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卫满者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初音未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朝鲜王卫满者阅读训练题与答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朝鲜王卫满者阅读训练题与答案,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朝鲜王卫满古文阅读附答案
朝鲜王卫满古文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朝鲜王卫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①、朝鲜,为置吏,筑鄣塞。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②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馀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③。
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元封二年,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何去至界上,临浿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④长,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人,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右渠发兵距险。左将军卒正⑤多率辽东兵先纵,败散,多还走,坐法斩。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将军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稍求收散卒,复聚。
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天子曰将率不能,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之,有便宜得以从事。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矣,不下者有状。”言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遂,曰:“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遂亦以为然,而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执捕楼船将军,并其军,以报天子。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元封三年夏,尼谿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之子最告谕其民,以故遂定朝鲜,为四郡。
(节选自《史记·卷一百一十五》)
①真番:中国西汉汉武帝公元前1灭卫氏朝鲜之后,次年在其地设立的一个郡,与乐浪郡、玄菟郡和临屯郡合称汉四郡。属幽州刺史部。②浿水:音配,朝鲜青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称。③王险:今平壤大同江南岸。④裨王:汉时称匈奴的小王。⑤卒正:王莽新朝官职名,职务同太守。
1.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
略属:侵犯并使……成为属地
B.汉使涉何谯谕右渠
谯:责问
C.上为其名美,即不诘
诘:追责
D.楼船亦往会,居城南
居:居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周朝诸侯国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燕王,中国古代王爵之一。
B. “役”的本义是服兵役,戍守边疆。 如《归去来兮辞》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役”就是它的本义。
C.节,符节,是中国古代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用于代表君主出征、节制方面、监察、办理重大案件、出使外国等重大事务的证明。
D.郡,形声字,形旁“阝”表示“郡”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指古代的行政区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满后来虽成为朝鲜王,但他原是燕国人。在汉朝建立之后,因燕王卢绾造反卫满被迫逃离出边塞,后来在王险建国。
B.卫满之孙卫右渠做了朝鲜王之后,与大汉朝产生了矛盾。他始终没有觐见大汉天子,后又因汉使涉何派车夫杀死朝鲜叫做长的小王而派兵侵袭并杀死了辽东东部都尉涉何。
C.朝鲜王卫右渠奋力抵抗汉朝大军。汉朝派出的海陆大军分别从渤海、辽东进兵朝鲜,但都因左将军荀彘指挥不当遭遇兵败。
D.卫右渠被尼谿相参派人刺杀身亡。济南太守公孙遂奉命督军,逮捕楼船将军后,荀彘率领两支军队猛攻朝鲜,形势逼迫下卫右渠被杀,后朝鲜被并入汉朝郡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5分)
(2)将军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稍求收散卒,复聚。(5分)
参考答案:
1.D
2.B
3.C
4.(1)汉朝建立(兴建),因为那里离得远而难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复了辽东(郡)从前的关塞,到浿水作为边界,归燕国(燕王)管辖(归属于燕国或燕王)。(“兴”“为”“故塞”“属”各1分,句意1分)(2)将军杨仆失去了军队(人马),逃到山中藏了十多天,逐渐找回(寻找收拢)四散的兵卒,重新聚集到一起。(“众”“遁于山中”“稍”各1分,句意2分。)
