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试题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试题

2024-07-20 07:40: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路过左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试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试题,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试题

篇1: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试题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5分 )

1. 420÷60=(420÷10)÷(60÷10) ( )

2. 45÷9=(45+3)÷(9+3) ( )

3. 63÷7=(63×5)÷(7×5) ( )

4. 72÷24=(72-8)÷(24-8) ( )

5. 120÷5=(120×100)÷(5×10) ( )

二、填空题(1-6每题 2分, 7-8每题 4分, 共 20分)

1.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2倍,积( )

2. 被除数缩小8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 )

3.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6倍,商( )

4. 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2倍,积( )

5. 两个数的商是50,如果被除数缩小5倍,除数扩大5倍,商是( )

6. 两个数相乘的'积是6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4倍,积是( )

7. 根据第一题得数,求出下列各题得数.

11250÷375=( )

112500÷3750=( )

112500÷375=( )

1125000÷3750=( )

8. 根据第一题得数,求出下面各题得数.

54÷9=( )

540÷90=( )

5400÷900=( )

54000÷9000=( )

三、简算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8分 )

1. 632+199=

2. 890-498=

3. 450÷3÷5

4. 125×32=

5. 36×25=

6. 630÷15÷6

四、计算题(1-3每题 3分, 4-6每题 4分, 共 21分)

1.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1200÷700=

2. 7791÷(10000-9629)

3. 557460÷(5×163)

4. 计算并利用乘除法间关系验算.

45123÷507=

5. 计算并验算.

14080÷160=

6. 计算并验算

7003×106=

五、应用题(第1小题 8分, 2-3每题 9分, 共 26分)

1. 一个粮库要运走1200袋大米,已运走480袋,剩下的用3辆汽车来运,平均每辆汽车运多少袋大米?

2. 甲乙两人同时从村里出发去县城,甲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乙骑车每小时走18千米,2小时后,甲乙二人相距多少千米?(用两种算术方法计算)

3. 用两个水管同时向水中放水,大管每小时放15吨,小管每小时放13吨,经过8小时把水池放满,这个水池能装多少吨水?(用两种算术方法计算)

篇2: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试题

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

2.圆的对称轴有( )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 )条。

3.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

4.( )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5.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

二.判断。

1.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

2.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

3.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 ( )

4.正方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

三.选择。

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① 等边三角形 ② 正方形 ③ 圆 ④ 长方形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 长方形 ②平行四边形 ③圆 ④ 半圆

3.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第( )种画法。

① ② ③

四.作图题。

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五.应用题。

1. 一只大钟,它的分针长40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2. 通过一座桥,直径是1.2米的车轮需转500圈,这座桥长多少米?

3. 某体育馆有一个圆形的游泳池,池的`周长是100.48米,它的直径应是多少米?

5. 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6.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7.某种自行车轮胎滚动一周的长度是157厘米,这种自行车轮胎围成的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用铁皮剪成一个圆环,内圆半径4厘米,环宽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篇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单选题(每道小题7分共14分)

1.每千克桔子3.5元,每千克苹果2.8元,妈妈买了3千克桔子和2千克苹果,一共花了多少元?正确算式是[]

A.(3.5+2.8)×(3+2)B.(3.5+2.8)×3

C.3.5×2+2.8×3D.3.5×3+2.8×2

2.汽车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出发6小时到达乙地,从乙地返回甲地时,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6.75小时才能返回甲地.求汽车往返甲乙两地时的.平均速度.正确算式是[]

A.(45+40)÷2B.(45+40×6.75)÷(6+6.75)

C.(45×6+40×6.75)÷(6+6.75)

二、填空题(16分)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三、口算题(30分)

4÷0.5=

7×2.1=

8.89+0.1=

24×0.25=

0.1÷0.01=

2.4×0.8=

9×0.4=

10×0.01=

30.2-3.02=

4.3-0.25=

1-0.82=

9.6÷0.3=

2.6×0.01=

0×25.4=

4.8×0.4=

四、应用题(每道小题10分共40分)

1.粮店上午卖出12袋面粉和8袋大米.每袋面粉重50千克,每袋大米重42.5千克.粮店上午共出售粮食多少千克?

2.一辆汽车0.4小时行驶了1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往返于AB两地共用了7.2小时.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筑路队修筑一条长64.5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3天,平均每天修6.5千米,剩下的每天比原来多修2.5千米.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

4.建筑工地共需97.5吨水呢,3小时共运来水泥37.5吨,剩下的要4小时运完.平均每小时运多少吨?剩下的平均每小时比前3小时平均每小时多运多少?

