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职业精神与核心能力
“DuoMx”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解读职业精神与核心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解读职业精神与核心能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解读职业精神与核心能力
解读职业精神与核心能力
1源起 约在一年前,长三角地区城市图书馆论坛在上海市委党校召开.会议茶歇时间,在非常轻松的气氛中,我与李超平、王宗义等人,听吴建中馆长谈了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话题.那时,中国图书馆学界围绕图书馆精神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尤其7月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年会,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的年会主题下设立了“百年图书馆精神”的分主题,一举将“图书馆精神”的研究推向高峰.到年底,讨论还在进行着.但我在思考这场讨论时有一种感觉,当时的图书馆精神的讨论是存在某种缺憾的.这种缺憾制约了讨论的深入.我觉得理论界还需要更加宽阔的视野,或者说新的`思维,以便使图书馆精神的讨论,从一个较为宏观较为抽象的大的范畴,进入更为微观更为具体的图书馆活动层面.但究竟应该从什么角度进入,我并不清楚,或者说无法思考得明白.
作 者:范并思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上海,62 刊 名:图书馆杂志 PKU CSSCI英文刊名:LIBRARY JOURNAL 年,卷(期): 24(12) 分类号:G25 关键词:篇2: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摘 要:本文结合我校幼师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际,探索建立以课程体系、测评体系和实践体系为基础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我校特色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幼师生 职业能力 就业导向 课程设计
一、幼师职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幼师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突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范特色,我们学校创新了幼儿师范教育的“合格+特长+证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永州市培养了大量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等优点的幼儿园教师。
1、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弘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质量为先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弘扬个性是现代学生观和学生成才观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展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追求目标。我们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弘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幼师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幼师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相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提高学生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相统一,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坚持“学生成才,家长满意,政府放心,管理科学”的.管理理念
学生成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家长满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民意基础,政府放心是学校办学的重大责任,技术先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管理科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我们坚持“学生成才,家长满意,政府放心,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与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载体,也是落实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幼师专业的课程体系往往被分割为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和实践活动课等,这种分法会造成教学过程条块状现象,而职业能力培养也往往重视在某些技能课之中。我们认为,职业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但要重视专业技能课而且也要重视基础文化课,不但要重视专业理论课,更要重视实践环节,因此,要全面、系统地培养幼师生的职业能力必须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1)合理组合和优化课程
设计幼师专业课程既要考虑幼儿园的活动课程的需要,又要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确立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幼师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职业选择需要。因此,我们可以把原来的课程结构设计为“专项知识和技能、通用知识和技能、基本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和选修课程”等模块,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体现实用、够用和会用的原则,将原有繁杂的课程整合为几门课程,并确立为艺术与技能、社会与适应、科学与能力、心理与健康、语言与交往、教育与科研、生涯与潜能开发等课程,从而突出职业能力教育要求。
(2)课程内容与教师资格证书结合
幼师生就业的主要目标是在幼儿园从教,这就要求幼师生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
因此课程设计要把教师职业标准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课程之中,同时要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并将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技能等级考试内容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总体教学计划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考试推动职业技能的培养。
(3)增加实践模块的课时量和课程类型
学生的职业能力只能通过不断实践锻炼才能提高。如弹、唱、跳等基本技能基础差,不增加这些技能训练时间是很难学到技能的。在这方面可开展一些课外兴趣小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实践课程的类型上,可开展各类见习、实习活动,还可针对家庭、社区开展各种社会调查、学前教育社会咨询、临时寄托办、亲子活动等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判断幼师专业建设是否符合职业教育宗旨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并可以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幼师专业应根据这一理念在开展普通话、弹琴等操作技能的等级考试外来构建得到幼儿园和业内人士认可的幼师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3、建立以职场训练为主体的教育实习体系
教育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师范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操作技能,而职场训练的主要目的则不仅在于帮助师范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技能,而且在于帮助师范生全面把握职场中的教师职业。因此,幼师生的教育实习必须在开放的职场中得到实际训练。
(1)完善幼师生实习实训制度基地与建设
要积极开展与幼儿园的合作交流。近年来我校已与十多所幼儿园建成了合作关系稳定的幼师生实习基地。一方面,合作幼儿园可以为我校培养幼儿教师提供教育实践经验的指导,促进我校进行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改进本专业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
(2)推行观察性实习实训
如开设学前健康教育、心理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教育期间,可每周安排一定时间的见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幼儿园,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深化认识能力的提高。职场训练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幼师生做好入职准备,所以在职场训练中,幼师生要对幼儿教育进行研究。学校应安排假期社会调查、教育咨询、办临时寄托班等活动,还可以提高幼教科研方法、撰写教学心得、邀请幼儿园资深教师来我校讲学并提供实习指导。
(3)安排幼师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进行角色扮演
为了将职业能力培训活动贯穿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进行角色扮演,以加强学生的师范技能训练;可组织学生深入幼儿教学课堂进行教育观摩和见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幼儿教学现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幼师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是一种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实习的成败和职业能力的达成度,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实习的管理与指导工作。
三、结束语
幼师专业是我校的重要专业,也是省级骨干示范专业,近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四段”渐进培养模式,即学习成型段、技能过级段、工学结合段、顶岗实习段。我们培养幼师生的职业能力,要实实在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要重视培养和造就一支有志于此的有能力、有热情、有方法并热爱幼儿教育、能深入幼儿园并与幼儿园保持联系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李玉《由“幼师生职业能力培养”讨论课引发的思考》.教育探索,第2期。
2、刘民欢《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幼师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月。
3、贺达《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学生职业能力调查报告》.网络财富,第12期。
4、张新军《幼师生职业能力比较研究》.早期教育(教师版),20第10期。
篇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论文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论文
