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谈汉语中吃的隐喻
“吞一千根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从文化角度谈汉语中吃的隐喻,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从文化角度谈汉语中吃的隐喻,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从文化角度谈汉语中吃的隐喻
从文化角度谈汉语中吃的隐喻
中国的吃文化源远流长,这使得与“吃”有关的`表达法在汉语中十分丰富.本文尝试从文化角度对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作分析.“吃”,作为中国人的普遍的存在方式,反映了我们的朴素的认知方式和广泛的社交方式.
作 者:王英雪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51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7) 分类号:G0 关键词:吃 隐喻 文化篇2:从语音隐喻角度试析汉语中的谐音双关歇后语
尹化玲
(贵州师范学院大外部,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一种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它蕴涵了丰富的思想性,而且贴近生活、诙谐而形象。谐音双关歇后语是歇后语的一种,且在其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从认知语言学语音隐喻的角度对歇后语中的谐音双关歇后语进行分析,可以找到理解谐音双关歇后语的新的理解机制。
关键词:隐喻;语音隐喻;歇后语;谐音双关歇后语论文编码:Doi:10.3969/j.issn.1673―9329.2011.01.25
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一种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它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诙谐而形象的一种语句。它蕴涵了丰富的思想性,而且贴近生活、感情真实。之前对歇后语的研究有很多,他们大多是从歇后语的来源、结构、语法、功能、修辞作用和歇后语所蕴藏的文化等角度进行论述。我们知道歇后语包括喻义歇后语和谐音双关歇后语。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有人对谐音双关歇后语进行单独而具体的阐述。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语音隐喻的角度对歇后语中的谐音双关歇后语进行分析,以找到理解谐音双关歇后语的新的理解机制。语音隐喻是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所主张的从语音层面来论述“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它是从语言层面角度对隐喻进行分类的一种隐喻。
一、隐喻
Lakoff和Johnson把隐喻看作是我们谈论或思考抽象事物的一个认知过程。隐喻可以被理解为“conceptual
(80url2:edomain)到“目的域”(target
do-
“一国之君”的特征被影射到概念域B‘‘独生子”身上就变成了“一家之主”;皇帝的“至高无上”的特征,影射到B上就是“一家人所宠爱”。但是皇帝的三宫六院,主持国家大事的特征却没有影射到B上。隐喻义是通过跨概念域隐射过程后形成的映合(mixing)的结果【21407―408。
隐喻涉及两类不同事体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或是两个不同语义场之间的比较和映合。重点解释跨概念域影射的过程,更加关心概念域B的某一或某些特征是如何转移到概念域A上的,两者之问存在哪些相似性。隐喻既是基于相似性,也可创造相似性,隐喻与相似性之间存在一种辨证关系【2|。
关于隐喻的分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标准对其进行分类。从语言层面角度可以把隐喻分为:语音隐喻,词句隐喻,超句隐喻。语音隐喻是从语言层面角度对隐喻进行分类的一种隐喻。
二、语音隐喻
Ivan
main(A)isconceptualdomain(B)”,也就是从“始发域”
Fonagy在其论文“WhyIconicity”一文中首先提出
domain)的影射。概念
“语音隐喻(phoneticMetaphor)”,主要从语音(或发音方式)与其表达的意义这一角度进行论述。李弘认为,Fonagy所说的语音隐喻实际上是语音与其所指对象或所表意义之间的相似性的问题,即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相似性问题,因为相似性主要讨论语言形式在音形和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射性相似的现象【3l。由于隐喻主要指“跨域喻指现象”通常被定义为“to
say
one
域之间的认知影射是隐喻理论的核心成分…。在这一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影射(map)到另一个概念域上,从而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对隐喻的理解涉及五种因素:认知主体、本体、喻体、喻底和语境。隐喻是以认知主体和语境为基础,涉及表达两种不同事体的本体和喻体,他们在互动中,主体再结合其他因素获得隐喻意义。例如:“独生子是皇帝”。独生子是概念域A或目的域,皇帝是概念域B或始发域,对概念域A独生子的`理解要基于概念域B皇帝的理解。通过认知和推理,概念域B中的一个或部分特征被影射到了概念域A上,使概念域A获得了概念域B的某一或某些相关特征。但是,两个域之间的影射又是有选择的。在“独生子是皇帝”的例句中,皇帝的
domainintermsofanother”。
其中一个域作本体,另一个域作喻体。所以我们应该严格按照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从语音层面来论述“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Langacker认为语言是一个语言符号的集,符号是音响形象和概念的结合体,而且两者不可分离。它用[DOGJ/[dog]来表示象征单位“dog”,在前面的
中用全大写字母表示语义单位,在…/之后的用音标
收稿日期:2010―10一26
作者简介:尹化玲(1980一),女,山东潍坊人,贵州师范学院大外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103?
