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蜀道难》能力训练题含答案

《蜀道难》能力训练题含答案

2025-01-03 09:31:3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eagu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蜀道难》能力训练题含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蜀道难》能力训练题含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蜀道难》能力训练题含答案

篇1:《蜀道难》能力训练题含答案

《蜀道难》能力训练题(含答案)

《蜀道难》中,作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让人眼前顿时浮现出那艰难难越的蜀道,李白的写作功底着实让人惊叹,这首夸张主义的诗作是千古名作,也是我们中小学生考试需要掌握的重点,这首诗学完了,你完全掌握它了吗?一起做题来试试吧!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 石栈(zhàn)边塞(sài) 长吁短叹(xū)

B.猿猱(náo) 扪参(shēn)喧豗(huī) 嗟来之食(jiē)

C.巉岩(chán) 吮吸(yǔn) 砯崖(pīnɡ) 峥嵘岁月(zhēnɡ)

D.凋零(diāo) 湍急(tuān) 崔嵬(wéi) 多难兴邦(nàn)

【解析】选C。“吮”应读shǔn。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乎高哉危:高

B.开国何茫然茫然:指时间久远

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着

D.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渡过

【解析】选C。坐:徒,空。

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也相同。

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也不同。

【解析】选C。①什么;②多么;③④只。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使人听此凋朱颜

B.猿猱欲度愁攀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舞幽壑之潜蛟

【解析】选B。B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凋谢”;“使……滚动”;“使……舞动”。

5.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奚以知其然也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解析】选B。B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另C、D两项也是省略句。

6.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解析】选D。作者并未谈及友人的感受。

7.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像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

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

【解析】选D。这首诗不是新乐府的诗歌形式。

8.名句填空。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猿猱欲度愁攀援

(2)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3)砯崖转石万壑雷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两位名人,写一段文字。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高度自信达观豪放的写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他临终的遗嘱,也是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终生追求的梦想。

10.把下面的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唐诗难道不正是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梦么?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_________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历尽坎坷风霜满面仍有少年精神,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①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

②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的

③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④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性的,要不停想问题的

【解析】①句与④句相对,应跟在④句之后,④句承前接“不是下午茶”;③②两句是对“早晨”的解释,应跟在①后,且③句为比喻说法,宜放在②句之前。

答案:④①③②

11.诗篇前四句写诗人面对美酒珍肴,却表现出反常的举动,“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动作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停”“投”侧重写诗人无心宴饮的苦闷。“拔”

“顾”是前两个动作的升级,既写不甘安于现状的愤激,又写走投无路的惆怅。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采用了象征手法,“黄河”“太行”象征作者追求的宏大理想。用“冰塞川”“雪满山”写道路艰难,象征自己仕途受阻的艰难处境。

(二)(•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3.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联是昔,后一联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 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14.“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他们使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为统治者所重用

参考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知识延伸】

《蜀道难》读后感

李白的名篇《蜀道难》让人唏嘘感慨,虽历经千年,而始终传颂于口;虽满眼生坚怪字,却仍令人如痴如醉。何故?只因其中含有跨越时空的不变情怀,而这种情怀打动着我们的祖辈、父辈,如今仍然打动着我们。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李白对蜀道发自内心的描述,也是在诗歌开始对蜀道的总体概述。危乎高哉的地方,难于上青天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呢?我们就不能不去吗?不能啊!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那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换来的壮阔景象,是让神灵也敬佩的伟大铸造的传世奇迹。到 蜀道,是去寻梦,是一种追寻更是一种继承。是在“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蛮荒之所,去找寻那一种属于自己氏族本质的精神支柱。即便是在历经了千年 之后,流行歌曲里仍然唱着:

寻找的东西已经被无限的模糊化了,也许寻找的只是一种寄托、一种情感,也许能否寻找到已经变得非常不重要, 而重要的是那种寻找的过程和历练的经历。而李白的《蜀道难》显然比上文的《橄榄树》要更加激烈雄浑,更加令人感受到那种明知山有虎的壮美:“上有六龙回日 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怎样的一幅图景?除了李白,再没有人能够描绘 出如此恐怖而悲情的画面,没有人能够把那种令人恐怖又令人激动的壮丽景色刻画到位了。面对这样的地方,诗人开始了退缩,也开始了犹豫,他:“扪参历井仰胁 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他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他问自己:“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还有比天险更让人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人祸:“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 麻。” 尽管充满了危险,尽管诗人开始后悔,尽管李白也发出了浩叹:“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但是李白仍然在坚守,他仍然没有退回去,他仅仅说的是:“侧身西 望长咨嗟。”在入川的蜀道上西望,望的是什么?若要去长安或洛阳,李白应该是东望,若是真想回到家乡叶城,李白应该像苏东坡“西北望,射天狼”,而李太白 尽管咨嗟不已,仍然侧身西望,当然望的是锦官城成都,当然还是想征服这段让人心悸而有波澜壮阔的旅程。所以,全诗的诗眼在最后一句的“侧身西望”,没有这 一句,李太白成了牢骚满腹的怨妇,成了遇险退缩的懦夫,而有了这个点睛之笔,李太白成了真正的豪杰之士,真正的唐代大侠。

