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2024-04-25 08:00: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ryosou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借鉴。

《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篇1:《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非亭午夜分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皆若空游无所依C.蝉则千转不穷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遂许先帝以驱驰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好读书,不求甚解D.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佛印绝类弥勒

【小题3】对以上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了小舟随江流飘荡的情形,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心情。B.第②段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和湍急,显尽了富春江江水之“奇异”。C.第③段划线句从侧面落笔,既强化了山水诱人之魅力,又表明作者对恬静闲适的大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D.全文重点写“奇山异水”之清幽秀美,也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人的强烈谴责之情。

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D

解析【小题1】B中二者都是“都”。

【小题1】都是“通假字,通“返”。

【小题1】表达了对追求功名利禄之人的轻视。

篇2: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朱元思书》和《小石潭记》,完成文后题目。(12分)

(甲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

思书》)

(乙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小题1】用“/”标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之处(每句只标一处,2分)

(1) 自 富 阳 至 桐 庐 一 百 许 里

(2)卷 石 底以 出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1)窥谷忘反 ( ) (2)猛浪若奔

(3)水尤清冽 ( ) (4)斗折蛇行 ()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m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题4】甲乙两文都写水的清澈,其中甲文从正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乙文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则是。(要求填完整的一句)(2分)

答案

【小题1】(1)自富阳至桐庐蛞话傩砝铮2)卷石底蛞猿觯ǜ1分

【小题1】(1)通“返”,返回。(2)飞奔的马。(3)格外,尤其,特别。(4)像北斗星一样。(各1分)

【小题1】(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2)(鱼)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各2分)

【小题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各1分)

解析【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篇3:《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文阅读(10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本文作者,字 ,南朝梁文学家。(1分)

【小题2】解释划线字。(2分)

(1)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 )

(3)经纶世务( )(4)窥谷忘反( )

【小题3】“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表现出作者什么心情?(2分)

【小题4】第三段对山势的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5】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书信节选,但没有问候的套话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试分析全文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3分)

答案

【小题1】吴均 叔庠

【小题2】这里指飞奔的马 至 筹划 通“返”

【小题3】既写出富春江水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小题4】拟人,写出了富春江的山奇丽多姿、高峻的特点,把静止的山写得具有动态美。

【小题5】抒发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之情,以及对好友的规劝,含蓄流露出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篇4:《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本文作者 ,字 ,南朝梁文学家。(1分)

【小题2】解释划线字。(2分)

(1)猛浪若奔( ) (2)鸢飞戾天( )

(3)经纶世务( ) (4)窥谷忘反( )

【小题3】“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表现出作者什么心情?(2分)

【小题4】第三段对山势的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5】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书信节选,但没有问候的套话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试分析全文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3分)

答案

【小题1】吴均 叔庠

【小题1】这里指飞奔的马 至 筹划 通“返”

【小题1】既写出富春江水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小题1】拟人,写出了富春江的山奇丽多姿、高峻的特点,把静止的山写得具有动态美。

【小题1】抒发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之情,以及对好友的规劝,含蓄流露出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结合平时的积累来填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概括富春江水的特点,然后再体会作者的心情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根据文章中采用的修辞手法来分析其作用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体会情感即可。

篇5:《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鸢飞戾天 戾_________________

窥谷忘反 反_________________

负势竞上 负_________________

好鸟相鸣 好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急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句写出了江水气势磅礴的动态美。《三峡》中类似写江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至;通返,返回;凭借;美丽

2、(1)山峦各凭借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的更高,伸得最远,争着爬得最高,笔直的指向天空,形成成百上千的山峰。

(2)蝉儿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鄙弃名利

篇6:《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的句子作答),并且重点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2.美的自然环境能使人受到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请就此谈谈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异或同,并从其中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一篇经典的骈体美文,能够充分体现骈文的特征,你能够在欣赏本文的过程中发现骈文的特征吗?请写出你的发现,并用文中的句子为例,证明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视觉 听觉(后两空也可填成奇山异水山奇水异水山)

2.优美的景色能使人心旷神怡,淡化功利之心,变得淡泊宁静。

3.同:都是描写江水奔流迅疾的情形。

异:前者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江水流速快,后者通过与他物比较的方法间接表现江水流速快。

4.①多用偶句,讲究句式对仗匀称;②讲究声律和谐;③讲究词藻修饰。

例句:略。

篇7:《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阅读《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________

(2)乃记之而去________

(3)窥谷忘反________

(4)互相轩邈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因为(2)离开(3)同“返” 返回(4)比高远

2..(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急流的像箭一般,凶猛的浪花像奔驰着的马

3.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意对即可)。

4.(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

篇8:《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粗的字。

(1)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1)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四句起到什么作用?(从内容、文章结构上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向高处、向远处伸展。

(2)鸢飞到天上,比喻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2.(1)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2)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

3.“寒”体现了山高、寒树给山增加动态美。

4.写树之美、声音之美,表达了对美景的热爱,含蓄地表达出鄙弃功名、淡薄人生的情怀。

5.反复渲染,并照应了文章开头,使文章结构紧凑。(意对即可)

【《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1.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2.与朱元思书 阅读及答案

3.与朱元思书

4.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5.与朱元思书翻译

6.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7.与朱元思书教案

8.《与朱元思书》 5

9.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10.《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设计

下载word文档
《《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