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
“幽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
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
【原文】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问题】
1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是回顾自己早年的生活。
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中“胡”原意是指北方少数民族,在词作中指的是金。
D.“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指的是自己在沧州隐居,慢慢老去。
12.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2分)
【参考答案】
11.D
12.抗金报国,收复失地,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篇2:诉衷情阅读答案
郑楷
酒旗摇曳柳花天。莺语软于绵。碎绿①未盈芳沼,倒影蘸秋千。
奁玉燕,套金蝉②。负华年。试问归期,是酴醿③后?是牡丹前?
【注】①碎绿:水中绿萍。②玉燕、金蝉:皆为女子头上饰物。③酴醿:蔷薇科,花黄白色,开于暮春。
8.词作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感情的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9.词的下阕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柳花飞舞、莺声娇柔、绿萍浮水、秋千影倒映池塘的艳丽春景图。这美丽之景引发了词中女主人公对年华流逝、青春短暂的慨叹以及孤独寂寞之情。以乐景衬哀情,使情之悲显得更为突出。
9.词的下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以动作表现女主人公的情绪:把头饰都收起来表明无心打扮自己。再以发问表现女主人公焦躁的心态,写出了对离人早早归来的'盼望之情。
【备注】这是一首写闺中人春日怀人念远的小词。上阕写春日艳丽之景。柳花飞是动景,这是从视觉角度描写。莺声“软于绵”突出了莺鸣声的娇柔,这是从 听觉角度描写。“碎绿”指水中绿萍,绿萍布满池沼,照应了“柳花天”对季节的暗示,又引出了下文。这里的景物描写,画面优美恬静,给人以美感。下阕抒闺中 人之情。所抒之情是悲情,所以上阕艳丽的景物描写是以乐景衬哀情。词中主人公触景生情,想到离人未归,于是无心梳妆。“奁玉燕,套金蝉”六个字写出了女主 人公因离人未归而无心梳妆的情态。最后直接发问:离人是酴醿花开以后归来,还是牡丹花开之前归来?语气急切,表明了主人公的焦躁无奈以及对离人早早归来的 期盼之情。
篇3:诉衷情近柳永古诗阅读答案
诉衷情近柳永古诗阅读答案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上阕中“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概括。(3分)
(2)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3)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阅读答案
.(1)营造了荒凉、凄清、寂寥的氛围。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
评分建议:答对1分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3)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
评分建议:答对两点,言之成理得4分;如答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等不得分。
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秋景,江南水乡的秋色在词人的感受中是平远开阔、疏淡优美的。词开篇“雨晴气爽”两句总写登楼远眺。先以“雨晴气爽”烘托环境气氛,给人以舒适清新之感,同时暗指时值秋季;再以“江楼”点出登临地点,“伫立”而“望”则使一个在江楼上长久的孤独默立、凝望远方的词人形象兀现在读者眼前,这也直接引出了下文的景色描写。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是写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脚下,远去的江水清澈明净,波光闪动;隔江而望,暮色中重峦叠嶂,苍苍莽莽。这里从大处落笔,一句写江,一句写山。写江水突出了秋水清澈,澄静如练的特点;写“暮山”则突出了层峦叠翠、高耸入云的特点。这两句对仗工整,字句的锤炼也颇见功力:“远”字把江水逶迤远去的景象点染了出来,使画面一下就开阔起来;“暮”字为景物涂上了苍茫的背景,使整幅画面意境全出。
接下来,词人的视线落在了水际山峦之中。“遥认断桥幽径”三句,再进一步描绘江上秋晚的景色。远远地辨认出断桥、幽僻的小路,还隐隐约约地辨认出有个小渔村,在这黄昏时分,一缕炊烟正在村里袅袅升起。“遥认”两字用得相当确切,拉开了人与景的距离。景物显得远而小,有些模糊,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断桥”、“幽径”、“渔村”、“孤烟”,这些衰残的意象,渲染出荒凉寂寥、凄清冷落的气氛,它们在临近黄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构成了秋色平远的画面。
整个上片如一幅境界寥廓的江村晚景图,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深秋雨后的江楼,无语东流的江水,层峦叠翠的远山,还有暮色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景色是凄清沉寂的,心情亦当如此,由此下片转为抒情。