我们今天面临 的一切多么像李白诗中描述的境界?李白当年写诗的时候有没有走过这段路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传达出了一种面对人间万难的豪迈气概和博大胸怀。不管前面 的人生之路有千难万险,不管脚下的奋斗之路有多少天灾人祸,既然迈开了脚步,就只能走下去,而且要堂堂正正、踏踏实实地走完它。虽然有时很悲苦,有时很恐 怖,有时很惊险,有时很崎岖,但是可以畏它、怕它、怨它、骂它甚至诅咒它,却永远不能放弃它、背离它、逃避它。今日的“北漂一族”不是正经历着“蜀道难” 的困境、发挥着《蜀道难》的精神、克服着“蜀道难”的恐惧、走着李白那条泛指的《蜀道难》之路吗?

“文章千古事”这事曹丕的高论,但是忠实的实践者却是李白。一篇《蜀道难》道出了千古奋进者的心声。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篇2:《狼》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狼》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

(1)目似瞑 (2)将啮其喉 (3)信不诬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苛政猛于虎也 D.乃杀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答案:1、(2分)(1)闭眼 (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 (只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也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意思正确就得分)

2、(3分)B

3、(3分)D

4、(4分,每小题2分) (1) 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扣分)

5、(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 乙文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1分)

狼本性是不会改变,不能被狼的表象蒙蔽;(1分)人们对像狼这样的人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能心存幻想;要奋起斗争,除恶务尽

篇3:四年级数学暑假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暑假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一、填空。(共20分,每小题2分)

1.被除数是3320,商是150,余数是20,除数是( )。

2.3998是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其中最小的数是( )。

3.有一个两位数,在它的某一位数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再和这个两位数相加,得数是20.9。这个两位数是( )

4.填一个最小的自然数,使225×525×( )积的末尾四位数字都是0。

5.在下面的式子中填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5×8+16÷4-2=20

6.从1、2、3、4、5、6、7、8、9九个数中,任取3个数组成一组,使它的平均数是5,有( )种取法。

7.某地的邮政编码可用ABCCDD表示,已知这六个数字的和是8,A与B的和等于2个D,A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邮政编码是( )。

8.两个数之和是444,大数除以小数商11,且没有余数,大数是( )

9.把5、11、14、15、21、22六个数填入下面的括号内,使等式成立。

( )×( )×( )=( )×( )×( )

10.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有1个数字,它们是1、2、3、4、5、6,而且每个相对面上两个数的和是7(1和6,2和5,3和4)。下图是正方体六个面的展开图,请填出空格内的数。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共10分,每小题2分)

11.大于0.9997而小于0.9999的小数只有0.9998。( )

12.一张长方形彩纸长21厘米,宽15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时纸的长是6厘米。( )

13.一个箱子里放着几顶帽子,除2顶以外都是红的,除2顶以外都是蓝的,除2顶以外都是黄的。箱子中一共有3顶帽子。( )

14.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各加长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3公顷。( )

15.有铅笔180支,分成若干等份,每份不得少于7支,也不能多于25支,共有7种不同的分法。(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0分,每小题2分)

16.5÷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第200位数字是( )。

A、7 B、1 C、2 D、5

17.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它的一半,第二根剪去0.5米,剩下的两段绳子(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不一定哪根长

18.用一根长38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使它们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可以有( )种围法。

A、7 B、8 C、9 D、10

19.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数大59.94,这个数是( )。

A、6.66 B.11.66 C.66.6 D.116.6

20.用100个盒子装杯子,每盒装的个数都不相同,并且盒盒不空,那么至少要( )个杯子。

A、100 B、500 C、1000 D、5050

四、简算与计算。(21~24题写出简算过程,共25分,每小题5分)

21.395-283+154+246-117

22.8795-4998+2994-3002-

23.125×198÷(18÷8)

24.2772÷28+34965÷35

25.三个正方形叠放在一起,如图所示。求:∠1的度数。

五、解决问题。(共35分,每小题7分)。

26.祖父今年75岁,3个孙子的年龄分别是17岁、15岁和13岁,多少年后3个孙子的年龄和等于祖父的年龄?

