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论文

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论文

2022-05-28 08:54: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啵啵芋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论文,欢迎参阅。

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论文

篇1: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论文

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论文

第1篇:探讨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方案

近视眼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屈光状态。《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第二大问题。目前仍缺乏对近视的病因、发病机制的正确认识,临床上对于减缓近视眼发展尚无有效的干预措施,而高度近视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如青光眼、视网膜剥离和失明,这将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很多研究表明近视眼的发生与较少的户外活动有关。因此有人提出在现阶段,延长户外活动的时间,可能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措施。然而,在中国农村进行的一项研究曾报道户外活动时间和近视眼之间无明显的关系。所以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其有效性。本研究主要对北京市小学生实施延长户外活动时间的干预措施,观察6个月后的近视进展程度,对干预措施的效果做出评价,探讨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方案。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首先从北京市16个区县中随机抽取2个城区(宣武区、朝阳区)和3个郊区县(房山区、通州区、昌平区),每个区县抽取1所小学。所抽取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中自愿参加小学生近视眼干预活动,并签署家长知情同意书的小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干预活动期间患有远视眼和沙眼、青光眼等眼部疾患的小学生不包括在内。个体干预措施包括延长户外活动时间、控制电子设备使用、佩戴低度凸透镜3种,学生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自愿选择干预措施。最后纳入本次研究的学生共2375名,年龄6~13岁,其中男生1204名,女生1171名;~五年级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1.6%,17.8%,22.1%,18.6%和19.9%。其中选择1种干预措施的有1038名,2种干预措施的有882名,3种干预措施的有144名。本论文以仅选择延长户外活动时间一种干预措施者为试验组,以未选择任何干预方法的311名学生为对照组,仅对延长户外活动时间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1.2方法

1.2.1户外活动干预的具体措施每天保证户外活动时间累计3.5h以上,包括上学来回路途时间、课间休息时间、体育课时间、放学后回家户外活动。由学校和家长共同监督。

1.2.2近视界定标准采用非散幼刺下计算机验光的屈光度作为近视的诊断依据,并采用刘菊对6001名3~15岁儿童非睫状肌麻痹下近视眼阳性界值的结果,作为近视眼与否的判定标准。其中双眼中只要有一眼为近视即被诊断为近视;两只眼中有一只眼为远视且另一只眼不为近视判断为远视;两只眼均不近视或远视判断为正视。

1.3质量控制在项目开始之前(6月)以及干预完成之后(月底),征得家长和学生本人的同意后,由专门的培训人员于基线和终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计算机验光。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和与视力有关的活动的情况;计算机验光检查由专业验光师使用经过鉴定校准的台式计算机自动验光仪进行验光。

1.4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两组基线情况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干预的效果评价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协方差分析。以干预后的视力情况(1=近视;0=正常)作为因变量,基线时的`右眼等效球径(计量资料)作为协变量,是否延长户外活动时间(1=是;0=否)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考虑到近视的发生在男女间存在差异,故再按性别分层后进行分析;以干预6个月后的右眼等效球径作为因变量,基线的右眼等效球径作为协变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与否作为自变量,组内回归齐性检验满足条件时做协方差分析。

2结果

2.1基线调查结果单纯选择延长户外活动时间人数共295人,对照组311人,两组基线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5);延长户外活动时间组右眼等效球径均值为(-0.54±1.38)D,近视患病率为22.5%;对照组分别为(-0.63±1.34)D,2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Y2值分别为-0.906,2.180,P值均>0.05)。

