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小河弯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安帝时,为中黄门,给事长乐宫。
时邓太后临朝,帝不亲政事。小黄门李闰与帝乳母王圣常共谮太后兄欲废帝,立平原王翼,帝每忿惧。及太后崩,遂诛邓氏而废平原王,封李闰雍乡侯;小黄门江京以功封都乡侯,食邑各三百户。闰、京并迁中常侍,与中常侍樊丰、黄门令刘安扇动内外,竞为侈虐。又帝舅大将军耿宝、皇后兄大鸿胪阎显更相阿党,遂枉杀太尉杨震,废皇太子为济阴王。
明年帝崩,立北乡侯为天子。显等遂专朝争权,乃讽有司奏诛樊丰,废耿宝,及党与皆见死徙。
十月,北乡侯病笃。程谓济阴王谒者长兴渠曰:“王以嫡统,本无失德,先帝用谗,遂至废黜。若北乡疾不起,共断江京、阎显,事乃可成。”渠等然之。又中黄门南阳王康,先为太子府史,自太子之废,常怀叹愤。北乡侯薨,阎显白太后,征诸王子简为帝嗣。未及至,程遂与王康等十八人聚谋于西钟下,皆截单衣为誓,入章台门。时,江京、刘安及李闰、陈达等俱坐省门下,程与王康共就斩京、安、达。以李闰权势积为省内所服,欲引为主,因举刃胁闰曰:“今当立济阴王,无得摇动。”闰曰:“诺。”于是扶闰起,俱于西钟下迎济阴王立之,是为顺帝。
阎显时在禁中,忧迫不知所为。小黄门樊登劝显发兵,以太后诏召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屯朔平门,以御程等。显弟卫尉景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盛德门。程传召诸尚书使收景。尚书郭镇时卧病,闻之,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车门,逢景从吏士,拔白刃,呼白:“无干兵。”镇即下车,持节诏之。景曰:“何等诏?”因斫镇,不中。镇引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送廷尉狱,即夜死。旦日,令侍御史收显等送狱,于是遂定,封程为浮阳侯,食邑万户。
程临终,遗言上书,以国传弟美。帝许之,而分程半,封程养子寿为浮阳侯。四年,诏宦官养子悉听得为后,袭封爵,定著乎令。
(选自《后汉书·孙程传》,有删改)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①乃讽有司奏诛樊丰 ▲
②欲引为主 ▲
③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车门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小黄门江京以功封都乡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①及党与皆见死徙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C.①共断江京、阎显,事乃可成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因斫镇,不中②因击沛公于坐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黄门江京被提拔为中常侍后,与樊丰等人煽动朝廷内外,竞相做一些奢侈和暴虐的事情。
B.孙程与王康等十八人在德阳殿西钟下截衣宣誓,进入章台门,后杀了江京等人,并胁迫李闰拥立济阴王为帝。
C.尚书郭镇带领羽林军到止车门,碰到阎景带着官吏士兵,郭镇宣布诏令,阎景不听,郭镇拔剑击中杀死了阎景。
D.孙程临终前,留遗言把自己的封地给弟弟孙美,皇帝把封地一分为二,给了孙程养子一半。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小黄门李闰与帝乳母王圣常共谮太后兄欲废帝,立平原王翼,帝每忿惧。(3分)
(2)镇引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3分)
(3)诏宦官养子悉听得为后,袭封爵,定著乎令。(4分)
参考答案:
5.(3分)①暗示 ②推举 ③当值(轮班)
6.(3分)D(A①凭借②用;B①被②我;C①才②竟然;D均为“趁机”)
7.(3分)C(郭镇击中阎景,但并未杀死他,阎景是到了廷尉狱才死的)
8.(10分)(1)小黄门李闰与安帝乳母王圣常常一同诬陷邓太后的哥哥想要废掉皇帝而
立平原王刘翼为帝,安帝常常愤恨恐惧。(3分,“谮”、“忿惧”、句式通顺各1分)
(2)郭镇拔剑击刺阎景,阎景从车上摔下来,左右羽林军用戟叉住阎景的胸脯,于是擒获了他。(3分,“堕”、“匈”、“禽”各1分)
