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临为万泉丞文言文阅读答案
“柚子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唐临为万泉丞文言文阅读答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唐临为万泉丞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唐临为万泉丞文言文阅读答案
唐临为万泉丞文言文阅读答案
唐临为万泉丞①。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②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③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④,不许。唐临曰:“明公⑤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据《旧唐书》改写)
【注】①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②白:报告。③稼穑:耕种与收获。④逸:逃逸,逃跑。⑤明公:对县令的尊称。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会暮春时雨 ( ) ②令惧其逸 ( )
③若有所疑 ( ) ④农事毕(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乃耕作佳期
A.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D.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
2按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2分)
(1)吾自 当 其 罪(动宾之间)
(2)临由 是 知 名(主谓之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
译文: ▲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一则》)
译文: ▲
4.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唐临是一个怎样的官员。(2分)
▲
答案:
1. (1)(4分) ①适逢,正赶上; ②担心,害怕; ③如果;④结束,完毕
(2)(2分) B(例句和B项,是;A.于是,就;C.竟然;D.才)
2(2分)(1)吾 自 当 / 其 罪(动宾之间)(2)临 / 由 是 知 名(主谓之间)
3.(4分)(1) 唐临于是将囚犯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重点关注“悉”“令”)
(2)凡是伯牙弹琴时想象的情景,钟子期一定能够知道。(重点关注“念”“得”)
4.(2分) ①体恤民情(同情百姓、关心民生疾苦),从他让“因未入赋而系”的囚犯回家及时回家耕作可以看出;②勇于担当,从“吾自当其罪”一句可以看出。(要结合内容回答,一点1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唐临是万泉县令的下属官员。县监狱里关押着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没缴租税而被关押的。当时恰好赶上了晚春时节,雨水及时,正是耕种的好时候。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和儿女,不劳作怎么让他们生活,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被放出后逃跑,不允许。唐临说:“大人如果有所怀疑,我一个人承担全部罪名。”县令就请假回乡。唐临于是将囚犯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春种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到春种结束时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由于这件事出名了。
语文的基础知识点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5.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7.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22.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3.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4、岁寒三友:松、竹、梅。
5、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8、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9、《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10、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1、《西游记》: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
12、《三国演义》: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
13、《水浒传》: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14、《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15、《聊斋志异》: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篇2:《唐临为万泉丞》《秦王坚自河东还》比较阅读答案
《唐临为万泉丞》《秦王坚自河东还》比较阅读答案
(一)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内①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假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②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告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二)秦王坚③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④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注释】①内:通“纳”,缴纳。 ②稼穑:耕种和收获。 ③秦王坚:前秦皇帝苻坚。 ④下车:官吏上任。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令惧其逸(逃跑) B. 至时毕集县狱(完毕)
C.坚驰使赦之(使……快马疾行) D. 疾恶纠案(憎恨)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皆因未内赋而系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B.乃耕作假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为百姓患 为坛而盟
D.已陈尸于市 欲信大义于天下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
②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20.唐临、王猛执法各有特点,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7.B
18.B D
19.(1)唐临告诉县令说:“囚犯也有妻子儿女,不干农活没有收成靠什么来养活家人,请让他们出去。(2)苻坚感叹地说:“我到如今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
20.唐临承担责任,暂时释放囚犯让他们从事农活养活家人的'事情中可见其敢于担当,关心民生;王猛嫉恶如仇,斩杀太后的弟弟强德,震慑权贵豪强的事情中可见其不畏权贵,执法如山,雷厉风行。
篇3:唐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唐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之孙。其先自北海内徙。武德初,隐太子讨王世充,临以策进说,太子引直典书坊,授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太子废,出为万泉丞。有轻囚久系,方春,农事兴,临说令可且出囚,使就畎亩。不许。临曰:“有所疑,丞执其罪。”令移疾,临悉纵归,与之约,囚如期还。
