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2023-05-10 08:27: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王同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欢迎阅读与借鉴!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篇1: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204030006读作,最高位是(),其中“4”表示()个()。

2、经过一点可以画()直线。

3、9997800000≈()亿。

4、最小的自然数是()。

5、十万有()个万,一千万是()个一百万,()个一百亿是一千万。

6、在○填上“<”、“>”或“=”。

235618902456189450÷9○45÷91080000○108万20×30○500

7、一周角=()平角=()直角

二、判断题(在括号里写“√”或“×”)(10分)

1、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两个锐角之和不一定大于90度。()

3、一条射线长5000米。()

4、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5、比最大的八位数多1的数是一千万。()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5分)

1、在8和9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八亿零九。

A.6B.7C.8

2、晚上九点整时,时针和分针组成角的度数是()。

A.30度B.180度C.90度

3、过三个点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后可画()

A.三条B.一条C.三条或一条

4、640×50的积等于()。

A.320×10B.800×40C.640×5

5、王老师有72元钱,他买24元一本的词典,可买()本。

A.5B.4C.3

四、计算:(共46分)

1、直接写出得数。(14分)

130×5=2×380=540÷3=240÷40=

30÷30=7+3×6=90×9×0=77÷11=

50×6=0÷54=299+78=20×30=

156-99=200×40=

2、用竖式计算。(18分)

118×16=312×25=460×20=

308×50=660×20=385×24=

207×40=900×28=460×70=

3、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499-327278+507654-304

五、列式计算(8分)

(1)320的`23倍是多少?

(2)70里面有多少个7?

六、操作题。12分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并写在()里。(2分)

2、请画出下面图形的高。(3分)

3、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3分)

4、看下图,求出各角的度数。(4分)

七、解决问题。11分

1、学校音乐室共有85个座位,图书室的座位是音乐教室座位数的10倍。学校图书室共有多少个座位?3分

2、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6分,他的速度大约是125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千米?4分

3、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一条裤子180元,买3条赠一条。一次买4条裤子,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篇2: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9分)(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2、过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5、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7、钝角一定比直角大。()

8、小军画了一条4厘米长的直线。()

9、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二、填空。(38分)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

3、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5、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6、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7、从一点引出两条()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8、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9、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10、把下面这些角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

9203401150860150121013509006401600390990

11、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 ),两条射线是角的()。

12、通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条射线。

13、我们学过的角有()、()、()、()和()。

14、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15、已知∠1+∠2=125°,∠2=35°,那么∠1=()。

16、∠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17、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篇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人教版

一、口算:

150×6=25×2=14×6=

250×3=140×6=280×3=

350×2=17×5=308×4=

二、填空: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之积是()。

3、已知387×6=2322,那么3870×6=(),

387×600=()。

4、小红2分钟行了180米,她的.速度可以记作()。

5、时间=()÷()

6、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后积是240,原来积是()。

7、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可记作()。

8、110+120+130+140+150=()×()

9、220+230+240+250=()×()

10、每棵树16元,买3棵送1棵,每棵便宜()元。

11、用0,2,3,4,5组成积最大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是()×()=()

三、笔算:

260×30=124×73=46×215=

106×30=19×300=30×180=

四、解决问题:

1、准备发练习本,发给24个班,每班155本,全校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2、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吃20天吗?

3、李江从剑河开车前往凯里市,去时速度只有40千米/小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少用了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4、燕鸥从北极飞向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它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

5、剑河县城关一小有学生2387人,每个学生每学期办公经费250元,全校每学期办公经费约是多少元?

6、李叔叔从剑河乘客车到广州用了32小时,客车1小时行80千米。剑河到广州有多少千米?

7、五一时,华连超市对洗衣粉进行买“2送1”活动,每袋原价6元,现食堂要买20袋洗衣粉要付多少钱?

