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字希孟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起灵安装说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张养浩字希孟文言文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张养浩字希孟文言文阅读答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张养浩字希孟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3.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参考答案:
1. (共2分)B
2. (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3(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怎样概括中心思想
明内容,清目的;连段意,答问题;
审清题,仔细品;析人物,思言行;
抓要点,明背景;叙事情,抓重点;
写景物,思特点;细推敲,套格式。
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结构上:
1、总结上文。
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
内容上:
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
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
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
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
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篇2:张养浩字希孟阅读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则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3.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饥民相食/食马者 B、终日无少怠/ 宾客意少舒
C、遂得疾不起/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哀之如失父母/君将哀而生之乎
5.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
7.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4分)
【参考答案】
1 (共2分)B
2. (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4.B (3分)
5.其 党 暴 戾 为 害 /民 不 堪 命 /旧 尹 莫 敢 诘 问(共2分)
6.(1)既然已经按照刑罚对他们进行了惩处,还把他们看作盗贼,这是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3分)
(2)便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的贫穷困难的人,登车上路。(3分)
7.免除犯过罪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散尽家财救助百姓/到任后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帮助穷人并积劳成疾而死。(4分)
篇3:文言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及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
译: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5分)
译:
答案:
1.C
2.D
3.B
4.(10分)(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对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C(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2.试题分析:D(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是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 “直言”,所以是正确的。)
3.试题分析:B(B项属张冠李戴的错误。张养浩并没有“直接” 给皇帝上疏,而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上疏。)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4.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 “加”是刑罚,“目”是看待,“绝”为断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语意完整给1分。(2)这个句子中“伏”是我,“愿”是希望各占1分,语意完整给1分。
篇4:“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民甚快之:(2)既闻命:
(3)犹以盗目之:(4)遂得疾不起: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译文:
11.张养浩曾经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读了本文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4分)
12.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4分)
参考答案:
8.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每处1分)
9.(1)以……为快,对……感到高兴
(2)已经
(3)看待
(4)最终,终于(每个词1分,共4分)
10.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3分,闻、恸、济为得分点)
11.例:张养浩是一个勤勉政事,宽容待人,执法公正,克己奉公,受人景仰的人。(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4分)
12.(1)免除犯过罪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
(2)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
(3)散尽家财救助百姓
(4)到任后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帮助穷人并积劳成疾而死。(每点1分,共4分)
篇5: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理解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19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
译: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5分)
译:
参考答案:
4、C 5、D 6、B
7、(10分)(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对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篇6: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 叛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chǔ,纸的代称)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游京师,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初,议立尚书省,养浩言其不便;既立,又言变法乱政,将祸天下。台巨(谏官)抑而不闻,遂疏时政万余言,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肯容,复构以罪罢之。养浩恐及祸,乃变姓名遁去。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悉以印记其背,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我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则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选自《元史》,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B.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C.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D.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察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一官署名。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B.古代的元夕、上元均指元宵节。农历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晚为宵,元宵就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C.英宗是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如唐太宗、宋太祖、隋炀帝等。
D,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古人用朔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相关的还有“晦”,指农历的月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养浩品行端正,勤奋刻苦。发现有人将钞票遗失在路上,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他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即便是晚上也要点灯偷偷地读。
B.张养浩勤勉政事,不畏强暴。他上任后首先拆毁了滥设的祠庙30多所;对原先官员不敢追查的为害百姓的凶残之徒依法处治,百姓非常高兴。
C.张养浩性情刚直,敢于谏言。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进言反对。皇帝怒而罢免其官职。后又转而表彰张的正直。
D.张养浩心怀怜悯,体恤百姓。在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穷人后,张赴任大旱之地,他想方设法救济饥饿的人,找到了对付狡猾官吏的办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台臣(柬官)抑而不闻,遂疏时政万余言,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肯容,复构以罪罢之。
(2)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答案:
10.D【原文】一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日:“毋负张公。”
11.C (隋炀帝是谥号。谥号是帝王将相死后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定的,有专门的
《谥法》为依据。)
12.C(不是罢免张养浩的官职,而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
13. (1)谏官压制他,不让皇帝听到他(的意见)。于是他上疏万言议论时政,言辞全都恳切率直。掌握朝廷大权的人不能容忍他,又捏造罪行将他罢免。(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2)命令米商凭钞票背后的印记出售粮食,圭府库验明数目来换取银两,于是官吏不
敢(再)做(舞弊之事)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翻译:
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张养浩从来都不放弃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过于辛劳,制止了他这样做。(张养浩)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独自读书。
山东按察使焦听说了这件事,推荐他为东平学正。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严的宫廷中更应当谨慎。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得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就赏赐给张养浩钱财布匹,来表彰他的正直。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派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7:张养浩文言文翻译
张养浩文言文翻译
张养浩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在堂邑县,他关心民瘼,抑制豪强,赈灾济贫,做了不少好事。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张养浩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张养浩有更多的了解!
