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文言文练习:阮籍

文言文练习:阮籍

2022-06-04 07:3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NIN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文言文练习:阮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文言文练习:阮籍,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文言文练习:阮籍

篇1:文言文练习:阮籍

文言文练习:阮籍

阮籍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 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选自《晋书》)

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坏府舍屏障 坏:毁坏 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穷:尽

C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批评 D乃赍酒挟琴造焉 造:赠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而喜怒不形于色 吾尝终日而思矣

B.籍由是不与世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皆以酣醉获免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称代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临诣府,使取之 代前文的作 B籍便书案,使写之 代前文的书案

C钟会数以时事问之 代前文的文章 D乃赍酒挟琴造焉 代前文的阮籍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是

①籍由是不与世事 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③籍沉醉忘作

④举声一吼,吐血数升 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 ①③⑤

5.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是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A坏:拆除;C臧否:评论人物的好坏善恶;D造:访问)

2.D(A而①表承接,②表修饰;B与①参与,动词,②跟,介词;C为①替,②为了;)

3.D(A称代前文的文辞;B称代前文书案的文字;C指阮籍)

4.B(①是名士少有全者的对策,②是性至孝,痛伤其母之逝的表现)

5.A(什么事都不表现在神态上错)

6.(1)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2)使者把这事告诉阮籍,阮籍便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文字都不必改动。

【参考译文】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剂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在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

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了他。

篇2: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首领),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乃发兵与荆州刺史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与民便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顾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zōu,骑马的侍从)。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不登公位。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遗言薄敛,不受赠遗。旧典,二千石卒官赙(丧葬费)百万,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诏书褒美,敕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

———(选自《后汉书羊续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 拜:朝贺B.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 发:征集,调发

C.乃羸服间行间:(从)小道 ,偏僻道路 D.续闭门不内 内:同“纳”,接纳

5、下列加点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续受而悬于庭 B.续乃坐使人于单席

C.以其无礼于晋 D.(齐鲁两军)战于长勺

6.给文中划线句断句,合理的一项是(3分)

A.而征为太常未及 / 行会病卒时 / 年四十八 / 遗言薄敛 / 不受赠遗。

B.而征为太常 / 未及行 / 会病卒 / 时年四十八 / 遗言薄敛 / 不受赠遗。

C.而征为太常 / 未及行 / 会病卒时 / 年四十八遗言 / 薄敛不受赠遗。

D.而征为太 / 常未及行 / 会病卒时 / 年四十八遗言 / 薄敛 / 不受赠遗。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羊续被大将军窦武征召任职,后窦武犯罪,羊续受到牵连,被止做官十多年。重获启用后,在黄巾军攻占舒城时,他临危不乱,调度有方,大破敌军。

B.羊续担任南阳太守,在进入南阳郡界内后,化装成平民,带一名童子私访,对各县的令长是贪猾还是廉洁,官民善良还是奸邪,他都一一了解清楚,郡中人惊奇震恐,被他慑服。

C.羊续的妻子和儿子羊秘到郡中官邸探亲,羊续却拒之门外。羊续所有物品只有破旧的衣,数斛盐和麦而已。羊续对儿子说:“我自己用的东西只有这些,用什么来养活你的母亲呢?”于是把羊秘和他的母亲送走了。

D.羊续担任太尉,有机会封为“三公”。汉灵帝派去的使者,想私得贿赂,向羊续索要千万礼钱。羊续却让他坐单薄的席子,举起棉袄说,自己的资产,仅此而已。使者不悦,最终“三公”的封号与羊续无缘。

8.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2)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3)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参考答案

4.A

5.C

6.B

7.D

8.(1)其余的党羽(或跟从的人),原本是平民百姓,发给他们生产工具,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

