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

《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5-01-14 08:51:4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imonso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1: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答案

⑴据媒体8月1日报道,美国宇航局的“凤凰”号火星登陆器证实,火星这颗红色的行星上确实存在有“水冰”形式的水。据悉,这是人类首次通过科学仪器得到地球以外行星上的水。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⑵火星上发现水意味着什么?了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教授萧耐园。据萧教授介绍,人类早在1877年就开始追寻“火星人”的足迹。这是因为,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且与地球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直径只有地球的一半,被誉为“袖珍地球”和“生命的第二摇篮”。对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核心的追求,人类在期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同时,也在渴望开发出新的生存空间。

⑶一直以来,科学界都普遍认为,无论火星是否能成为孕育生命的摇篮,对它的探索都将对保护地球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其灭绝或仍旧存在对地球都有借鉴作用;如果它从未有过生命,那将证明火星一定缺少了某些适合生命的独特元素,促使人们更加珍惜地球的环境和资源。因此,人类频频向火星伸出“橄榄枝”,发射若干探测器,主要目的是采集火星表面上的土壤、大气和岩石样本,以期证明科学家关于火星有水及生命的设想。

⑷对于此次“凤凰”号的惊人发现,萧耐园表示,其实天文学家对于火星上是否有水的猜测由来已久,只是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此前,专家们从拍摄到的火星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火星上存在着河道,这就说明几亿年前,甚至是几十亿年前,火星上曾有过河流流过。此外,专家们观测到火星的极冠很白、很亮,其中主要成分可能是干冰(二氧化碳),但估计也会存在着少量的水冰。萧教授欣喜地说,此前所有这些都仅限于专家们的猜测,此次“凤凰”号的发现,将所有的推测变成了事实,意义可谓是空前的。

⑸发现水是否意味着火星上一定会存在生命物质呢?对此,萧教授表示,不能绝对地说有水就一定会存在生命,但是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可以说,火星上存在生命物质是可能的,并且可能性很大。因此,此次发现对人类对于火星的探测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据了解,今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都已纷纷制定了进一步探测火星的计划,将在火星上确定有水的位置进行深度挖掘,以分析是否存在有机化合物等。如果有可能,还会将在火星上采集到的标本运送回地球,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16.“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这个题目好不好?为什么?(2分)

篇2: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答案

18.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有哪些目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9.第⑷段画线的句子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0.下面是某同学读完此文后做的读书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之所以热衷于追寻“火星人”的踪迹,是因为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且与地球有诸多相似之处。

B.从目前拍摄到的火星照片上,专家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火星上存在着河流。

C.人类频频向火星发射若干探测器,是为了在火星建立基地,进而再向深空进行探测。

D.“凤凰”号火星登陆器发现水后,极大鼓舞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都已纷纷制定了进一步探测火星的计划。

参考答案:

16.好。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7.意味着火星上存在生命物质是有可能的,并且可能性很大。

18.①期待着发现火星的生物;②渴望开发人类新的生存空间;③有利于人类保护地球,更加珍惜地球的环境和资源。

19.不能。因为“可能”表猜测、估计,去掉它后表意就绝对化了。这表明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20.C

篇3:《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答案

《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答案

⑴据媒体8月1日报道,美国宇航局的“凤凰”号火星登陆器证实,火星这颗红色的行星上确实存在有“水冰”形式的水。据悉,这是人类首次通过科学仪器得到地球以外行星上的水。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⑵火星上发现水意味着什么?了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教授萧耐园。据萧教授介绍,人类早在1877年就开始追寻“火星人”的足迹。这是因为,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且与地球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直径只有地球的一半,被誉为“袖珍地球”和“生命的第二摇篮”。对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核心的追求,人类在期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同时,也在渴望开发出新的生存空间。

⑶一直以来,科学界都普遍认为,无论火星是否能成为孕育生命的摇篮,对它的探索都将对保护地球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其灭绝或仍旧存在对地球都有借鉴作用;如果它从未有过生命,那将证明火星一定缺少了某些适合生命的独特元素,促使人们更加珍惜地球的环境和资源。因此,人类频频向 火星伸出“橄榄枝”,发射若干探测器,主要目的是采集火星表面上的土壤、大气和岩石样本,以期证明科学家关于火星有水及生命的设想。