万方数据
歇后语大全 http://www.wzbbs.org/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http://www.jieshuiwang.com/电子血压计什么牌子好 http://www.bangbang5.net/
表示音位单位。因此,语音隐喻就是用一个象征单位(一种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且具有诙谐性[41。又如:吃饺子不音义关系)来喻说或激活另一个象征单位旧J433。
吃馅――调皮(挑皮)。调皮和挑皮属于不同的认知域,本三、谐音双关歇后语歇后语用喻体“挑皮”来跨域喻说本体“调皮”。“挑皮”意1.歇后语
为“专吃饺子的皮,不吃饺子里面的馅”;而“调皮”意为“顽歇后语是汉语里所特有的修辞手段,它是一种固定的皮”,该歇后语通过“挑皮”与“调皮”的谐音构成双关,并通语句,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隐喻,像谜面;后一部分过“挑皮”来突出“调皮”。汉语中谐音双关歇后语都属于是意义的解释,像谜底。在一定的语占环境中,说话者通常语音层面的跨域喻说现象,下面再举其中的一部分例子:
只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听话者就能领会和猜想出它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用后一部分代替文中狗头上长角――装羊(装佯)的话,并通过双关等修辞手段突出主体。歇后语能让听话鼻子下面挂电灯――闻名(明)人去体会和猜测,从而引起人们的丰富想象,同时也会使语白开水画画――轻(清)描淡写言表达生动、诙谐而幽默。歇后语是在我国民间流传的最半山崖的观音――老实(石)人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成熟的花生果――满人(仁)明和才智。如:池塘里的浮萍――随波逐流.,J、和尚打伞炒了的虾米――红人(仁)――无法(发)无天。
扯着胡子打秋千―_谦虚(牵须)
歇后语可分为喻义歇后语和谐音双关歇后语。喻义歇飞机上吊邮筒――高兴(信)
后语的前一部分是隐喻,有时用传说故事或历史故事,后一蛤蟆跳井――不懂(扑通)部分是说明,前后两部分存在一种逻辑推理或是形象类推。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
如:上天的气球――飘飘然。这是自然物体域向人类域影射四、结论
的例子;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是由人类域与动本文从语音层面的跨域喻指角度对汉语中的谐音双关物域之间双向影射,其中以动物域向人类域影射为主导的歇后语进行了论述,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机制去例子。谐音双关歇后语的后一部分用同音或近音成分换理解这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希望本文能帮助用,造成一语双关。下面将对谐音双关歇后语进行详细读者对歇后语,特别是谐音双关歇后语有一个新的理解。论述。
2.谐音双关歇后语
参考文献:
谐音双关歇后语在歇后语中占相当大的成分。王寅曾[1]文旭,徐安泉.认知语言学新视野[M].北京:中国
对温端政主编的《中国歇后语大全》的B条下共收的2
560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5―116.
条歇后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运用语音隐喻所构成的歇后[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语多达15.4%12j436。谐占双关歇后语是基于音同形异义社.2007.
异类的语音隐喻之上形成的¨j。它是根据歇前部分事物[3]李弘.语音隐喻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
所特有的声音,歇后部分采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使其意义一(3).
语双关。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旧和舅属于不[4]徐鹏,等.修辞和语用――汉英修辞手段语用对比
同的认知域,本歇后语用喻体“舅”来跨域喻说本体“旧”。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20.
