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题
“怒吃三碗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课内文言文阅读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课内文言文阅读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课内文言文阅读题
课内文言文精选阅读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
①益阳:地名②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③累日不爨: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④实腹:填充肚子⑤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⑥犹:仍然
【小题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4分)
(1)负箧曳屣
(2)以中有足乐者
(3)乃时吞纸以实腹
(4)卒成学士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嗜学,家贫无资。
【小题4】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用原文回答)(3分)
【小题5】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
答案
【小题1】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小题2】拖;拖着 因为 时常;经常 终于
【小题3】(1)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
(2)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
【小题4】乃时吞纸以实腹;抱犬而卧
【小题5】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家境的贫寒和求学的艰辛。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几个小句子组成的,在应点标点的地方停顿即可。根据句意,寓逆旅写住的条件,应停顿。主人日再食写吃的顿数,后面的句子写吃的饭菜如何。因此正确的停顿应是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和诵读能力。
点评: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给语段标出停顿,其实是把几个句子断开。所以要注意句子意思不能改变,语意要完整。
【小题2】试题分析:曳根据语境用动词代替即可,以是文言文中的多义词,在此句应译为因为,时、卒用法基本固定,分别译为时常终于,最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且资等,根据语境这两个词分别译为和钱财。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从前向后寻找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可见,乃时吞纸以实腹抱犬而卧这样的语句,根据分值可分两点作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相关的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把切题的答案提取出来作答。
【小题5】试题分析:理解文章的大意,比较两文中主人公的表现可知,两人均家境贫寒,甲文中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乙文中家贫无资,累日不爨。另外,都写了两人求学的艰辛,一个无书借书抄书,远行百里求师,一个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切题的关键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共同之处概括出来。
篇2:课内文言文阅读题练习
两篇课内文言文阅读题练习
阅读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1)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宜: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为: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2)宜:应当
2、(1)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
(2)对于莲花的喜爱,向我一样还有什么人呢?
3、(1)议论和抒情
(2)甲段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层层深入的引出文章主旨。乙段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抒发了作者对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乙段通过对比,衬托了莲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莲的喜爱赞美之情。
4、(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乙)莲,花之君子者也。
5、应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莲,花之君子者也”三句中选择作答。(答案不唯一)
篇3: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能张目对日
②私拟作群鹤舞空()
③项为之强()
④以土砾凸者为丘()
2.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
①物外之趣()
②昂首观之()
③为之怡然称快()
④心之所向()
3.翻译句子。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的都是常物,而“我”却产生“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睁开
②暗自.心里
③通“僵”,僵硬
④介词,把
2.①结构助词,的
②代词,指代观蚊如鹤的景象
③代词,指代看到的景象
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①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②心里想着鹤,那么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4.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5.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意对即可)
篇4: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⒈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
(1)余忆童稚时( )
(2)项为之强( ) ( )
(3)果如鹤唳云端( )( )
(4)则或千或百( )
⒉翻译“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句话。
⒊文章生动叙述了作者从小善于_________周围_________的事物,并且富于_________而体味到的________________。
⒋文章生动叙述了作者幼年生活中的那些趣事?
⒌作者幼年“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论语》十则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这三则主要从 方面来谈儒家的做人标准。
2、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是: 、 。
3、解释加点的.词:
日( )省( )忠( )信( )
传( )贤( )齐( )内( )
4、我们应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看待先进和落后,正如孔子所说:“ , 。”
5、我们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要以孔子的话“ ,
。”为准绳。
6、说说加点的字的不同含义:曾子 子曰
7、翻译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注音并解释加点的词: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不成人之恶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处( )美( )是( )虽( )
3、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 、 。
4、当今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但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以孔子的话“ , , 。”为准绳。
5、翻译句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怎样理解孔子主张的“成人之美”?
(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①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②,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③;思而不学则殆④。”(《为政》)
子曰:“默而识⑤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①说:yuè 通“悦” ②愠:yùn恼恨 ③罔:w?ng迷惑
④殆dài疑惑 ⑤识:zhì记
1、解释加点的词:厌( ) 诲( )
2、找出其中的三个成语 、 、 。
3、表示学习态度的有:
表示学习方法的有 。
4、翻译句子:默而识⑤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篇5:课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译:
4.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 (2)
5.(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二)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掇:(duō)拾取,采取。(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佳木秀而繁阴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
5.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6.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
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附答案】
(一)1答案:(1)像鸟的翅膀 (2)命名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2.答案:C 评分:选对得2分。3.答案:(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4.答案示例: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评分:写出1个得1分,共2分。5.答案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评分: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充分得2分,共3分。
(二) 1.(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 2.既 得 斯 泉 / 于 山 谷 之间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 4.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
5. 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6. 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7.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乙文以掇j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写秋冬。
异:甲文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多用而字,有回环咏叹的意味。乙文 用散句描写。
篇6:《论语》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 对文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7.翻译(3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 (3分)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这则语录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6.A
7.看见贤人就应该想到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 不畏严寒,坚强(意思对即可)。
篇7: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题目。(9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拂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3分)
①.故不错意也 ( )②.寡人谕矣 ( ) ③.长跪而谢之曰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3:品味以下语言,按要求回答。(2分)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小题4:从第三段秦王的“挠”、“谢”和“谕”中可以看出他当时怎样的`性格特点?请选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一下。(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通“措”②.明白,懂得 ③.道歉
小题1: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小题1:言外之意是如安陵君不答应,将用武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小题1: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小题1:试题分析:“错”是通假字,先解释通哪个字,再译意。“谕”是注解中的重点字,根据语境也很易推断出来。“谢”是重点的古今异义字,为道歉的意思。在解释时,还要注意道歉的歉是极易写错的字。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中的关键词有“而”“ 以” “徒以”, “而”表示转折,“以”是凭借的意思。 “徒以”是“只是因为”的意思。把词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天子发怒,会死很多人。实际上以天子发怒的后果来威吓唐雎。即如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将发动战争,用武力吞并安陵。
小题1:试题分析:“挠”“谢”和“谕”是在唐雎“挺剑而起”要与秦王同归于尽时,秦王的表现,与上文比较,我们可用外强中干,色厉内荏来形容秦王,也可用贪生怕死等。当然外强中干,色厉内荏是综合全文内容对秦王的概括,更为全面。
篇8: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阅读
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阅读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阡陌: (2)向:
小题2:(2分)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填序号)
① 其中往来种作 ② 见渔人,乃大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③ 既出,得其船 ④ 设酒杀鸡作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小题3:(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极狭,才通人。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小题4:(2分)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1)阡陌:田间小路 (2)向:从前的'、旧的
小题2:(2分)④
小题3:(共4分)(1)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2)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小题4:(2分)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
【课内文言文阅读题】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