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龙妙计阅读题答案
“clot6t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杀龙妙计阅读题答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杀龙妙计阅读题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小升初杀龙妙计阅读答案
小升初杀龙妙计阅读答案
朱评漫是个很爱学习的人。为了学会一项特殊的本领,他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到很远的地方,去拜支离益为师,跟他学习杀龙的技术。
转眼三年,他学成归来了。人们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兴奋地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如怎样按着龙的头、踩住龙的尾巴……指手画脚地表演给大家看。
大家都笑了,就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
朱评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世上根本没有龙这样的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1.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A】。
恍然大悟( )
A.豁然开朗
B.百思不解
C.迷迷糊糊
2.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A】。
转瞬( )
A.转眼
B.转变
C.结果
D.不久
3.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A】。
转瞬
A.shùn
B.sùn
4.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A】。
究竟
A.jìng
B.jìn
5.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懂得了什么【B】?
A.他应该再勤奋些,多学一点本领回来。
B.人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要杀龙,就首先要有龙的存在。
C.只有学会一种特殊的本领,别人才不会嘲笑你!
6.他学的本领为什么没有用【C】?
A.别人不承认他有这种本领。
B.龙都被别人杀掉了,他没有龙可杀了。
C.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的东西。
篇2:杀龙现代文阅读答案
杀龙现代文阅读答案
从前,有一个人很爱学习。他为了学会一种特别的本领,带了很多很多钱到很远的地方去学习杀龙。
过了三年,他学成回来了。人们问他学会了什么,他一面高兴地回答,一面把杀龙的本领指手划脚地表演给大家看。
大家都笑了,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
这时候,这个人才明白,原来世界上根本没有龙这个东西,他的本领当然也白学了。
(1)给下面句子中的“白”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白:A.像雪那样的颜色 B.清楚 C.亮
D.没有成就,没有效果的 E.无代价,无报偿
①这时候,这个人才明白……( )
②他的本领白学了。( )
③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免。( )
④突然,一道白光射进来,刺得人睁不开眼。( )
(2)为什么说他的本领白学了?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选出正确答案。( )
A.学习要十分刻苦,才能学到特殊的本领。
B.只要爱学习,就能学到本领。
答案
(1)①B ②D ③E ④C
(2)略
(3)C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3、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做初中阅读理解时,先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4、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阅读理解记叙要素作用题型答题方法
(1)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2)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3)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4)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篇3:龙壶阅读题及答案
1.第⑤段加点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3分)
2.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请结合下表,加以梳理。(6分)
3. 第③段划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4. 第⑥段横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理由是 。(5分)
5.下列对第⑧段独句成段的艺术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干脆利索,恰如窦二性格,语言风格与内容相一致。
B. 强烈表达了小说作者对窦二的深深敬佩和敬仰之情。
C. 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情激荡,使英雄的形象得以凸显。
D. 给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文学表达效果。
篇4:龙壶阅读题及答案
1.(3分)宁愿死也不会交出龙壶
2.(6分)(1)幡然醒悟 (2)为国驱驰 (3)含泪敬茶
3.(3分)突出三爷的淡泊名利,交代了他能继承龙壶并能斟茶显龙的原因。
4.(2+3分)B 窦二不但归顺朝廷,还要为国驱驰,他已具备了仁义,三爷敬重他,相信由他斟茶,也定会显龙。 (选A,理由充分,最多得3分)
5.(3分)D
篇5:龙壶的阅读题答案
龙壶
①“沧州狮子景州塔,淮镇街上的石儿马”,这是沧州三宝。然而小镇上的人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乃是三爷的龙壶。
②据说龙壶的传承异常神秘。兄弟分庭立户时,继承龙壶者不得再求其他家产,以证其心赤诚。倘若兄弟众人都愿继承宝壶,则通过斟茶定夺。斟茶如何,则与龙壶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
③龙壶是三爷家镇宅之宝,祖训规定绝不示人。当年县令曾三顾其庐以求一睹,三爷婉言相拒:“寒舍不是茶馆。”他的不卑不亢反倒使县令敬佩非常。三爷十七岁那年以童试头名中秀才,县上多次荐他参加乡试,三爷以“学生之志不在庙堂”婉拒。三爷耕读为食,粗茶淡饭,其乐也融融。数十年后,河岳清明,国泰民安,三爷老矣。一切都在老去,不老的只有传说中的那把龙壶,年愈久其香愈酽。
④某夜四更,三爷被一阵嘈杂声惊醒,披衣而起,室内已有数人持刀而立。只见领头大汉一抱拳:“窦二冒犯。”——窦氏响马(即强盗),霸山为王,河间府一带无人不晓。三爷轻蔑地一笑:“鸡鸣狗盗之徒耳!”他不紧不慢地穿好衣衫,说:“可惜我一介寒儒,身无长物,有劳壮士枉顾了。”大汉道:“俺要你的宝壶。”