2.2个体干预效果分析

2.2.1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对小学生患近视眼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不进行性别分层分析时,延长户外活动时间组的小学生患近视眼的OR值为0.586(95%C/=0.402~0.853)。按性别分层后,延长户外活动时间组的男生患近视眼的OR值为0.513(95%cC/=0.297~0.885)。2.2.2右眼等效球径值改变的协方差分析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右眼等效球径值的改变情况,组内回归齐性检验显示自变量与协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521),满足协方差的分析条件。不进行分层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右眼等效球径的均数大于对照组。按性别分层后,结果显示,男生试验组降低了近视发生的可能(P<0.05),而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研究采用延长户外活动时间的个体干预措施,对北京市小学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视力干预,对干预6个月后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结果均表明小学生应该尽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男生在这方面更应该注意,防止近视眼的发生。

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研究也同样表明延长户外活动的时间有减缓近视发病的可能。Deng等63对147名6~18岁儿童近视眼的发病情况进行队列研究发现,非近视眼儿童在上学期间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10.95±5.95)h/周]高于近视眼儿童(8.25±6.25)h/周],他们还认为,对于近视儿童和非近视儿童来说,在暑假期间延长户外活动的时间能够显着减慢视力的发展进程。Rose等67比较了新加坡(628例)、悉尼(124例)的6~7岁华裔儿童中近视眼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提示户外活动是近视的保护因素。Guggen-beim研究了户外活动时间和躯体活动本身与儿童近视眼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眼的发病有更大的联系。随着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多,眼球可以接受更多外界的自然光线,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Smith等69在研究新加坡青少年户外活动与近视眼患病之间的关系时,认为户外活动保护视力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户外光线相比室内较充足,户外自然的光线使得视野变得宽广,视物变得清晰。

本研究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项目干预时间只有6个月,可能会影响到结果指标的观察效果,因此有必要继续延长干预时间,进一步评价干预的实施效果。其次由于调查规模和范围较大,调查时间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因此无法进行散雍蠹扑慊验光检查,部分因睫状肌调节过强造成的假性近视无法排除,使近视患病率可能略高于实际水平。

第2篇: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效果

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视、电脑的普及、学生学习负担的加重等,使得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于近视若不进行有效防治,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增高,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也会接踵而至,而高度近视更是当前主要的致盲因素之一,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目前,除了近视流行病学与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外,青少年近视的预防、视力的保护也成为医疗卫生机构、国家教育机构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显示,近视眼的好发群体为7~17岁的儿童、青少年,10~15岁更是发病的高峰期,多数集中于初中阶段。本文随机选取两所学校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市两所中学初一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其中一组为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另一组为对照组,不做护理干预。观察组学生共536名,男生289名,女生247名,年龄10?14岁,近视学生共321名;对照组学生共557名,男生297名,女生260名,年龄11?14岁,近视学生共329名。两组学生近视程度见表1。两组资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干预前先对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测,同时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平时用眼情况,并做好记录。对照组不予以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可采取定期健康讲座、宣传手册、视频、广播等。向学生、老师、家长普及预防近视的知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3观察指标对所有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观察,检测护理前及护理干预后3年观察组学生的视力,并做相应的用眼情况与近视认知情况调查。按屈光度将近视分为如下三类:轻度近视<―3.00D,中度近视一3.006.00D,重度近视>一6.00D。用眼情况及近视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采取自制问卷形式,主要涉及视力保护相关知识测评,共25题,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学生用眼习惯越良好,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填写。

1.4统计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近视发生率为53.17%,对照组为68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用眼与近视认知评分为(91.35土11.35)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

3讨论

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学生近视患病率目前已高居世界第二,在亚洲部分国家与特定近视患病率更是高达70%。影响青少年视力发育的因素有很多,有研究认为主要因素有遗传与环境及行为两方面。但对于大多数单纯性近视眼而言,环境及行为因素占到绝大部分。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习压力大: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传统应试教育仍未改变,导致学生间存在激烈的升学竞争,学习压力大。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过长,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受压状态。(2)不良用眼习惯:大多数学生都存在不良用眼习惯,连续用眼时间过长,看书姿势不端正,如近距离看书、躺卧位看书等,周末长时间看电视、打游戏、上网等。(3)营养不均衡:现在的孩子多存在挑食、偏食的坏习惯,加大了患近视的可能。钙、锌、铬等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八、B、C、D、E都是眼部发育不可或缺的成分,挑食、偏食与长期摄入精制食品都会造成孩子缺乏这些必须物质,引起眼部发育不良。(4)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电视、电脑、手机等过度使用都会对眼部造成伤害。