篇4:小学四年数学第三单元练习试题

小学四年数学第三单元练习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90平方厘米=平方米

87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平方米8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2.7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2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3公顷=平方米

2.三角形的面积是42平方分米,底是12分米,高是.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3米,下底2米,高2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米;与它等上、下底之和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8分)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挤压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减少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 _______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2.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________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梯形

3.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中 ________总是相等的.

A.高;  B.面积; C.上下两底的和

4.在右图中,平行线间的三个图形,它们的面积相比 ________

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

B.三角形的面积大

C.梯形的面积大

D.面积都相等

四、填表(每格3分,共24分)

五、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每题5分,共10分)

六、应用题(每题5分,共35分)

1.三角形的底边长26米,比高长16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2.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瓜地,底长22.6米,高18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栽瓜苗45棵,共栽多少棵?3.有一堆水泥,上层放24包,最下层放30包,共有7层,这堆水泥共多少包?4.人民医院制作底和高都是0.8米的救护包扎用的三角巾.用长6.4米,宽1.6米的白布可以做多少块这样的三角巾?5.小军的平均步长是0.64米,他从家到小林家,去时走了168步,回来走了170步,小军家离小林家大约有多少米?6.一块梯形的地面积为45平方米,下底是10米;上底是5米,求它的高是多少米?7.某茶园有一块长方形地,共栽种96000棵茶树,平均每棵茶树占地0.5平方米,这块地合多少公顷?已知长方形的宽是100米,长

篇5: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计算:

1、口算(10分)

50×90=20×4÷20×4=4×4-4÷4=11+9×2=(15+3-6)÷4=

26+2-26+2=300×23=590×2=80×70=(300-100)÷50=

2、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27分)

135÷27+12×41620-1320÷60+80(85+14×5)÷5

520÷[13×(43-33)]490÷[210÷(360÷12)][160-(75+38)]×107

45+61+39+5525×5×4×2125×(8×5)×7

二、选择题。(共14分,每空2分)

1、正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A、一定是B、不一定是C、一定不是

2、右图三角形一部分被纸遮住了,请你说出它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3、“人”字梁的'结构利用了()。

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三角形内角和180度C、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互不相等,其中最小的一个内角是45度,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

5、把36-10=26,26÷13=2,3×9=27,2+27=29,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是()。www.

A、(36-10+3×9)÷13=29 B、(36-10)÷13+3×9=29

C、36-10÷13+3×9=29 D、(36-20)÷13+3×9+27=29

6、下面的等式,错误的是( )

A、74+26÷2×30 B、440-40×8+80

=100÷2×30 =440-320+80

C、600÷40-15+10 D、600÷(40-15)+10

=15-15+10 =600÷25+10

7、下面各算式去了括号后,左右不相等的是( )。

A、224+(112+56)=224+112+56

B、224-(112-56)=224-112+56

C、224×(112×56)=224×112×56

D、224÷(112÷56)=224÷112÷56

篇6: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填空简单我细心。(24分)

1、在中,两个外项是()和( ),两个内项是( )和( )。

2、24的约数有()个,从中选择4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比例是();

3、写出两个比的比值是比例是()。

4、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平方米。

5、从1、2、3、4、5、6、7、8、9、10这十个自然数中,选出4个组成一个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6、已如3、4、12三个数,再添一个能组成比例的数,所组成的比例是()。

7、在一副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泰州到南京的距离是5.4厘米,泰州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8、在比例尺1: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座大桥长7.2厘米,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米。如果小明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从桥上通过,需()分钟。

8、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若3a=4b,那么=(),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是4和5,则两个内项可为()()或()()。

9、在:4,12:1,1:12中,能与:3组成比例的是()。

10、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2厘米,它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1、如果把一个长1.2毫米的零件,在图上用24厘米表示,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它属于(放大、缩小)比例尺。

12、把比例尺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是()。

1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0,其中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

二、众里寻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4:3B、3:4C、:3D、:

2、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长的.线段表示30千米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1:1500B、1:150000C、1:15000D、1:1500000

3、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是1:2,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A、1:2B、1:4C、1:8D、1:16

4、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是()。

A、l:20OB、l:2000  C、l:2000OOD、l:2000000

5、下面()是比例。

A、4×5=2×10B、χ:3=7:5C、ɑ:b=C

6、一个制服厂生产一批童装,每天生产350件,8天可完成任务;如果每天生产400件,多少天可以完成?设χ天可以完成。正确列式是(    )。

A、   B、400χ=350×8    C、350:8=400:χ

三、聪明豆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比是1:1。()

2、如果a×2=b×3,那么a:b=2:3。()

