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1册第1单元试题
“小飞鱼的叮叮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1册第1单元试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1册第1单元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1册第1单元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1册第1单元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 2分 共 4分 )
1.
2.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积一定比原来的数小。 ( )
二、填空题(第1小题 1分, 2-6每题 2分, 第7小题 3分, 共 14分)
1.
2.
3.
4.
5.
6. 0.1的倒数与0.4的倒数相加, 和是( ).
7. 在括号里填上“>”,“<”或“=”.
当a≠0时
(1)a乘以真分数,a( )积
(2)a乘以带分数,a( )积
(3)a乘以1,a( )积
三、口算题( 10分 )
四、简算题( 4分 )
五、计算题(第1小题 3分, 2-5每题 4分, 共 19分)
1.
2.
3.
4.
5.
六、文字叙述题(第1小题 3分, 第2小题 5分, 共 8分)
1. 看图计算.
2.
七、应用题(第1小题 5分, 2-7每题 6分, 共 41分)
1.
2.
3.
4.
5.
6.
7.
篇2:数学第11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数学第11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初步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但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学习技能差,还没形成学习习惯,学习较吃力,还有个别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在教学中,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面向全体,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期初复习、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简单的统计(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圆、期末复习等。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重点:分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关键: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 分数除法
本单元教材是以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为基础进行教学的。学生理解、掌握了本单元的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打下基础。
重点: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关键:利用直观图,推导分数除法法则时,要把计算与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单元 简单的统计(五)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数据整理、制作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也是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同时,可以进一步形成统计思想,能用统计的思想分析获得的数据,提高初步的统计能力,进一步掌握统计思想。
重点:对统计图的分析和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难点:制作折线统计图
第四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两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基础上教学三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 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习一步计算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学习又为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突出解题方法。
难点: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第六单元 百分数
本单元是以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为基础,学习了本单元知识后,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难点: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关键:通过实例,讲清百分数的意义。
第七单元 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直线图形的认识、周长与面积计算以及低年级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大好基础。
重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难点:对圆周率“ ”的真正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关键:能真正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一些主要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乘、除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2、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答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3、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把统计图补画完整,会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4、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会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5、使学生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6、认识圆。会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7、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转变观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面向全体,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灵活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培养尖子生,对差生耐心辅导,促使其自觉学习。
4、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8、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五、教学进度表
篇3:数学第11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初步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但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学习技能差,还没形成学习习惯,学习较吃力,还有个别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在教学中,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面向全体,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期初复习、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简单的统计(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圆、期末复习等。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重点:分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关键: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分数除法
本单元教材是以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为基础进行教学的。学生理解、掌握了本单元的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打下基础。
重点: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关键:利用直观图,推导分数除法法则时,要把计算与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五)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数据整理、制作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也是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同时,可以进一步形成统计思想,能用统计的思想分析获得的数据,提高初步的统计能力,进一步掌握统计思想。
重点:对统计图的分析和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难点:制作折线统计图
第四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两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基础上教学三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习一步计算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学习又为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突出解题方法。
难点: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第六单元百分数
本单元是以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为基础,学习了本单元知识后,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难点: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关键:通过实例,讲清百分数的意义。
第七单元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直线图形的认识、周长与面积计算以及低年级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大好基础。
重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难点:对圆周率“”的真正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关键:能真正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一些主要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乘、除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2、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答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3、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把统计图补画完整,会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篇4:数学第11册教学计划
5、使学生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6、认识圆。会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7、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转变观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面向全体,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灵活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培养尖子生,对差生耐心辅导,促使其自觉学习。
4、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8、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篇5: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试题附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试题(附答案)
一、水果店有480千克水果,其中苹果占,苹果有多少千克?3天卖出全部苹果的,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二、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驶的路程比全程的还多50千米,已知全程是900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行?
三、青草晒干后质量会减少23,一个畜牧场割了66吨青草,晒干后剩下的干草重多少吨?
四、某玩具厂计划生产150万件福娃,第一天完成了计划的15,第二天完成了计划的.23,两天相差多少件?
