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德成为智慧》阅读习题及答案
“Eleano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当美德成为智慧》阅读习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当美德成为智慧》阅读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当美德成为智慧》阅读答案
阅读《当美德成为智慧》(节选),完成13-19题。(17分)
当美德成为智慧
焦国成
(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出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2)这是从血的教训中午出的箴言。在那个法西斯主义处于强势、毫无正义可言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所谓的“智者”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去做法西斯的帮凶和奴才,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总归是法西斯主义者的俎上之肉。
(3)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
(4)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5)其一,美德是对利己欲望的一种超越。在有德之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zu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爱智慧的人。
(6)__________________ 。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贵德,一事当前,先问是否合于道义,而不以一己之好恶对待人和事。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与邻为壑与互助合作之间,哪个更为智慧,是不言自明的。
(7)其三,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 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
(8)其四,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提出“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成为每个人的操守,社会将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我们这一代能够讲美德,下代人潜移默化,也会崇尚正义和美德。如此善善相因,“富二代”和“富三代”的问题就不会出现。美德泽后长远,如果真想让社会更美好,那就把美德看成永恒的智慧来追求吧!
(20xx年2月18日《光明日报》)
小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一己之好恶( ) ②下不zu于人( )
小题2:.解释文中加“______”的词语。(2分)
①箴言:____________
②仁者无敌: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小题4:.阅读⑴段的“铭文”,说说你从中明白的道理。(3分)
小题5:.第⑶段说当利己主义者“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即指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小题6:.细读第⑹段,依本文行文特点,在横线外为本段拟写中心句。(2分)
小题7:.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wù(1分) ②作(1分)
小题1:①规劝的话(1分)②具有美好道德的人没有敌人,什么困难也不能阻挡他。(1分)
小题1:拥有了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3分)
小题1:你不坚持正义,不关怀别人,当你处于危难之时,别人也不会关怀你。(3分)
小题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分)
小题1:其二,美德是人际对立的一种超越。或答:其二,美德就是坚持道义为他人着想。(2分)
小题1:以犹太人蒙难纪念碑的铭文开启全文,用孟子的话及作者的理解相承接,(1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1分) 接下来从四个方面分述什么是美德。(1分)
略
篇2:《当美德成为智慧》阅读答案
①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②这是从血的教训中悟出的箴言。在那个法西斯主义处于强势、毫无正义可言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所谓的“智者”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去做法西斯的帮凶和奴才,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总归是法西斯主义者的俎上之肉。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
③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④其一,美德是对利己欲望的一种超越。在有德之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爱智慧的人。
⑤其二,美德就是坚持道义,为他人着想。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贵德,一事当前,先问是否合于道义,而不以一己之好恶对待人和事。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与邻为壑与互助合作之间,哪个更为智慧,是不言自明的。
⑥其三,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⑦其四,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提出“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成为每个人的操守,社会将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我们这一代能够讲美德,下代人潜移默化,也会崇尚正义和美德。如此善善相因,“富二代”和“富三代”的问题就不会出现。美德泽后长远,如果真想让社会更美好,那就把美德看成永恒的智慧来追求吧!
