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义利观
“蜜桃牌黄桃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先秦儒家的义利观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
义、利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对范畴,也是先秦儒家所讨论的一个话题.从人性的角度来了解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可以得见先秦儒家已意识到人是义与利的综合体,义与利皆内在于人性之中.他们不否认人对感性物质生活的追逐,但认为对义的追求相对于对利的追求而言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基于此,先秦儒家更高扬对义的追求.在推崇义的前提下,他们用“以义制利”、“以义取利”、“以义生利”的原则协调二者关系.当二者发生冲突时,用“舍生取义”的原则来解决矛盾.先秦儒家这一理论对塑造民族精神,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保持人性的完整、人格的崇高都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作 者:黄文红 田正波 作者单位:黄文红(湖北大学,文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田正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湖北,丹江口,442700)
刊 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4(2) 分类号:B22 B222 关键词:先秦儒家 人性 义 利篇2: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精神及其得失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精神及其得失
先秦儒家在义与利的价值关系中是主张以“义”为重的,但并没有将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只不过是主张人们对利的追求应当以“义”为指导,强调“义”对“利”的必要制衡。更为重要的是,“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是维护人的尊严与崇高之必需。先秦儒家批判利欲的主要锋芒是指向唯利是图和为政贪暴的'。先秦儒家对每个主体都循义而行、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的追求,对重义尚德的崇高人格的追求,都有着普遍的、恒常的价值和意义。
作 者:樊婧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基础部,山西 临汾 041004 刊 名: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7(1) 分类号:B82-02 关键词:先秦 儒家 义利观 以义制利 义以生利篇3:先秦道家义利观探微
先秦道家义利观探微
先秦道家对义利关系持超然的态度,试图超越世俗的义利,寻求一种永恒的.价值标准,以实现个体存在的最高价值.从形式上看,这似乎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义利观,但就其内容实质而言,又确实蕴含着对义利关系的深刻见解,可以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义利观.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来看,先秦道家轻视个人的物质利益和生活享受,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与修养,含有推崇自然之义的因素,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思维视角.
作 者:许青春 朱友刚 作者单位:许青春(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02)朱友刚(山东省志办公室,山东,济南,250011)
刊 名: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年,卷(期): 13(5) 分类号:B223 关键词:先秦 道家 义利观篇4:先秦儒道义利观探究
先秦儒道义利观探究
义利观所反映的是人生价值观的基准,通过对先秦儒道二家的义利观进行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先人古老而深邃的智慧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消极遁世,儒家的天下为公与道家的.个体隐逸恰恰形成了对立与互补.先秦儒道二家两种截然相反又相通互补的观点在中国传统义利观形成的过程中不断糅合而又互相对立,构筑了传统义利观的主线.
作 者:陕鹏 鞠桂芝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TRADE UNIONS' AMMINISTRATION CADRES 年,卷(期): 13(6) 分类号:B22 关键词:义利观 先秦儒家 先秦道家篇5:传统儒家义利观考辨
传统儒家义利观考辨
“义”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位居“仁”之次,其解甚多.归结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为本体之“义”,二为义理之“义”,三为适宜之“义”.在中国思想史上,却忽略了其间的差别,并将“义”与“利”绝对地对立开来,从而导致对传统儒家义利观认识的.偏颇.这其中既有文本本身的原因,亦有诠释过程中问题.因此,对其作进一步的考辨不仅是必要的,且具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 者:宋开之 赵鹏 作者单位:宋开之(河海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8)赵鹏(铜山县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江苏,铜山,221008)
刊 名: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5(4) 分类号:B222 关键词:传统儒家 义利观 考辨 合宜 适度【先秦儒家的义利观】相关文章:
3.儒家经典名言
4.儒家经典读后感
10.和儒家有关的成语故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