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补贴提高
“human789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失独补贴提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失独补贴提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失独补贴提高
一、失独家庭补助标准
我国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提高到与城镇水平一致,分别为270元、340元。
二、失独家庭补助标准历史变化
,我国全面实行失独家庭补助政策:失独家庭夫妻,女方满49岁后,夫妻双方分别领取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伤残)或100元(死亡)的特别补助金;
,特别补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10元(伤残)、135元(死亡)。
,失独家庭补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元(死亡),农村每人每月150元(伤残)、170元(死亡)。
,农村失独家庭补助金标准和城镇统一,为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元(死亡)。
各地失独家庭补助标准
1.宁夏:失独家庭补助金每人每月600元(伤残)、800元(死亡),城乡统一标准。
2.南京:失独家庭补助金每人每月400元(伤残)、500元(死亡)。
3.山东:失独家庭补助金每人每月400元(伤残)、500元(死亡)。
[失独补贴提高20]
篇2:《失独者》读书笔记
立冬了。我不知道天什么时候落起了雨。
推开窗子,透过瘦瘦的树枝看薄薄的雨雾,窗外只剩下一片辽阔的苍茫了。
想必是冬天的缘故吧?细细的雨丝飘着,那抹寒冷的感觉袭上心头。
放下手中新到的杂志,心中却再也不能安静下来了。因为一篇文章——《失独者》!其实,这里面讲诉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也有发生的。人到中年的父母,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一下子就失去了青春年少的女儿。母亲年过五十,已经不可能再生育了,父亲说:“我们的泪水可以装满一水缸。”那样的伤,那样的痛!
雨依然落着,细细斜斜的样子,我的眼前已是迷蒙一片。
走在缓缓老去的日子里,体验过孩子出生的欣喜,也见过死去的无奈。是啊,这世界上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把握的呢?!
记得我的外公就是像一片叶子似的落下了地。他是自己去晾衣服倒下的,轻飘飘的样子,比一片叶子还轻的吧?!外公去了,我心里的伤感并不太多的。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毕竟他已经八十多了,这样的离去在我想来是最好不过了——没有痛苦,没有折磨。如果是我,我这样离去,我会欣喜的。
真切地体味到死亡的伤感气息,是在我十四岁的那年。我的同学,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先一天晚上他还和我们在一起上自习课。当第二天早读时,我们走进教室,就感觉到教室里充满一种别样的气息——怪怪的感觉。我的同桌告诉我说:“田艺死了!”我张大了嘴巴,所有的女生都张大了嘴巴!怎么可能呢?那样小,那样活泼的男孩!教室里炸开了锅,没有谁相信这是真的。可男生们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们,田艺从发病喊疼到去世不过一小时,他们甚至还来不及和老师一起送田艺到医院,甚至田艺还来不及见他父母最后一眼。我们都愣住了。在那样漆黑的夜里,我的同学啊,你可否找得到天堂的路?!
后来,我们全班同学去田艺家里了。我是怎么也忘不了他父母的'表情的,那样的哀伤,那样的无助……我是没有语言可以叙述那样的表情的。田艺的妈妈紧紧抱着他的弟弟,大约她是抱着自己全部的希望与暖吧!还好,她还有希望,她还有暖。可是对于现在的许多家庭来说,一个孩子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哪一家不是宝贝似的看着孩子?是啊,那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心间上的宝,谁能不疼?谁能不在乎?
这几天小城里又因为一个孩子的莫名溺亡而传得沸沸扬扬。不管是离得远的、还是住的近的,大人们都会在放学时分放下各种事物去接孩子。各种版本说得不尽相同,相同的就是那个活生生的孩子不在了,悲痛欲绝的父母当场晕了过去。
最近在网上看见许多关于放开生二胎的传言。我不知道是真是假?可我想,不管怎么说,两个孩子是怎么也不算多的吧?无论是男是女,孩子总归有个照应。只是,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又有多少夫妻还愿意生养两个孩子?
凭窗望去,雨已看不分明,一个下午竟也过去了。寥落而美丽的黄昏里,我衷心祝福我所有的亲人与朋友都健康安好!
