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斑斓的窗口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

斑斓的窗口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

2024-03-29 07:59: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wenbiao062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斑斓的窗口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斑斓的窗口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斑斓的窗口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

篇1:斑斓的窗口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

斑斓的窗口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

我自小喜欢阅读,在我看来,好书犹如陈年佳酿,杂志则是精美的糕点。

小时候,虽然缺衣少食,但家里长年总订有几本精心挑选过的杂志。因为有了《少年时代》,我的少年时光变得熠熠生辉。许多美好的回忆,与杂志里斑斓的世界相映叠。

读中学后,哥哥为家里又增订了《旅行家》《富春江画报》《世界美术》《大众电影》等杂志。《世界美术》略嫌深奥,很对哥哥的口味。每期《旅行家》《富春江画报》看完之后,我便大动刀剪,将封底和中间的彩页和图画剪贴到自制的画册里。几年后,我已积累了厚厚的两本画册,一本世界油画专辑,一本摄影作品专辑。我总是在课余闲暇翻阅,细细研究色彩的搭配,沉浸在作品的意境里。由于几次搬迁,这两本画册都丢失了,但那些采自大兴安岭的隽永画面已深深印刻于我的脑海,每当浮想起这些优美的作品,心灵犹如生长出翅膀,遨游群山,嗅到那自由而清冽的空气,得到片刻的休憩。

上世纪80年代,许多介绍国外风情的杂志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我的书桌上多出了《海外文摘》《世界博览》《海外星云》《环球银幕》几样杂志。欧洲的建筑、园林、家具、时装、绘画、文学、历史,通过杂志传递过来。那时我在北京读书,对欧洲文明的向往成为我追随的梦想。每逢周日,我会到朝阳门外的糕点铺,花2元钱买一个丹麦起酥牛角火腿面包,略微奢侈一下,然后去位于朝阳门大街的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站上一天,翻阅那些纸张厚重的外国杂志。那些书印刷质量非常之好,散发出浓浓的纸墨香,似乎整个欧洲文明的精粹都浓缩在里面。

大四那年,我在四川电视台实习,适逢四川图书馆举办外国图书、杂志展,这可乐坏了蓉城的读书人,专程前来观展的人摩肩接踵。不久,外文书店里开辟了外文杂志专柜,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家居杂志强烈震撼了深居内地的成都人。讲究生活艺术向来是欧洲人的文化传统,而这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我。我在图书馆里读黑格尔的《美学》、叔本华的《论自由意志》、威廉冈特的《美的历险》,其动机或许仅仅源自某本杂志里的`一组欧洲风情画、一篇散文,或是一则小故事。

如果说世界是一本厚重的书,杂志就是这个世界斑斓的窗口。

毕业后,我回到成都工作,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丰富有趣。生存的压力,工作的烦恼,人际的纠纷,常常把我折磨得愁眉不展。八小时外的片暇,到街上溜达,我发现了拐角处的邮亭。常常因为《三联生活周刊》里殳俏的一篇美食文章而莫名欢喜上半天,也曾因为《南方人物周刊》里某个人物的精彩人生而激动万分。我成了那个邮亭的常客。这时候,我终于悟出:这世界难以改变,但我却可以改变自己渺小的生活,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买一本《瑞丽家居》杂志,琢磨许久,然后精心打点自己的家;可以参照《四川烹饪》学几样厨艺,双休日在家宴请宾客;可以时常翻阅《万象》《书城》,与心仪的文人交流对话,精心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杂志,引领我过上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

阅读题:

1.理解词义。解释文章开头一段中加点词的含义。

【思路提示】从所用的修辞手法入手,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概括要点。全文写了五个时期我对杂志的喜爱,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1)(2)(3)(4)(5)

【思路提示】抓住五个段落的中心内容分别进行简要的概括。

3.把握文意。联系文本,说说为什么杂志是世界斑斓的窗口。

【思路提示】通过分析点题句子的含意,把握全文的大意。

4.迁移拓展。平时生活、学习中,你一定接触过一些杂志。这些杂志对你有什么帮助或启迪呢?请举一个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思路提示】通过阅读文本,联系自己实际,说明杂志对自己的帮助或启迪。

参考答案:

1.佳酿:本指美酒,这里比喻好书就像陈年美酒一样浓香甘甜。 糕点:本指糕和点心,这里比喻杂志就像精美的糕点一样鲜美清香。

2.(1)小时候,《少年时代》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2)中学时,我利用杂志剪辑画册,受到了艺术的熏陶。(3)在北京读书时,我从杂志上了解整个欧洲文明的精粹。(4)大四实习时,受杂志上介绍的生活艺术影响,我学习欧洲传统文化。(5)工作后,杂志引领我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

