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王克敬文言文练习题

王克敬文言文练习题

2023-11-26 07:53:5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ixinfush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王克敬文言文练习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王克敬文言文练习题,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王克敬文言文练习题

篇1:王克敬文言文练习题

王克敬文言文练习题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鄱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鄱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②,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③,拗蕃④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注】①内外艰:父母丧事。②诛求:强制征收。③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④拗蕃:违背货运规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等待

B.脱有衅,吾当坐 祸患

C.事闻,朝廷嘉之 赞许

D.勒其还趋直沽 命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以内外艰不上 ②悉去之,抚以恩意

B.①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 ②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

C.①拗蕃者例籍其货 ②其人既死

D.①比待命,民且死 ②子孙贫且行乞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克敬为官尚宽的一组是(3分)

①悉去之,抚以恩意 ②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③脱有衅,吾当坐 ④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

⑤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 ⑥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他。

B.鄱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为此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C.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

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取消除富民租种江淮农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

②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

篇2:《元史·王克敬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王克敬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番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②,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③,拗蕃④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译文: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出仕以后,多次升迁到江浙行省照磨,不久升任检校。调任奉议大夫、顺州知州,因遇父母丧事未去上任。被授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前往四明监督百姓与日本人的贸易往来。在此之前,前往监督的官员担心外国人的心理不可揣测,认为一定要严密部署军队自卫,如同防备强大的敌人一样。王克敬到任后,将军队全部撤走,用恩惠安抚他们,日本人都俯首收敛,不敢喧哗闹事。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此时跟从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向王克敬申诉,希望回到家乡。有人担心这会成为祸端,王克敬说:“哪有士兵怀念国家恩德希望回归祖国却不被接纳的`呢!如果有什么祸患,我承担罪责。”此事上报朝廷,朝廷赞许他。番阳出现严重饥荒,总管王都中取出官仓的粮食救济饥民,行省官员想治他擅自打开官仓的罪,王克敬说:“番阳离此地有千里之遥,等到行省发布命令,饥民将会饿死,他做了仁爱之事,而我们却反而要做不仁之事吗?”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被授予监察御史,不久调任左司都事。

泰定初年,外任绍兴路总管,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困不堪,王克敬于是进言请求减少盐额五千引。行省檄召王克敬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违背货运规定的人照例要收他们的货物,商人以风水无常为由进行辩解,有关部门不听从。王克敬说:“某货出某国,所在地有远有近,货物有轻有重,他们冒着重重险阻,出入于万死之中,放弃近路走远路,放弃重货运轻货,难道符合人情吗?”王克敬将这些情况详细呈报给皇上,众人不能驳倒他,商人们感激他。被提拔为江西道廉访司副使,改任两浙盐运司使,首先减少绍兴百姓食盐税五千引。第二年,被提拔为湖南道廉访使,调任海道都漕运万户。这一年,正当天历之变,从海路运粮的船只有后到直沽的,没有完成运输任务,又将粮食运回南方,行省想治督运官员的罪,命令他们又运回直沽。王克敬说:“如果他们常年这样往返,确实应该治罪。现在他们历经万死,完好地将漕运的粮食运回南方,难道不是没办法才这样做吗!”于是王克敬让他们统计运送的石数,附带装在次年漕运的船上送到京城,省臣听从了他的建议。入朝担任吏部尚书,奉命出使到淮安,从马上摔下来,在吴中养伤。

元统初年,起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求取消除富民承佃江淮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他的建议。松江大姓人家中有人每年漕运万石大米献给京城,那人死后,他的子孙穷得将要行乞,有关部门仍然每年征收大米,不够就混杂在松江田赋之中,让百姓负责交纳。王克敬说:“匹夫随自己的意思献大米,求取名爵来求得一人的荣耀,如今他自己身死家破,朝廷又已经取消他的名爵,不可以让全郡的人都受此事的损害,国家的用度难道就少这一万石粮食吗?”详论此事,免除这项粮额。

