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邓寇列传
“空中的百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邓寇列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邓寇列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邓寇列传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邓寇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军营犯法,率多相容 率:大多
B.恂遣谷崇以状闻 状:罪状
C.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相:代指贾复
D.恂奉玺书至第一 奉:通捧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寇恂威望素著的一组是(3分) ( )
①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 ②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
③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④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
⑤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⑥时人归其长者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攻打高峻时,寇恂违背光武帝旨意,擅自斩杀了高峻的使者皇甫文,但事如光武所愿,光武帝没有责罚寇恂。
B.寇恂明习经术,德行高尚。朝廷倚重,遐迩闻名;一生戎马,奋其智勇。可谓忠心耿耿。
C.他所得俸禄,往往厚施亲友、故旧和从征将士。他常说: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D.他屈己为国,顾全大局,人们无不景仰他的长者之风,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能。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B(状解释为有关情况)、
5D(①句言其出身,而非关其威望;③言其宽容之心;④言其智谋超常)、
6A(违背光武帝旨意不当)、
7(1)大丈夫哪有被侵犯、有怨恨而不与之一决雌雄的呢?如果见到寇恂,我一定亲手用剑杀死他!(侵怨决剑各1分,大意正确1分)(2)从前蔺相如不怕秦王而在廉颇前受委屈,是为了国家大局。(而1分,屈于廉颇者的介词结构后置1分,大意正确1分)(3)放了他,则皇甫文的心计得逞,杀了他,则高峻丧胆,所以他们投降了。(得其计亡各1分,大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翼,上谷郡昌平县人,他家是世世代代是声望显赫的大族。光武往南平定河内时,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等人的大部队正据守洛阳。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呢?邓禹说:从前高祖任用萧何,把他放在关中,终于成就大业。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北边通往上党,南面接近洛阳。寇恂文武兼备,有统治百姓、驾御百官的才能,除了他,没有人可以派去守河内。光武于是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代理大将军。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驻扎在汝南时,部将在颍川杀人,寇恂将这个人逮捕禁闭起来。当时,一切都在草创之中,军营中有人犯法,大多互相包容,而寇恂却将这个人杀死在街道上。贾复认为这事使自己受到了羞辱。他路过颍川时,对左右的人说:我与寇恂都列为将帅,而现在被他陷害,大丈夫哪有被侵犯、有怨恨而不与之一决雌雄的呢?如果见到寇恂,我一定亲手用剑杀死他。寇恂晓得了他的打算,不想跟他见面。谷崇说:我谷崇,也是个将领,我可以带剑站在你侧边。如猝然有变故,我足可抵挡。寇恂说:不对。从前蔺相如不怕秦王而在廉颇前受委屈,是为了国家大局。小小一个赵国,还懂得这个道理,我怎么可以忘记国家大局呢?于是命令各属县多备器具,储酒肉,待执金吾的军队进入郡界,给予每个人两个人的饮食。寇恂自己到路上去迎接,然后称病回府。贾复想带兵云追赶,但吏士们都醉了,便让他过去了。寇恂派谷崇把这些情况上告皇帝,皇帝征召寇恂回朝。寇恂到朝廷被接见时,贾复已先在座,想站起来回避。光武帝说:全国尚未平定,两只老虎怎能为私隙而斗呢?今日我替你们调解。于是两人并排坐着,言谈极欢快。
高峻占据高平,因害怕被汉军所杀而坚守城池。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围攻高峻,一年内还未攻下。十年,光武帝打算派使者去劝他投降,便对寇恂说:现在你替我去走一趟。如高峻不立即投降,将带耿弇等五营士卒攻打。寇恂捧着玺书到达第一城,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来见面,言辞与礼节都不卑恭。寇恂发脾气,准备杀了皇甫文。将领们劝说道:高峻有一万精兵,大多拥有强劲的.弓弩,(拦住了通往陇西的道路),连年不能攻下他们。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寇恂不听,于是杀了皇甫文。打发皇甫文的副将回去报告高峻说:军师不讲礼节,已经被杀了。你想降,就快点投降;不想降,就坚守吧。高峻害怕,当天就打开城门投降。将领们都来庆贺,并说:请问,你杀了来使却使全城投降,是什么缘故?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是为他出谋划策的人。今天来言辞不恭顺,一定没有投降的打算。放了他,则皇甫文的心计得逞,杀了他,则高峻丧胆,所以他们投降了。将领们都说:你所考虑的,不是我们能想到的。
寇恂通达经书,品德完美,名声在朝廷被人看重,他将所获得的官薪,大批地赠予朋友故人及跟从他的官吏士子。他常说:我是从士大夫升到现在这个官职的,怎么可以独自享受呢?当时,人们把他归为长者一类,认为他有宰相的气度。建武十二年死,谥为威侯。
篇2:《后汉书·邓寇列传》的阅读答案附翻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军营犯法,率多相容 率:大多
B.恂遣谷崇以状闻 状:罪状
C.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相:代指贾复
D.恂奉玺书至第一 奉:通“捧”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寇恂“威望素著”的一组是(3分) ( )
①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 ②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
③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④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
⑤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⑥时人归其长者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攻打高峻时,寇恂违背光武帝旨意,擅自斩杀了高峻的使者皇甫文,但事如光武所愿,光武帝没有责罚寇恂。
B.寇恂明习经术,德行高尚。朝廷倚重,遐迩闻名;一生戎马,奋其智勇。可谓忠心耿耿。