27.王雪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8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3页,最后一天读了32页正好读完。她一共读了多少天?

28.学校买来一些毽子,分给全校各班。如果每班16个,恰好分完;如果少给2个班,每个班多分1个,还剩10个。班级和毽子各多少个?

29.花店有菊花、玫瑰、郁金香共78支,其中菊花是玫瑰的2倍多4支,玫瑰是郁金香的3倍少2支。问这三种花各有多少支?

30.从甲城往乙城运58吨货物,如果用载重5吨的大卡车运一趟,运费150元;用载重2吨的中卡车运一趟,运费80元;用载重1吨的小卡车运一趟,运费50元。要想用最少的钱一次运完这批货物,需大、中、小卡车各多少辆?(只填写得数,不写算式)

大卡车( )辆,中卡车( )辆小卡车( )辆

参考答案

一、填空。(共20分,每小题2分)

1.22 2.998 3.19 4.225×525×(16)

5.5×[(8+16)÷4-2]=20 6.8 7.130022

8.407 9.(5)×(21)×(22)=(11)×(14)×(15)

10.

二、判断。(共10分,每小题2分)

11.× 12.× 13.√ 14.√ 15.×

三、选择。(共10分,每小题2分)

16.B 17.D 18.C 19.A 20.D

四、简算与计算。(共25分,每小题5分)

21.395-283+154+246-117

=395-(283+117)+(154+246)

=395-400+400

=395

22.8795-4998+2994-3002-2008

=8800-5000+3000-3000--5+2-6-2-8=1800-19

=1781

23.125×198÷(18÷8)

=125×8×(198÷18)

=1000×11

=11000

24.2772÷28+34965÷35

=2772÷4÷7+34965÷5÷7

=693÷7+6993÷7

=(693+6993)÷7

=7686÷7

=1098

25.90°-45°=45°

90°-30°=60°

45°+60°-90°=15°

五、解决问题。(共35分,每小题7分)

26.(75-17-15-13)÷(3-1)

=30÷2

=15(年)

答:(略)

27.(32-8)÷3+1

=24÷3+1

=9(天)

答:(略)

28.(16×2-10)+2

=(32-10)+2

=24(个)

16×24=384(个)

答:(略)

29.(78+2×3-4)÷(1+3+3×2)=8(支)

3×8-2=22(支)

22×2+4=48(支)

答:(略)

30.用大卡车(11)辆,中卡车(1)辆,小卡车(1)辆

四年级数学聪明题100道,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

1.哥哥有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小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后面有6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1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1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21.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2.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23.马戏团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样多,问马戏团有几只动物?

24.春天来了,小明、小冬和小强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几只?

25.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26.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梨?

27.小红有2个玩具,小英有3个玩具,小明的玩具比小红多2个,小明有几个玩具?

28.新星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有学生9人,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和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两个兴趣小组共有多少名学生?

29.3个男同学借走6本书,4个女同学借走7本书,他们一共借走多少本书?

30.王老师有12元钱,正好买一支钢笔和2个笔记本,如果只买一支钢笔,还剩6元钱,你知道一个笔记本多少钱?

31.日落西山晚霞红,我把小鸡赶进笼。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5只在捉虫,另外5只围着我,叽叽喳喳闹哄哄。小朋友们算一算,多少小鸡进了笼?

32.一只猫吃掉一条鱼需要1分钟。照这样,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几分钟?

33.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苹果需要5分钟,照这样,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几分钟?

34.小华有10个红气球,小花有8个黄气球。小华用4个红气球换小花3个黄气球,现在小华、小花各有几个球?

35.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几只没抓住?

36.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37.小青有9本故事书,小新有7本连环画,小青用3本故事书换小新2本连环画,现在小青、小新各有几本书?

38.小敏到商店买文具用品。她用所带钱的一半买了1支铅笔,剩下的,一半买了1支圆珠笔,还剩下1元钱。小敏原来有多少钱?

39.欢欢和乐乐去买练习本,欢欢买了4本,乐乐买了6本,欢欢比乐乐少花1元钱,一本练习本多少钱?

