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刘健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燕双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明史刘健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明史刘健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明史刘健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刘健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健字希贤,洛阳人。健少端重,与同邑阎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成化初,修《英宗实录》。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罪自杀。健与李东阳、谢迁疏言:“古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向来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今幸元恶殄丧①,圣心开悟,而余慝未除,宿弊未革。伏愿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凡所当行,断在不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帝方嘉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健等力谏,仅寝祠额。南北言官司指陈时政,频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国子生江瑢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东阳,而下瑢于狱。二人力救,得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师戒严。兵部请甄别京营诸将,帝召镇远侯顾溥督团营。时帝视朝颇晏,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十四年秋,帝以军兴缺饷,屡下廷议。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有限。今光禄岁增供数十倍,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醮日费钜万,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亦数千万计。土木日兴,科敛不已,传奉冗官之俸薪,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动,不知何以应之?望陛下绝无益之费。躬行节俭,为中外倡、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及冬,南京、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之不下。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
--(《明史?刘健传》)
注:①殄丧:灭亡。殄,灭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
旋:等待
B.时帝视朝颇晏
晏:晚、
C.迟诸方织作务为新巧
务:一定
D.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
毕:全、都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刘健为人“端重”的一项是( )(3分)
①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
②帝慰留健、东阳,而下瑢于狱。二人力救,得释。
③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④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⑤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
⑥帝方嘉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健等力谏,仅寝祠额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⑤⑥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刘健自幼正直稳重,择友而交,拜薛氏为师。平时不喜交游,常常闭门读书,研究历史,有经国济世之志。
B.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后,刘健和李东阳、谢迁向皇帝进言革除宿弊,并力谏皇上不要赐予祭葬的旨文和匾额的文字,只为李广坟墓题字
C.刘健居官清正敢言,得到皇帝信任,为皇上所敬畏。当有人弹劾刘健时,皇帝反而安慰挽留刘健,将进言者关进监狱。刘健等再三为进言者求情,该人才得以释放。
D.刘健注意国家财政现状与百姓的疾苦,力主内廷节俭,控制贵戚巧取豪夺,革除宿弊,造福天下。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
(2)科敛不已,传奉冗官之俸薪,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
参考答案
4、A (旋:不久)
5、B、(根据文意,“端重”的意思应是“端正持重”)
6、C(“为皇上敬畏”不合文章意思)
7、(1)他谢绝交游,关锁门户读书,人们都认为他木讷倔强。
(谢、键、强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苛捐杂税不能停止,传奉官和冗官的俸禄,内府工匠的薪资,一年一年地增加,一月一月地积累,没有穷尽的日子,国家财力怎么能不匮乏?
(科、饩廪、匮各1分,句子大意2分)
附参考译文:
刘健字希贤,是洛阳人氏。刘健少时品行端正,行为持重;与同乡阎禹修、白良辅交游,得到河东薜氏的指教。刘健在天顺四年考中进士,后任庶吉士,授为编修。他谢绝交游,关锁门户读书,人们都认为他木讷倔犟。然而,他掌握了许多古代道理,有治理天下、拯济百姓的大志。咸化初年,编纂《英宗实录》。刘健学问精深纯正,为人庄重严肃,敢于说公道话,期许自己担当天下大任。清宁宫发生灾祸之后,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上疏:“帝王没有不遇到灾难就惧怕的,自古以来,奸佞小人就惑乱圣听,贿赂公开地流行,致使奖赏处罚失去恰当的尺度,灾祸异端的酝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现在幸而首恶灭亡了,圣上虽然拨开了迷雾,但是残余的社员根还没有消除,积久的弊端还没有革净。敬请您振作精神,提拔贤能之人,罢黜奸佞小人,明确地昭示赏罚,凡是应当推行的事,要当机立断,不要迟疑。不要再因袭旧的做法,而留下日后的悔恨。”皇帝正赞赏他的谏言,而李广的同党蔡昭等不久向皇上讨取祭葬的旨文和匾额文字。刘健等极力谏诤,要皇上不要给李广的坟墓题字。各地对官场的言谈也都指陈当时的当政者,多有议论弹劾之处,皇上一切都不过问。国子生江熔弹劾刘健,李东阳阻断了刘健的言路,皇上却安慰挽留刘健,将进言的江熔关进了监狱。经过刘健、李东阳的极力相救才得以获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知有警,京城戒严。兵部请求鉴别京中各营之将,皇上召来镇远侯顾溥督察团营。当时,皇上到朝的时间很晚,刘健等提的建议,他只是点点头而已。十四年秋,皇上因扩充军队缺少粮饷,多次当廷斥责大臣。刘健等说:“天下的财物,生成是有限的'。现在,仅皇上赐给的俸禄每年增加数十倍,各地方官员穿的用的一定要新颖精巧,斋醮每天耗费万万;太仓里储备的钱粮,不够给前方兵士发饷。可是内府的支出,动辄四五十万。皇亲国戚求得土地、夺取盐税,也用数千万计算。土木工程一天一天地兴建,苛捐杂税不能停止,固定的俸禄,内府工匠的薪资,一年一年地增加,一月一月地积累,没有穷尽的日子,国家财力怎么能不匮乏?现在陕西、辽东边境战患正勤,湖广、贵州的军队相继建立功勋,不各用什么来应酬这些?希望陛下不要无所事事,要亲自实行节俭,为的是在朝廷内外都提倡节俭。而今各位大臣都能向您敬献诚意,宣讲并寻求革除弊端的办法,这是天下的大幸运。”第二年四月,因灾异宣讲勤政、节约财物费用、免除斋醮、公正赏罚等事。到了冬天,南京、凤阳发生大水,廷臣中有很多向朝廷进言时务的,这些进言,好久不能停息。刘健因极力陈述怠于正事的过失,请求勤听臣下之言,振兴纲纪,受到赞赏和采纳。
篇2:明史毛羽健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毛羽健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毛羽健,字芝田,公安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元年,由知县征授御史。好言事,首劾杨维垣八大罪及阮大铖反覆变幻状,二人遂被斥。
王师讨安邦彦久无功。羽健言:“贼巢在大方,黔其前门,蜀遵、永其后户。由黔进兵,必渡陆广奇险,七昼夜抵大方,一夫当关,千人自废,王三善、蔡复一所以屡败也。遵义距大方三日程,而毕节止百余里平衍,从此进兵,何患不克?”因画上足兵措饷方略,并荐旧总督朱燮元、闵梦得等。帝即议行,后果平贼。已,陈驿递之害:“兵部勘合有发出,无缴入。士绅递相假,一纸洗补数四。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丝。”帝即饬所司严加厘革,积困为苏。
当是之时,阉党既败,东林大盛。而朝端王永光阴阳闪烁,温体仁猾贼,周延儒回佞。言路新进标直之徒,尤竞抨击以为名高。体仁之讦钱谦益也,以科场旧事,延儒助之恶,且目攻己者为结党欺君,帝怒而为之罢会推矣。御史黄宗昌疏纠体仁热中枚卜,欲以“结党”二字破前此公论之不予,且箝后来言路之多口。
羽健亦愤朋党之说,曰:“彼附逆诸奸既不可用,势不得不用诸奸摈斥之人。如以今之连袂登进者为相党而来,抑将以昔之鳞次削夺者为相党而去乎!陛下不识在朝诸臣与奸党诸臣之孰正孰邪,不观天启七年前与崇祯元年后之天下乎,孰危孰安?今日语太平则不足,语剔弊 则有余,诸臣亦何负国家哉!一夫高张,辄疑举朝皆党,则株连蔓引,不且一网尽哉!”帝责羽健疑揣,而以前条陈驿递原之。
太常少卿谢升求巡抚于永光,永光长吏部,升当推蓟镇,畏而引病以避,后推太仆则不病。羽健劾升、永光朋比,宜并罪。永光召对文华殿,力诋羽健,请究主使之者。大学士韩爌曰:“究言官,非体也。”帝不从,已而宥之。一日,帝御文华殿,独召延儒语良久,事秘,举朝疑骇。羽健曰:“召见不以盈廷而以独侍,清问不以朝参而以燕间;更漏已沉,阁门犹启。汉臣有言‘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疏入,切责。羽健既积忤权要,其党思因事去之。及袁崇焕下狱,主事陆澄源以羽健尝疏誉崇焕,劾之,落职归,卒。
译文:
毛羽健,字芝田,公安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元年由知县被征召授官御史。喜欢议论事情,首先弹劾杨维垣八失罪状及阮大铖反复变幻的情形,两人于是遭驱逐。
政府的军队征讨安邦彦久而无功。毛羽健说:“贼寇的巢穴在大方,黔是他们的前门,蜀遵、永是他们的后门。从黔进兵,一定要越过非常险峻的陆广,七昼夜抵达大方,一夫当关,一千个人无能为力,王三善、蔡复一所以屡次失败。遵义离大方三天的路程,而毕节只是百余里平原,从这儿进兵,有什么可担心不能攻克的呢?”并趁机上奏谋划充实兵力筹集粮饷的策略,并荐举原总督朱燮元、闭梦得等人。皇上当即商议施行,后来果然平定了贼寇。不久,陈述驿站传达的祸害:“兵部调动部队征用驿车的文书有发出的,没有缴进的。士绅将乘坐驿车的文书借用,一张纸经过多次涂改修补。差役的威势如虎,百姓的性命像丝。”皇上当即命令有关部门严加清理整顿,长期积聚的困顿得到缓解。
在这个时候,阉党已经垮台,东林的.声势大盛。而朝廷上位居首席的大臣王永光变幻不定,温体仁奸诈狡猾,周延儒机巧谄谀。谏议部门新上来以正直相标榜的一些人,尤其争着抨击大臣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体仁攻讦钱谦益,是因为科场旧事,延儒助他为恶,并且把攻击自己的人看作结党营私欺骗君主,皇上发怒因而为此取消会合大臣推举内阁的事情。御史黄宗昌上疏弹劾体仁急切盼望通过枚卜进入内阁,想用“结党”两字来击破在此以前公众舆论对自己的反对,并且堵住后来谏议部门的多嘴多舌。
毛羽健也对朋党的说法表示愤慨,说:“那些依附叛逆的奸人既然不可任用,势必不得不用那些奸人所排挤打击的人。如今认为相继受提拔任用的人是为结党而来,那么将认为往日陆续被削夺官职的人是为结党而去的吗?陛下分不清在朝诸臣与奸党诸臣谁正谁邪,不看看天启七年之前与崇祯元年之后的天下,哪个危险哪个安定?今天说太平还够不上,说剔除弊病则是足足有余,诸臣有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一个人招摇张扬,就怀疑整个朝廷都与他结党,于是互相牵连,不是要一网打尽么!”皇上指责毛羽健胡乱猜疑,因为前次分条陈述驿站的事而原谅了他。