3.杂志就像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到外面精彩的生活,可以学习世界文明的精华,可以与文人交流对话,等等,所以说杂志是世界斑斓的窗口。

4.示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中学生阅读》,在这本杂志中,我读到了许多优美的文章,对我启发很大。以后我经常读它,慢慢地喜欢上了阅读,也促进了我语文水平的提高。

篇2:《斑斓的窗口》阅读答案

我自小喜欢阅读,在我看来,好书犹如陈年佳酿,杂志则是精美的糕点。

小时候,虽然缺衣少食,但家里长年总订有几本精心挑选过的杂志。因为有了《少年时代》,我的少年时光变得熠熠生辉。许多美好的回忆,与杂志里斑斓的世界相映叠。

读中学后,哥哥为家里又增订了《旅行家》《富春江画报》《世界美术》《大众电影》等杂志。《世界美术》略嫌深奥,很对哥哥的口味。每期《旅行家》《富春江画报》看完之后,我便大动刀剪,将封底和中间的彩页和图画剪贴到自制的画册里。几年后,我已积累了厚厚的两本画册,一本世界油画专辑,一本摄影作品专辑。我总是在课余闲暇翻阅,细细研究色彩的搭配,沉浸在作品的意境里。由于几次搬迁,这两本画册都丢失了,但那些采自大兴安岭的隽永画面已深深印刻于我的脑海,每当浮想起这些优美的作品,心灵犹如生长出翅膀,遨游群山,嗅到那自由而清冽的空气,得到片刻的休憩。

上世纪80年代,许多介绍国外风情的杂志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我的书桌上多出了《海外文摘》《世界博览》《海外星云》《环球银幕》几样杂志。欧洲的建筑、园林、家具、时装、绘画、文学、历史,通过杂志传递过来。那时我在北京读书,对欧洲文明的向往成为我追随的梦想。每逢周日,我会到朝阳门外的糕点铺,花2元钱买一个丹麦起酥牛角火腿面包,略微奢侈一下,然后去位于朝阳门大街的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站上一天,翻阅那些纸张厚重的`外国杂志。那些书印刷质量非常之好,散发出浓浓的纸墨香,似乎整个欧洲文明的精粹都浓缩在里面。

大四那年,我在四川电视台实习,适逢四川图书馆举办外国图书、杂志展,这可乐坏了蓉城的读书人,专程前来观展的人摩肩接踵。不久,外文书店里开辟了外文杂志专柜,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家居杂志强烈震撼了深居内地的成都人。讲究生活艺术向来是欧洲人的文化传统,而这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我。我在图书馆里读黑格尔的《美学》、叔本华的《论自由意志》、威廉·冈特的《美的历险》,其动机或许仅仅源自某本杂志里的一组欧洲风情画、一篇散文,或是一则小故事。

如果说世界是一本厚重的书,杂志就是这个世界斑斓的窗口。

毕业后,我回到成都工作,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丰富有趣。生存的压力,工作的烦恼,人际的纠纷,常常把我折磨得愁眉不展。八小时外的片暇,到街上溜达,我发现了拐角处的邮亭。常常因为《三联生活周刊》里殳俏的一篇美食文章而莫名欢喜上半天,也曾因为《南方人物周刊》里某个人物的精彩人生而激动万分。我成了那个邮亭的常客。这时候,我终于悟出:这世界难以改变,但我却可以改变自己渺小的生活,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买一本《瑞丽家居》杂志,琢磨许久,然后精心打点自己的家;可以参照《四川烹饪》学几样厨艺,双休日在家宴请宾客;可以时常翻阅《万象》《书城》,与心仪的文人交流对话,精心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杂志,引领我过上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

篇3:《斑斓的窗口》阅读答案

1.理解词义。解释文章开头一段中加点词的含义。

【思路提示】从所用的修辞手法入手,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概括要点。全文写了五个时期“我”对杂志的喜爱,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1)(2)(3)(4)(5)

【思路提示】抓住五个段落的中心内容分别进行简要的概括。

3.把握文意。联系文本,说说为什么杂志是“世界斑斓的窗口”。

【思路提示】通过分析点题句子的含意,把握全文的大意。

4.迁移拓展。平时生活、学习中,你一定接触过一些杂志。这些杂志对你有什么帮助或启迪呢?请举一个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思路提示】通过阅读文本,联系自己实际,说明杂志对自己的帮助或启迪。

