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读书乐经典散文
“志贺慎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年少读书乐经典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年少读书乐经典散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年少读书乐散文
年少读书乐散文
说起喜欢读书,还得要感谢祖母。是她老人家的启发,我才觉得读书有无穷的乐趣。
记得小时候,那一个个寒冬腊月的夜晚。祖母在锅里烙煎饼,我就坐在柴堆里读书给祖母听。我读的第一本书是《高玉宝》,然后是《封神演义》和《济公传》,后来是《杨家将》和《岳飞传》。开始是祖母一个人听,后来西院大奶奶、三奶奶和东院舅奶奶都来听。煤油灯下,每晚都要读到煎饼烙完后,大家才舍得走散。
那时读书,许多字不认识。祖母就说,见字读半个,顺着音往下走,只要能听懂就好。譬如杨戬,那时就觉是读杨晋;李靖,便误读为李青;呼延灼,便读作呼延勺……怎么顺就怎么来。开始读得磕磕巴巴,而祖母偏说读得好。几个奶奶不识字,也不挑剔,只顾顺着情节去听故事,去听热闹。她们一边听,一边还要去评论,去回味。那样长的冬天,那样冷的夜晚,大家似乎并不觉得有多长和多冷。有时,即便不烙煎饼,几位奶奶也来,烤着一堆火,让我读书给她们听。时间长了,似乎就成了一种习惯。天不黑,奶奶们都集中到我们家的锅房里来。
有一年冬天,《济公传》读完以后,再没有别的书可以读。那个冬天,祖母就让我把《封神榜》和《济公传》又重新读了一遍。即便是重来倒去地读,奶奶们听着似乎仍觉得有滋有味。煤油灯下,一个少年,一本书,一堆柴火,几位奶奶,那样冷冷的夜晚在书声里,显得极其安静和温暖。实在没有书可读了,祖母就让我读小学课本上的文章给她们听。《刘文学》《罗盛教》《半块银元》,还有《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些短篇小文,似乎也能让几位奶奶们听得热血沸腾。
五年级时,东院大叔不知从哪里弄来一部反着看的线装书。笔画太多,繁体难认,好多字拿不住,试图想读下去,可是无能为力。此时就觉,书到用时方恨少。拿着那本发黄的老书,一有机会就去找大老爷教读给我听。然后,回家再读给那些奶奶们听。大老爷在灌云教书,一周回家来一次。每次回来,我都要去大老爷家,缠着他教我认字。大老爷是我们村子里最有学问的读书人,村庄里每年春节的对联都是由他来写。谁家要是有个红白喜事,也都邀请他去写账簿子。那时,祖母就让我以大老爷为榜样。鼓励我好好读书,好好上学,长大后也像大老爷那样,成为一个吃皇粮的教书先生。祖母整日里说,大老爷就是当年的文曲星,让我跟大老爷好好认字,以致我们这个族系的祖坟上,将来也能冒一丝青烟。少年时光,有书为伴,有亲人环绕,就觉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上初中后,有了晚自习,读书的时间似乎便越来越少。只能在周六的`晚上,读一小会儿。每到周末,几位奶奶太阳不落都坐在家里等。那时读书,比三四年级时进步了不少。错别字仍有,可不像先前一篇文章能读错好几十个。声音似乎比原先也中听得多,原先奶声奶气,后来变得横了声。更主要是,读书时知道了怎么去酝酿感情,知道了什么时候该高亢,什么时候该沉缓,什么时候该声色俱厉……那时候奶奶们直夸,真是长大了长大了,连书都读得那么好听。在奶奶们的鼓励下,读着读着真真是忘了我。那时,书多是从同学或老师处借来的。回家一趟,每晚都要读到三更天二半夜。
后来有了刘兰芳,我的书声才渐停渐止,因为我也喜欢听刘兰芳。每天晚上,干完活,大家都要急匆匆地赶回家,去听刘兰芳。围着一台收音机,每个人似乎都入了迷。在文化缺失的年代,这可是大家一顿丰盛的精神给养。听刘兰芳,就觉人家那才真正地叫读书,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场面壮阔,余音绕耳不绝。后来,我也开始私下里学刘兰芳。找来《呼杨合兵》和《五女兴唐传》,仿着刘兰芳说书时样子,一篇篇读给奶奶们听。奶奶们偏说,我比梅兰芳读得好,读得亲切。
后来去镇上读了高中,后来很少再读书给那些奶奶们听。然而,我并未放弃读书。
高一时,杜老师来校园里卖书,他是我小学时的音乐老师。退休后,他专跑乡镇几个学校卖书。杜老师每次来学校,课余时间我都去帮忙。杜老师很热情,更感激,临收书摊时,都要送三五本杂志给我看。看完后,等老师下趟来卖书再还。那时没有钱买书,是杜老师给了我看书的机会。他周三都要来,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早早站在校门口那棵大柳树下等。杜老师一来,我就有书看了。《十月》《民间文学》《读者》《青年文摘》《演讲口才》……只要老师给,我就看。多读书确实有用,那时,就觉我写的作文比其他同学要好。
我的作文能写得好,大概也与年少时读书有关。
后来我如愿以偿地做了老师,我的第一要著,便是要学生好好读书。我总想,一个学堂,要是没有了读书声,那还叫什么学堂。若是年少不读书,我们要年少做什么。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智慧。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得多好。现在校园里,很少再能听到琅琅书声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几十年过去了,一想起年少时的读书乐,心里仍不免翻涌着波澜。
篇2:散文:年少读书时
散文:年少读书时
我的初中时代大多是苦涩的记忆,学校、食堂、宿舍,每一间房子里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还有那口轱辘井,述说着往事......