(20xx年2月18日《光明日报》)
21.文章第①段引用铭文有什么作用?(3分)
22.第④段中,与本段结尾处“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爱智慧的人”在内容上相照应的是那句话?(2分)
23.根据第⑥段的内容说说孟子的“仁者无敌”这句话中“仁”具体指什么。(2分)
答案
21.①让读者认识到: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以,如你不坚持正义,不关怀别人,当你处于危难之时,别人也不会关怀你。②引出本文的观点: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评分:共3分,第①点2分,第②点1分
22.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评分:本题2分
23.爱人、利人、使众人快乐 / 行事以德 评分:本题2分
篇3:《当美德成为智慧》阅读答案
(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出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 ▲
(2)这是从血的教训中午出的箴言。在那个法西斯主义处于强势、毫无正义可言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所谓的智者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去做法西斯的帮凶和奴才,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总归是法西斯主义者的俎上之肉。
(3)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
(4)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5)其一,美德是对利己欲望的一种超越。在有德之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zuo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爱智慧的人。
(6)
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贵德,一事当前,先问是否合于道义,而不以一己之好恶对待人和事。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与邻为壑与互助合作之间,哪个更为智慧,是不言自明的。
(7)其三,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
(8)其四,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提出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成为每个人的操守,社会将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我们这一代能够讲美德,下代人潜移默化,也会崇尚正义和美德。如此善善相因,富二代和富三代的问题就不会出现。美德泽后长远,如果真想让社会更美好,那就把美德看成永恒的智慧来追求吧!(20xx年2月18日《光明日报》)
13.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一己之好恶( )
②下不zuo于人( )
14.解释文中加▲号的词语。(2分)
①箴言:
②仁者无敌: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6.阅读⑴段的铭文,说说你从中明白的道理。(3分)
17.第⑶段说当利己主义者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即指孟子所说的
,
。(2分)
18.细读第⑹段,依本文行文特点,在横线外为本段拟写中心句。(2分)
19.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3分)
【参考答案】
13.①wu(1分)
②作(1分)
14.①规劝的话(1分)
②具有美好道德的人没有敌人,什么困难也不能阻挡他。(1分)
15.拥有了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3分)
16.你不坚持正义,不关怀别人,当你处于危难之时,别人也不会关怀你。(3分)
1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分)
18.其二,美德是人际对立的一种超越。
或答:其二,美德就是坚持道义为他人着想。(2分)
19.以犹太人蒙难纪念碑的铭文开启全文,用孟子的话及作者的理解相承接,(1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1分) 接下来从四个方面分述什么是美德。(1分)
篇4:《学问和智慧》阅读习题及答案
罗家伦
①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学问是积铢累寸①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思,一种远瞻;它是人生蕴含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②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食古不化,食夸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称之为“有学问的笨伯”,中国称之为“两脚书橱”。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③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矻矻②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③——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④,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现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④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它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唯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唯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唯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⑤若把学问比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直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教堂或巴黎圣母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注释:
①积铼累寸: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就能积少成多。铢(zhū),古代重量单位。
②矻矻穷年:终年都非常努力、勤劳。矻,读kū:
③无关宏旨:不关涉主要的宗旨多指于大局无碍
④探骊得珠:历难冒险才能求得珍品。比喻做文章等抓住了要点。
1、根据全文,能说出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明确:①区别——学问是知识的积累,是工具;而智慧是发现和创造的能力。②联系——两者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2、仿照例句的句式造句。例句: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略)
3、第1段中的“透视”、“反想”“、远瞻”这三个词各是什么意思,他们的顺序能否颠倒?明确:①透视——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反想——全面的思考;远瞻——对事物发展的预见。②不能颠倒,这样的排列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4、阅读3、4段,说说这两段所表达的观点。(明确:学问离不开智慧)这两段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证明的?
(明确:第3段从“从事研究工作”的角度,第4段从“著书、读书”的角度)
5、能概括出第三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略)能概括出第三段所举例子的内容(略)。
6、通过阅读第三段你觉得“有智慧的人”“无智慧的人”他们的最大区别在于什么?明确:能否发现“别人看不见的”
7、能找出第4节中的中心句(略)。请结合课文谈谈文中“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这句话的理解。明确:形象地写出了,有智慧的书,有思想的光辉,有智慧和灵性,对人有启发。
8根据课文第4段,概括说说“有智慧的书”和“无智慧的书”的区别是什么?明确:能否“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
9、联系课文第4节,谈谈作者主张我们读怎样的书?又应该怎样地读?明确:①读有智慧的书;②要能“读书得间”。
10.概括第5段中“无学问的智慧”(肤浅的不长久的)和“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有根底而牢靠的)的特点。
11.第5段中,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述“无学问的智慧”和“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两者的不同,请具体分析。(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具体分析略《学问和智慧》阅读答案
篇5:当浅阅读成为习惯阅读答案参考
当浅阅读成为习惯阅读答案参考
海量信息的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存在几方面弊端:其一,阅读变成了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呈现出浅显化的特点;其二,一些人无论读什么书都喜欢速战速决,无论读哪类书,都是浅尝辄止,不钻研其内涵、不求甚解}其三,人们对一些所谓有用的功利性书籍趋之若鹜,对文化内涵颇深但实用价值不高的著作王之不理。
白岩松指出:“走进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还有工具书等等。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但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这种风气只会导致社会大众视野越来越狭窄,.心态越来越浮躁,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王蒙认为,如此阅读报刊,人们看似无所不知、夸夸其谈,事实上却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他建议人们读书时,不要只满足于浏览,要学会沉下心来阅读。不要只读那些令自己感到舒服、快乐的书,还要适当读些沉重、费劲的书.循序渐进。
还有专家指出,浅阅读会使读者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不能汲取真正的营养.读书一定要慢节奏、慢速度,因为只有在缓慢阅读中,读者才能从文字里寻觅和感受到乐趣,才能培养人们深刻思考和探索的习惯。
如今手拿一部平板电脑,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成为一道都市风景。对新一代读者来说,上微博是继社交网站之后最为流行的阅读方式。140个字以内的'独特文体,使人们在上面发布、分享、评论的内容被拆解成零碎、跳跃、简单的文字。
张贺表示,微博往往是前一个热点话题刚刚兴起,就被接蝗而至的新话题所取代,网民的兴趣点在页面之问来回跳跃,思维不再连贯,思考不再深入,在追新逐异中使思想应有的深入、深刻、深度成为牺牲品。有人因此调侃,网络使“知识分子”变成了“知道分子”。
莫言、王安忆等作家也对此表示不乐观;互联网、微博虽给人们提供了写作速度的可能性,写得很快,然后就会变得很粗糙……但现在还很难预料它将把大众写作引向何方。
对于现在流行的网络词典,许多人贪图其阅读的方便,放弃了大部头的传统工具书。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彭卫国认为,网络词典只是提供了线索,不能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如果从事教学、研究等工作,这些网络词典显然走靠不住的。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分析,价格便宜、获取便利是读者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读者花同样的钱,一本纸质书可以购买三本电子书。在便宜的诱惑面前,不少人远离了内容丰富、深刻的纸质图书。