(2)羊续深深痛恨这种奢侈行为,常常穿着破衣,吃简单的食物,乘坐瘦马破车。

(3)府丞后来又进献生鱼,羊续就拿出先前悬挂着的鱼来阻止他的行为。(赋分时侧重看句意)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A拜:任命。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文言虚词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高考重点考查的一般有18个虚词,做文言虚词类题时,要特别重视教材中的典型句子的积累,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C项,对,介词。其余意义为“在”。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学科网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此题可根据标志性的词语断句,例如,“未”“会”“卒”,还可根据表时间的词语断句,例如,“时年”等。所以选B。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7.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讨要礼钱和心情不悦的,是汉灵帝,使者只是奉命行事罢了。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辈、赋与、使、就、疾、进、以、杜。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羊续因为是忠臣子孙受拜郎中,离任后,被征辟至大将军窦武的幕府任官。窦武因事被治罪,羊续因党锢之事,被锢不许为官十余年,在家中闭门不出,静居自守 。党解除后,再被征辟至太尉府任官,经四迁升为庐江太守。以后扬州黄巾军攻打舒城,放火焚烧城郭,羊续调发县里二十岁以上的男子,都发给兵器上阵,年幼体弱者,让他们全部担水灭火。共调数万人,齐心奋战,大败敌兵,庐江郡界内得以平定。此后安风的贼人戴风等人作乱,羊续又率兵将其击溃,斩杀三千余人,生擒其首领,其余的党羽原为平民,羊续发给生产工具,让他们回乡务农。

中平三年,江夏兵卒赵慈反叛,杀宛南阳太守秦颉,攻陷了六个县。朝廷拜羊续为南阳太守。他进入南阳郡界内。便化装成平民间道而行,仅带一名随侍童子,了解各县情况,询问风俗民情,然后才去上任。各县的令长贪猾还是廉洁,官民善良还是奸邪,他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郡中人惊奇震恐,都被他所慑服。于是调兵与荆州刺史敏一同进攻赵慈,将其斩首,俘获贼众五千余人。因而使所属各县的残余贼人都到羊续那里请降。羊续上见朝廷,宽免了那些随从作乱的人。贼人清剿平定之后,羊续在郡中颁布政令,为百姓兴利除害,百姓都欢悦佩服。当时有权势者及富豪人家都崇尚奢侈华丽,羊续对此深为憎恶,因而常常身穿破旧的衣服。乘用的车马也很简陋。府丞曾向他贡献活鱼,羊续收下后却悬挂在庭院之中,府丞后来又,向他献鱼,羊续便把先前悬挂的那些鱼拿给他看,以告诫他以后不要再献。羊续的妻子和儿子羊秘后来到郡中官邸找他,羊续却拒之门外。他的妻子只好带着羊秘回去。羊续所有物品只有布制的衣服、破旧的衣,数斛盐和麦而已。羊续对儿子羊秘说:“我自己用的东西只有这些,用什么来养活你的母亲呢 ?”而把羊秘和他的母亲送走了。

中平六年,汉灵帝准备任命羊续为太尉。当时拜任三公的人,都要向东园交纳礼钱上千万,灵帝命令宦官监督此事,名之为“左驺”。监督此事的宦官所到之处,都要上等礼节相迎,并丰厚地给予贿赂。而羊续却让他坐在单席上,举起旧棉絮做的袍子给他看说:“臣下的家产,仅有这件袍子而已。”这个宦官报告了灵帝,灵帝很不高兴,羊续因此而没有登上三公之位。又征召他任太常,还未成行,不巧病故了,当时年仅四十八岁。留下遗言要薄葬,不要接受朝廷赐赠。依照旧制,二千石级的官员去世,要赠钱一百万办丧事。府丞焦俭遵照羊续的遗嘱。一文钱都没有接受。灵帝下诏予以赞扬,敕令太山太守把官府办丧事的钱赐给羊续的家人。

篇3:节选文言文练习

两篇节选文言文练习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弗之怠 弗:

(3)宋濂尝与客饮 尝:

(4)间问群臣臧否 臧: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12.【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答案解释】

9.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评分:共2分。每对一处得1分。

10.(1)爱好 (2)不 (3)曾经 (4)善,好

评分:共2分。每空0.5分

11.(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2.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评分:共2分。每空1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篇4:文言文阅读阮籍阅读理解答案

文言文阅读阮籍阅读理解答案

阮籍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 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选自《晋书》)

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坏府舍屏障 坏:毁坏 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穷:尽

C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批评 D乃赍酒挟琴造焉 造:赠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而喜怒不形于色 吾尝终日而思矣

B.籍由是不与世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皆以酣醉获免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称代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临诣府,使取之 代前文的作 B籍便书案,使写之 代前文的书案

C钟会数以时事问之 代前文的文章 D乃赍酒挟琴造焉 代前文的阮籍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是

①籍由是不与世事 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③籍沉醉忘作

④举声一吼,吐血数升 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 ①③⑤

5.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是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阮籍