“照舅”意为“打灯笼照舅舅”;“照旧”意为“按照原来的样子”,该歇后语正是通过“照舅”与“照旧”的谐音构成双关[责任编辑:毛家贵]
的,并通过前者来突出后者。这种谐音双关式歇后语具有
OntheChineseParonomasiaAllegoricalSayingfrom
thePerspectiveofPhonetic
Metaphor
YINHua。ling
(CollegeEnglishTeaching
Department
of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18,China)
Abstract:TheChineseallegoricalsayingisa
kindoflinguisticphenomenonthathas
a
strong
distinc-
tivenationalfeature.Itisrichinideas,closetoour
life,wittyandvivid.Theparonomasiaallegoricalsayingis
a
kindofallegoricalsayingthathas
a
great
proportioninit.Based
on
thetheoryofcognitive
linguistics,thispaperanalyzesparonomasiaallegoricalsayingfromtheperspectiveofphoneticmeta―phortofind
a
new
understandingmechanismforit.
Keywords:metaphor;phoneticmetaphor;allegoricalsaying;paronomasiaallegoricalsaying
?104?
万方数据
歇后语大全 http://www.wzbbs.org/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http://www.jieshuiwang.com/电子血压计什么牌子好 http://www.bangbang5.net/
篇3:从语音隐喻角度试析汉语中的谐音双关歇后语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尹化玲, YIN Hua-ling
贵州师范学院大外部,贵州,贵阳,550001凯里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LI UNIVERSITY,29(1)
参考文献(4条)
1.王寅 认知语言学
2.文旭;徐安泉 认知语言学新视野
3.徐鹏 修辞和语用--汉英修辞手段语用对比研究 20074.李弘 语音隐喻初探[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陈丽慧.曹燕萍 浅析歇后语中的转隐喻[期刊论文]-大观周刊2011(13)2. 张冉 网络词汇中的语音隐喻[期刊论文]-青年文学家2011(2)
3. 李雅琴 语音隐喻角度的汉语歇后语探究[期刊论文]-内江科技2007,28(12)
4. 李美连 试论包含
9. 李金金 方位隐喻与歇后语的认知研究[期刊论文]-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10. 温朔彬.WEN Shuo-bin 试论隐喻在歇后语语义双关中的认知作用[期刊论文]-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4(6)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dnmzsfgdzkxxxb201101025.aspx
篇4:从文化角度进行对韩汉语教学
从文化角度进行对韩汉语教学
本文从我国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状况的分析,简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如何从文化角度进行对韩汉语教学.
作 者:姜红 王智杰 叶燕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发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 民族性 全球化篇5:从人文化的角度谈高中英语教学
摘 要:语言作为一个框体,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阐述人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人文化;渗透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要求我们克服文化差异,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如何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要更加人文化
人文化,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们所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随着《英语课程新标准》的提出,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重视教学重心这个问题。
他们逐渐将教学英语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关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帮助他们慢慢地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我知道这是高中英语教学的进步,教师与学生除了课堂交流,也多了课后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多提问,帮助他们解决个人的英语漏洞。
但是,教学方式人文化提醒教师们,我们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本,那么在教学方式方面我们更应该听听学生的呼声和意见。
整个高中学习阶段的节奏是紧张的,或许这也给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了压力。
一种教学方式的成型,经历了教师的多年实践,经过教师的无数次琢磨。
因此,对于每位英语教师来说,他的教学方式就是属于自己的文化产物,而对这种文化产物就会怀着欣赏和遵循的态度。
所以,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面不愿意多做改变,他们不愿意冒险,也不愿意尝试。
然而,学生才是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让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习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理想效果。
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教师们都可以选择尝试,并且不断更新。
二、教学背景要引进人文化
人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文化也是人们前进的结晶。
就像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样,英语同样有属于它的独特文化。
学习英语,同时也是在学习外国文化。
而我觉得学习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更容易让人接受这种语言,让人更清晰感悟到这种语言的魅力。
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时更应当重视教学背景的人文化。
向学生们讲解英语演变的过程,向学生说说关于英语口语的笑话,向学生说说国外的风俗习惯。
这种人文化背景的话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也是在向学生们潜意识传递学习英语的趣味性。
轻松、有趣的课堂能缓解学生的抵触情绪,还能增添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是一堂课的基础,也是一堂课的收获。
为课堂增添人文化的背景,就能更为巧妙地达到目的。
懂得一种语言的文化,会让学习语言的人有迹可循,能相对减少学习中的困惑。
当然,教学英语还需要跟上语言文化的步伐。
文化是在不断沉淀的,只要人们还在不断地前行,那么就会产生更多的文化。
我们不能保证今天学习的语法就是绝对的,某种固定搭配不会出现其他单词的代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语言教学的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带领学生跟上语言的步伐,在语言文化前行中不断地学习、掌握。
三、教育者本身更需要人文化
就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很多的中学都与外国语学院建立了盟友关系。