篇3:王克明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克明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

饮酣,乃渭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②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①师旷:盲人乐师。②衽:长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公被衽而避         被___________

(2)故撞之          故___________

(3)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是___________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

晋平公与群臣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选择其中你欣赏的一个人物,加以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披”,穿  (2)所以   (3)这

2、晋平公/与群臣/饮。

3、放了他,把它(这件事)作为我的警戒。

4、师旷:勇敢正直,机智镇定,敢于冒死进谏

晋平公:心胸开阔,勇于纳谏,知错就改。

译文供参考:

王克明字彦昭,一开始是饶州府乐平县人,后来迁徙湖州乌程县。他是绍兴,乾道(皇帝年号,代表时间)年间的名医。刚出生时候,他妈妈少奶汁,喂他吃粥,因此得了脾胃病,长大后更加严重了,医生们都说治不好了。王克明自学《难经》和《素问》之类的医书找治疗办法(他的'脾胃病),用心研究药理、施用药物之后病才算好。之后他开始用学来的医书行医于江淮地区(现在的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到了江苏和湖区,尤其擅长诊脉,针灸技艺非常精湛。他诊脉遇到难以治疗的病情,必定深思一番弄清病症的关键之后再用药。(后面的很简单,应该不难顺出来了,题主试试吧)认为病即使表现出多种症状,也可能只用一种药就可以去除病症的根源,本除而余病自去。颇知书,好侠尚义,尝奔数千里为人治病。

金国使臣黑鹿谷路过苏州,得伤寒病,生命垂危。克明施治,次日痊愈。后跟随徐度至金国,黑鹿谷恰好为先排使,对他十分热情。黑鹿谷向王克明说明其中原故,因此克明闻名北方。后再随吕正己出使金国,金国接伴使忽患重病,即诊治而愈,金使致谢,不受钱财。南宋初,张子盖率宋军救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市),士兵大疫,他赶赴军中,治愈近万人。张子盖向朝廷上表褒其功劳,力辞之。

篇4:《魏文侯问李克》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原文】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选自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参考译文】

魏文侯问李克:“怎样治理国家呢? ” 李克回答说:“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给付出劳动的人以衣食,封赏有功劳的'人(按劳分配,论功行赏),推行赏罚得当的政策。” 文侯问:“我赏罚都得当,但是国人还是不满意,为什么 ? ” 李克回答到:“国家有不劳而获的蛀虫! 我认为:取消这些人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祖辈因为有功勋所以国家给他俸禄,他的后辈没有功勋还能(继承)他们的待遇,出门就乘车马、穿着华美的衣衫,算得上荣华富贵;在家则沉迷鼓乐歌舞的享受,正因为这些无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乱了地方上的法规(按劳分配,论功行赏)。因此(有必要)取消这些人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这就是消灭蛀虫。”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使:任用 ②与:归附 ③其:大概

④衣:穿 ⑤修:讲究,此指欣赏 ⑥乱:扰乱

3.指出上文中三个使动词。

① ;② ;③ 。

答:①食(有劳) ②禄(有功) ③来(四方之士)

4.李克认为魏文侯在治国上的当务之急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

答: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

篇5:王克敬传古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克敬传古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鄱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鄱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②,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③,拗蕃④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注】①内外艰:父母丧事。②诛求:强制征收。③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④拗蕃:违背货运规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脱有衅,吾当坐 衅:祸患

B.事闻,朝廷嘉之 嘉:赞许

C.勒其还趋直沽 勒:命令

D.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 脱:脱离

答案:D脱:如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不上②悉去之,抚以恩意

B.①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 ②完所漕而还

C.①比待命,民且死 ②子孙贫且行乞

D.①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 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

答案:C(A.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拿、用;B.① 连词:表转折 ②连词:表顺承

C.①副词:将 ②副词:将D.①介词:在②介词:被)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克敬为官尚宽的一组是 (3分)

①悉去之,抚以恩意 ②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③脱有衅,吾当坐 ④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

⑤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 ⑥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A(②写征讨日本陷于其国的士兵向王克敬申诉;③表现王克敬的敢作敢当;④表现王都中的为政爱民。)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他。

B.鄱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为此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C.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

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取消除富民租种江淮农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答案:B(王克敬为他辩护与被提拔为监察御史没有因果关系。)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答案: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2)翻译。(6分)

①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

②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3分)

答案:①译文:哪有士兵怀念国家恩德回归祖国却不接纳他的呢!