篇4:《斑斓的窗口》阅读答案

1.佳酿:本指美酒,这里比喻好书就像陈年美酒一样浓香甘甜。 糕点:本指糕和点心,这里比喻杂志就像精美的糕点一样鲜美清香。

2.(1)小时候,《少年时代》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2)中学时,我利用杂志剪辑画册,受到了艺术的熏陶。(3)在北京读书时,我从杂志上了解整个欧洲文明的精粹。(4)大四实习时,受杂志上介绍的生活艺术影响,我学习欧洲传统文化。(5)工作后,杂志引领我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

3.杂志就像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到外面精彩的生活,可以学习世界文明的精华,可以与文人交流对话,等等,所以说杂志是“世界斑斓的窗口”。

4.示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中学生阅读》,在这本杂志中,我读到了许多优美的文章,对我启发很大。以后我经常读它,慢慢地喜欢上了阅读,也促进了我语文水平的提高。

篇5:古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古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1.下面各项中加粗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执策而临之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帝称善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2.下面各项中加粗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策之不以其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C.驽纯之材也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此其寡取易盈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行百里始奋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斜线(/)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

⑵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意对即可)

4.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5.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篇6:醉翁亭记 阅读训练附答案

醉翁亭记 阅读训练附答案

(1)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那天,狂风夹带着雪花,提前送来了寒冷的夜晚。鲁兹太太开始费力地关店门。

(2)自从丈夫鲁兹走后,她独自经营着这个零售店已经十多年了,只要她想,她总能在这屋子里看到鲁兹熟悉的身影,仿佛他从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样,她实在是舍不得把这个小店盘兑出去,尽管她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

(3)有个年轻人急促地闯进来,递上50美元,说要一份热狗和一杯牛奶。在接过那张钞票的一瞬间,凭经验鲁兹太太断定那是张假钞,在黑市用5美元就可以搞到。她瞟了年轻人一眼,他低垂着头,神情怠倦,衣着单薄,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那该是一个失业的流浪汉,鲁兹太太在心里暗自思忖着。能换一张吗?或者给我零钱?鲁兹太太不动声色地问道。年轻人开始紧张慌乱起来,脸上泛起了红晕,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头垂得很低,窘迫、羞愧得不知所措,他犹豫了半天说:没有,太太,我只有几美分,我我很想要一份热狗,我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这是一个还没有丧失羞耻感的孩子,鲁兹太太在心里这样评判着眼前的年轻人。能害羞,说明他知荣明耻,才会内心不安于心不忍,或许是失意让他暂时迷失了自己,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喝更有震撼力。想到这儿,鲁兹太太不再迟疑,马上找零钱。

(4)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当口,鲁兹太太忽然大叫一声,手捂着胸口踉跄了几下。年轻人吓坏了,赶紧上前扶着老人。快!鲁兹太太把那50元的假钞塞到年轻人手里:到盛大诊所买药,就说鲁兹太太病了。年轻人走后,鲁兹太太麻利地抓起电话,打到那个诊所,那是她弟弟开办的。鲁兹太太在电话里说:如果有个年轻人来给我买药,给他几美分的药好了,另外,他手里有一张50美元的假钞。如果他是个善良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孩子,他就一定能回来。鲁兹太太默默地祷告着,她真的不希望他走得太远。一会儿,诊所的电话打过来了,告诉鲁兹太太年轻人已经拿着药走了,没有用假钞。鲁兹太太长吁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看走眼,她禁不住喜形于色。那个夜晚,年轻人不离左右地陪伴着病中的鲁兹太太。天亮后,鲁兹太太感激年轻人救了自己,竭力挽留要离开的年轻人,恳求他帮她照看几天零售店。几天过去了,几年也过去了,那个小零售店变成了小超市,小超市又有了子超市,而年轻人也一直陪伴着鲁兹太太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程。随着小超市星罗棋布地展开,那个年轻人的名字也渐渐地被人所熟知,他就是在美国靠零售发迹的怀特。

(5)鲁兹太太临终时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其实怀特知道,不仅是善良更是鲁兹太太富有智慧的爱,牵引了他的心,让他感恩至今。那个风雪之夜,鲁兹太太用心智营造了一个美丽的契机,用善意的谎言让他体面而又不失自尊地接受了她的帮助,她用善良给予了他生活上的温暖。

(6)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也总是无痕的,因为它蕴涵了智慧的灵光,不彰显,也不哗然,却高尚持久,如润地无声的涓涓细流,如吹面不寒的杨柳和风,给人贴切的关怀,却不留任何痕迹。

