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阅读附答案
“hhlawy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三峡阅读附答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三峡阅读附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三峡》.......阅读附答案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
⑴飞漱其间( ) ⑵良多趣味( )
⑶属引凄异( ) ⑷故渔者歌曰( )
小题2:翻译句子 (4分)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小题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写三峡什么时候的景象?其景象有何特点?(2分)
小题4:从全文看,结尾引用渔者的歌谣有何作用?(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代词它们⑵的确,实在⑶连续⑷所以,因此
小题1:⑴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深潭映出了倒影。
⑵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
小题1:写三峡的秋景,其特点是凄清肃杀
小题1:突出三峡山高峡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的萧瑟凄清的气氛,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从侧面反映了渔民生活的悲惨。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把握关键词语,写出景象即可。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借用渔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写出此情此景的悲凉。
篇2:《三峡》.......阅读附答案
阅读文言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句子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或王命急宣
C.有时朝发白帝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暮到江陵 哀转久绝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4.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意思对即可)
篇3:三峡阅读附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略无阙处( )
(2)素湍绿潭( )
(3)属引凄异( )
(4)哀转久绝( )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都相同的一项(3分) ( )
例句:飞漱其间
A.其真无马邪
B.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4】陆游《入蜀记》描写三峡说:“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请从文章中找出与之意义相对应的文字(原文原句)。(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1)通“缺”
(2)白色的
(3)连接
(4)消失
【小题1】D
【小题1】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趣味无穷。(3分)
【小题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绝t多生怪柏”(3分)
篇4:三峡阅读附答案
自三峡 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按情感的变化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的,请说说课文先后描述怎样的情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如果不是正午就不能看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不能看见月亮。
②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呀。
2.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夏季三峡带给人的惊惧之情,春冬之时给人带来的欣喜之情,秋离给人带来的哀凄(或肃杀、凄凉)之情。(意对即可)
篇5:《三峡》阅读附答案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 绝:
②或王命急宣。 或:
③不以疾也。 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4.[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峡》与《入蜀记》阅读答案:
1. 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2. 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篇6:《三峡》阅读附答案
①到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zhǔ(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襄: ②虽: ③奔: ④湍:
【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
【小题3】.选文共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其特点怎样(用文中一个词作答)?(3分)
答:所写景物有: ;
其特点: 。
【小题4】、翻译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
【小题1】①漫上②即使③快马④快⑤急流的水⑥确实
【小题1】夏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
【小题1】山、水、树、草 清荣峻茂
【小题1】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篇7:《三峡》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略无阙处( )(2)沿溯阻绝( )(3)绝巘( )
(4)飞漱其间( )(5)高猿长啸( )(6)属引凄异( )
2.将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描写三峡空荡,给人以悲哀婉转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工程蓄水之时,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我们不由想起《三峡》中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划线字。
(1)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
(2)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
(4)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到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quē(2)sù(3)yǎn(4)shù(5)xiào(6)zhǔ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1)正午
(2)顺流而下
(3)指飞奔的马
(4)快
5.(1)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住了。
(2)天刚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6.(1)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意对即可)
(2)春季,因为三峡的春季水退潭清,风景透丽,让人流连忘返。(不设统一答案)
篇8:《三峡》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________(人名)。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郦道元
2.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3.(1)像屏障一样的山峰。(2)逆流而上。(3)快。
4.(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空旷的山谷传来猿猴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5.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意对即可)
篇9:《三峡》阅读附答案
完成文后问题。(共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2分)
A略无阙处 ( )B夏水襄陵 ( )
C沿溯阻绝( ) D晴初霜旦 ( )
【小题2】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春冬之时/而忘操之 B不以疾也/徐喷以烟
C其间千二百里/其虫旧曾有之 D故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1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小题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2分)