70年代末80年代初,贫穷的生活依旧延续着。我十二岁便开始了住校生涯,一间集体宿舍住着不同年级的学生,一张大通铺与房间长度相等,是用木板拼凑搭起的床铺,而非土炕。褥子挨褥子,有时为争床铺也发生矛盾。冬天很冷,只有一个炉子烧柴取暖,铺板下的脸盆早上常常结冰。元旦前后时常感冒,晚上冷时经常穿着棉衣睡。值日生轮流打水、扫地、烧炉子,宿舍离学校不太远,轱辘井建在学校食堂门前,周边的居民也去那里打水。每逢值日我们也要去轱辘井打水,先把桶拴好,一圈一圈放辘绳,有时不小心桶会掉进井里,想各种办法再捞上来。水没桶后,再把辘绳一圈一圈摇上来,基本上是二人一起摇,不能停手,否则桶的重量会倒转,然后用一根木棒抬回宿舍。冬季井台很滑,因洒落一些水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次打水都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生怕坠入井里。一个冬天就这样熬过来。现在想想,大人们也放心让孩子做这些事情。那个年代孩子都是放养式教育,自由成长。
食堂的伙食很差,那个年代生活水平低,吃供应粮。每周二、四、六中午吃一顿白面馒头,而且是定量,其余时间都是玉米面饼子。饼子二分钱一两,玉米粥一分钱一两,我的早饭一般是二两饼子,一两粥。饼子形状椭圆的,我们都形象称它为“脚丫子”。晚饭通常是菜汤,所谓的.菜汤就是中午的剩菜倒入锅中,填一大锅水,浇开即可。一个汤五分钱,上面漂几片菜叶,仿佛觉得回到《包身工》课本中的那个年代。我一周的伙食费一般是二元钱,有时还节余几角钱。周末回家用二角钱买十二块高梁糖块送给弟弟,弟弟最小,每次都去车站接,小火车站离家很近。
记得有一年,不知哪里的麦子雨淋后变质了,加工出来的面粉很粘,食堂破例外售。那个年代买粮用粮票,我的粮票结余了可以买些粘面,买回家蒸馒头没办法吃,母亲烙了很多单饼,炒些土豆丝,卷着吃,毕竟是白面的,当时觉得很好吃。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懂得日子的苦。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人注重养生,谁还会吃那些变质的食物?
