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文化与教育
“小夜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扑朔迷离的文化与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扑朔迷离的文化与教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扑朔迷离的文化与教育
扑朔迷离的文化与教育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扑朔迷离,却同时具有迷人的生命力,促使教育研究工作者不断进行研究发现.本文旨在以一种辩证的'眼光辨析文化与教育的内在理路,从源头寻找两者鲜活的由来历史,以求抛砖引玉,带来更多细致精彩的学术探究.
作 者:蒋婵 作者单位: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0 关键词:文化 教育 关系篇2: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
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
【内容提要】本文从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史研讨了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及其表现,对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和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等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和诠释。【关 键 词】文化/比较教育
【 正 文 】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 far can we Learn anything of practicalvalue from the study of foreing system of 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分析时代,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历史事实,分析社会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影响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自然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方法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政治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
[1] [2]
篇3: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
【 正 文 】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 far can we Learn anything of practicalvalue from the study of foreing system of education”)的着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分析时代,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历史事实,分析社会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影响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自然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方法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政治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同义词。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对待自然,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谦让,西方人则主张竞争、斗争。这是从观念形态上讲的。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民间艺术图案讲究对称、统一、和谐;西方民族则讲究差异、多样。可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二,具有稳定性。民族文化传统常常表现出相对的凝固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惯性。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维持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已经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表现出凝固性和保守性。它不仅在发展进程上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于拒绝时代变革的要求,拒绝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文化传统的稳固性具有两面意义:积极方面的意义是它保持了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即民族性;消极方面的意义是它影响到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变革,阻碍着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创造和传播。
第三,具有变异性。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不断变革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变革。也就是说,文化传统不能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式,总要增加新的符合时代的内容,要去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但是现在是男女平权的时代,这种男尊女卑的陋习就应该除掉。
每种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内容,也不免有落后的内容。在文化发展和变革中就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的东西,摒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对待外来文化,也是这种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排斥落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基本的文化观。
二、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五大古代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东方中国文明。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有些文明衰落了,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东方的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不论是哪种文明,都给世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的迅速增长,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西方文明是在掠夺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的发达,并不能排除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文化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一种现代化理论,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惟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这种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各自现代化的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神话。“现代化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后它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现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很难在西方学者中克服,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不想克服,而是他们太不了解别的文化了。尤其是比较教育,它产生于西方,长期活动在西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
[1] [2] [3] 下一页
影响。近几年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在非西方国家举行年会,对于西方学者了解非西方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成立,更有利于东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交流。应该特别指出,以儒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覆盖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东亚移民居住地区,但是在包括比较教育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它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东亚各国应自觉地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东亚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东方学者也有责任。东方学者要放弃迷信西方的观念,要跳出表面看西方教育制度的框框,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深层去认识西方的教育;要在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时注意理解它的实质,并尽力使之本土化。这种要开展文化研究。
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例如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学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择制度结合在一起,这就影响到中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但是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已消灭了一百年,而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却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追求学历,重视考试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反映。日本的所谓“考试地狱”恐怕也与中国的传统有关。
教育一方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文化靠什么继承和发展?靠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又总是根据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和改造。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比较教育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就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前面说到,文化的内涵很广。但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发达国家多少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不发达国家总是抱有民族主义倾向。即使同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也很不相同。笔者最近访问法国,适值WTO在西雅图开会,法国教授批评WTO过分重视商业,不重视文化。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但你如果到美国,就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一个国家的这种传统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特别是反映到教育思想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比较教育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
