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

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

2023-05-06 07:57: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ooDav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

篇1: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

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

文化逆差是文化全球化所传达的现代性与地方文化所固守的民族性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是跨文化交际的`张力所在.通过分析文化逆差产生的经济原因和民族文化心理根源,文章指出文化逆差是现代性话语对民族性话语的暴力征服,在跨文化交际中,弱势文化的逆差直接关系到其文化话语的获得和文化身份在全球化语境的构建.

作 者:康兆春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006 刊 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5(11) 分类号:G04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文化逆差   文化身份   跨文化交际  

篇2:文化逆差的跨文化探析

文化逆差的跨文化探析

文化逆差是当今跨文化交往中众多劣势文化所遭遇的境况.文章撇开经济因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剖析这种失衡的文化交往.文化逆差的产生源干深刻的'文化心理,是未能解开'体用说'的羁绊,也是追求文化资本的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逆差造成了文化语境的断裂和文化传承的中断,弱势文化的逆差也直接关系到其文化话语的获得和文化身份在全球化语境的构建.

作 者:康兆春 KANG Zhao-chun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刊 名: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9(6) 分类号:G0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逆差   文化身份   文化交流   文化移情   主流文化   弱势文化  

篇3:隐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隐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隐蔽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决定因素.隐蔽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支配了交际,交际是价值观念的反映.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必须揭示出中西方隐蔽文化的差异.本文从词语、语言表达方式、价值取向上反映了隐蔽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提出隐蔽文化是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关键.

作 者:黄静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 “”(23) 分类号:G0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隐蔽文化   价值观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篇4: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身份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身份

跨文化交际学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历史不长,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参与的有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外语工作者,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宽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矛盾分析、文化多元与文化霸权已成为探讨的焦点之一,现代性、反思性和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正在被广泛关注.国与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消逝,文化界限逐渐凸现,文化身份的问题也进入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视野.

作 者:郭宇飞 GUO Yu-fei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 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11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身份   文化身份  

篇5: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

本文从文化的内涵入手,探讨了文化的'差异性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从Schumann的文化适应的角度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论证了文化的心理适应对跨文化交际的促进作用.最后,作者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这三方面探讨了文化适应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 者:蒋宇红 JIANG Yuhong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刊 名:杭州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NG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年,卷(期): “”(3) 分类号:G0 关键词:文化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文化适应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适应教学  

篇6: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心理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的认知模式的不同造成的.这种差异特别体现在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上.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多种心理障碍.

作 者:崔鹏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4 23(4) 分类号:B842 关键词:心理   文化   交际  

篇7: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但在交际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造成双方的不愉快.所以,英语教学应将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 者:易玲  作者单位:吴川职业技术学校 刊 名:广东教育(教研版) 英文刊名:GUANGDONGJIAOYU 年,卷(期): “”(5)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8: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摘要:语言属于文化,同时也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外语教学的目标即是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跨文化训练得以实现,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培养地道的外语人才。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训练;培养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训练的背景与目的

从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历史背景说起,跨文化交际训练发展契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作为派遣海外出国的外交官,商业人士等人的预备课程。当时作为训练,以授课的形式像派遣者讲授目的国的地理、法律、教育制度、天气情况乃至风土人情。20世纪70年代,如何促进异文化间的交流:

(一)过渡到目标文化的先行研究;

(二)实地研究;

(三)将回到本国后再次适应环境而进行的帮助纳入考虑范围的跨文化交际训练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思考和研究。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其间,语言固然是重要的工具,但文化因素在影响着交际的全过程。跨文化交际训练应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训练,更要能够在感性层面拥有文化共鸣感,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学习之后付诸于实践才是跨文化交际所追求的目标。当然,学习异国文化还要与自己的本国文化相结合,只有深刻理解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异国文化,理解了普遍性方能理解特殊性。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过程。就目前以汉语为母语现学习外语的同学来说,从出生时起就受到汉文化与汉语的熏陶,而在学习外语时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习得异国文化,通过切身深刻体验,促进文化底蕴的形成,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然流露,不是汉语式的外语,如此,就是形成了跨文化意识,就是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训练方法都可以单独实行,但就目前的课堂模式而言,仍需结合多种因素加以考虑,如学生的上课时间、授课目标、教材等。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训练中基础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从宏观上认识跨文化交际训练的特征。最早普遍实行的是以信息,知识学习为中心,同时兼顾目标文化的意识水平与无意识水平的授课方式。自主学习形式也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另一措施。学生自主使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从而能够说明某一行为模式的特点而进行的训练。通过异国文化的原因归属法,即“同型归因”的方法进行训练。具体的方法为:归属训练,训练理解并说明目标文化的行为模式的原因、特点。其次,站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中解读因异文化间的交流接触而产生的误解、摩擦的案例,并从选项中选择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体验学习形式因其有各种形态的存在,因而也被广泛使用。体验学习法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阅读异文化交流间引起的问题,小组间相互分析,交流讨论,针对事件的具体问题,可进行角色扮演来找出摩擦的原因,又叫做文化认知训练。从小组为单位的训练延伸出DIE训练方法,对于搜集到的异文化间交流引起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叙述与描写(Description),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本国文化与目标文化间的不同意义进行对照并解释(Interpretation),进而进行评价(Evaluation)的训练方法。同时站在目标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容易捕捉到文化的相对性。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模拟实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时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Barnga:通过使用扑克牌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参加者通过再现情景的方式表述异文化交流间遇到的状况,而后,主持者一边回顾发生的情景,一边分析所能体会到的价值观,情感层面,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思考本国文化在此情景中的影响。

(二)Bafa-Bafa:参与者分别划分进两间教室,分别教授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与风俗习惯,一段时间后,让他们相互交流,体验异国文化。比如,交给一组寒暄时身体不要接触到对方,而另一组则被告知寒暄时应互相拥抱,以示亲密友好。然后,要求与另外一组相互寒暄。

(三)Ecotonos:是第二种方法的升级版,将参与人员分成3组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跨文化交际训练之后,以主持者为中心,进行动作的重复,这时,参与者也跟随再一次回顾自己所想,所学的内容以使其意识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对外语教师就如实验中主持人的角色。除了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材之余,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外之余多接触外国最新流行事物:如电视剧,电子书等。还可以多与外国朋友进行互动,互发邮件,这些交际有时则对外语书写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还要在脑海中将中文转译成外语,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跨文化的思维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训练对当前外语教学的启示

目前,异文化训练是以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中心,知识学习兼而有之的一种训练形式。与个人的成长、异文化间的练习体验、学习是有划分出具体区别的。要求学生在端正态度的前提下自己体会跨文化间的差异,冷静思考、思路清晰、情感细腻。当然,教师在训练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目前所处的知识阶段,设置学生不曾接触的场景,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再融入了语言环境的氛围中学习语言。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理解了语言,同时熟悉了语言所处的环境,进而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人际关系领悟的层面,使用地道语言且得心应手。

作者:张金秋 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兴宇.跨文化训练与跨文化适应[J].文化与传播,20xx(7).

篇9:浅析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浅析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口译,分析了语言文化与口译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指出培养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口译质量.

作 者:陈慧华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13) 分类号:H0 关键词:口译   文化障碍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意识  

【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相关文章:

1.隐含义与跨文化交际

2.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3.价值取向与跨文化交际失误

4.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5.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英语导游翻译

6.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与应对策略

7.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

8.如何实施外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

9.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10.异质组合与语言张力

下载word文档
《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