因为宿舍条件差,总是很想家。那时候周六上半天课,周日休一天。因为火车只有一趟,早来晚归,只能周六晚上回家,在家呆一晚上,周日早上再返回学校。常常盼着火车晚点,目的可以在家多呆一会。记得有一次, 学校临时有事放假,想回家没有车,要等到晚上,无奈回家心切,于是决定走路回家.背上书包,顺着铁轨路基往家走,路基很窄,只能容下一人行走,火车从身边开过,带来很大的风速。铁轨两侧是开阔的大草甸子,灌木丛生,有的地方离山很近。野花簇簇,星星点点,红色的五角星花、野百合、马兰花、刺玫瑰,还有一种紫色的、粉色的象麦穗一样的花束不知其名。走走停停,走了三个半小时才到家。现在恐怕再没那个毅力。如今,现代人以车代步,公交、地铁、私家车遍地都是,路变成了一种奢侈消费,很多人花钱去健身房跑步。路还是路,走过了一代又一代人,沿途的风景变了,人的心境也变了。现代人向往原生态,却拒绝贫穷,渴望富有,却又把别墅包装成自然。那种纯朴已被繁华的都市淹没,陌生与冷漠取代了纯真的友情。
点点滴滴的往事如散落在泥土的小花,时常开在梦里。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偏爱数学,数学常常满分。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有一道难解的课外题,我没能做出来,扣了16分,印象非常深刻。回到家,母亲还没问我成绩,眼泪就不争气地哗啦啦落下来,母亲知道我自尊心强,便不再问什么。那时候从没想过今天会爱上文学。
初中印象最深就是杨奕老师,她教数学。每逢最后一节课,她总爱压堂,全校都放学了,她还在那不厌烦地讲,每次去食堂饭都是冰凉的。不过对我还是蛮好的,每次寒暑假,我把作业中不会的题集中在一起,坐火车去她家解答。那时候没有电话,也不用预约,杨老师很热情,也很耐心,中午还留我吃饭。还有一位教地理的孟老师,与母亲相识。64年母亲刚来北大荒那年,他送了母亲一瓶一斤装的豆油,母亲常念起此事。那个年代豆油紧缺,这一斤豆油母亲整整吃了一年,可以想像菜是怎样的一种菜,油又是怎样的一种油!母亲至今不爱吃菜,说那时菜吃够了。孟老师对我也很好,每次都表扬我地图画的好,坦率地说我挺喜欢画画的。他爱人教数学,初一教过我,我们常去她家玩,她时常在爱人面前夸奖我,说每次批卷子,一看是我的名字,不用批就知道是满分。那时我个子不高,梳了两条长长的辫子,课间做操站在第一排。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我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当时只有四个班,数语外三科总成绩299分。很多人因此记住了我的两条大辫子。
初二那年,班上很多学生退学,班级的学习氛围很差。英语老师大多是干部子女培训后任教,一上英语课,调皮的男生就起哄,把老师气哭,老师一气之下夹着书本就走了,我初中三年英语几乎什么都没学懂。我的姐姐也是初二那年退学的,头一学期还是三好学生,老师不同意退学,和父母商量,可是姐姐非要退学,因为她所在的班级很多学生都退学了。姐姐在家老大,上班那年不满意16岁。坦率地说,姐姐在经济上为父母分担了很多,也为这个家付出很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年的同桌换了又换,不曾记得他们的名字。当年的老师很多年不曾联系,不知是否依然健在?当年的教室屋舍依在,学校已不复存在。听说私人租赁变成了养殖场,不再与文化有关。
人生如梦,留不住从前,一切都已远离。记忆无痕,拴不住美好的瞬间。唯有那朗朗的读书声在岁月的风中回荡,仿佛又回到课堂之上......
篇3:读书乐散文欣赏
读书乐散文欣赏
20XX年7月3号在密云县图书馆自习室读完了《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一书,很是高兴。
我喜欢读书,很想静静地坐在书房,看看书,写写话。可是这几年却很少能静下心来完整地读完一本书,是没时间,是没心情,是什么?不管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好好读书。
去年离开交城来到北京密云,想改变一下生活环境,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密云风景优美,蓝天白云。自己所住小区环境也很好,窗户下面是假山流水,是青草绿树,犹如小公园。附近有清澈的白河,河面水波荡漾,河岸树木葱茏,垂柳依依,排列着很多健身器材,是密云优美的健身长廊。旁边还有几个大公园,公园里青松翠柏,灌木花草,曲径、凉亭掩映其间。我和老伴经常晚饭后,在月色中去公园散步,其情其景常让我想起苏东坡的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我俩的确过着有生以来最休闲的日子,但有些事情总挂在心头,挥之不去。
不远处有两座寺院,寺院的佛殿里摆着各种佛经,供善男信女请读。我便请了《华严经》等经书在家里翻看。好多经书我看不懂,但有一本《弘一大师传》我还是完整地看完了,并且感悟良多。这是我在密云看完的第一本书。
弘一大师的故事启发了我的心智, 释放了我的心情。我没有皈依佛教,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类,我也不大相信。但是佛教禅宗的禅境还是十分向往。禅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一年好时节。”我有所感悟:人的.幸福与否、快乐与否最主要是内心的感受,所谓“见性见佛”什么是佛?摆脱羁绊、心里清静便是佛。
我今年心里清静了许多,便有闲心来到图书馆看书。图书馆藏书甚丰。看书的环境也好,自习室、电子阅览室窗明几净,虽是盛夏酷暑但空调常开也是凉爽宜人。有悠闲的心情,有舒适的环境,慢慢徜徉于书海 ,静静听古人讲道,悠悠然岂能不乐乎哉!