3、实际距离是40千米,图上距离是5厘米,幅图的比例尺是。()

4、在:χ=:中,χ=()

5、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

6、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解比例。(  )

四、计算小能手

1、直接写得数。

4/

9×3=5÷1/

3=1/

2÷1/

3=1/

3×2=3/

8÷3/

4=1/

2+1/

3=2/

7×(1/

4+1/

3)=2/

7×3/

9÷2/

7=100×29%=0.625×0.4=

2、脱式计算。

(1/

3+5/

7×2/

15)÷(4-2/

3)=6×3/

4+4×75%=5.6×0.25=8×(20-1.25)=

3、求比值。

3:1/

4=1.5小时:45分=

4、化简比。

5/

8:5/

9=7/

2吨:750千克=

5、解方程。

30%χ+35%χ=χ-20%χ=40χ=12(2+3χ)=42χ=1/

4:1/

12=15:χχ=

篇7: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填。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在○里填上“>”、“<”或“=”。

425÷45○10

374÷12○10

608÷21○30

565÷11○50

3.计算798÷19时,可以把“19”看作( )来试商,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是( )位数。

4.在除法算式60÷12=5中,如果除数除以4,要使商仍是5,被除数应( )。

5.□÷□=9……27,除数最小是( ),这时被除数是( )。

6.计算[175-(49+26)]×23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7.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20×( )<172

40×( )<315

90×( )<643

( )×80<504

( )×28<214

( )×78<747

8.要使□63÷5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

9.甲数是乙数的14倍。①如果乙数是28,那么甲数是( )。②如果甲数是70,那么乙数是( )。

10.根据84÷12=7,请运用商不变规律,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二、我会选。

1.下列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 )

A.325÷33

B.564÷47

C.594÷60

2. 516除以( )的数,商是一位数。

A.大于51

B.小于51

C.等于51

3. 300÷40=( )

A.7……2

B.7……20

C.70……2

4. 除数是23,商是28,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A.695

B.671

C.666

5.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与560÷40=14相等的式子是( )。

A.(560×4)÷(40÷4)

B.(560÷10)÷(40÷10)

C.(560+40)÷(40+40)

6. 4米长的铁丝约重200克。同样的铁丝重4000克,它可能约是( )米长。

A.100

B.20

C.80

三、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80÷20=

420÷21=

120÷12=

320÷80=

1400÷70=

840÷20=

240÷81≈

350÷68≈

294÷29≈

961÷19≈

2.脱式计算。(能简算要简算)

71×19+322÷23

[540-(89-21)]×45

7000÷25

34×28+34×72

120+480÷(83-23)

4000÷125

四、我会解决生活问题。

1、某化肥厂生产化肥1000吨,运出28次,还余下104吨。平均每次运出多少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朋友去栽树,12人栽144棵。照这样计算,增加7人可以多栽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辆汽车12小时行960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比自行车多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末大扫除。全班同学分成了3个小组,每个小组20人,最后班长统计一下,一共擦了180玻璃,平均每人擦几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地相距是5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2时行了200千米,照这样计算,到乙地还有几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组织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美术小组175人,是书法小组人数的5倍,艺术小组350人,它的人数是书法小组的多少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试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试题

一、填空。

1、(   )+45=55+(   ),这里运用了加法(   ),用字母表示是(   )。

2、(4+2)×25=(   )+(   ),这里运用了(   )律,用字母表示为(   )。

3、124+35+76=( + )+35 (   )×34+(   )×66=28×( + )

2000÷125÷8=2000÷( ○ ) 456-(78+56)=456-○ ○

2100÷14=2100○ ○ 99×56+56=( + )×

4、一个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2个来回,他游了(   )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27+33+67=27+100 (   )

2、134-75+25=134-(75+25) (   )

3、1250÷(25×5)=1250÷25×5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6+72+28=56+(72+28)运用了 (   )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四、计算。

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60+140+245 102×99 1200÷25÷4 645-(180+245)

32×18-8×32 565 -272-128 4×60×50×8 88×125

2、先计算,再用交换律进行验算。

五、应用题。

1、果园里有1268棵果树,其中梨树475棵,枣树325棵,剩下的.是苹果树。苹果树有多少棵?

2、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3、有32箱苹果,每箱20千克,每千克苹果5元,这些苹果一共能卖多少钱?

4、四年级参加植树活动,四(1)班有23人参加植树,四(2)班有27人参加植树,平均每人植树5棵,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试题】相关文章:

1.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2.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3.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4.小学数学第七册期末试卷

5.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自测题

6.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试题

7.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题

8.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9.初中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试题

10.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单元测试卷

下载word文档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