(3)朝廷下诏宦官养子都允许成为继承人承袭封号爵位,并确定下来写进法令。(4分,“听得为后”、“袭”、“定著乎令”、句子通顺各1分)
参考译文:
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今河北徐水)人。安帝时,为中黄门,在长乐宫办事。
当时邓太后临朝,安帝不能亲政。小黄门李闰与安帝乳母王圣常常一同诬陷邓太后的哥哥想要废掉皇帝而立平原王刘翼为帝,安帝常常愤恨恐惧。邓太后死后,安帝诛杀邓氏家族而且废了平原王,封李闰为雍乡侯;小黄门江京因凭借功劳被封为都乡侯,食邑各三百户。李闰、江京同升为中常侍,与中常侍樊丰、黄门令刘安煽动朝廷内外,竞相做一些奢侈和暴虐的事情。又有安帝的舅舅大将军耿宝、皇后的'哥哥大鸿胪阎显相互结为党羽,枉法杀害了太尉杨震,废皇太子刘保为济阴王。
第二年安帝死,立北乡侯(刘懿)为帝。阎显等争权夺利,于是暗示官员上奏诛杀了樊丰,废了耿宝,那些结党参与的人全部被流放。
十月,北乡侯(刘懿)病重。孙程对济阴王刘保的谒者长兴渠说:“济阴王凭借嫡子正统的身份(做了太子),并没有什么失德的事情,先帝听信谗言,才到了被废黜的地步。如果北乡侯一病不起,一并铲除江京和阎显,(扶立济阴王刘保的)事情就可以成功了,兴渠等人认为孙程说得对。中黄门王康,原先也是刘保属下,自从刘保被废,常常悲叹愤恨。北乡侯死亡,阎显禀告太后,想要扶立刘简为皇帝。刘简尚未来到,孙程与王康等十八人在德阳殿西钟下聚会谋划,截断单衣共同宣誓,进入章台门。当时,江京、刘安及李闰、陈达等都坐在宫门下,孙程与王康等人一起赶到那里杀了江京、刘安、陈达。因李闰在宫内有一定权势,孙程等想推举他为首领,举刀胁迫李闰说:“现在应当拥立济阴王,不要动摇。”李闰说:“好!”于是孙程扶起李闰,一起在德阳殿西钟下迎立济阴王,这就是顺帝。
当时阎显在宫内,吓得不知所措,小黄门樊登劝阎显发兵,假托太后诏书召见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让他们驻扎在朔平门,以抵御孙程等。阎显的弟弟卫尉阎景立刻从宫中回到外府,聚集士兵到盛德门,孙程传诏各个尚书让他们捉拿阎景,尚书郭镇当时卧病在床,听说这件事后,立即率领值夜的羽林军到南边的止车门,遇到阎景带着官吏士兵,阎景拔出剑,大喊道:“不要冒犯我手中的兵器。”郭镇立刻下车,拿着符节宣布诏令,阎景说:“什么诏令?”趁机砍向郭镇,没砍中。郭镇拔剑击刺阎景,阎景从车上摔下来,左右羽林军用戟叉住阎景的胸脯,于是擒获了他,押送到廷尉狱中,当晚死去。第二天早晨,派侍御史捉拿阎显等人押送廷尉狱中,于是局势安定下来。孙程凭借功劳被封为浮阳侯,食邑万户。
孙程临终时遗言上书,要求将封国传给他弟弟孙美。顺帝应允,但分封地的一半,封孙程养子孙寿为浮阳侯。阳嘉四年(公元135 年),朝廷下诏宦官养子都允许成为继承人,承袭封号爵位,并确定下来写进法令。
篇2: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崔骃传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
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帝雅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卿宁知崔骃乎?”对曰:“班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也。”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骃由此候宪。宪屣履迎门,笑谓骃曰:“亭伯,吾受诏交公,公何得薄哉?”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吾能令骃朝夕在傍,何必于此!”适欲官之,会帝崩。
窦太后临朝,宪以重戚出内诏命。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故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盂。矜矜业业,无殆无荒。如此,则百福是荷,庆流无穷矣。”
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二)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遑仕进之事遑:闲暇,空闲
B.公爱班固而忽崔骃忽:忽略
C.窦氏之兴,肇自孝文肇:开始