篇4:此间年少散文
此间年少散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承匆匆那年
现在这个时候,来讲这些,无关对错。
时间是一把无情的刀,我们都是刀下任凭的鱼肉。
好久都没有正式的见过你了。现在你还是那个笑靥如花的样子吧!不愿去想起,也不愿去回忆,怕会悲伤,怕会对不起。
十一,去了杭州。曾经最想去的地方,印象西湖很美,环境很暧昧。
以为应该不会再想起这些了,就算想起那些,也应该可以用平常心来对待吧!好像高估自己了,看到那些画面还是有一瞬间的失态。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嘿嘿,那年我还十七、八。情愫滋生的年纪,遇到了你,是命中注定还是缘分使然,只一眼便是喜欢。她暗暗滋生。如果,我想。假如我们知道这一去就是四年的纠缠,我们还会不会走出哪一步。
假如就是没有假如。到底还是走出了哪一步。那时候,你在我眼里是一个人来疯,神经大条、活波开朗。我喜欢你,来的那么突然,而你没有拒绝我,来的也那么突然。在那个不懂爱的`年纪,我们却在扮演着爱的角色。
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那个时候,你没有拒绝我,我才会在有人拒绝我的时候,深刻的明白那么浅显的一个道理。风轻云淡,失落有一点,更多却是醒悟。是感激多一点吧!
,我们离开高中,那时候我们还很好。我以为我们会在某个时间相伴回到这个藏着青春,藏着爱情的地方。但是,事事弄人。我在没有机会和你回到那里。在的那个春节,我回到过那里。看过曾经的教学楼,走过曾经走过的路,那时候觉得很短的路,现在却觉得是如此的漫长和令人心酸。
浮光掠影,转瞬即是梦醒。
这个时候说一声抱歉好像是太晚了。但是,错了就是错了。找什么借口都显得多余。
对不起了,我深爱的女孩。我喜欢玩的性格,到底还是弄丢了你。
我记得我们也曾闹过矛盾,有过欢乐。我还是喜欢你开心的样子,喜欢你笑的样子。但是还是会惹你生气,惹你发脾气。
命中注定早已成戏言。过了很久了吧!那些想起来就让人发呆的场面还是那么清晰,如同昨日。
回忆,还真的是一个艰涩的字眼。
有人说:“这个世界最让人觉得后悔的也许是——以前你曾经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或是一句话,后来你发现根本是那么的不值一提,只不过等你发现的时候,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在最美的时光陪你的好姑娘最后败给了一个你只见过几面的另一个陌生人。
篇5:寄年少散文
寄年少散文
梦无边,心无缘。相思深深老,红笺字字遥。
花无期,情无疑。红尘凝眸处,如何携卿手。
春风摇,清风晓。拂柳寄蒹葭,夙寐心悠悠。
月光洁,星辰耀。小窗屏风转,倚栏怎可闻。
少年心,如何同。今朝请切切,心有千千结。
清风掠过,忆起少年梦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我来到了湛江市浅水镇龙樟小学。这里虽非繁华大都市,但小山村的静谧更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忆起儿时,教师是我第一个接触得比较深入的职业,看到老师为我们辛勤改作业,对我们嘘寒问暖,教会我们学习与生活上的各种问题的行为,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我也觉得其实做一位老师也是一个挺好的选择。如今,这个暑假三下乡终于给了我这个机会。当第一次以小老师的身份站上讲台,被台下纯真的眼神注视着的时候,心中难免会有几分紧张。但是,我更享受这种给小朋友们传递知识的感觉。而这种知识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更多的是在生活上的一些小经验上。我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教法,让他们更加懂得生活。在课堂上,我还看到了一张张天真的脸孔,他们就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尚未经历过人世间的种种黑暗,只知道快乐才是真道理。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心机,没有斗争。
清风轻轻掠过,站在高处倾听,孩子们的嬉闹声就像一曲动人的乐章。我当初的教师梦到如今也总算是实现了,在接下来的实践生活中,我一定会力及所能教会他们更多的东西。
供稿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阳曦社会实践队
如何让小朋友正确与异性相处
通过这两天与小朋友们的接触和跟各支教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我们发现,学校里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分化,男女生基本不同在一起玩甚至有些同学连和异性站在一起都不肯。印象深刻的有那么几件事:
本该是上药物知多少的第三节课因为一些突发情况改到第四天(7月14日)上了,所以空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决定和小朋友们玩“报数字”的游戏,我们分了三个小组并猜拳决定了从哪个小组开始报数,游戏开始了,大家都玩的很开心,可是突然一个小男生因为没反应过来而输了,然后有些同学就大喊着提醒我们,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这个小男孩突然哭了,然后他旁边的女生说:“他很小气的,玩不赢所以哭了”我急忙跑到那个男生身边安慰他,在我站起来的时候那个女生拿了一张纸巾给我,我的第一反应当然是觉得这个女生很懂事也很关心同学,但是等我反应过来我就在想,为什么她不直接拿给他而是让我拿给他,突然意识到他们男女之间的隔阂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即使她是关心那个男同学的,但是她也不会直接去关心,后来了解到因为男生和女生只要有一点关系就会被其他的同学说闲话,这种男女有别授受不亲的观念已经深深植根在他们的.心中,但是他们还那么小还无法真正独立的去思考也还没有形成较健全的判断能力,左右他们思想的无非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家长、老师和媒体的引导作用是否真正的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是否有人注意到了他们的这种现象,是否有人会想要去关心和改变这种现状?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看待性别之差,是我们老师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该重视的!