篇3:失独家庭慰问信
湖里幼儿园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活动报道 为更好的关心、关注辖区空巢、孤寡、失独家庭的老人,厦门市湖里幼儿园团支部、青年党员带领幼儿园的小朋友走访慰问社区孤寡老人,开展“送温情和关爱到社区” 活动,为他们送去祝福。
10月29日下午,党、团员们带上牛奶、面线和麦片等食品,提着时令的水果,送到社区困难老人傅振英、空巢老人王健生这两位老人家里。孩子们献上了精心自编自演的节目,还给老人捶背、陪着老人谈心。老人们体会到了幼儿园小朋友的关爱和温暖,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湖里幼儿园和社区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将长期开展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青年团员教师说:“孤寡老人是社会中的特殊困难群体,最需要救助和帮扶,我们用这样的行动来让老年朋友们了解,很多像我们一样的社会爱心人士还有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关心他们。同时呼吁全社会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及时把学校和社会的温暖送给他们。”通过这次活动,给孩子们也上了一次生动的德育课,培养了幼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并使这一美德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发芽。
篇4:失独家庭慰问信
中央国家机关困难职工补助实施办法(试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现实困难,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补助范围:凡会员关系隶属于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直属机关工会的在职职工;夫妻双方均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只一方享受补助。
第二条 补助项目
包括生活困难补助、残疾子女补助、央务助学补助、重大疾病补助、失独家庭补助等5个项目。
第三条 补助条件
(一) 生活困难补助
1.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北京市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职工本人、配偶、子女、父母患有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自费部分当年累计在2万元—10万;
3.当年职工本人或家庭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致使本人家庭生活发生特别困难的。
(二) 残疾子女补助
1.有残疾人证;
2.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导致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方面,全部或者部分丧失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
(三) 央务助学补助
1.因职工本人及配偶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人均月收入低于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职工本人、配偶、子女患重病或长期患病,当年自付医药费支出较大,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
3.当年职工本人或家庭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致使本人家庭生活发生特别困难的。
(四)重大疾病补助
职工本人、配偶、子女患有恶性肿瘤、血液病、慢性肾衰竭、颅内原发性肿瘤手术、冠状动脉搭桥、人体重要器官组织(心脏、肺脏、肝脏、肾脏、骨髓)移植等。
(五) 失独家庭补助
1.职工失去独生子女的;
2.职工本人为独生子女,且未成家、在岗位去世的。
第四条 补助标准
(一)生活困难补助。每年给予3000—8000元。
(二)残疾子女补助。有残疾证的,每年补助元;符合残疾子女补助条件第二种情况的,每年补助1000元。
(三)央务助学补助。高中生一次性补助2000元;大学生一次性补助3000—6000元。
(四)重大疾病补助。按其自费医疗费用数额确定补助标准。医药费用中自费部分支出在10万元—20万元的,补助标准为1—2万元;医药费用中自费部分支出在20万元—30万元的,补助标准为2—3万元;医药费用中自费部分支出在30万元以上的视情而定,最多不超过5万元。对于职工家属患病的,补助标准减半。
(五)失独家庭补助。职工失去独生子女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万元;职工本人为独生子女,且未成家、在岗位去世的',给予1万元补助。
第五条 申报程序
(一)符合补助条件的职工,由本人向所在单位工会组织提出申请。
(二)由申请人按要求如实填写《中央国家机关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申请表》、《中央国家机关职工残疾子女补助申请表》、《中央国家机关央
务助学补助申请表》、《中央国家机关职工重大疾病补助申请表》、《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失独家庭补助申请表》。
(三)职工所在单位工会组织研究通过,工会负责人和党组织领导分别签字,并加盖印章后,报所在部门直属机关工会。
(四)各部门直属机关工会按本《办法》规定的补助条件认真审核,由直属机关工会主席签字,并加盖印章后,报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
(五)根据补助项目,提供相应的医院诊断书、自费药原始单据或报销分割单、北京市低保证、残疾人证、双方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工资收入证明、入学通知书、学生证等。
第六条 审批程序
(一)各部门直属机关工会把审核后的所属单位《中央国家机关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补助申请表》、《中央国家机关职工残疾子女补助申请表》、《中央国家机关央务助学补助申请表》、《中央国家机关职工重大疾病补助申请表》、《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失独家庭补助申请表》及有关证明,报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办公室。
(二)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所报申请表进行严格审核,提出拟补助对象初步建议名单及补助金额,经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主席办公会议批准。
(三)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办公室把相应补助金拨给各部门直属机关工会,由各部门直属机关工会把补助金连同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的慰问信发到困难职工。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视情况派人参加补助金的发送活动。
(转 载于: :失独家庭慰问信)
第七条 发放时间
补助金发放方式分为定期补助和不定期补助。定期补助分为三个时间段:困难职工补助,当年11月30日前申报,元旦、春节期间发放;残疾子女补助,当年5月10日之前申报,“六一”儿童节前发放;央务助学补助,当年8月15日前申报,9月底前发放。重大疾病和失独家庭补助,采取随时申报、随时讨论审批、随时发放的方式。
第八条 监督检查
(一)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将对补助情况在中央国家机关范围内予以通报,接受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
(二)各部门直属机关工会要严格按条件审核、把关,发现有虚报作假现象,取消对本部门所有困难补助,并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范围内予以通报。
(三)各部门直属机关工会要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坚持统一领导、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原则,全面掌握情况,推进困难职工补助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篇5:《失独者》读书笔记
立冬了。我不知道天什么时候落起了雨。
推开窗子,透过瘦瘦的树枝看薄薄的雨雾,窗外只剩下一片辽阔的苍茫了。
想必是冬天的缘故吧?细细的雨丝飘着,那抹寒冷的感觉袭上心头。
放下手中新到的杂志,心中却再也不能安静下来了。因为一篇文章――《失独者》!其实,这里面讲诉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也有发生的。人到中年的父母,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一下子就失去了青春年少的女儿。母亲年过五十,已经不可能再生育了,父亲说:“我们的泪水可以装满一水缸。”那样的伤,那样的痛!
