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习题及答案
“caqll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习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篇1:《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习题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习题及答案
魏文侯①使乐羊伐中山②,克之;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②中山:战国时一小国。③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④趋:快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2)克之
(3)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4)亲下堂迎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小题3】你觉得魏文侯是个仁君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答案:【小题1】(1)讨伐、攻打 (2)攻占、战胜 (3)反通返,返回 (4)亲自
【小题2】刚才任座说的话很是耿直,所以就知道(您一定是仁君)了。
【小题3】(1)不是仁君。他以仁君自居,喜欢人家奉承他是仁君,听到颂扬便喜,听到批评便怒。群臣懂得这个理,所以“皆曰仁君”。魏文侯要的就是这个。
(2)是仁君。从“怒”到“悦”的神态变化以及“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接受意见并及时改正错误。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章中对魏文侯的具体描写来分析魏文侯的人物形象即可。(能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篇2: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习题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习题及答案
赵简子①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
以授二子,日:“谨识⑤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
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
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
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 。⑥〔甚习〕很熟。习,熟悉,
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1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 以彰其咎
C.问其简 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 人不知而不愠
14.文意理解。(4分)
(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这两个细
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13.A(2分)
14.(1)诵其词甚习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
(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选贤任能。(2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
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篇3:《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答案
赵简子①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以授二子,日:“谨识⑤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注释】
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⑥〔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1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 以彰其咎
C.问其简 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 人不知而不愠
14.文意理解。(4分)
(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的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13.A(2分)
14.(1)诵其词甚习 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
(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选贤任能。(2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
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赵简子之子”阅读答案
篇4:《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训练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①,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次之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于前,大败智伯之众,尽灭智氏之族。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②,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智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也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二子:即韩康子、魏桓子。此二人与赵襄子、智伯都是春秋末年掌握晋国命运的“六卿”之一,此时已剩他们四卿,他们争斗兼并的结果,就是“三家分晋”后的韩、赵、魏三国。