供稿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阳曦社会实践队
掬一杯月光,对影流殇
蓦然回首,前尘已是几度春秋?自卿离后,愁肥人瘦,欲将这俗世繁华看透,寻一处芳泥静土,只与山水邂逅,舍我烦忧,弃我伤愁。莫道缘浅,只怨这本情债太厚,爱恨纠缠不休,让我如何离开轻挥衣袖。寻望,陌上花未开,彼岸谁等候?此情此景怎解缘由?
千年夙愿,难诉痴恋,执笔便是风花雪月,欲绘谁倾城容颜?又欲写谁红尘相伴?轻叹,叹一段似水流年,如何在情海中搁浅?夜难眠,自凭栏,风卷珠帘,心事参差谁剪?碎了一生眷恋,谁痛,谁念?若无言,不过是泪撒窗前,入墨一纸诗篇,忍尽肝肠寸断。若怪,只怪誓言难书,问一句情为何物?答一句朝朝暮暮,愿陪你看日落月出,一生呵护。饮一杯特制情毒,纵是穿肠烂肚,亲身目睹,也看不透谁最无辜。
谁又在红尘踌躇?月下,捻一地落红细数,默记情愫。撇开无情岁月,犹记当初。于桃花纷飞中漫步,寻一缕清香盈袖,觅一处永恒归宿。若不能天荒地老便是相忘江湖,轻轻撩过那些难忘,迈着伤痕累累的脚步,走一条浪迹天涯的路,待只待容颜迟暮,静守孤独。
那年年华静美,你亦是青春貌美,多情浪子怎能不对你痴醉?若相随,便是执子携手与子偕老,无怨无悔,不哀不悲。遇此繁华盛世,何不酌酒一杯?嗅你胭脂香味,岂能不大醉一回。醉就醉倒在芸芸众生里,独自安享静谧。
前尘旧梦,不若回忆。若忆,终失落于那一帘烟雨。意乱情迷,往事堆积,撑一把油纸伞,曾与谁执手相惜,吟那缠绵悱恻的诗句,念想能够郎情妾意,至死不渝。烟雨斜织,却未能织一件嫁衣,穿你身上待你长发及腰将你迎娶。
伞下的倩影又如何令我洞悉,雨落肌肤,冰冷了谁的脸颊,吾自多情,刚将容颜拾起,奈何却又葬落于这场烟雨,几番寻觅,终是扑朔迷离,若我再叹,只叹伊人远去,此愁怎寄,此情怎续?
是谁在阡陌红尘中独自徘徊,是谁在古道长亭外苦苦等待?休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注定能够彼此青睐。这一世情债,终敌不过你无情离开,此生还有谁爱,谁待?容我弹指回眸,早已是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如何携一片桃花入梦,暗香寄寒风,缕缕心痛。夜深露还重,相思味正浓。无处话离愁,寂寞谁同,孤独谁共,守着窗儿看破飞红。深叹,前世的擦肩,今生的相逢,都是红尘给予的嘲讽。
夜半央,雪入窗,谁念西风独自凉,叶落为谁伤?掬一杯月光,对影流殇。饮罢三尺惆怅,卿不见,何处诉衷肠?若不是情到深处难自禁,又怎会百转情结费思量。天涯寻望,再回不到我的身旁,容我再深叹,余生两茫茫。
篇6:曾经年少散文
曾经年少散文
度过了那段难以忘怀的高三时光,似乎一切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然而,大学的生活有似乎并不如我们曾经梦中的那般美好。
一切似乎就只是昨天,我们还是一群天真的少年,肆无忌惮地疯狂,不在乎路人甲乙丙丁异样的目光。那时的我们,觉得快乐至上,神马什么的都是浮云。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不用担心自己无心的话会伤害到别人,因为了解,明白。也许这便是知音。以为我们会就这样天长地久,从未担心有一天会失去彼此,觉得我们之间的友情比任何东西都坚固,相信最重要的东西从未改变,就这样过着属于我们的.日子,执着着我们的执着,坚持着我们的坚持,丝毫没有理由!没有心计的我们是如此的可爱,每天的日子是那么的简单,从未想过去提防别人,也没有谁会去伤害你。你成功了,我为你欢呼,我为你喝彩。没有怨恨,没有嫉妒,有的只是向你学习的热情。明白成绩不是衡量友谊的标尺,因为共同的目标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没有想过各奔东西后的迷茫。只是对于珍惜眼前人更加深刻的体会,一起挑灯夜读,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没有故作深沉的保留。你的努力让我奋发向上,你的成就让我奋起直追。曾经的青春年少,我们快乐在一起!
