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无野心的狼的阅读答案

无野心的狼的阅读答案

2023-07-07 07:57: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咖喱黄不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无野心的狼的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无野心的狼的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无野心的狼的阅读答案

篇1:无野心的狼的阅读答案

我家住在张广才岭下四面环山的山坳里。十岁那年春天的一天,我从山上采山菜回来,在山间小路旁边遇见一条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小狗崽儿,我乐颠颠地抱回家养了起来,它身体很快恢复了,胖得圆乎乎的很是招人喜爱,整天跟在我的身前身后。看它毛色发青,就起名叫大青。

一年后,大青长成了壮实剽悍的大狗,它非常仁义,从来不和别的狗咬仗,有时在院子里仰起头朝四处闻了一阵,便不知去向,回来时肚子吃得溜圆。说来奇怪,自从大青长大后,从前隔三差五不是这家猪崽被狼叼去了,就是那家小牛犊马驹让狼给咬死了,常常是每到太阳下山的时候,屯子的南山北岭便传来让人害怕的狼嚎声的现象再也没发生过。我家住在村子的副屯,上学需走二里地到正屯。善解人意的大青几乎是天天早晨把我送到村口,放学时它常常出其不意地在道旁的树丛中蹿出来,围着我连蹦带跳,有时还把两只前爪子搭在我肩上。春天我上山采山野菜有时害怕,我只要轻轻拍着它头,“大青别走,给我做伴儿”它就在我身前身后转悠从不离开。母亲常夸大青仁义、听话、通人性。

雪后的一天,我的老舅,这里出名的炮手(猎手),进山打猎到我家歇脚。进院看见大青就喊着问:“姐,这是谁家的!”妈妈说:“是你外甥养的狗。”“姐,这不是狗,是条吃人的狼啊!”老舅吵嚷着。我放学回家,老舅板着面孔,十分严肃地对我吼道:“外甥。你养的不是狗,那是条吃人的狼!常言道,引狼入室后患无穷,让我把它处理掉吧?”我哭着对老舅说:“不是狼,它是我从小从山上捡回来的,可听话了,通人性,不能打死!……”老舅看拗不过我气得他连饭都没吃就走了。

老舅生气走了,我急忙喊大青,喊了半天大青才蔫头耷脑地来了,身子紧紧贴着我,不进屋,也不吃食,眼睛总往四处瞅。就在这天晚上大青走了。我知道一定是老舅说的话,被大青听见了。我想大青想得睡不好觉,也吃不下饭,心事重重打不起精神来。

六天后的晚上下了一场小雪,早晨我推开房门,在门旁有只冻硬的大公野鸡,我正心里纳闷儿,发现雪地上留下一趟狗的脚印,我明白了,这山鸡准是大青送来的。我喊来妈妈,妈妈看了后说:“大青这是报恩啊!”后来,每隔十天半月,大青在晚上不是悄悄送来山兔就是山鸡……一连三年,每到冬天落雪时大青都会送来它捕捉的一些小型野生动物……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我与野狼大青这段感人往事,常常萦绕心头。它使我想起一句话:地球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同的家园。

20、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文中的哪些事情看出大青是一条“无野心”的狼?(4分)

21、尽管文中的大青非常“通人性”,但它还是具有狼的习性,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加以说明。(3分)

22、文章结尾“我”深深感叹“地球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同的'家园”,你认为在这一家园里我们应该怎么做?请结合课文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受。(4分)

23、有人说,从中大青的行为,人们应该学会“感恩”,请认真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从狼的身上学会些什么。(5分)

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一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其中的一匹狼斜刺里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的驯鹿的腿,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开。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狼群定期更换角色,由不同的狼来不停撕咬驯鹿,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威胁时,狼群开始出击。

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九次未果的狞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20、大青天天送“我”上学,迎“我”放学;伴“我”上山采山野菜;大青听到老舅的吵嚷后与“我”依依而别;大青走后不忘知恩图报。(共4分,意对即可,答到一点给1分。)