40.李老师带有60元钱,正好买一个足球和两个排球。如果只买两个排球,还剩28元。一个足球多少钱?一个排球多少钱?

51.6个小朋友分一袋苹果,分来分去多2个,问这袋苹果至少有几个?

52.一根6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用去12米,修排球网用去30米,这根绳子少了多少米?

53.商场运回28台电视机,卖出一些后还剩15台,卖出多少台?

54.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6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3个,四天一共写了多少个?

55.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62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56.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小的一位数,所得的结果是多少?

57.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58.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59.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

60.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61.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62.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63.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钟?

64.30名学生报名参加美术小组。其中有26人参加了美术组,17人参加了书法组。问两个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65.有两篮苹果,第一篮25个,第二篮19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苹果数相等?

66.小力有18张画片,送给小龙3张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小龙原来有几张画片?

65.小华给小方8枚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小华原来比小方多几格邮票?

66.大林比小林多做15道口算题,小明比小林多做6道口算题,大林比小明多做几道口算题?

67.小花今年6岁,爸爸对小花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我正好40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68.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多少岁?

69.6个小朋友分一袋苹果,分来分去多2个,问这袋苹果至少有几个?

70.小明全家早上、中午、晚上各吃4个苹果。一天中,小明家吃了多少个苹果?

71.商场运回28台电视机,卖出一些后还剩15台,卖出多少台?

72.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6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3个,四天一共写了多少个?

73.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62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74.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小的一位数,所得的结果是多少?

75.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苹果需要5分钟,照这样,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几分钟?

76.小华有10个红气球,小花有8个黄气球。小华用4个红气球换小花3个黄气球,现在小华、小花各有几个球?

77.新星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有学生9人,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和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两个兴趣小组共有多少名学生?

78.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79.小青有9本故事书,小新有7本连环画,小青用3本故事书换小新2本连环画,现在小青、小新各有几本书?

80.小敏到商店买文具用品。她用所带钱的一半买了1支铅笔,剩下的,一半买了1支圆珠笔,还剩下1元钱。小敏原来有多少钱?

81.欢欢和乐乐去买练习本,欢欢买了4本,乐乐买了6本,欢欢比乐乐少花1元钱,一本练习本多少钱?

82.李老师带有60元钱,正好买一个足球和两个排球。如果只买两个排球,还剩28元。一个足球多少钱?一个排球多少钱?

83.一只小黑羊排在小白羊队伍里,从前面数小黑羊是第7只,从后面数小黑羊是第4只。这队小羊一共有多少只?

84.14个同学站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张兵是第6个,从后数他是第几个?

85.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86.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它的前面有8只鸡,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87.小明今年10岁,妈妈今年38岁,当小明15岁时,妈妈多少岁?

88.小明和小红都集邮票。小明给了小红6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小明的邮票比小红的多多少枚?

89.龙龙用4元买一个菠萝,用买一个菠萝的钱可以买1千克香蕉。买1千克香蕉的钱可以买4个梨。每个梨多少元?

90.强强和小华打了2小时的乒乓球,每人打了多少小时?

91.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5,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92.参加数学比赛的同学有40人。小红和一起参加比赛的同学每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

93.18个同学排队做操,明明的右边有10个人,他的左边有几个?

94.一只钟的对面有一面镜子,镜子里的钟表如下图,那么钟表上正确的时间是几时?钟表上现在时间是几时?

95.华华家上面有3层,下面有2层,这幢楼共有多少层?

96.操场上站着一排男同学,一共有6个,在每两个男同学之间站2个女同学,一共站了多少个女同学?

97.小花今年10岁,她比爸爸小28岁,去年,她比爸爸小多少岁?

98.小猴与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个桃,当小猴将自己的桃分3个给小兔子时,它俩的桃就一样多,你知道小兔子摘了多少个桃?

99.小明暑假和父母去北京旅游,他们和旅游团的每一个人合照一次像,一共照了15张照片,参加旅游团的共有多少人?

100.小军跟爸爸到外地旅游,爸爸买一张火车票是5元,小军买半票,他们来回一共要付多少元?