根据以上原因,本文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起到了满意的效果。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通过讲课、发放宣传手册、定期专家讲座等方式向学生普及眼部健康知识。内容包括眼部的结构、视觉的形成,洋细介绍近视的发病原理与发病机制,着重介绍眼保健操的重要性与正确做法。(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坚持每天做适量体育锻炼。注意保持健康的阅读习惯,阅读、写作业时,注意离书本保持33cm距离、胸口离桌缘10cm,不坐车、走路、躺卧看书,不在阳光直射或光线较弱的情况下看书、写字。用眼50min后休息10min,看电视、上网、打游戏的时间控制在2h以内。(3)合理安排膳食,饮食均衡,多食用富含钙、锌、铬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少食甜食。(4)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视疲劳时可眺望远处,尽量多做些户外运动。(5)如有近视要及时合规佩戴眼镜。多数学生认为佩戴眼镜会使度数变得越来越高,造成眼球突出、鼻梁塌陷等,因而不愿意佩戴眼镜。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宣传时要着重介绍佩戴眼镜的重要性,消除学生的顾虑。(6)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做好老师及家长的工作。不要安排过多的学习任务,平时学习、生活方面提醒孩子注意合理用眼。

本文结果表明,通过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学生的近视发生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提高其对近视的认知度,值得推广应用。

篇2:如何预防近视眼,如何预防近视眼作文

如何预防近视眼,如何预防近视眼作文

近视的预防并不容易,以下各项努力,也许有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对于已发生近视者,也有助于减缓度数之加重。

1、保持健康的身体:注重均衡的营养、适度的运动及休息。避免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影。注意锻炼身体,多参加户外活动,合理饮食,并补充足够的钙、磷及维生素,少吃甜食。

2、防止眼睛疲劳:延长视线距离、扩大视野。“望远是防近视之本”,故应千方百计“向远看”。已有人指出,各种近视的设计均无特异之效,室外活动、极目远眺即可代替一切。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的工作。除了眼睛要有充分的休息外,充足的睡眠可以减少眼睛疲劳。

3、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适当的照明、良好的纸质、清晰的印刷、大小适当的字体、合适的桌椅高度。不要在震荡、晃动的状态下如乘车、走路时阅读;

我国近视发病率位居世界之首。最近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而大学生高达76.74%。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它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用眼习惯等诸多方面有关,因此预防近视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社会预防;如今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不断增高,这与社会科技技术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电视机、电子计算机、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儿童和青少年近距离用眼的频率。另外,现在学校、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孩子们的功课越来越重,升学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花在书本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患近视的比例要比非毕业班的多。所以首先要取得社会的支持、帮助和理解,其次是减少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学习压力减轻一点,使孩子在眼球发育过程中相对轻松一点。

二是学校预防;首先是学校的环境设施:教室宽敞明亮,灯光分布科学合理,桌椅的'高度适宜;其次,学校要定期开展视力检查,加强眼保健的教育,宣传、督促学生认真做眼保健操;最后,定期调换座位……,只要是有效的方法我们都要用。

三是家庭预防;家长要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灯光用8-15瓦日光灯或25-40瓦灯泡为宜。其次是注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坐姿端正,眼离书本约1尺,写字之手离笔尖约1寸左右,看书每小时休息15分钟,眼睛离电视屏幕距离是电视屏幕对角线的5倍等。在饮食方面家长还要为孩子们眼睛的健康提供全面的营养。

四是自身预防;作为一个孩子,一个学生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眼肌的调节力;自觉做眼保健操;不挑食、不偏食;早睡早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自觉保护自己的眼睛。

