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纸上谈兵》阅读附答案

《纸上谈兵》阅读附答案

2022-11-12 08:34: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呛炒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纸上谈兵》阅读附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纸上谈兵》阅读附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纸上谈兵》阅读附答案

篇1:《纸上谈兵》阅读附答案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行军打仗来,头头是道,有时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赵奢知道自己的儿子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临终前对赵括说:“你不是当大将军的人才,千万不要担任将军的职务。如果你当了大将,会给赵国军队带来覆灭的命运。”

公元前262年,泰国进犯赵国。久经沙场、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大将军廉颇领兵二十万前往抵抗。廉颇见秦军强大,就在长平筑垒固守,最终与秦兵形成对峙局面。秦国见一时无法取胜,就派间谍到赵国去散布流言,说廉颇惧怕秦兵,秦国特别担心赵王任命赵括为将。赵王听信谗言,任命赵括为大将,再领兵二十万,把廉颇换下来。

赵括接受任命后,立即改变以前的作战方案,传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攻击秦军。

公元前260年的一天,赵括向秦军发起全面攻击。秦军假装战败,边战边退,赵军一直被引诱到秦军大寨前。赵括知道中计,忙下令撤军,可是为时已晚,退路已被秦军堵死;他又下令攻打秦军大营,但秦军防御工事坚固,根本奈何不得;等他下令收兵暂歇时,秦军又四处骚扰,赵军得不到休息。又进退不得,成了瓮中之鳖。

秦军将赵军紧紧围困,并切断赵国援军和粮草救济。几十万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陷入绝境。

赵括决心孤注一掷地向外突围。可还没跑到秦军阵地前,就被乱箭射死。主帅一死,赵军全线崩溃,饿坏了的官兵,不得不向秦军投降。最后赵国四十万军队被秦将白起活埋。

1.请划出加粗字的`错误读音。

对峙(chì zhì) 崩溃(guì kuì) 筑垒(lǐ lěi) 谗言(chán chǎn)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 ( )

(2)比喻在危急关头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 )

3.赵奢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赵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成语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本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划去:chì guì lǐ chǎn

2.瓮中之鳖 孤注一掷

3.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

篇2:《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即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系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赵括:赵国大将,兵败长平,赵国遂败亡。

奢:赵奢,赵括的父亲,赵国的大将。

难:驳倒。

廉颇:赵国的大将。

约束:指纪律号令等。

纵:出动

【译文】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生死相争的,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赵括代替廉颇以后,全部改变了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出动变化莫测的军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文言知识】

释“既”。“既”的本意是食毕,此处引申为“已经”或“……之后”。上文“赵括既代廉颇”,中的“既”,不能理解为“既然”,应解释为“已经”或译为“(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又,《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既出”因理解为“从桃花源出来后”。又,“既定方针”,意为“已经确定的方针政策”。

【阅读训练以及答案】

1、解释:

①兵:带兵作战

②以:认为

③当:抵挡

④使:假如,如果

⑤将:以……为将

⑥绝:断,断绝

⑦坑:活埋,挖坑掩埋

2、翻译:

①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生死相争的,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

②赵括既代廉颇,系更约束,易置军吏:赵括代替廉颇以后,全部改变了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

3、“纸上谈兵”现用来比喻:空谈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就决实际问题。

篇3: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3)以天下莫能当:认为天下没有人抵得过他的。

(4)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

(5)难:驳倒。

(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

(7)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

(8)赵:赵国。

(9)廉颇:赵国良将。廉颇对秦作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深沟高垒的防御战。后赵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赵括代廉颇。

(10)悉更约束: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11)坑(kēng):活埋。

(12)尝:曾经

(13)卒:步兵,士兵

(14)将:使……为将,使动用法

(15)佯:假装

1.(1)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 )

(2)比喻在危急关头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

2.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本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篇4: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1.瓮中之鳖; 孤注一掷。

2. 我不完全同意,因为我们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自己动手实践才行。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践才能出真知。

3. 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谈兵事,他的父亲不能驳倒他,却不说(赵括)善于打仗。

