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鲁人徙越》阅读题及答案
“大凤梨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文言文《鲁人徙越》阅读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文言文《鲁人徙越》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借鉴。
篇1:文言文《鲁人徙越》阅读题及答案
文言文《鲁人徙越》阅读题及答案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予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 ①屦:麻鞋。②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③跣:赤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而欲徙于越( )
(2)游与不用之国(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迁移,搬家(2)前往,行走
2、有人对他说:你(去越国)必然会贫穷的。
3、越人的生活习性是跣行披发4、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篇2:《鲁人徙越》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鲁人徙越》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6分)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 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 可能吗?”
14.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15.翻译划线句(2分)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4、(1)有人(2)凭 15、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16、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篇3:《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原文: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①身:自己。②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③缟(gǎo):白绢,周时人用缟做帽子。④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⑤跣(xiǎn):赤脚。⑥被:同披。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
阅读: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或谓之曰 ( ) (2)屦为履之也( )
(3)而越人被发( ) (4)以子之所长( )
1、(1)有的人(2)穿(3)同披,披着(4)用、凭
2、下面句子中的穷字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子必穷矣 B、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C、穷困潦倒 D、无穷无尽
2、D
3、翻译句子。(2分)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3、鲁国有一个人自己善于编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纺纱,他们想一起迁徙到越国。
4、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2分)
4、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5、简要概括这篇寓言的主要故事情节。(2分)
5、有一对善于编织和纺纱的夫妻,想要迁徙到越地去。有一个人劝他们不要去,因为这两种手艺在那里没有用。
6、本文的主题可以有多种理解,请写出来(至少三种)。(2分)
6、①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决定行动,否则,非碰钉子不可。做事情不能想当然,要经过实地考察,或多方面收集相关材料。
②不要依靠旧有的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
③发展事业要善于扬长避短。
④坚持自己的主见和听取别人的意见要结合起来。
篇4:《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予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①屦:麻鞋。②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③跣:赤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而欲徙于越( )
(2)游与不用之国(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迁移,搬家(2)前往,行走
2、有人对他说:你(去越国)必然会贫穷的。
3、越人的生活习性是跣行披发4、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篇5:《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①,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履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②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②铣(xiǎn):光脚。
【译文】
鲁人自己善于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白绢,(他们)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一定会很穷的。”鲁人问:“为什么呢?”(那个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可是越人光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可是越人披头散发的,凭你所擅长的`技能,到用不着的国家去(谋生),想要不贫穷,难道可能办到吗?”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受穷呢?”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
①鲁人身善织履( ) ②或谓之曰( )
③履为履之也( ) ④而越人被发( )
⑤以子之所长( ) ( )
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3.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
4.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徙越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5.本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自己 ②有的人 ③穿 但是,表示转折 ⑤凭、用
2.略 3.略
4.本题答案较为开放。如:
①不可徙。鲁人没有从实际出发,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如果徙越,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走投无路。
②可徙。鲁人可以引导越国人穿鞋戴帽,随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广,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5.(1)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做事要切合实际,实是求是,人实际出发,分析客观条件,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要学会换一种思路考虑问题,要善于对同一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维,从而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才会创新,才能更好地把握时机。
篇6:鲁人徙越文言文翻译
《鲁人徙越》翻译
鲁国有个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妻子擅长编织白绢,但是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会没有出路。”鲁国人问:“为什么呢?”这个人回答说:“麻鞋是为了(人们)穿它(来走路的),但是越国人光脚走路;白绢(做成帽子)是为了(人们)戴它,但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怎么可能?”。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它们的用途的更广泛,我们怎么会贫穷呢?”
《鲁人徙越》原文
鲁人身善织屦(jù),妻善织缟〈gǎo〉,而欲徙〈xǐ〉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xiǎn〉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p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篇7:鲁人徙越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人徙越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日:“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日:“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日:“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身:亲自,自己。②屦:麻鞋。③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④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⑤跣:赤脚。
[训练囊目]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或谓之曰
(2)子必穷矣
(3)而欲徙于越。
(4)以子之所长
2.翻译划线句:
(1)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2)“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3.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同意那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1)有人(2)你。(3)迁徒,搬家。(4)凭着。
2.(1)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2)“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受穷呢?”
3.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4.做事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若永远循规蹈矩,就不会有创新。或者: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
篇8:鲁人徙越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鲁人徙越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欲徙于越 徙:徒弟
B.或谓之曰 或:或者
C.缟为冠之 冠:冠军
D.越人被发 被:同披,搭在肩背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欲徙于越 于舅家见之
B.或谓之曰 邑人奇之
C.以子之所长 屠惧,投以骨
D.其可得乎 一狼洞其中
8. 翻译子必穷矣,正确的.的一项是:
A.小子一定贫穷了。
B.儿子必然要贫穷了
C.您必须贫穷了。
D.您一定要贫穷了。
参考答案:
6.D 7.B 8.D
篇9:鲁人徙越文言文翻译及文言知识
原文: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gǎo),而欲徙(xǐ)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xiǎn)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p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鲁人徙越》文言知识整理:
1、作者:韩非,战国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3、善:擅长,善于
4、身:自己,本人。
5、屦:古代的一种鞋子,用麻、葛等制成。
6、缟:白绢,鲁人用缟做帽子。
7、履:鞋,这里用作动词,穿鞋。
8、徙:迁徙,搬家。
9、于:到(介词)(表示方向)
10、或:有的人。
【文言文《鲁人徙越》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7.徙的阅读训练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