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廉 颇 思 赵》阅读训练附答案

《廉 颇 思 赵》阅读训练附答案

2022-06-23 08:41: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吃雪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廉 颇 思 赵》阅读训练附答案,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廉 颇 思 赵》阅读训练附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廉 颇 思 赵》阅读训练附答案

篇1:廉颇思赵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廉颇思赵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④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复得:再起用。②廉颇:赵国的.大将。③毁:诽谤,说坏话。④矢:通“屎”。

【小题1】给下面句子断句。(有4处需要用逗号隔开)(2分)

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3分)

(1)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2)多与使者金 (3)使者还报曰

【小题3】翻译“赵王以为老,遂不召。”一句。(2分)

答案

【小题1】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小题2】①派;②给予; ③返回。(3分)

【小题3】赵王认为廉颇已经老了,就不在招用他了。 (2分)

篇2:《廉颇思赵》阅读答案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④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复得:再起用。②廉颇:赵国的大将。③毁:诽谤,说坏话。④矢:通“屎”。

12.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1分)

廉 颇 之 仇 郭 开 多 与 使 者 金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赵师数困于秦 ②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③多与使者金 ④使者还报曰

14.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顷之三遗矢矣 B.被甲上马

C.使者还报曰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5.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廉颇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2分)

答:

16.选文中的`赵王是个什么样的国君?(2分)

答案:

12.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1分)

13.①军队②派③给予;④返回(4分)

14.C(2分)

15.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2分)

16.是一个只听信一面之词,昏庸无能的国君。(2分)

篇3:《廉 颇 思 赵》阅读训练附答案

《廉 颇 思 赵》阅读训练附答案

阅读理解(67分)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④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复得:再起用。②廉颇:赵国的'大将。③毁:诽谤,说坏话。④矢:通“屎”。[

小题1: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廉 颇 之 仇 郭 开 多 与 使 者 金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赵师数困于秦 ②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③多与使者金 ④使者还报曰

小题3:翻译“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一句。(2分)

小题4: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廉颇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4分)

小题5:选文中的赵王是个什么样的国君?(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 (1分)

小题2:①军队 ②派 ③给予;④返回 (4分)

小题3:赵王派使者查看廉颇是否还可以用。 (2分)

小题4: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2分)

小题5:是一个只听信一面之词,昏庸无能的国君。(2分)

篇4:《廉颇思赵》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廉颇思赵》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廉颇思赵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①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 ①复得:再起用。②廉颇:赵国的'大将。③毁:诽谤,说坏话。④矢:通“屎”。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赵师数困于秦②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③顷之三遗矢④是以先帝以遗陛下

2.选出与其他三项读音及意义不同的一项( )(2分)

A.扶苏以数谏故B.赵师数困于秦C.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D.几死者数矣

3.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顷之三遗矢矣B.被甲上马C.使者还报曰D.所识穷乏者德我与

4.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2分)

①赵师数困于秦

②令毁之

5.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廉颇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2分)

6.选文中的赵王是个什么样的国君?(2分)

参考答案

1.①军队;②派;使者;③遗矢,此指排泄大便;④给予

2.C

3.C

4.①被动句;②省略句

5.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6.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国君。

解释

数:屡次

复得:再起用

于:被

尚:还

毁:诽谤,说坏话

被:同“披”

以:来

顷之:一会儿

矢:同“屎”

翻译

赵国屡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起用廉颇,廉颇也想被赵王任用。赵王让使者看廉颇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多给了使者很多金银,命令(使者)说廉颇的坏话。廉颇见到使者,一顿饭吃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马,来显示还可以任用。使者回去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饭量还很大,但是和我坐在一起,一会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他老了,于是没有召见他。

篇5:《赵普》阅读附答案

《赵普》,完成小题。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4 分)

①习: ② 发:

③ 为: ④ 明日: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 太祖常劝以读书。

② 闺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

③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小题3】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4 分)

【小题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4 分)

答案

【小题1】①习:学习,研究,熟悉 ②发:打开

③为:担任 ④明日:第二天

【小题1】①太祖皇帝常常劝他好好读书。②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天。

③赵普的脸色没有丝毫改变,镇定的跪着捡起来退下。

【小题1】①年轻的时候熟读官员官吏制度治理国家方面的书籍,精通选贤任能治理国家。②深入研读《论语》以其理论来治理国家。

【小题1】写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主要是来烘托赵普的“忠心尽职”。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字词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比如:习:古义,熟悉;今义,练习。明日:第二天。发:古义,打开;今义,头发。其余的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意思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1)句时,注意“以是拿的意思”;翻译(2)句时,注意“阖是关的意思,竟日是一整天的意思”;翻译(3)句时,注意“颜色是脸色的意思,以相当于而、表顺承的意思”。所以翻译文言语句时,除了要注意一些重点字的意思,同时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这一部分的文字分析出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精通选贤任能治理国家”“研读《论语》以其理论来治理国家”这两件事上。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法的能力。太祖皇帝刚开始对赵普举荐的人不了解所以“不用”,后来赵普再次举荐,太祖仍不了解还是“不用”并对赵普有些烦了,最后赵普坚持举荐,太祖由此看出赵普的忠心尽职,且体会到被举荐人的不一般,所以“重用”。