四、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
进行文化研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最好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到当地去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像萨德勒曾经说过的,不能只注意一个国家的有形有色的建筑物和教师与学生,还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去发现无形的精神力量。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做到了,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仍然难以比较。
还有另一个困难是,研究者本身是另一种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的思维定式,即使他能够深入到客文化中,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也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因此从事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需要克服自身的文化偏见,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进行文化研究还需要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能了解它的文化实质。因此,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虽然有以上的困难,在比较教育中开展文化研究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有它的表现形式。它们常常表现在他们的哲学历史着作中、文学艺术中,也常常表现在他们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他们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该国的着名学者的着作,是可以把握他们的文化实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的交往,许多留学生到异国他乡去学习,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展文化研究;各国学者的交往与合作也有利于对别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几个国家的学者如果能合作开展文化研究,则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正在从事题为“文化传统和教育现代化”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各国文化传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传统教育如何向现代教育转变,从而认识今天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我们的方法是;选择有在某个国家留学经验或对该国有较深了解的学者,研究该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文学;研究该国教育政策文献;实地考察该国的教育,包括参观访问、和教师学生以及学者座谈;然后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此项研究已进行了九年,第一阶段的成果反映在《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专着中。该书研究了美、英、德、俄、日、中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并对中西人文主义传统、中日人才观、中美师生观以及西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分析。此项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在继续中。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出版社,1994.[4]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6]赵中建等.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朱勃等编译.比较教育――名着与评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上一页 [1] [2] [3]
篇4:母语文化教学与外语教育
母语文化教学与外语教育
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不能只着眼于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母语文化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作 者:杨文飞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英语系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1) 分类号:H3 关键词:外语教育 文化教学 母语文化篇5:试论继续教育文化与教育战略
试论继续教育文化与教育战略
继续教育文化与教育战略不仅仅涉及到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和总的原则.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性的活动,她担负着最为根本的文化传递,使受教育者获得主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教育文化是随着和谐社会文化的`构建和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对继续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背景下揭示出来的.
作 者:龙之荣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湖南,永州,425100 刊 名:文学界・人文 英文刊名:LITERATURE HUMANITIES 年,卷(期): “”(4) 分类号:G720 关键词:继续教育 教育文化 教育战略篇6:乡情教育与文化育人作文
乡情教育与文化育人作文
在践行文化育人理念时,如何结合乡情校情找到文化育人的切入点,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课题。古镇林寨不仅有保存完整的中国最大的四角楼民居建筑群,有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且有异常浓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古镇历史,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迭出不穷的哲人英贤,素有文化之乡的雅誉。在历史长河中古镇人民不但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且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内涵:热爱家乡、尊师重教、勤劳聪慧、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忠直正义、敢于为先、自尊自爱、积极进取 古镇文化环境是我镇学生生活的第一空间,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古镇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古镇文化内涵、教育内涵和当前我县提出的文化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在乡情教育与文化育人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
一、家乡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空间,乡情村事易感人
乡情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接触外面的事物少,感知外面的思想更少,而作为自身生活的第一空间-----家乡,乡情村事是活教材,如何用好这本教材则需一定的智慧去挖掘。 对小学生的乡情教育,就是要通过身边的人和事,以家乡哲人英贤的学习、创业故事去启迪他们.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小学生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小学生身心尚处于成长期,情感日益丰富,他们很容易被榜样人物的精神事迹所打动,常常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文化育人活动中挖掘古镇的文化内涵,以哲人英贤学习、创业故事入手,通过多种方式正确引导,在情感上激起学生对哲人英贤的肯定和认同,并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在文化育人活动中,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家乡之最、家乡之美、家乡之星,家乡的改革与发展等,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内容:①了解家乡的变化,用家乡人民的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②了解家乡建设成就,懂得成就取得来之不易,而且认识到自己是家乡建设的小主人。认识家乡人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设家乡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从现在做起,为将来担当建设家乡重任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实践文化育人活动中,我镇小学组织镇内学生开展”庆六一、览古镇、爱家乡”系列活动,配合林寨古村旅游的开发,组建和培养一批红领巾义务小导游,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设计线路、自己采访、自己撰稿、自己解说,各八方游客来宣传家乡、为建设家乡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学生增长实践才干、陶冶爱乡情操、培养爱国情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让学生了解特产文化,以物激情
在文化育人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它引领主体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有所感悟。只有主体体验参与的教育活动和过程,才能真正激发人的情感,才能激发真正的情感。要进一步让学生增进对乡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镇文化的热爱之情,从家乡特产文化入手,让学生立志为弘扬家乡历史文化而努力学习的斗志。不必强求学生总是记住正面的东西也不必人为掩盖家乡的负面的东西和家乡的不足,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回避矛盾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正确的是适当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他们自己辨别是非。教育的实践又告诉我们,热爱家乡教育之所以能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在于他们从小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田一地、一乡一镇、一村一组有着真挚的感情。组织学生涉足自己熟悉的乡间,思考观察,了解特产文化,拜谒国父中山铜像,走访新农村建设等,让学生切身体会家乡之可贵生活之美好.