1.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和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识记”是对能力的要求,要求考生能够记住而且不能写错字。B项错在“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役”是“役使,奴役”的意思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C项“朝鲜王卫右渠奋力抵抗汉朝大军。汉朝派出的海陆大军分别从渤海、辽东进兵朝鲜,但都因左将军荀彘指挥不当遭遇兵败。”“左将军荀彘指挥不当”有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兴”“为”“故塞”“属” “众”“遁于山中”“稍”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朝鲜王卫满,原是燕国人。最初,在燕国全盛的时候,曾经攻取真番、朝鲜,让它们归属燕国,并为它们设置官吏,在边塞修筑防御城堡。汉朝建国后,因为那里离得远,难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复辽东郡从前的那些关塞,一直到浿水为界,属燕国管辖。后来燕王卢绾造反,跑到了匈奴,卫满也流亡于外,聚集了一千多个同党之人,梳着椎形发髻,穿上蛮夷服装,在东方走出塞外,渡过浿水,居住到秦国原来的空旷之地名叫上下鄣的地方,并逐渐地役使真番、朝鲜蛮夷以及原来的燕国和齐国的逃亡者,使他们归属自己,在他们当中称王,建都在王险城。
卫满把统治权传给儿子,再传到孙子右渠手中,这时被朝鲜所引诱来的汉朝人越来越多,而右渠又不曾去觐见汉朝天子。元封二年(前109),汉朝派涉何责备和告知右渠,但右渠终究不肯接受汉朝的诏命。涉何离开朝鲜,来到边界,面对浿水,就派驾车的车夫刺杀了护送涉何的叫长的朝鲜裨王,然后立即渡河,疾驰而回,进入汉朝边塞。于是回到京城向天子报告:“我杀了朝鲜的一个将军。”天子认为他有杀死朝鲜将军的美名,就不再追究他的过失,却授予他辽东东部都尉的官职。朝鲜怨恨涉何,调兵偷袭,杀了涉何。
汉朝天子下令招募被赦免罪过的犯人去攻打朝鲜。元封二年秋天,汉朝派楼船将军杨仆从齐地乘船渡过渤海,共率领五万大兵;左将军荀彘率兵走出辽东郡,去讨伐右渠。右渠调兵据守在险要的地方,抵抗汉朝军队。左将军的名字叫多的卒正首先率辽东兵进击敌人,结果队伍失败而走散了,卒正多带着人跑回来,他因犯了军法而被杀。楼船将军率领齐地兵士七千人,首先到达王险城。右渠守城,探听到楼船将军军队少的消息,就出城攻打楼船将军,楼船将军的军队失败而四散奔逃。杨仆将军失去了军队,逃到山中藏了十多天,逐渐找回四散的兵卒,重新聚集到一起。
左将军攻破浿水上的朝鲜军队,才向前进,直到王险城下,包围了城的西北地方。楼船将军也前去会师,驻军城南。右渠于是坚守王险城,几个月过去了,汉军也未能攻下王险城。天子说将帅无能,派遣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去(纠正他们的错误),如有方便有利的机会,可以随时自行处理事务。公孙遂到达朝鲜后,左将军说:“朝鲜早就可以攻下了,现在还未攻下是有原因的。”他又说了同楼船将军约定进军日期;而楼船将军不来会师的事,并把他一向怀疑楼船将军谋反的想法都告诉了公孙遂,说:“现在到了这种地步还不逮捕他,恐怕会成为大害,不仅是楼船将军要谋反,而且他又要联合朝鲜一起来消灭我军。”公孙遂也认为是这样,就用符节召楼船将军来左将军军营中商量事情捉拿了楼船将军,并把他的军队合并到左将军手下,然后把这件事报告了汉天子。
左将军合并了两方面的军队,就急速攻打朝鲜。元封三年(前108)夏天,尼溪相参就派人杀死了朝鲜王右渠,向汉朝投降。左将军派右渠的儿子长降、相路人的儿子路最去明白地告诉朝鲜的百姓,因此汉朝终于平定了朝鲜,设立了四个郡。
篇2:《史记·朝鲜王卫满者》原文及翻译
《史记·朝鲜王卫满者》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朝鲜王卫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①、朝鲜,为置吏,筑鄣塞。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②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馀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③。
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元封二年,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何去至界上,临浿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④长,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人,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右渠发兵距险。左将军卒正⑤多率辽东兵先纵,败散,多还走,坐法斩。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将军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稍求收散卒,复聚。
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天子曰将率不能,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之,有便宜得以从事。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矣,不下者有状。”言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遂,曰:“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遂亦以为然,而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执捕楼船将军,并其军,以报天子。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元封三年夏,尼谿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之子最告谕其民,以故遂定朝鲜,为四郡。
(节选自《史记·卷一百一十五》)
[注]①真番:中国西汉汉武帝公元前109年灭卫氏朝鲜之后,次年在其地设立的一个郡,与乐浪郡、玄菟郡和临屯郡合称汉四郡。属幽州刺史部。②浿水:音配,朝鲜青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称。③王险:今平壤大同江南岸。④裨王:汉时称匈奴的小王。⑤卒正:王莽新朝官职名,职务同太守。
译文:
朝鲜王卫满,原是燕国人。最初,在燕国全盛的时候,曾经攻取真番、朝鲜,让它们归属燕国,并为它们设置官吏,在边塞修筑防御城堡。汉朝建国后,因为那里离得远,难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复辽东郡从前的那些关塞,一直到浿水为界,属燕国管辖。后来燕王卢绾造反,跑到了匈奴,卫满也流亡于外,聚集了一千多个同党之人,梳着椎形发髻,穿上蛮夷服装,在东方走出塞外,渡过浿水,居住到秦国原来的空旷之地名叫上下鄣的地方,并逐渐地役使真番、朝鲜蛮夷以及原来的燕国和齐国的逃亡者,使他们归属自己,在他们当中称王,建都在王险城。
