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蒲州河东人》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1我是天强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张巡,蒲州河东人》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张巡,蒲州河东人》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张巡,蒲州河东人》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张巡,蒲州河东人》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张巡,蒲州河东人。兄晓,开元中监察御史。兄弟皆以文行知名。巡聪悟有才干,举进士,三以书判拔萃入等。天宝中,调授清河令。有令名,重义尚气节,人以危窘告者,必倾财以恤之。
禄山之乱,巡为真源令。说谯郡太守,令完城,募市人,为拒贼之势。时吴王祗为灵昌太守,奉诏纠率河南诸郡,练兵以拒逆党,济南太守李随副之。巡与单父尉贾贲各召募豪杰,同为义举。
时雍丘令令狐潮欲以其城降贼,民吏百余人不从命,潮皆反接,仆之于地,将斩之。会贼来攻城,潮遽出斗,而反接者自解其缚,闭城门拒潮召贲。贲与巡引众入雍丘,杀潮妻子,婴城守备。吴王祗承制授贲监察御史。数日,贼来攻城,贲出斗而死,巡乃合贲之众城守。令狐潮引贼将李廷望攻围累月,贼伤夷大半。禄山乃于雍丘北置杞州,筑城垒以绝饷路,自是内外隔绝。又相持累月,贼锋转炽,城中益困。
时许远为睢阳守,与城父令姚摐同守睢阳城,贼攻之不下。初禄山陷河洛,许叔冀守灵昌,薛愿守颍川,许远守睢阳,皆城孤无援。愿守一年而城陷,督冀一年而自拔,独睢阳坚守。贼将尹子奇攻围经年。巡以雍丘小邑,储备不足,大寇临之,必难保守,乃列卒结阵诈降,至德二年正月也。玄宗闻而壮之,授巡主客郎中、兼御史中丞。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虑将有变。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坐视危迫。将士皆泣下,不忍食人心终不离变。
时贺兰进明以重兵守临淮,巡遣帐下之士南霁云夜缒出城,求援于进明。进明日与诸将张乐高会,无出师意。霁云泣告之曰:本州强寇凌逼,重围半年,食尽兵穷,计无从出。初围城之日,城中数万口今见存之数,不过数千,城中之人,分当饵贼。但睢阳既拔,即及临淮,皮毛相依,理须援助。霁云所以冒贼锋刃,匍匐乞师,谓大夫深念危亡,言发响应,何得宴安自处,殊无救恤之心?夫忠臣义士之所为,岂宜如此!霁云既不能达主将之意,请啮一指,留于大夫,示之以信,归报本州。霁云自临淮还睢阳,绳城而入。城中将吏知救不至,恸哭累日。
十月,城陷。巡与姚摐、南霁云、许远,皆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子奇义其言,将礼之,左右曰: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是日,与姚摐、霁云同被害,唯许远执送洛阳。
(节选自《旧唐书张巡传》)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谯郡太守,令完城 完:修整。 B.会贼来攻城 会:正好,恰巧。
C.贼伤夷大半 夷:铲平,消除。 D.子奇义其言 义:认为合乎道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练兵以拒逆党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B.霁云所以冒贼锋刃,匍匐乞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玄宗闻而壮之,授巡主客郎中、兼御史中丞。 夫赵强而燕弱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张巡忠义的一组是( )
①人以危窘告者,必倾财以恤之 ②贼来攻城,贲出斗而死,巡乃合贲之众城守 ③请啮一指,留于大夫,示之以信 ④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⑤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安禄山之乱时,身为睢阳太守的张巡起兵讨贼,一心为国,深受皇帝欣赏,被授予中丞御史,是一代死节名臣。
B.雍丘县令令狐潮想投降叛军,百姓誓死不从,引张巡、贾贲入城。张巡在雍丘北面修建堡垒,坚决守战。
C.张巡在人危窘时必倾财以恤之,而在坚守睢阳孤城时,导致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惨剧,体现了他性格中残暴的一面。
D.至德二年十月,尹子奇攻克雍丘,张巡被俘,尹子奇先对他态度粗鲁,后被他忠义之言感动,但在众人的劝谏下,但最终还是杀害了张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有令名,重义尚气节,人以危窘告者,必倾财以恤之。
⑵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
[参考答案]
1.C,夷:创伤。
2.C,为:表被动。A.以:连词,表目的;介词,凭借。B.所以:表原因,的原因;表工具,用来。D.而:表承接关系;表并列关系
3.D,②不体现他的忠义。③表现南霁云的义行。
4. D,A项睢阳太守改为真源令;B项 修建堡垒的是安禄山;C项导致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惨剧,为局势所迫,并非残暴。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有美好的名声,重视义气崇尚志气节操,(只要)有人把危急窘困的情况告诉他,他一定倾尽财物救济他。(得分点:令、重、尚、恤共2分,句意通顺1分)
⑵我为皇上忠义而死。你依附叛贼,如同猪狗,怎么能够长久呢!(得分点:君父、判断句也、反问句安哉各一分。)
篇2:张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张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张元怪之(责备)
B.速延医治之(邀请)
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
D.引之使出(牵,拉)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今为人所弃而死不足为外人道也
B.若见而不收养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将鬻于屠肆欲有求于我也
D.以杖击牛曰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D