C.他所得俸禄,往往厚施亲友、故旧和从征将士。他常说:“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D.他屈己为国,顾全大局,人们无不景仰他的长者之风,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能。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B(“状”解释为“有关情况”)、
5D(①句言其出身,而非关其威望;③言其宽容之心;④言其智谋超常)、
6A(“违背光武帝旨意”不当)、
7(1)大丈夫哪有被侵犯、有怨恨而不与之一决雌雄的呢?如果见到寇恂,我一定亲手用剑杀死他!(“侵怨”“决”“剑”各1分,大意正确1分)(2)从前蔺相如不怕秦王而在廉颇前受委屈,是为了国家大局。(“而”1分,“屈于廉颇者”的介词结构后置1分,大意正确1分)(3)放了他,则皇甫文的心计得逞,杀了他,则高峻丧胆,所以他们投降了。(“得其计”“亡”各1分,大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翼,上谷郡昌平县人,他家是世世代代是声望显赫的大族。光武往南平定河内时,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等人的大部队正据守洛阳。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呢?”邓禹说:“从前高祖任用萧何,把他放在关中,终于成就大业。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北边通往上党,南面接近洛阳。寇恂文武兼备,有统治百姓、驾御百官的才能,除了他,没有人可以派去守河内。”光武于是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代理大将军。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驻扎在汝南时,部将在颍川杀人,寇恂将这个人逮捕禁闭起来。当时,一切都在草创之中,军营中有人犯法,大多互相包容,而寇恂却将这个人杀死在街道上。贾复认为这事使自己受到了羞辱。他路过颍川时,对左右的人说:“我与寇恂都列为将帅,而现在被他陷害,大丈夫哪有被侵犯、有怨恨而不与之一决雌雄的呢?如果见到寇恂,我一定亲手用剑杀死他。”寇恂晓得了他的打算,不想跟他见面。谷崇说:“我谷崇,也是个将领,我可以带剑站在你侧边。如猝然有变故,我足可抵挡。”寇恂说:“不对。从前蔺相如不怕秦王而在廉颇前受委屈,是为了国家大局。小小一个赵国,还懂得这个道理,我怎么可以忘记国家大局呢?”于是命令各属县多备器具,储酒肉,待执金吾的军队进入郡界,给予每个人两个人的饮食。寇恂自己到路上去迎接,然后称病回府。贾复想带兵云追赶,但吏士们都醉了,便让他过去了。寇恂派谷崇把这些情况上告皇帝,皇帝征召寇恂回朝。寇恂到朝廷被接见时,贾复已先在座,想站起来回避。光武帝说:“全国尚未平定,两只老虎怎能为私隙而斗呢?今日我替你们调解。”于是两人并排坐着,言谈极欢快。
高峻占据高平,因害怕被汉军所杀而坚守城池。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围攻高峻,一年内还未攻下。十年,光武帝打算派使者去劝他投降,便对寇恂说:“现在你替我去走一趟。如高峻不立即投降,将带耿弇等五营士卒攻打。”寇恂捧着玺书到达第一城,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来见面,言辞与礼节都不卑恭。寇恂发脾气,准备杀了皇甫文。将领们劝说道:“高峻有一万精兵,大多拥有强劲的弓弩,(拦住了通往陇西的道路),连年不能攻下他们。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寇恂不听,于是杀了皇甫文。打发皇甫文的.副将回去报告高峻说:“军师不讲礼节,已经被杀了。你想降,就快点投降;不想降,就坚守吧。”高峻害怕,当天就打开城门投降。将领们都来庆贺,并说:“请问,你杀了来使却使全城投降,是什么缘故?”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是为他出谋划策的人。今天来言辞不恭顺,一定没有投降的打算。放了他,则皇甫文的心计得逞,杀了他,则高峻丧胆,所以他们投降了。”将领们都说:“你所考虑的,不是我们能想到的。”
寇恂通达经书,品德完美,名声在朝廷被人看重,他将所获得的官薪,大批地赠予朋友故人及跟从他的官吏士子。他常说:“我是从士大夫升到现在这个官职的,怎么可以独自享受呢?”当时,人们把他归为长者一类,认为他有宰相的气度。建武十二年死,谥为威侯。
篇3:《后汉书·邓寇列传》的阅读答案附翻译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篇4:文言文宋使列传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宋使列传阅读练习题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为武安军节度推官。
吕溱、蔡襄、吴奎、韩绛既出守,欧阳修、贾黯复求郡。抃言:“近日正人端士纷纷引去,侍从之贤如修辈无几,今皆欲去者,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伤之者众耳。”修、黯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请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抃行部无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竦服。……知虔州。虔素难治,抃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初,有诏募义勇,过期不能办,官吏当坐者八百余人。抃被旨督之,奏言:“河朔频岁丰,故应募者少,请宽其罪,以俟农隙。”从之。坐者获免,而募亦随足。……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以宽为治。抃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及是,复有此狱,皆谓不免。抃察其亡他,曰:“是特酒食过耳。”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会荣諲除转运使,英宗谕諲曰:“赵抃为成都,中和之政也。”
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以为疑,帝曰:“吾赖其言耳,苟欲用之,无伤也。”及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未几,擢参知政事。
抃长厚清修,人不见其喜愠。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嫁兄弟之女十数、他孤女二十余人,施德茕贫,盖不可胜数……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在虔与成都,尤为世所称道。 《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日正人端士纷纷引去 引:退
B.坐者获免,而募亦随足 坐:犯罪
C.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 刑:处罚、惩治
D.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 治:研究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抃御之严而不苛 去今之墓而葬焉
C.蜀风为变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D. 人不见其喜愠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抃敢于直言,看到朝廷贤能之士如欧阳修等人,都要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时,一针见血地(向皇上)进言,这是他们不会谄媚权贵,受排挤打压的结果。