篇3:良好习惯预防近视眼

为什么我们身边的近视低龄化情况会如此严重呢?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眼睛健康,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导致了近视,但是家长大多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视力,当发现孩子近视后,却总是责备孩子。当发现孩子近视后不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就直接选择了配戴眼镜,本来是假性近视却由于过早地配戴眼镜,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近视。还有的家长寄希望于做手术,手术很可能会带来并发症,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视力健康。还有的家长寻求非医疗机构或非眼科医生进行盲目治疗,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耽误了孩子的治疗。近视是不能根治的,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治疗改善,所以家长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防治观念,才能有效帮助孩子避免近视的产生。

未雨绸缪,防治近视

预防近视眼,养成10个习惯非常重要:

其一是用眼习惯,尤其是看书写字时,颈前屈很容易导致近视眼,家长应当帮助娃娃养成良好坐姿,让娃娃颈部保持直立姿势很重要;

其二是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要保证充分的睡眠以及适度的休息,学校要妥善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休息时间应该做眼保健操或户外运动,保证眼睛得到休息;

其三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头、洗脚,勤换衣服,并保持室内的清洁,注意通风;

其四要避免孩子偏食或暴饮暴食,以摄取适当的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鸡蛋、肝等;

其五要精神愉快,勿抑郁烦恼,多参加文化活动;

其六,持续用眼一小时要进行休息;

其七是要在充足的光线下用眼,且在使用台灯的时候光线最好是从人的左侧照过来。

其八要注意在读书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其九孩子应该做定期检查视力,避免耽误治疗;

最后中小学生要杜绝电子游戏,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也不要超过2小时。对于视力的防治,家长和孩子应该齐心协力,家长要加强监督,孩子要增强防范意识,这样才能有力地改善孩子的视力状况。

恰当方法,治疗近视

面对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我们现在大致有3种选择:一是配戴眼镜,二是进行近视手术,还有就是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就这3种选择而言,早发现、早治疗才是预防青少年近视的最佳方式。根据“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论,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就越有利于青少年的视力恢复,使他们远离病理性近视,真正拥有健康的视力。早期预防(未病先防)对有近视倾向和已经有假性近视的学生,尽可能早地采取正规的中医眼科干预方案,可把近视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视力健康。早期治疗(既病防变)对已经有近视的学生尽早采取专业的中医眼科治疗方案,通过局部治疗和整体调理,力争控制近视的发展、防止并发症和改善视力。

最后,提醒广大青少年朋友和家长,防治近视并不只是一句口头禅,更该从生活细节的点滴做起,养成护眼、爱眼的良好习惯,保证科学用眼、劳逸结合,才能真正拥有健康的视力。

篇4:学校预防近视眼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预防近视”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学校将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在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墙报、网站、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体育教师与卫生保健教师)要懂得防治近视眼的'知识,熟悉有关制度和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定期召家长学校培训班,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方法,积极争取和动员家长及社会的参与,扩大宣传效果,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并参与“防近”工作的良好局面。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预防近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成如下:

组长、副组长、成员

二、建章立制,强化保健

学校制订“预防近视”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化“预防近视”工作深入有效开展。建立学生用眼卫生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学生眼保健操的检查,随时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和用眼卫生习惯。合理安排好课程与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建立定期视力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的视力进行二次监测,并统计分析。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把每学期视力检测结果通知家长,督促家长一起教育与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形成良好习惯。建立健全班级学校“预防近视”考核制度,每天眼保健操检查结果纳入班级一日常规考核之中。

每天上午与下午的第一节课任课教师必须负责督促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在专用教室上课或室外上课的必须在上课地点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

学校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关于用眼卫生对环境的要求,切实改善学校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提供符合标准的教室采光要求以及照明设备,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教室黑板做到完整无破损、无眩光。

