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至《春思》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
“羽樱羽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贾至《春思》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贾至《春思》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春思贾至阅读题及答案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3、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这两个字是什么?诗人是怎样表达的?有何艺术效果?
4、开头两句以嫩绿、鹅黄两色来点染明媚春光的目的是什么?
5、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怎样的春景?对下文写情有什么作用?
6、作者抒发感情能突破常理,结合诗歌的后二句加以赏析。
篇2:春思贾至阅读题及答案
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意思相近即可)
2.全诗侧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
3.愁恨。是通过埋怨、迁怒于毫不相干的东风和春日来表达的。将深愁苦恨表达得更加深切。
4.从反面衬托无法驱遣的愁恨之强烈。
5.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春草丛生、柳丝飘拂、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生机盎然的春景。作用是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6.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拟人手法,构思新奇,曲折巧妙。
篇3:贾至《春思》阅读原文及答案
贾至《春思》阅读原文及答案
【原诗】: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
“历乱”:花开极茂盛。
【翻译】:远望草色已经显出嫩绿,柳叶已经泛黄,桃李盛开极茂盛,香气弥漫。东风不能把我的愁苦吹走,而春天惹恨,把我的愁苦引长。
【赏析】:诗的第一、二句春天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特点。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诗中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为春恨做铺垫。以乐景写哀情,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阅读训练】: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3)、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这两个字是什么?诗人是怎样表达的?有何艺术效果?
(4)、开头两句以嫩绿、鹅黄两色来点染明媚春光的目的是什么?
(5)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怎样的春景?对下文写情有什么作用?
(6)作者抒发感情能突破常理,结合诗歌的后二句加以赏析。
(7).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8).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4分)
(9).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5分)
(10).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意思相近即可)
2.全诗侧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
3 .“愁”“恨”。是通过埋怨、迁怒于毫不相干的“东风”和“春日”来表达的。将深愁苦恨表达得更加深切。
4 . 从反面衬托无法驱遣的“愁”“恨”之强烈。
5 . 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春草丛生、柳丝飘拂、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生机盎然的春景。作用是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6 . 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拟人手法,构思新奇,曲折巧妙。
7.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1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 1分) 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 乐景哀情,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1分)
8.这两句诗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貌似不合常理,实则曲折巧妙。(2分)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
9.①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春草丛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柳丝飘拂;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花枝披离,花气氤氲。(2分)②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画面上的春光点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闹,就更能从反面衬托出诗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诗人无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3分)
10.①这两句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借“东风”和“春日”来写愁思。(2分) ②“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不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这样,诗意的表现就更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2分)
篇4:春思贾至的阅读以及答案
春思贾至的阅读以及答案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9.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参考答案:
8.(分值区域0、1、2、3、4)
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1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 1分) 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 乐景哀情,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1分)
9.(分值区域0、1、2、3、4)
这两句诗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貌似不合常理,实则曲折巧妙。(2分)
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篇5:春思,春思贾至,春思的意思,春思赏析
春思,春思贾至,春思的意思,春思赏析 -诗词大全
春思作者:贾至 朝代:唐 体裁:七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篇6:贾至的诗歌春思阅读试题及答案
贾至的诗歌春思阅读试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试题答案:
14.(1)(4分)先写景,后抒情:(2分)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李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1分)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1分)(先写春天的色彩;(1分)次写春天的`繁花;(1分)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1分)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1分))
(2)(4分)反衬(乐景衬哀情)(2分)前两句写春天美丽的景色来反衬后两句所表现的愁情(1分),使愁情显得更加强烈(1分)。
篇7:贾至《春思》全诗翻译赏析
贾至《春思》全诗翻译赏析
贾至《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译文1:
草色青翠,柳芽嫩黄,桃花茂盛,李花芳香扑鼻。可春风却不能将我的愁绪吹走,这春日偏偏使我的愁闷更加难以排遣。
译文2:
草色青青柳丝嫩黄,桃花繁茂似锦杏花芳香袭人。轻柔的东风带来无限生机,它可不会吹走忧愁,越来越长的春日,使我这带着烦闷的人怎么消磨啊!