三、以宣传为载体,以班队活动为主渠道,把乡情教育贯串到整个文化育人活动
通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教师会议,黑板报、朝班会、小广播等广泛宣传活动,让全镇小学师生明确文化育人活动开展的目标、内容及意义,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多维文化育人空间,进而构建我镇小学文化育人网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情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具有强大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校园文化,促使师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感化下自觉遵守各项制度或守则,妥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或矛盾,让师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命,主动成为学校文化建设者,从而促进校园和谐以及教育和谐。
篇7:教育文化相关英语词汇
(大学)代理校长 acting president
(大学)副校长 vice president
(大学)校长 president/chancellor
(大学)专科 major types of education in china short 2- to 3- year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大学的)研究小组;讨论会 seminar
(国家)助学金 (state)stipend/subsidy
(戏剧学院)表演系acting department
(系)主任 chairman; chairperson
(小学)校长 head /master
(职工)子弟学校 school for children of workers & staff members
(中学)校长 principal
爱国人士 patriotic personage
爱国主义教育 education in patriotism
百分制 100-mark system
班主任class discipline adviser/head teacher
办学效益 efficiency in school management
半工半读学校 part-work and part-study school
半文盲 semiliterate; functional illiterate
包分配 guarantee job assignments
被授权 be authorized to do
必修课 required/compulsory course
毕业典礼 graduation ceremony; commencement
毕业鉴定 graduation appraisal
毕业论文 thesis; dissertation
毕业设计 graduation ceremony
毕业生graduate
毕业实习graduation field work
毕业证书 diploma; graduation certificate
博士 doctor (ph.d)
博士后 post doctorate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center for post-doctoral studies
补考 make-up examination
补习学校 continuation school
不及格fail
材料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系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财贸学校 finance and trade school
财政拨款 financial allocation
测量系 department of survey
成绩单 school report; report card; transcript
成人教育 adult education
成人学校 adult school
成人夜校 night school for adults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 to become working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moral integrity, education and a sense of discipline
初等教育 elementary education
初中 junior middle school
辍/失学青少年 school dropout/leaver
大学肆业生 undergraduate
德才兼备 to combine ability with character; equal stress on integrity and ability
低年级学生 lower grade pupil/student; pupil/student in junior grades
地理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地球物理系 department of geophysics
地质系 department of geology
电机工程系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机制造学校 electrical machinery school
电力学校 electric power school
电视大学 t.v. university
电子系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雕塑系 department of sculpture
定向招生 students are admitted to be trained for pre-determined employers
东方语言学系 department of oriental languages & literature
动物学系 department of zoology
动员 mobilize
短训班 short-term training course
多学科的 multi-disciplinary
俄语系 department of russian
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 to give scope to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creativeness
法律系 department of law
法语系 french language department
反复灌输 inculcate
纺织工程系 department of textile engineering
纺织航海学校 textile machinery school
分数 mark; grade
分校 branch school
服务性行业 service trade
辅导员 assistant for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work
附中 attached middle school
附属中学 attached middle school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副修minor
副主任 vice-chairman
岗位培训 undergo job-specific training
高等教育 higher/tertiary education
高等学校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高年级学生 upper/higher grade pupil/student; pupil/student in senior grades
高中 senior middle school
工程物理系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physics
工业大学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工业工程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工业管理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工业设计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学院 engineering institute
公费生 government-supported student
公开课 open class
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communist ethics
共产主义教育 education in communism
管理科学系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广播电视大学 television and radio broadcasting university
国画系 department of tradition chinese painting
国际关系系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经济系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劳工组织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国际贸易系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文化交流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国际政治系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国际主义教育 education in internationalism
国家发明奖 national invention prize
国家教育经费 national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国家科技进步奖 national prize for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国家统计局 the state statistical bureau
国家自然科学奖 national prize for natural sciences
海洋学系 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函授大学 correspondence college
航海系 department of navigation
河流港湾工程系 department of river & harbor engineering
护理系 department of nursing
护士学校 nurses' school
化工学校 chemical engineering school
化学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环境工程学系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会计系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会计学校 accountant school