D.矜矜业业,无殆无荒殆:危险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C.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D.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崔骃十三岁便能通晓《诗》《易》《春秋》,博学多才,通晓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于写文章。
B.崔骃呈上《四巡颂》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帝见了崔骃的“颂”之后,对他格外的'亲睐,予以破格提拔。
C.窦太后掌朝后,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崔骃献书告诫窦宪要谦恭崇德,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永泽恩惠。
D.窦宪任车骑将军后日益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直言劝谏。窦宪不能容忍崔骃的劝谏,逐渐疏远了他。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5分)
(2)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5分)
参考答案
4。D(殆:通“怠”,懈怠。)
5。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6。B(“予以破格提拔”有误,文中的信息是“适欲官之,会帝崩”)
7。(1)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利益。
(得分点:“或”、“讥”、“玄静”、“以”、“失实”各1分)
(2)在内心凭借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凭借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国,传福至今。
(得分点:“固”、“守”、“卒”、“祚”、“垂”各1分)
【参考译文】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崔骃十三岁能通晓《诗经》、《易经》、《春秋》,博学有大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会写文章。年轻时游历到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钻研典籍为业,不遑做官之事。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利益。崔骃模仿杨雄的《解嘲》,写了《达旨》来答复他们。
元和年间,肃宗开始遵循古礼,巡视四方山岳。崔骃呈上《四巡颂》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上向来喜好文章,自从看了崔骃的《四巡颂》之后,常常感慨赞叹。对侍中窦宪说:“你知道崔骃吗?” 窦宪答道:“班固多次对我说起他,但我没有见过。”皇上说“:你喜欢班固而忽略了崔骃,这是叶公好龙哩。请试着见他。”崔骃由此问候窦宪。窦宪来不及穿戴拖着鞋子赶到门口迎接,笑着对崔骃说道:“亭伯,我奉皇上的命令和你交朋友,你怎能先来接近我呢?”于是请他进来奉为座上客。不多久,皇帝来到窦宪家。当时崔骃正好在窦宪家,皇帝听说后想要召见他。窦宪劝谏皇帝,认为不宜与平民相见。皇帝领悟道:“我能使崔骃朝夕在我身旁,何必在此见面!”正想请他做官,碰到皇帝驾崩。
窦太后掌朝,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崔骃献书告诫他说:“窦氏的兴起,从孝文帝开始。长君、少君以淳厚贤淑守道,成名在先日;安丰侯窦融(窦宪的祖父)以佐命大德,显赫于中兴之时。在内心以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以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国,传福至今。谦德之光,《周易》所赞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备。所以君子福大却更加恐惧,爵位高而更加谦恭。看远近,低头抬头都有法则可循,铭刻在几杖之上,刻记在盘盂之间。兢兢业业,不懈怠不荒废。这样,就享有百福,流传无穷。”
