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徽字昭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溺亡成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王徽字昭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王徽字昭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王徽字昭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王徽字昭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王徽字昭文,京兆人。第进士,授校书郎。徐商领盐铁,辟署使府。始,宣宗诏宰相选可尚主者,或以徽闻。徽本澹声利,闻不喜,往见宰相刘曰:“徽年过四十,又多病,不应在选。” 为言,乃罢。召授右拾遗。书二十余上,言无回忌,公议浩然归重。徐商罢政事,守江陵,心欲表徽在幕府,恐其不乐外,恶不言。徽自往曰:“公知徽,安得不从?”商大喜,表为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高 荐知杂事,进考功员外郎。故事,考簿以朱注上下为殿最,岁久易漫,吏辄窜易为奸。擞始用墨,遂绝妄欺。
广明元年,以徽为户部侍郎。是日,黄巢入关,僖宗西狩,冒夜出。徽诘朝乃知,追帝不及,堕崖樾间,为贼所执,迫还,将污以官。徽阳喑不答,以刃环胁,卒不动。喊令归第,使医护视。久之,守者懈,乃奔河中,裂缣书章,遣人间走蜀。诏拜兵部尚书。因说行营都监杨复光,请赦沙陀罪,令赴难。其夏,沙陀会诸军,遂平京师,徽助为多,迁右仆射。
大乱之后,宫观焚残,鞠为丘莽,乘舆未有东意,诏徽充京畿安抚制置 奉使。徽外调兵食,内抚绥流亡,逾年,稍稍完聚,兴复殿寝,裁制有宜,即奉表请帝东还。又进御史大夫,仍权京兆尹。宦要家争遣人治第,侵冒齐民,讼诉满前,徽不屈势幸,一平以法,由是为帝左右所憎,共谮罢徽,令赴行在。帝念徽无罪,拜吏部尚书。未行而嗣襄王煜作乱,帝进次汉中。
逼召徽,以 废自言。及 僭号,迫群臣作誓牒,徽托手弱,卒不肯署。平。帝至凤翔,召徽为御史大夫,固辞足痹,复拜太子少师。
昭宗立,见便殿,进对详洽,乃复授吏部尚书。是时,铨选失序,吏肆为奸,补调重复不可检。徽为手藉,一验实之,遂无奸滞。大顺元年卒,谥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内抚绥流亡 绥:安抚。
B.一平以法 一:都,一概。
C.共谮罢徽 谮:诬陷,中伤。
D.帝进次汉中 次:表次数。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徽忠贞不渝的一组是(3分)
①书二十余上,言无回忌 ②徽始用墨,遂绝妄欺
③以刃环胁,卒不动 ④ 逼召徽,以 废自言
⑤徽托手弱,卒不肯署 ⑥固辞足痹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徽淡泊名利。宣宗下诏让宰相挑选可以与公主结婚的人,当王徽听说有人将他上报后很不高兴,前去拜见宰相刘 ,以年老多病推辞,后经刘 劝说,他才作罢。
B.王徽知恩图报。曾对王徽有知遇之恩的'徐商被罢政事后驻守江陵,想调王徽到自己幕府任职,又担心他不愿意外任,王徽却主动前往,表达了自己愿随从徐商的意愿。
C.王徽为官正直。战乱之后,高官显贵人家竞相派人修治府第,侵害了百姓,百姓纷纷向时任御史大夫的王徽诉告,王徽不屈从权势,依法公正裁决。
D.王徽为吏精明。任吏部尚书时,他针对官吏考核选任混乱,主事官吏胡作非为,以致官职补调重复无法检查的现象,亲手登记造册以方便查对,消除了作弊拖延的现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考簿以朱注上下为殿最,岁久易漫,吏辄窜易为奸。
(2)久之,守者懈,乃奔河中,裂缣书章,遣人间走蜀。
答案:
1.D(次:临时驻扎和住宿。)
2.D(①表明王徽直言敢谏;②表明王徽为官精明能干;⑥表明王徽淡泊名利不愿为官)
3.A(“后经刘瑑劝说,他才作罢”错误,应该是刘瑑替他说话,让他做驸马的事才作罢)
4.(1)旧例,考核官员的簿册用红笔注明上下表示政绩的优劣,时间长久容易模糊,主事官吏总是窜改作弊。
2分;译出大意给2分;“故事”(“旧例”)、“漫”(“模糊”)、“窜易”(“窜改、改动、修改”)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时间一长,看守的人懈怠,王徽于是逃到河中(府),撕裂缣帛书写奏章,派人从小道送到蜀中。
2分;译出大意给2分;“乃”(“于是”)、“书”(“书写”)、“间”(“从小道”)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篇2:《燕昭王》阅读答案
唐·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注】①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②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
⑴燕昭王:战国时期燕国有名的贤明君主,善于纳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了当时的强国——齐国。
⑵碣(jié)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碣石,指墓碑。碣,齐胸高的石块。
⑷尽:全。
⑸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在安哉”的倒装,在哪里之意。
⑹霸图:宏图霸业。
(1)请简要赏析“丘陵尽乔木”这一句。(4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作者以深沉的感情,凄凉的笔调,写出了当年招贤纳士的碣石馆、黄金台均已不见,现在眼前只有乔木丛生,苍茫荒凉的景色。以景衬情,寓情于景,寓含世事沧桑的感慨,并由此引出“昭王安在哉”的慨叹,表达对燕昭王仰慕怀念的深情。
(2)①抒思慕古人之幽情:诗人起笔两句写两处古迹,“登”和“望”两个动作抒发了诗人对古代圣王的怀念以及对明君的盼望。
②抒发生不逢时之伤情:中间两句借景抒情,只见乔木,不见昭王,寄寓了诗人生不逢时的伤痛之感,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
③表担忧与无奈之衷情: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已矣”“复归来”是对国运的担忧,也饱含了诗人深深的无奈之情。
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赏析:
万岁通天二年(697),武后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剀切陈词,反遭贬斥,徙署军曹。作者有感于燕昭王招贤振兴燕国的故事,写下了这首诗歌。
《燕昭王》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怀古诗,描写了诗人登临山顶的感慨,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朴实,情怀豪迈。
《燕昭王》是一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这首诗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诗的开篇两句,首先点出凭吊的地点碣石山顶和凭吊的事物黄金台,由此引发出抒怀之情,集中表现出燕昭王求贤若渴的风度,也写出了诗人对明君的盼望,为后四句作铺垫。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的向往。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接下二句紧承诗意,以深沉的感情,凄凉的笔调,描绘了眼前乔木丛生,苍茫荒凉的景色,由景衬情,寓情于景,发出“昭王安在哉”的慨叹,表达对燕昭王仰慕怀念的深情,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借古以讽今,对古代圣王的怀念,正是反映对现实君王的.抨击,是说现实社会缺少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圣明君主。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从而更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
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结尾二句以画龙点睛之笔,以婉转哀怨的情调,表面上是写昭王之不可见,霸图之不可求,国士的抱负之不得实现,只得挂冠归还,实际是诗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如此昏庸,这叫人为国运而深深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
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篇3:王徽字尚文应天人阅读答案与译文
王徽字尚文应天人阅读答案与译文
王徽,字尚文,应天人。天顺四年进士。除南京刑科给事中。宪宗即位数月,与同官王渊等疏陈四事。末言:“自古宦官贤良者少,奸邪者多。若授以大权,致令败坏,然后加刑,是始爱而终杀之,非所以保全之也。愿法高皇帝旧制,毋令预政典兵,置产立业。家人义子,悉编原籍为民。严禁官吏与之交接。惟厚其赏赉,使得丰足,无复他望。此国家之福,亦宦官之福也。”
其冬,帝入万妃谮,废吴后,罪中官牛玉擅易中宫,谪之南京,徽复与渊等劾之曰:陛下册立中宫,此何等事,而贼臣牛玉乃大肆奸欺。中宫既退,人情咸谓玉必万死。顾仅斥陪京,犹全首领,则凡侍陛下左右者将何所忌惮哉!内阁大臣,身居辅弼,视立后大事漠然不以加意。方玉欺肆之初,婚礼未成,礼官畏权,辄为阿附。及玉事发之后,刑官念旧,竟至苟容。而李贤等又坐视成败,不出一言。党恶欺君,莫此为甚。请并罪贤等,为大臣不忠者戒。臣等职居言路,不为苟容,虽死无悔,惟陛下裁察。
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最后御史杨琅言尤切,几得罪。
徽至普安,兴学校教士,始有举于乡者。却土官陇畅及白千户贿,治甚有声。
居七年,弃官归,言者屡荐,终以宦官恶之不复录。弘治初,吏部尚书王恕荐起陕西左参议。逾年,谢病还,卒,年八十三。
(节选自《明史王徽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B.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C.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D.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1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服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后人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C.既望:过了望日,即农历十六。古人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时,农历每月十五为望,农历每月初一为晦,每月最后一天为朔。
D.先: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辞。如“先珠大哥”指已经去世的贾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徽耿直敢言,明宪宗即位几个月,王徽就和其他官员上书陈事,认为宦官奸邪者多,不能授大权给他们,只能丰厚奖赏,严令禁止官吏与宦官勾结。
B.宪宗听信万妃谗言,废除吴皇后,宦官牛玉被贬谪到南京,王徽上书弹劾,认为牛玉胆大妄为,罪该至死,如今的处罚会让皇帝身边的忠臣产生顾忌。
C.在擅易中宫的事情上,王徽认为内阁大臣对此事漠然置之,礼部官员畏惧权势,刑部官员念及旧情,李贤等人又坐观成败,都有过错,应一并惩罚。
D.王徽遭贬普安,治理很有名声,兴办学校教化士人,使当地有人中举,他弃官后,虽屡被推荐,但因宦官厌恶不被录用,直至弘治初年才被起用。
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愿法高皇帝旧制,毋令预政典兵,置产立业。(5分)
(2)臣等职居言路,不为苟容,虽死无悔,惟陛下裁察。(5分)
【参考答案】
10.C(根据上文,皇帝下诏加罪的应该是王徽等人,而不是“诸给事”,“罪”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叶盛、陈音相继请求挽留王徽,不被皇帝接纳,“不纳”前应断开,故选C项。加标点为: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11.C(晦指的是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指的是农历每月第一天。)
12.B(王徽认为对牛玉的处罚太轻,不会让皇帝身边的人有所顾忌。)
13.(1)希望陛下效法高皇帝过去的制度,不要让他们干预政事主管军事,置办产业。(“愿”“法”“典”“置”各1分,句意1分。)
