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试题

2024-03-20 07:31: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榻糊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试题,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试题,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试题

篇1: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

1、1.28升=立方厘米2.8立方米=()立方分米

5平方米40平方分米=()平方米

2、做一个圆柱形铁皮汽油桶,求需要用多少铁皮,是求汽油桶的();求汽油桶的占地面积,是求它的();求汽油桶可以装多少汽油,是求它的()。

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底面积是8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4、一个圆柱侧面积是1⒉56平方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体积是()。

5、把一个圆锥体浸没在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盛有水的容器里,水面升高4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7、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如果圆锥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它们的体积相差16立方厘米。它们的体积之和是()立方厘米。

10、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体积是圆锥体积的(),是圆柱体积的()。

二、判断题。

1、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可盛水1立方分米,我们就说玻璃杯容积是1升。()

2、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圆柱与圆锥一定等底等高。()3、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扩大5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5倍。()

4、一个圆锥与一个长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圆锥的体积等于长方体体积的13 。()

三、选择题

1、用一个高36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厘米。

A36 B 18 C 16 D 12

2、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8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A、113、04 B、226、08 C、75、36

3、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表面积和体积都没变B、表面积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C、表面积变了,体积没变D、表面积没变,体积变了

4、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

A、2 B、4 C、8

5、把一个圆柱体削去18立方厘米,得到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A、29 B、18 C、27

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与高都分别相等,它们的体积差是24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8 B、32 C、36

7、把一根4米长的圆木截成三段小圆木,表面积增加8平方分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32 B、8 C、80

8、如果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该圆柱的高是圆柱底面半径的()。

A、3、14倍B、2倍C、倍

四、求下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五、解决问题

1、一台压路机的滚筒长1.6米,直径是0.5米。这台压路机滚动一周压过的路面是多少

2、一个圆锥形小麦堆,底面直径6米,高2.4米,每立方米小麦重1、2吨。这堆小麦重多少吨

3、把一个底面周长为12.56米,高为2米的圆锥形石子铺在长为5米,宽为2米的路上,大约能铺多厚

4、将一块棱长为6dm的正方体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如下图)。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5、把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9厘米的铁制圆锥放入装满水的桶里,将有多少立方厘米的水溢出

6、一个装满水的圆锥形容器,底面半径是20cm,高是12cm。现把容器里的水倒入长40cm,宽20cm的长方体水槽内,水槽的水深多少厘米

7、把一个底面半径5厘米、高6厘米的圆锥铁块放入到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完全浸没。已知圆柱的内直径是2cm。铁块放入水后,水面会上升几厘米

8、一根2米长的圆柱形木料,横截面的半径是10厘米,沿横截面的直径垂直锯开,分成相等的两块,求横截面的面积的人

篇2: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试题

一、神机妙算

1.直接写数

7 314 = 37 6 = 45 54 = 1.6 0.7 = 1313 =

514 514 = 18 52 = 13 0.15 = 37 78 = 12 13 13 12 =

2.脱式计算

165 3 45 259 54 45 (59 -12 13 ) 56

3.解方程

34 X = 56 23 X = 30 X - 23 X = 29

4.列式计算

①56除以8个 29 的和,商是多少? ② 一个数的 23 是60,这个数的 79 是多少?

二、填一填,我能行!

1.一本书小明看了45 。这句话中可以把( )看做单位1。

2.( )的倒数是47 ,( )没有倒数.

3.120千克是( )千克的 25 .

4.50的( )( ) 是35; 12 米是( )米的.45 ; ( )米是12 米的45 。

5.234 小时=( )小时( )分 3425 吨=( )吨( )千克

6.把89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 )米。

7.小丽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25 ,正好看了这本书的120页.

这本书有( )页。

8.王师傅用45 千克羊肉烤制了16串羊肉。平均每串用羊肉( )千克。

9.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 35 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以行驶( )千米,

行1千米要耗油( )千克。

10.比一比。(在○里填上或。)060s.com

37 13 ○ 37 37 2 ○ 37 425 1 ○ 425

37 13 ○ 37 37 2 ○ 37 1425 ○ 425

三、火眼金睛辨对错。

1.13 2 = 13 2 = 23 ( )

2.89 4 = 849 = 29 ( )

3.6吨的17 和7吨的16 一样重。( )

4.两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5.文艺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16 。文艺书的本数是单位1。( )

6.如果b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那么17 b = 17 1b 。( )

7.把23 千克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糖的13 。( )

四、精挑细选

1.A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 ① A25 ② A25 ③ A125 ]

2.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14 ,就是把这个数( )。

[ ① 缩小4倍 ② 扩大4倍 ③ 缩小 14 ]

3.a 67 =1、b 67 =1,那么a( ) b。

[ ① 大于 ② 小于 ③ 等于 ]

4.六一班有三好学生15人,相当于全班人数的13 ,全班有多少人?