卫满把统治权传给儿子,再传到孙子右渠手中,这时被朝鲜所引诱来的汉朝人越来越多,而右渠又不曾去觐见汉朝天子。元封二年(前109),汉朝派涉何责备和告知右渠,但右渠终究不肯接受汉朝的诏命。涉何离开朝鲜,来到边界,面对浿水,就派驾车的车夫刺杀了护送涉何的叫长的朝鲜裨王,然后立即渡河,疾驰而回,进入汉朝边塞。于是回到京城向天子报告:“我杀了朝鲜的一个将军。”天子认为他有杀死朝鲜将军的美名,就不再追究他的过失,却授予他辽东东部都尉的.官职。朝鲜怨恨涉何,调兵偷袭,杀了涉何。
汉朝天子下令招募被赦免罪过的犯人去攻打朝鲜。元封二年秋天,汉朝派楼船将军杨仆从齐地乘船渡过渤海,共率领五万大兵;左将军荀彘率兵走出辽东郡,去讨伐右渠。右渠调兵据守在险要的地方,抵抗汉朝军队。左将军的名字叫多的卒正首先率辽东兵进击敌人,结果队伍失败而走散了,卒正多带着人跑回来,他因犯了军法而被杀。楼船将军率领齐地兵士七千人,首先到达王险城。右渠守城,探听到楼船将军军队少的消息,就出城攻打楼船将军,楼船将军的军队失败而四散奔逃。杨仆将军失去了军队,逃到山中藏了十多天,逐渐找回四散的兵卒,重新聚集到一起。
左将军攻破浿水上的朝鲜军队,才向前进,直到王险城下,包围了城的西北地方。楼船将军也前去会师,驻军城南。右渠于是坚守王险城,几个月过去了,汉军也未能攻下王险城。天子说将帅无能,派遣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去(纠正他们的错误),如有方便有利的机会,可以随时自行处理事务。公孙遂到达朝鲜后,左将军说:“朝鲜早就可以攻下了,现在还未攻下是有原因的。”他又说了同楼船将军约定进军日期;而楼船将军不来会师的事,并把他一向怀疑楼船将军谋反的想法都告诉了公孙遂,说:“现在到了这种地步还不逮捕他,恐怕会成为大害,不仅是楼船将军要谋反,而且他又要联合朝鲜一起来消灭我军。”公孙遂也认为是这样,就用符节召楼船将军来左将军军营中商量事情捉拿了楼船将军,并把他的军队合并到左将军手下,然后把这件事报告了汉天子。
左将军合并了两方面的军队,就急速攻打朝鲜。元封三年(前108)夏天,尼溪相参就派人杀死了朝鲜王右渠,向汉朝投降。左将军派右渠的儿子长降、相路人的儿子路最去明白地告诉朝鲜的百姓,因此汉朝终于平定了朝鲜,设立了四个郡。
篇3:太原王霸妻者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太原王霸妻者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太原王霸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霸少立高节,光武时,连征不仕。妻亦美志行。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①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②。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③而归,见令狐子,沮怍④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卧不起。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妻请罪,而后言曰:“吾与子伯素不相若⑤,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⑥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忌宿志而惭儿女子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遁。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注释】①令狐子伯:人名。 ②郡功曹:古官名。 ③耒(lěi):耕地用的农具。 ④沮怍(zu):沮丧愧怍。⑤不相若:不能相比。⑥曹:辈。
【小题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见 客 而 有 惭 色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①妻亦美志行( ) ②霸子时方耕于野 ( )
③霸目之( ) ④吾与子伯素不相若 (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
②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
【小题4】为什么王霸之子“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请引述原文回答。(2分)
【小题5】你认为王霸之妻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见 客/ 而 有 惭 色(2分)
【小题2】①,称赞,以……为美 ②正 ③用眼睛看,看 ④向来,一向(每个1分,共4分)
【小题3】①妻子奇怪地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始终不肯告诉(妻子)。(2分)
②现在子伯的富贵哪如(哪里比得上)您的高尚呢?(2分)
【小题4】令狐之子“车马服从,雍容如也” ,而自己却“耕于野”“蓬发历齿”。(2分)
【小题5】她规劝丈夫:“你从小就重清廉、节操,不顾荣华利禄。令狐的高贵怎能跟你的高洁相比呢?为什么要忘记原来的志向而感到对儿女有点惭愧呢?”可见她能积极看问题,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注重引导和规劝等。(4分)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首先要知道语句的意思,了解语句中的成分,分析各成分的关系。(可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句子中的“见客”与“而有惭色”是转折关系。所以在“而”前应停顿。
【小题2】“方,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较为较为固定,根据语境即可推断出来。“美、目”在句中都是活用词,可根据所学文言文词语常识去作答。
【小题3】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始”“贵”“高”,根据语境分别译为“最初”“富贵”“高尚”。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审题后从前向后读全文,找到“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的出处,在其附近寻找答案。可见“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⑥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根据题干中的“引述原文回答”,可借用原文中的'“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作答。