(2)我们这些人担任谏官的职位,不做苟且容忍的事情,即使为之而死也不后悔,请陛下了解裁决此事。(“言路”“苟容”“虽”“裁察”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王徽,字尚文,是应天人。天顺四年中进士。被授予南京刑科给事中的职务。明宪宗即位几个月,他就和同僚王渊、朱宽、李翔、李钧上疏陈述四件事。奏章末尾说:“自古以来宦官中贤良的人少,奸诈邪恶的`人多。如果把大权授予他们,就会导致他们败坏法纪,这之后再对他们施加刑法,这是开始爱护他们但最终却伤害他们呀,不是用来保全他们的办法,希望陛下效法高皇帝过去的制度,不要让他们干预政事主管军事,置办产业。他们的家人和义子都编入原籍划为平民。严禁官吏和宦官勾结。只需丰厚地奖赏他们,让他们丰衣足食,不要再给他们别的指望。这是国家的福气,也是宦官们的福气。”
这一年冬天,皇上听信万贵妃的谗言,废除吴皇后,将擅自更换皇后人选的宦官牛玉治罪,把他贬到南京,王徽又和王渊等人弹劾说:“陛下册立皇后,这是何等大事,但罪臣牛玉竟然大肆欺诈妄为!皇后已经退位,人之常情,大家都认为牛玉必定难逃死罪。(没想到)只不过仅仅把他贬斥到陪都,还保全了他的性命,那么(日后)所有伺候陛下的身边的人将有什么顾忌呢?内阁大臣,身居辅佐之位,看到立皇后的大事却漠然置之不加理会。在牛玉大肆欺骗之初,婚礼还没有举行,礼部官员畏惧权势,就依附牛玉。等牛玉的事情被揭发以后,刑部的官员念及旧情,竟然到了苟且容忍的地步。而李贤等人又坐观成败不说一句话。结党作恶欺骗君主,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请陛下一齐治李贤等人的罪责,作为不忠大臣的惩戒。我等担任谏官的职位,不做苟且容忍的事情,即使为之而死也不后悔,请陛下了解裁决此事。”
皇帝下诏认为王徽等人此举是“妄言想获取名誉”,想要追加他们的罪名。各位给事、御史交相上奏章并讨论救助他们,于是王徽等人都被贬为州判官。王徽被贬到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先后请求将他们留在朝廷,没有被皇帝采纳。最后御史杨琅的进言尤其恳切,几乎获罪。
王徽到了普安,兴办学校教化士人,普安才开始有人在乡试中中举。他拒绝了土官陇畅以及白千户的财物,治理普安有很好的名声。
在普安七年后,弃官回家,谏官屡次推荐他,最终因为宦官们厌恶他而不再被录用。弘治初年,吏部尚书王恕推荐他起任陕西左参议。过了一年,王徽称病辞官回家,去世时83岁。
篇4:《燕昭王招贤》阅读答案
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②,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③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④,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趋:奔赴④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15.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 (2)孤之愿也( )
(3)燕国殷富( ) (4)燕王吊死问孤(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3分)
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17.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2分)
我的理解:
18.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我的感悟:
答案:
15、(1)降低身份,指谦卑;(2)愿望;(3)殷实富足;(4)慰问16、郭隗说:“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这样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礼遇)何况是比我有才能的人呢?他们又怎么会因为与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 17、①招纳贤士;②与百姓同甘共苦18、示例: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
篇5:《燕昭王招贤》阅读答案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②,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③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④,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1.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停一处)(2分)
然诚得贤士以共国
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谓郭隗曰(2)孤之愿也( )
(3)士争趋燕()(4) 湣王出亡于外(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4分)
(1)郭隗曰: “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请选出下列与“以雪先王之耻”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策之不以其道B.虽有千里之能
C.无丝竹之乱耳D.何陋之有
5.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3分)
我的理解:
6.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我的感悟:
参考答案:
1. 然/诚得贤士以共国
2.谓……曰:对……说,告诉望:愿望趋:奔赴亡:逃跑、逃亡
3.(1)郭隗说:“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这样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礼遇)何况是比我有才能的人呢?他们又怎么会因为与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
(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 累。
4.B
5.①招纳贤士;②与百姓同甘共苦。
6.示例: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
篇6:《燕昭王招贤》阅读答案