⑷对于此次“凤凰”号的惊人发现,萧耐园表示,其实天文学家对于火星上是否有水的猜测由来已久,只是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此前,专家们从拍摄到的火星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火星上存在着河道,这就说明几亿年前,甚至是几十亿年前,火星上曾有过河流流过。此外,专家们观测到火星的极冠很白、很亮,其中主要成分可能是干冰(二氧化碳),但估计也会存在着少量的水冰。萧教授欣喜地说,此前所有这些都仅限于专家们的猜测,此次“凤凰”号的发现,将所有的推测变成了事实,意义可谓是空前的。

⑸发现水是否意味着火星上一定会存在生命物质呢?对此,萧教授表示,不能绝对地说有水就一定会存在生命,但是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可以说,火星上存在生命物质是可能的,并且可能性很大。因此,此次发现对人类对于火星的探测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据了解,今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都已纷纷制定了进一步探测火星的计划,将在火星上确定有水的位置进行深度挖掘,以分析是否存在有机化合物等。如果有可能,还会将在火星上采集到的标本运送回地球,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21、“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这个题目好不好?为什么?(2分)

22、从本文看来,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3分)

23、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有哪些目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4、第⑷段画线的句子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5、下面是某同学读完此文后做的读书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之所以热衷于追寻“火星人”的踪迹,是因为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且与地球有诸多相似之处。

B.从目前拍摄到的火星照片上,专家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火星上存在着河流。

C.人类频频向火星发射若干探测器,是为了在火星建立基地,进而再向深空进行探测。

D.“凤凰”号火 星登陆器发现水后,极大鼓舞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都已纷纷制定了进一步探测火星的计划。

参考答案:

21、好。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2、意味着火星上存在生命物质是有可能的,并且可能性很大。

23、①期待着发现火星的生物;②渴望开发人类新的生存空间;③有利于人类保护地球,更加珍惜地球的环境和资源。

24、不能。因为“可能”表猜测、估计,去掉它后表意就绝对化了。这表明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25、C

篇4:《发现自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发现自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发现自己

①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4哕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

②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发现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标准,掺杂了大量主观的、情感的、个性化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公允,其正确性也因此打了折扣。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geming,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④发现自己需要勇气。人生所占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精力、能力的使用都是单向的,一旦投放就不会再生。因此,我们要敢于放弃,善于取舍。对于经过实践检验无法通行的'道路,我们不能坚持错误不知悔改,而要勇敢地承认自己错了,坦然地从头再来。切莫不识时务,乱闯硬千,最终头破血流,两手空空。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4、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2分) ‘

(1)第②自然段在全文的论述中主要有什么作用?

(2)第③自然段列举孙中山弃医从政的事实有什么作用?

15、传统观点认为,成就事业时要“矢志不移”,“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而本文却提倡要善于“发现自己”,“敢于放弃,善于取舍”,不断矫正进取的目标。对此,你的观点如何?请说出你自己独到的思考。(3分)

参考答案:

13、(3分)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意思对即可)

14、选做题。(1)(2分)总结上文,揭示原因,。为下文“如何发现自己”作铺垫。

(2)(2分)用该事例论证了成功者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尝试各种发展道路,并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15、(3分)例:这两种观点不矛盾,对正确的方向要矢志不移,但不适宜自己时也要敢于放弃。

篇5:《高斯的发现》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斯的发现》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斯的发现

很多科学家从小热爱学习,很会学习,在青少年时代就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高斯就是这样的一位科学家。

高斯小时候跟着父母住在农村,在附近的小学里念书。

学校的算术老师是从城里来的。他觉得跑到这么一个穷乡僻壤来教一群孩子,真是大材小用,委屈得不得了。他认为穷人的孩子都是天生的笨,教这样的孩子是根本用不着认真的。所以,他经常训斥学生,动不动就用鞭子惩罚他们。

有一天,这位老师情绪特别不好,他拉长着脸走进教室。全班同学都害怕起来,不知道谁又会受到打骂。

老师站到讲台上,像军官下命令那样说:“今天,你们给我算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不准回家吃饭,直到算出来为止。”说完就坐到椅子上,着他的书。

老师坐下不久,高斯拿着小石板走来了,说:“老师,答数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都没抬,挥手就说:“去!回去好好算!”