篇4: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

1.125×19×8=125××,计算这道题运用了( )。

2.46×99+46=×(+)

3.101×75=100×75+1×75,这是应用了( )律。

4.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

5.12÷5+13÷5=( )÷5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168-48+52=168-(48+52)( )

2.(60×b)×3与3×(60×b)不一定相等。( )

3.125×4×25×8=(4×25)+(8×125)( )

4.如果a?b=0,那么a与b都等于0。( )

5.37×100=37×87+37×13( )

6.6×4×25=6×(4×25)利用的是加法结合律。(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应用了乘法交换律的是( )。

A.21×12+8=8+21×12

B.5×4=10×2

C.ac=ca

2.如果÷=,那么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3.42×101=42×100+42应用了乘法(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4.39×99+39的`简便算法是( )。

A.39×99+1

B.39×(99+1)

C.99×(39+1)

5.服装厂做了102套西服,每套西服上衣的价钱是366元,裤子的价钱是234元,这批西服总价钱是多少元?既正确又简便的算式是( )。

A.366×234×102

B.366×102+234×102

C.(366+234)×102

篇5: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 )。

2.12的103倍是( ),31个200是( )。

3.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

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的各位相乘,积的末尾与第二个乘数的( )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的各位相乘,积的末尾与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

5.一袋面粉重50千克,一辆卡车可以装142袋,一辆卡车可以装( )千克面粉。

6.小明在计算完237×62后,想核实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使用( ),应该先按( ),再按( ),然后按( ),最后按( )键。

7.在○里填上“>”“<”或“=”。

30×181○332×181

27×200○22×270

604×15○15×606

123×40○132×30

234×30○245×29

808×39○798×29

8.据统计,全国每个中档饭店每天要用258双一次性筷子,一个月(30天)要用( )双一次性筷子。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 )

2.一个三位数乘0与一个两位数乘0的积相等。( )

3.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两个0。( )

4.键是计算器的开关机键。( )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280×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2.下面的算式的积与180×60的积不同的是( )。

A.360×30B.90×120C.720×20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 )位数。

A.三B.四C.四或五

4.605×13的积的中间( )0。

A.有一个B.有两个C.没有

5.用竖式计算245×36时,2与3相乘,事实上是( )。

A.2×3B.20×30C.200×30

篇6: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 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

2. 12的103倍是(),31个200是()。

3.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4.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的各位相乘,积的末尾与第二个乘数的()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的各位相乘,积的末尾与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5. 一袋面粉重50千克,一辆卡车可以装142袋,一辆卡车可以装( )千克面粉。

6. 小明在计算完237×62后,想核实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使用(),应该先按(),再按(),然后按(),最后按()键。

7. 在○里填上“>”“<”或“=”。

30×181○332×181

27×200○22×270

604×15○15×606

123×40○132×30

234×30○245×29

808×39○798×29

8.据统计,全国每个中档饭店每天要用258双一次性筷子,一个月(30天)要用()双一次性筷子。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 ()

2. 一个三位数乘0与一个两位数乘0的积相等。 ()

3. 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两个0。 ()

4. 键是计算器的开关机键。 ()

5.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28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 1B. 2C. 3

2. 下面的算式的积与180×60的`积不同的是()。

A. 360×30 B. 90×120 C. 720×20

3.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位数。

A. 三 B. 四 C. 四或五

4. 605×13的积的中间()0。

A. 有一个 B. 有两个 C. 没有

5. 用竖式计算245×36时,2与3相乘,事实上是()。

A. 2×3 B. 20×30 C. 200×30

四、计算题。

1. 直接写出得数。(12分)

310×3= 280×2= 140×7=

350×2= 89×100= 32×20=

230×4= 140×20= 730×0=

230×30= 140×5= 300×30=

2. 用竖式计算。(12分)

162×21=64×321=713×15=

308×21=130×24=135×12=

五、找规律,填空。

观察每组前三个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关系,完成第四个算式。

1. 9×5=45

99×95=9405

999×995=994005

9999×9995=()

2. 2345×10001=23452345

7629×10001=76297629

5438×10001=54385438

2764×10001=()

六、解决问题。

1. 四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人的压岁钱是185元,53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多少元?

2. 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一个奶站有1500袋牛奶,120个箱子够装吗?

3.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1550分能绕地球15圈吗?

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 16×3=48 两个0

2. 1236 6200 3. 9900 4. 个位 相加 5. 7100

6. 计算器 237 × 62 =

7.<<< >< >8. 7740

二、1. ? 2. √ 3. ? 4. ? 5. ?

三、1. C 2. C 3. C 4. C 5. C

四、1. 930 560 980 700 8900 640 920 2800 0 6900 700 9000

2. 3402 20544 10695 6468 3120 1620

五、1. 99940005 2. 27642764

六、1. 185×53=9805(元)

2. 120×24=2880(袋) 2880>1500 够

3. 114×15=1710(分) 1710>1550 不能

篇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g‘ d’  n?ngsh?  ch?ich’   y?ngy?  xu?hu?