【小题5】在丈夫自责的时候,她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规劝丈夫,可见她能善解人意,能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和规劝,更注意人的内心、品质的修为。
考点: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大意,题目涉及到的部分再精读,然后根据要求或提取或概括,得出切题的答案即可。提取类题目要注意找准范围,概括性题目则要以原文为依据。
篇4:满庭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满庭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①。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选自《元曲三百首》)
注释:①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诗豪:诗中的英豪。
1.“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两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曲内容简要分析。(4分)
2.联系全曲,简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三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①起转折、过渡作用。②由“酒圣诗豪”的登临转到“我”的登临;③由“天风海涛”的动态、壮美的`画面转到“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相对静态、优美的画面;④作者的情绪由高昂豪放转到平静舒展。(4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2.①“供吟笑”三句是说,眼前又如此天地、风景可供“吟笑”,那我退休后一定来此居住,绝不等老僧的召唤,但眼下还“功名”未了,还要去奔波国事。②联系此曲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既有志于功名事业,又向往宁静舒适的生活。(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
篇5:屈原者的阅读训练题答案
屈原者的阅读训练题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③,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④,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③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节选自《屈原列传》)
【注】①〔楚]指楚国王室。②[左徒]楚国官名,是一种官阶较高的职官,次于令尹,相当于上大夫.③〔志〕同“记”。④〔造为宪令〕制定国家的法令。⑤〔伐〕自我夸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生病B.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直:正直C.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遭受D.娴于辞令娴:娴熟、擅长【小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3分)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分)
【小题3】、通读选文,谈谈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谗言的'原因有哪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
【小题1】( A ) (2分)
【小题1】(1)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艰难了。(3分)(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智”“穷”意思的各计 1 分 )
(2)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3分)(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而”“谤”意思的各计 1 分 )
【小题1】才华横溢、耿直方正、真心为国,不肯和他们同流合污而遭遇妒忌,而遭受谗言。可见,屈原是一个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爱国志士。(4分)
篇6:《琴王》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琴王》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琴王
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原载《小小说月刊》第13期)
1.小说为什么要以“琴王”为题?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悠扬的琴声对村民们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请你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请解释作品中画线的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暗示情节,小说的情节虽不是很复杂,但都以琴声为背景,都与琴声有关;
②刻画人物,突出了他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地位;
③突出主题,他在灾难面前镇静沉着、勇于牺牲的精神深入人心。
2.①平时,琴声陪伴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帮助乡亲们度过一天天的劳累;
②危急时,乡亲们从琴声中获得启示、信念、力量,灵魂得以净化,平静的应对,最终转危为安;
