的炉子,炭火都是 通红的`,肉烤熟了但是毛发却不会被烧掉,这是我的第三条罪。这堂屋下是不是暗藏着嫉恨我的人吧?”文公说:对!”于是召集堂下的所有人责问,真的(找到了),于是训斥了他一顿。
【晋文公重耳的阅读答案及翻译】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