1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3、结合文章揣摩并用第一人称写出文中画线句中那个年轻人的心理活动。(3分)

14.文中说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喝更有震撼力,请根据你的生活经历,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给以说明。(3分)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的含义。(4分)

16.鲁兹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加以归纳。(4分)

17.仔细研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相关内容,探究文章标题挚爱无痕的含义。(3分)

材料一:一个男孩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一位老人问他购买上帝干嘛,他告诉老人说父母去世,叔叔抚养他,但叔叔病了,医生说只有上帝能救他。老人卖给了他一瓶上帝之吻的饮料,并告诉他叔叔喝了这瓶饮料就没事了。后来老人请来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夫治好了小男孩叔叔的病。

(材料来源《购买上帝的男孩》)

材料二:2月新学期开学之日,长沙市近10万贫困生拿到了中央和地方提供的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教育部门在这些免费课本上盖上了一个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的印章,这种做法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持反对态度的网友认为,人穷志不能短,为了获得政府的照顾而以贫困身份示众为代价,对于同样具有人格尊严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是一种伤害。那些同学有可能因此产生自卑感,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材料来源《扬子晚报》209月)

参考答案:

12.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鲁兹太太以突然生病假借买药为由试出用假钞买食物的失业流浪汉怀特只是一念之差,于是决定帮助他,用感谢他照顾的方式留下了怀特,最终成就了他的事业。(2分,内容概括准确,语言简洁即可)

13.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难道这位太太认出这是假钞了吗?不会的,不会的,我真的是找不到活干啊,只能用这张假钞买点吃的了,我实在是没有一点办法啊,我还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丢人的事啊,我该怎么办呢?唉,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和太太说我没有别的钱了,而且实在需要一点吃的东西。(3分,只要能抓住抓住怀特慌乱、窘迫、羞愧、犹豫的神态来写,并能具体地写出其心理变化的过程,写出慌乱、羞愧、犹豫各得1分)

14.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是生活中的例子,能反映出教师或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能用关怀而不是打骂的方式,使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并改正。(3分,视内容和表达分3、2、1给分)

15.参考:善良让怀特生存了下来并取得了鲁兹太太的信任,最终成为美国零售业的知名人物;善良让鲁兹太太成功地挽救了一个有可能走上邪路的失业流浪汉,晚年有靠,自己的事业也有了很好的帮手和接班人。(4分,分别从两个人物来谈,每个人物2分,意对即可)

16.参考:鲁兹太太是一个善良的人。(1分)明知是假钞还是买食品给流浪汉,自始至终不需要他的任何回报。(1分)她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1分)对于怀特,她巧妙地照顾他的自尊心并且用买药试探他的本性,不留下任何痕迹,然后假借需要照顾让怀特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帮助。(1分)

17.不设统一答案,参考:挚爱无痕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真心付出自己的爱,用善良与智慧巧妙地维护对方的自尊,尤其是对孩子或者落难中的人更是如此,给予别人帮助却永不求回报。(3分,视内容和表达分3、2、1给分)

篇7:敝帚自珍阅读训练附答案

敝帚自珍阅读训练附答案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⑥[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自古而然( ) (2)而固小之( )

(3)鲜能备善( ) (4)斯不自见之患也( )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武仲以能属文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策之不以其道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1分)

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那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3分)

答案:

1.(1)这样 (2)轻视(3)少(4)害处2.B

3.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4.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篇8:大蜻蜓阅读训练附答案

大蜻蜓阅读训练附答案

大蜻蜓

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对的打“――”。

蜻蜓(qīn qīng) 扇着(shān shàn)

乘凉(niáng liáng) 捉住(zhuō zuō)

2、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漂亮――( ) 喜欢――( )

3、用“下划线” 画出描写蜻蜓外形的句子。

4、读读短文中的这个句子“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

这是把蜻蜓的_ _比作 ___。

5、我非常喜欢大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

参考答案:

1、qīng shàn liáng zhuō

2、丑陋 讨厌

3、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

4、眼珠 玻璃球

5、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

【斑斓的窗口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1.《斑斓的窗口》阅读答案

2.阿来阅读训练附答案

3.《凿壁偷光》阅读训练附答案

4.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读书附答案

5.搭石阅读训练附答案

6.《放船》 阅读训练附答案

7.《篱笆青青 》阅读训练附答案

8.男孩别哭阅读训练附答案

9.《步步高升的人》阅读训练附答案

10.《凉州词》诗歌阅读训练附答案

下载word文档
《斑斓的窗口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