伙食补助 food allowance
伙食费 board expenses
机械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基本框架 basic framework
基础科学 the fundamentals
基础课 basic course
基金会 foundation
及格 pass
集体主义教育 education in collectivism
计算机学系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记者招待会 press conference
技工学校 school of technology
寄宿生boarder
家业经济系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假期工作vacation jobs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to keep to the socialist orientation
兼职教授 part-time professor
建筑工程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建筑工程学校 building engineering school
建筑学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讲师 lecturer/instructor
奖励 rewards
奖学金scholarship
奖学金生 prize fellow
教材编写组 teaching materials writing group
教导主任 director of teaching and
教师进修学校 teachers' college for vocational studies
教授 professor
教书育人 to educate the person as well as impart book knowledge
教务长 dean/director of teaching affairs, dean of studies
教学、科研、生产的“三结合” “3-in-1 combination” involving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教学大纲 teaching program; syllabus
教学内容 content of courses
教学人员 the faculty; teaching staff
教学组 teaching group
教研室/组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group
教研室主任 head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education must serve the need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be integrated with productive labor, and train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ho are well developed morally, 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
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教育程度educational background
教育方针 guideline(s)/guiding principle(s) for education
教育投入 input in education
教育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gear education to the needs of modernization, the world and the future
教员休息室 staff room; common room
教职员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结合、使加入 incorporate
解剖学 department of anatomy
进修班 class for advanced studies
进修课程refresher course
经济(学)系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经济管理系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考古学系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考试examination
客座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 guest professor
课程 course; curriculum
课程包括curriculum included
课程表 school timetable
课程重点部分educational highlights
课堂讨论 class discussion
课外辅导 instruction after class
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课外阅读 outside reading
矿冶系 department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昆虫学系 department of entomology
理工科大学 colleg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理科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历史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燎原计划 the prairie fire program
林学系 department of forestry
领取助学金的学生 a grant-aided student
留级 to repeat the year's work; to stay down
留学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
聋哑学校 school of deaf-mutes
旅游管理系 department of tourist management
论文导师 supervisor
盲人学校 school for the blind/ blind men’s school
美术学院 academy of fine arts
民办学校 private school
名誉教授 honorary professor
母校 alma mater
年龄段(层)age bracket
农学系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农学院 agricultural college
农业大学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农业中学 agricultural middle school
旁听生(美)auditor
旁听生(英)guest student
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concrete problems independently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to foster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study on their own
普遍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普及教育 universal education
企业管理系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启发式 elicitation method (of teaching); heuristic method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to help develop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o think things out for themselves
气象学系 department of meteorology
汽车工程系 department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人才枯竭 exhaustion of human resources
三结合联合体 tripartite complex
三学期制 the trimester system
扫盲班 literacy class
商业学校 commercial school
社会参与 communal participation
社会活动social activities
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
社会学系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keep fit, study hard and work well.
升级 to be promoted to a higher grade
升学t o go to a school of a higher grade; to enter a higher school
升学率 proportion of students entering schools of a higher grade
生理学系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生物(学)系 department of biology
师范大学 normal university; teachers' university
师范学校 school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师范学院 teachers' college
石油地质学校 petroleum geological school
石油学系 department of petroleum
实习生intern
实行分区规划 practice regional planning
实验室主任 laboratory chief
实验员 laboratory technician
实验中学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食品工程系 department of food engineering
示范试点 demonstration pilot project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a socialist education system with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is oriented to the 21st century
授予(学士)confer
授予某人学位 to confer a degree on sb.