篇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不以兵革之利(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 )

(3)委而去之 ( ) (4)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小题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2分)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C.“地利”与“人和”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小题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小题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2分)

答案

【小题1】(1)凭借(2)却、可是 (3)放弃(4)这

【小题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把“亲戚”译成“内亲外戚”亦可)

【小题3】D

【小题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小题1】示例:(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2) 家和万事兴。(3)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4)众人拾柴火焰高 。(5) 团结就是力量 。 (6) 人心齐,泰山移。

篇5:《旧唐书·列传》节选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旧唐书·列传》节选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①,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②明经③累举,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知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 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

【注】①铜鞮tóng dī:春秋晋邑名。 ②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③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近又徙家 (2)明经累举

(3)逆用三年员阙 (4)遂越次请往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

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B.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13.翻译句子。(6分)

(1)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14.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李尚隐的什么品格?(3分)

答案(1)搬迁 (2)屡次、多次 (3)同“缺”,缺员 (4)于是,就(4分)

12.答案 C(3分)

13.(6分)答案 (1)李尚隐叹息说:“怎么能让好人蒙冤受惩罚却不还给他们清白呢!”

(2)那些像老鹰那样直上青云追求高官厚禄者,看到这雄奇的山峰,也会停止他们追求利禄之心。

(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14.答案 李尚隐不顾个人安危,直言进谏为良臣洗雪冤屈。表现了李尚隐为国聚材、不畏权贵、直言进谏、爱憎分明、关爱百姓的性格特征。(3分)

篇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

C.曾益其所不能 / 荡胸生曾云

D.百里奚举于市 / 愿为市鞍马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必先苦其心志 / 其如土石何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人不知而不愠

D.管夷吾举于士/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人要有所作为,除了必须在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外,还必须在精神上、意志上经受磨炼。

B.一个国家要免遭灭亡,既要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又要警惕敌国外患。

C.论证严密,首先从造就人才说起,再论国家存亡之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D.通篇设喻说理,行文有气势,句式灵活,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D

4.(1)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篇7:蒲松龄《山市》文言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蒲松龄《山市》文言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山市

蒲松龄

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⑾,城市依稀⑿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为初生阶段;__________ 为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是高潮阶段。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恒:____________)

⑵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无何:____________)

⑶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亘:____________)

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依稀:____________)

⑸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逾时: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孤塔高耸、宫殿出现、城郭的出现、危楼的出现

2、⑴经常;⑵不久,不一会儿;⑶连绵不断;⑷隐隐约约⑸过了一会儿

3、⑴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⑵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意思对即可)

篇8:《许孚远传》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题含答案

《许孚远传》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题含答案

许孚远传

许孚远,字孟中,德清人,受学同郡唐枢。嘉靖四十一年成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就改吏部。已,调北部。尚书杨博恶孚远讲学,会大计京朝官,黜浙人几半,博乡山西无一焉。孚远有后言,博不悦,孚远遂移疾去。隆庆初,高拱荐起考功主事,出为广东佥事,招大盗李茂、许俊美,擒倭党七十余辈以降,录功,赉银币。旋移福建。

神宗立,拱罢政,张居正议逐拱党,复大计京官。王篆为考功,诬孚远党拱,谪两淮盐运司判官。历兵部郎中,出知建昌府,暇辄集诸生讲学,引贡士邓元锡、刘元卿为友。寻以给事中邹元标荐,擢陕西提学副使,敬礼贡士王之士,移书当路,并元卿、元锡荐之。后三人并得征,由孚远倡也。迁应天府丞,坐为李材讼冤,贬二秩,由广东佥事再迁右通政。

二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倭陷朝鲜,议封贡,孚远请敕谕日本,擒斩平秀吉,不从。吕宋国酋子讼商人袭杀其父,孚远以闻,诏戮罪人,厚犒其使。福州饥,民掠官府,孚远擒倡首者,乱稍定,而给事中耿随龙、御史甘士价等劾孚远宜斥,帝不问。所部多僧田,孚远入其六于官。又募民垦海坛地八万三千有奇,筑城建营舍,聚兵以守,因请推行于南日、彭湖及浙中陈钱、金塘、玉环、南麂诸岛,皆报可。居三年,入为南京大理卿,就迁兵部右侍郎,改左,调北部。甫半道,被论。乞休,疏屡上,乃许。又数年,卒于家,赠南京工部尚书,后谥恭简。

孚远笃信良知,而恶夫援良知以入佛者。知建昌,与郡人罗汝芳讲学不合。及官南京,与汝芳门人礼部侍郎杨起元、尚宝司卿周汝登,并主讲席。汝登以无善无恶为宗,孚远作《九谛》以难之,言:“文成宗旨,原与圣门不异,以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立论至为明析。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盖指其未发时,廓然寂然者而言之,止形容得一静字,合下三语,始为无病。今以心意知物,俱无善恶可言者,非文成之正传也。”彼此论益龃龆。而孚远抚福建,与巡按御史陈子贞不相得,子贞督学南畿,遂密讽同列拾遗劾之。从孚远游者,冯从吾、刘宗周、丁元荐,皆为名儒。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录功,赉银币 赉:赏赐