3.①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②(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4.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篇3:文言文张俭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张俭阅读附答案
请认真阅读下面文言,完成各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②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③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④,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后汉书》
【注】①刊章:诏令上删除告密人的名字。 ②蘧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很讲义气。③明廷:汉代对县令的.敬称。④差温:维持温饱,比较宽裕。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素性佞邪(朴素)
B.览遏绝章表(截留)
C.笃因缘送俭出塞(机会)
D.若不重其名行(品行)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 / 先主解之,羽、飞乃止
B.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 公将鼓之
C.钦因起抚笃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以刺史非其人 / 以中有足乐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①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②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
4.从文中可以看出张俭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材料分析。
参考答案:
1.A
2.CD
3.①张俭弹劾侯览和他母亲的罪行,上奏请求处死他们。
②张俭天下知名,他逃亡不是因为他真有罪。
4.“俭资计差温”一句,说明张俭一生清廉,家中的财务只能使生活稍微温饱;见刺史不称职,就称病不做秀才,对大宦官侯览及其母亲的罪恶,也敢冒死弹劾,说明张俭为人刚正不阿,且淡泊功名。
篇4:《不计人过》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不计人过》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不计人过
吕蒙正 ① 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 ② 入朝堂,有朝士 ③ 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蒙正 佯 为不闻而过之 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悔不 穷 问 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①假装 ②彻底(追究)
(2)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于是就制止了他 们。
(3)示例:对待别人的不敬和缺点错误,不应当过分计较,容不下他人,而应该像吕蒙正那样宽容大度。
篇5:张伯行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张伯行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考授内阁中书,改中书科中书。
丁父忧归,建请见书院,讲明正学。仪封城北旧有堤,三十八年六月,大雨,溃,伯行募民囊土塞之。河道总督张鹏翮行河,疏荐堪理河务。四十二年,授山东济宁道。值岁饥,即家运钱米,并制棉衣,拯民饥寒。上命分道治赈,伯行赈汶上、阳穀二县,发仓谷二万二千六百石有奇。布政使责其专擅,即论劾,伯行曰:“有旨治赈,不得为专擅。上视民如伤,仓谷重乎?人命重乎?”乃得寝。四十五年,上南巡,赐“布泽安流”榜。 寻迁江苏按察使。
四十六年,复南巡,至苏州,谕从臣曰:“朕闻张伯行居官甚清,最不易得。”时命所在督抚举贤能官,伯行不与。上见伯行曰:“朕久识汝,朕自举之。他日居官而善,天下以朕为知人。”擢福建巡抚,赐“廉惠宣猷”榜。伯行疏请免台湾、凤山、诸罗三县荒赋。福建米贵,请发帑五万巿湖广、江西、广东米平粜。建鳌峰书院,置学舍,出所藏书,搜先儒文集刊布为正谊堂丛书,以教诸生。福州民祀瘟神,命毁其偶像,改祠为义塾,祀朱子。俗多尼,鬻贫家女,髡之至千百,伯行命其家赎还择偶,贫不能赎,官为出之。
四十八年,调江苏巡抚,赈淮、扬、徐三府饥。 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为总督噶礼劾罢上遣尚书张鹏翮按治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署布政使议司库亏三十四万分扣官俸役食抵补伯行咨噶礼会题①不应。伯行疏上闻,上命鹏翮并按。别疏陈噶礼异议状,上谕廷臣曰:“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伯行寻乞病,上不许。
伯行方成进士,归构精舍于南郊,陈书数千卷纵观之,及小学、近思录,程、朱语类,曰:“入圣门庭在是矣。”始赴官,尝曰:“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因自号曰敬庵。又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老氏贪生,佛者畏死,烈士徇名,皆利也。”在官所引,皆学问醇正,志操洁清,初不令知。平日齮龁②之者,复与共事,推诚协恭,无丝毫芥蒂。曰:“已荷保全,敢以私废公乎?” (节选自《清史稿?张伯行传》)
【注释】①会题:联名上疏。 ②齮龁(yǐhē):本指啃咬,这里指因意见不合而忌恨。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值岁饥,即家运钱米 值:适逢
B.时命所在督抚举贤能官,伯行不与 与:赞许
C.擢福建巡抚 擢:提拔
D.俗多尼,鬻贫家女 鬻:卖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搜先儒文集刊布为正谊堂丛书,以教诸生 焉用亡郑以陪邻
B.伯行命其家赎还择偶 其皆出于此乎
C.故学莫先于主敬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D.置学舍,出所藏书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伯行为官清正廉明,皇帝称赞他是最难得的清官,他勤于供职,在官时所举荐的都是学问醇正、志向操守清廉的人。