③琴声帮助乡亲们认识到它不只是一个聋子,更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
3.①他虽然是一个聋子,
②但是执著地追求艺术,演奏技艺高超,对作品有独到的领悟能力,
③在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
4.(1)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生的希望也就在眼前。
(2)他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是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琴王。
篇7:涸辙之鲋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涸辙之鲋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2)监河侯曰:“诺。”()
(3)有中道而呼者。()
(4)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庄周忿然作色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告诫我们,要善于帮助别人,不要不付诸行动。
B.本文的寓意是:不要只说大话,而不付诸行动。
C.本文将道理寓于叙述当中,所叙之事是涸辙之鲋,所寓之理是踏实助人。
D.本文给我们的警示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
参考答案:
1.(1)借钱
(2)好的
(3)半路上
(4)游说
2.(1)庄周十分气愤地说。
(2)庄周环顾四周看见有鱼在车辙中。
(3)还不如及早到死鱼店里去找我。(意对即可)
3.D
篇8:乡村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乡村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现在要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何在?文化何在?没特色,没文化,让人来看什么?去乡村旅游,是看厚重沧桑的古村落,体现传统特色的民居建筑。古的特色文化或经历史冲刷,或遭人为破坏,已经丢失殆尽,让人扼腕叹息;单就是现在,记忆中的那种恬淡宁静、原始纯朴、鸟语花香、麦香四溢的乡村景象在发达地区很难找到了,错落有致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被整齐划一的统一格式的建筑所代替,千家一面;这几年农村“统一规划”有所放宽,但民居建筑仍然以混凝土楼房为主,弄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当城市在追求田园化风格时,农村却在盲目追求城市化,呈现出不伦不类四不像怪景。就连绿化也出现了树种单一化、劣质化的趋势,记忆中的大槐树、老榆树、皂荚树、梧桐树等等也很难找到了,要么因村镇建设统一规划而被砍伐,要么都被移栽到了城里,城市这些年从农村、从山里挖来了多少大树和名贵树种?对乡村文明来说,城市无疑是在掠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生活的影响,古典的,质朴的,亲情的,友爱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已经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一种很惨痛的记忆。
这几年乡村旅游很热,但乡村旅游到底要看什么,感受什么?农家乐,少数有吸引力,多数不是乐农家,除了季节性的、少量的蔬菜,像灰灰菜可能是采摘的`以外,米面油什么不是与城里人一样购买的?只是做的、吃的、玩的环境变成了农村,也便成了所谓的农家乐。养鸡的人都少得可怜,有那么多的土鸡蛋吗?就像西安雁翔路上,一到瓜果季,马路两边摆满了西瓜摊、水果摊,给人造成一种印象,这瓜果是农民自产自销,绝对新鲜,但你到地里走一圈,看有没有瓜果地?我想,乡村旅游如果没有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自然景观,那是很让人失望的。
24.材料中提到的乡村旅游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4分)
25.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5分)
26.你认为如何发展真正有特色的乡村旅游。(6分)
参考答案:
24.厚重沧桑的古村落和体现传统特色的民居建筑;原始古朴、恬淡宁静的乡村景象和乡土风情;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区别于城市的农家生活。(每点1分)
25.古的特色文化遭人为破坏;民居建筑被整齐划一,千家一面;农村盲目追求城市化,呈现出四不像的怪景;大树被砍,被移栽到城市;变味的农家乐让人失望。(每点1分)
26.保护古村落和民居建筑;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体现文化特色;保留恬淡宁静、原始纯朴的乡村景象和乡土风情;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项目;开发乡村旅游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开发乡村旅游要淡化商业气息。(每点1分)
篇9:《满井游记》的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满井游记》的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 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风力虽尚劲 (2)呷浪之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兔子的意思。(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9.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3分)
20.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
17.(1)猛,强有 力 (2)代鱼
18.(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
19.郊外的植物(柳条麦田)、游人、鱼鸟。
20.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写出“寄情山水”即可)