②(王克敬)将这些情况向上详细呈报,众人不能驳倒他,商人感激他。(3分,德1分,大意2分。大意主要落实在具闻夺三字上,每错一个扣1分,扣完2分为止。具也可译成全部,夺也可译成改变。)

篇6:《王克敬,字叔能》阅读答案与翻译

《王克敬,字叔能》阅读答案与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番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②,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③,拗蕃④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注】①内外艰:父母丧事。②诛求:强制征收。③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④拗蕃:违背货运规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待:抵御

B.脱有衅,吾当坐 衅:事端

C.拗蕃者例籍其货 籍:户籍

D.众不能夺,商人德之 夺:改变

5.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王克敬“为官尚宽”的一组是(3分)

①悉去之,抚以恩意 ②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③脱有衅,吾当坐 ④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

⑤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

⑥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他。

B.番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都中因此得以免罪。

C.王克敬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

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富民租种江淮农田,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5分)

(2)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5分)

参考答案:

4.(3分)C (籍,动词,应释为“登记”。)

5.(3分)C(②写陷于日本的士兵向王克敬申诉;③表现王克敬的敢作敢当⑥记录官职履历)

6.(3分)D(“王克敬请求富民租种江淮农田”有误,文中为“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

7.(10分)(1)王克敬说:“番阳离此地有千里之遥,等到行省发布命令,饥民将会饿死,他做了仁爱之事,而我们却反而要做不仁之事吗?”(5分,“比待”“ 彼”“ 顾”1分,大意2分。)

(2)从海路运粮的船只有后到直沽的,没有完成运输任务,又将粮食运回南方,行省想治督运官员的`罪,命令他们又运回直沽。(5分,“果” “坐” “勒”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出仕以后,多次升迁到江浙行省照磨,不久升任检校。调任奉议大夫、顺州知州,因遇父母丧事未去上任。被授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前往四明监督百姓与日本人的贸易往来。在此之前,前往监督的官员担心外国人的心理不可揣测,认为一定要严密部署军队自卫,如同防备强大的敌人一样。王克敬到任后,将军队全部撤走,用恩惠安抚他们,日本人都俯首收敛,不敢喧哗闹事。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此时跟从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向王克敬申诉,希望回到家乡。有人担心这会成为祸端,王克敬说:“哪有士兵怀念国家恩德希望回归祖国却不被接纳的呢!如果有什么祸患,我承担罪责。”此事上报朝廷,朝廷赞许他。番阳出现严重饥荒,总管王都中取出官仓的粮食救济饥民,行省官员想治他擅自打开官仓的罪,王克敬说:“番阳离此地有千里之遥,等到行省发布命令,饥民将会饿死,他做了仁爱之事,而我们却反而要做不仁之事吗?”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被授予监察御史,不久调任左司都事。

