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读书五失散文

读书五失散文

2024-06-28 08:01:0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arcar1978080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读书五失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读书五失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书五失散文

篇1:读书五失散文

读书五失散文

世上爱书、读书的人很多。人们都知道,书籍是精神的食粮、进步的阶梯,谁不希望书香贯腹吃得饱饱的,然后登上那梯子摘星揽月呢?尤其处于现代社会,更应该多掌握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作的需要。

我也喜欢读书。自少年起,就有这个嗜好。以前买书成为生活中一笔大的开销。到了如今,虽不敢说坐拥百城、藏书万轴,却也将家中那些个书柜都塞得满满的。

买书、藏书自然是为了读书。然而,读书也要得法。偶从书中看到袁桷谈论读书有“五失”,很受启发,简直说到我的骨子里去了。

袁桷是元代著名学者,文章博硕,著作甚丰,诗也俊逸,工于书法,对音乐也有造诣,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他所述读书心得,自是真知灼见。

他说,读书“一失”,叫“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就是指读书过于浮泛,没有选择性、目的性;错失在于广博而缺乏重点。我过去就有这样的毛病,贪多务得,什么书都看,缺乏针对性,很多书是囫囵吞枣、水淋鸭背,看过后也没留下多少印象,什么也没记住,这就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好东西也被错过了。不过,我还是持有保留的看法,博览群书、杂学旁搜应该是没有错的,尤其在当今时代,多浏览、收集信息,总会有用的`,只是要多注意避免“寡要”的缺失就好。

“二失”,叫“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看书时,钦仰前人说话的咳唾成珠、出口成章,行文的引经据典、如数家珍,自知难以望其项背,不觉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凡事比对古人,变得性格懦弱而缺乏自信。其实,这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三失”,叫“纂写故实,一无终而屡更端”,“其失劳而无功”。读书往往用于写作。在写作时,却局限、圈囿于看过的书,思维大受束缚,下笔写一篇文章未曾写完,就多次改变初衷,改来改去,失却自己的本意宗旨,白白辛苦一场却没有结果。这种白费劲的事儿,我可没少干过。

“四失”,叫“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从书中看到别人的佳作,觉得妙笔生花,不禁大为羡慕,自己就紧跟着仿效。如此步人后尘,亦步亦趋,只能是袭人故智,落人窠臼。这种做法错失在好高骛远,心急成就,孰料画鹄而类骛,欲速则不达。我在前期的写作经历中,就不乏这样的例子。

“五失”,叫“喜为文”,“未能蓄其本”。看得书籍多了,肚子里装了些墨水,难免技痒,就要在纸上涂鸦。发现一点东西,辄有一点感触就写。由于喜欢写,写得多,写得滥,并非厚积而薄发,没能够蕴蓄根本,结果就只能是漂泛在肤皮浮浅的层次上,不外吟风弄月、无篮不漏的平庸之作而已。历年来,我的废纸篓里就有不少如此的“作品”。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可见,如何读书,如何用好书本的知识,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值得毕生研究的啊!

篇2:《读书五失》阅读答案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泛观而无所择 ②意常退缩而不敢望

③其失懦而无立 ④其失劳而无功

2、理解:

①上文“纂录故实”中的“故实”,应理解为

②“一未终而更端”中的“更端”,应解释为 ③“未能蓄其本”中的“本”,是指

篇3:《读书五失》阅读答案

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

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

读书的五个坏方法:

广泛地浏览但没有什么选择,这样的过失在于博览却少有重点;喜欢古人的言行,意志经常退缩却不敢向往,这样的过失在于过于软弱且没有成就;摘录往事,一个故事没结束就换个开头,这样的过失在于劳累却又没有什么成果;听说别人的优点,打算快速地跟随上去学习,往往落在他的后面,这样的过失在想要迅速而好高骛远;喜欢学习写作,不能积累学问的基础,这样的过失更严重了

篇4:读书五失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读书五失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阅读练习】