张贺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拿出大块时间投入阅读的确越来越难,社会的整体阅读趋势日益倾向于休闲娱乐,快餐读物、图片读物因此大行其道,而严肃作品销量江河日下。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出版界如果完全回避读者的浅阅读倾向,显然难以生存,但一味迎合也绝非最佳选择,而应在满足的同时有所引导。
张贺还建议,如果能在流行读物中增加思考的深度,提高其知识含金量,对读者和出版界而言,才是双赢之举。只有这样,读者与出版界之间才能互相提升。
“这方面,我们不妨向国外出版界借鉴一二。比如,用神经学、认知心理学等最新成果反映人的成长的《社会动物》,研究人才培养规律的《异类》等国外社科作品,虽然是流行读物,但视角新颖,知识新鲜,深入浅出,有益有趣,一样登上畅销书榜。”
张贺提醒,读者对于互联网的利弊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充分利用其快速、便捷、互动的优点,也要警惕其泛滥与浅薄。不能把浅阅读当成阅读的主流,忽视甚至放弃传统阅读;王蒙认为,出版业向传媒看齐和蜕变,放弃文化传承的伟大使命,这是文化的灾难。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出版的自救之道是在产品质量上和传媒划清界限,坚守自身的文化品格。
(《半月谈》有删节)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浅阅读方式弊端的一项是(3分) ( )
A.阅读变成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呈现出浅显化特征。
B.人们喜欢速战速决,不钻研书的内涵,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C.人们偏爱功利性书籍,对文化内涵颇深但实用价值不高的作品置之不理。
D.使社会大众视野越来越狭窄,心态越来越浮躁,社会越来越危险。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浅阅读会使读者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不能汲取真正的营养。
B.要培养人们深刻思考和探索的习惯,读书还是要提倡慢节奏,慢速度。
C.浅阅读之所以盛行,根本原因是电子书价格便宜而又十分方便。
D.当人们兴趣点来回跳跃,思维不再连贯,思考不再深入,“知识分子”往往会成为“知道分子”。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海量信息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B.在网络时代,出版界如果完全回避读者昀浅阅读倾向则难以生存,但一味迎合也不是最佳选择。
C.在流行读物中增加思考的深度,提高其知识含金量,是读者与出版界互相提升的许多办法中的一种。
D.作为读者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互动的优点,也要警惕它的泛滥与浅薄,不应放弃传统的阅读。
参考答案:
1.D【解析】“……社会越来越危险”不是阅读方式的弊端,而是文中有关专家预测的实用主义风气危害的一个信号,其余可参见第一段。
2.C【解析】“价格便宜”与“十分方便”不是根本原因,只是首要原因。A.参见第四段,B.参见第四段,D.参见第六段。
3.C【解析】“互相提升的许多办法中的一种”有误。参第十一段,原文是“只有这样,读者与出版界之间才能互相提升”。“只有……才”,必要条件,舍此无他,别无选择,“许多办法”显然与原文不合。A参第一段,B.参第十段,D.参第十三段。
篇6:短篇阅读习题及答案
短篇阅读习题及答案
①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了。
②我们不可能也绝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于世,作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语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这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与煎熬。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
③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收敛;是为寻求迸发所做的自我蓄结。
④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不论你愿意与否,生活本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终将是山、是海,是那只踽踽而行、默默跋涉的戈壁骆驼,终将以胸怀以肩膀去承受生活的各种施加。
⑤生为人,我们需要承受,也只有承受。
1.用|标出全文的结构层次。(直接标在下面的序号中)(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2.结合上下文说说②段画线句子中风霜雨雪与鲜花硕果不能互换的原因。(2分)
3.分析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2分)
4.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2分)
5.根据全文内容,你为这篇文章拟写的标题是 。(2分)
答案:
1.(3分)(每处1分)①|②|③④|⑤
2.(2分)(答对1点的满分,答出2个以上要点加1分)
①保持行文思路一致,与上下文的恶意与善待苦涩而美丽先从负面说,再从正面说的顺序相照应。
②先后顺序不同,读文时得到的心理暗示也不同。后说风霜雨雪容易带给人前途未卜的心理暗示;后说鲜花硕果容易带给人前途光明的心理暗示。
③表明先有风霜雨雪,才能换来鲜花硕果的哲理。
3.(2分)比喻论证(答成道理论证得1分)
4.(2分)①比喻贴切 ②句式整齐 ③用词讲究 ④语言严密(未举例扣1分)
5.(2分)示例:承受
篇7:《淡泊,是一种智慧》阅读习题及答案
《淡泊,是一种智慧》阅读习题及答案
①前不久,我回到了故乡,见到了儿时的伙伴。大家畅所欲言,从儿时的单纯有趣,到毕业前的难舍难依。更多地聊到毕业后工作的经历,有人谈及工作中的一些成绩时,眉飞色舞,一脸的优越感;而也有一些人是满腹牢骚,面对工作与生活和实际中有极大反差时,自怨自艾,满是沮丧和失落感。
②我那时是他们忠实的听众,没有表现出大起大落的心情变化来。一方面,自己工作业绩平平,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我只是尽自己的心力而努力工作,然后就是踏实地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自己曾有过生活的艰难和工作的磨砺,走过之后,才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淡泊,时刻保持一颗淡泊、豁达、平静的心,这才是大智慧!