太常少卿谢升向永光营求巡抚的职务,永光执掌吏部,谢升应当被推举为蓟镇巡抚,因为害怕战争而托病逃避,后来被推举太仆寺卿就不称病了。毛羽健弹劾谢升、永光勾结,应一起论罪。永光在丈华殿受皇上召见回答询问,极力指责毛羽健,请求追究指使他的人。大学士韩爌说:“追究谏议官,不符合体制。”皇上不听从,不久宽恕了他。一日,皇上临幸文华殿,单独召见延儒谈了很久,事情秘密,整个朝廷惊疑害怕。毛羽健说:“不在满朝大臣前召见而单独接待,垂询不通过上朝参见而在退朝闲暇的时候。夜已深,内阁的门还开着。汉朝的臣子说过‘所说的是公事,就公开说;所说的是私事,君主不接受私人的请求’。”奏疏递入,受到严厉的责问。毛羽健已经多次触犯占据高位掌握重权的大臣,他们的同党想借着某件事驱逐他。等到袁崇焕关进监狱,主事陆澄源因为毛羽健曾经上疏称赞崇焕,就弹劾他,免职回家而死。
篇3:《明史·刘荣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明史·刘荣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
刘荣,宿迁人。初冒父名江。从魏国公徐达战灰山、黑松林。为总旗,给事燕邸。雄伟多智略,成祖深器之,授密云卫百户。从起兵为前锋,屡立战功。徇山东,与朱荣帅精骑三千,夜袭南军于滑口,斩数千人,获马三千,擒都指挥唐礼等。战滹沱河,夺浮桥,掠馆陶、曹州,大获。还军救北平,败平安军于平村。杨文以辽东兵围永平,江往援,文引却。江声言还北平,行二十余里,卷甲夜入永平。文闻江去,复来攻。江突出掩击,大败之。
时南军驻宿州,积粮为持久计。成祖患之,议绝其饷道。命江将三千人往,趑趄不行。成祖大怒,欲斩之。诸将叩首请,乃免。渡江策功,以前罪不封。永乐八年从北征,以游击将军督前哨。败阿鲁台于靖虏镇。师还为殿,即军中进左都督,遣镇辽东。敌阑入杀官军。帝怒,命斩江,既而宥之。
倭数寇海上,北抵辽,南讫浙、闽,濒海郡邑多被害。江度形势,请于金线岛西北望海埚筑城堡,设烽堠,严兵以待。十七年六月,瞭者言东南海岛中举火。江急引兵赴埚上。倭三十余舟至泊马雄岛登岸奔望海埚江依山设伏别遣将断其归路以步卒迎战佯却。贼入伏中,炮举伏起,自辰至酉,大破贼。贼走樱桃园空堡中。江开西壁纵之走,复分两路夹击,尽覆之,斩首千余级,生擒百三十人。自是倭大创,不敢复入辽东。诏封广宁伯,禄千二百石,予世券,始更名荣。寻遣还镇。明年四月卒。赠侯,谥忠武。(节选自《明史·刘荣传》)
译文:
刘荣,宿迁人。起初冒用父亲的名叫江。跟随魏国公徐达在灰山、黑松林作战。后来任总旗,在燕王的宅邸做事。他身材高大而多有智谋,成祖很器重他,授予他密云卫百户之职。他跟随燕王起兵做前锋,多次立下战功。攻取山东时,与朱荣一起率领精锐骑兵三千名,夜晚在滑口袭击南方军队,斩杀数千人,获得三千匹马,擒获都指挥唐礼等人。战滹沱河时,他夺取浮桥,占领馆陶、曹州,缴获很多。撤回军队救援北平时,在平村击败平安的军队。杨文率辽东军包围永平,刘江前往救援,杨文领兵退走。刘江扬言要回北平,走了二十余里后,收起铠甲连夜潜入永平城。杨文听说刘江走了,又来攻打永平。刘江突然冲出发动袭击,大败杨文的部队。
当时南军驻扎在宿州,积蓄粮食作持久打算。成祖很担心,商议决定断绝敌人的运粮通道,命刘江率三千人前往,但刘江拖拖拉拉地不出发。成祖大怒,要斩了他。众将帅都叩头求情,才免了他的罪。渡过长江后登记功劳,因前面的罪而不给他加封。永乐八年随从皇上北征,以游击将军身份督率前哨军。在靖虏镇击败阿鲁台。回师时他殿后,就在军中晋升为左都督,派去镇守辽东。敌人混进来杀死官军。皇上大怒,下令斩了刘江,过后又宽恕了他。
倭寇多次在海上劫掠,向北抵达辽东,向南到达浙江、福建,沿海各州县多遭到侵害。刘江审度地形要势,请求在金线岛西北的望海埚构筑城堡,设立烽火台,以整齐严明的军队等待倭寇。十七年六月,瞭望的.人说东南海岛上举起了火。刘江急忙领兵赶赴望海埚上。倭寇的三十余艘船抵达,停泊在马雄岛,登岸奔向望海埚。刘江依山埋设伏兵,另遣将领断其归路,以步兵迎战,假装退却。贼人进入埋伏地区,大炮轰击伏兵跃起,从辰时战到酉时,大败贼寇。贼寇逃到樱桃园的空堡中,刘江放开西边的包围让他们逃走,然后分两路夹击,将他们全部歼灭,斩杀一千余首,生擒一百三十人。从此倭寇受到严重打击,不敢再进入辽东。诏令封他为广宁伯,食禄一千二百石,给予世袭诰券,这时开始改名为荣。不久派他回到镇守之地。第二年四月他去世。赠侯爵,谥号“忠武”。
篇4:《明史儒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儒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注]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注] 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被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课农桑 督促
B.卒奏寝其事 搁置
C.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 邀请
D.命有司以礼存问 看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会诸生于学宫 ②受知于李东阳
B.①杖巫而遣之 ②宝三岁而孤
C.①宝至京,绝不与通 ②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
D.①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②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邵宝性格耿直、不附权奸的一组是( )
①峻却之 ②独无宝迹 ③虑生他变
④绝不与通 ⑤欲使宝劾之 ⑥勒致仕去
A.①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4分)
②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4分)
10.用“/”给文中画曲线部分句子断句。限划8处。(4分)
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
答案
5.(3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答案】C(要:拦截)
6.(3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答案】B(而:连词,承接关系/修饰关系;A于:介词,在;C与:介词,跟;D以:连词,来)