阮籍(公元2―263年),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县治)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r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目录人物生平人物思想文学特点个人作品收缩展开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阮籍的父亲阮r,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曾经做过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掌管记室,后为仓曹椽属。阮籍的族父阮武,也是阮籍的族兄,是位学问渊博,通达之士,是阮籍的知己兼老师。阮籍还有一个哥哥和妹妹,哥哥名叫阮熙,做过武都太守,他的儿子就是与阮籍同入竹林的阮咸,阮籍的妹妹史书上少有记载,故不知其名。阮籍有一子一女,子名浑,字长成,女不知其名。

少年时期

阮籍,出生于汉建安十五年(210),三岁丧父,由母亲把他抚养长大。父亲死后,家境清苦,阮籍勤学而成才,天赋秉异,八岁就能写文章,终日弹琴长啸。在他少年时期好学不倦,酷爱研习儒家的诗书,同时也表现为不慕荣利富贵,以道德高尚、乐天安贫的古代贤者为效法榜样的志趣。阮籍在习文的同时还兼习武,其《咏怀诗》写到:“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阮籍性格孤僻,轻荡,大约在十六七岁时,有一次随其叔父阮熙到东郡,充州刺史王昶与他相见时,他“终日不开一言”,王昶“自以为不能测”。 阮籍在政治上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正始时期

当时明帝曹币淹觯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正始三年(242)左右,当时任太尉之职的蒋济听说阮籍“俊而淑悦,为志高”,于是询问椽属王默,王默予以确认。之后,蒋济准备证辟阮籍做自己的椽属。阮籍听到消息,就写了一封《奏记》,亲自送到洛阳城外的都亭,请吏卒转呈蒋济。《奏记》中说自己才疏学浅,出生卑微,难堪重任。婉言表示谢绝。蒋济原先担心阮籍不会应辟,后来得知他已到都亭,误以为他已应命,其《奏记》中所说的不过是口头上的客套话,所以很是高兴,于是派人去迎他,不想阮籍已经回去了。蒋济非常生气,迁怒于王默。王默很是害怕,只好写信劝说阮籍。阮籍的乡党亲属也都来劝喻,他不好再推托,勉强就任,但是不久即告病辞归。这是阮籍一生中的第一次出仕,这次出仕显然带有某种被迫的性质。 正始八年(247)前后,阮籍与王戎的父亲同时任尚书郎。阮籍病免尚书郎之后不久,又受曹爽的征辟,招为参军,阮籍婉言拒绝之。这是阮籍第二次出仕。(注:关于阮籍是否担任曹爽的参军,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晋书・阮籍传》的记载为:“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即阮籍没有做曹爽的参军。但《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写到“后为尚书郎,曹爽参军。”这里参照《晋书》上面的记载。)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心怀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竹林时期

正始之后,阮籍与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诸人,共为“竹林之游”,史称他们为“竹林七贤”。当今学术界通常把竹林七贤的学术思想活动时间称为“竹林时期”。 正始十年(249)四月改元嘉平,阮籍时年恰四十岁,阮籍做了司马懿的从事中郎。嘉平三年(251)是司马懿卒后,阮籍又做了司马师的从事中郎,他担任此职一直到嘉平六年(254)。嘉平六年,即正元元年(254),高贵乡公曹髦即帝位之后,司马师为了笼络人心,大肆封官晋爵,阮籍也被赐为关内侯、徙官散骑常侍。第二年,即正元二年(255),司马师在讨伐丘俭、文钦时,因患目病而卒于军中。司马师之后,由其弟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可能就在这年,阮籍主动向司马昭请求到东平任职,司马昭很爽快地答应了,然而阮籍在东平任上只十余日就回来了。阮籍从东平返回京师洛阳后,马上又作了司马昭的从事中郎。他担任此职的时间大概只有一年左右。甘露元年(256),也即正元三年(六月改元甘露),阮籍请求作步兵校尉。步兵校尉一职,虽然是中央政府的属官,但不像散骑常侍那样与皇帝有亲近的关系;虽然是武职,但又不执兵权,不会给司马氏造成压力,引起司马氏的猜忌。阮籍担任此官职时间最长,所以后世通常称之为“阮步兵”。 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无法进行。 景元四年(263)十月,司马昭被晋封位晋公,位相国,加九锡,这是司马昭正式实施其篡权的重要一步。按照例行公事,由曹魏傀儡皇帝曹奂下诏加封晋爵,司马氏谦让一番,然后再由公卿大臣“劝进”,当时阮籍担任步兵校尉之职,也被受命执笔,但阮籍依旧喝酒,等到使者来催稿时,阮籍只好带酒拟稿塞责。 阮籍死于景元四年(263)冬,也就是在他写了《劝进表》之后的一二个月,享年五十四岁。