篇6:《赵普》阅读附答案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宫,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词(4分)

⑴家人发箧视之( ) ⑵跪而拾之以归( )

⑶虽多忌克( ) ⑷普颜色不变( )

【小题2】下面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祖/常劝以/读书B.家人/发箧/视之 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普/明日/复奏其人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小题4】从本文中,你能学到赵普的什么精神?(2分)

答案

【小题1】⑴打开 ⑵相当于“而”,表顺承 ⑶虽然 ⑷脸色

【小题1】A

【小题1】略

【小题1】勤奋苦读、沉着坚定、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篇7:《赵普》阅读附答案

《赵普》文言文阅读原文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赵普》文言文阅读题目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2分)

阖户启箧取书普明日复奏其人()

普性深沉有岸谷()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小题3:根据文意发挥想象,说说“太祖乃悟”悟出了什么?(4分)

《赵普》文言文阅读答案

小题1:关第二天严肃刚正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小题2:(1)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2)等到作了相,太祖常常劝他读书。

小题3:悟出内容:赵普对朕,对国家忠心耿耿;他举荐的那个人必定是有才能的;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只要内容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篇8:《廉颇蔺相如列传》 阅读答案附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 阅读答案附译文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赵军固壁不战 壁:坚守

B.赵使廉颇将攻秦 将:率兵

C.为假相国 假:代理

D.顷之,三遗矢矣 矢:筷子

解析 矢,通“屎”。

答案 D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赵王因以括为将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乃得解邯郸之围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壮者尽于长平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夫天下以市道交 以勇气闻于诸侯

解析 A分别为“于是”,“通过”。B“才”。C分别为“在”,“对于”。D分别为“用”,“凭借”。

答案 B

1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能表现出赵孝成王昏庸无能的一项是( )

①赵王信秦之间

②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③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④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⑤使乐乘代廉颇

⑥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解析 ③是赵括做的事情,⑤⑥是赵悼襄王做的事情。④可以从侧面表现出赵孝成王的昏庸无能。

答案 A

参考译文: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得很厉害,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不肯应战。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忌讳的,就只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于是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住调弦的短木再去弹瑟一样不知道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籍,却不懂得灵活应变(随机应变)。”赵王没有听从,还是命赵括做了大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就把廉颇的规定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了原来管事的军吏。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后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国军心涣散。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饿得没有办法,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最后投降了秦,结果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自己,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自邯郸解围五年之后,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他说:“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长大成人。”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音“浩”)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赐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之职。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识怎么这样落后呢?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逃奔到魏国的大梁。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因为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钱,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重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但还能吃很多饭,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篇9:古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古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1.下面各项中加粗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执策而临之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帝称善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2.下面各项中加粗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策之不以其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C.驽纯之材也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此其寡取易盈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行百里始奋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斜线(/)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

⑵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意对即可)

4.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5.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篇10:醉翁亭记 阅读训练附答案

醉翁亭记 阅读训练附答案

(1)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那天,狂风夹带着雪花,提前送来了寒冷的夜晚。鲁兹太太开始费力地关店门。

(2)自从丈夫鲁兹走后,她独自经营着这个零售店已经十多年了,只要她想,她总能在这屋子里看到鲁兹熟悉的身影,仿佛他从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样,她实在是舍不得把这个小店盘兑出去,尽管她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

(3)有个年轻人急促地闯进来,递上50美元,说要一份热狗和一杯牛奶。在接过那张钞票的一瞬间,凭经验鲁兹太太断定那是张假钞,在黑市用5美元就可以搞到。她瞟了年轻人一眼,他低垂着头,神情怠倦,衣着单薄,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那该是一个失业的流浪汉,鲁兹太太在心里暗自思忖着。能换一张吗?或者给我零钱?鲁兹太太不动声色地问道。年轻人开始紧张慌乱起来,脸上泛起了红晕,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头垂得很低,窘迫、羞愧得不知所措,他犹豫了半天说:没有,太太,我只有几美分,我我很想要一份热狗,我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这是一个还没有丧失羞耻感的孩子,鲁兹太太在心里这样评判着眼前的年轻人。能害羞,说明他知荣明耻,才会内心不安于心不忍,或许是失意让他暂时迷失了自己,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喝更有震撼力。想到这儿,鲁兹太太不再迟疑,马上找零钱。

(4)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当口,鲁兹太太忽然大叫一声,手捂着胸口踉跄了几下。年轻人吓坏了,赶紧上前扶着老人。快!鲁兹太太把那50元的假钞塞到年轻人手里:到盛大诊所买药,就说鲁兹太太病了。年轻人走后,鲁兹太太麻利地抓起电话,打到那个诊所,那是她弟弟开办的。鲁兹太太在电话里说:如果有个年轻人来给我买药,给他几美分的药好了,另外,他手里有一张50美元的假钞。如果他是个善良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孩子,他就一定能回来。鲁兹太太默默地祷告着,她真的不希望他走得太远。一会儿,诊所的电话打过来了,告诉鲁兹太太年轻人已经拿着药走了,没有用假钞。鲁兹太太长吁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看走眼,她禁不住喜形于色。那个夜晚,年轻人不离左右地陪伴着病中的鲁兹太太。天亮后,鲁兹太太感激年轻人救了自己,竭力挽留要离开的年轻人,恳求他帮她照看几天零售店。几天过去了,几年也过去了,那个小零售店变成了小超市,小超市又有了子超市,而年轻人也一直陪伴着鲁兹太太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程。随着小超市星罗棋布地展开,那个年轻人的名字也渐渐地被人所熟知,他就是在美国靠零售发迹的怀特。