②羽括:弓箭
10.对下列四句中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康子履桓子之跗履:踩
B、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潜:秘密。
C、才者,德之资也资:财物
D、小人智足而遂其奸遂:实现。
1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常以身翼蔽沛公
B、韩、魏翼而击之秦王还柱而走
C、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2.作者认为才和德是有区分的,要以德为先,下列句子不能体现他这一态度的一句是:
A、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B、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
C、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D、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1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智伯联合韩、魏两家进攻赵氏,在智伯谈到水可以灭亡国家的时候,两家与智伯产生隔阂,渐渐心生叛意。
B.赵襄子派张梦谈去离间韩、魏和智氏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使这两家很快就和赵氏联合了起来,结果三家袭击并灭掉了智氏。
C.司马光对人才做了界定: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智兼亡谓之“愚人”,才胜德谓之“小人”。
D.司马光的用人观可以归结为:任人唯贤。即:先用圣人,次用君子,再次用愚人,最后用小人。
14.翻译画线的句子。(8分)
(1)为之期日而遣之。(2分)
译文:
(2)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3分)
译文:
(3)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4分)
译文:
篇5:《资治通鉴・唐纪》阅读答案
注:①右骁卫大将军:古代官名。②长孙顺德:人名,复姓“长孙”,名“顺德”。
14.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甚于受刑
A.不求闻达于诸侯B.所欲有甚于生者
C.于殿廷赐绢数十匹D.告之于帝
15.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犹惜其有功,不之罪。
②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16.你对唐太宗处置长孙顺德的做法有何评价?(2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B
评分:2分。
15.答案:①还顾惜他从前有功劳,不惩罚他。②如果不知羞愧,那他就是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有什么好处?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示例:唐太宗的做法不合适。作为君主,必须严格公正执法,才有利于人人遵纪守法,国家长治久安。
评分:共2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篇6:阅读文言文《资治通鉴·唐纪》附答案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创业与守成孰难 (2)征与吾共安天下 (3)方当与诸公慎之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常∕恐骄奢生于富贵
B. 莫不∕得之于艰难
C.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2.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简要分析。(3分)
(2)你怎样看待创业与守成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1)哪一个 (2)安定,管理 (3)小心谨慎
参考答案:
10.A
11.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
12.(1)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城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答出治国思想的,给1分;结合文段具体进行分析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
(2)例如:创业当然很难,非得经过多次磨难才能完成。尤其古代天下大乱时,群雄四起, 攻城略地,战争激烈,创业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而守成更难,因为人一旦得到后, 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国家的衰败由此开始,个人的奋斗成果也易失去。所以,本人更同意守成难。(能针对创业或守成一方面谈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篇7:《资治通鉴隋纪》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资治通鉴隋纪》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李密之亡也,往依郝孝德,孝德不礼之;又入王薄,薄亦不之奇也。密困乏,至削树皮而食之,匿于淮阳村舍,变姓名,聚徒教授。郡县疑而捕之,密亡去,抵其妹夫雍丘令丘君明。君明不敢舍,转寄密于游侠王秀才家,秀才以女妻之。君明从侄怀义告其事,帝令怀义自赍敕书与梁郡通守杨汪相知收捕。汪遣兵围秀才宅,适值密出外,由是获免。