作者:
贾至(718—772)唐代官员、诗人。字幼邻,洛阳(今属河南)人。累任校书郎,单父尉,起居舍人,一度升至中书舍人,后调职汝州刺史,接着贬官岳州司马。公元762年(代宗宝应元年)复职中书舍人,最后官至右散骑常侍。贾至能文能武,工于古诗。著有文集三十卷,《全唐诗》里收集其诗一卷,共计46首。
赏析:
贾至的《春思二首》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五。下面是古典诗词专家陈邦炎先生对组诗第一首(“草色青青柳色黄”)的赏析。
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贾至所写的一些绝句“皆谪居楚中而作”。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诗中表达的愁恨,看来不是一般的闲愁闲恨,而是由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产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可与这首诗参证的有他的另一首《西亭春望》诗: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岳阳楼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这里,除明写诗人身在岳州外,“柳青青”的景色与“草色青青柳色黄”既很像,而“日长风暖”的景象也近似“偏能惹恨长”的“春日”与“不为吹愁去”的“东风”。至于“满洞庭”的'“春心”,与这首诗题所称的“春思”也大致同义。“春心”是因春来雁去而触发的旅情归心;“春思”是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
这首诗题作《春思》,诗中也句句就春立意。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诗人是以前两句反衬后两句,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已经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喧闹。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后两句诗就转而写诗人的愁恨。这种愁恨深深植根于内心之中,是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唐冯延已《鹊踏枝》词中“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两句,就是直接写出了这一事实。而贾至不这样直写,却别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构思,使诗意的表现更有深度,更为曲折。
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这在诗思上深一层、曲一层,使诗句有避平见奇之妙。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词就更有深意。
人们在心烦意乱、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迁怒他人或迁怒于物。可是,诗人把愁恨责怪到与其毫不相干的东风、春日头上,既怪东风不解把愁吹去,又怪春日反而把恨引长,这似乎太没有道理了。但从诗歌是抒情而不是说理的语言来看,从诗人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来说,又自有其理在。因为:诗人的愁,固然无形无迹,不是东风所能吹去,但东风之来,既能驱去严寒,使草木复苏,诗人就也希望它能把他心中的愁吹去,因未能吹去而失望、而抱怨,这又是合乎人情,可以理解的。诗人的恨,固然不是春日所能延长或缩短,但春季来临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在诗人的感觉上,会感到日子更难打发。张华《情诗》“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所写的都是同一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主观上的时间感。从这样的心理状态出发,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诗的语言有时不妨突破常理,但又必须可以为读者所理解。也就是说,一首诗可以容纳联想、奇想、幻想、痴想,却不是荒诞不经的胡思乱想;诗人可以自由地飞翔他的想象之翼,却在感情的表达上要有可以引起读者共感之处。这首《春思》诗,正是如此。
篇8:春至阅读答案
文/思果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着。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的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活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亲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第2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图?(准确概括短文内容)
2.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调动各种感官将春天写得具体可感,试各举一例。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写出三种,并在文中各找出一例。(随文学习一些修辞知识)
①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内容上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哪句话相照应?(理解文章的精巧结构)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抒发的感情)
篇9:《春思》阅读答案
《春思二首》阅读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 ~ 9题。
春思二首(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请结合全诗,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前两句。(5分)
9.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6分)
试题答案:
8.以乐景衬哀情,(2分)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桃花繁盛,李花飘香的生机盎然的'春景(2分)反衬出诗人的深愁苦恨。(1分)
9.①不是直接抒发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曲折、含蓄地表达愁思。(2分)
②不说自己愁重,而怨东风冷漠不为己遣愁(2分);不说自己“恨长”,却反过来怨春日惹恨(2分)。
【贾至《春思》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10.《黑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