知再迁侍御史。大夫韦挺责著位不肃,明日,挺越次与江夏王道宗语,临进曰:“王乱班。”道宗曰:“与大夫语,何至尔!”临曰:“大夫亦乱班。”挺失色,众皆悚伏。俄持节按狱交州,出冤系三千人。累迁大理卿。高宗尝录囚,临占对无不尽,帝喜曰:“为国之要在用法,刻则人残,宽则失有罪,惟是折中,以称朕意。”它日复讯,余司断者辄纷诉不已,独临所讯无一言。帝问故,答曰:“唐卿断囚不冤,所以绝意。”帝叹曰:“为狱者固当若是。”乃自述其考曰“形如死灰,心若铁石”云。
永徽元年,拜御史大夫。萧龄之尝任广州都督,受赇当死,诏群臣议,请论如法,诏戮于朝堂。临建言:“群臣不知天子所以议之之意。在律有八。王族戮于隐,议亲也;刑不上大夫,议贵也。今龄之贪赃狼扈,死有余咎。陛下以异于它囚,故议之有司,又令入死,非尧、舜所以用刑者,不可为后世法。”帝然之。龄之,齐高帝五世孙,由是免死。
临累迁吏部尚书。初,来济谪台州,李义府谪普州,临奏许祎为江南巡察使,张伦剑南巡察使。祎与济善,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轻囚久系 系:关押
B.再迁侍御史 再:又
C.俄持节按狱交州 按:巡查
D.起为潮州刺史 起:起用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临善于执法的一组是
① 大夫亦乱班 ② 出冤系三千人
③临占对无不尽 ④独临所讯无一言
⑤ 唐卿断囚不冤,所以绝意。 ⑥临奏许祎为江南巡察使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临为人宽仁。对于一些犯罪不重被拘押的罪犯,当农时到来,农活较多的时候,他敢把这些人放出去,并约定他们自动回来的日期。
B.唐临为人正直。当着众大臣的面,他敢于指责江夏王道宗乱了秩序,还指出韦挺也乱了秩序,这让韦挺和众人非常害怕。
C.唐临执法严明。他断案无冤案产生,就是因为他执法严明,皇帝认为执法者都应该像唐临一样,“形如死灰,心如铁石”。
D.唐临节俭少贪欲。他不喜欢置办房屋地产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为官清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国之要在用法,刻则人残,宽则失有罪,惟是折中,以称朕意。
————————————————————————
————————————————————————
(2)陛下以异于它囚,故议之有司,又令入死,非尧、舜所以用刑者,不可为后世法。
————————————————————————
————————————————————————
4、B 5、B 6、C
7、(1)治国的关键在于法律的执行,严苛则百姓受迫害,宽松则让有罪之人漏网,只有折中,才符合我的心意。(得分点:要、残、失)
(2)陛下认为萧龄之与其他囚犯不一样,所以交付官员讨论,又命令将其处死,这不是尧舜等明君使用刑法的本意呀,不能作为后世的典范。(得分点:以、所以、法)
篇4:唐临为官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唐临为官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唐临为万泉①丞②。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③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④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注释】①万泉:古县名。②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
③稼穑:耕种与收获。④明公: 对县令的尊称。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会暮春时雨( ) (2)吾自当其罪( )
1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 (3分)
A.“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
B.“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
C.“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
D.“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
13. 县令“不许”的原因是“___ _____”。(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
14. 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_______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临________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____________这件事。(3分)
11.(4分)(1)恰逢 (2)抵充 12.(3)B 13.(2分)惧其逸
14.(3分,每空各1分)为囚及其妻儿着想 敢于担当 囚人按时回到监狱(囚至时毕集县狱)
篇5:《唐临,京兆长安人》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徙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坐:获罪
B.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为狱:主掌讼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篇6:《唐临,京兆长安人》阅读题及答案
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D.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5分)
答:
(2)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5分)
答:
篇7:冯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冯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冯唐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①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②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良久,召唐让曰 让:责备
B.当是之时,赵几霸 霸:霸业
C.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获罪,犯罪
D.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 举:推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 冯唐以孝著 ② 申之以孝悌之义
B.①赏赐决于外 ②而耻学于师
C.①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 ②虽有槁暴
D.① 委任而责成功 ② 尊贤而重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晁错者,颍川人也(史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太史公自序 阅读答案附翻译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史记·李斯传)阅读答案附翻译蔡泽者,燕人也(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郅都者,杨人也(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孟尝君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阅读答案史记 项羽本纪 阅读答案翻译韩信列传 史记 淮阴侯列传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吴起列传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宋微子世家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孔子世家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循吏列传 阅读答案文言文 史记 刺客列传 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 阅读答案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滑稽列传阅读答案《史记》的书生私见 阅读答案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阅读答案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史记》读后感3000字《史记》读后感800字《史记·萧相国世家》读后感
