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传》选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peterjia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杨万里传》选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杨万里传》选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阅读文动物世界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文动物世界练习题及答案
①动物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弱肉强食是动物界的自然法则,强者和弱者之间似乎天生就是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但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间居然也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②非洲蜜獾是一种孤独的动物,经常独来独往。但是因为它喜食蜂蜜,和一种褐色小鸟--响蜜鸟结下了“甜蜜的友谊”。一个找蜜,另一个挖蜜,然后共同享用。在非洲,很多蜜蜂都选择在地上建巢。当响蜜鸟发现蜂巢以后,就会向蜜獾的洞飞去,发出一种特殊的叫声。一听到这种呼叫信号,蜜獾就立即钻出洞来,在响蜜鸟的带领下向蜂巢跑去。蜜獾的毛又密又厚,所以蜜蜂奈何不了它。很快蜜獾就把蜂巢挖开了,一股脑儿将蜜和蜜蜂的幼虫全部吃掉,最后把空蜂房留给响蜜鸟。而响蜜鸟想要的正是空蜂房——蜂蜡。在响蜜鸟的嗉囊里有许多共生菌和酵母菌,这些菌类能分解蜂蜡,把它变成脂肪,从而使机体能够吸收。
③然而,并非仅仅为了“嘴馋”的共同利益才使动物们联合起来,有时是安全的需要,把一些不同的动物牵扯到一起。
④在中美洲有一种文鸟,这种小鸟会编织很复杂的巢,巢的样子就像一个罐子吊在树枝上。在热带,有猴类、野猫、蜥蜴、蛇等,它们都善于爬树,所以鸟类想要保全自己的后代不受侵害很困难。不过,那些凶恶的动物并不敢冒险爬进文鸟的“罐子”里,因为它常常把巢安置在黄蜂巢旁边,正是黄蜂巢--这个可怕的大球在保护着小鸟。有趣的是,黄蜂从不得罪自己的邻居,而对侵犯小鸟的各种敌人却毫不留情。
⑤从昏黑的深海,到充满激流的岸边,到处都有寄居蟹。寄居蟹可以栖息在任何腹足类的贝壳里。如果没有空贝壳,寄居蟹就会发起进攻,把“主人”一块块地从“房子”里撕扯出来,自己移进去,然后它就用一只螯堵住贝壳的入口。可是海洋中有些凶猛的动物并不害怕寄居蟹的大螯。比如章鱼就不怕,章鱼用有力的“手腕”很容易“破门而入”,把寄居蟹从贝壳中拉出来。为了防范“强盗”的进攻,寄居蟹备有一种特殊的武器,那就是寻找海底的“毒花”——海葵,并和海葵在一起生活。海葵的毒性很大,一点儿海葵毒
汁就可以毒死一只美洲虎。海洋里的动物对海葵都尽量远远地避开,它们都害怕这些“毒花”。但寄居蟹并不害怕,因为海葵可以成为它们的义务卫士。
⑥科学界已知有400多种寄居蟹,但它们与海葵的关系各不相同。比如,真寄居蟹和疣海葵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如果把它们分开,疣海葵两三个月就会死掉,而真寄居蟹因为得不到疣海葵毒汁的保护,过不了几天就会被贪婪的`螃蟹或章鱼吃掉。所以真寄居蟹往往把海葵放在“门槛”上——在接近贝壳入口的下面。疣海葵的毛孔就好像是堡垒的枪眼一样,从那里可以飞射出毒“箭”,射伤那些侵犯真寄居蟹的敌人。而疣海葵的嘴正好在真寄居蟹的后面,当蟹吃东西时,疣海葵也就随着一起就餐——用触手去抢被真寄居蟹扯碎的食物。
⑦动物之间友谊与合作的故事几乎是讲不完的,这些故事是那么动听、奇妙,其中的奥秘正等待着科学工作者去探索、去揭示。
1.浏览全文说明“友谊”的含义。
2.分析下面句中画线词语的作用。
(1)强者和弱者之间似乎就是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
(2)可是海洋中有些凶猛的动物并不害怕寄居蟹的大螯。
3.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真寄居蟹和疣海葵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依为命?了解动物间的这种关系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解释:
1.它们之间居然也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2.(1)推测语气,暗含否定意味。
(2)限定范围,表示并非全部,使表达更严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作比较,具体说明了黄蜂对文鸟的保护。
4.真寄居蟹需要得到疣海葵毒汁的保护,疣海葵通过真寄居蟹获取食物。无论是与自然界的动植还是与人相处,都要善待他们,努力与他们共同构成和谐社会。 (意思对即可)
篇2:杨万里忧国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杨万里忧国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杨万里忧国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⑥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
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
②偏:固执。
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
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⑤掖垣:泛指高官。
⑥僭(jiàn):超越本分。
⑦邸(dǐ):此指官府。
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
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练习:
1.解释:
①善 ②用事 ③属 ④恚 ⑤怏怏 ⑥遽 ⑦亟 ⑧社稷 ⑨言
2.翻译:
①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
②皆其柄国之日也
③专权无上
篇3:《一卷冰雪文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卷冰雪文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期末九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一(第5页,共6页)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见风日则易腐(容易) ; X# h( U: Y/ W, B B.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借助)0 U+ b4 f6 _& R$ a! J C.特恨遇之者不能解(痛恨)6 J% G; H) I a D.作之者固难(本来), j W- g, f- S& H: Z- 5 c( b6 S5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O2 b4 c$ b8 `2 J B.而夜气则冰雪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0 [* @+ H; Y# b% h; V. E C.入冰雪则不败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1 U `$ I- P$ L$ _ D.莫深于诗文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i6 W9 N- _ h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2)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小题4】“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结合文意,简要作答。(4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C
【小题3】①诗文的一般规律,做诗文的人原本就难,识别的人更不容易啊。②在认识的过程中真是相差虽小,但错误极大。