高斯站着不走。他把小石板往前一伸,说:“老师,我想这个答数是对的。”

老师正想发作一通,可是,一看小石板上,却端端正正地写着“5050。他大吃一惊,因为他算过,答案的'确是“5050”。这个八岁的孩子怎么会这么快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数呢?

原来高斯不是按着1,2,3的次序往上加的。他发现一头一尾挨次两个数相加,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是101,直到50加51也是101;一共有50个101,用50乘101,就是5050了。他用的方法,正是古代数学家经过长期努力才找出来的求等差级数和的方法。

小小的高斯由于勤奋好学,爱动脑筋,竟也发现了这个方法,使老师震动很大。他痛感自己看不起穷人的孩子,是完全错误的。从此,他认真备案,努力教学,还从汉堡买了书来,高高兴兴地送给高斯。

老师的态度转变了,他热心帮助高斯,使高斯对算术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1.除了高期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请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壤”字的读音_______,部首________,除部首外有__________画。文中“穷乡僻壤”中的“壤”应取的解释是( ) A.松软的能生长植物的泥土 B.地 C.地区

3.学校的算术老师为什么经常训斥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否根据高斯的算法,算出从1加2加3一直加到50的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爱迪生 牛顿 诺贝尔

(答案不唯一)

2.rǎng 土 17 C

3.因为他认为穷人的孩子都是天生的笨,教这样的孩子是根本用不着认真的。 (意思对即可)

4.1+50=51 2+49=51------24+27=51 25 +26=51 25×51=1275

5.“略”

篇6:汪曾祺看水阅读练习答案

汪曾祺看水阅读练习答案

看 水

汪曾祺

①下班了,小吕把擦得干干净净的铁铣搁到“小仓库”里,正在脚蹬着一个旧辘轴系鞋带,组长大老张走过来,跟他说:“小吕,你今天看一夜水。”

②看一夜水,甭打算睡了!这倒还没有什么。主要的是,他没有看过水,他不知道看水是怎么个看法。一个人,黑夜里,万一要是渠塌了,水跑了,淹了庄稼,灌了房子……那他可招架不了!一种沉重的,超过他的能力和体力的责任感压迫着他。

③但是大老张说话的声音、语气,叫他不能拒绝。吃了晚饭,小吕早早地就上了渠。

④一来,小吕就去找大老张留下的两个志子。小吕沿着渠岸巡视了一遍。走着走着,又有点紧张起来。渠沿有好几处渗水,沁得堤土湿了老大一片,黑黑的。有不少地方有蚯蚓和蝼蛄穿的小眼,汩汩地冒水。小吕觉得这不祥得很,越看越担心,越想越害怕,觉得险象丛生,到处都有倒塌的可能!他不知道怎么办,就选定了一处,用手电照着,定定地守着它看,看看它有什么变化没有。

⑤小吕沿着支渠来回溜达着,不过心里安详多了。他走在月光照得着的渠岸上,走在斑驳的树影里,风吹着,渠根的绿草幽幽地摇拂着。他脚下是一渠流水……他觉得看水很有味道。

⑥现在,真可以休息了,他开始感觉有点疲倦了。他爬上小石桥头的一棵四杈糖槭树上,半躺半坐下来。他一来时就选定了这个地方。这棵树,在不到一人高的地方岔出了四个枝杈,坐上去,正好又有靠背,又可以舒舒服服地伸开腿脚。而且坐在树上就能看得见那一根志子。月亮照在水上,水光晃晃荡荡,水面上隐隐有一根黑影。用手电一射,就更加看得清清楚楚。

⑦今天月亮真好,——快要月半了。天上真干净,透明透明、蔚蔚蓝蓝的,一点渣滓都没有,像一块大水晶。小吕还很少看到过这样深邃、宁静而又无比温柔的夜空。说不出什么道理,天就是这样,老是这样,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一片蓝。可是天上似乎隐隐地有一股什么磁力吸着你的眼睛。你的眼睛觉得很舒服,很受用,你愿意一直对着它看下去,看下去。真好看,真美,美得叫你的心感动起来。小吕看着看着,心里总像要想起一点什么很远很远的,叫人快乐的事情。他想了几件,似乎都不是他要想的,他就在心里轻轻地唱:哎——