篇10:《王右军诈睡》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王右军诈睡》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③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指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屏人论事 屏: (2)乃见吐唾从横 从: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将军与钱凤之所以会“大惊”的原因。(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用什么方法避过了杀身之祸?选用文中有关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屏退,让人……退避;(2)通“纵”
2,相信他确实是睡得很熟,因此王羲之才得以保全性命。
3.大将军与钱凤在“帐中”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羲之正在帐中睡觉,他们害怕王羲之知道了他们的计谋,因此“大惊”。
4.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附译文:
王羲之还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里睡觉。大将军曾经先从帐里出来,右军还没起来。一会儿钱凤来了,两人摒退其他人讨论大事,都忘了右军还在帐里,一起密谋叛乱的细节。王右军醒后,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以后,知道自己必定没有活下去的道理,就假装流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两人彼此大惊失色,说道:“不能不杀掉他。”等到他们打开帐子,发现右军嘴边还有口水,就相信他还在熟睡,于是他的性命得以保全。当时人们称赞王右军有智谋。
篇11:《王安国直言》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王安国直言》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王安国性亮直,嫉恶太甚。王荆公初为参加政事,闲日因新闻记者晏元献公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平甫曰:彼亦偶然自喜而为尔,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时吕惠卿为馆职,亦在坐,遽曰:为政必先放郑声,况自为之乎?平甫正色曰:放郑声,不若远佞人也。吕大以为议己,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
【注释】
①王安国:宋朝人,字平甫。
②参加政事:职官名称,相当于副宰相。
③晏元献:即晏殊,字元献。
④小词:指描写爱情的词。
⑤馆职:职官名称,负责书籍编校。
⑥放郑声:排斥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臣。郑声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被当时人认为不正派的音乐。
【文化常识】
王荆公及其他。王荆公即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因为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这种把人的姓名与封号连用的称谓在古人中十分多见。如唐朝的大书法家颜真卿鲁国公,故世称颜鲁公。又,北宋宰相丁谓,封晋国公,世称丁晋国公或丁晋公。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尔
②遽
③正色
2、翻译:
①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
②况自为之乎?
③不若远佞人也
④吕大以为议己,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
参考答案:
1.①同耳,罢了
②立刻
③表情严肃
2.①难道他的事业仅仅停留在这上面吗?
②何况自己干这种事呢?
③还不如远离花言巧语的人
④吕惠卿认为在批评他自己,从此尤其与平甫不和睦。
篇12:雷电颂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雷电颂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①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②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③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1.屈原《国殇》中“带长剑兮挟秦弓”、《涉江》中“带长铗之陆离兮”是指( )
A.有形的长剑 B.无形的长剑 C.两者都不是
2.“无形的长剑”指_____________这里用的是_____________手法,“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表现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的精神。
3.“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吗?”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请选用至少使用了两种修辞方法的句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坚定的信念 象征 誓死与黑暗斗争到底
3.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对一切黑暗的无限愤激的思想感情。
4.如“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采用呼告、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气势磅礴、铿锵有力,既表达了思想感情,又使诗具有了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
【朝鲜王卫满者阅读训练题与答案】相关文章:
2.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0.《人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