列式是( )。

[ ① 15 13 ② 15 13 ③ 15 13 +15 ]

5.甲乙两筐苹果各24千克,从甲筐取出4千克放入乙筐,这时乙筐里的苹果是甲筐( )。

[ ①75 ② 25 ③ 27 ④ 67 ]

五、解决问题

1. 某工厂有女职工1008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 611 ,全厂职工共有多少人?

2. 一本故事书240页,小红4天看了全书的 23 ,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 果园里有桃树80棵,是梨树的 45 ,梨树又是苹果树的 23 ,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

4. 一列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经调查35 小时行驶30千米,相当于甲乙两城距离的518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5. 某网站对山东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满意的人数占总投票人数的35 ,不满意的占总投票人数的310 。已知满意的有6万人。

篇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认真填写。每空1分

1、14+14+14+……+14=×()=()

2、56与()互为倒数;()的倒数是1;0。25的倒数是()。

3、512小时=()分720米=()厘米425吨=()千克

910米的23是()米;14公顷的45是()公顷。

4、16×()=713×()=1713—()=()×0。3=1

5、在○里填上“<”、“>”或“=”。

67×59○675米的16○1米的5678×119○78

13×○1349×214○8×189×23○23×9

6、12个相加的和是();24的.23是();()和14的积是12。

7、边长12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8、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19,3天看了全书的()。

9、一堆沙土重吨,用去了13,用去了()吨,还剩总数的()()。

10、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9。

()的人数×59=()的人数

(2)女生人数比男生少59。

()的人数×59=()的人数

篇4: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认真填写。每空1分

1、14 +14 +14 +……+14 =( )×( ) =( )

2、56 与(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1;0.25的倒数是( )。

3、512 小时=( )分 720 米=( )厘米 425 吨=( )千克

910 米的23 是( )米; 14 公顷的45 是( )公顷。

4、16 ×( )=713 ×( )=1713 -( )=( )×0.3 = 1

5、在○里填上“<”、“>”或“=”。

67 ×59 ○67 5米的16 ○1米的56 78 ×119 ○78

13× ○13 49 ×214 ○8×18 9×23 ○23 ×9

6、12个 相加的和是( );24的 23 是( );( )和 14 的积是12。

7、边长 12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8、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9 ,3天看了全书的( )。

9、一堆沙土重 吨,用去了13 ,用去了( )吨,还剩总数的( )( ) 。

10、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9 。

( )的人数×59 =( )的人数

(2)女生人数比男生少59 。

( )的人数×59 =( )的人数

二、判断对错。每题1分,

1、任何自然数都有一个倒数。 ( )

2、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 ( )

3、一个西瓜,小东吃了 ,小华吃了剩下的 ,两人吃的西瓜一样多。 ( )

4、1吨的712 和7吨的 一样重。 ( )

5、因为a×b=1,所以a和b互为倒数。 ( )

三、精心选择。每题1分,

1、在下面的选项中,互为倒数的是( )。

A. 与0.5 B. 和7 C.1 和1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用去了13 ,另一根用去13 米,剩下的铁丝( )。

A. 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哪根长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 ,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110 B.910 C.1110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4 ,求面积的算式是( )。

A.20×34 B.20× 34 +20 C.20×(20× 34 )

5、× 的积( )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四、细心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7 ×2 = 35 ×1 = 34 ×13 = 12×34 = 528 ×7=

18×16 = 5-37 = 724 ×314 = 13 ×0= 56 ×12=

2、计算:(12分)

42×928 = 944 ×11= 2324 ×869 =

1516 × ×15 = 910 ×23 ×56 = 54 × 18 ×16=

3、列式计算:(12分)

(1)89 的 34 是多少? (2)120千米的 是多少千米?