⑧四周围安静极了。远远听见大闸的水响,支渠的水温静地,生气勃勃地流着,“活——活——活”。风吹着庄稼的宽大的叶片,沙拉,沙拉。远远有一点灯火,在密密的丛林后面闪耀,那是他父亲工作的医院。母亲和妹妹现在一定都睡了。

⑨小吕觉得,月光暗了。抬起头来看看。好快!它怎么一下子就跑到西边去了?什么时候跑过去的?而且好像灯尽油干,快要熄了似的,变得很薄了,红红的,简直不亮了,好像它疲倦得不得了,在勉强支撑着。小吕知道,快了,它就要落下去了。现在大概是夜里三点钟,大老张告诉他,这几天月亮都是这时候落。说着说着,月亮落了,好像是唿噜一下子掉下去似的。立刻,眼前一片昏黑。

⑩真黑,这是一夜里最黑的时候。小吕一时什么也看不见了,过了一会,才勉强看得见一点模模糊糊的影子。小吕忽然觉得自己也疲倦得不行,有点恶心,就靠着糖槭树坐下来,铁铣斜倚在树干上。他的头沉重起来,眼皮直往下搭拉。心里好像很明白,不要睡!不要睡!但是不由自主。他觉得自己直往一个深深的、黑黑的地方掉下去,就跟那月亮似的,拽都拽不住,他睡着了那么一小会。人有时是知道自己怎么睡着了的。

11忽然,他惊醒了!他觉得眼前有一道黑影子过去,他在迷糊之中异常敏锐明确地断定:——狼!一挺身站起来,抄起铁铣,按亮手电一照;已经走过去了,过了小石桥。小吕听说过,遇见狼不能怕,不能跑,——越怕越糟;狼怕光,怕手电,怕手电一圈一圈的光,怕那些圈儿套它,狼性多疑。他想了想,就开着手电,尾随着它走,现在,看得更清楚了。狼!奇怪,它不管身边的亮光,还是那慢吞吞地,不慌不忙地,低着头走,像一个心事重重,哀伤憔悴的人一样。小吕正在想:要不要追上去,揍它?它走过前面的路边小杨树丛子,拐了弯,叫杨树遮住了,手电的光照不着它了。赶上去,揍它?——小吕忖了忖手里的铁铣:算了!那可实在是很危险!

12小吕在石桥顶上站了一会,又回到糖槭树下。他很奇怪,他并不怎么怕。他很清醒,很理智。他到糖槭树下,采取的是守势。小吕这才想起,他选择了这个地方休息,原来就是想到狼的。这个地方很保险:后面是渠水,狼不可能泅过水来,他可以监视着前面的马路;万一不行,——上树!

13小吕用手电频频向狼的去路照射。没有,狼没有回来。

14无论如何,可不敢再睡觉了!可是他越来越困。他并不怎么害怕。狼的形象没有给他十分可怕的印象。他不因为遇见狼而得意,也不因为没有追上去打它而失悔,他现在就是困,困压倒了一切。他的意识昏木起来,脑子的活动变得缓慢而淡薄了。他在竭力抵抗着沉重的、痠楚的、深入骨髓的困劲。他觉得身上很难受,而且,很冷。他迷迷糊糊地想:我要是会抽烟,这时候抽一支烟就好了!……

15好容易,天模糊亮了。

(节选自汪曾祺《看水》,写于1962年,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主要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少年看水的行为、心理的庄严感,同时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B.本文情节紧张复杂、一波三折。小吕开始不想去,接受了任务后,却能认真负责地看水,后来又遇到了狼,最后终于挺到天亮了。

C.狼的出现就是无用之笔,因为接下来的情节既没有写小吕与狼的英勇搏斗,也没有写狼对小吕的纠缠不休,所以这一段可有可无。

D.小吕工作了一天却不能拒绝晚上的加班,字里行间都传达一种超负荷的耐力,这与那个时代集体利益大于一切,个人无条件服从的理念契合。

E.这是一篇散文体小说,作者文笔奇巧,几乎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澈澄明的世界,让我们和主人公一同感受那些色彩和气息。

(2)小吕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捕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山河草木、对人、对生活都充满感情,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汪曾棋作品的这种人性美。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

(1)(5分)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A.“神态描写”不是主要方面。B.情节舒缓,无一波三折。C.狼的出现不是闲笔。)

(2)(6分)