三、落实职责,专项考核

我校“预防近视”领导小组依据《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预防近视”工作职责,落实具体“预防近视”措施。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体育教师、任课教师等都要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明确各自职责,纳入各自岗位考核目标之中。

学校将在每学期初对全校学生进行视力监测,作为各班“防近”的工作基础,期末再进行监测,做好患病率、发病率、恢复率等各类情况的统计分析,进行分档管理,并将检测结果纳入教学管理。

篇5:预防近视眼安全教育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每个幼儿时时刻刻都在与自己的身体打交道,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活动“保护眼睛”就是在上述前提下设计的“探索我自己”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和保护眼睛的方法,学会正确应对一些突发意外,同时通过激发幼儿交流、表达,发展他们大胆自信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的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眼睛的基本常识。

2、不长时间看电视,看书、画画姿势正确。

3、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4、引导幼儿学习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5、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掌握保护眼睛的一些方法。

难点:让幼儿知道日常生活中正确与不正确的用眼行为。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向家长了解保护眼睛的有关常识。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讲谜面:黑黑亮亮两颗珠,一开一合像窗户。白天开门夜关闭,能看电视能看书。(谜底:眼睛)。

请幼儿互相看对方,猜出谜底。

2.讲故事《保护眼睛》,了解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的伤害。

教师:咪咪的视力为什么减退啊?引导幼儿讨论咪咪视力减退的原因。

教师:你们每天在家看电视吗?看电视时间时间长吗?知道咪咪的烦恼后,你们看电视适应注意什么?

3.引导幼儿了解造成视力减退的其他原因及保护眼睛的有关常识。

1.请园内一位戴眼镜的教师向小朋友介绍自己近视的原因和戴眼镜后感到的不方便。

2.结合幼儿日常生活,讨论其他对眼睛造成伤害的原因。

3.结合挂图,教师告诉幼儿保护眼睛的方法。

4.听指令做动作 ,强化幼儿对不正确行为的认识。

如教师说看书、画画、看电视,幼儿做相应的正确姿势。

篇6:如何预防近视眼?近视眼吃什么好?

如何预防近视眼?近视眼吃什么好?

近视眼吃什么好?

1、含蛋白质高的食物

就巩膜来说,它能成为眼球的坚韧外壳,就是由于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构成很坚固的纤维组织。巩膜虽有一定的坚韧性,但在眼轴前后径部位仍比较弱。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全部必须氨基酸。

2、含锌量丰富的食物

近视眼患者身体中明显的缺少铬和锌两种物质,所以近视眼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含锌的食物,比如肉类、黄豆、黄鱼、杏仁、紫菜、奶粉、海带、肝类、羊肉等这些含锌和铬比较多的食物。

3、含钙量高的食物

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也是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钙的含量较高对增强巩膜的坚韧性起主要作用。食物中牛骨、猪骨、羊骨等动物骨骼含钙丰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他如乳类、豆类产品、虾皮、虾米、鸡蛋、油菜、小白菜、花生米、大枣等含钙量也较多。

4、补肝益肾的食物

这些食物主要有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蜂蜜、虾、鱼、肉、蛋等。

5、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虽然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在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用食疗方法治疗近视时,应适当多补充些维生素A、B1、B2、C、及E。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蛋、奶、肉、鱼、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