雨依然落着,细细斜斜的样子,我的眼前已是迷蒙一片。
走在缓缓老去的日子里,体验过孩子出生的欣喜,也见过死去的.无奈。是啊,这世界上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把握的呢?!
记得我的外公就是像一片叶子似的落下了地。他是自己去晾衣服倒下的,轻飘飘的样子,比一片叶子还轻的吧?!外公去了,我心里的伤感并不太多的。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毕竟他已经八十多了,这样的离去在我想来是最好不过了――没有痛苦,没有折磨。如果是我,我这样离去,我会欣喜的。
真切地体味到死亡的伤感气息,是在我十四岁的那年。我的同学,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先一天晚上他还和我们在一起上自习课。当第二天早读时,我们走进教室,就感觉到教室里充满一种别样的气息――怪怪的感觉。我的同桌告诉我说:“田艺死了!”我张大了嘴巴,所有的女生都张大了嘴巴!怎么可能呢?那样小,那样活泼的男孩!教室里炸开了锅,没有谁相信这是真的。可男生们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们,田艺从发病喊疼到去世不过一小时,他们甚至还来不及和老师一起送田艺到医院,甚至田艺还来不及见他父母最后一眼。我们都愣住了。在那样漆黑的夜里,我的同学啊,你可否找得到天堂的路?!
后来,我们全班同学去田艺家里了。我是怎么也忘不了他父母的表情的,那样的哀伤,那样的无助……我是没有语言可以叙述那样的表情的。田艺的妈妈紧紧抱着他的弟弟,大约她是抱着自己全部的希望与暖吧!还好,她还有希望,她还有暖。可是对于现在的许多家庭来说,一个孩子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哪一家不是宝贝似的看着孩子?是啊,那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心间上的宝,谁能不疼?谁能不在乎?
这几天小城里又因为一个孩子的莫名溺亡而传得沸沸扬扬。不管是离得远的、还是住的近的,大人们都会在放学时分放下各种事物去接孩子。各种版本说得不尽相同,相同的就是那个活生生的孩子不在了,悲痛欲绝的父母当场晕了过去。
最近在网上看见许多关于放开生二胎的传言。我不知道是真是假?可我想,不管怎么说,两个孩子是怎么也不算多的吧?无论是男是女,孩子总归有个照应。只是,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又有多少夫妻还愿意生养两个孩子?