7.(3分)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D(①②表现邵宝不结交宁王宸濠,④不结交刘瑾;③邵宝担心开矿产生变故,⑤刘瑾想要让邵宝弹劾官员,⑥邵宝被弹劾辞官)
8.(3分)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C(邵宝回家奉养的是母亲,他“三岁而孤”,父亲去世)
9.(4分)答案:①(邵宝)颁布法令,不把去世亲人下葬的读书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的有上千人。
(4分)答案:②不久上奏章请求回家奉养老母亲,于是皇帝授予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两次上奏章辞去职务。
10.(4分)答案: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
【参考译文】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十九岁时,在江浦庄昶处学习。明宪宗成化二十年考中进士,授官许州知州。每月初一,邵宝在学宫召集众生员,宣讲明辨义利公私的道理。有人在地里挖出龙骨,巫师就说会带来祸福,邵宝叫人拿来龙骨,在庭堂当场毁掉,将巫师痛打一番,赶走了。邵宝亲自督促老百姓耕种纺织,仿照朱子社仓,设立积散法,实行计口浇田法,来防备出现饥荒。
明孝宗弘治七年,邵宝进朝廷担任户部员外郎,历任郎中,升任江西提学副使。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来安置在里面学习的人。江西民间喜欢听信阴阳家的话,有的人父母去世几十年都不下葬。邵宝颁布法令,不把去世亲人下葬的读书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有上千人。宁王宸濠向邵宝索取诗文,邵宝严正拒绝了。后来宸濠反叛兵败被诛,有关官员经过调查,唯独没有邵宝送给宸濠的手迹。邵宝升任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察看处州的银矿,邵宝说:“费用多收获少,劳民伤财,恐怕会产生变故。”终于上奏章停止了这件事。晋升湖广布政使。
明武宗正德四年,邵宝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管监督水路运输。太监刘瑾独揽朝政,邵宝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刘瑾来往。刘瑾不满原水运长官平江伯陈熊,要让邵宝弹劾他,于是派遣几名校尉在左顺门拦住邵宝,说吓人的话威胁邵宝说:“将要逮捕你。”吏部、兵部两位长官张彩、曹元从皇宫出来,告诉邵宝说:“你只管弹劾平江伯,以后就没有祸患了。”邵宝说:“平江伯是功臣的后人,管理水运不久,没有大的过错,我不知道弹劾什么。”张、曹两人无话可说,走了。过了三天,给事中弹劾陈熊以及邵宝,强制他们辞官离开。刘瑾被处死,邵宝起用任贵州巡抚,不久调任户部右侍郎,晋升左侍郎,兼任左佥都御史,负责处理粮食运输事务。不久上奏章请求回家奉养老母亲,于是皇帝授予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两次上奏章辞去职务。明世宗即位,又要起用邵宝任以前官职,邵宝又因为母亲年老恳切推辞。皇帝准许了,命有关官员按照礼节对他看望慰问。
邵宝三岁就父亲去世,奉养母亲过氏非常孝顺。刚十岁时,母亲生病,邵宝写文章祭告上天,希望减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母亲的寿命。等到回家奉养老母亲,自己生病,左手麻痹,依然早晚奉侍在母亲旁边不松懈。邵宝被李东阳赏识,写作的诗文,典范庄重平和高雅,把李东阳作为榜样。博览群书,有心得就写在竹片上,用程子“今天探究一种事物,明天探究一种事物”的意思,命名叫“日格子”。
篇5:《明史循吏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明史循吏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骂)。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 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
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
(选自《明史?循吏传》)
11.下列 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 崇:崇尚、推崇
B.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 白:报告、陈述
C.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 易:轻视、看不起
D.良欲籍农故为兵者 籍:籍贯、名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①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 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①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 ②久之,举于朝
D.①今絷者众,而捕未已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履宽政爱民的一组是()( 3分 )
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②履阅狱问故,立释之
③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 ④为丞六年,百姓爱之
⑤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 ⑥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
A.①④⑤ 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②⑤
14.下列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吴履做南康县丞时,断案老练,使百姓惊服,不敢再做坏事,接着他改变措施,用宽松的政策对待百姓,使 百姓休养生息。
B.知县周以中被百姓辱骂之后非常气恼,抓了许多无辜的人,吴履在问清情况后把这些人释放了,并说服了周以中。