③淡泊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一种情致,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雅趣,一种乐观,一种洒脱,是人生的一种气韵!淡泊是从容、平和、谦卑的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以为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好高骛远,总想能金戈铁马乘风破浪,或是战天斗地壮志凌云,梦想轰轰烈烈地成就一番事业。
④然而,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英雄毕竟是少数,更不能唾手可得。从古到今,那些英雄、贤才,哪一个不是从平凡开始,经过重重磨砺,最终才能赢得辉煌的人生呢?而有一些人功成名就后,就沾沾自喜,甚至饱食终日,不思进取了,有的甚至挥霍无度,以至晚景凄凉可悲。
⑤面对成功,我们更需要从容、淡泊,就如商坛一些杰出人士,既能坦然面对事业的一次次成功,也能在失意和落败中,总结教训,东山再起。
⑥淡泊也是一种豁达、宁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背负难以承载的压力,工作、家庭、爱情中不如意十有八九,一些人面对挫折会迷离彷徨,不知所措。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可曾明白倘若没有路遥、疾风,怎能知道它们有多少能力。对于挫折,我们应坦然面对,淡然处之。
⑦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激烈的,如果人们一味地追求心目中的成功,恐怕总有失落和不平衡。实际上,成功的喜悦,不在结果,而在追求的过程。因此,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你不妨给自己定一个前进的方向,一个远期目标,然后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只要你用心工作和观察,就会获得人生意外的收获。这就需要人们应该多一份人生的淡定,少一份浮华。
⑧人生的潮起潮落,人生的'迷惘困惑,人生的失意痛苦,这么多的风雨,我们总要经历,这就更需要我们拥有一份淡定。这是一个人的修养,是坦然的人生态度,是人生的积淀,是一种气韵!
(选文略有改动)
2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6.联系文本,说说开头①②两段的作用?(3分)
27.文中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8.联系全文内容,给选文第⑥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29.结合文意,请理解第⑥段疾风知劲草中疾风一词的含义。(2分)
参考答案:
25、淡泊,是一种智慧。(或时刻保持一颗淡泊、豁达、平静的心,这才是大智慧。)(3分)
26、把我和身边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中心论点(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1分)。
27、对比论证(1分)。突出地论证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英雄毕竟是少数,更不能唾手可得。这一分论点,进而更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分)。
28、示例:南非总统曼德拉历经27年牢狱之灾,始终坦然面对,淡泊处之。他曾说过,生命中最伟大的辉煌不是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再度升起。正是靠着这样的人生态度,出狱后他依然精神矍铄,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语言表述简洁、流畅,能够论证中心论点即可,3分)
29、疾风比喻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意思对即可,2分)
篇8:《 农民》阅读习题及答案
《 农民》阅读习题及答案
①在我活着的亲人中,奶奶是唯一的纯粹的农民。她没有读过书,一辈子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好像一辈子也没能用得上自己写名字。我曾经这样写过她,“我的祖母,这个没裹小脚的老太婆/听不懂普通话喊她的名字/曾颠倒着我的教科书,绕过父亲的屁股/把隔了二十年的巴掌重重落下”。我并没有对她怀有一丝的不敬,而是对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的人的无限敬意,没有她无怨的付出,就没有我们在家族谱系里的光荣。我觉得她是会写字的,她是用脚印在土地上写字。那字的厚实和美丽,远远胜过我所有习得的东方书写。