暑期工作summer jobs
数学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双学士制 a double ba degree system
水产技术学校 marine products technical school
水利系 depart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水利学校 water conservancy school
税收 tax revenue
硕士 master
所学课程 courses taken
特别训练special training
提高......的思想品德 enhance the moral awareness of ...
体育活动 physical activities
体育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学院 physical culture institute
天文学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填鸭式教学法 cramming/forced-feeding method of teaching
铁路机械学校 railway machinery school
铁路技术学校 railway engineering school
听课 to visit a class; to sit in on a class; to attend a lecture
通讯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图书馆学系 department of library science
图书馆员 librarian
土木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土壤系 department of soil
托儿所 nursery/ creche
脱产培训 off-job training
外籍教授 foreign professor
外交系 department of diplomacy
外语系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外语学校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卫生学校 health school
文科大学 university of liberal arts
文学系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无线电工程系 department of radio engineering
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 “five love”: love the motherland, the people, labor, and science and take good care of public property.
五分制 the 5-grade marking system
舞蹈系 department of dance
舞蹈学校 dancing school
物理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西班牙语系 department of spanish
西方语言系 department of western languages
希望工程 project hope
戏剧系 department of theatricals
系主任 department chairman /department head
系主任办公室 office of the department head
小学 primary(elementary)school
校友 alumnus; alumna
协调发展 coordinated and balanced program of development
心理学系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新闻系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新增劳动力 incoming labor force
畜牧系 depart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选修课 elective/optional course
学费 tuition (fee)
学分 credit
学分制 the credit system
学力educational level
学历education, educational history, record of formal schooling
学龄儿童 school-ager
学年 school/academic year
学期 (school)term; semester
学前教育 preschool education
学生会 students' union/association
学士bachelor
学术报告会,专题讨论会 symposium
学术活动academic activities
学位 degree
学习成绩 academic record; school record
学习年限 period of schooling
学院院长 dean of college/head of college
学制educational system
研究生 graduate student; post-graduate (student)
研究生指导教师 graduate teacher/research supervisor; faculty adviser
药学系 department of pharmacy
药科大学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冶金机械学校 metallurgical machinery school
冶金系 department of metallurgy
业余工作part-time jobs
业余学校 spare-time school
业余艺术/体育学校 amateur arts/athletic school
业余职工大学 spare-time college for staff and workers
夜校 evening (night) school
医科大学 medical university
医学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
医学系 department of medicine
医学院 medical college/school
遗传工程系 department of genetics engineering
义务教育 compulsory education; free education
艺术系 arts department
艺术学校 art school
音乐系 department of music
音乐学院 conservatory of music
银行系 department of banking
印刷系 department of printing
应届毕业生 graduating student/pupil; this year's graduates
英语系 english language department
优化教师队伍 optimize the teaching staff
优秀干部 excellent leader
优秀团员 excellent league member
邮电学校 posts &.telecommunications school
幼儿园 kindergarten
娱乐活动recreational activities
渔业航海学校 fishery and navigation school
园艺系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原子能系 department of atomic energy
运输管理系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在职进修班 in-service training course
在职培训 on-the-job/in-service training
造船学系 department of naval architecture
占百分比 account for ...%
哲学系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政治思想教育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政治系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职工大学 college for workers &. staff members
职前教育 pre-service education
职业道德 professional ethics
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职业学校 vocational school
职业中学 vocational middle school
植物(学)系 department of botany
中、小学校长headmaster/headmistress; principal
中等技术学校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中等教育 secondary education
中等专业学校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polytechnic school
中文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中学 middle(secondary)school
中医药大学university of tcm
中医院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终身教授 lifetime professor
重点大学 key university
重点学科 key disciplinary areas or priority fields of study
重点学校 key school
主副修制 a system of a major field of specialization plus a minor field
主修major
住宿生 boarder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t.a.)