C.吴履做安化知县时,反对百姓以蛇为神的迷信活动,责罚了神汉,并把神像投入江中,这使当地盲目崇拜鬼神的活动得以禁止。
D.吴履做潍州知州时,让百姓以粮食代替牛羊输税,使百姓获得利益,他离开潍州时,百姓都哭着为他送别。
15.把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三个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3分)
② 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4分)
③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3分)
参考答案
11.D(籍:登记)。
12.A(A、都是代词,译为“他的”。B、前一个是介词:用,拿;后一个是连词:因为。C、前一个是动词:到,往;后一个是音节助词;D、前一个是“而且”;后一个通“尔”,译为“你的”)。
13.B(①很显然不是;③是说他破除迷信,不能表现宽政爱民;④百姓爱戴他)
14.C(做南康县丞时的事迹,并 非做安化知县时。)
15.(1)(吴履)年轻时从名人梦吉那儿接受学业,熟读《春秋》众多史书。(“少” 1分,“闻”1分,“通”,译为“通读”、“精通”皆可, 1分)
(2)现在被拘禁的人已经很多,而且抓捕还没有停止,急 切(的.抓捕)将会发生变故,那怎么办呢?(“絷”1分,“且”1分,“奈何”1分,文句通顺1分)
(3)恰逢改州为县,朝廷召吴履回去,潍州百姓都哭泣着跑来送行。(“会” 1分,“涕泣”1分,句意1分)
附参考译文: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年从师于名士梦吉,熟读《春秋》诸部史书。李文忠镇守浙东,聘请他为郡里学正。过了很久,被推荐给朝廷,授于南康丞。南康风俗凶悍,认为县丞文人,轻视他。过了几个月,吴履像老狱吏一样破案抓奸,大家都很吃惊,相继收敛形迹。吴履于是放宽政策,让百姓休生养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被村民所骂,逮捕不着,一怒之下拘捕了许多乡邻。吴履查案问清原故,立即释放百姓,并告诉以中。周以中更怒,说:“县丞怠慢我。”吴履说:“触犯大人的只有一个人,他的邻居有什么罪?现在抓起来的人多而犯人未捕住,情况紧急有些变化怎么办?”周以中怒气才消解。邑里无节制地祭祀,每次祭祀一有蛇出门,百姓认其为神明。吴履缚住巫师责备他,把神像沉到江里,淫祠于是消亡。
当县丞六年,百姓爱戴他。升迁到安化当知县,大户人易姓占据险要地势并自己守住,江阴侯吴良要击破他,召吴履商量。吴履说:“易氏为免死而逃跑,并非谋反。叫他他应该来,不来杀他也不晚。”吴良听从他的计谋,易氏果然来了。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吴履说:“世事清明,老百姓安心务农。登记招收愿当兵的,不愿也不要勉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事常用牛羊代替秋天税收,吴履给百姓出谋说:“牛羊有生病死的隐患,不如输送粟子方便。”他日,上级让百姓送牛羊到陕西,其他县百姓多倾家荡产,淮州百姓独保存。逢改州为县,上级召吴履回去,潍民都哭泣着跟着送。吴履向皇帝请求罢官回家。
篇6:明史刘显传阅读答案
明史刘显传阅读答案
陈友谅,本谢氏,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
友谅初尝为县小吏,其时徐寿辉兵起反元,遂往从之。后文俊欲谋杀寿祥不果,奔黄州;友谅因乘机袭杀文俊,并夺其军,自称平章军。
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未几,寿辉次江州。友谅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即江州为都,奉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属。遂挟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①而登,遂克之。志益骄,进驻采石矶,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寿辉既死,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
太祖患之,与战于武昌。太祖所乘舟樯白,友谅约军士明日并力攻白樯舟。太祖知之,令舟樯尽白。翌日复战,自辰至午,友谅军大败。友谅欲退保奚山,太祖已先扼湖口,邀其归路。持数日,友谅谋于众。右金吾将军曰:“出湖难,宜焚舟登陆,直趋湖南图再举。”左金吾将军曰:“此示弱也,彼以步骑蹑我,进退失所据,大事去矣。”友谅不能决,既而曰:“右金吾言是也。”左金吾以言不用,举所部来降。右金吾知之,亦降。友谅益困。太祖凡再移友谅书,其略曰:“吾欲与公约从,各安一方,以俟天命。公失计,肆毒于我。我轻师间出,奄有公龙兴十一郡,犹不自悔祸,复构兵端。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友谅得书忿恚,不报。久之乏食,突围出湖口。诸将自上流邀击之,大战泾江口。汉军且斗且走,日暮犹不解。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②,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
(选自《明史 陈友谅传》)
注:①堞: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②捴(zǒng):同“总”,统率,在这里是指挥的意思。
参考译文:
陈友谅,本来姓谢,祖上赘附于陈家,于是跟了人家的姓。小时候读书,稍稍通了文义。有术士看他先祖的墓地,说“按相术应当富贵”,陈友谅心里暗喜。
陈友谅刚开始曾经当过县吏,当时徐寿辉与倪文俊起兵反抗元军,于是他去跟随了他们,后来倪文俊想谋杀徐寿辉没有成功,逃到黄州;陈友谅于是乘机袭杀倪文俊,并且夺了他的军队,自称平章军。
起初陈友谅攻占龙兴,徐寿辉想迁徙到那里并把它作为国都,陈友谅没有答应。不久,徐寿辉驻扎在江州。陈友谅在城外埋伏了军队,迎接徐寿辉进城,然后马上关了城门,他的部下全部被杀。陈友谅就把江州作为都城,(表面上)侍奉徐寿辉而据,而他自称汉王,设置了王府和官属。然后挟制徐寿辉向东而下,攻打太平。太平城坚固不可攻下,他就率领大船迫近太平城的西南方。士兵们沿着船尾攀上城垛登上城池,于是攻克了太平城。他的内心更加骄傲,进驻采石矶,派遣部将假装在徐寿辉前禀告事情,埋伏了健壮的士兵夹着铁挝击碎了徐寿辉的脑袋。徐寿辉死了以后,陈友谅把采石矶的五通庙作为行殿,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国号为汉,改元大义。