②在乡下,只剩我奶奶一个人住在那里,只有她不愿意离开那个在我看来再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那里真的没什么了,除了和城市不远的阳光、雨水和天气,我想她离不开的大概是她的耕作记忆。离开这些记忆,她无法适应其他的生活。在她眼里,昔日平原上生态系统的繁荣仿佛还没有变成过去时:稻草、麦秸烧成的灶膛灰正扒入簸箕,铺向潮湿的羊圈,羊吃剩的草料和粪便组成了农业中国原始的绿肥,喂养着麦地和水稻田。
③奶奶似乎看不见那些崭新的“补丁”,越来越多的补丁把以前的部分衬托得看起来更像补丁,她看见的是乡村这件衣服上最后的布料:自留地(富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基本以小个头块为主,用以种植瓜果蔬菜自给),奶奶很满足国家给她的这块乐土。自留地虽然在屋子外面,好像也在屋子里面,她觉得这地就是她的。她还在这块比我童年时玩的七巧板大不了多少的土地上,继续播种子,收获着四季的蔬菜,她觉得这比和儿孙生活在一起更重要。如果还有其他留下来的原因的话,就是我爷爷去世的时候,她在自留地里撇了几平方米出来,除了为子孙的拜祭留下一些清晰而宽敞的线索外,她顺便提前在他的右侧安顿好了,她觉得那里就是她的归宿。
④每年撕下月历的第十一张,一年又剩得空荡荡的了。每年的空荡荡依然在一个简单却又粗暴的“拆”字动作里,刈断着生殖,长高的是那些银行、医院、写字楼……奔流不息的长江两岸,对称地长满了中国农民无可奈何的表情,我见过无数张,其实就是同一张,那是奶奶衰弱的脸。无论是那只独来独往的翠鸟,还是群居的麻雀,我总能看到被风吹得凌乱的羽毛,看见它们眼睛里弥漫的在故土之地不该出现的旅人般的仆仆风尘,以及基本生存的艰辛里失去的从容。关于我的故土,八十年代开始有了记忆的我有幸经历了二十年间病变般分娩的疼痛,这也可以说是某种不幸。我仿佛目睹着无辜的生母忍受着这个国家多年前的一种律法:凌迟。
⑤奶奶,你只是一个农民,在我活着的亲人中唯一的纯粹的'农民,你知道土地病了吗?土地喊疼,野花梦见了它的尖叫。土地病了,没有看病的诊所,没有看病的好大夫,土地究竟生了什么病?奶奶,你以前老给我讲故事,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我也想给你讲个故事,让你明白土地生病的道理。我想啊想,我想起从前有个皇帝,是梁孝元皇帝,他写了一本书,那书的名字叫《金楼子》,书里有个故事,故事说: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奶奶,如果你想想这个时代,把故事里的羊换成土,你想想,是否也知道土地生了什么病?我想来想去,你还是不会明白的。
⑥奶奶,你看你没出息的孙子,用这么文绉绉的话,欺负没读过书的你。所以,我只能说“跟随你咳嗽的,还有那两只/大个子的喜鹊/奶奶,它们是孝顺的子孙/我们都变成了客人”,它们永远爱你和你身后曾经的田野,那种力量让我逼视自己时感到这些年使用汉语的羞愧。
选自(《散文》2012 年 5 期)
16.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4 分)
(1)越来越多的补丁把以前的部分衬托得看起来更像补丁。(2 分)
参考答案:占用土地建立起来的房屋使没有建房屋的地方更像补丁。(1分)说明土地减少的情
况非常严重。(1分)
(2)我见过无数张,其实就是同一张,那是奶奶衰弱的脸。(2 分)
参考答案:农民们也都是像奶奶一样,衰弱无助(1分),没有办法保护自己土地(1分)。
本题考查体会、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17.奶奶作为一个纯粹的农民,具有哪些特点?(5 分)
参考答案:①勤劳。她是用脚印在土地上写字。
②热爱土地。她离不开她生活劳动的土地和生活。奶奶的自留地虽然在屋子外面,好像也在屋子里面,她觉得这地就是她的。她在爷爷的坟墓边留下安葬自己的地方,觉得那里就是她的归宿。
③朴素、知足,没有奢求。奶奶很满足在小小的自留地上的劳作,眷恋自然简单的农村生活。
答出任何 1点得2分,两点即可得 5分。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18.本文借写奶奶这位在我活着的亲人中唯一的纯粹的农民,表达了作者深刻的用意,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
参考答案:(1)揭露贪得无厌、粗暴的城市文明对农村的破坏。(既有直接的描述,如在一个简单却又粗暴的“拆”字动作里;也有间接表述,如独来独往的翠鸟等;还有引用梁孝元皇帝《金楼子》中的故事)
(2)表达对简朴自然从容的农耕生活和淳朴的人情的赞美和怀念。(如昔日平原上生态系统的繁荣仿佛还没有变成过去时,基本生存的艰辛里失去的从容等)
(3)表达自己对农村淳朴人情、生活已感到陌生的愧疚,希望人们都能进行反省。(如我们都变成了客人,让我逼视自己时感到这些年使用汉语的羞愧等)
每点 2分,要结合文本分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能力。
补充:“深刻用意”关键信息:
1、对农耕生活的怀念;
2、对淳朴人情的
3、对城市文明的揭露;
4、对远离农村的愧疚。
答到 3 点给 5 分,答到 4 点给 6 分;若只答赞美;一些事实或现象,酌情给 1-2 分,因为不能解释“深刻用意”。
【《当美德成为智慧》阅读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0.《童年》习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