凭窗望去,雨已看不分明,一个下午竟也过去了。寥落而美丽的黄昏里,我衷心祝福我所有的亲人与朋友都健康安好!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duhougan/
篇6:失独老人解决方法
失独老人解决技巧
1、精神慰藉缺乏
人生三大不幸其中一项就是老年丧子,这种悲痛是他人无法体会的。孩子不仅仅是父母们血脉的延续,也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三角形的家庭构造关系,支点过于集中,情感依赖的程度更加明显,一旦崩溃就会更加封闭。
2、制度设计刚性原则缺乏对失独老人的关怀
失去了唯一的子女,也就是失去了唯一的法定赡养人。在自己老无可依,或者成为“失能老人”的时候,养老院就成为了最后的希望。但当看到一些“失独老人”因没有儿女签字,多家养老院将他们据之门外的消息后,对养老院抱有最后一线希望的“失独老人”陷入了绝望。 不仅是养老院,现在就连住院看病也成为了这些失独父母们的一个难关。
3、经济困难,老无可依
中国已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又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在失去独生子女的同时,这些父母们也失去了唯一赡养人。这些失独老人多为中老年群体,面临着即将退休、劳动能力丧失的境况,收入大多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根本无法承担因年老体衰带来的一系列高昂的医疗、养老费用。
解决失独老人问题的途径
1、关注失独老人情感需要。政府和社会应该鼓励社工投入到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中,给予失独老人足够的感情关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资助层面。应该从社区层面,以社区为单位对失独老人进行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数量应该适当增加,建立较为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
2、完善养老机制。政府要建立失独老人养老专项资金, 按照失独老人的困难程度为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 虽然, 年,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当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工作。 随后,各地制定不同的扶助实施标准。 但是,国家政府部门给予的经济扶持,远远不能解决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针对失独家庭的特殊情况, 制定相应的养老资金扶助制度,解决失独家庭养老资金匮乏的问题,使失独老人能够安心养老。
3、助人自助,以小组的方式呼吁失独老人间的相互照顾。
4、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归根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对失独老人群体进行保护。法律的制定应该充分征求广大失独群体和社会学、社会工作专家的意见,提出真正能保障失独老人权益的法律。
5、养老结构与政府的合作。政府应该和社会养老机构合作,为失独老人承担风险,鼓励和支持养老结构接纳失独老人。
失独家庭补助政策
1、经济扶助
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元(死亡),农村每人每月150元(伤残)、170元(死亡),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中央财政按照不同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
2、保障房优先安排
对生活贫困、住房困难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申请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要优先给予安排;
对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要按照有关规定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3、城乡医疗
各地要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给予相应的医疗救助,并帮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对有再生育意愿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参加生育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要将其接受取环、输卵(精)管复通等计划生育手术及再生育服务的医疗费用按照规定纳入支付范围;免费向农村居民提供取环、输卵(精)管复通等计划生育手术服务,并给予住院分娩补助;对确需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要做好咨询指导工作,并给予必要的帮助。鼓励和支持各级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建立社区医疗服务巡诊制度,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提供便利的就医条件。
失独老人生存现状
“失独者”当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今,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子女,其生存现状让人揪心不已。
(一)难以言尽的失独之痛。失独老人都在五十开外,已丧失生育能力,有66%的失独家庭,子女在未婚前就遭遇了意外。其中,不少家庭的孩子要么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要么即将迈进婚姻的殿堂。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他们由此陷入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当中。
白发人送黑发人,你说中年丧子有多痛?。当别人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时,他们却只能在回忆中加剧痛苦。
(二)难以启齿的生存窘状。失独老人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失去劳动能力,入不敷出。老无所养,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他们除了情感的煎熬之外,还有生存的窘迫与艰难。
(三)难以承担的社会责任。据统计,有34%的失独家庭有孙子(女),他们自身的日子已经够艰难,还要抚养下一代,很难想象,这些失独老人该怎样扛起这样沉重的责任?
篇7:失独家庭慰问信