(3)32个苹果的14 是多少个? (4)

五、灵活解题。

1、列式计算:(8分)

(1)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行了全程的 45 ,行了多少千米?

列式:

(2)甲数是56,乙数是甲数的 17 ,乙数是多少?

列式:

(3)一块长方形地,长42米,宽是长的57 。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列式:

篇5: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29分[5+4+4+4+12]

1、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是直线,( )是射线,( )是线段。

2、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钟面上(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3、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4、1周角=( )平角=( )直角 1平角=( )直角

5、把下面这些角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

920 340 1150 860 150 1210 1350 900 640 1600 390 990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5分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①一条直线长6厘米。

②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③钟面上4时整,分针和时针成钝角。】

2、我们用的三角板上有一个( ),两个( );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 ),两个( )。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④平角 ⑤周角】

3、( )﹥( )﹥( )﹥( )﹥( )

【①平角 ②钝角 ③锐角 ④周角 ⑤直角】

4、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 )度。

【①15 ②60 ③90 ④120 ⑤180】

5、下面各角中,( )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①5 ②10 ③15 ④20 ⑤25】

三、“实践操作”显身手。56分

1、过A点画一条射线,然后在这条射线上截取一段2厘米长的线段。

A

2、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3、(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55度的`角。 (2)画一个130度的角。

A

4、下面的角是( )度,以A为顶点,在这个角内画一个45度的角。

A

5、量出下面各角分别是多少度,并在图上标出来。再写出它们各是什么角。

( ) ( ) ( ) ( )

6、左图中有( )条射线,组成了( )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篇6: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

一、计算题(共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40÷6=

120÷30=

24×5=

360-360÷6=

90÷18=

560÷70=

6×15=

312-55-45=

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0分)

627÷33=

224÷28=

720÷68=

966÷42=

3、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1)400-400÷50

(2)38×(480÷16)

(3)130+70×16

(4)(240+760)÷40

二、填空题(共18分)

1、754÷63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2、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3、一个数除以16,商是20,余数是10,这个数是()。

4、40×□<161,□最大填()。

5、15商是(),商是最大的()位数。

6、一个数除以5,商是12,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7、()÷40=14……39

483÷()=9……6

篇7: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精选

一、计算题(共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40÷6=120÷30=24×5=360-360÷6=

90÷18=560÷70=6×15=312-55-45=

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0分)

627÷33=224÷28=720÷68=966÷42=

3、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1)400-400÷50(2)38×(480÷16)

(3)130+70×16(4)(240+760)÷40

二、填空题(共18分)

1、754÷63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2、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3、一个数除以16,商是20,余数是10,这个数是()。

4、40×□<161,□最大填()。

5、15商是(),商是最大的()位数。

6、一个数除以5,商是12,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7、()÷40=14……39483÷()=9……6

8、因为25的4倍是100,所以()÷4=25()÷25=()。

9、240÷80=()()是80的()倍。

10、39个十除以4个十,商是()个十,余数是()个十。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200÷30=6……2。()

2、6×4÷6×4=1。()

3、因为□÷△=☆……〇,所以△=(□-〇)÷☆。()

4、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5、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除数×商+余数”的和是否与被除数相等。()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A、两B、三或两C、三或四

2、甲数÷乙数=12……19,乙数最小是()

A、12B、19C、20

3、甲数÷乙数=3….2。如果把甲、乙两数都扩大10倍,那么甲数÷乙数等于()….()

A、32B、320C、3020

4、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商()

A、一定是两位数。B、一定是一位数。C、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5、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

A、调大B、调小C、不变

6、640里面有4个()

A、120B、160C、80

7、把除数42看作40来试商时,初商容易()

A、偏大B、偏小C、不变

8、653÷82中把82看作80来试商时,会出现()

A、初商偏大B、初商偏小C、初商正好

9、在☆×△=□中,正确的是()

A、☆=△×□B、△=□÷☆C、□=☆÷△

10、被减数除以减数加差的和,商是()

A、1B、2C、无法知道

五、解决问题(,共32分)

1、一堆石子有78吨,每次运13吨,几次运完?

2、某养鸡场每天收鸡蛋240个,12个鸡蛋放1盘,5盘放1箱,这养鸡场一天收的鸡蛋放多少箱?

3、某电脑公司运来738台电脑,已经卖了15天,还剩168台没有卖,问平均每天卖多少台?