(    ) (    ) (    ) (    ) (    )

g…ngd?   m?izi   y’ku?i  y“nx“  xi?nhu?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凝(   )  愉(   )  拆(   )  伐(   )

凝(   )  偷(   )  折(   )  代(   )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盛开  (  )(  )飘香  (  )枝(  )叶

(  )暖(  )开  (  )风大(  )  (  )(  )复苏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写三个描写景物的四字词语:    、   、   。

2、写三个描写人物不同表情的词语:     、    、    。

3、写三个表示“看”的不同词语:   、   、   。

4、写三个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    、   、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说得没错,______________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______________,那可是______________的。

2、幸福要靠______________,要靠______________,做出______________的事情。

3、“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_______________就没有_______________。他不禁_________________。

六、排列句子,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农夫中毒,临死时说:“蛇是害人的东西,我不该怜惜它。”

(  )蛇得到了温暖,苏醒了。

(  )从前,一个很冷的冬天,有个农夫在路上看见了一条冻僵了的蛇。

(  )它一醒过来,就咬了农夫一口。

(  )农夫可怜这条蛇,就解开自己的衣服,把它放在怀里。

七、这个单元的四篇文章你最喜欢或体会最多的是哪一篇呢?为什么?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彩虹比美

大雨过后,美丽的彩虹姑娘露出了笑脸。她穿着漂亮的七色彩裙,多迷人啊!

她有意要显露自己的身材,轻蔑地看了一下小草,冲着小草说:“丑小草,咱们来比美!”小草谦虚地说:“我怎么比得上你,你有漂亮的彩裙,我只有一身绿衣。哎,对了,前面有一棵向日葵很不错,你还是和它比美吧!”

于是彩虹得意洋洋地找到向日葵,高傲地对她说:“小野花,你敢和我比美吗?”向日葵满脸笑容地说:“我一点也比不上你,我的功劳有太公公的一份,他的本领最大,你和他比美吧!”

听了向日葵的话,彩虹得意得不得了,趾高气扬地来到太阳身边,冲着太阳说:“喂,大火球,咱们比比美如何?”

太阳公公笑了笑说:“彩虹姑娘,我不相必你比美。不过,我得告诉你,美不美不是看外表,还要看他能不能为为类作贡献。”

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彩虹姑娘的脸恻地红了,羞愧得无地自容,悄悄地躲到云缝里,消失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看(    )  内心(    )  垂头丧气(    )

2、补充词语。

得意(  )(  )  满脸(  )(  )  趾(  )气(  )

3、读短文后填空。

彩虹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比美,第一次它用__________的口气,第二次用__________的口气,第三次用__________的口气。

4、彩虹为什么要比美?它比赢了吗?结果怎么样?

5、画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并抄下来。

6、读了短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九、习作。

任选一组,想想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发挥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并加个合适的题目。

A、小兔  狐狸  公鸡   B、花朵  绿叶  花盘

C、小溪  江河  大海

篇8: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试题

一、填空。

1、8×9×5=8××96×(5×7)=6×()×()

2、18×24+18×76=()×(+)

(25+8)×4=()×()+()×()

3、73+93+27=73+27+93是根据()

4、由左边的算式推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13×2=2613×10=13013×12=()

25×4=10025×34=()

二、判断正误。对打√,错打×。

1、78×99=78×100-1()2、78+99=78+100-1()

3、96×15=96×10×5()4、45×14=45×2×7()

5、28×60=28×6×10()6、32×40=30×40+2×40()

7、451—99=451-100-1=350()8、450×86=3870()

三、在()里填=。

1、125×24()125×20×42、27×4×25()4×25×27

3、43×98()43×100-24、90×2()45×16

5、125×(4+8)()8×125+4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3×892×36—16×92

125×2415×199

236×99+23625×36

1426—369—631156×72+28×156

五.连一连。

36×100—3625×42

24×40+25×2148×100

84×25×484×(25×4)

21×18+21×1221×(18+2)

86×15—86×586×(15—5)

24×12536×99

148×99+1483×(8×125)

六.笔算下面各题。

128×46=403×24=130×35=

308×32=259×34=20×369=

七.列竖式计算。

345×54=501×63=280×19=

八.估算下面各题。

98×43≈301×63≈

九、解决问题。

1、从甲地到乙地坐飞机需11小时,飞机每小时行73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服装店够进大号与小号儿童服装各25套。大号没套60元,小号每套40元,一共应付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3小铃一家三口人准备旅游,计划每天支出如下:伙食费50元,住宿费75元,往返火车票费用共240元。

(1)、如果外出旅游12天,至少应准备多少钱?