李密自雍州亡命,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密察诸帅唯翟让最强,乃因王伯当以见让,为让画策,往说诸小盗,皆下之。让悦,稍亲近密,与之计事,密因说让曰:“刘、项皆起布衣为帝王。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方乃巡游扬、越,委弃东都,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也。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让谢曰:“吾侪群盗,旦夕偷生草间,君之言者,非吾所及也。”
前宋城尉齐郡房彦藻,自负其才,恨不为时用,预于杨玄感之谋。变姓名亡命,遇密于梁、宋之间,遂与之俱游汉、沔,遍入诸贼,说其豪杰;还日,从者数百人,仍为游客,处于让营。让见密为豪杰所归,欲从其计,犹豫未决。
有贾雄者,晓阴阳占候,为让军师,言无不用。密深结于雄,使之托术数以说让;雄许诺,怀之未发。会让召雄,告以密所言,问其可否,对曰:“吉不可言。”又曰:“公自立恐未必成,若立斯人,事无不济。”让曰:“如卿言,蒲山公当自立,何来从我?”对曰:“事有相因。所以来者,将军姓翟,翟者,泽也,蒲非泽不生,故须将军也。”让然之,与密情好日笃。
密因说让曰:“今四海糜沸,不得耕耘,公士众虽多,食无仓廪,唯资野掠,常苦不给。若旷日持久,加以大敌临之,必涣然离散。未若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让从之,于是破金堤关,攻荥阳诸县,多下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纪》)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让画策
画:筹划
B.预于杨玄感之谋
预:预知
C.怀之未发
发:说出来
D.唯资野掠
掠:抢夺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薄亦不之奇也
②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也
③说以取天下之策
④乃因王伯当以见让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君明从侄怀义告其事,帝令怀义自赍敕书与梁郡通守杨汪相知收捕。(4分)
⑵吾侪群盗,旦夕偷生草间,君之言者,非吾所及也。(4分)
9.结合全文,请简要说明翟让对李密态度的转变过程。(4分)
参考答案
6.B(“预”在文中的意思应为“参与”的意思。)
7.C(①代词,他 ②助词,的 ③介词,用 ④连词,来)
8.⑴丘君明的堂侄丘怀义(向官府)告发了这件事,皇帝(炀帝)命令丘怀义亲自带诏书给梁郡通守杨汪,通知他去收捕李密。(告,告发;赍,带;敕书,诏书;相知:通知他。各1分)
⑵我辈就是一群强盗,一天到晚都在草丛之间苟且活命,您所说的,不是我辈所能做到的。(侪,辈;及,做到;判断句;状语后置及省略句式。各1分)
9.稍亲近密,但拒绝其主张;说归豪杰,欲从其计,犹豫未决;因贾雄言,与密情日益深厚;密说之以理,听从他的主张。(每点1分)
原文翻译
李密逃亡,去投奔郝孝德。郝孝德对李密不以礼相待,李密又去投奔王薄,王薄也不把他作为特殊人物看待。李密困顿匮乏,到了剥树皮吃的地步。他隐藏在淮阳郡的村舍里,改换姓名,聚徒教书。郡县的官员怀疑他并去抓捕他,李密逃走,到他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家。丘君明不敢留李密住下,就把李密转送到游侠王秀才家藏匿。王秀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密。丘君明的堂侄丘怀义(向官府)告发了这件事,皇帝(炀帝)命令丘怀义亲自带诏书给梁郡通守杨汪,通知他去收捕李密。杨汪派兵包围了王秀才家,正好李密外出,因此幸免。
李密从雍州逃亡后,就往来于各部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谋略。开始大家都不信。李密观察各部统帅,只有翟让势力最强,于是通过王伯当引见见到了翟让,他为翟让出谋划策,去游说各路小股盗贼,他们都归附了翟让。翟让高兴了,渐渐亲近李密,跟他商议事情。李密趁机劝翟让说:“刘邦、项羽都出身平民而作了帝王,如今上面是皇帝昏庸,下面是百姓怨愤,精锐兵力都在辽东丧失了,突厥也断绝了和亲的关系,炀帝还在巡游扬、越一带,丢弃了东都,现在也是刘邦、项羽之辈奋起的机会。以您的雄才大略,精良的兵马,可以席卷东西二京,诛灭暴君。”翟让推辞说:“我辈身为群盗,旦夕都在草丛之间偷生,你所说的,不是我辈所能做到的。”
原宋城县尉齐郡人房玄藻,自恃自己的才学,恨自己不能为当政的`人所赏识任用,他曾参与过杨玄感的谋乱,后来改名换姓逃亡,在梁郡、宋城之间遇见了李密,于是就和李密遍游汉、沔之地,遍访各部敌军首领,游说其中的豪杰之士。从汉、沔之地返回来的时候,跟从他们的有几百人,他们仍作为说客,留在翟让的营寨内。翟让看见豪杰们都归附李密,想采纳李密的建议,但仍犹豫不决。
有个叫贾雄的人,通晓阴阳占卜,他是翟让的军师,翟让对他是言听计从。李密与贾雄结为深交。他让贾雄假借占卜之术去劝说翟让,贾雄答应了,想好了主意但还没说出来,正好翟让召见贾雄,把李密的建议告诉贾雄,问他是否可以采纳,贾雄回答:“好得没法说。”又说:“您自立为王恐怕未必能成功,要是拥立此人,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翟让说:“像你说的那样,蒲山公(李密)应当自立,为什么他又来投奔我呢?”贾雄回答:“有些事是有相互联系的,李密所以来投奔你,是因为将军您姓翟,翟是泽的意思。蒲草没有水就不能生长,所以他必定投靠将军您。”翟让认为贾雄的话很对,他与李密的交情日益深厚。
李密就劝翟让说:“如今国内混乱,百姓不得耕耘,您兵马虽多,但吃粮没有仓储,只靠外出抢掠,常常苦于供给不足,若是旷日持久,加之大敌临头,部众必然会离散,不如先攻取荥阳,休兵取食仓储之粮,待兵强马壮,然后再与他人争夺利益。”翟让听从了他的意见,率军攻破了金堤关,进而攻打荥阳郡各县,大多数县城都被攻破。
篇8:《资治通鉴唐纪九》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资治通鉴唐纪九》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交州都督遂安公寿以贪得罪,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戊子,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上大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之。它日,与侍臣论“齐文宣帝何如人?”魏徵对曰:“文宣狂暴,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有前青州长史魏恺使于梁还,除光州长史,不肯行,杨遵彦奏之。文宣怒,召而责之。恺曰:‘臣先任大州长史,使还,有劳无过,更得小州,此臣所以不行也。’文宣顾谓遵彦曰:‘其言有理,卿赦之。’此其所长也。”上曰:“然。向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命复其官荫。