五、某商场某月的上半月的营业额是480万元,下半月比上半月增加了14。下半月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答案:
一、480×=180(千克)180×=150(千克)
二、900×=410(千米)900-410=490(千米)
三、66×(1--)=22(吨)
四、150×=70(万件)
五、480×()=600(万元)
篇6: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
1.84%读作( );百分之一百三十五写作( )。
2.王明和李新同学进行抛掷硬币的实验。王明抛100次,正面向上有48次,李新抛50次,正面向上有26次。王明抛硬币正面向上次数是抛掷总次数的( )%,李新抛硬币正面向上次数是抛掷总次数的( )%。
3.李庄村种植的果树全部成活,成活率是( )%。
4.王庄村计划种树500棵,实际种树600棵,实际完成计划的( )。
5.刘庄超额完成计划种树任务的10%,表示刘庄实际完成种树计划的(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运输公司四个车队计划各完成10吨的运输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如下,完成任务最多的车队是( )。
A.一队完成95%
B.二队完成110%
C.三队完成100%
2.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1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加工零件数量最少的是( )。
A.甲完成了23%
B.乙完成了28%
C.丙完成了19%
3.“已修公路长度占公路全长的68%”,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已修公路68千米
B.假如公路全长是100千米,已修公路是68千米
C.公路全长共100千米
4.林庄村去年共植树400棵,成活396棵。成活率是( )。
A.96% B.98% C.99%
5.一次会议上,出席35人,缺席5人,出勤率是( )。
A.87.5%B.20%C.85%
6.1米的38%和3米的12.5%比较,( )。
A.1米的38%长
B.3米的12.5%长
C.一样长
7.50克盐溶解在2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 )。
A.25%B.20%C.80%
一、填空题。
1.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体,它有( )个面是正方形,有( )个面是长方形。
2.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都是( )形。
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4.是从物体的( )面看到的图形;是从物体的( )面看到的图形。
5.小明在草地上连续拍摄了正在行驶的一辆汽车的一组照片。
下面三幅照片按照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是( )。
6.观察下面三张照片,然后回答问题。
这三张照片从远到近的排列顺序是( ),其中( )号照片应该是在树下拍到的。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排在一起,分别从正面、左面两个方向看,至少有一个方向能看到两个正方体。( )
2.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只能摆出一种立体图形。( )
3.站得越高,望得越远。( )
4.在路灯下散步走向路灯时,影子会变长。( )
5.两个人分别站在两个方向给同一建筑物拍照,他们拍出的照片可能是一样的。( )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72%与72/100的读法完全相同,意义也相同。( )
2.用甲数除以乙数,可以求出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
3.六年级完成了浇树任务的120%,就是超额完成浇树任务的20%。( )
4.五年级学生参加劳动的'人数占五年级总人数的100%,就是五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劳动。( )
5.38.62%读作百分之三十八点六十二。( )
6.抽查一批机器零件,有100个合格,1个不合格,合格率约是99%。( )
四、小数、分数、百分数互化。
1.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0.38 0.027 1.035 3/4 7/8
2.把下面的百分数先化成最简分数,再化成小数。
54% 32.5% 125% 0.45%
五、解决问题。
1.利民粮店5月份销售面粉300吨,6月份销售面粉450吨。
(1)5月份销售面粉大约是6月份销售面粉的百分之几?
(2)6月份销售面粉是5月份销售面粉的百分之几?
2.一个植树小队去年植树500棵,结果有8棵没有成活。成活率是多少?
3.李师傅对一批机器零件做抽样检查,从抽查的80个零件看,有78个合格,2个不合格。
(1)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多少?
(2)不合格率是多少?
4.李大伯家的一块菜地,种西红柿的面积占菜地面积的38%,种黄瓜的面积占菜地面积的3/8。哪种菜占地面积大?
5.甲、乙两地之间公路长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行了全程的18%。已行路程多少千米?