泰定初年,外任绍兴路总管,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困不堪,王克敬于是进言请求减少盐额五千引。行省檄召王克敬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违背货运规定的人照例要收他们的货物,商人以风水无常为由进行辩解,有关部门不听从。王克敬说:“某货出某国,所在地有远有近,货物有轻有重,他们冒着重重险阻,出入于万死之中,放弃近路走远路,放弃重货运轻货,难道符合人情吗?”王克敬将这些情况详细呈报给皇上,众人不能驳倒他,商人们感激他。被提拔为江西道廉访司副使,改任两浙盐运司使,首先减少绍兴百姓食盐税五千引。第二年,被提拔为湖南道廉访使,调任海道都漕运万户。这一年,正当天历之变,从海路运粮的船只有后到直沽的,没有完成运输任务,又将粮食运回南方,行省想治督运官员的罪,命令他们又运回直沽。王克敬说:“如果他们常年这样往返,确实应该治罪。现在他们历经万死,完好地将漕运的粮食运回南方,难道不是没办法才这样做吗!”于是王克敬让他们统计运送的石数,附带装在次年漕运的船上送到京城,省臣听从了他的建议。入朝担任吏部尚书,奉命出使到淮安,从马上摔下来,在吴中养伤。

元统初年,起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求取消除富民承佃江淮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他的建议。松江大姓人家中有人每年漕运万石大米献给京城,那人死后,他的子孙穷得将要行乞,有关部门仍然每年征收大米,不够就混杂在松江田赋之中,让百姓负责交纳。王克敬说:“匹夫随自己的意思献大米,求取名爵来求得一人的荣耀,如今他自己身死家破,朝廷又已经取消他的名爵,不可以让全郡的人都受此事的损害,国家的用度难道就少这一万石粮食吗?”详论此事,免除这项粮额。

篇7:王子敬游园文言文翻译

王子敬游园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时候需要学习的,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王子敬游园文言文翻译吧!

王子敬游园文言文翻译

王子敬游园文言文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①。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旁若无人②。顾勃然不堪曰:“做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他耳③!”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

【注释】

①顾辟疆:吴郡人,他的花园,池馆林泉之盛,号吴中第一。

②酣燕:通“酣宴”。指麾:同“指挥”,指点。

③伦:吴人称中州人为伧,含鄙薄意。

【译文】

王子敬从会稽郡经过吴郡,听说顾辟疆有个名园,原先并不认识这个名园的主人,还是径直到人家府上去。碰上顾辟疆正和宾客朋友设宴畅饮,可是王子敬游遍了整个花园后,只在那里指点评论优劣,旁若无人。顾辟疆气得脸负都变了,忍受不住,说道:“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靠地位高贵来做视别人,这是无理。

失去了这两方面,这种人是不值得一提的伧父罢了!”就把他的随从赶出门去。王子敬独自坐在轿子里,左顾右盼,随从很久也不来。然后顾辟疆叫人把他送到门外,对他但然自若,置之不理。

王子敬  王子敬(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中书令,故世称大令,为羲之第七子。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又:王子敬,明初大将。见本条末】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子敬与其妾桃叶的故事历来是民间传说中热门的话题,据说他曾作“桃叶歌”以送佳人。

王子敬的女儿王神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痴呆皇帝之一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皇后.

王子敬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王子敬的遗墨保存很少,数量远远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因太宗贬献之而不购求其书作,内府的王子敬书迹“仅有存焉”。宋初的书法,并举“二王”,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十卷,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单著录王子敬书帖的有七十三件,经后人考证为伪作或他人所书者达二十余件,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雅好王子敬书法,《宣和书谱》所收的王子敬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仅存的墨迹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好在历代刻帖还保留着一些真迹刻本,给我们学习了解王子敬书法留下宝贵资料。

十八口大缸

王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子敬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子敬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子敬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子敬在扇子上写字,子敬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子敬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子敬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子敬滋长了骄傲情绪。子敬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子敬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子敬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子敬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子敬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子敬。

小子敬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子敬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子敬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子敬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克敬文言文练习题】相关文章:

1.《资治通鉴》文言文练习题

2.高中文言文练习题

3.《咏雪》文言文练习题

4.王粲文言文翻译

5.文言文岳阳楼记阅读练习题

6.文言文专项练习题节选

7.练习题《克与千克的计算》

8.王选选择阅读练习题

9.王昭素文言文翻译

10.课外节选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下载word文档
《王克敬文言文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