(5)鲁兹太太临终时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其实怀特知道,不仅是善良更是鲁兹太太富有智慧的爱,牵引了他的心,让他感恩至今。那个风雪之夜,鲁兹太太用心智营造了一个美丽的契机,用善意的谎言让他体面而又不失自尊地接受了她的帮助,她用善良给予了他生活上的温暖。

(6)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也总是无痕的,因为它蕴涵了智慧的灵光,不彰显,也不哗然,却高尚持久,如润地无声的涓涓细流,如吹面不寒的杨柳和风,给人贴切的关怀,却不留任何痕迹。

1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3、结合文章揣摩并用第一人称写出文中画线句中那个年轻人的心理活动。(3分)

14.文中说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喝更有震撼力,请根据你的生活经历,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给以说明。(3分)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的含义。(4分)

16.鲁兹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加以归纳。(4分)

17.仔细研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相关内容,探究文章标题挚爱无痕的含义。(3分)

材料一:一个男孩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一位老人问他购买上帝干嘛,他告诉老人说父母去世,叔叔抚养他,但叔叔病了,医生说只有上帝能救他。老人卖给了他一瓶上帝之吻的饮料,并告诉他叔叔喝了这瓶饮料就没事了。后来老人请来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夫治好了小男孩叔叔的病。

(材料来源《购买上帝的男孩》)

材料二:2月新学期开学之日,长沙市近10万贫困生拿到了中央和地方提供的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教育部门在这些免费课本上盖上了一个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的印章,这种做法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持反对态度的网友认为,人穷志不能短,为了获得政府的照顾而以贫困身份示众为代价,对于同样具有人格尊严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是一种伤害。那些同学有可能因此产生自卑感,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材料来源《扬子晚报》209月)

参考答案:

12.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鲁兹太太以突然生病假借买药为由试出用假钞买食物的失业流浪汉怀特只是一念之差,于是决定帮助他,用感谢他照顾的方式留下了怀特,最终成就了他的事业。(2分,内容概括准确,语言简洁即可)

13.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难道这位太太认出这是假钞了吗?不会的,不会的,我真的是找不到活干啊,只能用这张假钞买点吃的了,我实在是没有一点办法啊,我还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丢人的事啊,我该怎么办呢?唉,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和太太说我没有别的钱了,而且实在需要一点吃的东西。(3分,只要能抓住抓住怀特慌乱、窘迫、羞愧、犹豫的神态来写,并能具体地写出其心理变化的过程,写出慌乱、羞愧、犹豫各得1分)

14.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是生活中的例子,能反映出教师或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能用关怀而不是打骂的方式,使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并改正。(3分,视内容和表达分3、2、1给分)

15.参考:善良让怀特生存了下来并取得了鲁兹太太的信任,最终成为美国零售业的知名人物;善良让鲁兹太太成功地挽救了一个有可能走上邪路的失业流浪汉,晚年有靠,自己的事业也有了很好的帮手和接班人。(4分,分别从两个人物来谈,每个人物2分,意对即可)

16.参考:鲁兹太太是一个善良的人。(1分)明知是假钞还是买食品给流浪汉,自始至终不需要他的任何回报。(1分)她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1分)对于怀特,她巧妙地照顾他的自尊心并且用买药试探他的本性,不留下任何痕迹,然后假借需要照顾让怀特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帮助。(1分)

17.不设统一答案,参考:挚爱无痕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真心付出自己的爱,用善良与智慧巧妙地维护对方的自尊,尤其是对孩子或者落难中的人更是如此,给予别人帮助却永不求回报。(3分,视内容和表达分3、2、1给分)

篇11:敝帚自珍阅读训练附答案

敝帚自珍阅读训练附答案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⑥[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自古而然( ) (2)而固小之( )

(3)鲜能备善( ) (4)斯不自见之患也( )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武仲以能属文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策之不以其道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1分)

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那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3分)

答案:

1.(1)这样 (2)轻视(3)少(4)害处2.B

3.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4.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廉 颇 思 赵》阅读训练附答案】相关文章:

1.阿来阅读训练附答案

2.《凿壁偷光》阅读训练附答案

3.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读书附答案

4.搭石阅读训练附答案

5.《放船》 阅读训练附答案

6.《篱笆青青 》阅读训练附答案

7.男孩别哭阅读训练附答案

8.《步步高升的人》阅读训练附答案

9.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赵普附答案

10.《凉州词》诗歌阅读训练附答案

下载word文档
《《廉 颇 思 赵》阅读训练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