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百分之八十四 135% 2.48 52
3.100 4.120% 5.110%
二、1.B 2.C 3.B 4.C 5.A 6.A 7.B
三、1. 2.√ 3.√ 4. 5. 6.√
四、1.38% 2.7% 103.5% 75% 87.5%
2.54%=27/50=0.54 32.5%=13/40=0.325
125%=5/4=1.25 0.45%=9/=0.0045
五、1.(1)300÷450≈66.7% (2)450÷300=150%
2.(500-8)÷500×100%=98.4%
3.(1)78÷80=97.5% (2)2÷80=2.5%
4.3/8=37.5% 38%>3/8 西红柿占地面积大。
5.150×18%=27(千米)
篇7: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同步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同步试题
一、填空。
1、12个1/a是( );24的1/b是( )。
2、在计算 + × ,应先算( )法,得( );后算( )法,得( )。
3、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4、李行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1/5,3天看了全书的( )。
5、比30多1/8的数是( );比36少1/2的数是( )。
二、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4个a相加,可以写成 a+a+a+a ,也可以写成 a×4 。 ( )
2、1米的1/3和3米的1/3相比,一样长。 ( )
3、1+ 1×4 = 1×4 = 4 。 ( )
4、冰箱的数量相当于电视机的7/8 ,冰箱的数量比电视机少1/8 。( )
三、对号入座。
1、“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 3/8 ”,( )是单位“1”。
A、小羊
B、大羊
C、无法确定
2、小东在小华的西偏北35 °,小华在小东的( )方向上。
A、西偏北35°
B、东偏北35°
C、东偏南35 °
D、东偏北35°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 ,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1/10
B、9/10
C、11/10
4、12×(1/4+ 1/3)=3+4=7,这是根据( )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4 ,求面积的算式是( )。
A、20×3/4
B、20× 3/4+20
C、20×(20× 3/4 )
6、比35的 2/7多9的数是( )。
A、19
B、14
C、1
四、解决问题
1、六年级图书角有图书270本,借出1/3,借出多少本?
2、甲、乙两人要加工60个零件,上午甲加工了这批零件的1/2,乙加工了这批零件的 1/2,甲、乙两人上午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3、一块长方形的地,长16米,宽是长的1/4,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学校上个月用水70吨,这个月节约1/10,这个月学校用水多少吨?
5、聪聪原来有72张邮票,她把1/8送给了明明后,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你知道明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吗?
篇8:六年级第11册教材介绍
六年级第11册教材介绍(03年)
一. 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与去年相比,变动不大。本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共选编了30篇课文,其中18篇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6个单元练习。还安排了6篇选读课文及6个语文趣味活动。书后附有生字表、认读字表。
指导思想:教材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使他们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感和思维。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爱美的情趣。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教材内容力求增强时代信息,贴近社会生活,适应时代精神和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充分利用当代优秀文化资源。
2.改变过分地强调语文知识教学与训练的编排方式,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3.努力构建语文教材灵活开放的体系,为教师、学生留有选择、更新、拓展的空间。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在保证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适当调整、补充、重组有关的教学内容。
4.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
5.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参照教参的有关部分,特别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能根据阅读和习作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
2.用硬笔写字有一定速度,抄写汉字每分钟不少于15个,字迹工整。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阅读其他文章,稍作准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250字。
4.能根据需要收集、整理、运用有关的资料。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逐步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5.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仿写课本剧。40分钟能完成350字左右的习作。课内习作8次(篇)。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6.能认真专心地听话和广播,理解主要内容,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稍作准备,能围绕一个意思当众做2分钟左右的发言,态度大方,语句比较通顺连贯。能比较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
三、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小学教学.计划的规定,六年制小学六年级语文每周7课时(含习作、写字)。
精读课文:18篇 45――50课时 (每课2――3课时)
略读课文:12篇 12――14课时 (每课1课时)
单元练习:6个 12课时 (每个2课时)
习作: 8次 16――22课时 (包括讲评)
写字: 每周1课时
教学进度:(仅供参考)
周次
时间
授课内容
1
9月1―5日
1顶碗少年2我们和我
2
9月8―12日
3卖荸荠的小姑娘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5☆古诗四首
3
9月15―19日
练习1 6将相和
4
9月22―26日
7鸟的天堂 8永生的眼睛
5
9月29―30日
9☆只有一个地球
6
10月8―10日
10☆我的心事 练习2
7
10月13―17日
练习2 11江姐 12伟大的心
8
10月20―24日
12伟大的心13我爸爸说14☆大仓老师
9
10月27―31日
15☆两幅不同的画 练习3 16林海
10
11月3―7日
16林海 17松坊溪的冬天 18仙人掌
11
11月10―14日
18仙人掌19☆海滨仲夏夜20☆香山红叶 练习4
12
11月17―21日
练习4 21再见了亲人 22梅花魂