明太祖把他当做祸患,与陈友谅在武昌会战。太祖所乘的是白色帆布的船,陈友谅就约定军士第二天一齐攻打白色帆布船。明太祖知道这个消息,下令所有的帆布都换成白色的。第二天又战,从辰时到午时,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守保奚山,明太祖已提前扼守住了湖口,阻断了他们的归路。相持了几天,陈友谅同众人谋划。右金吾将军说:“逃出湖难,应该焚烧船只登岸,直奔湖南再图大举。”左金吾将军说:“这样就向敌人示弱,他们用步兵和骑兵追踪我们,我们的进退就失去了据守的地方,大事就去了。”陈友谅不能决断,过了一会儿又说:“右金吾说的对。”左金吾因为谏言不被采用,率领所部来向明太祖投降。右金吾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来投降了。陈友谅更加陷入困境。明太祖多次给陈友谅写信,大致意思说:“我原想和你结盟,各自安守一方,来等待天命。你错误计谋,肆意荼毒于我。我率轻装军队从小道出击,突袭占有了龙兴十一郡,你仍然不忏悔自己造成的祸患,又挑起争端。第一次被困于洪都,第二次在康郎战败。骨肉将士重重遭受了涂炭。你如果侥幸得以生还,应该除却帝号,坐等真命天子,否则,定当家破姓亡,后悔就晚了。”陈友谅接到信后十分生气,没有回复。时间长了缺少粮食,向湖口突围。诸将从上流阻击他,在泾江口激战。汉军且斗且逃,天晚了仍然不能突围。陈友谅从船中伸出头来,想指挥突围,突然被流矢射中,从眼睛穿入到达脑颅而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寿辉欲徙都之 都:把……当作都城
B.邀其归路 邀:邀请
C.友谅谋于众 谋:同……谋划
D.以俟天命 俟:等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祖赘于陈,因从其姓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B.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 以勇气闻于诸侯
C.公失计,肆毒于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久之乏食,突围出湖口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友谅听算命人说他家祖坟风水好,当出贵人。之后她参加了寿辉与文俊的反元队伍,后来杀死倪文俊,篡夺他的权位,最终野心不断扩张,弑旧主而自立为皇帝。
B.陈友谅刚开始劫持徐寿辉,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最初只想称王,等他妙计攻克坚不可摧的太平城之后,内心更加骄横,最终杀了徐寿辉并取而代之。
C.太祖料事如神,下令所有的帆布都换成白色,使陈友谅“并力攻白樯舟”的计谋落空。他写给陈友谅的信,义正词严,并特别提出了陈友谅想活命的前提条件。
D.奚山突围,右金吾建议焚舟登岸,“趋湖南图再举”,左金吾认为这样示弱于人,且无法摆脱敌军。后来左金吾、右金吾先后向太祖投降,陈友谅更加困窘,最终失败。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①而登,遂克之。(5分)
(2)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5分)
4.B(邀:阻断。)
5.C(均为介词,对、对于。A.副词,于是/动词,趁着;B.介词,把/介词,凭借;D.凑足音节,无实义/代词,我。)
6.C(“太祖料事如神”在原文中没有根据,应是事先得到了陈友谅“并力攻白樯舟”的消息。)
7.(1)(陈友谅)就率领大船迫近太平城的西南方。士兵们沿着船尾攀上城垛登上城池,于是攻克了太平城。(“引”“薄”“缘”“克”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你如果侥幸能够生还,也应该废除帝号,坐等真命天子,如果不如此,定当家破姓亡,后悔就晚了。(“即”“幸”“宜”“却”各1分,语句通顺1分)
篇7:《明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祖贵,户科给事中。父宝,永州知府。顺之生有异禀。稍长,洽贯群籍。年二十三,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引疾归。久之,除吏部。十二年秋,诏选朝官为翰林,乃改顺之编修,校累朝实录。事将竣,复以疾告,璁持其疏不下。有言顺之欲远璁者,璁发怒,拟旨以吏部主事罢归,永不复叙。至十八年选官僚,乃起故官兼春坊右司谏。与罗洪先、赵时春请朝太子,复削籍归。卜筑阳羡山中,读书十余年。中外论荐,并报寝。
倭躏江南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起南京兵部主事。父忧未终,不果出。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覈蓟镇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总督王忬以下俱贬秩。
寻命往南畿、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之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列围困贼,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炮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镗、显惧失利,固要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遂得疾,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事棘,不敢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淮、扬适大饥,条上海防善后九事。三十九年春,汛期至。力疾泛海,度焦山,至通州卒,年五十四。讣闻,予祭葬。故事,四品但赐祭,顺之以劳得赐葬云。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不复叙
复叙:再度任用
B.督舟师邀之海外
督:督促
C.坚壁不出
壁:营垒
D.条上海防善后九事
条:分条陈述
答案:
B解析督:率领。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顺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海外予以全部歼灭,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淮、扬二州发生大饥荒时,唐顺之于是上书提出了加强海防、处理善后事宜等九条措施。汛期时,唐顺之带病巡海,后来病逝。