①认真负责,有责任感。接到任务早早来到水渠;认真巡视,发现渗水后用手电照着一直观察;发现渗水处不会坍塌也没有休息;很困时提醒自己不要睡。

②冷静理智。发现狼之后没有慌张,而是想到“不能怕,不能跑”、“狼怕光”,想到了正确的对策;狼走后没有冒险追赶,而是选择了安全地点进行监视。

③勇敢细心。看到狼没有害怕;不断观察水渠的细微变化。

④细腻敏感。看到夜晚的景色会有宁静温柔的感觉,会想到自己的亲人;感觉狼“像一个心事重重、哀伤憔悴的人一样”。

(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3)(6分)

①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如第⑤段中的景物描写写出了夜晚水边的宁静温柔,营造了静谧柔美的意境。

②烘托人物心境。如第⑦段的景物描写用天空的干净透明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纯净澄澈,也烘托出小吕发现渗水处不会坍塌时内心的平静,有利于塑造小吕性格中温柔细腻的一面。

③推动情节发展。如第⑨段的“月亮落了”“眼前一片昏黑”,使小吕昏昏欲睡、狼出现等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情合理。

④彰显主题。如第⑤、⑦段宁静安详的自然景物与人性中的真善美和谐统一,并使之得到彰显。

(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4)(8分)

①因人性之美的观照,自然呈现出宁静优美的状貌:澄澈温柔的月光,幽幽摇拂着的绿草,透明宁静的天空,温静流淌的渠水……,无不映照着人性之美。

②主人公小吕的形象闪耀着人性之美的光辉:小吕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他内心纯净,富有责任感,也细腻温柔地感受着生活,这些都是可贵的人性之美。

③人性之美体现在情节的平和舒缓之中:情节波澜不惊,没有大起大落的紧张繁复,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中娓娓道来。

④小说彰显出的真善美的主题即是人性美的具体体现:小说的一物一景,一人一事,无不展现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追求。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篇7:《安康访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康访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康访水

周舒艺

①巴山秦岭间,汉水过安康。

②一条宽阔的汉水,从陕西汉中宁强县境内的潘冢山发源,自西而东流经陕南小城安康,将这片北依秦岭、南靠巴山的土地劈成南北两半。若是站在安康城的高处鸟瞰,如今的汉水两岸满是郁郁葱葱和现代化楼群。几座雄伟的大桥横跨汉水,零星的船只正在江面上游弋。远方尽头的天际,群山连绵起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明朗澄净,连成了一片,真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群山,哪里是江水了。

③有意思的是,这里地处西部,却让人觉得不论是自然风貌还是文化特质,都与西部的粗犷有着明显的不同。虽在行政区划上归属陕西,但与同属一省的陕北也极不一样,分明呈现出一派南方的秀美和盈润。

④当悠悠汉水流淌到这片土地上时,停下脚步,做了一次美丽的驻足。在安康市区西南十八公里处的天柱山脚下,因为安康水电站的兴建,被大坝拦截的汉水在此形成了西北五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它四面环山,一片水波荡漾,它还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瀛湖。“瀛湖”一名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瀛洲”一词却屡屡被提起,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刚开篇便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瀛洲”在古人的心里是令人神往的仙境所在之地。或许,最早命名这片水域为“瀛湖”的人,正是感叹其有如瀛洲般的仙境气质。的确,谁能想到,在被植被覆盖的崇山峻岭之间,竟然有这么一大片清澈的水域,在看上去十分闭塞的陕南山区里,却隐藏掩映着如此美丽的湖光山色!

⑤瀛湖被称为“陕西千岛湖”。说起来,瀛湖在很多方面确与江南的千岛湖很相像:都是因水库而形成——千岛湖的`形成源于新安江水库;湖区内有很多小岛。总面积一百零三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近七十八平方公里的瀛湖,星罗棋布般地分布着大大小小多座岛屿,金螺岛、翠屏岛……岛上绿树葱茏、花木繁盛,还有典雅古朴的亭台楼阁宝塔等建筑。登至岛上的六层塔顶,放眼望去,蓝天白云的色泽好像水洗过一样,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的岛礁上披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绿,那一汪湖水如同明镜般清澈,风吹过,塔尖的铜铃摇曳着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不过,最美的还是夕阳西下时分。太阳把脸藏到了远处的山脉身后,那天际间映现的绚丽的晚霞,将所有的水、天、山染成一片金黄,在落日的余晖里,一切平静而美好。我们坐在船上,将手伸入湖水中,轻轻拨弄着湖水,感受到汉水的体温。听说前段时间,这湖水中还发现了桃花水母,一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对水质环境要求极高的生物,由此也可见瀛湖优良的生态环境。