1、解释:①择 ②望 ③懦 ④立 ⑤功 ⑥长 ⑦辄

2、理解:①上文“纂录故实”中的“故实”,应理解为

②“一未终而更端”中的“更端”,应解释为

③“未能蓄其本”中的“本”,是指

参考答案

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

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

注释:

1.择:选择。

2.寡:少。

3.望:向往。

4懦:懦弱,软弱。

5.立:成就,确立(自己的信念)。

6.篡录:摘录。

7功:效果。

8.长:长处,优点。

9.疾:急。

10.辄:总是。

11.蓄:积累。

12.故实:往事。

13.更端:换个开头。

14.本:基础。

15.尝:曾经。

16.甚:更严重

17·故实:往事

译文

清朝的袁文清曾经说:“我年轻的时候读书有五方面过失:广泛地浏览但没有什么选择,这样的过失在于博览却少有重点;喜欢古人的'言行,意志经常退缩却不敢向往,这样的过失在于软弱而没有确立(志向);摘录往事,一个故事没结束就换个开头,这浪费体力却又没有什么功效;听说别人的优点,打算快速地跟随上去学习,往往落在他的后面,这样的过失在想要迅速而好高骛远;喜欢学习写作,不能积累学问的基础,这样的过失更严重了。”

所谓五失

1.广泛地浏览但没有什么选择,这样问题就是知道得多但是没有什么要旨;

2.喜欢古人的言行,思想总是保守,不敢远望,这样的问题就是没有方法而且没有什么创意;

3.收集材料、笔记过于死板,一个材料没有说完就老是改开头,这样的问题就是作无用功;

4.听说别人的优点,总是马上学习、模仿,这样的问题就是不切实际地追求太高的目标;

5.喜欢学习写作,就要不断积累知识、深入生活、加强写作练习。

启示

1.读书要有选择,要精读,找到主旨

2.思想不能过于保守,要有创新意识

3.收集对自己有用的资料,要坚定自己立场,不要反复修改自己的心意

4.从基础做起,不要一味模仿别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将自己做到最好

5.喜欢学习写作,就要不断积累知识、深入生活、加强写作练习,要善于观察细节

篇5: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读书五失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读书五失

读书五失

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注释】①纂录:摘录。

【文言知识】

句末语气词常表达各种感情,有时表疑问,有时表感叹,有时表警告,有时表呼吁。常见的句末语气词如矣、也、耳、邪、乎、夫等。一般情况下用一个语气词,有时却两个甚至三个连用。上文末句其失又甚焉者也中的焉者也,是三个语气词连用,其实只表达一个了的.意思。又人已去焉矣,焉矣也只是了的意思。又室中无人也矣,也矣同样只表示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择②望③懦④立⑤功⑥长⑦辄

2、理解:①上文纂录故实中的故实,应理解为

②一未终而更端中的更端,应解释为

篇6:《读书五失》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

关于《读书五失》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

读书五失

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注释】①纂录:摘录。

【文言知识】

句末语气词常表达各种感情,有时表疑问,有时表感叹,有时表警告,有时表呼吁。常见的句末语气词如“矣”、“也”、“耳”、“邪”、“乎”、“夫”等。一般情况下用一个语气词,有时却两个甚至三个连用。上文末句“其失又甚焉者也”中的.“焉者也”,是三个语气词连用,其实只表达一个“了”的意思。又“人已去焉矣”,“焉矣”也只是“了”的意思。又“室中无人也矣”,“也矣”同样只表示“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择 ②望 ③懦 ④立 ⑤功 ⑥长 ⑦辄

2、理解:①上文“纂录故实”中的“故实”,应理解为

②“一未终而更端”中的“更端”,应解释为 ③“未能蓄其本”中的“本”,是指

参考答案:

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

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

【读书五失散文】相关文章:

1.人间失格大学生读书心得

2.名著《人间失格》读书启发

3.有关人间失格读书心得体会

4.五象广场游记散文

5.读书感悟散文

6.读书郎散文

7.五猖会个人读书心得

8.五一班读书活动方案参考

9.失孤影评

10.失能调查报告

下载word文档
《读书五失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