过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残阳里”紧承“向晚孤烟起”,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也给全词蒙上了一层惨淡的色彩。至此,词人关于具体时间已用“暮山”、“向晚”、“残阳”数词间接或直接地加以强调,突出了秋江日暮对游子情绪的景响。“脉脉朱阑静倚”一句呼应上片的“伫立江楼”,暗示了词人一直在江楼上默然凝伫。“脉脉”二字突出了“静倚”“朱阑”、凝望沉思时的如痴如醉,难以解脱。词中虽为言明词人何以长久地独倚“江楼”,但那种浓重的.伤感之情已然深深感染了读者。于是词作水到渠成般过渡到下面一句:“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心情抑郁,竟至没有喝酒却已进入醺醺而醉的状态,足见愁情的深沉、浓烈。这其中,已暗暗透出了“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的浓重的伤别情绪,只是引而未发罢了。随着这种低沉感伤情绪的继续加重,词人满腹的愁思也汹涌如潮起来,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这几句点出了悲秋怀人的主旨。词人置身深秋景色中,远山苍茫的迷蒙,断桥孤烟的冷落,暮云将尽的惨淡,秋光渐老的哀伤,使词人联想到了羁旅生涯的苦涩艰难,前程的渺茫无望。这份生命的悲哀需要有人与他共同承担,而“故人”却远隔千里。现实的景物增强了伤别意绪,因而无法消除,唯有“竟日空凝睇”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竟日空凝睇”一句中“竟日”与前文的“暮山”、“向晚”、“残阳”、“暮云”相呼应,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词人陷入深深的愁怨难以自拔;“凝睇”又与开头的“江楼”伫望,换头处的“朱阑静倚”以及全篇的景物描写紧密相扣,使全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着一“空”字,表现了词人明知无望,却仍然对“故人”一片痴情,颇能动人心魄。
常见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客观实在)
如何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篇4:诉衷情陆游阅读答案
诉衷情陆游阅读答案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题目:
1.“鬓先秋”中借秋霜形容 (2分)
2.以下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上阙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
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3.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4分)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鬓发变白
2.D
3.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4分)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
篇5:《诉衷情》陆游阅读答案
《诉衷情》陆游阅读答案
《诉衷情》
作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考题
1、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是:怎样的形象;结合诗句简析形象;形象的意义。
诗歌描写了一个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鬓先秋”中借秋霜形容 鬓发变白(2分)
3.以下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D )(2分)
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上阙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
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3)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4分)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
(3)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本词中“空”字点染出这种近乎绝望的失望与痛苦,感情愈发的悲愤,沉郁。陆游认为自诩为塞上长城有何用,年事已高,有心无力,“空”“已”二字相映,写出了无限沉痛,极大悲愤。(回答出相同,且说出相同的情感2分,具体分析两句诗句2分)
(4)词人直抒胸臆,把过去的壮志凌云、英姿勃发、渴望建功立业与现实的报国无门、惆怅悲凉、愤慨不满作对比。塑造了自己鬓发已白、雄心不减、因时时牵挂边关而痛苦呻吟的爱国词人的形象。(技巧及分析2分,形象及分析2分)
三:
9.首句借用班超投笔从戎“以求封侯”的典故,意在表现什么?(2分)
10.谈谈你对词中“泪空流”中“空”字的理解。(2分)
11.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9.表现了作者报效国家,收拾旧河山的壮志。(2分)
10.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意对即可)(2分)
11.示例:词人用昔日匹马驰骋疆场与今日蒙尘貂裘战袍作对比,心在前线战场(天山),身却不得不退居家乡(沧州)。如此强烈的对比,深层次地揭示了词人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报国无门的愤懑。(意对即可。)(2分)
篇6:诉衷情 陆游阅读答案
陆游作《诉衷情》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
诉衷情
陆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①,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②。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③,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注】
①九重城:指京城。
②幽并:幽州、并州,此指金国占领区。③平章风月:写评品风月的文字。
陆游《诉衷情》阅读题题目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3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4分)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
5.首句借用班超投笔从戎以求封侯的典故,意在表现什么?(2分)
6.谈谈你对词中泪空流中空字的理解。(2分)
7.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2分)