篇7:如何预防近视眼说明文600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眼睛要从小做起。我们眼睛还非常娇嫩,未发育完善,只要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那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我想提醒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正确使用眼睛,预防近视。不良的用眼习惯,都可能引起眼睛疲劳,导致近视。如看书写字姿势不好、距离太近、时间太长、光线不好等。要预防近视,就应该做到科学用眼,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须保持33厘米;连续看书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一会儿,或向远处眺望片刻。不要在光线不足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L或在走路、乘车时看书,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每天做好两次眼保健操,还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打乒乓球,可以调节眼部的血液循环。每天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至少9-10小时。看电视的时间也不要过长,眼睛与电视机的距离应在2米以上。最后,还应做到讲卫生,爱清洁,勤洗手,不用手揉眼;毛巾、脸盆、手帕等用具要和大人分开;游泳后滴眼药水。加强预防传染性眼病,如果一旦得了传染性眼病,要及时治疗。同学们,为了让你的眼睛更加健康、明亮!希望你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吧!新学期开始了,王磊换了个一个戴着眼睛的新同桌——赵莉。下课了,王磊故意挤了赵莉一下说:“特大新闻,我班有了一个‘四眼鱼’哟。”说完,自己就捂着嘴,在一旁偷偷地笑。赵莉和颜悦色地说:“你不要嘲笑我,你不好好保护眼睛,你也会带眼镜的。”王磊满不在乎地说:“呵,我的眼睛特别好,乐意怎么看书,就怎么看,一点问题也没有,还能象你?真是的。”第三节课后,赵莉放下笔,随着美妙悦耳的音乐声,做起了眼保健操。而王磊呢,也不做操,正在那哼哼歌呢!赵莉好心地说:“王磊,你快点做眼保健操呀。”王磊懒洋洋地说:“我的眼睛好,用不着做。不象你这个‘四眼鱼’,还得做操。”说完,嘿嘿一笑。赵莉很生气,不再理睬他了。上自习时,赵莉按老师的要求写作业,她眼睛离书一尺左右,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而王磊呢,猫着腰,偏着头,写一会,玩一会,没有一个正确姿势。日复一日,一晃,三个月过去了。赵莉始终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而王磊呢,过去的那些坏习惯一点也没有改。慢慢地,赵莉眼睛不花了,而王磊却渐渐感到看不清东西了。这一天上自习,赵莉发现王磊老是低着头,躲着自己。赵莉很纳闷儿,便向王磊那边凑了凑,想看个究竟。这时王磊猛地抬起了头,没好气地说:“看什么看,我和你一样了,也戴上了眼镜了。”还没等赵莉答话,王磊又说:“咦,你的眼镜怎么没了?”赵莉笑着说:“我坚持做眼保健操和正确的写字姿势,我的眼睛好了,所以就把眼睛摘掉了呀,你这是……”王磊看了看赵莉,后悔地说:“都怪我,当时不听你的话,才落得了这样的后果。”赵莉和蔼地说:“不要后悔,你只要象我一样,养成用眼的好习惯,不久,你的眼睛也会矫正过来的。”从此,王磊改掉了过去的坏习惯,认真做眼保健操、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过了一段时间,终于也摘掉了眼镜。

篇8:如何预防近视眼说明文600字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逐年增加,据全国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近视检出率小学生为40.89%,比增加9.22%,初中生为67.33%,比20增加9.26%,高中生为79.2%,比年增加2.04%。同时,近视患者的年龄也呈越来越小的趋势,有的甚至已经拓展到儿童甚至是学龄儿童。此外,近视高发年龄大大提前,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小学生7-10岁就开始进入近视高发年龄,12岁便达到发病最高峰。因此,最好在7岁前就开始预防近视。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非常严峻,那么其实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近视呢?杨晓副主任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近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首先,遗传因素不可忽视。根据中山眼科中心的双生子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对近视的作用和影响占70%以上。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近视者,那么小孩患近视的危险因素增加。其次,环境因素也相当重要,近距离工作、不正确的读写姿势、视环境不良、户外运动不足及营养因素等都会导致近视。一项关于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行为发生率统计结果显示,用眼距离过短占90.7%、作业时间过长占78.5%,趴在桌子上读写占63.1%。而如今,由于学业负担重,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明显减少,大大增加了学生近视的几率。

篇9:如何才能有效预防近视眼

有效预防近视眼的方法

一、 用眼法

1.用眼不宜过长,每40分钟休息一次。

2.眼部不适时应立即休息。

3.不宜在强光下看书,写字,应在光线不太强不太弱时写,应该休息时注意时间,不宜太短。

二、饮食疗法

§ 防近视三类食物不能缺,含钙、铬和硬质食物。缺钙会造成视力发育不良(牛奶、豆制品、鱼虾、骨);