答:
【小题5】文章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答案
【小题1】A “阙”同“缺”,空缺B漫上C逆流而上D早晨
【小题2】C
【小题3】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的确有很多趣味。
【小题4】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小题5】承水势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A 、“阙”同“缺”,空缺;B、襄:动词,漫上;C、溯:动词,逆流而上;D、旦:一词多义,早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A、“春冬之时/而忘操之”:前一个“之”是助词,不译;后一个“之”是代词,指量好脚的绳子。B、不以疾也/徐喷以烟:前一个“以”是介词,比的意思;后一个“以”是动词,用的意思。C、其间千二百里/其虫旧曾有之:两个“其”都是代词,这。D、故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前一个“故”是副词,因此;后一个“故”是副词,原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把“清荣峻茂”( 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良”(的确)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4】试题分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永。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5】试题分析:作者之所以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水,是因为作者按照水势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能力。
点评:推测写作意图就要知道写文章(段落、情节)是为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它不仅要求了解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口气,分析作者的叙述方法,这样才能推断出写作目的。除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主题大意。虽然写作目的和文章大意是两回事,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推测写作目的大有帮助。判断写作目的,还要注意作者材料的详略安排。
篇10:《三峡》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2.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巘多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迅速。(意对即可)
篇11:《三峡》阅读附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①良多趣味: ②沿溯阻绝:
③哀转久绝: ④属引凄异: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3】选出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A.以:不以疾也岁以大穰 B.其:飞漱其间恐前后受其敌C.或:或王命急宣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D.之:春冬之时默而识之
【小题4】李白在彼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比较后答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与《三峡》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2)此诗与《三峡》的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
【小题5】
从作者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可看出,三峡的景色迷人。但作者结尾却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让人感觉到一丝悲凉。你觉得作者引用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实在 逆流而上 消失 连续不断
【小题1】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小题1】 B
【小题1】(1)三方面的内容是相同的:a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高猿长啸c万重山影(2分) (2)不同。前者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后者通过景物描写介绍三峡的壮丽景色。(2分)
【小题1】合适。与“良多趣味”一致,春冬三峡给人美感。引用诗句写秋天三峡给人以悲凉之感。说明三峡四季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如有同学写不合适,如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篇12:《三峡》阅读附答案
(二)阅读《巴东三峡》选段,回答小题。(15分)
①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②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与下列哪一项的形成原因是相同的?(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小题2:请尽量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所选文段的大意。(3分)
小题3:请分别概括文段所写巫峡山水的特点。(4分)
巫峡的山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巫峡的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唐诗有句除却巫山不是云,把巫山之云看成是天下一绝。选文写出了巫山之云怎样的妙处?(2分)
小题5:选择下面一个句子,作点赏析。(4分)
A.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B.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
参考答案:
小题1: B
小题2:写巫峡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和巫山的云。
小题3:山峰:高耸,陡峭,险峻。 江水: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小题4:奇形怪状,应有尽有(奇妙多变)(2分)
小题5:A. 运用反复手法,强调鸟极力飞得很高,从侧面烘托山峰的高峻。
B. 写那些倒悬着的极小的小花,既表现巫峡的景色美,又从侧面表现天气晴朗,能见度高,连小红花的情态都清晰可辨。(4分。任选一句作答)
小题1:试题分析: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形成的原因是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即山高山连。而四个选项中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形成原因即是如此。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本题的混淆性,这个选项写出了山的特征,是原因句,但不切题。
小题2:试题分析:尽量用文中的语句通过这句话可知,原文中有可以回答问题的语句。从前向后在文中寻找,不难发现,第一段的第一句话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是一段的总领句,第二段的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是二段中的关键语句,将两句话中的信息提取概括出来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审题后确定范围,即文章第一段。水的特点,原文中有原句,即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特点要根据内容从前向后加以概括。如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等语句,即是关键句,写出了山的高耸、陡峭、险峻等特点。
小题4:试题分析:审题后确定范围,即文章第二段。云的特点,原文中有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根据这个语句,我们可以知道巫山的云的妙处是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小题5:试题分析: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明显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拼命地飞强调了鸟极力高飞才能飞过山顶,从侧面烘托山峰的高峻。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没有运用修辞,只能选择其它角度,如内容、手法等。因此选A句较为明智。
【三峡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1.三峡之秋阅读答案
4.会风阅读附答案
6.骗子附阅读答案
8.沙漠阅读附答案
10.《门铃》阅读附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