⑥初次到安康,热情的安康人会告诉你,这是一片肥沃的河谷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种子植物多达三千多种,繁衍生息着四百多种野生动物,包括羚羊、朱鹮、大熊猫等几十种珍稀动物,还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蚕茧、油桐、生漆主产地。然而,在我看来,安康最大的资源,正是水。汉水在安康境内全长三百四十公里,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支流,形成了这片土地上的江河密布。

⑦一切皆因汉水,安康这片北方大地才多了几分南方的神韵。一千五百三十二公里的汉水,是安康的母亲河,她对安康格外青睐。这里,既有以紫阳、旬阳为代表的民歌,更有以汉剧、道情为标志的戏曲。安康是汉剧的重要发祥地,汉黄二调和紫阳民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调二黄更成为国粹京剧之祖山。汉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秦巴盆地子民,塑造着这块土地的文化品格。于是,汉水融进的安康,把汉调二黄拉得那么悠远、凝重和沉静,一切的悲喜剧都已远去,只留下历史的回响;我们所见的西北小城安康,唱的不是那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而是只属于汉水的船夫号子,上水、下水、扯篷、活锚、推帆、靠岸、过滩……听,古老的汉水上,那号子声是多么深沉而悠长啊。

⑧一直以为,有水的土地是灵动的,有江河的家园是幸福的。水,是命脉,更是文脉。江河,打造出一块土地的自然面貌,也建构着这块土地的文化特质。人们常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有土有水,形成了“一方人”的文化基因。安康如此,何处不是如此。

⑨已是晚上十点光景,小城依然灯火通明。穿城而过的汉水静静地流淌,城市的灯火倒映在江面上,微微摇曳着。坐在岸边亲水广场的露天茶社喝茶,风轻轻地吹过脸庞。那风,捎来了汉水的味道,如汉调二黄般深情,如汉水号子般悠长……

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对汉水的发源、流向等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为下文描写、抒情铺垫,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B. 在第2段中,作者对安康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文末又以描写安康夜色结束,一昼一夜,时间流逝,首尾呼应,构思严谨,尽显安康之美。

C. 汉水源远流长,江面宽阔,静静流淌,塑造了安康特有的文化品格,汉调二黄的悠远、凝重和沉静正是这一文化品格的典型代表。

D. 作者安康访水,发现了安康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表达了对汉江的感激之情,饱含着对安康美丽风光和幸福生活的赞美。

5. 文章④⑤段从哪些方面对瀛湖进行了描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6. 根据文章第⑧段的议论,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并另举两个例子加以印证。

【参考答案】

4. A A项,“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误,是起着铺垫的作用。

5. ①从瀛湖的成因、瀛湖的得名、瀛湖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瀛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描绘②紧扣题目,印证了前文对安康的“分明呈现出一派南方的秀美和盈润”的评价。

6. 水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源,逐水而居是人们的自然选择,也是必然选择。江河之水滋润了土地,滋养了生命,也建构了这方土地的文化品格。例如:武汉,居长江和汉水交汇处,城市依江而建,催生了城市的繁荣,浩大的水势也成就了大武汉豪放的气魄和个性;九江,地处长江之滨,鄱阳湖浩浩汤汤,由此汇入长江,宽阔的江面,浩渺的湖水造就了大九江开阔的眼界和包容的胸怀。

篇8:西湖的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湖的水

熊伟

附:本文涉及到的西湖景点、历史名人

苏堤

又称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构筑而成。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

平湖秋月

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景观是指: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宋孙锐)之感。观景点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

湖心亭

位于西湖中央,是“中国四大名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之一。环岛皆水,环水皆山,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置身湖心亭,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岳飞墓

亦称岳坟,位于杭州西湖边栖霞岭南麓,墓道两旁陈列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石人像),是明代的遗物。1961年被列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景点:岳王庙、翠微亭、**亭、孝女井、智果寺牌楼、忠岳祠牌坊等。