13
11月24―28日
23古诗四首24☆山泉流过的地方25☆把我的心脏
带回祖国 练习5
14
12月1―5日
练习5 26晏子使楚 27夜莺之歌
15
12月8―12日
27夜莺之歌 28螳螂捕蝉 29☆公输子为鹊
16
12月15―19日
30☆机器人出诊 练习6
17
12月22―26日
总复习
18
12月29―31日
总复习
19
1月5――9日
总复习、考试
20
1月12―15日
考试、阅卷、登统
说明:9月1日开学,并正式上课。本学期自年9月1日――1月15日,共19周零4天。
四、重点部分教材介绍
(一)关于精读课文
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方法,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形成良好的`语感和习惯的主要凭借之一。教学时,应注意: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秋季,我区一年级新生全部参加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使用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尽管我们六年级不是课改年级,但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每位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认真落实新课标,用新的理念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程强调对人的关注,课堂教学将变成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历程,可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就不再是教师指向学生单向的,而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双向的,甚至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活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从权威变伙伴,从灌输变启发,从包办变放手,从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来看,看似教师的作用降低了,其实,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提高了。那么,教师如何来适应这种更高的要求呢?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自己的需要,教师不能因为自己怎么理解就怎么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而教,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都应该基于学生“学”的需要,而不是老师“教”的需要。所以,教师的表述应该是“因为学生认为(觉得、需要)……,所以我……”,而不是“我觉得学生应该……”。
其次,教师的行为要转变。(1)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而不仅仅是教给知识,知识教不完,而启蒙后的智慧可以自己发现和生成知识。而在教学现实中,教师多习惯的、或者急着要“帮”学生,则会很快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回答或纠正。因此,鼓励教师重在启发,不仅仅是给予!(2)平等交流。要把课堂变成情感的课堂,教师要下大力气。学生在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在愉悦、平等的氛围中,才能缩短和老师的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创新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让我们记住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愿我们的老师都能由只提要求到多给关怀,由单向知识传授到双向感情交流,由一味的指责到千方百计的让学生尝试成功,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教师的素质要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涉及到很多方面,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很多,但笔者认为教师最需要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里,我们要学会反思,什么是反思?绝不是简单的“想一想”。在一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每天我们下班的时候或者发现问题的时候想一想就是反思。其实,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反思,是需要确定的主题、具体而可操作的方式、情感的投入等因素,而且,它需要坚持,成为教师行为习惯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素质,还要有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这是教师与学生达到真正平等的基础。教师要能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来接受来自学生的各种声音,同样需要有批判的精神去挑战自我,包括自己的观念、认识、行为习惯等,再创和生成新的自我,这也是改革者必备的素质,尤其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仅仅要求人们适应已经到来的变化,还要求人们在思索和探索中主动寻求新的变化和再创造,而这一切,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是无法实现的。
2.加强朗读、默读的训练,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注重语感的培养。此要求看似“习以为常”,但如果能逐一落实,必有收效。本册教材许多课文在课后的作业中,均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如精读课文中1、2、3、7、11、12、13、16、17、18、21、22课,共12课,占精读课文的66%。编者安排此项要求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要加强朗读的指导,朗读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情感,要给足读的时间,更要研究读的目的以及如何指导朗读。指导朗读时要特别珍视学生个性的理解、体验和感受,要注重读的层次和效果。
默读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是终身受益的一种学习能力。要 使学生潜心读书,
篇9:四年级数学第3单元试题
一、填空。
1、8×9×5=8×()×96×(5×7)=6×()×()
2、18×24+18×76=()×(+)
(25+8)×4=()×()+()×()
3、73+93+27=73+27+93是根据()
4、由左边的算式推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13×2=2613×10=13013×12=()
25×4=10025×34=()
二、判断正误。对打√,错打×。
1、78×99=78×100-1()2、78+99=78+100-1()
3、96×15=96×10×5()4、45×14=45×2×7()
5、28×60=28×6×10()6、32×40=30×40+2×40()
7、451—99=451-100-1=350()8、450×86=3870()
三、在()里填=。
1、125×24()125×20×42、27×4×25()4×25×27
3、43×98()43×100-24、90×2()45×16
5、125×(4+8)()8×125+4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1册第1单元试题】相关文章:
7.瑞雪第1课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