B.王篆为考功,诬孚远党拱 党:结党,拉帮派

C.迁应天府丞,坐为李材讼冤 坐:因……获罪

D.所部多僧田,孚远入其六于官 部:手下部众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引贡士邓元锡、刘元卿为友。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B.乞休,疏屡上,乃许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汝登以无善无恶为宗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D.盖指其未发时 其孰能讥之乎

10.把第1卷文言文语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寻以给事中邹元标荐,擢陕西提学副使,敬礼贡士王之士。(4分)

(2)吕宋国酋子讼商人袭杀其父,孚远以闻,诏戮罪人,厚犒其使。(4分)

11.第1卷文言文语段中许孚远的.政绩主要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许孚远,字孟中,德清人,受业于同乡唐枢。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随即改为吏部主事。其后,调北京吏部主事。吏部尚书杨博讨厌孚远讲学,乘考核京师朝官之时,将浙江的官员罢除了几乎一半,而杨博的家乡山西无一人罢黜。孚远在背后议论此事,杨博不高兴,孚远便称病离去。隆庆初年,内阁首辅高拱举荐起用孚远为考功主事,出任广东佥事。他在广东招安了大盗李茂、许俊美等,并由他们擒拿倭寇七十余人,因功受赏,不久调至福建。

神宗即位,高拱罢职,张居正任首辅,计划驱逐高拱的党羽,因而再度考核京官。王篆为考功,诬陷孚远与高拱同党,贬为两淮盐运司判官。后历任兵部郎中、建昌知府。在建昌,闲暇时,招集诸生讲学,与贡士邓元锡、刘元卿为友。不久,由于给事中邹元标的举荐,提升为陕西提学副使,对贡士王之士以最恭敬礼节接待,并致书当政者,荐举之士、元卿、元锡。后来,这三人为朝廷征用,是由于孚远的举荐。孚远调任应天府丞,因李材的诉冤案而获罪,降官阶二级,由广东佥事再调任右通政。

万历二十年(1592),升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日本军队攻陷朝鲜,朝廷商议对日封贡事,孚远奏请谕令日本国王擒斩平秀吉,这个意见未被采纳。吕宋国酋长之子指控中国商人杀其父亲,孚远报告了朝廷,皇帝诏令斩杀凶手,厚赏来使。福州发生饥荒,百姓劫掠官府,孚远擒斩首领,平定祸乱。给事中耿随龙、御史甘士价等弹劾孚远,皇帝并不问罪。福建寺庙田地甚多,孚远将其十分之六没收入官有。又募民开垦海地八万三千亩,筑城建营房,屯兵防守,并请将此法推行到南日、澎湖及浙中之陈钱、金塘、玉环、南麂诸岛,均得到朝廷的批准。在福建三年,后调任南京大理寺卿,随即升兵部右侍郎,改左侍郎,又调任北京兵部左侍郎。行至中途被弹劾。他多次上书请求辞职返乡,最后才允准。在家数年而逝,赠南京工部尚书,后谥恭简。

孚远深信良知之说,而厌恶把良知之学引入佛学。任建昌知府时,与该府人罗汝芳所讲之学不合。在南京做官时,与汝芳门人礼部侍郎杨起元、尚宝司卿周汝登,一同主持讲座。汝登以性无善无恶为基本思想,孚远做《九谛》来进行辩驳,文中说:“文成公的宗旨原与圣人之徒无异,认为性无有不善,故知无有不良,良知即存在于未表现出来之前,其主论至为明白清楚。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是指良知未显现出来时寂静存在而言,止表明为一“静”字,与下面三句话连读才没有问题。如今说以心意知物,皆无善恶可言,这不是对文成学术思想的真正继承。”彼此争辩,意见更加不合。孚远在巡抚福建时,又与巡按御史陈子贞的意见不合,子贞督学南京时,暗示同僚收集材料弹劾孚远。随从孚远求学者有冯从吾、刘宗周、丁元荐,皆为当时名儒。

篇9:《松与兰》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松与兰》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松与兰