秋瑾墓

位于西湖孤山西北麓,西泠桥南堍tù。墓顶设汉白玉雕像。相关景点:风雨亭、镜湖厅、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等。

三潭印月

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采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见三潭印月在我国风景名胜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标志作用。所谓“三潭”,实际上是指3个石塔和其周围水域;所谓“映月”,传说指的是:3个塔各有5个小圆孔,古历八月十五,若在每个小孔中点上灯烛,洞口蒙一层薄纸,共得15个”月亮“,湖中倒影这15个”月亮“,再加上天空一轮皓月和倒映在湖面的一轮圆月,可看到32个月亮。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白居易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王瀛

明代诗人,写有赞西湖的诗《苏公堤》

李渔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

宋明三杰

指西湖三杰,即岳飞、于谦和张苍水三人。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杀害;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人,明初土木堡之变后北京保卫战的指挥者,后被石亨、徐有贞等以“意欲”罪名杀害;张苍水,名煌言,字玄著,浙江鄞yín县人,明末著名的抗清英雄,爱国诗人。三位英雄都安葬于西湖边。

秋瑾

女,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倡导者[。字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致力推翻清统治。197月13日被捕,15日英勇就义,时年32岁。

思考题

1、第○5○6段是对西湖水的描写,第○5段主要是描写,第6段主要是描写,这叫。

2、分析本文开头的特点:

3、本文的线索是:

4、从修辞角度赏析第○7——○10段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5、“表达对西湖的水的无比喜爱之情”是本文的主旨吗?为什么?

6、散文的题目是“西湖的水”,作者却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苏堤和与西湖相关的历史人物苏轼、李渔。这是多余的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篇9:水的忧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水的忧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是一条受到严重污染的小河——全身热乎乎的,还散发着臭味。

每当我看到人们捂着鼻子从我身边走过时,我就会落下伤心的泪水。还记得以前吗?我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晶莹透亮,小鱼小虾在我的怀抱里尽情的玩耍;柳树姐姐用她长长的秀发慈爱地抚摸着我的脸庞;花儿妹妹向点头微笑;农民伯伯见到我,热情地邀请我去灌溉禾苗……

如今,当我带着金色的理想流入农田时,农民伯伯却把我赶走,怕因我身上带着的毒素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当我带着美好的憧憬流过草地时,小草、花儿严厉地指责我,因为我弄脏了她们漂亮的舞衣和绿色的舞鞋.

在一旁吃草的羊群向我投来轻蔑的目光,说我黑乎乎的样子连它们雪白的绒毛都配不上.没办法,我只好带着无限的悲伤茫然地向前流去的.

最后我只好来到自来水厂,想在这里改变一下自己.可是,我受到的污染太严重了,已经无法改良了.好悲哀哟!

我多么怀念以前那清晰、明亮的容颜和舒适、安宁的生活啊!

1. 我想摘录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搭配

美好的 舞衣 热情地 玩耍

金色的 生活 尽情地 邀请

漂亮的 憧憬 严厉地 抚摸

安宁的 理想 慈爱地 指责

3.品味语句

(1)“我,是一条受到严重污染的小河——全身热乎乎的,还散发着臭味。”这句话写出了小河的( )。

(2) “我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晶莹透亮,小鱼小虾在我的怀抱里尽情的玩耍;柳树姐姐用她长长的秀发慈爱地抚摸着我的脸庞;花儿妹妹向点头微笑;农民伯伯见到我,热情地邀请我去灌溉禾苗……”这组排比句写出了小河以前的( ),末尾的省略了( )。

4.河水为什么会“忧愁”?

5.这篇文章运用了( )的写法,主要通过( )的方法,写出了河水的忧愁.。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1)现状

(2)状况 对过去的回忆

4.因为河水被严重污染.