B.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C.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准封之叹。
D.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4.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参考答案
1.B
2.C
3.D
4.(12分)①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
②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③猪狗吃人的食物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④天下的人像云一样地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地响应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他。
【参考译文】
冯唐以至孝著名,为中郎暑长,侍奉文帝。文帝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事迹以后,高兴得拍着大腿说:唉!我(怎么)偏偏得不到到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军?(如果得到了),我又怎会担忧匈奴为患呢!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气,站起来返入宫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没有僻静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臣是个乡鄙之人,不懂得避忌。
那个时候,正当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县,杀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卯。文帝正以匈奴入屯为忧,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则任由将军裁断。一切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一声就是了。这并非无稽之谈,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军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在外决定,不受朝廷的牵制。君主一切委托他,并且要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能射的骑兵一万三千人,价值百金之良士十万人,所以他能够在北方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澹林,在西方抑制强秦,在南方抵抗韩、魏,那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刚好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个倡家女。他即位后,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终于杀了李牧,而派颜聚代替他。晁错者,颍川人也(史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太史公自序 阅读答案附翻译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史记·李斯传)阅读答案附翻译蔡泽者,燕人也(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郅都者,杨人也(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孟尝君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阅读答案史记 项羽本纪 阅读答案翻译韩信列传 史记 淮阴侯列传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吴起列传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宋微子世家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孔子世家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循吏列传 阅读答案文言文 史记 刺客列传 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 阅读答案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滑稽列传阅读答案《史记》的书生私见 阅读答案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阅读答案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史记》读后感3000字《史记》读后感800字《史记·萧相国世家》读后感
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杀一次牛,以飨宾客、军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有一次匈奴曾经入侵,魏尚率领车骑出击,杀敌甚多。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军中规章条令呢?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记录战功,可是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该赏的不赏,可犯了法,文吏却绝对按律处分,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
过了十年,景帝即位,任命冯唐为楚相,后又免官。武帝即位,访求贤良之士,乡里推举冯唐。当时冯唐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为郎;冯遂字王孙,也是一个不凡的人,跟我很要好。晁错者,颍川人也(史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太史公自序 阅读答案附翻译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史记·李斯传)阅读答案附翻译蔡泽者,燕人也(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郅都者,杨人也(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孟尝君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阅读答案史记 项羽本纪 阅读答案翻译韩信列传 史记 淮阴侯列传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吴起列传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宋微子世家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孔子世家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循吏列传 阅读答案文言文 史记 刺客列传 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 阅读答案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滑稽列传阅读答案《史记》的书生私见 阅读答案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阅读答案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史记》读后感3000字《史记》读后感800字《史记·萧相国世家》读后感