这所高校的风景,最亮丽的要算图书馆门口那两株雪松了。它们非常庄严地对峙着,像秉承着什么诺言。树干有五层楼高。它远看像片云,近看似把伞,蹲下瞅它,似觉进入了一团绿色的梦境。这是两座绿色金字塔,两个高深莫测的哲学童话。

我每天都去看它。我崇尚它的凝重,不管外界怎么样,我就这个样子。它使我想起西方一句谚语:台风的中心是稳定的。

人毕竟不是树,人还要遭受松树尝不到的折磨,尽管阳光是灿烂的,每日里大千世界不尽如人意的事还不少。每当此时,我便跑到树下,去看它的庄严凝重,它的无欲则刚的气概。看得久了,竟生出些连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的情感来,甚至连孰是我、孰是松都分不清了。

松树是圣哲。

在雪松前面,有10棵白玉兰。阳春三月,草木丰茂,百花争艳,白玉兰昂首怒放,像10位亭亭玉立的仙女,一个个冰清玉洁,光彩照人。

爱拈花惹草的蜂蝶来了,绕着白玉兰翩翩起舞;凑景照相的来了,靠着白玉兰扭摆作态;拍摄电视的来了,对着玉兰花调试着焦距……

人们一下子冷落了那两棵松树。

好景不长,一场春风,一场春雨,打得玉兰花儿败了,白玉兰十分可怜,像是被匆匆赶下台的演员,凄惨中带有一种落魄,水淋淋地向世界泣诉。

那雪松却显得更加苍翠与凝重。

这时,我忽地想起一首诗,这诗该是松树吟诵给白玉兰的:春日春风有时好,春风春日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是春风春日诱骗白玉兰把花儿开了,又是春风春日把白玉兰打败了。它们还是涉世不深啊!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写道我每天都去看它。我崇尚它的凝重。

(1)为什么我每天都去看它?

(2)为什么我崇尚它的凝重?

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道看得久了,竟生出些……莫名其妙的情感来,这种情感指的`是什么?

3、作者在第6-11自然段中,写白玉兰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还想起一首诗,写它花开花落的情景,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A两株雪松的亮丽,犹如两座绿色金字塔,是从外貌来写;它们庄严地对峙着,犹如两个高深莫测的哲学童话,是从内在气质来写。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不管外界怎么样,我就这个样子的松树风格。

C作者想到台风的中心是稳定的这句西方的谚语,旨在印证松树的庄严凝重,不受外界左右的精神。

D松树是圣哲一句,是把松树人格化、理想化了的写照,激励人们学习松树的风格。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白玉兰的亭亭玉立,冰清玉洁,光彩照人。 F作者在文章后面想起一首诗,说是松树吟诵给白玉兰的,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学涉世不深的白玉兰,要学松树无欲则刚的气概。

答案:

1、(1)它亮丽、庄严,见后似觉进入梦境(或我崇尚它的凝重);(2)它始终保持独立性格,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2、松树庄严凝重,无欲则刚的气概与作者心灵相融合而产生的崇敬之感。

3、委婉、跌宕;反衬、对比鲜明,突出了中心思想(或强化主旨)。

4、A、C、F。

篇10:《我的古典情怀》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我的古典情怀》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我的古典情怀

①在喧嚣的时代里,我心深处,始终排遣不开一种深厚的古典情怀。不管我眼里三十多年的世事如何变迁,这浓烈的情怀却矢志不渝,一任沧桑巨变,日月交替。我好古风,吟古诗,摹写古典山水,沉迷于每一道从视线里飘忽的古典风景,在这一刻里,能感觉自己的心是柔软无比,有一丝感动在袅袅上升,在眼前缭绕,渐渐萦结成浓厚的云翳,飘摇间就恍若进入了这梦境里,恣意徜徉,一纵情怀。

②这或许是我内心沉蓄的怀旧情结吧,我能明白这份情结的实质。其实,从心理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依恋于一种属于自己的情结,是一种情感上的归属和偏好。它能长期蛰伏于你心灵的一角,或许还很顽固。当那道触动你心灵感官的风景出现时,你被激发的反应该是一种共鸣。你因之所表现出的,抑或是喜悦、抑或是忧伤,但你依然会执拗地沉湎在这份你喜爱的喜悦或忧伤里,起码我是如此的。

③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想那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刻,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纶巾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要悬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轻启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此境,醉了我是必然的。