等到窦宪做了车骑将军,召崔骃做掾吏。窦宪府尊贵权重,掾属三十人,都是从前的刺史、俸禄二千石的官员,只有崔骃没有做过官且年少,提拔在其中。窦宪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劝谏他。等到出击匈奴时, 窦宪在道路上更加不守法度。崔骃做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次,切中要害。窦宪不能容忍,逐渐疏远了他,因为知道崔骃是高第出身,让他出为长岭县长。崔骃自认为被疏远,不得志,于是不上任而回家。
篇3: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博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隋文帝有奇表,深自结纳。及帝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帝纳之。
上谓群臣曰:“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弊,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乃上书曰:“臣闻追远慎终,人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大臣之内,有父祖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引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此,实损风化。妾虽微贱,亲承衣履,服斩三年,古今通式。岂容遽褫衰绖,强傅铅华,泣辞灵几之前,送付他人之室?凡在见者,犹致伤心,况乎人子,能堪斯忍!复有朝廷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务,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谔又以时文体尚轻薄,流宕忘反,上书曰:臣闻古先哲王之化人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为训人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证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浮词,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持,志道依仁,不得引预?搢绅,参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推罪。自是公卿大臣感知正道,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
注释:①引预:引荐。②参厕:参与;置身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解属文 属:写作
B、流宕忘反反:返回
C、何能赞务赞:赞扬
D、自非怀经抱质自非:如果不是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今此事业,谔之力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 朝闻其死 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C. 谔又以时文体尚轻薄 樊哙侧其盾以撞
D. 子孙辄嫁卖之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谔在隋文帝登基前已看出他有帝皇的志向,而文帝做丞相时也很看重李谔,他们之间结下了很深的交情。
B.文帝即位后,李谔多次上书反对当时浮华艳丽的文风,文帝或“纳之”或“览而嘉之” 都能从谏如流。
C. 李谔认为文风不正起自曹魏三祖,他们撰写文章崇尚文词优美华丽,下面纷纷起而仿效,遂成一种社会风尚。到了江东齐、梁朝,这种文风的危害达到了极点。
D. 隋文帝为了端正文风,诏令天下公私文书都要写得符合实际情况,并处分了一位因奏表写得浮华艳丽的刺史,引起在朝官员极大的震动。
20.用“∕”给下面文段断句。(3分)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屡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3分)
(2)自是公卿大臣感知正道,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4分)
参考答案:
17.答:C。赞:辅佐
18.答:A(A两个“也”都表判断语气;B前“其”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后“其”祈使语气,相当于“还是”;C前“以”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后“以”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D前“之” 第三人称代词,“她们”,后“之”指示代词,:“这,此”。)
19.答:B(李谔上书多次,但每次上书的内容不相同,不都是反对当时浮华艳丽的文风,而“帝纳之”是对他的上《重谷论》;“上览而嘉之”是对他的为“礼教凋弊”上书。)
20.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屡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屡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译文:物品的所以有隐藏不露的,是为了防备盗贼。人也是一样。盗贼也是人,同样要戴帽穿靴,同样要穿着衣服。他们与常人有所不同的,是安分忍让的心与正直不贪的品格,这种美好的.本性不能长久保持不变罢了。(断对3处给1分)
21(1)答:(曹魏三祖)忽略治理万民的大道,喜好雕琢词句的小技。(补出主语1分,解释“忽”“好”1分,“雕虫小技”1分)
(2)答:从此公卿大臣感觉到(圣人学说)是正道,没有人不深入钻研古籍经典,彻底抛弃奢浮华丽的文风。(莫1分,钻仰坟集1分,华绮1分,大意1分)
附 文言文参考翻译: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好学,知道作文章。仕北齐为中书舍人,有口才,常常接待陈国使者。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后,拜授他为天官都上士。李谔见隋高祖有奇异面貌,于是深深与之结交。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很亲近他,问他为政的得失。那时战争连年,国库空虚,李谔上《重谷论》,以讽劝高祖,高祖全然采纳。
高祖对群臣说:“我过去当大司马时,常求放外任。李谔陈述十二策,苦劝我不要到外地任职,我于是决意在朝内作官。如今这番事业,是李谔出的力啊。”赐他缣丝二千段。
李谔见礼教凋敝,公卿刚死,其爱妾、侍婢,就被子孙嫁掉、卖掉,于是形成了风俗。李谔上书说:“我听说,追念远逝的人,善始善终,民德才能归于忠厚;三年之丧无改,才称为孝顺。我听说朝中大臣,有父亲祖父去世,日月还不久,其子孙为无赖之徒,就瓜分他们的的女妓爱妾,嫁了、卖了,以取钱财。即使只有一个事例在如今,就实在有损风化。爱妾虽然微贱,但亲自承接先人的衣服和鞋子,为之服丧三年,这是古今的通例。岂能容忍急急脱下丧服,强迫施上粉黛,让她们在先人的灵牌前哭泣告辞,送到他人的房里去?凡是看到的旁人,尚且伤心,何况还是人子,怎能如此忍心?又有朝廷大臣,位高爵重,他们之间平生交好,情如兄弟。但到朋友死后,却把朋友当作路人,早晨听到朋友死了,傍晚就劝朋友的爱妾改嫁,方便时甚至自己去求聘,以得到他人爱妾为目的,毫无廉耻之心,抛弃朋友的情义。而且,治家之法,可拿到官府上,既不能正家,又怎能有助于治国?”皇上看了表章,很赞赏。
李谔又因写作文章的人,崇尚轻薄,转相师法仿效,流宕他途而忘记返回正道,于是上书道:我听说,古代的先贤圣哲教化人民,必须改变他们的视听,防备他们的嗜好欲望,堵住他们的邪恶放肆的心,显示他们以淳朴平和的道路。五教六行,是训导人民的根本;《诗》、《书》、《礼》、《易》,是崇尚道义的门径。所以能够恢复孝顺慈爱,让人人都知道礼让,调正民风民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凡有上书献赋,写诔文刻铭文的,都是用褒扬功德,赞扬贤能,注明功勋,证明大理。如非惩恶扬善,于道义上,不让白写白刻这些东西。到了后代,风俗教化逐渐差了。曹魏的三祖,更是崇尚文辞,忽视治国大道,喜好雕虫小技。下面跟从上头,就如影之随形,响之从声,竞比文采,于是成了风俗。江东的齐、梁二朝,其弊病就更重,无论贵贼贤愚,只求吟诗咏词,竞比一韵之奇,争比一字之巧。
当大隋王朝承受天命之后,圣人之道很快(开始)振兴,屏退贬黜轻浮(之风),大力阻止华丽虚伪(之习)。假如不是心怀经典,怀抱朴质,志存于道,心依于仁(的人),(就)不能引荐入仕途。开皇四年,广泛地诏示天下,官府的、私人的文章书信,都应该是符合实际的记载。这一年的九月,泗州刺史所写的公文表章华美艳丽,被送到有关的部门问罪。自此以后,公卿大臣都感觉道了(文章的)正路,没有谁不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彻底抛弃华丽绮艳(的文风),选择先王的完美典籍,在当今之世倡行大道。