一转眼,你已离我远去。在我们的生命之河短暂相遇然后别离之后那些孑然独立的岁月,因为知道人情淡薄,由于奉守着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安慰捉襟见肘,唯有冷暖自知——所以我们都并不关心他人,亦疲惫到不情愿做没有回报之事。可是为何,我仍时时怀念,过去我们曾经是被彼此那般毫无保留地盛情关怀过,以至于让我在日后看多了人情淡薄的年岁。在这炎凉的时间某个角落寂寞起来的时刻,想起你来便会微笑。偶尔的电话成了我们唯一联系,寄托了太多的思念反而显得沉重,无言以对。有太多的话都显得微不足道,想为你写些什么纪念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却又觉得手不对心,我明白到目前为止我的文字依旧过于幼稚,太多点点滴滴,对你的思念,对你的牵挂。
感谢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当我们再一次彼此相逢,彼夕何年!
篇7:年少轻狂散文
年少轻狂散文
虽然枝条很多,根却只有一条;穿过我青春所有说谎的日子。我在阳光下抖落我的枝叶和花朵;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里尔克)——题记
人的一生,就像园中那一棵棵数。树的枝丫会跟很多很多的树缠绕纠结,但根却依旧孤独寂静深埋于地。年少时,我们便是那枝叶婆娑的夏日之树。树上开满了艳丽诱人的花朵,也长满了葱葱郁郁的.枝叶。花朵与枝叶或相纠结或相呼应,但毕竟给人以张狂而肤浅的意味。枝叶婆娑的夏日之树,拥有着漫长的时光却少有智慧。
少年像水,时而静谧流淌,时而汹涌澎湃。但最重要的,水不可逆流。少年时期的我们,有着一帮子出生入死共同捣乱的姐妹兄弟,幻想着谈一场如《还珠格格》中那般轰轰烈烈的爱情,羞红着脸蛋像爱慕已久的女生表白……我们在开心的时候大声笑,在伤心的时候大声哭。
我曾以为,开心时笑伤心时哭是我活到18岁以来坚持的最正确的事;我曾以为,那些不论遇到什么挫折困境都露出那该死的笑容的人让我恶心;我曾以为,我会与你们不同,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现在,我成为了那个让我自己恶心的人。我明白了那些想法都只是年少时期的专利,当我慢慢长大,我便毫不惋惜地把它们抛进记忆的垃圾桶。并不是说它们不好,但是,岁月轻狂,总是不厌其烦的跟所有人开这个不好笑的玩笑。我们没有办法,我们被生活流推着走,不能控制自己前进的方向。
年少的爱情是我不愿回望,不愿回想,不愿回答,不愿回忆,不愿回眸的。因为,反正也不回头。年少的爱情里总有着无限的幻想——想一起去天上摘下那颗亮眼的星星,想两人窝在白云里讲悄悄话,想两人老去之后坐在公园长凳上晒太阳。对于我来说,那都不真实。因而,我更愿抛下青春恋爱时的海誓山盟,独自一人享受午后的时光。
年少轻狂。我想,年少时的我们对这句话总是有着半分的不服气。但是,走过了,才发现它深孚人心。但这并不是在讥讽我们可爱的年少时光,人只有犯过傻才能不犯傻。如若我们没有说走就走说干就干,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的年少时光,我想,这辈子,我也不会再有如此愉快的瞬间。
不回望,不回想,不回答,不回忆,不回眸,不回头。年少轻狂,再见。
篇8:幽梦年少散文
幽梦年少散文
斑驳流年烟熅缠,隔了昔年一帘又一帘,年少早已是白驹过隙的岁月。
------题记
湘帘卷,轩窗绿黛的屋檐下,雨幕一帘又一帘,故人归来的朱门,渐渐变的迷迷糊糊。
染上相思的瓷釉,在缱绻又流离的红尘岁月里,展开了一副锦瑟画卷,篆刻进了每一寸光阴,有人陶醉,有人心碎。
蜿蜒曲折的流离岁月,空有素笺诗香词韵,却没有缱绻不老的容颜,也没有和你的远方。
回首,看着被雨幕笼罩的扬州城,彷徨在烟雨蒙蒙的古道上,惆饮西风烈酒,在眉间川锁往事的忧伤。
年少不复,却依旧还在贪恋烟雨迷离的岁月,只因年少时有你有我。
依稀的记得你那温婉琉璃的`眼眸,虽然往事已唏嘘,但你是我余生的眷恋。
暮色浅,一盏秀月照红湘,红酥素巾轻拭香奁上的薄尘,对镜浅画娥眉弯。
翻开一封锦书,赋予瑾年的年轮,可否还得一段缱绻的年华,共结连理。
空闺语,烟萝罄,翠箔落,绫榻相萦梦年少??