人物思想

阮籍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用世,后来发生魏晋禅代的政治**,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深感生命无常,因此采取了蔑弃礼法名教的愤激态度,转到以隐世为旨趣的道家思想轨道上来。在阮籍的自述诗《咏怀诗》中“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可以看到这一点。另一方面也受了当时盛行的玄学的影响,阮籍自己也是魏晋玄学中的重要人物,他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通老论》、《达庄论》。不过阮籍并非纯宗道家,他对儒学也并不一概排斥,如他在《乐论》一文中就充分肯定孔子制礼作乐对于“移风易俗”要性,认为“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在很多方面阮籍甚至尊崇儒家的一些学说,比如儒家的伦理孝道。 阮籍在社会政治观上主张“自然”排斥名教,想建立道家所说的“无为”、“无君”的社会。在哲学观上,阮籍赞同老庄的“达”的观点,认为“达’‘的根本途径或基本方法即为“齐物”。 正始时期的阮籍强调天与人的统一,竹林时期的阮籍则以自然排斥名教。阮籍思想的变化,不仅表现为对天人之“关系”的理解不同,而且也表现为对其本身“意蕴”的规定不同。

文学特点

咏怀诗

阮籍的《咏怀诗》通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和形象塑造等,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比兴和形象塑造是《咏怀诗》最重要的艺术手法。 《咏怀诗》注重炼字,看似语言朴素,不事雕琢,其实意境旨远,用词贴切。 阮籍《咏怀诗》的意旨,如同钟峡所说:“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咏怀诗》的思想内容非常复杂而广泛,但突出的是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伤和对现实的无法忘怀,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种忧愁焦虑的情绪。

论说文

阮籍的论说文,都是阐述其哲学观念的,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乐论》等。这些论说文,都是采用“答客问”的辩难式写法,主人公则是“阮子”、“阮先生”或“先生”所以读者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为自己塑造的玄学家形象。文章注重结构上的逻辑层次,一般都首尾照应,论证逐层深入,善于作抽象的、本质的分析,体现了魏晋时期思辩方式的进步。它们的语言风格比较朴素凝重,不尚华饰,稍有骈化的痕迹。 同时阮籍在其作品中流露出较浓厚的仙隐思想,如《大人先生传》。但是却无轻松闲适,飘然轻举的内容,而是充满苦闷,哀伤和孤独的情怀,这是由当时的形式所迫。

个人作品

诗:《咏怀古诗八十二首》 散文:《大人先生传》、《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等 赋:《清思赋》、《首阳山赋》、《鸠赋》、《猕猴赋》等

篇6:《爱莲说》文言文练习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

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①水陆草木之花 (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③可爱者甚蕃 (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

3、翻译句子。

①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填空。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5、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①的 ②却、可是 ③多 ④洗涤

3、①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②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沾染。

4、追求隐逸 贪慕富贵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意思对即可)

5、“略”。

篇7: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精选2篇练习及答案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馑粥不充⑤,日昃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日: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馑(zhān)粥不充:馑,稠粥。充,充足。⑥日昃(zè):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____

(3)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____

(4)感泣辞母: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

3.翻译句子。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①____________,[乙]文范仲淹是:②________。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③________、 ___ _(要求填写两个)。

参考答案:

1.(1)用作动词,“佩带”;(2)通”,”;(3)热水;(4)辞别。

2.C点拨:A①连词,”;②连词,”。B①助词,取消独立性;②动词,”。C①和②都是介词,都当。D①人称代词,”;②加强反问语气。

3.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4.①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②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③囊萤映省、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画荻凿壁等

篇8:《聊斋》文言文练习

《聊斋》文言文练习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闺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日:”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适巨绅家将嫁女适:

(2)又出示谕阖城户口谕: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l|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B.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c.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D.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3.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4分)

4.请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2分)

(1)盗贼:

(2)于成龙:

【文言文练习:阮籍】相关文章:

1.节选文言文练习

2.《爱莲说》文言文练习

3.《治国安民》文言文专项练习

4.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练习

5.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

6.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

7.《岳阳楼记》文言文阅读练习

8.文言文阅读同步练习

9.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其答案

10.罗艺传文言文练习

下载word文档
《文言文练习:阮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