篇4: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由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专权,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踩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国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
初,大将军凤连昏·杨彤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商部属按问,凤以晓商曰:“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商不听,竟奏免彤,奏果寝格,凤竟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于是左将军史丹等奏:“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制曰“勿治”。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今乐昌侯商位丞相,出入五年,未闻忠言嘉谋,而有不忠执左道之辜。今或言商不以自悔而反怨怼,眹甚伤之。惟商与先帝有外亲,未忍致于理。其赦商罪。使者收丞相印绶。”商免相三日,发病呕血薨,谥曰戾侯。
(节选自《汉书》)
[注]①连昏:“昏”同“婚”,姻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多骄僭 骄僭:骄横僭越
B.上于是美壮商之固守 固守:坚守
C.商亲部属按问 部属:顺次安排
D.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 匡言:歪曲的语言
5.对文中域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B.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C.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D.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商肃敬敦厚。他在年轻时就有很好的名声,而且把父亲的遗产全部分给异母兄弟,得到了大臣的欣赏,认为他完全可以做一名臣子了。
B.王商明辨是非。建始三年秋天,京城传言洪水将至,老百姓极度慷慌,王凤推波助澜,唯独王商认为这是谣言,后经查证,果如其言。
C.王商不畏权贵。琅邪太守杨肜,因郡中多发灾害,受到王商的查问,虽然王凤为他说情,王商还是请求罢免杨肜,并因此招来王凤的怨恨。
D.王商忠而被谤。在左将军史丹、王风等人的坚持弹劾下,皇帝下诏说王商不能尽忠,虽然赦免了他的罪过,但还是免去了他的丞相之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国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 (5分)
(2)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5分)
参考答案
4 、D 匡言 进言匡正
5、D
6.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A项 “认为他完全可以做一名臣子了”与原文“宜备近臣”不一致,适宜作备用近臣,而且他早已经是太子中庶子了。
7.(1)自古以来,没有德政的国家,洪水尚且不曾淹没城池。现在政事安定,国家没有战争,君臣上下安定,为什么(因为什么)会有洪水一日之中突然出现?(“冒”“兵革”“何因”各1分,句意2分)