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年龄大都在50开外,疾病或意外却让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孩子。
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
为了让这些特殊家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富南居委工作人员在8月13日带着慰问品上门走访,走访过程中,居委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失独家庭的生活状况,与他们亲切交谈,并为他们送上了床上用品和一些慰问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注意身体健康,多参加些社会活动,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通过这次走访慰问,希望这些家庭能感受社区的关爱,我们也会一如既往为他们带去关爱与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早日走出生活的阴霾。
篇8:失独家庭慰问信
随着“失独家庭”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视野,失独家庭的生活更需要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10月9日下午,许昌县计生委计生协会领导来到许由办事处慰问了失独家庭范宝珍及马巧玲、李金灿夫妇。
许昌县计生委张庆军股长代表县计生协分别向马巧玲、范宝珍两户送达了800元救助金,并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重新振作生活的勇气。
并叮嘱计生办干部要定期到失独家庭家里问寒问暖,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同时向失独家庭宣传了关怀、关爱失独家庭的各种新政策,鼓励他们多参加些社会活动,融入到社区大家庭中来。
失独人员范宝珍说:“计生部门每年都能想到看看我们,给予我们帮助,感谢政府给我们的关爱”,李金灿和马巧玲夫妇早已激动的热泪盈眶。
一点小小的关怀,一份浓浓的心意,让失独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温暖了他们的心房,失去唯一孩子的痛苦和精神空虚也在大家的关怀和疏导当中渐渐消散。
篇9:失独家庭慰问信
失独家庭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情感和精神寄托上,面临着很大的空虚和孤独感,一直以来,五桂镇注重做好失独家庭的救助工作,及时了解“失独家庭”所需、所想,给予他们以精神抚慰和生活照顾;与他们进行谈心沟通,带动他们尽快走出失独的阴影;给他们心灵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鼓励,用温情关爱失独家庭,让他们尽早走出失去子女之痛的阴霾。
据悉五桂镇共有2户失独家庭,生活和情绪一度陷入低谷。
一户是方坡村失独家庭贺少礼夫妇,独生子贺贵川,因白血病病逝,家里背负了10多万的债务,家庭十分困难。
另一户是倒狮村失独家庭高代碧,今年70多岁,丈夫儿子双亡, 60多岁再婚,再婚的丈夫上个月又因车祸离世,现在举目无亲,家庭十分困难。
政府了解情况后,首先建立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关爱救助机制,让志愿关怀走进“失独家庭”的精神世界。
与一般“空巢家庭”的空虚、孤独相比,“失独”的空巢或许更为冷清和落寞,尽管任何友善都无法取代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但志愿关爱或许能够从不同程度上缓解“失独家庭”的精神痛苦,至少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社会温暖。
在节假日,镇政府对失独家庭进行走访慰问,通过劝解和疏导的方式,千方百计让“失独家庭”正视现实,走出封闭与悲观,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五一佳节来临,五桂镇宣传委员组织志愿者,再一次走访慰问了倒狮村、方坡村两户失独家庭,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
针对目前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亲切交谈。
目前老人们最关心的是今后的养老问题,知道老人们的担忧后,何委员立即表示政府一定会优先考虑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关照两位老人要好好保重身体,有困难及时向政府反映。
今后,五桂镇将一步探索建立长效关爱机制,为“失独家庭”搭建一个可以相互倾诉、相互交流的平台,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帮助,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疏导,引导他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以温情和关爱温暖他们的内心!
篇10:失独阅读答案
初冬难得的晴日,蓝天沉在池塘的水底,几朵云彩被粼粼的波光清洗着,白得晃眼。
进村第二家是英子的娘家,三十年前我就熟了。从小学到初中,我和英子是最要好的同学、姐妹,连英子妈都说,她家就是我家。英子家很温暖,爸妈和善,房子又是我们老家最好的红砖墙。还有三间厚实的木楼,冬天暖和,夏天阴凉。我和英子在她的房间吃柿子、柿饼,躺着咬耳朵说悄悄话,趴着做作业。总在我们玩累的时候,传来英子妈的喊声:“伢们,快出来吃饭。”这次,也是午饭时分,只是隔了三十年,还少了一个人。是的,少了英子。我是一个人回来看英子妈,也是我的干妈的。
英子屋后的银杏树光秃秃,散落的黄叶被风吹得七零八落。那棵柿子树向苍天伸着无助的枝干,托着几个红红的小灯笼。都冬天了,竟然还有没被寒霜打落的柿子。柿子可是英子最爱吃的啊,如果……我不敢想,鼻子发酸,脚步发软。拐了个弯,就看见坐在太阳下的英子妈。才一年不见,她更瘦小了,头发全白了,像罩着一团水洗的.白云。曾几何时,我和英子抢着在她头上涂抹洗发水,揉搓出一把把白色的泡沫,跳着笑着欢叫,妈妈是个白头翁,妈妈成了老奶奶!英子妈真的成了老奶奶。我都走到她跟前了,还不见一点动静。趴在她脚边的黄狗,叫了一声,懒懒地仰头看我。
我喊了声“干妈”,没有回应。便走到她面前,她看着我,表情呆呆的,似乎面对一个陌生人。
干妈,您不认识我啊?我是兰兰,英子的好朋友啊!我拉过她的手说。
英子?英儿——干妈机械地念叨着英子,手拍怀里的小棉被,身子一下下摇动。椅子很扎实,是上世纪70年代家家有的圆椅,椅靠大半圆,弯到前方空着,孩子坐进去后,用木棍穿过弯靠洞眼,以防孩子掉下来。这种圆椅是为小孩制作的,大人一般坐不进去。干妈坐的显然是英子小时候的圆椅。
不是啊,干妈,我是兰兰,兰兰!我拥着干妈作无力的申辩——她已经不认识我了,甚至脑子不清醒。风吹进我酸涩的双眼,强忍的泪珠在池塘道道波光的映射下,颗颗滴落。
怕干妈看见,便赶紧擦了眼泪找英子爸爸。
进门又是白,先是一院子的白棉絮,再是干爸的白发白胡子。
干爸拍着我的背,说,过去了,伢,莫哭,哭也哭不回。
我捂住嘴,忍住不哭,可干爸的眼睛分明是红的。他叹了口气,唉,英儿走了,真的走了,可她妈就是不相信哪!