【翻译】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

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杀死,并把尸体堆积起来。

篇5: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纸上谈兵

《史记》上说,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代替廉颇当将军,只按兵书条例办事,不懂得灵活变通,结果,长平之战被秦兵打败,全军覆没。后用“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纸上谈兵”的“兵”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词典一般对成语的出处、典故都酌情引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故事中指(谁)_______“纸上谈兵”。

3、用“~~~~”画出这个成语所比喻的意思。

4、根据词典的解释,请你判断下面句子中的“纸上谈兵”的用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在安装机器设备时,他只会纸上谈兵,讲得头头是道,弄了半天机器还是不能运转起来。( )

(2)王宏铭纸上谈兵的工作作风,深得大家的好评。( )

参考答案:

1、用兵,指打仗。

2、《史记》 赵括

3、“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1)√ (2)×

篇6: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④,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小题1】用些线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王以/为何/如其父B.王/以为/何如其父C.王/以为何/如其父D.王/以为何如/其父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2分)

(1)、使赵不将括即已 ( ) (2)、及括将行( )

【小题3】说说“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的意思 (2分)

【小题4】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括是个怎样的人? (2分)

【小题5】读了这段文字你获得了一些什么启示呢? (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1)、以……为将 (2)、等到

【小题1】(赵括)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不能难住他,然而(赵奢)并不赞美他。

【小题1】只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贪图钱财(或贪图小利)等

【小题1】例如:(1)、成功来自于生活实践,读死书或死读书行不通。(2)、做人必须踏踏实实,不能光说不练,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不会有真才实学的。( 3)、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知识。(4)、从赵王做决定可以看出,为人为事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有益建议。

解析【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B正确。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篇7: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我不过是纸上谈兵的人

秦珍子

当卡洛琳接起电话的时候,她的丈夫托马斯・萨金特正像往常一样,急匆匆地准备出门,他要搭乘火车去普林斯顿大学。在那里,研究生们在等着他上宏观经济学理论课。

然而,这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早晨,电话里带着瑞典腔调的人为托马斯・萨金特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这位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获得了20xx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同获奖的还有他的老同学、老同事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教授。

比起西姆斯的惊喜,萨金特显得很淡定。我还没备好课。这位68岁的老教授说。他既没有马上将喜讯昭告天下,也没有对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任何获奖感言,而是按时登上了纽约开往普林斯顿的列车,并伏在车厢的小桌上认真备完了课。

我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讲不好课,学生们是不会饶恕我的'。萨金特说,他让随后而至的所有采访电话都扑了空。

这份坚持早在50年前就显露无遗。那时,17岁的高中生萨金特正面临一个重大选择提前一年毕业,去俄勒冈州立大学攻读;或者再等一年,就能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托马斯的父亲正好有机会在俄勒冈州开一家公司,全家都能搬去。我不要去俄勒冈,我要去伯克利。如今91岁的查尔斯回想起儿子当时倔强的表态,禁不住笑出声来。家人一路向北搬迁,而那个有主意的年轻人则沿着他的学术道路奔跑下去。

如果为全能型的萨金特涉足的学术领域画张地图,那绝对称得上是横跨文理。他在伯克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又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在研究经济学和在几所大学任教的过程中,这个一直逃避数学的青年学者渐渐意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他花了十多年时间投入数学学习,甚至已经当上教授了,还常常到数学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堂上去旁听。

萨金特努力让外行的记者们了解自己的研究,我们基本上算是数据历史学家。而在跟诺贝尔基金会官员的对谈中,萨金特干脆更加简要地表示,我们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人物,靠观察数字来努力搞清楚正在发生的问题。萨金特这种平实、通俗的风格在严肃的经济学理论界是出了名的。在被问到他的理论可否预测资产价格时,他的回答只有一句:市场价格集合了所有交易者的信息,所以很难预测。