(2)丞相用道德辅助国家,主管(总领)百官,协调各国,作为职责没有比这更重的了。(“辅翼”“典领”“莫”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王商字子威,是涿郡蠡吾人。王商年轻时任太子中庶子,以严肃恭敬性格忠厚知名。父亲死后,王商继承父亲的封爵为乐昌侯,他推让财产,将财产分给诸位异母弟弟,自己什么也没留下,在丧期之中悲伤哀痛。于是大臣推荐说王商品行可以勉励群臣,仁义足以使风俗淳厚,适宜为备用近臣。由此被擢升为诸曹、侍中、中郎将。元帝去世后,成帝即位,很敬重王商,改任左将军。而成帝长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独揽大权,行为骄横跋扈超越本份。王商议论朝臣时对王凤有不平之语,王凤知道了这件事,就疏远了王商。建始三年的`秋天,京都百姓无缘无故惊慌起来,传言洪水将至,百姓奔走,相互践踏,老弱号呼,长安城中大乱。皇帝亲自驾临前殿,召集公卿大臣商议这件事。大将军王凤认为太后和皇上以及后宫嫔妃可以坐船,让官吏百姓登上长安城墙躲避洪水。群臣都听从王凤的主张。惟独左将军王商说:“自古以来,没有德政的国家,洪水尚且不曾淹没城池。现在政事安定,国家没有战争,君臣上下安定,为什么会有洪水一日之中突然出现?这一定是谣言,不应该让百姓登上城墙,使百姓更加惊慌。”皇上因此作罢。不久,长安城中逐渐安定下来,经查证,果然是谣言。皇上于是大为赞美王商的坚持留守,屡次称赞他的主张。而王凤大为惭愧,自悔出言失当。
当初,大将军王凤的姻亲杨肜任琅邪太守,他的属郡有十分之四的地方发生了灾害,已经上报皇帝。王商亲自按顺次安排审查讯问,王凤就告知王商说:“灾害怪异是上天的事情,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杨肜一向是个好官,应该从轻发落。”王商不听,上奏请求罢免杨肜,奏书果然被扣住不发,王凤竟然因此越发怨恨王商,私下搜求王商的短处,派人献上奏书揭发王商的家庭隐私。皇帝认为这是不必告人的隐私,不足以中伤大臣,王凤固执地争辩,就把这件事交给司隶处理。
此时,左将军史丹等上奏:“王商位居三公,爵封列侯,亲受诏书为天下师,不遵守法度来辅佐国家,却执不正之道来扰乱国政,作为臣子是不忠心的,欺骗皇上是不符道义的,臣请诏谒者召王商到若卢狱。”皇上一向看重王商,命令说:“不治他罪。”王凤固执地争论,于是皇上才制诏给御史说:“丞相用道德辅助国家,主管百官,协调诸侯各国,作为职责没有比这更重的了。今乐昌侯作为丞相,入职五年,没有听到忠言佳谋,却有不忠执不正之道的罪过。今有人说王商不知自悔反而不满怨恨,我很伤痛。念及王商与先帝有外戚的亲属关系,不忍心把他送到法官那里去。赦免王商的罪过。使者没收他的丞相印信。”
王商被罢免丞相三天之后,疾病发作吐血而死,被谧为“戾侯”。
篇5: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君卿之材,何不宦学乎?”由是辞其父,学经传,为京兆吏数年,甚得名誉。
是时,王氏方盛,宾客满门。五侯兄弟争名,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唯护尽入其门,咸得其欢心。结士大夫,无所不倾,其交长者,尤见亲而敬,众以是服。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
久之,平阿侯举护方正,为谏大夫,使郡国。护假贷,多持币帛,过齐,上书求上先人冢,因会宗族故人,各以亲疏与束帛,一日散百金之费。使还,奏事称意,擢为天水太守。数岁免,家长安中。时成都侯商为大司马卫将军,罢朝,欲候护,其主簿谏;“将军至尊,不宜入闾巷。”商不听,遂往至护家。家狭小,官属立车下,久住移时,天欲雨,主簿谓西曹诸掾曰:“不肯强谏,反雨立闾巷!”商还,或白主簿语,商恨,以他职事去主簿,终身废锢。
后护复以荐为广汉太守。元始中,王莽为安汉公,专政,莽长子宇与妻兄吕宽谋以血涂莽第门,欲惧莽令归政。发觉,莽大怒,杀宇,而吕宽亡。宽父素与护相知,宽至广汉过护,不以事实语也。到数日,名捕宽诏书至,护执宽。莽大喜,征护入为前辉光,封息乡侯,列于九卿。
莽居摄,槐里大贼赵朋、霍鸿等群起,延入前辉光界,护坐免为庶人。其居位,爵禄赂遗所得亦缘手尽。既退居里巷,年老失势。而成都侯商子邑为大司空,贵重,商故人皆敬事邑,唯护自安如旧节,邑亦父事之,不敢有阙。时请召宾客,邑居樽下,称“贱子上寿”。坐者百数,皆离席伏,护独东乡正坐,字谓邑曰:“公子贵如何!”
初,护有故人吕公,无子,归护。护身与吕公、妻与吕妪同食。及护家居,妻子颇厌吕公。护闻之,流涕贵其妻子曰:“吕公以故旧穷老托身于我,义所当奉。”遂养吕公终身。
(选自《汉书·游侠传》)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厚:看重。
B.听之者皆竦竦:肃敬。
C.罢朝,欲候护候:看望。
D.护坐免为庶人坐:由于。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事实语也秦亦不以城予赵