篇7:诉衷情 陆游阅读答案
1.全词运用了对比(或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分)。上片回忆刚到帝京时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的情景(虚写)(1分),与下片描写晚年壮志未酬,而白发早生的感慨(实写)(1分),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出了词人的无奈和愤懑之情。(1分)(其它手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1)壮志难酬之情,词句时易失,志难城写时机失去,壮志难酬。(2)感叹年华易逝,鬓丝生两鬓已经生白发。(3)生活的无奈和愤懑之情,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写只好写文章品评风月,指点山川,建立另外一种功名。(答到一点给3分,两点即满分,其它情感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本词中空字点染出这种近乎绝望的失望与痛苦,感情愈发的悲愤,沉郁。陆游认为自诩为塞上长城有何用,年事已高,有心无力,空已二字相映,写出了无限沉痛,极大悲愤。(回答出相同,且说出相同的情感2分,具体分析两句诗句2分)
4词人直抒胸臆,把过去的壮志凌云、英姿勃发、渴望建功立业与现实的报国无门、惆怅悲凉、愤慨不满作对比。塑造了自己鬓发已白、雄心不减、因时时牵挂边关而痛苦呻吟的爱国词人的形象。(技巧及分析2分,形象及分析2分)
5.表现了作者报效国家,收拾旧河山的壮志。(2分)
6.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意对即可)(2分)
7.示例:词人用昔日匹马驰骋疆场与今日蒙尘貂裘战袍作对比,心在前线战场(天山),身却不得不退居家乡(沧州)。如此强烈的对比,深层次地揭示了词人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报国无门的愤懑。(意对即可。)(2分)
陆游《诉衷情》赏析
词的上片是忆旧。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起首两句写早年的政治生活。唐宋时九品官服色青,公元1160年(高宗绍兴三十年),陆游由福州决曹掾被荐到临安,以九品官入京改职,言“青衫”十分贴切。陆游为官期间交识的同辈人士多是一时俊彦,因言“结友尽豪英”。
“蜡封侯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写任圣政所检讨官时的活动,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很鼓舞人的。这时宋孝宗刚即位,欲有所作为,遂恢复起用主战派的著名人物张浚,筹划进取方略。
词的下片是抒愤。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换头三句既是词意的转折,接连三个三字句如走丸而下,表现出他激动的心情,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经历的转折。“时易失”,先就大局而言,就是说,好景不长,本来满有希望收复中原的大好机会竟被轻易地断送了!宋孝宗操之过急,张浚志大才疏,北进结果遭到符离之败,反而又结成了屈服于金人的隆兴和议。这些史实概括在这一短语之中,表现出了陆游的痛惜之感。“志难成,鬓丝生”就个人方面说,正因为整个政治形势起了变化,自己的壮志未酬,而白发早生,以致成终身大恨。六字之中,感慨百端。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歇拍三句写晚年家居的闲散生活和愤懑情绪。“平章风月,弹压江山”是相对上片结交豪英,夜半草檄而言的。那时候终日所对的`是英雄豪杰,所作的是羽书檄文;此时终日所对的则是江山风月,所作的则是品评风月的文字,成了管领山川的闲人。天壤之别的场景,怎能不令词人痛心疾首,透出无奈之态。风月的品评,山川的管领,原是“闲者”的事,与“功名”二字沾不上边,而结句却说“别是功名”,这是幽默语,是自我解嘲,也是激愤语,是对那些加给他“嘲咏风月”的罪名的人们,予以有力的反击,套用孟子的一句话就是:“予岂好嘲咏风月哉;予不得已也!”
全篇率意而写,不假雕琢,语明而情真,通过上下片的强烈对比,反映出陆游晚年的不平静心情。
篇8:陆游《诉衷情》阅读答案
陆游《诉衷情》阅读答案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鬓先秋”中借秋霜形容 (2分)
8.以下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上阙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
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参考答案:
7.鬓发变白
8.D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
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A
6.陆游,_______(朝代)文学家。“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他的另一首作品《__________________》。
7.第6题提到的这句诗和本词中的“_____________ _____”意思最相近,它们都表达了作者始终坚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2分)
6. 南宋/宋代(1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分)
7.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分)抗金卫国/为国收复失地(大意对即可,1 分)
篇9:诉衷情郑楷阅读答案
诉衷情郑楷阅读答案
诉衷情郑楷阅读答案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沙场秋点兵”,“沙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
B.“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
D.“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6.战场 7.D 8.唐 柳宗元
【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2.春寒古诗阅读答案
6.春兴古诗阅读答案
10.曲江二首其一古诗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