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
初,上令群臣议封建,魏徵议以为:“若封建诸侯,则卿大夫咸资俸禄,必致厚敛。又,京畿赋税不多,所资畿外,若尽以封国邑,经费顿阙。又,燕、秦、赵、代俱带外夷,若有警急,追兵内地,难以奔赴。”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运祚修短,定命自天,尧、舜大圣,守之而不能固;汉、魏微贱,拒之而不能却。今使勋戚子孙皆有民有社,易世之后,将骄淫自恣,攻战相残,害民尤深,不若守令之迭居也。”中书侍郎颜师古以为:“不若分王宗子,勿令过大,间以州县,杂错而居,互相维持,使各守其境,协力同心,足扶京室;为置官寮,皆省司选用,法令之外,不得擅作威刑,朝贡礼仪,具为条式。一定此制,万世无虞。”十一月,丙辰,诏:“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宜令作镇藩部贻厥子孙非有大故无或黜免所司明为条列定等级以闻。”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匹夫犹敦然诺
敦:敦厚、淳厚
B.上亦为霁威
霁:止、收敛
C.运祚修短
祚:福分
D.不若守令之迭居也
迭:交替、轮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尽以封国邑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文宣怒,召而责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D.为置官寮,皆省司选用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卢祖尚居功自傲违背皇命,太宗下令立斩于朝堂;魏徵援引齐国文宣王纳谏的事例规劝,最终太宗幡然醒悟,下令让卢祖尚官复原职以荫庇其子孙。
B.在魏徵告假去祭扫祖墓期间,太宗曾有临幸南山的打算,后因怕受魏徵责备而取消了南山之行,可见直谏之臣对当国者的影响之大。
C.一次太宗正在把玩鹞鸟,望见魏徵前来,将鸟藏于怀中。魏徵上奏朝政大事,经久不停,结果鹞憋死怀中。从中可见太宗对魏徵的敬畏。
D.群臣对封建之事各抒己见,或忧经费短缺,或患子孙相残为害,或主张有序地分封亲王宗子,他们从不同层面为皇上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皇 家 宗 室 及 勋 贤之 臣 宜 令 作 镇 藩 部 贻 厥 子 孙 非 有 大 故 无 或 黜 免 所 司 明 为 条 列 定 等 级 以 闻。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
译文:
(2)若封建诸侯,则卿大夫咸资俸禄,必致厚敛。
参考答案
4.答案 A
解析 敦:重视。
5.答案 B
解析 A项,用来,连词(或:用,介词)/因为,连词。B项,不译,均为顺承连词。C项,什么,代词/为什么,副词。D项,替,介词/成为,动词。
6.答案 A
解析 “居功自傲”为无中生有的信息。
7.答案 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宜令作镇藩部/贻厥子孙/非有大故/无或黜免/所司明为条例/定等级以闻。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1)魏徵相貌平平(或:不超过普通人),但是很有胆量谋略,善于回转皇帝的主意,常常触犯皇帝脸色苦苦谏诤(或:竭力上谏)
(2)如果分封诸王建诸侯国,则卿大夫们都依靠俸禄生活,必然导致大量征赋(来供给他们)。
参考译文
交州都督、遂安公李寿因贪污犯罪。太宗因瀛州刺史卢祖尚文武全才,廉洁平易而公正,便征召他入朝,谕告他:“交趾郡很久不得贤人去治理,需要你前去镇守安抚。”卢祖尚拜谢出朝,不久又后悔,以旧病复发相辞。太宗让杜如晦对他传旨道:“一般的人尚能够重视诺言,你为什么已答允了朕而又后悔呢!”卢祖尚执意辞退。戊子日(十五日),太宗再次召见他,晓以道理,卢祖尚仍固执己见,拒不从命。太宗大怒道:“我派人不行,又如何治理国家呢?”下令将卢祖尚斩于朝堂之上,不久又后悔。过了几日,与大臣议论“齐文宣帝是怎么样一个人?”答道:“齐文宣帝狷狂暴躁,然而人与他争论时,遇到理屈词穷时能够听从对方的意见。当时前青州长史魏恺出使梁朝还朝,拜为光州长史,他不肯赴任,丞相杨遵彦奏与文宣帝。文宣帝大怒,召入宫中来责备。魏恺说:‘我先前任大州的长史,出使归来,有功劳没有过失,反而改任小州的长史,所以我不愿意成行。’齐文宣帝回头对杨遵彦说:‘他讲得有道理,你就宽赦他吧。’这是齐文宣帝的长处。”太宗说:“有道理。先前卢祖尚虽然有失做大臣的道义,朕杀了他也过于粗暴,如此说来,还不如齐文宣帝!”下令恢复卢祖尚的官位以荫庇其子孙。
魏徵相貌平平(或:不超过普通人),但是很有胆量谋略,善于回转皇帝的主意,常常触犯皇帝脸色苦苦谏诤(或:竭力上谏)。有时碰上太宗非常恼怒,他面不改色,太宗的神威也为之消褪。他曾经告假去祭扫祖墓,回来后,对太宗说:“人们都说陛下要临幸南山,外面都已严阵以待、整装完毕,而您最后又没去,不知为什么?”太宗笑着说:“起初确实有这个打算,害怕你又来嗔怪,所以中途取消了。”太宗曾得到一只好鹞鹰,将它置于臂膀上,远远望见魏徵走过来,便藏在怀里;魏徵站在那里上奏朝政大事,故意很久不停下来,鹞鹰最后死在太宗的怀里。
起初,太宗令大臣们议论分封诸王的事,魏徵认为:“如果分封诸王建诸侯国,则卿大夫们都资赖俸禄生活,必然导致大量征赋(来供给他们)。另外,京城一带征收的赋税不多,要依靠京都以外的州县,如果拿国邑尽封给王公,则国家经费顿时短缺,再加上燕、秦、赵、代诸国均管辖有夷族,如有出现紧急情况,到内地调兵,路途遥遥,难以及时奔赴所在地。”礼部侍郎李百药认为:“朝廷运祚的长短,命在上天,尧、舜都是大圣人,守定国祚却不能长久;汉、魏出身低贱,恣纵却国运长久,推却不掉。如今让皇亲国戚子子孙孙均有自己封国的百姓与土地,几代之后,将骄奢淫逸,相互攻伐残杀,对老百姓危害尤大,不如保住现状,令他们更迭居位来得好!”中书侍郎颜师古认为“不如分封亲王宗子,不使他们过于强大,以州县相间隔,交错为界,互相维持牵制,让他们各守境土,同心协力,足以扶助京城皇室。设置官吏,均由尚书省选拔录用,除皇朝法令外,不许他们擅自施行刑罚,朝贡礼仪,都定有条例格式。这种制度一旦确定,千秋万代可保平安。”十一月,丙辰日(初一),太宗下诏:“皇室宗亲以及功勋贤能大臣,应让他们担任地方长官,并传给其子孙,没有大的变故,不得随意黜免,各部门明文规定条例,定下不同等级以上报朝廷。
【《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