4、红光饲养场养了小鸡427只,母鸡338只,鸭子17只,问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

5、小红从家到少年宫用了8分钟。

(1)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到学校走了6分钟,从少年宫到学校有多少米?(3分)

(2)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分?(3分)

6、小东家去年四个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

季度一二三四

用电量(千瓦时)267222270213

他家去年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篇8: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一、读出下面各数。

708500 读作: 70000508读作:

100090009 读作: 5060032 读作: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个、十、百、千、万是( )

A、计数法 B、数位名称 C、计数单位

2、在49□43850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A、0~4 B、0~5 C、5~9

3、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六。

A、6 B、7 C、8

4、用三个7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读数时,一个0也不读出来,这个数是( )。

A、777000 B、700077 C、707070

三、判断:

1、94200这个数字中的9所站的数位是万。 ( )

2、四万零三百写作40000300。 ( )

3、整数的计划单位只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 )

4、100000―1 99999+1 ( )

四、比较大小。

72108 ○ 1357900 617000 ○ 62万 10110 ○ 9999

4762504 ○ 4762513 四千万 ○ 九百九十万 89001○ 89101

篇9: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⒈2升=立方厘米⒍25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2、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它的字母公式是v=()。

3、一个圆柱体,把它削成一个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削去部分的()。

4、一个圆柱体,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与这个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

5、圆柱的侧面展开可得到一个(),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6、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底面积是8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7、一个圆柱侧面积是1⒉56平方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体积是()。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4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9、圆柱的体积=(),用字母表示是v=()。

10、把一个圆锥体浸没在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盛有水的容器里,水面升高4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8分)

1、、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柱体的体积就扩大4倍。()

2、如果圆柱体的高与底面周长相等,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3、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体积相等。()

4、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可盛水1立方分米,我们就说玻璃杯容积是1升。()

三、选择题。(8分)

1、一根圆木锯成三段,一共增加()个面。

①2②3③4④6

2、一个圆锥体积是1⒉56立方厘米,比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立方厘米。

①⒍28②1⒉56③2⒌12④3⒎68

3、(1)做一节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

(2)做一只圆柱形的柴油桶,至少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的()。

(3)一只圆柱形水桶能装多少升水,是求水桶的()。

(4)一段圆柱形铁条有多少立方分米,是求这段铁条的()。

①表面积②侧面积③体积④容积

4、用一个高36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厘米。

①36②18③16④12

四、计算。(29分)

用简便方法计算(9分)

(1)32×0.25×1.25

(2)8×-3÷-

(3)8×+

2、脱式计算(12分)

(1)+(1-)×

2)÷×14

(3)5-5×+

4)(÷3-0。1)×(1-)

五、求体积.(单位:分米)

六、应用题。(35分)

挖一个圆柱形蓄水池,底面半径是5米,深是4米,这个蓄水池可蓄水多少立方米?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桶,高是30厘米,底面半径是10厘米,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用进一法,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形,它的横截面周长是⒊14米,长是⒈5米,每滚一周能压多大的路面?如果转100周,压过的路面有多大?

4、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半径是3米,高是5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5、把一个高是50厘米的圆柱形木料,沿底直径把它切成两个相等的半圆柱,每个切面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那么原来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一个从里面量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体容器中,装了深10厘米的水,现在里面放入一个圆柱体的铁块,铁块完全浸入水中,水面上升了2厘米,那么这个圆柱形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7、一个圆锥形的稻谷堆,底周长12。56米,高1。5米,把这堆稻谷装进一个圆柱形粮仓,正好装满.这个粮仓里面的底直径为2米,高是多少米?

。一根2米长的圆柱形木料,横截面的半径是10厘米,沿横截面的直径垂直锯开,分成相等的两块,每块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以上就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全部内容供学生参考!