21、(1)从来不和别的狗咬仗,出外捕捉猎物,1分;(2)屯子里不再丢失牲畜,1分。简要的说明1分。(意对即可,共3分。)

22、不设统一答案。从文中“我”和母亲与狼真诚相待、和谐共处出发,可与人们残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联系,也可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爱护野生动物的现象联系。根据联系现实、感受情况及语言表述分4、3、2、1等级给分。(共4分)

23、学会团结;学会勇敢;学会合作;学会等待;学会不怕失败。(意对即可,5分,每处1分。)

篇2:《狼》阅读答案「优选」

《狼》阅读答案「优选」

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暇甚意:神情

B.缀行甚远缀:紧跟

C.屠自后断其股股:屁股

D.狼亦黠矣黠:狡猾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久之,目似瞑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

D.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

【小题3】对这篇文章的中心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对于狼那样的坏人,可以作必要的'让步,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就必须把他们消灭掉。

B.说明狼是一种贪得无厌、狡猾残忍的动物,我们必须坚决消灭它,否则它将危害人类。

C.说明对于狼那样的拦路打劫的坏蛋,不能给他们财物,只能把他们消灭掉。

D.说明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战胜他们。

【小题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参考答案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C、屠自后断其股 股:大腿。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用法的能力。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代词) 久之,目似瞑(助词、无意思)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来)C.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 屠自后断其股(代词)D.蒙乃始就学(于是) 乃悟前狼假寐(于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中“屠夫与狼”之间的故事来归纳文章的中心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而、之、如”等关键字,翻译(2)句时注意“少时、径、去、犬、于”等关键字。

篇3:狼-阅读答案

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①。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导读:人各有所长,物各有所用。此时,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会死于狼之口了。想当年,孟尝君不也是靠鸡鸣狗盗之徒而逃脱于虎狼一样的'秦国吗?

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②顾:然而,可是。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练习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 2.狼自苫中探爪入( )

3.惟有小刀不盈寸( ) 4.股直不能屈( )

二、翻译

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篇4:狼-阅读答案

一、l.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棚子 2.原为草堆,这里指蒙盖行室之物 3.满 4.大腿

二、1.用劲吹,过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太动了,这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2.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三、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狼》翻译:

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无路可逃。路边有晚上种田的人在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窝棚,跑进去躲藏在那里。狼的爪子从窝棚的篱笆墙外伸人。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无法离去。可是屠夫没有办法打死它。屠夫身边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用劲吹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动了,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出来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弯曲,口张开不能合上。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除了屠夫谁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篇5:狼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小题。(13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止增笑耳。

【小题1】根据课文内容,将横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小题2】给文中加线词语注音。(2分)

苫( ) 尻( )

【小题3】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屠自后断其股 _______________ 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小题5】从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屠户起初对狼抱有幻想?他最终放弃了幻想,智慧勇敢地杀死了狼,你从中得到启示?(4分)

篇6:狼阅读及答案

【小题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小题2】shàn kāo

【小题3】股:大腿 犬:象狗一样

【小题4】骨头已经扔完了,可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小题5】“投以骨”、“复投之”(2分)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或坏人),我们不要抱任何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只要能背诵则可以写出来,但是默写时,要注意黠、毙、哉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上下不通或张冠李戴的错误出现。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文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文,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另外还要正确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小题2】试题分析: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注音”,否则就会出现解释词语的现象。这两个字都是易读错的字,平时要进行熟读并积累练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文言文首先要把字音读对,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理解内容。

【小题3】试题分析:“股"在文言文中是"大腿"的意思,"犬”是活用词,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像狗一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并驱如故”等。根据上下语境推断,"故"是"原来"的意思,"并驱如故"应译为“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5】试题分析“屠户起初对狼抱有幻想”是审题的要点,我们要在选文中从前向后寻找,可见"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由此可知,切题的答案是"投以骨”、“复投之”,即用骨头喂狼.第二问,"放弃了幻想,智慧勇敢地杀死了狼"是审题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不能心存幻想,对于恶势力要勇于斗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谈启示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在理解文章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做深入地理解,从中得到给我们的启示.另外文章中点明主旨的语句更要特别注意.