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理解文意的能力,此役为小胜,不是“全部歼灭”。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覈蓟镇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
B.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覈蓟镇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
C.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覈蓟镇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
D.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覈蓟镇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
答案
C解析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通读文段,理解文段大意;其次要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三是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断开整个文段。结合画线句所在文段可知,画线句主要交代唐顺之在父丧期满以后职务的变动及上书朝廷整顿军务的事宜。首先可由表示官职名称的'“职方员外郎”和“郎中”两个词语排除B、D两项。接下来,由交代唐顺之活动的词语“出覈”与“还奏”可以排除A项。据此得出答案应为C项。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将竣,复以疾告,璁持其疏不下。(3分)
(2)遂欲列围困贼,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3分)
(3)故事,四品但赐祭,顺之以劳得赐葬云。(4分)
参考答案
(1)当任务快要完工时,唐顺之又一次声称有病,想请假回家,张璁扣下了他的请求报告,没有给予答复。(得分点:“竣”“下”各1分,大意1分)
(2)李遂计划布置军队包围倭寇,将其围住,唐顺之则认为这样不妥,他率领部下迫近倭寇营垒。(得分点:“列”“薄”各1分,大意1分)
(3)按照旧例,四品官员只赐予祭奠,唐顺之因为有功劳,得到恩赐祭葬的待遇。(得分点:“故事”“以”各1分,大意4分)
【参考译文】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祖父唐贵,曾任户科给事中。父亲唐宝,做过永州知府。唐顺之颇有天赋。从小聪明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博览了众多的文献典籍。在二十三岁时,他参知了嘉靖八年的会试,荣登榜首,(以进士资格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曾为会试主考官的张璁与翰林学士们过不去,将诸位翰林学士调任其他部门,只想留唐顺之继续供职于翰林院。唐顺之坚决地辞却这一特别恩惠,于是调任兵部主事。(为此唐顺之)称病归家休养。过了一段时间,唐顺之被任命为吏部官员。嘉靖十二年秋天,皇帝下诏从朝臣中选拔翰林学士,唐顺之改任翰林院编修,校订各朝实录。当任务快要完工时,唐顺之又一次声称有病,想请假回家,张璁扣下了他的请求报告,没有给予答复。有人进言说唐顺之是为了回避张璁,张璁(听说)大为恼火,为皇帝拟出一道圣旨,将唐顺之从吏部主事任上罢免放归,并永不起用。直到十八年,朝廷选拔宫廷官员,才以以前的官职起用兼任春坊右司谏。(后来唐顺之)与罗洪先、赵时春请求朝见皇太子,(惹恼了嘉靖皇帝)又被削职归田。(从此,唐顺之)在阳羡山中隐居读书十多年。虽然朝廷内外不停地有人推荐唐顺之,但皇帝一概不予理会。
当倭寇蹂躏大江南北时,赵文华(在浙江)督察剿倭战事,上书推荐了唐顺之。唐顺之被起用为南京兵部主事。由于父丧期限未满,唐顺之并未立即出山。丧期结束后,朝廷召用为职方员外郎,并晋职为兵部郎中。兵部派唐顺之到蓟州镇核查军籍情况。回京后,唐顺之上奏报告说该镇缺额三万多员。在籍兵员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为此,他上书提出了九条解决办法。(由于唐顺之的报告,)蓟州镇总督王忬以下诸将都受到降级处罚。
不久又派唐顺之到南畿、浙江督察军务,与胡宗宪一道商议剿除海盗诸事。唐顺之认为抵御海盗的上策是将海盗阻截在海岸线外,如果让其登上陆地,内地就都会受到祸害。于是唐顺之亲自巡视海上,从江阴抵达蛟门,一昼夜行驶六七百里。随从人员都惊恐呕吐,唐顺之依然精神抖擞。倭寇屯集在崇明三沙岛,唐顺之亲自率领水军在海上对其拦截攻击,斩敌一百二十人,击沉敌船十三艘。(因战功唐顺之)升为太仆少卿。胡宗宪说唐顺之权力小,(不宜于指挥战事,)又加职为右通政。唐顺之听说海寇将进犯江北,于是急令总兵官卢镗在三沙岛阻击,自己率副总兵刘显迅速增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合力大败海寇于姚家荡。海寇困窘,退驻庙湾。唐顺之乘势进击,敌我伤亡相等。李遂计划布置军队包围倭寇,将其围住,唐顺之则认为这样不妥,他率领部下迫近倭寇营垒,用火炮攻击,但没有攻克。三沙岛的官军又频频告急,唐顺之于是又率兵增援三沙,督率卢镗、刘显进攻,却再次失利。唐顺之十分愤恨,亲自跃马布阵。海寇构筑了高高的望楼。(在楼上)看见唐顺之军伍整齐,因而坚守阵地不出战。(见此情形)刘显请求退兵,唐顺之不同意,他手提战刀,冲到距敌人营地百多米处。卢镗、刘显担心出事,坚决要唐顺之退回。这时正值酷暑,唐顺之在海船中居留两月之久,患上了疾病,于是返回太仓。李遂调任南京,唐顺之即升为右佥都御史,并代替李遂为巡抚。唐顺之的病日益严重,由于战事棘手,他不便辞职归养。(唐顺之)到达江北时,海盗已被李遂等人剿灭。这时淮、扬二州正好发生了大饥荒,唐顺之因而上书提出了加强海防、处理善后事宜等九条措施。嘉靖三十九年春天,汛期到了,唐顺之带病巡视海上,过焦山,至通州病逝,时年五十四岁。讣告传到京师,皇帝令公祭安葬。按照旧例,四品官员只赐予祭奠,唐顺之因为有功劳,得到恩赐祭葬的待遇。