注册人数 enrollment
专门课程 specialized courses
专任教师 full-time teacher
专修科 special (training) course
专业 speciality; major
专业课 specialized course
专职教师 full-time teacher
资料中心 data center
自动化系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自费生commoner
自学成才 to become educated through independent study
自学考试 self-taught examination
综合性大学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总务长 director in charge of general affairs
走读生 day student; non-resident student, extern
篇8:浅析中国文化与小学教育的文化传承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是个落含丰富的巨大宝藏,它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观念指导意义,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它有利于哺育儿童茁壮成长.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因而对儿童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世界上曾经出现过不少古老的文化,但大多中断了,像中国文化这样绵延数千年而不衰的是罕见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对自己的人民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中国文化用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聚为一体,同心同德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的奋斗。中国文化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不同文化的整合,它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它从多元文化中吸取精华,纳为己用,整合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还体现着浓厚的民族精神,从实质上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
我们今天学习中国文学,是为了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质,对其进行如实的批判和科学的抉择,更新民族思维方式、价值休系和心理素质,用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来充实我们的精神境界,用新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使中国文化更好地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传统文化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孩子进行学习,这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便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世代相传,并不断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根本大计。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孔子这样至今还受人景仰的教育家,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在近代有蔡元培、徐特立、陶行知等先行者,通过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我国古老文化的革新。今天我们应该继承这个进步的传统,通过教育工作,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同时从当代世界先进文化的精华中吸取营养,全面学习包括科学在内的文化知识。
教育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儿童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对孩子品行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与儿童文化教育的融合
1.学校教育是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是事关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是每一个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通过母语教学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所选课文中蕴涵的伦理准则、道德规范以及其展现的秀美江山、人文建筑,让儿童时时刻刻的受到民族传统文化与文明。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体会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而《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展示伟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和国画艺术。传统的汉语文化为后人保留了一笔巨大的使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那么多凝聚着汉语人文情致的诗文、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儿歌等等,都值得我们反复玩味,反复品鉴,反复吟诵。
现在,很多小学开设了第二课堂,孩子们学西古琴、国画、软笔书法、中国武术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孩子认识中国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今的学校教育,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增强,并努力培养孩子的人文气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孩子对中国文化的鉴赏能力。但是要想取得明显的效果,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以及社会的支持。因而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刘中国文化的传承,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对学校教育不足的有效补充。
2.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扩展与补充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会影响他们的政治方向、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着他们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从性。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更要求社会教育立足大局,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孩子的德育培养最直接的途径是家庭教育。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以道德、礼节为主的礼法教育。中国自古以来都把少儿教育作为家教的关键阶段,而且教育目的非常明确:一是教育少年要分辨是非、自我勉励,立志做人:二是教育少年要勤奋学习,修性养德,立志做人;三是教育少年要规范行为,安分守己,不断成熟。四是要注意教子方法和效果,做到言教和身教结合。这依然可以作为今天家庭教育的准则。
颜之推在‘家训》中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一个人的成长,与基础教育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在少儿教育的基础L进行成人教育,能收到好的效果。
当现在的学生们从课堂上的书本转入课外的录像文化、视窗文化等其他的大众文化时,表明学生接受世界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就是说当今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例如,广告、网络、电影、电视片、卡通片、电于游戏、书籍、报刊等,正因为如此,大众文化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的知识就更易于孩子们的接受了。例如,在中央一套节目中播出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年轻的妈妈正为自己的老母亲洗脚,自己的小儿子看到后,也端来一盆水,喊着:“妈妈洗脚!”旁白立即出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这样的广告直观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并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篇9:“和雅”教育文化的建构与实践
广东省从化市江埔街禾仓小学巢秀珍
【摘要】建设学校文化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有效方法。文章从“和雅”文化的提出背景、“和雅”教育文化的依据、“和雅”教育文化的建设三大方面阐述“和雅”教育文化建设的建构研究。
【扑朔迷离的文化与教育】相关文章:
1.扑朔迷离造句
2.扑朔迷离的反义词
3.扑朔迷离的近义词
8.翻译与文化迁移
9.书与文化作文
10.英语文化与英语成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