篇7:狼阅读答案参考

狼三则阅读答案参考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①行室②,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③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④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⑤,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俗称“窝棚”。③顾:然而,可是。④豕:猪。⑤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去:___________

(2)盈:___________

(3)方:___________

(4)负: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惟有小刀不盈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屠户面对狼的.进攻所采取的反击方法。

4.你认为屠户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离开(2)满(3)才(4)背

2.(1)只有一把小刀不满一寸长。

(2)狼全身胀得像牛,大腿直伸不能弯曲,嘴张着合不上。(意对即可)

3.“捉之,令不可去。”“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4.机智、勇敢、果断。

5.示例: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 (答案不唯一) 马上分享给同学

篇8:狼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问题。

狼三则(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①行室②,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③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④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⑤,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俗称“窝棚”。③顾:然而,可是。④豕:猪。⑤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去:___________

(2)盈:___________

(3)方:___________

(4)负: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惟有小刀不盈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屠户面对狼的进攻所采取的反击方法。

4.你认为屠户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离开(2)满(3)才(4)背

2.(1)只有一把小刀不满一寸长。

(2)狼全身胀得像牛,大腿直伸不能弯曲,嘴张着合不上。(意对即可)

3.“捉之,令不可去。”“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4.机智、勇敢、果断。

5.示例: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 (答案不唯一)

篇9:狼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2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这则故事节选自课文《狼》,作者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文章选自《 》,该书名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目似瞑 (2)前狼假寐

(3)狼亦黠矣 (4)亦毙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小题4】.屠夫最后为什么能刀劈两狼?读过这则寓言故事,你领悟到了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2分)蒲松龄,《聊斋志异》

【小题2】(4分)(1)闭眼 (2)睡觉 (3)狡猾 (4)杀死

【小题3】(2分)过了一会儿, 一只狼径直走开, 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在前面坐下了。(注意“去”“少时”“犬”的翻译。)

【小题4】(4分)要想战胜敌人,不仅仅要勇敢,还要有智慧,善于思考。再狡猾的动物也战胜不了人,因为人有动物没有的'智慧。(意思对即可。)

篇10:狼阅读答案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止有剩骨 止__________________

恐前后受其敌 其__________________

一狼洞其中 洞__________________

屠自后断其股 股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蒲松龄如何看待狼?你怎样看待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通“只”;代词,代狼;打洞;大腿。

2.(1)屠夫用刀肆狠的头。又砍了好几刀终于杀死了狼。

(2)狼也是攻猾的动物,却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作者由“狼”写到“禽兽”,是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更深广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

5.狼子野心;狼心狗肺。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奖耳。

示例:狼是一种驳猾、凶残的动物。或:狼是大自然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物种,它对维持生态平街起看报重要的作用。

篇11:狼阅读答案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这篇古文节选自《 》中的《狼三则》,作者: , ()代著名文学家,世称: (4分)

2.解释下了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 (2)顾野有麦场 顾:

(3)其一犬坐于前 犬: (4)一狼洞其中 洞: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这篇课文给你哪些启示?(3分)

答案:

1、《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 聊斋先生

2、(1)通“止”,只有,仅仅 (2)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3)像狗一样 (4)打洞

3.(1)才知道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2)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花招能有多少呢?只是增添笑料罢了。

4、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决不能妥协退让,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无野心的狼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狼阅读答案参考

2.无家别的阅读答案

3.《命运无轨道》阅读答案

4.《狼的另一面》阅读答案

5.无言之美节选阅读答案

6.《一夜无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7.《苟富贵无相忘》阅读答案及答案

8.《山羊和狼》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9.野性野心散文

10.守候野心作文

下载word文档
《无野心的狼的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