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4-10-14 08:13: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AA3679548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1:《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鸢飞戾天( ) 窥谷忘反( ) 负势竞上( ) 经纶世务(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题3】本文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小题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2分)

【小题6】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至;通“返”,返回;凭借;互相

【小题1】略

【小题1】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小题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1】由总到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也可)

【小题1】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

解析

篇2: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言文阅读(共15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每词1分,共4分)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

百叫无绝( ) 望峰息心( )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四时俱备 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 锦鳞游泳C.有时见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横柯上蔽 负势竞上【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6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4】.【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峰“高”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什么?【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消散 坠落 消失平静

【小题1】B

【小题1】

【小题1】

篇3: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与答案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wǎng)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②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bò)③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 ②轻鯈:即白,鱼名。 ③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鸢飞戾天者 戾: ▲

(2)与山僧饭讫而去 饭: ▲

21.下列语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D.然/是中/有深趣矣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23.两文描写景物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甲】文中一 “ ▲”字最能概括景物的妙处;[乙]

文中一“ ▲”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受。

24.甲乙两文在写景中都寄托中作者丰富的情感。甲文结尾处的议论意在表达作家 ▲

的人生态度;乙文结尾处的想象意在▲。

答案:

20.(2分)(1)至(到达) (2)吃饭

21.(2分)C

22.(2分)(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23.(2分) 【甲】绝 【乙】趣

24.(2分) 【甲】文:鄙弃功名利禄,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或者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和避世退隐 )

【乙】文:想像春光的优美动人,期盼友人春天能够前来同游故山。

【译文】: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于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作闲事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篇4: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与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阅读译文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阅读题目

1.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水皆缥碧()②互相轩邈()

③好鸟相鸣()④经纶世务者()

4.简答。

①描写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

②用夸张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③用比喻的手法写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

④含蓄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5.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A.本文生动简洁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欲的心态。

B.第①段是总写,巧妙地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为全文奠定了宁静淡泊的基调。

C.第②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地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充了富春江的特色。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1.A

2.C

3.①青白色②高;远③美丽④筹划、治理

4.①奇山异,天下独绝。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D

篇5: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与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3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还觅薛萝:意是正准备隐居。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素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疏条交映( )蝉吟鹤唳( )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分)

(2)仁智之乐,岂徒语哉!(2分)

17、【甲】文第二段作者在描写“异水”时,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3分)

18、【甲】【乙】两文描写山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找出相应语句并简要分析其手法和作用。(4分)

答案:

15.(2分)

(1)往高处远处伸展

(2)同“返”,返回

(3)互相掩映

(4)啼叫

16.(4分)翻译:

(1)(2分)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2)(2分)这地方被仁人志士所喜爱,哪里是虚言啊!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这里应注意“鸢飞戾天”“息心”“乐”“岂……哉”等关键词的理解。

17.(3分)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出水的清澈,而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直视无碍”从人的角度来写水,侧面烘托出水的清澈。

18.(4分)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都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山势高峻、秀奇的特点。

篇6:《与朱元思书节选》阅读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节选)》阅读及答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3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猿则百叫无绝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小题3】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凭借(依仗) (2)停止(断绝,消失) (3)通返,返回(回去)

【小题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小题3】(2分)表达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表达对朋友婉言相劝);从侧面衬托了山水的奇异之美。

篇7:《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负担。) B. 蝉则千转不穷(不断。)

C.古来共谈(皆,共同,一起。) D.晓雾将歇(休息。这里指散尽。)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猿则百叫无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择其善者而从之

C.实是欲界之仙都。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以其境过清。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4.两篇选文都写到了山峰,【乙】文中写到“高峰入云”,请写出【甲】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动态的句子。(2分)

1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篇8:《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 (2)急湍甚箭(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1.与朱元思书 阅读及答案

2.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3.《与朱元思书》阅读附答案

4.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5.与朱元思书

6.与朱元思书翻译

7.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8.与朱元思书教案

9.《与朱元思书》 5

10.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下载word文档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