篇8:《明史陈瑄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陈瑄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屡从征南番,又征越巂,破宁番诸蛮。复征盐井,贼炽甚。瑄将中军,贼围之数重。瑄下马射,伤足,裹创战。自巳至酉,全师还。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迁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遂建百万仓于直沽,城天津卫。先是,漕舟行海上,岛人畏漕卒,多闭匿。瑄招令互市,平其直,人交便之。九年命与丰城侯李彬统浙、闽兵捕海寇。海溢堤圮,自海门至盐城凡百三十里。命瑄以四十万卒筑治之,为捍潮堤万八千余丈。明年,瑄言:“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既成,赐名宝山,帝亲为文记之。会痛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浚徐州至济宁河。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宣宗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初,瑄以浚河有得于民,民立祠清河县,正统中,命有司春秋致祭。(节选自《明史 陈瑄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B.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C.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D.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巳、午、戌、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表示时间,自巳至酉,指从上午九时到下午七时。
B.蛮是先秦时期我国的华夏统治者对周边民族的称谓。同类的还有“夷”、“狄”、“戎”等。
C.永乐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首创者是汉武帝刘彻。
D.漕运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民间运送粮食的专业运输方式,分为河运、陆运和海运等形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瑄骁勇智慧,创下辉煌战绩。几次远征,均重创敌军。攻打盐井,脚部受伤依然带伤作战;征讨贾哈刺,用破釜沉舟的勇气激励属下。
B.陈瑄总督海运,运筹处理得当。运送粮食,解决北京、辽东粮饷;在直沽建造大型粮仓,守卫天津城;设立互市,公平交易,让民众得到便利。
C.陈瑄离漕治河,举措科学精密,建造浅船,逐渐增加运送量,使得国库充实;修建长堤导引,使漕船能直达黄河,节省了大量钱财。
D.陈瑄功及百姓,深受百姓尊敬。在生前,因浚河有功老百姓立祠纪念他;在他死后,皇帝还命令相关部门在春秋时节治礼祭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5分)
(2)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5分)
参考答案
10、A
11、D
12、D
13、(1)父亲犯罪被遣戍辽阳,陈瑄拜伏在宫门请求替父戍守,诏令一并原谅了他们父子。
(2)他又担心漕船搁浅,便从淮安到通州沿途设置了五百六十八个居住点,配给士卒,引导船只避开浅滩。
参考译文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父亲犯罪被遣戍辽阳,陈瑄拜伏在宫门请求替父戍守,诏令一并原谅了他们父子。陈瑄少年时随从大将军幕府,以善射雁见称。他屡次随军远征南番,又征讨越巂,攻破宁番诸蛮人。又征讨盐井,而攻打卜水瓦寨。贼人势力很盛,陈瑄率领中军,贼人把他们围了数层。陈瑄下马射敌,足部受伤,他裹伤再战。从上午十点战到下午五六点,全师而还。他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趟过打冲河,找到近道,做浮桥渡部队。部队过完后,他拆掉浮桥,向士兵们表示不再回头,接连作战击败了贼人。他又会同云南兵征讨百夷有功,升为四川都司都指挥同知。
建文末年,他升为右军都督佥事。燕王部队进逼时,他受命总管舟师防卫长江。燕王兵到浦口,陈瑄以舟师迎接并归降,成祖于是渡过了长江。成祖即位后,封陈瑄为平江伯,食禄一千石,赐给诰券,世袭指挥使。
永乐元年(1403),命陈瑄充任总兵官,总督海运,将四十九万多石粮食输运到北京和辽东,遂在直沽修建可容一百万石粮食的仓库,筑天津卫城。在此之前,运粮船航行海上,岛上居民害怕运粮兵,多躲藏起来。陈瑄招他们出来,令互相贸易,给价公平,人民都很方便。
九年(1411),命他与丰城侯李彬统领浙江、福建之兵捕捉海寇。海水上涨,海堤毁坏,从海门到盐城达一百三十里。陈瑄受命以四十万士卒修筑,修建了捍潮堤一万八千余丈。第二年,陈瑄说:“嘉定滨海之地,江河会流,海船停泊在这里,没有高山大陵可依。请在青浦筑一座土山,周长百丈,高三十余丈,在上面建..望楼,作为标志。”建成之后,皇上赐名为宝山,还亲自写文章以记其事。
治理好会通河后,朝廷建议罢海运,仍以陈瑄总管漕运。他建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开始时运二百万石,以后逐渐增加到五百万石,国家用度因此富足。当时江南漕船到达淮安后,都是陆运过坝,过淮河到达清河,所费劳力和财物很大。十三年(1415),陈瑄采用故老的意见,从淮安城西的管家湖,开凿二十里长的水渠,叫清江浦,引导湖水入淮河,修筑四座闸门,依时放水。又沿湖十里筑堤来引船,这样漕船可以直达黄河,节省费用不少。后来又疏浚徐州到济宁的河道。又因吕梁洪险恶,在它的西面另开一条渠道,设置两座闸门,蓄水以开通漕运。还修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连通大江。又修筑高邮湖堤,在堤内凿渠四十里,以避免险恶的风涛。他还从淮安到临清,根据水势设置了四十七座闸门,在淮上建造常盈仓四十区,在徐州、临清、通州也都设置了仓库,以便于转输。他又担心漕船搁浅,便从淮安到通州沿途设置了五百六十八个居住点,配给士卒,引导船只避开浅滩。又沿河堤凿井种树,以方便行人。他的规划,都精密而有远见。他身任漕河事务三十年,殚精竭虑提出了许多建议。
八年(1433)十月他在任上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当初,陈瑄因疏浚河道有德于民,百姓在清河县为他立祠。正统年间,朝廷命有关官员春秋时致祭。
【《明史刘健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