⑤三爷料想此次是在劫难逃了,也不做争辩,心里早存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念头,他只想在闭眼之前再试试那把神奇的壶。三爷从内室把壶取出,放在桌上。众人一看,不过是一把普通的紫砂壶,纷纷摇头。三爷一笑:“我之所宝,在阁下未必是宝。”大汉把刀往桌上一放:“你敢唬俺?”三爷道:“壮士稍坐,待老朽奉茶。”三爷取出两个紫砂茶杯,平心静气斟满其一。众皆静立,无一趋前。三爷将另一杯递与大汉:“壮士自便。”大汉不以为然,持壶斟下。三爷将两杯茶合放一处:“壮士请过目。”大汉低头俯视,大惊——三爷的杯底隐隐有物晃动,待看清了,分明是两条乌龙游弋,而自己杯中仅茶水而已。大汉不解。三爷将大汉的茶倒去,复又斟上,“壮士请看。”这时那杯底竟也有乌龙游弋。大汉拱手道:“先生,请指教”。”三爷淡淡地说:“一念着处,神明自知。怀仁则龙显,不义则龙潜。龙壶非宝,紫泥而已,可宝者仁义也。”大汉汗流浃背,一躬到底,道声“得罪”,率众呼啸而去。
⑥数日后,有人给三爷送上黄金十两,说大汉已率众归顺朝廷,不日将远征黑龙江,欲求三爷墨宝(尊称别人写的字)以壮行色。三爷辞却润格(即稿费)而欣然命笔,勉励大汉为国驱驰,并嘱来人:“转告壮士,凯旋之日, (A老朽当为他斟茶 B老朽当劳他斟茶)。”
⑦三年,王师凯旋,然不见大汉身影。三爷俯身面北,用龙壶为大汉敬清茶者三,起身时已是老泪纵横。
⑧大汉姓窦,名二东,江湖人称“窦尔敦”。
【链接】绿林好汉窦尔敦出身武林世家,自幼习武甚精,艺冠群芳,成为武林高手。康熙二十四年十月,窦尔敦与俄罗斯战于雅克萨,他身先士卒,手刃数寇殉国,俄师败绩。
1.第⑤段加点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3分)
2.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请结合下表,加以梳理。(6分)
3. 第③段划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4. 第⑥段横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理由是 。(5分)
5.下列对第⑧段独句成段的艺术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干脆利索,恰如窦二性格,语言风格与内容相一致。
B. 强烈表达了小说作者对窦二的深深敬佩和敬仰之情。
C. 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情激荡,使英雄的形象得以凸显。
D. 给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文学表达效果。
答案:
1.(3分)宁愿死也不会交出龙壶
2.(6分)(1)幡然醒悟 (2)为国驱驰 (3)含泪敬茶
3.(3分)突出三爷的淡泊名利,交代了他能继承龙壶并能斟茶显龙的原因。
4.(2+3分)B 窦二不但归顺朝廷,还要为国驱驰,他已具备了仁义,三爷敬重他,相信由他斟茶,也定会显龙。 (选A,理由充分,最多得3分)
5.(3分)D
篇6:米龙老爹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米龙老爹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米龙老爹》中的一段文字阅读题
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普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
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随意进出。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
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然后.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一套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
1、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4分)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7(4分)
3、从这段文字来看,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
答案:
1、“米龙老爹”
2、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3、机智、勇敢
篇7:龙门子凝道记阅读题及答案
龙门子凝道记阅读题及答案
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①]之,曰:“此吾可羞[②]也,此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③]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④]之者,晋人戟手[⑤]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
(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
①攫(jué):夺取。②羞:通“馐”,本义指食物。③市伯:管理市场的官吏、又译“店主”。④哂(shěn):讥笑。⑤戟(jǐ)手:竖起中指和食指如戟形,指骂人。
【译文】
有个喜欢钱财的晋国人,到了市场上,遇到东西就去夺,说:“这个我可以吃,这个我可以穿,这个我可以用,这个我可以装东西。”拿了后就直接离开。管理市场的官吏追过来,让他付钱,晋人却说:“我利欲熏心的时候,两眼发晕冒火,天下(或四海之内)的东西,好像本来就全都是我的,哪里知道是别人的东西。不如您把它们给了我,日后我如果升官发了财定会酬谢你的。”管理市场的官吏发怒了,用鞭子抽打他,夺回他抢去的东西后才走开。旁边有人讥笑晋人,晋人却伸出手指着他骂道:“世人贪图利益比我更严重,往往千方百计地暗中争夺利益。我好歹是在白天拿人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比他们要好吗?有什么好讥笑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攫已,即去( ) (2)皆若己所固有( )
(3)不知为尔物也( ) (4)尔幸予我( )
2.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夺其物以去 B.投以骨
C.或以钱币乞之 D.能以径寸之木
3.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类活用现象,如文中“此吾可羞也”等几句中的“羞”便是 词活用为 词,意思是 。
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
参考答案:
1.(1)离开 (2)本来 (3)人称代词,你 (4)给 2.A(A为连词,表示连续的动作,其他几项则为介词,可译为“用”或“把”。 3.名 动 食用,吃 4.略
【杀龙妙计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5.阅读题及答案
6.蜂鸟阅读题答案
7.学画阅读题答案
8.蝴蝶泉阅读题答案
9.故乡人阅读题答案
10.登楼阅读题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