B.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因会宗族故人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会宗族故人,各以亲疏与束帛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楼护家世代为医,他随父在长安行医出入大户人家,并饱读医书,深得长者看重,后经他们劝说,他弃医从宦学。
B.楼护身材短小,精于论辩。在当时皇戚王氏五侯兄弟争名,宾客不能每边同时得宠的情况下,楼护却能在五兄弟门上出入,且深得他们的欢心。
C.楼护不徇私情,抓住了前来拜访他的老朋友的儿子吕宽而博得了王莽的喜欢,终得以加官晋爵。
D.楼护得到了大司马卫将军成都侯商的敬重,后商子邑位尊任重,邑宴请宾客,给父亲敬酒说“贱子上寿”,在座的人都离席俯首,独楼护东向正坐。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交长者,尤见亲而敬,众以是服。(3分)
(2)莽长子宇与妻兄吕宽谋以血涂莽第门,欲惧莽令归政。(4分)
(3)邑亦父事之,不敢有阙。(3分)
参考答案
10.D (坐,在这里是动词,获罪。)
11.B (为:动词,作/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反问语气。A.以:均为介词,把;C.因:均为介词,趁着,趁此;D.与:均为动词,给予。)
12.D (邑称“贱子上寿”是对楼护说的。)
13.见“参考译文”画横线的对应译句。
参考译文:
楼护字君卿,是齐地人。父亲承世代家传为医。楼护小时候跟随父亲在长安行医,在贵戚家出入。楼护诵读医经、本草、方术几十万字,长辈们都喜爱看重他,都对他说:“凭你的才能,为什么不学习做官和六艺呢?”因此楼护离开父亲,学习经传,做了多年京兆吏,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这时候,王家家势正兴旺,宾客满门。五侯兄弟互相争名,他们的宾客各自有自己所依重的人,不能够每边都得宠逢迎,唯独楼护可以同时出入五兄弟的门第,并且都能赢得他们的欢心。楼护与士大夫结交,士大夫们没有不被倾倒的;他与那些性情敦厚的人结交,尤其被他们亲近并且被敬重,众人因此折服。楼护身材短小,精于论辩,谈吐议论时常常能够遵从名誉和节操,听他议论的人都严肃恭敬。楼护和谷永都是五侯的贵客,在长安号称“谷子云的笔札,楼君卿的唇舌”,说的就是指他被五侯兄弟信任重用。
过了一段时间,平阿侯举荐楼护为方正(方正是汉代的选举科目),任命为谏大夫,出使郡国。楼护通过借贷,带了许多钱币和布帛,路过齐地,上书请求到先人的坟上祭拜,趁此机会和宗族故友相见,按照亲近和疏远关系各自送给他们礼物,一天有上百金的`花费。出使回来以后,楼护上朝禀奏事情,符合皇上的心意,被提拔做了天水太守。几年后被罢免,安家在长安城中。当时成都侯商做大司马卫将军,朝会结束后,想要看望楼护,他的主簿劝谏说:“将军极为尊贵,不应当进入民间里弄。”商不听主薄的劝谏,于是前往到了楼护家。楼护家里狭小,僚属只好站在外边车马旁,商在楼护家逗留的时间长,不知不觉时间推移,天将要下雨了,主簿对西曹各个掾吏说:“你们不愿意竭力劝谏,反而遇雨,站在这个民间里弄之中。”商回来后,有人把主簿的话告诉了商,商很是不满,借其他职务上的事情开除了主簿,并且使之终身不得任职。
后来楼护再次被举荐做了广汉太守。元始年间,王莽做安汉公,独揽大权。王莽的长子王宇和他的妻兄吕宽谋划用血涂抹到王莽的宅邸门上,以此想要恐吓王莽,使他归还政权。王莽发觉后,非常愤怒,杀死了王宇,可是吕宽却逃跑了。吕宽的父亲一直和楼护彼此交好,吕宽逃亡到了广汉经过楼护家,没有把真实情况告诉楼护。几天后,指名逮捕吕宽的诏书到了,楼护抓捕了吕宽。王莽非常高兴,征召楼护起用他作前辉光地方的长官,封为息乡侯,位列九卿。
王莽暂居帝王之位后,槐里的巨贼赵朋、霍鸿等聚合成群作乱,扩展蔓延到了前辉光界内,楼护因此获罪,被罢免贬为平民。他在官任上时,爵位俸禄以及别人赠送所得的东西也随手花费殆尽。等到他退居里弄后,年老失去权势。而这时成都侯商的儿子邑做大司空,任重位尊,商的老朋友们都敬重侍奉邑,唯独楼护自然从容坚守以前的节操,邑也用对待父亲一样的礼节侍奉他,不敢在礼数上有过失。当时邑宴请召见宾客,邑高高举起酒杯向楼护敬酒,并口称“贱子上寿”。在座的上百位客人都离席俯首,只有楼护面向东正襟端坐,字字清晰地对邑说:“公子尊贵之身,这如何使得!”
原先,楼护有老朋友吕公,没有子女,依附投靠楼护。楼护自己和吕公、楼护妻子和吕夫人一起吃饭。等到楼护离官居家时,妻子儿女非常厌恶吕公了。楼护听到这事,流着眼泪责备他的妻子儿女们说:“吕公因为是我的故交贫穷年老才投靠我,从道义的角度来说也应该奉养啊!”于是奉养吕公直到吕公去世。
【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