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②,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③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④,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小题1: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停一处)(2分)
然诚得贤士以共国
小题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 谓郭隗曰( ) (2)孤之愿也( )
(3)士争趋燕( ) (4) 湣王出亡于外(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4分)
(1)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4:请选出下列与“以雪先王之耻”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策之不以其道B.虽有千里之能
C.无丝竹之乱耳D.何陋之有
小题5: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3分)
我的理解:
小题6: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我的感悟:
参考答案:
小题1:然/诚得贤士以共国
小题2:谓……曰:对……说,告诉望:愿望 趋:奔赴 亡:逃跑、逃亡
小题3:(1)郭隗说:“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这样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礼遇)何况是比我有才能的人呢?他们又怎么会因为与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
(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小题4:B
小题5:①招纳贤士;②与百姓同甘共苦。
小题6:示例: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
篇7:燕昭王求贤阅读答案
燕昭王求贤阅读答案
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职,战国时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一起看看下面的.燕昭王求贤阅读答案吧!
燕昭王求贤阅读答案
燕昭王求贤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①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②,则什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③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④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⑤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①诎指:折节,屈尊。诎通“屈”。②嘿:通“默”。③呴籍:脚跺地跳跃的样子。呴,通“吼”;籍,通“藉”,践踏。④涓人:宫中负责洒扫的官吏,也泛指亲近的内侍。⑤三晋:指韩、赵、魏三国。
(1)下列句子都表现燕昭王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
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②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③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 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⑤往见郭隗先生 ⑥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A.①③⑥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③④是郭隗回答的话,⑥是燕昭王的愿望和目的)。
篇8:《琴王》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琴王》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琴王
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原载《小小说月刊》2010年第13期)
1.小说为什么要以“琴王”为题?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悠扬的琴声对村民们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请你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请解释作品中画线的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暗示情节,小说的情节虽不是很复杂,但都以琴声为背景,都与琴声有关;
②刻画人物,突出了他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地位;
③突出主题,他在灾难面前镇静沉着、勇于牺牲的精神深入人心。
2.①平时,琴声陪伴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帮助乡亲们度过一天天的劳累;
②危急时,乡亲们从琴声中获得启示、信念、力量,灵魂得以净化,平静的应对,最终转危为安;
③琴声帮助乡亲们认识到它不只是一个聋子,更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
3.①他虽然是一个聋子,
②但是执著地追求艺术,演奏技艺高超,对作品有独到的领悟能力,
③在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
4.(1)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生的希望也就在眼前。
(2)他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是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琴王。
【王徽字昭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