〔原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五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译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10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山东按察使焦遂听到这个情况,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县学正。后来,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为称奇,因此任命他为礼部令史,并推荐他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当看到张养浩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时,感慨叹息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监察副史的好材料啊!”后来他做了宰相的属官,又被选授为堂邑县尹。人们传说堂邑县县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免除灾难的,但是张养浩还是住了进去。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他们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共得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然后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痛苦之极,长此以往,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60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痛哭,犹如失去了父母。
抛砖引玉,借花献佛。希望能够帮助你!
篇8:《张养浩》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张养浩》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
译: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5分)
译:
参考答案:
1、C
2、D
3、B
4、(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对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篇9:张守约字希参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守约字希参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yì)其酋,敌遂退。河州羌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破之,取窖粟食军。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守约曰:“彼非敢迎战,逃死耳,辄出者斩!”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领千七百人。迁西上閤(gé)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hěn)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
进为环庆都钤(qián)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rú),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选入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
B.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
C.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
D.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
B.金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C.路,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相当于明清的“省”。
D.河神,又称河伯,是古汉族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后来其他河流的神也称河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都被采用;提拔为融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
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
C.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斩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
D.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响战鼓,竖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2)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答案】
1.A
2.B
3.C
4.(1)挑选500名士兵迎战,寡不敌众,阵势稍微退却。
(2)张守约在边境上驻扎军队,下令追捕不舍,过了几天,用枷锁拘捕来,在街市上斩首。
《繁星·春水》知识点
主要内容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艺术特色
①短小精悍,真实自然,在看似随意的描写中蕴藏着人生的哲理,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②真情实感的流露,不在人工的斧凿,而取之于天然,天使也获得了真实的自然美。
③语言直白自然,不加雕饰,在三言两语间包含着耐人寻味的感情体验。
④富有诗情画意,格调自然柔和。
⑤想象的丰富和联想的开阔,词句的清丽和笔力的准确。
常见写作方法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__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__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__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__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__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篇10:张养浩行义文言文翻译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 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 东平学正。及选授 堂邑县尹。首毁淫祠310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上以刑,犹以 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相互戒曰:“毋负张公。”有 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 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 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310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 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1、帛1,以旌其直。
天历2年, 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 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103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10与5,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1千8105万5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10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因而吏弊不敢行。又率 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 济之。
到官4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整天无少怠。每念至,则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610。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篇11:张养浩行义文言文翻译
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1次他出门,碰到1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张养浩历来都不放弃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过于辛劳,制止了他这样做。(张养浩)1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独自读书。
山东按察使焦听说了这件事,推荐他为东平学正。后来他被选授为 堂邑县尹。(张养浩)带头摧毁了滥设的神祠310多所,免除有匪徒前科的人每个月初1、105例行到官府接受审判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仁慈的百姓,由于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匪徒。已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匪徒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匪徒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1个叫李虎的人,曾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暴,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耐,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办,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10年,百姓依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 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以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 元世祖执政310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严的宫庭中更应当谨慎。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以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得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以后又高兴地说:“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因而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就赏赏给张养浩钱财布匹,来表彰他的正直。
天历2年, 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派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 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途经 西岳,就到 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候,天空忽然阴云密布,1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 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3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10分高兴。当时1斗米值103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 营私舞弊,百姓换10贯只给5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因而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1千8百510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10贯和5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即可换取银两,因而那些奸商污吏不再敢 营私舞弊。张养浩又带领富人家出卖食粮,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要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1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4个月,历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1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1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1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因而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610岁。陕西的老百姓,悲痛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张养浩字希孟文言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