【摘要】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在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这是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需求点,目的在于能够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文章从小学数学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提出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精神;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能够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我国小学数学的实际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以提高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育时,应充分重视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以培养他们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时,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各有差异的,有的学生有着先天性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的学生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致的,这就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有的差异很大,有的则很小。数学思维能力好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自然很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新知识能够很快地吸收,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对数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很透彻的理解;而数学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则不然,他们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并不到位,习得新的数学知识后很快就会忘记,这样在数学测试中就会得到不佳的'成绩。所以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在数学课程教学中重视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创新培养,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到小学生进行数学课程知识的吸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甚至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运用水平。
二、基于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1.创新教学观念,活跃课堂氛围
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教学上的问题,比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不太活跃等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问题,是因为很多数学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过于单一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没有对现有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进行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里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新现有的传统教学观念,以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为基点,创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教学方案能够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不加以重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也使得教学的发展受到阻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让自己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并借助他人的成功教学经验和网络学习来改变教学观念,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奥妙,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第二,需要活跃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发展思维得以扩散。如教师在进行应用题讲解时,假如教师只是一味地从理论上对题目进行分析,学生就会局限于理论的框架上,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开发是无益的,所以在进行应用题讲解时应结合生活实际从多个层面上进行分析与理解,让学生能够在解答题目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进而达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2.注重学生的实际,加强学生动力能力
对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对现阶段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有所增加,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常见的就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对数学知识的灌输,而对学生本身的学习情况不加以了解,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时适得其反;在数学教学的场所中,一些教师也只是将数学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进行传授,而对课堂之外的教学表现形式却不加以重视,这样会让学生丧失了数学的创新发展能力,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这个问题上,教师应充分结合课堂与课外活动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以课堂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外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以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结合生活实际加以运用,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实践探讨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数学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在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等教学资源,借助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创新时,还能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小组合作等活动进行数学的交流与学习,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能使学生在进行小组学习的同时培养数学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数学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3.加强教学互动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关心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对教学互动的增加,同时应尊重和关心学生的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体现。在新课改的体制下,学生应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应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的重点,如果不按照学习的情况而一味地追求成绩,那不仅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而且也会让学生的数学素养难以得到提升。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发展教学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而且还能摆脱单向教学的枷锁,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一味地以学习成绩为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只有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才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也只有如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教师要跟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亦师说友的关系,学生在有不懂问题的时候应用时解答,对学生进行引导与了解,将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加以认真解答,以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并且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教师也应与学生一同参加相关的数学学习活动,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形成默契。也只有如此,教师才能让课堂的秩序得到有序控制,学生也会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使自己能够逐渐培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使自身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加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积极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因此,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是我国在新课改下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只有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加以重视,如此我国的小学数学在未来的创新发展道路上将会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余伦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4):10
[2]孙秀.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新课程,2014(04):1.
[3]赵东金.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置的本院性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4):29-32.
【解读职业精神与核心能力】相关文章:
4.职业精神演讲稿
5.职业能力测试试题
10.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评析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