5.第一人称拟人

篇10:《读山品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读山品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读山品水

① 山 水 之 美 , 古 来 共谈 , 然 而 人 们 谈得 最 多 的 , 还 是 山 的 灵 性 和 水 的 神 韵 。 孔 子 曰 : “ 智 者 乐 水 , 仁 者 乐 山 。” 仁者在 山 的 稳 定 、博 大 和 丰 富 中 ,积 蓄 和 锤 炼 自 己 的 仁 爱 之 心 ;智 者 则 步 水 而 行,望 水 而 思 , 以 碧 波 清 流 洗 zhuó自 己 的 理 智和 机 敏 。 这 就 是 山 水 可 以 陶 冶 人 的. 情 操 的 根 本原 因 。 人 们 通 过 读 山 品 水 , 可 以领 悟 到 世 事 的 兴 衰 变 迁 , 人 生 的 喜 怒 哀 乐 , 寻 觅 到 自 己 精 神家 园 的 相 通 之 处 ,故 历 代 文 人 墨 客 无 不 cháng yáng于 名 山 大 川 以 寻 求 灵 感 。

② 读 山 ,“ 横 看 成 岭 侧成 峰 ,远近高 低 各 不 同”, 各 有 各 的 读 法 。 远 读 其 A ,近读 其 B , 粗读其 C ,细读 其 D ,读 青 、读 绿 、读 和 谐 、读 静 谧… … 视 角 不 同 , 意 境 也 不 同 。 “ 不 登 高 山 , 不 知平地 ” , 是 一 种发 现 ;“ 高 山 仰 止 , 景 行 行 止 ” , 是 一 种 境 界 ;“ 咬 定 青 山 不 放松 ” , 是 一 种 坚 守 ;“ 五 千 仞 岳上 摩 天 ” , 是 一 种 豪 壮 。 不 要 以 为 山 是 凝 固 的 ,山 是 岿 然 的 活 物。

③ 品 水 , 由 于 各 人 的 气 质 不同 , 心 境不 同 , 也 各 有 各 的 品 味 。 在 文 人 眼 里 , 水 是 温 柔 的 , 因 此 他 们 常 常 把 柔 情 蜜 意的 水与 悠 悠 无 尽 的 爱 联 系 起 来 。 水 之 悠 长 , 好 像 爱 情 之 天 长 地 久 ; 水 之 波 动 ,似 若 爱 情 的 起 伏 波澜 。 在 哲 人 眼 里 , 人 是 运 动 的 , 得 出 的 是 人 生 的 哲 理 。 孔 子说 :“ 逝 者 如 斯 夫 , 不 舍 昼 夜 ” ,感 叹 的 是人生之有限而宇宙之无穷。 孟 子 说 “ 民 归 之 犹 水 之就 下 , 沛 然 谁 能 御 之 ” , 比 喻 民心似流水,谁也无法抵挡。 荀 子 对 政 权 与 人 民 的 关 系 , 给 后人 留 下 了 发 人 深 省 的 警句 : “ 水 则 载 舟 , 水 则 覆 舟。 ” 老 子 呢 ? 他 既 说 “ 天 下 莫柔 弱 于 水 ” , 又 看 到 了 水 “ 莫 能 御 之 ” 的 力 量。

④ 云 山 苍 苍 , 江 水 茫 茫 , 读 山 品 水 , 意 味 深 长。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洗 zhuó cháng yáng

2、将 下 面 词 语 依 次 填 入 第 二 段 空 缺处

深沉 清幽 苍茫 豪 放

A 、B 、C 、D 、

3.第 二 段 引 用 了 很 多 诗 句 ,这 样 写 在 表 达 上 有 什 么 好 处?

4、人 们 “ 读 山 品 水 ” , 为 什 么 会 有 不 同 的 感 受 ?( 请 用 文中 原 句回 答 )

5、从 全 文 来 看 , 题 目 “ 读 山 品 水 ” 的 含 义 是 什 么?

6、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濯;徜徉。

2、苍 茫 ; 清幽;豪 放 ; 深 沉。

3、揭示出了读山“视角不同,意境也不同”的内海,使文章文采斐然。

4、读山,视角不同,意境也不同。品水由于各人的气质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位。

5、领略山的灵性,品位水的神韵。

6、略。

篇11:《望庐山瀑布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这首诗的作者是 ,这是一首 诗(填诗体名称)。(2分)

11.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

答:

答案:

10.李白 绝句(七言绝句)

11.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2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意近即可)(1分)

【《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1.《安康访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2.《黑锅》阅读练习及答案

3.《牙膏》阅读练习及答案

4.《井绳》阅读练习及答案

5.《论语》阅读练习及答案

6.《近乡情更怯 》阅读练习及答案

7.《威尼斯商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8.《定**》阅读练习及答案

9.《盲人摸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10.《欢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火星发现水意味着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