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卖发》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断翅翱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为儿卖发》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为儿卖发》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为儿卖发》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为儿卖发》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刘义庆的《为儿卖发》一文,完成8~11题。(14分)
陶公①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②,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③,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④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⑤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⑥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①陶公:陶侃,鄱阳人,早年为寻阳县吏,鄱阳孝廉范逵曾去探望他。后升至大将军、太尉。②悬磬:比喻空无所有,很贫穷。③髲(bì):假发。④锉(cu):铡碎。⑤追送:跟随送行。⑥羊晫(zhuó)、顾荣:羊晫是豫章国郎中令,是陶侃的同乡,顾荣是中书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范逵素知名( ) ②汝但出外留客( )
③且百里许 ( ) ④逵及洛 (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而逵马仆甚多
A. 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B.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C.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 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遂 称 之 于 羊 晫、顾 荣 诸 人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2分)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2分)
11. 请结合全文,分析陶母这一人物形象。(2分)
8.(1)①向来,一向 ②只 ③将要 ④到 (2)C
9. 遂/称 之/ 于 羊 晫、顾 荣 诸 人
10.(1)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
(2)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11.①聪明睿智。“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陶母的这句话表明她才思睿智,临事不乱,能够当机立断抓住可使儿子扬名天下的机会。因为身为孝廉的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赢得范逵的好评,自然会对陶侃的前程极有好处。②远见卓识。“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这里以陶侃终因范逵举荐获得良好声誉的结局侧面表现陶母的'远见卓识。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极贫困,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曾有一次到陶侃家投宿。当时,已下了好几天的雪,陶侃家已空无所有,可范逵所带的马匹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出去把客人留下,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一直拖到地上。她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了剪下的头发,换回几斛米。又把每根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碎了做草料喂马。等到太阳落山,终于摆上了精美的饮食,就连范逵的仆人们什么都不缺少。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第二天早晨范逵离开时,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出百里左右的路程了。范逵说:“你已送这么远了,你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忍回身。范逵说:“你可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要为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佩,使他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篇2:卖油翁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案: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每处一分)
(1)夸耀 (2)打发 (3)随便、随意 (4)畏惧、害怕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每小题2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
(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11、(6分,每空2分)
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12、(3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篇3:卖柑者言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卖柑者言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酉农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1.柑到市场上“贾十倍,人争鬻之”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文中归纳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看,“卖果者”属于?
A.善藏柑
B.善欺人
C.善卖果
D.善说理
4.对卖柑者卖的柑子,“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
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D
4.“甚矣哉,为欺也!”(你的欺诈行为太过分了!)表明“我”很气愤。
5.(把柑)放到市场上卖,价钱在(原来)十倍以上,但人们依然争相购买。
6.揭露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存在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意思对即可)
篇4:《卖油翁》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卖油翁》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每处一分)(1)夸耀 (2)打发(3)随便、随意 (4)畏惧、害怕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每小题2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 (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11、(6分,每空2分)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12、(3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篇5:文言文《勉谕儿辈》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勉谕儿辈》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
[甲]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包拯》)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勉谕儿辈》
【注释】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小题1】解释文中的划线的词语。(4分)
⑴恶吏苛刻__________ ⑵饮食如布衣时__________
⑶若思得之艰难__________ ⑷可办粗衣几件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⑵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小题3】[甲][乙]两文都有写主人公对后代的要求, [甲]文侧重对子孙在__________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而[乙]文侧重对儿辈在__________方面要求是__________。(4分)
【小题4】[乙] 文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是一警句,若你要向别人推荐,能说出其中蕴藏的'含义吗?(3分)
答案
【小题1】⑴ 憎恶,讨厌 ⑵指平民 ⑶ 得到 ⑷置办
【小题1】⑴ 不遵从我的意愿,不是我的儿子和孙子。 ⑵ 不饿不冷就足够了,何必要求吃好穿好呢?
【小题1】[甲]从政 清廉 [乙]生活 节俭
【小题1】示例:要懂得居安思危,珍惜拥有的日子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填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句的内涵的能力。根据警句的意思向别人推荐即可。
【《为儿卖发》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10.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