篇9:读书乐
读书乐_550字
冰心奶奶曾经说过:“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真的很快乐!自从学校图书室开放后,我每周都会去借几本书看。我最先看的是《世界童话名著》了。它一共有十本,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国最著名的童话故事。他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当时最顶尖的画家,根据故事情节配上了五千多幅精美的图画,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的一套书。
我还喜欢看《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黑洞》、《外国一百位科技精英》、《垃圾趣史》、《哈利波特与大巫师》等等。但是在这20多本书里,我最喜欢看的.是《外国一百位科技精英》啦!《外国一百位科技精英》记录了一百位卓越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他们在科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如永不屈服的大科学家布鲁诺;现代天文学的创始人哥白尼;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还有大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诺贝尔等等。你知道是谁挽住了“天花”病毒这个恶魔的咽喉吗?那就是大医学家——琴纳。你知道现代“火箭之父”是谁吗?他就是——戈达德。
在这本书里,我特别喜欢爱因斯坦,因此我还借了《驻足爱因斯坦广场》和《爱因斯坦》这两本专门介绍爱因斯坦生平事迹的书看呢!你们看,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天花夺走亿万人的性命,最后被琴纳根治?多伟大的科学家呀!我觉得他们真棒!突然,妹妹把书从我手中夺走了,说:“嘿!你这小子,竟然和我争书看,简直门儿都没有。”说着,她也津津有味地捧着书看了起来。哦!原来妹妹也喜欢看这本科技书呀!书真的能让人快乐!
【读书乐_550字】
篇10:年少读书时作文
与一本好书相遇,如同邂逅一场生命的盛宴,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相遇。——题记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繁华的街市,荒芜的沙漠,梦幻的异乡,哪一个场景不曾在书中摇曳过?何况,阅读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只要你来,我便在。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wh成长的过程。可能你向风雨奔跑时,会绊倒在一片泥泞中;你想向苍穹怒吼时,却发现自己只能被困溺于青涩的牢笼中,有时候你真的太弱小了,年少落拓意气狂,你需要的是成长。
卅载光阴弹指过,质变将发生在量变的极致,有时候成长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或许是在我们突然明白了父母老师良苦用心的某个时候,又或许是在读书时看到某个让我们感同身受的故事的时候。在那一瞬间我们便褪去了鲜衣怒马,仿佛破茧成蝶,鱼跃成龙,突然就有了坚定的目标和无畏的选择。
草木本无心,何求美人折。
太多与世沉浮的人,并不是自甘平庸,他们只是害怕选择,怕自己选择的小路太过荒凉,太过崎岖,他们也害怕旁人的目光,怕自己不被别人认同,不能坚持自己。“走好选择的路,别选好走的路,你才能做好你自己”,这是杨绛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远大的梦想只适合愿意冒险、愿意尝试的人,而对于每一个选择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要知道每一个让人难堪的现在,都有着不够努力的过去。所以,做一个好的选择,风雨兼程的走下去,坚持到最后,才是最正确的出路。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俯瞰这繁华世间,那些有着坚定信仰,能执着无悔地做一件事的人少之又少,而但凡兼具这样品质的人大抵都不会泯然众人。坚持读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读书并不是一日之功,在短时间内并不能见效,对于不能直观的看到结果的事,很多人不会坚持太久,从而忽略了这件事会带给我们的收获。坚持这种习惯并不是说漂亮话就能养成的,能看到最后结果的人总是比看不到的少,说要坚持的人总是比沉默的人多。世上最难走的路就是捷径,读书却是在捷径中特殊的存在,它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所以,当我们读书读不下去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那是你的江山,那是你的奏折,朕要做一代明君。