其实,可以说这种现象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可邀请在外国语学院中学习的教师为高中生讲解英语。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英语气息,能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的听力。
并且这种课程的开设,能让学生们接触到各个国家的英语,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英语氛围,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所裨益的。
所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比较支持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适当接触外籍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热情。
但是,我并不支持完全由外籍教师教学,毕竟他们不理解中国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学生碰到问题时他们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讲解。
因而,作为英语教育者,我们需要完成自身的人文化。
自身人文化的过程,就是自身学习、进修、提升的过程。
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英语教师,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有这种思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其他优秀教师的指导或者是自身的觉悟,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然后再请教学习,弥补不足之处。
面对学生的质疑,不要生气,更不要气馁,鼓励自己,正视自己的知识缺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积极参加英语的学术活动和进修活动,鼓励自己,多和外籍人士进行口语交流,既要做到熟知语法,又要拥有流利正宗的口语。
或许高中英语教学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或许我们的教学能力还不够成熟。
但是作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我们,将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将高中英语教学进行到底。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趋同和融合使得语言的融合趋势必不可免,语言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沟通交流,促进文化趋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就要引入人文化,才能更加生动,让英语真正成为一种交流的语言“工具”。
参考文献:
1.陈晓枫.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提高英语教学[J].中学生英语,(11):34.
2.杜晓慧.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谈中学英语习语教学的必要性[J].教师博览,(8):22-23.
篇6: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
运用文化翻译观的理论,从影视翻译的特点和原则出发,对影视翻译过程中应侧重的几个方面:如片名的翻译,语言的'提炼,文化因素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译者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努力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的文化功能等值.还指出译语文化是决定翻译的因素,成功译文应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即读者的接受性.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应和谐一致,是影视翻译最高标准.
作 者:李颜 LI Yan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刊 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9(3)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 影视翻译 接受性 功能等值篇7:从科学哲学角度谈科学的文化价值
从科学哲学角度谈科学的文化价值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上,对科学的文化价值的论述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实证主义文化现与人文主义文化观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科学的文化特征,但各有偏颇.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不应把科学看做是一种纯粹“客观的”、“中性的”与人无关的东西,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科学的人文价值,把科学消解于人文文化中,应该从“人类活动”、“人类需要”去理解全部科学,在其内部同时蕴涵着认识价值与人文价值.
作 者:朱凤青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 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6(4) 分类号:B08 关键词:科学哲学 科学 文化价值篇8:吃的隐喻在英汉语文化中的比较
吃的隐喻在英汉语文化中的比较
笔者对“吃”的.有关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异同进行分析.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少与“吃”有关的隐喻,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差别.这不仅反映了“吃”这一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与文化的共同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它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反映了文化、隐喻及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
作 者:李睿泽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内蒙古,包头市,014010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年,卷(期): “”(4) 分类号:G04 关键词:“吃” 隐喻 文化差异 对比篇9:英汉语中吃的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
英汉语中有关吃的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
本文以隐喻性词义生成和演变的仙人掌发展模型为工作假设,分析英汉语中有关“吃”的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指出英汉语中有关“吃”的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存在共性和个性,同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机理.本文同样可以为窥探英汉民族的文化特性、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提供借鉴.
作 者:房战峰 FANG Zhan-feng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浙江,宁波,515211 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年,卷(期):2008 7(17) 分类号:H3 关键词:吃/eat 隐喻性词义 仙人掌发展模型 相似性【从文化角度谈汉语中吃的隐喻】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