§ 铬元素使发育中的眼球保持渗透压的平衡(谷物、肉类、乳酪、蛋黄);

§ 吃硬质食物咀嚼时可增加面部的吃硬质食物咀嚼时可增加面部的肌肉包括眼肌的力量,促使眼肌具有调节晶状体的强在能力(胡萝卜、水果、豆类)。

三、眼保健操

§ 眼珠运动法

§ 热冷敷交替法

§ 眼睛体操

§ 看远近法

四、预防近视小常识

1)经常做眼保健操。

2) 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

3) 不在室外光线刺眼处读书,不在受到光线直射处读书,光线最好从左边照射过来。

4) 看书写字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左右,需设安排眼睛休)息时间。

5) 使用电脑不宜连续超过两小时。

6) 看电视时要注意高度应与视线相平;眼与荧光屏的距离大于电视尺寸的5倍,室内应保持适宜光度。

7)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过多吃甜食。

8)必须注意个人用眼卫生,保持眼睛周围清洁。

9)建议注意饮食营养,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羊肝、猪肝、鸡蛋、牛奶、胡萝卜、蔬菜等。提倡户外活动性休息,经常进行远眺,每日3—4次,每次起码要五到十分。

预防近视的注意事项

避免连续看近时间过长。注意阅读、写字、操作电脑等连续看近40分钟后应休息,看远10至15分钟。尽量控制每天累计看近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

注意用眼卫生,遵照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保持约一尺(33厘米)的距离,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的距离,眼睛距离电脑屏幕不应少于60厘米。不要躺着看书、电子产品或边走边看。

注意改善需要长时间看近的环境。室内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墙面不要反光过强;在家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选择黄灯或真正没有屏闪的LED白炽灯,放在书桌左上角45度,位置以不直接照射眼为宜。

尽量少玩需要长时间看近的游戏,增加室外活动,眼睛适度休息。家长及老师应鼓励孩子改变游戏方式,多做室外活动。

在学习中注意适当选择使用听来代替阅读,以减轻眼睛看近负荷。

如果在持续看近的时候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烧感或异物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说明已经出现视觉疲劳症状,要立即停止看近,可以做眼保健操,还可以用湿热毛巾热敷双眼来缓解视觉疲劳。如视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近视的原因

1.环境光线亮度

对于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工作引起的视力衰退,最有效的办法是注意用眼卫生。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视力下降和光线不佳(太暗、太亮)有关,特别是在用眼强度很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环境光线亮度(照度)不合适。很多时候光线太暗,也有些时候是光线太强。虽然,国际上和中国对于不同场合的光线照度都是有标准的[7][8] ,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对于保护视力的帮助不是那么直接。

通常,光线不合适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所处环境内的光线本身不合适(过亮/过暗);二是由于身体姿态(如坐姿或头姿)不正确将光线挡住,让本来合适的光线照到目标区域时变暗了;三是环境光线亮度也会很快变化(如每天早/晚时分、多云天/阴雨天的自然光)。另外,不同应用场景对照度的要求不尽然相同,而且,即使亮度相同,人眼对不同光源(如自然光和电灯光)的感觉也很不一样。因此,普通民众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确不容易判断光线是否合适。

当然有专业设备可以测光线亮度,且测量精度高,但只测量光线照度,而不告知测得的光线照度意味着什么,以及适合于哪些应用场景,因此更适合于专业人士。相对而言,一些护眼光度笔考虑了人眼对光线感觉的复杂性,在各种不同用眼模式和不同的光源下,将测量所得光线照度数据,根据国家标准[8] ,转换为容易理解的、符合实际应用情况的指示和报警信息(如太暗、偏暗、合适、偏亮、太亮等),让普通民众在学习、工作中可以很方便地改善照明情况,从而保护视力。

