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的探讨
“bfsadnbd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的探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的探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的探讨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的探讨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多阶段过程,取决于废水组成及操作条件的选择.同时,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作 者:杨国靖 YANG Guo-jing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 刊 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年,卷(期): 21(2) 分类号:X172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形成过程 形成机理篇2: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本文综述了几种比较流行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总结了各种条件下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培养条件及其形态.
作 者:崔成武 纪树兰 高景峰 任海燕 Naeem ud din Ahmad Cui Cheng-wu Ji Shu-lan Gao Jing-feng Ren Hai-yan Naeem ud din Ahmad 作者单位:崔成武,纪树兰,高景峰,任海燕,Cui Cheng-wu,Ji Shu-lan,Gao Jing-feng,Ren Hai-yan(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22)Naeem ud din Ahmad,Naeem ud din Ahmad(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刊 名:水处理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年,卷(期): 32(2)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污泥形态 形成机理篇3:微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理化特性
微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理化特性
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在微好氧条件下(溶解氧浓度0.2~0.7 mg/L范围)经过60~70天的驯化培养,得到能有效降解五氯酚(PCP)的微好氧颗粒污泥.对成熟的微好氧颗粒污泥的外观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颗粒污泥为具有光滑边界的圆形或椭圆形,颜色呈浅黑色;新生颗粒颜色呈浅褐色;微生物相的'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颗粒污泥主要含有球菌和短杆菌;颗粒污泥中Fe是最主要的元素,K和Na含量也较高,同时还含有少量的Ca,Mg,Ni,Co,Mn,Cu和Zn.在PCP浓度达10mg/L・d时,微好氧颗粒污泥对PCP、C0DCr和AOX的去除率分别达81.3%,80.8%和80.6%.
作 者:陈元彩 蓝惠霞 陈中豪 CHEN Yuan-cai LAN Hui-xia CHEN Zhong-hao 作者单位:陈元彩,CHEN Yuan-cai(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蓝惠霞,陈中豪,LAN Hui-xia,CHEN Zhong-hao(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刊 名:中国造纸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 PAPER 年,卷(期): 20(1) 分类号:X793 关键词:微好氧颗粒污泥 理化特性 五氯酚篇4:好氧污泥颗粒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好氧污泥颗粒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好氧颗粒污泥活性高,沉降性好,是提高生物反应器效能的重要物质.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经验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认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微生物生态学过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可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复杂而有序的食物网是颗粒污泥具有高活性的重要原因.接种污泥、营养成分、环境条件、反应器构型以及运行工况对颗粒污泥的形成和性状具有重大的影响.
作 者:金仁村 郑平胡宝兰 JIN Ren-cun ZHENG Ping HU Bao-lan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9 刊 名: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AGRICULTURE & LIFE SCIENCES) 年,卷(期): 32(2)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好氧活性污泥 污泥颗粒化 培育条件篇5:不同类型反应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研究
不同类型反应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研究
摘要:在SBR、非理想PF及CSTR反应器中接种普通活性污泥,控制反应条件:溶解氧DO 2.0 mg/L左右,pH值8.0左右,温度(25±0.2) ℃,经过80 d左右时间,3个反应器中均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最大颗粒污泥粒径达到2.5 mm左右.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较好的COD去除及脱氮能力.SBR反应器COD去除率稳定在95%~97%,氨氮去除率超过92%;PF反应器COD去除率达到95%~98%,氨氮去除率最高为98%;CSTR反应器COD去除率稳定在88%~90%,氨氮去除率超过90%.SBR反应器TN去除率最高,达到70%~78%,PF反应器TN去除率为65%~70%,CSTR反应器TN去除率达到55%~62%.3个反应器均发生全程同步硝化反硝化.作 者:张雯 邓风 何超群 唐少楠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09 期 刊:工业安全与环保 PKU Journal: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 36(9) 分类号: 关键词:SBR PF CSTR 颗粒污泥 脱氧篇6:运行负荷对酶制剂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运行负荷对酶制剂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通过逐步提高污泥负荷和一步提高污泥负荷2种方法,研究了UASB反应器中运行负荷对酶制剂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逐步提高污泥负荷,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对酶制剂废水厌氧处理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脱氢酶活性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处理体系中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辅酶F420含量变化可定性地判断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同时,还从运行良好的反应器中分离到1株优势产甲烷细菌M3菌,依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该菌鉴定为甲烷球形菌属(Methanosphaera sp.).
作 者:许敬亮 高勇生 陈立伟 陈军 李顺鹏 XU Jingliang GAO Yongsheng CHEN Liwei CHEN Jun LI Shunpeng 作者单位:许敬亮,陈立伟,陈军,李顺鹏,XU Jingliang,CHEN Liwei,CHEN Jun,LI Shunpeng(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高勇生,GAO Yongsheng(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330045)
刊 名: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卷(期): 25(3) 分类号:X703 关键词:UASB 运行负荷 厌氧颗粒污泥 辅酶F420 脱氢酶篇7:厌、好氧周期循环下的污泥颗粒化过程
厌、好氧周期循环下的污泥颗粒化过程
为研究厌氧/好氧周期循环条件下厌氧快速吸收工艺中的污泥颗粒化过程、成因及影响因素,分别采用葡萄糖、乙酸钠人工配水及实际城市污水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呈球形或椭球形,致密且边界清晰,其中葡萄糖配水的污泥粒径为0.5~0.8 mm,最大可达1.0 mm,SVI值为25~30 mL/g;乙酸钠配水的`污泥粒径为0.2~0.4 mm,SVI值为40 mL/g左右;实际城市污水的污泥经过短期运行即开始出现小颗粒,SVI值为60 mL/g左右.3种污泥均具有良好的厌氧COD吸收活性.
作 者:王暄 季民 杨造燕 王景峰 刘壮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刊 名: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年,卷(期): 20(12)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厌氧/好氧周期循环 厌氧快速吸收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多聚物篇8:同步脱氮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其反应过程
同步脱氮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其反应过程
厌氧颗粒污泥经过驯化后,成为具有同步硝化与反硝化(SND)功能的好氧颗粒污泥.实验在2L反应器中进行,温度,pH值,溶解氧分别控制在25℃,pH7~8,3~4mg/L.在实验条件下,SND好氧颗粒污泥COD去除率90%,氨氮去除率100%,出水检测不出NO2--N和NO3--N.反应器中SND颗粒污泥粒径在2.0~2.7mm的占全部颗粒污泥的.50%,SVI为15~30mL/gTSS;污泥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3.236N;SND好氧颗粒污泥中挥发性固体为9.92mg/mL,占总固体的2/3.采用SND好氧颗粒污泥进行脱氮研究,反应6h后氨氮去除率达100%,废水中检测不到NO2--N,仅残留2mg/L的NO3--N.
作 者:阮文权 陈坚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 刊 名:中国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2003 23(4) 分类号:X703 关键词:氮 硝化 反硝化 好氧 颗粒污泥【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的探讨】相关文章:
1.形成近义词
5.雨的形成说课稿
6.离子的形成说课稿
7.雷电的形成说明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