(2)、如果小玲的父亲每月存500元,存三个月够出去玩吗?

篇9: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同步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同步试题

一、填空。

1、估算90160时,可以把901看作( )来计算,积约是( )。

2、计算63030,可以先算( )( ),再在积的末尾添( )个O。

3、速度( )=路程 ,路程( )=时间。

4、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8千米,可记作它的速度是( )。

5、两个数的积是18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3,积应是( )。

6、根据890=720,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490=( )

1690=( )

1808=( )

8900=( )

7、在()里填上、、=。

2405()2451

25042()10000

46160()16460

1930()1

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205()6000

214()58000

100002()408

2()2337000

9、小明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厘米,他从操场一头走到另一头共走了198步,操场大约长( )米。

10、一个数乘10,得到的积比原来的数多243。原来的数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

2、估算的结果一定比准确值大( )。

3、计算42357时,第一步是在算4237,第二步算4235。()

4、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三位数积是99000。( )

5、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三、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450=

452=

6070=

2304=

166=

9040=

2730=

2038=

720+58=

2107=

423=

30006=

2、估算。

5065

6897

7016

204+59

4977

49105

4129

-498

819+72

89242

689-203

48101

3、竖式计算。

47516

30425

23030

30219

15248

68023

4、列式计算。

(1)一个因数是61,另一个因数是198,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

(2)45个118相加,和是多少?

(3)什么数比450的16倍多800?

四、解决问题

1、新世界影剧院共有812个座位,昨天晚上放映《喜羊羊与灰太狼》,所有的票都卖完了,票价15元。这一场电影的收入是多少元?

2、将相关的条件和问题用线连起来,在相应的横线上列出算式(不解答)。

每千克梨4元,买25千克, ①可行多少千米?

(1)_________ 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行6小时, ②一共产桃多少千克?

(2)_________有25颗桃树,每棵产桃85千克,③要付多少钱?

3、一种风琴售价468元,王老师带了5000元去为学校买12架这样的风琴,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如果够了,还余下多少钱?

4、学校共有15个班,每班发练习本128本,还要留6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该采购多少本练习本?

5、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绿地面积是多少?

6、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已知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

(1)出发7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出发9小时两车相遇了吗?为什么?

篇10: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1.检验下面各组直线是否互相垂直,是垂直的请画“√”

()()()

2.画一画,填一填。

(1)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m的垂线,可以画()条。

(2)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n的垂线,可以画()条。

s

(3)画直线s的垂线,可以画()条,这些垂线互相()。

3.(1)下面三角形中,过点B画AC的垂线。

(2)下面平行四边形中,过点A画BC的垂线。

(3)下面梯形中,过点C画AB的垂线。

4.填一填。

(1)直线a叫做直线b的(),直线a和直线b的位置关系是()。

(2)直线a叫做直线b的.(),直线a和直线b的位置关系是(),点O叫做()。

(3)正方形中,相对的两条边的位置关系是(),相邻的两条边的位置关系是()。

篇1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参考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参考

一、填空。16分

l、在同—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3、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5、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互相(),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6、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二、判断。10分

1、如果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我们就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三、选择。10分

l、下列各图中,互相平行的是(),互相垂直的是()。

A、B、C、d、

2、过直线外的.一点,可以向这条直线画()条垂线。

A、无数B、4C、3D、1

3、下面的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

① ②③ ④ ⑤

A、①④B、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④⑤

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那么这两根小棒也互相平行。

B、如果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那么这两根小棒也互相垂直。

C、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D、两个完全—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四、填一填。30分

1、写出下面图形中的各部分名称

2、找出位置关系。(填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相交)

()()()()

3、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在括号里打“√”。

()()()()

五、分一分。4分

1、将下面的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梯形。2、将下面的梯形分割成—个平行四边形

和—个三角形。

六、画一画。30分

1、过A点画直线的平行线。2、过M点画直线的垂线。

3、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对应底边上的高。   4、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5、画—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6、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个平行四边形。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相关文章:

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2.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3.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4.数学单元模拟检测试题

5.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6.四年级数学《角》检测试题

7.初中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试题

8.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试题

9.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六单元试题

10.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试题

下载word文档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