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诗词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xiaohua01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春思》诗词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春思》诗词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春思》诗词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春思》诗词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春思
贾 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2.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 ,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 的特点。(3分)
13.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
12.答案:草、柳、桃花、李花 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第一空写对写全得1分:第二空占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青青”“黄”“历乱”“香”等词从颜色、状貌、气味等角度,写出了“春意闹”的意味,由此可见诗句所体现的春天的特点。
13.答案: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修辞手法占1分,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舂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惹”字的意义占1分,“惹”字的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
篇2:《狼》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狼》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
(1)目似瞑 (2)将啮其喉 (3)信不诬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苛政猛于虎也 D.乃杀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答案:1、(2分)(1)闭眼 (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 (只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也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意思正确就得分)
2、(3分)B
3、(3分)D
4、(4分,每小题2分) (1) 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扣分)
5、(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 乙文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1分)
狼本性是不会改变,不能被狼的表象蒙蔽;(1分)人们对像狼这样的人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能心存幻想;要奋起斗争,除恶务尽
篇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不以兵革之利(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 )
(3)委而去之 ( ) (4)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小题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2分)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C.“地利”与“人和”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小题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小题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2分)
答案
【小题1】(1)凭借(2)却、可是 (3)放弃(4)这
【小题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把“亲戚”译成“内亲外戚”亦可)
【小题3】D
【小题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小题1】示例:(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2) 家和万事兴。(3)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4)众人拾柴火焰高 。(5) 团结就是力量 。 (6) 人心齐,泰山移。
篇4:《旧唐书·列传》节选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旧唐书·列传》节选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①,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②明经③累举,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知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 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
【注】①铜鞮tóng dī:春秋晋邑名。 ②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③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近又徙家 (2)明经累举
(3)逆用三年员阙 (4)遂越次请往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
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B.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13.翻译句子。(6分)
(1)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14.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李尚隐的什么品格?(3分)
答案(1)搬迁 (2)屡次、多次 (3)同“缺”,缺员 (4)于是,就(4分)
12.答案 C(3分)
13.(6分)答案 (1)李尚隐叹息说:“怎么能让好人蒙冤受惩罚却不还给他们清白呢!”
(2)那些像老鹰那样直上青云追求高官厚禄者,看到这雄奇的山峰,也会停止他们追求利禄之心。
(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14.答案 李尚隐不顾个人安危,直言进谏为良臣洗雪冤屈。表现了李尚隐为国聚材、不畏权贵、直言进谏、爱憎分明、关爱百姓的性格特征。(3分)
篇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
C.曾益其所不能 / 荡胸生曾云
D.百里奚举于市 / 愿为市鞍马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必先苦其心志 / 其如土石何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人不知而不愠
D.管夷吾举于士/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人要有所作为,除了必须在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外,还必须在精神上、意志上经受磨炼。
B.一个国家要免遭灭亡,既要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又要警惕敌国外患。
C.论证严密,首先从造就人才说起,再论国家存亡之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D.通篇设喻说理,行文有气势,句式灵活,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D
4.(1)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篇6:《吕氏春秋》节选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
《吕氏春秋》节选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是亦不可以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一)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
(2)感激
2.(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3.对比论证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篇7:赋得蝉古代诗歌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赋得蝉古代诗歌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赋得蝉
禇云①(南朝·梁)
避雀乔枝里,飞空华殿曲。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
繁吟如故尽,长韵还相续。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
【注】①褚云,河南阳擢人。好学,解音律。曾为乌程令、中书侍郎、御史中丞等职,居官清慎。
8.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突出了蝉声的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5分)
9.诗言志,简要分析尾联“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是怎样“言志”的。(6分)
参考答案:
8.突出了寒秋日暮之时的蝉声,幽咽短促,哀嘶悲鸣,间或有单调的余韵绕耳。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寄寓了对生命流逝的伤感以及对自己处境艰难的悲哀之情。
答出特点的,给2分;答出作用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9.(6分)
诗人以蝉自喻。蝉栖高树,饮晨露,不是为了故意显示自己的清雅高洁;自己为官清廉谨慎,也非故意显示与众不同,而是自己知道满足。
答出方法的,给2分;答出主旨的,给4分。
意思答对即可。
篇8:《年少成名未必好》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年少成名未必好》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年少成名未必好
文/黄佟佟
当代最杰出的华人导演李安回台湾宣传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一次讲座中,他的老友陈文茜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觉得张爱玲的话要改写了,成名一定要趁晚……”这当然是从李安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李安到38岁才得到第一次拍片的机会,42岁在柏林得了金熊奖,之前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纽约寻找他的电影梦,“除了端盘子,他干了所有纽约未成名的艺术家干过的事”——带孩子、做饭、写剧本、去片场扛大包……那时他是一个让岳父摇头叹息的百无一用的死“文艺男青年”。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张爱玲有最凌厉的注脚:“出名要趁早呀!来得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是啊,姜子牙七十岁才当上国师,美食也咬不动了,美女也泡不成了,享受起生活来也没那么带劲了,但像邓波儿一样三四岁就名满天下,也不过落个泯然众人的结局。今天这里莺莺,明天那里燕燕,各种诱惑好耍的事一并袭来,心浮气躁,久而久之,慢慢就会变成一个名利场上的棋子。当然这还算好的,暴得大名的小孩最常见的结局是开始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奇遇,然后终于确信是自己太牛逼,飘飘然不可一世,最后变成一个性格怪异看各种人都不顺眼的失败者。若是你现在见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当时得令的名人,就会悚然心惊,这些性格古怪的老头老太太会是当年名满天下的那个人么?
基本上,对普通人而言,成名也就代表着高潮的到来,一山更比一山高的人不是没有,那是天才。对资质相对普通的人来说,如果真的要成名,成名晚比成名早要好。你看周华健28岁才唱红,任贤齐31岁才为人所知,都是圈中有名的人精,稳扎稳打直到如今,领略过名利场的根红顶白,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行起事来就妥帖许多。就算跌下来,也摔得没那么疼。像李安那种真正的人中龙凤,有名到这样还那么谦逊皆因人生的前四十年一直“蹲得很低”,那么多年的人生经历都沉淀下来,最终长成了一棵质地细密的大树,从此风也吹不倒他,雨也打不倒他,名利也侵蚀不了他,终成一代大师。
台湾才女陈文茜感叹年少成名:“你以为掌握了世界,谁知世界掌握了你的灵魂”。灵魂要不被这个世界拿走,确实要老成一点才能抗得住,陌上花开可以缓缓归矣的境界自然又会不同——成名也好,成事也罢,晚一点有晚一点的好,真的不用那么急!(摘自《广州日报》 )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阐述的观点。(3分)
小题2: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作分析。(3分)
小题3:阅读全文,对于作者所持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说说你的'理由。你能举一个反面例子吗?(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少年成名未必好。
小题2:(1)对比论证。将姜子牙和邓波儿对比;(2)举例论证。列举李安成名的事例、周华健、任贤齐的事例;(3)引用论证。引用陈文茜的观点。
小题3: 赞同,无论我们的资质如何,都要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地付出,去努力,谦逊做人,这样才能够不被名利所诱惑,最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王安石《伤仲永》中的仲永少年出名,长大后默默无闻。
小题1:
试题分析:议论文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标题就是论点。
小题2: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然后根据内容判断。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
小题3:
试题分析:表示赞同或不赞同,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说清自己的理由即可,举反面例子是针对作者的观点,即年少成才终有大成就的事例来反驳作者的观点。
【《春思》诗词阅读能力提高题含答案】相关文章:
3.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10.枣香醉人阅读题含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