B.赵抃任地方官时,一向平和宽容,受到上下好评。但在出使蜀地期间,一反常态,力主使用严刑,这是他依据自己身份的不同而选用的相应对策。
C.赵抃“为政”很有建树:在益州,能做到以身作则,改变世风;在虔州,调动各县令积极性,让其自主治理,使得当地治安状况大为好转。
D.赵抃为人长厚,操行高洁美好,帮助自家兄弟以及其他孤女人家,广施恩德于那些需要帮助的贫苦家庭,这类例子多得列举不完。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修、黯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⑵抃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
⑶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尤为世所称道。
6、D 治:置办 7、D(A:前一个“以”,顺承连词,来;后一个“以”,因为;B:前一个“而”,却,后一个“而”,顺承连词;C:前一个“为”,因为,后一个“为”,为了;D: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
8、B(“这是他依据自己身份的不同而选用的相应对策”有误,应为“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所依据的是当时当地的情况。)
9、⑴欧阳修、贾黯因此能够留在朝中,当时有名的大臣,依靠他得以安定下来。(得分点:由是:因此1分,“赖”后代词“之”省略,应译出“他”1分, 句子通顺1分)
⑵赵抃先前出使蜀地的时候,有聚众进行怪异祭祀的,用严酷的刑法惩治他们(使:出使1分,“治以峻法”为状语后置句式,应按“以峻法治之”翻译1分,句子通顺1分)。
⑶他处理政务,善于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设置对策,采用严厉与宽缓等不同的办法,特别被当代人所称道。(“因俗施设”1分,被动句句式1分,句子通顺1分)
篇5:明史列传第六十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明史列传第六十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
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
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
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
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横甚,来数抑之 抑:抑制、控制
B.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 听:听命
C.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 亟:屡次
D.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 乏:缺乏
5.下列各项都属于王来进谏内容并被采纳的一项是(3分)( )
①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
②帝为改敕赐之
③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
④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
⑤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
⑥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
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
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
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5分)
(2)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5分)
4、解析 听:听任,听由。答案 B
5、解析 ②是结果,皇帝改了敕令;④⑥是对当时情况的陈述。答案 B
6、解析 “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错,文中并没有提到太后对陈武宠幸。答案 A
7、答案 (1)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还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多啊。(关键点:贼,残害;去,除去;困,困苦。句意2分)
(2)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关键点:疾,痛恨;以,因为;县令不职者,定语后置句;句意2分)
篇6:文言文阅读《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易》称《遯》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自兹以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萌素明阴阳,知莽将败,有顷,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因遂潜藏。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北海太守素闻其高,遣吏奉谒致礼,萌不答。太守怀恨而使捕之。吏叩头曰:子康大贤,天下共闻,所在之处,人敬如父,往必不获,只自毁辱。太守怒,收之系狱,更发它吏。行至劳山,人果相率以兵弩捍御。吏被伤流血,奔而还。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迷路东西,语使者云: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即便驾归。连征不起,以寿终。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后读《春秋》,闻复仇之义,便辍讲而还,与乡佐相闻,期克斗日。既交刃,而党为乡佐所伤,困顿。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数日方苏,既悟而去。自此敕身修志,州里称其高。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建武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衣,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焉。博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也。性清高,未尝修刺修人。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居北宫,皆好宾客,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盛,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及就起,左右进辇。丹笑曰:吾闻桀驾人车,岂此邪?坐中皆失色。就不得已而令去辇。自是隐闭,不关人事,以寿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邓寇列传】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