萨金特对学生的要求从不休闲。他非常严格,即便是研讨小组,学生也不得无故缺席,还规定讨论时不得胡乱引申。一个学生回忆道,在要找工作的那个学期,萨金特会把所有学生组织起来,一个个进行模拟面试。有学生私下请教论文撰写中的问题,他也会坚持用正式答辩的方式解决。在纽约大学,萨金特和妻子卡洛琳组织了一个论文研讨小组,他负责学术,妻子提供食品饮料,还用自家的炉子烤制风味蛋糕。小组讨论几乎风雨无阻,地点有时在学校,有时就在萨金特自己家中。

除了严谨和亲善,许多学生都知道,老萨最爱讲故事。从打野鸭到钓鲑鱼再到选红酒,萨金特什么都讲。即便是在诺贝尔经济学奖新闻发布会上,萨金特也没忘记对严肃的问题做一些幽默的化解。在西姆斯回答完美国财政赤字问题后,话筒被推给了萨金特,结果他搪塞了一句:我以为你会问欧元的问题。一阵笑声和掌声过后,记者配合地又问:那欧元会怎样?这一次,萨金特直接把话筒推给了身边的西姆斯,并带着调侃的语气说:你觉得呢?又引来一阵哄笑。

在某一堂宏观经济学和《百年孤独》串讲课即将结束时,他向学生们告别,你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我看过许多学生,我知道你们这些人超出我教过的平均水平,我想说,不要放弃研究。说着,他拍掉手上的粉笔灰快步向门口走去,学生们集体鼓掌,直到他走进楼梯再也听不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中非同寻常一语,既是对萨金特获奖日子的意义的强调,也是对他淡定态度的褒扬。

B.萨金特父亲欣赏儿子的坚持,没有让萨金特随家北迁,而是让他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

C.萨金特说我们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人物,表明他的研究是基于数据的,同时表现了他的朴实与谦逊。

D.在学生毕业前夕,萨金特会组织学生逐一进行模拟面试,这反映了萨金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E.本文选取萨金特教学和应对外行的几个场面来表现他的可亲可敬,同时采用倒叙手法来突出他的学术成就。

14.文中写西姆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从萨金特身上,可得到哪些治学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3.(5分)BE(B项:文中没有反映当时父亲欣赏儿子坚持的信息;E项:本文时空交错,并未采用倒叙的手法。)

(5分。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4分)交代一同获奖的还有西姆斯,并以西姆斯的惊喜来突出萨金特的淡定。写西姆斯把话筒推给萨金特一事,通过萨金特的应答,突出萨金特的幽默、低调与机智o

15.(6分)示例:

①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术规范,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学习与研究工作o②要相信自己,有自己明确的治学追求,并能坚持不懈。③要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以求融会贯通,提升自己的治学水平。(一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篇8: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④,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用些线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王以/为何/如其父B.王/以为/何如其父C.王/以为何/如其父D.王/以为何如/其父

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1)、使赵不将括即已( )(2)、及括将行( )

说说“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的意思(2分)

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括是个怎样的人?(2分)

读了这段文字你获得了一些什么启示呢?(2分)

答案

B

(1)、以……为将 (2)、等到

(赵括)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不能难住他,然而(赵奢)并不赞美他。

只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贪图钱财(或贪图小利)等

例如:

(1)、成功来自于生活实践,读死书或死读书行不通。

(2)、做人必须踏踏实实,不能光说不练,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不会有真才实学的。

(3)、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知识。

(4)、从赵王做决定可以看出,为人为事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有益建议。

解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B正确。

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篇9:《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即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系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篇10:《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赵括:赵国大将,兵败长平,赵国遂败亡。

奢:赵奢,赵括的父亲,赵国的大将。

难:驳倒。

廉颇:赵国的大将。

约束:指纪律号令等。

纵:出动

【《纸上谈兵》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1.三峡阅读附答案

2.会风阅读附答案

3.《大本营》阅读附答案

4.骗子附阅读答案

5.《一棵树》阅读附答案

6.沙漠阅读附答案

7.《三人成虎》阅读附答案

8.《门铃》阅读附答案

9.不求甚解阅读附答案

10.搜索阅读附答案

下载word文档
《《纸上谈兵》阅读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