④年少时,深深地爱着那些书画里白描的古典人物,玉环丰腴、飞燕瘦削,文君当炉,相如作赋,《红楼梦》里双玉读曲的那图画如刻在我的心灵深处一般。喜欢傅抱石的《湘夫人》,爱石涛的《墨荷》,喜欢吴昌硕的印、白石老人的虾、张大千的山水,还有那戴敦邦、刘旦宅……兴起时也涂鸦,最喜的是临摹。在今天,偶尔在箱奁里翻出那发黄的尺宣,闻着那熟悉而亲切的味道,轻轻触摸我当年的笔墨,眼里总会有晶莹的泪花在闪烁。

⑤喜欢一切古典的,在曾经和即将游历的过程里,我总会寻访幽幽的古韵。在西湖氤氲的碧波里,想那东坡酒后的诗句,白乐天的踏青。孤山里探访梅妻鹤子的影踪,断桥上唏嘘白娘许仙的千古情缘。金陵的十里秦淮,我不爱夫子庙如今的嘈杂和媚俗,总希望能在流淌的河水里看见杜牧击扇一吟“烟笼寒水月笼沙”。仿佛那样的情景才是属于我的,其他的总觉陌生而遥远。

⑥爱古韵,尤爱江南丝竹。箫、笛、古琴是我的最爱,不仅是喜欢这灵性的乐器,更多的是想那演绎这些乐器的人。伯牙、子期是当仁不让的千年经典。我所知,但凡古时的才子佳人都须琴、棋、书、画俱佳方才够得称谓。因而,每有古韵入耳,我就幻想那让琴声淙淙,箫音幽咽的人,她是我梦里念叨了千回不绝的人儿么?我在心里已把她描摹尽了,她有乌黑的云髻,碧玉簪在发间。柳叶眉下是一双如水带着忧郁的清眸,能穿透我内心的目光里须有瞬间沉醉我的爱意。肤若凝脂,裙裾的颜色为粉青最佳。如削葱般的兰指,或弄琴、或抚箫,那婉转缠绵的曲调在流淌里应该引来金凤栖在梧桐上的。在月色如水的夜晚,风儿轻轻拂过,竹林摇曳婆娑着,这时,她轻抚一曲《闲云野鹤》,竭尽妖娆,在她妩媚的`身旁,我无须一言,只须用心去欣赏,兼有我因喜爱而生的痛在心底萦绕回旋……

⑦幻想也好,浪漫也好,因我是个固执的人,我固执地以为这古典情怀可让我的心沉静而平和。每当我浮躁不定时,如能有一我喜好的古韵闪现,顷刻间我就能平静下来,总是那么的灵验。喜爱古典,当我在茫茫人海里终于寻访到一个和我一样有此情怀的知音时,我那份喜悦和感动是无法用语言可以描述的,只能在古韵悠悠里互相驾起灵犀的翅膀,在浩淼如烟的古典长河里共同期待有500年的因缘,让我们用感激的泪水来回报上天的恩赐。

15.“我”的“古典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原文,分条概括。(4分)

答:

16.本文的语言极富特色,请以第三自然段为例,进行赏析。(6分)

答:

17.文章结尾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固执”于自己的 “古典情怀”,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参考答案

15.①想象富有古典神韵的景或人或画面;②喜爱书中的古典人物,临摹古代绘画;③游历的过程里,寻访幽幽的古韵;④喜爱江南丝竹以及演绎这些乐器的人。

16.①叠词的使用,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如:垂柳依依,小河潺潺。②句式长短错落,富于变化,有节奏感。如:斜阳里,看渔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③绘声绘色。如:潺潺水声、渔舟唱晚,金色斜阳,依依绿柳、银色月光。④动静结合。如:河水的流动、倦鸟的飞翔、梅枝随风的轻拂与静态的垂柳、夕阳、月光结合。

17. 结构: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集中写出了“我”对“古典情怀”坚守的原因,以及“古典情怀”给我带来的好处。深化主题。

18. “古典情怀”使作者的心柔弱无比,沉静而平和;“古典情怀”是作者情感上的归属和偏好;“古典情怀”是作者在喧嚣时代为自己建构的精神家园。

【《蜀道难》能力训练题含答案】相关文章:

1.《蜀道难》能力训练

2.《蜀道难》的阅读训练题

3.《旧唐书·列传》节选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4.《化石吟》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5.《春思》诗词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6.赤壁赋同步课后训练含答案

7.《魅力之谜》阅读练习训练含答案

8.一米三英尺阅读题含答案

9.拒绝成熟阅读题含答案

10.工程计价真题含答案

下载word文档
《《蜀道难》能力训练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