篇8:《临皋闲题》文言文阅读答案
《临皋闲题》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临皋闲题
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
(二)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⑤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⑥,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⑦,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 ③两税:夏秋两税。 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⑤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⑥木末:树梢。 ⑦死法:死于军法。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胜 ___________
②虽兵阵相接 虽 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若”与“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B. 若夫淫雨霏霏 (《岳阳楼记》)
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D.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4)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谈谈你对《临皋闲题》中“闲者”一词的理解。(2分)
(5)两则短文虽作于不同时期,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有共同之处。请概括写出。(2分)
参考答案:
(1)①优美;美好 ②即使
(2)C
(3)因此(我)就像挂在钩上的鱼,一下子获得了解脱。
(4)“闲者”在这里指有空闲时间且拥有自由、审美心灵的人。
(5)热爱自然,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追求心灵自由。(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篇9:《旧唐书·唐临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旧唐书·唐临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唐临,京兆长安人。武德初,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累转黄门侍郎,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 徽 元 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 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临奏曰:臣闻国家大典,在于赏刑,古先圣王,惟刑是恤。天下太平,应用尧、舜之典。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非是憎恶前人,止欲自为身计。以龄之受委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然既遣详议,终须近法。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高宗从其奏,龄之竟得流于岭外。显庆四年,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
。卒官,年六十。 (《旧唐书·唐临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B.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C.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D.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吊丧指至丧家祭奠死者。唐代吊唁者多着白服,死者亲属则须着五服,五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期功。
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指太子所居之宫,此处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C.岭外泛指南方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南、岭表,岭外地区的经济、文化远远不及中原地区,被称为“蛮夷之地”。
D.刺史是官职名,汉始置。“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临体恤民情,仁德爱人。他任万泉县丞时,让一些囚犯暂时回家春耕,这些囚犯感激其宽容体恤,果然全都按约定时间回到狱中。
B.唐临生活俭朴,宽以待人。他虽在朝为官,家财丰厚,但生活节俭,不建第宅,并且十分宽谅下人,家仆几次出错他都宽厚处之。
C.唐临执法公正,明于断狱。任主管刑法的大理卿时,执法宽严适度,他判处案件,使罪犯心服而无怨,得到高宗皇帝的赞赏。
D.唐临刚正不阿,敢于谏言。在萧龄之量刑之事上,皇帝因看到群臣的奏议而要对萧龄之处以重刑,唐临直言奏告,使萧龄之被依法判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2)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
参考答案
10.D
11.A(五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12.B(“家财丰厚”错误,“俭薄”为不宽裕之意。)
13.(1)县里有十多个轻罪的犯人,正赶上春末下了及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这些囚犯(归家抢种),县令不允许。(“轻囚”“会”“白”各1分,句意2分)
(2)近来有关部门多推行严酷之法,按功行赏升职一味(一定要)刻薄,定罪又务求重判。(“比来”“叙勋”“论罪”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唐临,是京都长安人,武德年初,外任万泉县丞。县里有十多个轻罪的犯人,正赶上春末适时降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这些囚犯(归家抢种),县令不允许。唐临说:“明公如有所疑虑,我请求独自承担罪责。”县令于是请唐临暂时代理县令一职,唐临召集这些囚犯并放他们归家耕种,并和他们约定,命令他们按时返回监狱。囚犯们都很感激唐临的恩惠和宽大,到了约定的时间全都回狱,唐临因此而知名。多次转任黄门侍郎,唐临家不富裕但他清心寡欲,既不大兴土木建宅第,服装和起用也都简单朴素,待人接物非常宽厚。曾经要去吊丧,叫家僮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其他衣服拿来,害怕而不敢送上。唐临察觉,派人叫来家僮对他说:“今天天气反常,不适合哀哭,先前让你取的白衫,现在暂时不用拿了。”又曾经让人煮药而那人没按煮药程序煎(出了错),他暗中知道原委,对煮药人说:“天气阴暗不宜服药,应该马上倒掉。”最终没有对外宣称煮药者的过失,其性情宽恕达到了如此的地步。
高宗登帝位,唐临被任命检校吏部侍郎。这一年,他又升迁大理卿。高宗曾问在狱的囚犯数目,唐临答复时符合旨意,高宗很高兴,对他说:“朕过去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卿就侍奉我,现在朕继承帝位,卿又在我身边任官职,因为过去我就很信任你,所以才授给你这一重任。然而治国的关键,在于刑法,刑法过于严酷则百姓受到残害,刑法过于宽松就容易控制不住犯罪,务必要宽严适中,符合朕的心意。”高宗曾经亲自复查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前任大理卿裁断的犯人有叫冤的,唯独唐临负责断的案无人叫冤。高宗感到奇怪就问囚犯是什么原故,囚犯说:“自己确实犯了罪,唐临的裁断,并不冤枉滥用刑,所以断绝了喊冤的念头。”高宗叹息良久说:“治理狱案的人不应该如此吗!”
永徽元年,唐临为御史大夫。第二年,华州刺史萧龄之因先前任广州都督时的贪赃之事被揭发,高宗命令交付群官共同议罪。等将议定结果上奏,高宗很生气,命令当即在朝堂上处死萧龄之。唐临上奏道:臣知道国家大典,在于赏罚上,古代的圣王,以怜悯之心对待刑罚。天下太平,应当用尧、舜的法典。近来有关部门多推行严酷之法,按功行赏升职很是刻薄,定罪又务求重判。他们不是憎恨前人,只是想为自身打算。因为萧龄之受任大州,贪赃之罪声名狼藉,根据所犯罪行,死有余辜。然而既然要群臣详议其罪,终要依法处理。今既然已同意议法,却仍旧施加重刑,这是与尧、舜的主张相违背的,不可以为万代的法则。高宗听从他的意见,萧龄之最终得以流放岭外。显庆四年,唐临因事获罪贬为潮州刺史。死于任上,享年六十岁。