干爸带我去英子的房间,那是我和英子的闺房啊!一切还是过去的模样——床靠墙摆着,书桌上摆放的柿子软塌塌的,起了黑斑。床上铺着床单,厚厚的被子是绸缎被面,条纹被里,摸上去柔软温暖。干爸打开衣柜,除了英子的衣服,全是棉絮。
英儿从小怕冷,她妈年年给她种棉花,打棉絮。太阳出来就抱出来晒。干爸说。
我走到院子里,把脸埋进吸饱了温暖的棉絮,阳光的味道扑鼻而来,一股温热顺着我的双眼、鼻翼,缓缓流下。
自从英儿一走,你干妈脑子糊涂了。天天坐在那个圆椅里。那椅子,唉,是英子爸留下的。
怎么可能?您是说——英子不是你们的孩子?我觉得干爸也开始犯糊涂。
兰兰,你忘了吗?小时候你俩问过我们的,为啥椅子底板上的名字不是我们的。
是的,我记得。底板上的名字是阮清华,我们村方圆几十里没有姓阮的。
英儿妈不能生,我们才抱养的她。把她当宝贝养大,哪晓得她年纪轻轻得了肺癌,才活到四十岁——就要我俩老,白发人送她……干爸的话在风中颤抖:她爸是山里的木匠,伢养多了不耐活。英儿小没人带,丢在圆椅里不愿意,哭死哭活的,爸妈哪忍心——我们抱她过来,她爸妈送了圆椅,说是个念想,还有那小包被……
干妈还在阳光下,手拍小包被念叨着什么。
英子稚气的话又在我耳边响起:兰兰,你有一群兄弟姐妹,我为啥是独苗啊?
独苗吃独食,你看,满树的柿子都是你一个人的!站在树下,我喃喃着当年的话语。
池塘的水泛着清冷的白光。“啪”,一个柿子落到地面,鲜红的汁液,血一般飞溅。
(摘编自《北京文学》3期)
1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下文“我”的出场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我”内心无比沉痛的心情。
B.“我不敢想,鼻子发酸,脚步发软”是因为“我”触景生情,回忆起了过去,却又无法接受现实,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
C.面对英子的离世,干爸说“过去了”,劝“我”不要哭,可自己的眼睛却红了,说明干爸是一个故作坚强,口是心非的人。
D.“我”虽然知道干妈已经神志不清了,却还是摇头她作无力的申辩,这一细节说明“我”不愿接受现实,在和现实作无力的抗争。
E.文章在情节安排上颇有技巧,运用倒叙的手法,先写英子的离世,再交代英子的身世,造成了情节的突转。
12.文中多次运用了伏笔,请选择两处作简要分析。(5分)
13.“柿子”这个物象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请试作分析。(6分)
篇11:失独阅读答案
11.B、D
12.①我一个人回来看干妈,而不是和英子一起(1分),为下文写英子的离世埋下了伏笔(1分);
②我不敢想,鼻子发酸,脚步发软(1分),为下文写英子的离世埋下了伏笔(1分);
③我都走到她跟前了,还不见一点动静(1分),为下文写英子妈神志不清埋下了伏笔(1分);
④“我”进门看见一院子的白棉絮(1分),为下文写英儿从小怕冷,她妈年年给她种棉花,打棉絮埋下了伏笔(1分)。
评分细则:(每点2分,任意两点5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13.①“柿子”作为小说环境的一部分,在文中反复出现,渲染了悲伤凄苦的氛围;
②“柿子”作为小说中的物象,在文中反复出现,有力地衬托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绝望;
③“柿子”作为勾起回忆的媒介,在文中反复出现,将过去和现在串联在一起,形成反差,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④“柿子”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英子经历风雨后的离世和干妈干爸经历打击后的沉痛与绝望,表现了对生命消逝的惋惜和哀悼之情;
评分细则:(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
【失独补贴提高】相关文章:
5.失孤影评
6.失能调查报告
7.失的成语
8.失心诗歌
9.“三独”比赛
10.独悟随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