篇10: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位置与方向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知识点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小学数学0的相关知识点

数学0的含义

1、没有任何东西

2、数轴的前点(原点)

3、可以表示分界

4、可以表示起点

5、可以起到占位作用

0是奇数还是偶数

0是一个特殊的偶数(国际数学协会规定零为偶数;我国也规偶数定零为偶数)。它既是正偶数与负偶数的分界线,又是正奇数与负奇数的分水岭。

小学规定0为最小的偶数,但是在初中学习了负数,出现了负偶数时,0就不是最小的偶数了。

哥德巴赫猜想说明任何大于二的偶数都可以写为两个质数之和,但尚未有人能证明这个猜想。

0的相关知识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是0,0的绝对值是0,0的平方根是0,0的立方根是0,0乘任何数都等于0,除0之外任何数的0次方等于1。0不能作为分母出现,0的所有倍数都是0。0不能作为除数。

篇11: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20分)

1、“在空气中,氧气占15 。”,表示( )是( )的15 。

2、比80米多 12 是( )米;300吨比( )吨少 16 。

3、小时=( )分 千米=( )米

4、实际比计划增产 ,实际是计划的( );今年比去年节约 ,今年是去年的( )。

5、“红花朵数的 23 等于黄花的朵数”是把( )的朵数看作单位“1”,关系式是( )。

6、正方形的边长是25 米,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7、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每段绳子长( )米。

8、一根电话线用去58 后,还剩6米,这根电话线原来有( )米。

9、20千克奶糖,卖出它的 后又卖出 千克。共卖出( )千克。

10、五(1)班男生是女生的56 ,女生占全班的( ),男生占全班的(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甲比乙多18 ”,也可以说是“乙比甲少18 ”。 ( )

2、1米增加它的18 就是118 米,3千克增加它的16 ,是316 千克。 ( )

3、一堆煤运走了34 ,还剩下14 吨。 ( )

4、20千克减少110 后再增加 110 ,结果还是20千克。 ( )

5、一桶油用去它的 15 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0分)

1、18米的13 与( )米的15 一样长。

A、6 B、30 C、15 D、20

2、两袋奶糖,第一袋吃了16 ,第二代吃了16 千克,两袋奶糖吃掉的( )。

A、一样多 B、第一袋多 C、第二袋多 D、无法比较

3、把10克糖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占水的( )。

A、111 B、110 C、19 D、18

4、电视机原价1000元,先提价10%,再降价10%,这时与原价( )。

A、一样多 B、比原价高 C、比原价低 D、无法确定

5、如果X÷ = ,那么 X=( )

A B C D

四、计算。(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4-715 = 35 ÷745 = 29 ×12= 0× 712 + 18 =

14 +15 = 23 ÷32 = 551 ×17= 34 ×56 ÷56 ×34 =

2、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 + - )×12 23- 89 × 34 ÷127 ÷7+ ×

( 23 + 15 )× 113 ] 425 ×23+ 425 ×67 ( - )× ÷

3、解方程。(9分)

X-27 X=1516 1-29 X=35 916 ÷X=38

4、列式计算。(4分)

(1)

五、解决问题。(30)分

1、实验学校有男生90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79 ,实验小学一共有几人?

2、玩具厂原计划生产电动玩具6000件,实际比计划多生产15 。实际生产电动玩具多少件?

3、某商场一件上衣90元,是裤子价钱的 ,一套衣服多少元?

4、果园里有桃树300棵,是苹果的树的34 ,梨树是苹果树的35 。梨树有多少棵?

5、明星小学新建教学大楼,实际造价45万元,比原计划节约了110 。原计划造价多少万元?

6、一件商品原价240元,现商场搞促销活动打八折出售,现价多少钱?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篇12: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

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观测点,然后要找准方向和角度(方位角),最后要确定距离。

二、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

1、观测点和方位角;

2、从观测点沿着所确定的方向画一条射线;

3、根据单位长度的线段所表示的地面相对距离把实际距离换算为图上长度;

4、用直尺画出图上长度,并标出被观测点的位置及名称。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三、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描述两个物体或地点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如“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角度不变,方向正好相反。南偏东对应北偏西(不能说成西偏北)

因为东西、南北正好相对,所以东偏南的相对位置是西偏北。

四、描述路线图的方法

先按行走路线确定观测点,再确定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即每走一步,都要说清从哪里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多远的距离。每走一步,都换一个新的观测点。

五、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1、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2、确定起点的位置

3、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除第一段(以起点为观测点)外,其余每段都要以前一段的终点为观测点。

4、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点的方向和距离。

每画一段路都要重新确定观测点、方向和距离。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试题】相关文章:

1.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2.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3.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

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5.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单元反思

6.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试题

7.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试卷试题

8.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9.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10.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下载word文档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