2.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大部分学生的视力下降不是病理性的,而是眼睛调解机能的减退。在不佳的环境光线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视力下降、近视加深的重要原因。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 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 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所谓真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因此,保护视力,首先要克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等。每次专注用眼的时间控制在50-60分钟以内。

3.用眼姿势

避免在车上、走路时、躺着时看书。走路时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调节的频度和幅度,容易引起眼疲劳。另外,躺在床上看书时,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 一致,书本上的光线亮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加重眼睛负担,日久导致近视。

4.户外活动/运动

人的眼睛是太阳光线下逐步进化的光学系统,让学生的眼睛尽量多的吸收自然光照,有更多的视远时间,对保护学生视力非常重要。而多一些户外的活动/运动,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还可以帮助放松眼部肌肉/神经,其对视力保护作用不言自明。

篇10:近视眼的原因和预防

1.近距离工作/阅读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视近负荷是单纯性最重要的原因。视近负荷包括过近用眼及视近时间过长。近距离工作是近视形成原因之一。

经过研究发现,经常阅读时间过长的学生患近视眼的几率要远远的高于阅读时间段的学生。近距离的阅读或者工作时间越长,近视眼进展的就越快,阅读及近距离工作时间越多,近视眼进展也是越快。

同胞间屈光度一致性随其年龄差的增加而减小。相差2岁的比数比(OR)为5,相差10岁的只有2.5。因同胞之间无论差几岁,其遗传背景是相似的,对比数比随年龄差增加而减小最合理的解释是,年龄相差小的同胞比年龄相差大的同胞所暴露的环境更相近。

2. 营养及饮食

饮食对身体的发育起重要作用。不少人认为营养不良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可过早出现正视化,从而容易发展成为近视眼。研究表明素食者近视眼的患病率高。近年来研究表明,高糖、高蛋白及某些微量因素缺乏和近视眼的形成可能有关。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发铜及锌含量发现弱视患者、异常眼轴者及远视力差者锌/铜比值明显低于正常视力者。

另有研究发现发展成为近视眼的儿童在能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和C、磷、铁和胆固醇等均显著低于未发展成近视眼组儿童。

3. 地区差异及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近视眼的患病率要远远地高于乡村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就变得越加明显。因为农村的生活接近自然而且空气质量也是非常的好。近视眼和平时的生活环境、水平以及饮食都有关系的。而且,相对来说,农村学生用手机和电脑以及看电视的机会也比城市学生少。

4. 照明与阅读姿势

关于光线对人眼影响的研究意见不一致。上海曾观察10所重点中学学生使用台灯后的视力变化,指出不良的局部照明方式严重影响视力。环境与作业面的亮度对比越大,越易引起视力疲劳。白炽灯对视力的影响要比荧光灯大。也有研究认为照明和近视眼无关。

篇11:近视眼的原因和预防

1、科学正确的用眼

青少年学生和儿童读书写字要注意“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走路或乘车时不要看,不要躺着或趴着看,劳逸结合,用眼时间不要过长,应每隔50分钟左右休息5~10分钟。

2、注意用眼卫生

不要长时间近距离读写、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等,一般看40分钟休息5~10分钟,尤其是电脑、液晶电视对眼睛的伤害是很大的,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近视眼。

3、要多做运动

青少年学生在学习阶段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为消除视疲劳应经常性望远,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每天坚持做保健操,以达到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4、饮食要合理

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眼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眼度数的增加。

【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论文】相关文章:

1.预防近视眼实施方案

2.预防近视眼安全教育教案

3.中班预防近视眼安全教案

4.预防近视眼主题班会教案

5.预防中小学生溺水直播观后感

6.老年人常患病护理干预论文

7.偏头痛患者中护理干预论文

8.糖尿病足护理教育干预研究论文

9.中小学生预防结核病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10.全国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心得感悟

下载word文档
《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的干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