B.张伯行担任山东济宁道时,发放仓谷,赈济灾民,而布政使责备他独断专行,准备上疏弹劾他,为此张伯行睡不好觉。
C.张伯行破除地方陋习,重视教化。福建百姓祭祀瘟神,他命令毁掉这些瘟神的偶像,改祠堂为义塾,祭祀朱熹。
D.张伯行重视教育,他建书院,置学舍,拿出自己的藏书,搜罗前代文人的.文集刊印成丛书,用来教育学生。
19.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会 布 政 使 宜 思 恭 以 司 库 亏 空 为 总 督 噶 礼 劾 罢 上 遣 尚 书 张 鹏 翮 按 治 陈 鹏 年 以 苏 州 知 府 署 布 政 使 议 司 库 亏 三 十 四 万 分 扣 官 俸 役 食 抵 补 伯 行 咨 噶 礼 会 题 不 应。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有旨治赈,不得为专擅。上视民如伤,仓谷重乎?人命重乎?(4分)
(2)平日齮龁之者,复与共事,推诚协恭,无丝毫芥蒂。(3分)
16.B (被举荐)
17.A (连词 ,来 。B.其:前一个,代词,他,他的;后一个,副词,表猜测,大概;C.于:前一个,介词,比;后一个,对;D.所:前一个,“所”与“藏”组成所字结构;后一个“为……所”表示被动。)
18.B (“张伯行睡不好觉”理解错误,文中“乃得寝”意思是,经过张伯行的辩解,“布政使只好停止弹劾事”。“寝”,息,止。)
19.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为总督噶礼劾罢 / 上遣尚书张鹏翮按治 / 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署布政使 / 议司库亏三十四万 / 分扣官俸役食抵补 / 伯行咨噶礼会题 / 不应。
20.(1)皇上有旨救灾,(1分)不能说是独断专行。 (1分) 皇上如此重视民间疾苦,
(1分)应该以仓谷为重呢?还是以人命为重?(1分)
(2)平时对于意见不合的人,也仍与他们共事(1分),开诚布公,同心协力,(1分)没有一点怨恨。(
篇6:《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甲】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词。(5分)
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悯其苗: 今日病矣: 苗则槁矣: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小题3】下列之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
C.返归取之
D.而又害之
【小题4】这两则语言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答案
【小题1】量长短 量好的尺码 担心(忧患、忧愁 ) 劳累
【小题1】(1)等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2)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3)他儿子跑去一看,那些秧苗都已经枯死了。
【小题1】 B
【小题1】《郑人买履》告诉我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万万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解析【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返、度、趋、槁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小题1】B中是动词,到往其他的是代词。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篇7:《人琴俱亡》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人琴俱亡》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人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参考答案:
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作者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 南朝宋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译]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②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③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4、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答]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5、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答]一往情深 口若悬河望梅止渴等。
6、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
[答]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7、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表现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痛失弟弟的悲伤。
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索、径、掷。
9、课文开头写子猷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答]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恸绝良久。
10、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
[答]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11、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谚语: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千金难买兄弟情。
【《张巡,蒲州河东人》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7.张巡简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