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好累,但不能对自己说我不行。因为人生的箭已射出,我们想要的东西并不能轻易企及,我们想去的地方山高水远,我们没有踌躇的间隙,更没有打道回府的退路,只能咬着牙一步一步攀爬咀嚼,等待凤凰涅槃。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有自己像太阳一样发光,周围的人才会围着你转。一个人的气质,可以被诗书,被阅读磨炼出来。书就是土地,读书就是让漂泊的心回到坚实的土地,所有生命将蓬勃而狂放,眼底的流光会从碧波中升起。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里有最烂漫的山花和最无瑕的云烟,最深情的良人和最无忧的笑颜。才子诗人,自是白衣卿相。读书让我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星辰大海和远大前程,虽然我们无法亲身经历那些跌宕传奇和荡气回肠,但在阅读中我们与千万个书中人同在,我们同喜同悲,亦可同生共死,共情共鸣。
倚杆凭阑,怎敌少年时?读书,是年少的我们最该做的事。年少,是读书的最好时间。
篇11:年少读书时作文
明月如画,灯光暖黄。轻启书卷,浅闻墨香。父亲手捧书卷,脉脉的书香缭绕在我心头。年复一年,父亲从四面楚歌讲到汉唐风骨,从祝祝鮀之佞讲到垂帘听政,再从英勇奋战讲到改革开放。就是这一首首诗、一件件事陪伴着我与哥哥的成长,甚至成为了我与哥哥难以忘怀的`时光。
曾记孩童时,一首《离骚》所带给你的那懵懵懂懂的情愫?那汨罗江畔的霡霂似一团火焰,照亮着我前方的路。唱一句离骚别愁,叹一生知己难求。问着天可否为明心而见证,但你又为何逆流而上,为何孤芳自赏?乱世而不群,谁可解君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却又奈何心之所善无悔,终化作了灰。不知不觉间,我便感到伤感——我并不是你,而你却有千万种力量去心系故里,醉一世报国春秋。而每每与父亲和哥哥体味这一曲离骚时,便会想起那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也许就在那时,我们三人便因这一曲《离骚》而与秦风汉韵有着这般美好的记忆罢。
曾记豆蔻时,听着父亲与哥哥一同讲解的《哀江头》吗?父亲轻捧着书卷,如珍宝般凝视着,而哥哥却也以哀愁回应着无声的氛围。细柳水蒲有新绿,渭水东流,无声痛苦。当时只道是寻常……终于,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这一曲哀江之畔,懂得了那“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的迷惘,懂得了那“黄昏胡骑尘满城,欲望城南望城北”的悲伤。可知岁月当歌不自凉,被水战情荒勇不可挡。望曲江畔,独自举杯惆怅,路遥遥何其漫长。我轻轻走进那唐诗中的风雅,深刻地品味着那杜甫惊天动地的“三吏三别”,仿佛随着那书皂丹青,同看那锦稠绒缎渡萧墙的苍茫。梨花飘落,如你岁月泪无声……
曾记否,当父亲念到“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的感慨?曾记否,当父亲念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的坚定?曾记否,当父亲念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激动?记得,我都记得,我还记得他爱着我与哥哥,我还记得他爱着那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我记得他爱着这片黑土地,我还记得他爱着祖国爱得深沉……
哥哥,也记得罢?
我相信他也记得,他记得儿时的草与木和那衰问美人依旧的时光,哥哥也记得那过去的被水战情荒勇不可挡的交流的时光,我还相信着哥哥会记得有一种情感叫爱得深沉。
岁月峥嵘,我该怎样形容您的似水年华。而今我只好捧起那儿时的书卷,与哥哥谈着诗,关于《离骚》,关于记忆,有关于您……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这是我写给您的情诗,以您所送给我的情怀为笔,蘸着这15年对您深深的爱来记下您与我们的一切,如旅者般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拍下美好,风景如画——长街长,烟花繁,挑灯回看,花落肩头,如花美眷,之间您在背后,手捧书卷,只见一曲离骚,似水流年,岁月无情,然有诗有您亦有情,这便足以。
【年少读书乐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寄年少散文
2.年少读书时作文
7.我的读书乐
8.读书乐的作文
9.读书乐初一作文
10.乐享人生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