【小题4】一是“寿物”,即能使事物的寿命得以保持和延长;二是“生物”,即能使事物本身得以生长和发育。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特恨遇之者不能解”一句中,“恨”古今异义词,今义:痛恨,古义:遗憾。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A.前一个“以”是“可以”的意思,后一个“以”是“用来”的意思。B.两个“而”表顺接,不译。C.两个“则”都是“于是,就”的意思。D.前一个“于”是“比”的意思,后一个“于”是“从”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道”(规律)、“固”(原本)、“尤”(更)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相差虽小,但错误极大)这些语句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4】试题分析:“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篇4:文言文小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小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④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母好食铛底焦饭( )恒装一囊( )辄伫录焦饭( )归以遗母( )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 )战于沪渎( )陈独以焦饭得活( )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④归家,遂带以从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请体悟最深刻的一点详细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1. 好(喜欢)恒(经常)辄(就)遗(赠送)值(时值)于(在)得(得以,能够)
2.这时陈主簿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3.(1)孝顺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
(2)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持之以恒。
(3)百善孝为先
(4)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做儿女的要学会感恩等。
篇5:青文胜为民请命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青文胜为民请命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青文胜为民请命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仕为龙阳典史④。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⑧。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⑾十四年诏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
[注释] 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③典史:县令的属官。④洞庭:指洞庭湖。⑤逋赋:拖欠赋税。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此指宫门外。⑦疏:给皇帝的奏章。⑧不报:不答复。⑨诏宽:皇帝下令宽贷。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⑾万历:明神宗年号。⑿有司:官吏。
[文化常识]
“登闻鼓”及其他。登闻鼓是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从县、府、州直至皇宫外,都设有“登闻鼓”。所谓“击鼓鸣怨”就是敲击登闻鼓喊冤枉。然而古代有几个青天大老爷呢?登闻鼓只是形式罢了,从上文看,青文胜击鼓后还不是因毫无作用转而自杀的吗?有句谚语叫“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古代百姓申怨还有一种方法,即拦住官员出行的`马车,诉说
冤情,但效果也极小。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仕 ②濒 ③具 ④悯 ⑤邑 ⑥祀
2.选择: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 (A)上告;(B)到;(C)登上;(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 (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
3.翻译:①岁罹水患 ②死者相踵 ③遂自经于鼓下
④养以公田百亩
4.理解: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
参考答案:
青文胜为民请命
1.①做官②靠近③准备④同情⑤县⑥祭 2.①(A)②(B) 3.①每年遭遇水灾;②死者接连不断;③便在登闻鼓下上吊自杀;④用公田一百亩来养家糊口。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篇6:阅读文段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文段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妈妈晓得事情不行了,就说:
“不,孩子呀,不能再骗爸爸了,你得自己挣钱去,找活干,哪怕一天挣两文钱也好,把挣来的钱交给爸爸,他会相信你的。”
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走了,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净够了一枚金币,带回来交给爸爸。老人接过金币,仍然把它扔进火炉里。
“不,孩子,这也不是你挣来的!”
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这时老人说:
“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
1.照样子,写句子。
“不,孩子呀,不能再骗爸爸了,你得自己挣钱去,找活干,哪怕一天挣两文钱也好,把挣来的钱交给爸爸,他会相信你的。”
哪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表现“儿子受不了”的动作用“_____”画出来;表现“儿子受不了”的语言用“~~”画出来。
3.老人为什么相信儿子第三次带回的金币是他自己挣来的?[ ]
A.父亲相信儿子不会连续骗他三次。
B.是儿子的言行告诉了他。
C.是因为父亲相信儿子终究是要长大懂事的。
参考答案:
1.哪怕天气再冷,我也要坚持去上学。(不唯一)
2.动作: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语言:“爸爸,你疯啦!……却把它扔到火炉里去烧!”
3.B
篇7: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 ④帝:指唐高祖。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15.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17.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8.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4分)
王曰:“善。”乃下令……
大悦,即诏……
参考答案
14.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3分,每处1分。多断一处倒扣1 分,扣完为止)
15. D (2 分)
16. ⑴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⑵周、隋两朝的晚期 (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5分,(1)2分,⑵3分]
17. 王之蔽甚矣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4分,各2分)
18. “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4分,由字义引发理解2分,人物形象2分)
篇8:文言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之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小题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小题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小题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2分)
答案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比如本题中或是古今异义字词,要注意辨析。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以数故将,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记忆直接从文中摘引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从苦秦久矣来分析士卒们的心情,从侧面衬托的角度分析陈胜号召的影响。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5】
试题分析:从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采用有效的措施和组织领导能力这几个方面概括。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杨万里传》选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0.《回眸》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