篇10:唐临传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唐临传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徒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 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使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馀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受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湖州刺史,卒官,年六十。(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坐:因犯罪。
B.临少与兄皎具有令. 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为狱:主掌讼事。
2.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能够说明唐临宽于待物的一组是(3分) ( )
①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②按交州刺使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
③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④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 ⑤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 ⑥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A. ①⑤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 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 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 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参考答案
1.C
2.B
3.D
4.(1)县里有十几个犯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
(2)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 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
【译文】
唐临是京兆长安人,周内史唐谨的孙子。他的'先人从北海迁徙到关中。他的伯父唐令则,在开皇末年担任左庶子,因谄媚,曲意迎合太子李勇获罪而被杀。唐临年青时与兄唐皎都有很好的名声,出任万泉县丞。万泉县有轻罪囚犯十几人,恰逢春末下了及时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他们,县令不允许。唐临说:您如果有所疑虑,我自己承受这个罪责。县令因而请求他暂代县令,唐临主持政事,召集囚犯全让他们回家耕种,和他们约定,让他们按时回到关押的地方。囚犯们都感激宽恕恩惠,到约定时间全都聚集到监狱,唐监因此知名。
两次提升侍御史,奉使命到岭外。追究交州刺史李道彦等处置的申诉冤案关押的三千多人。多次调任黄门郎。再封给他银青光禄大夫。他生活节俭少私欲,不建第宅,衣服用品很简朴,在待人上很宽容。一次,他曾想要哀悼丧事,让家仆自己回家取白衫,家仆误拿了别的衣服,害怕不敢拿出来,唐临观察了解了此事,让人叫来他说道:今日感觉呼吸不顺,不适合哀悼哭泣,先前让你取白衫,暂且不取了。又一次,他曾让人煮药加工上出了错,他暗中了解了那个原故,对那人说:天气阴不晴,我不适合吃药,那就扔了它吧。终究没有宣扬那个人的过失,他能如此宽恕。
唐高宗即位,唐临任检校吏部侍郎。那年,升为大理卿。高宗曾向唐临询问在监狱关押的犯人数,唐临回答皇帝问话符合皇帝意思。皇帝高兴地说:我曾经做太子时,你就侍奉我,我现在做皇帝,你又担任侍奉的职位,凭昔日的忠诚,所以我又授予你如此重任。治国重要的事在于刑法,执法很紧过严就伤害人,执法过宽就使惩罚犯罪失误 ,务必让执法公正不偏,符合我的心意啊。高宗又曾亲自审查死刑囚犯罪状,以前大理卿所判处的犯人叫冤说屈,唐临判处的犯人唯独不说话。皇帝奇怪问这个情况,囚犯说:罪行确实是自己犯的,唐大理卿判处的刑罚,已经不感冤屈,不是滥用刑罚,这是我没有想法的原因。皇帝感叹很久说:审理案件的官员不应当如此吗?
永徽元年,唐临任御史大夫。第二年,不久升任刑部尚书,再封给他金紫光禄大夫,又担任过兵部、度支、吏部尚书。显宗四年,因犯罪贬为潮州刺史,死在他的任职上,终年六十岁。
篇11:张之万之马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关于张之万之马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文言知识】
说比。比是个多义词。一、指比较。二、指等到。上文比公乘之,驯良如故,意为等到张尚书骑上去,那马温顺善良得跟早先一样。三、指并列、靠近。成语有鳞次栉比。又,王勃诗天涯若比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畜 ②遣 ③固 ④未几 ⑤询 ⑥盖
2、翻译:①之万怪之。 ②方乘,遂为掀下。 ③连易数人。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畜一红马(养) B. 公不许 (同意)
C. 之万怪之 (责怪) D. 比公乘之 (等到)
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翻译成现代汉语。
5.韩愈的《马说》中认为,由于没有伯乐,所以千里马得不到重用,本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①养 ②派 ③坚持 ④不多时 ⑤问 ⑥大概
2. ①张之万对这事感到奇怪 。 ②刚骑,就被马掀下来。 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
3. C(怪应解释为对感到奇怪。)
4. 刚刚骑上去,就被马翻了下来,连续换了几个人,都被翻掉了下来。
5. 因为军人虽识马,但他没有摸熟马的脾气、习性,不能以其道策之。
篇12:阅读文言文《资治通鉴·唐纪》附答案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创业与守成孰难 (2)征与吾共安天下 (3)方当与诸公慎之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常∕恐骄奢生于富贵
B. 莫不∕得之于艰难
C.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2.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简要分析。(3分)
(2)你怎样看待创业与守成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1)哪一个 (2)安定,管理 (3)小心谨慎
参考答案:
10.A
11.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
12.(1)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城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答出治国思想的,给1分;结合文段具体进行分析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
(2)例如:创业当然很难,非得经过多次磨难才能完成。尤其古代天下大乱时,群雄四起, 攻城略地,战争激烈,创业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而守成更难,因为人一旦得到后, 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国家的衰败由此开始,个人的奋斗成果也易失去。所以,本人更同意守成难。(能针对创业或守成一方面谈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唐临为万泉丞文言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2.《心泉》阅读答案
3.听泉 阅读答案
10.三人成虎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