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问题的小学奥数试题
“tom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归一问题的小学奥数试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归一问题的小学奥数试题,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归一问题的小学奥数试题
关于归一问题的小学奥数试题精选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答:需要运3次。
篇2:奥数归一问题试题专项练习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一列火车3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算,7小时行_________千米.
2.(3分)粮站加工切面,5天加工440千克,照这样算,30天可加工切面_________千克.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_________天.
3.(3分)两辆汽车一个月用油1200千克,5辆汽车8个月用汽油_________千克.现有36000千克汽油,够_________辆汽车用3个月.(一个月算30天)
4.(3分)8个人10天修公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要修4200米,要用_________天.
5.(3分)筑路队,修一段路,6个人45天完成,如果增加9人,_________天完成.
6.(3分)学校平整操场,35人3小时平整1260平方米,照这样算,40人平整2880平方米,要_________小时.
7.(3分)某工程队,16个工人9天能挖水沟1872米,27个工人14天能挖_________米.
8.(3分)红光大队用拖拉机耕地,2台3小时耕75公亩,照这样算,4台5小时耕_________公亩.
9.(3分)砖厂用3台制砖机4小时生产红砖坯4.8万块,照这样算,8台制砖机8小时可制_________块红砖坯.
10.(3分)3台磨面机8小时可磨面粉33.6吨,现在磨面机增加到12台,要磨面粉168吨,要_________小时.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1.李庄大队修水渠1800米,计划用75人12天修完,如果增加15人,几天修完?
12.某水泥厂计划24天生产1080吨水泥,由于技术改进,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5吨,可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
13.某小水泥厂计划24天完成一批任务,每天应生产45吨水泥.改进技术后,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5吨,这样提前几天完成?
14.机器厂原来制造50台机器要用钢材75吨,技术革新后,每台机器用的钢材节省了半吨.原来制造50台用的钢材,现在可造多少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一列火车3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算,7小时行560千米.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1923992
分析:依据3小时行240千米,可以求出火车的速度,行驶时间已知,速度乘以时间即为行驶的距离.
解答:解:240÷3×7=560(千米).
2.(3分)粮站加工切面,5天加工440千克,照这样算,30天可加工切面2640千克.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55天.
考点:简单的归一应用题;简单的归总应用题.1923992
分析:照这样算,说明加工的效率不变,先求出一天加工多少切面,再求30天可加工切面多少千克,最后求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多少天.
解答:解:440÷5×30
=88×30
=2640(千克);
4840÷(440÷5)
3.(3分)两辆汽车一个月用油1200千克,5辆汽车8个月用汽油24000千克.现有36000千克汽油,够20辆汽车用3个月.(一个月算30天)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1)要求辆汽车8个月用汽油多少千克,先求出一辆汽车一个月用油多少千克,然后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连乘即可;
(2)先求出一辆汽车3个月用油多少千克,即(1200÷2)×3=1800千克,然后用36000除以1800解答即可;
解答:解:(1)1200÷2×5×8=24000(千克);
(2)36000÷[3×(1200÷2)]=20(辆);
答:5辆汽车8个月用汽油24000千克.现有36000千克汽油,够20辆汽车用3个月.
4.(3分)8个人10天修公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要修4200米,要用20天.
考点:简单的归一应用题.1923992
分析:照这样计算,说明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量不变,即840÷10÷8=10.5米不变,再求20人每天的工作量,即20×10.5=210米,再用包含除法即可求得所需的天数.
解答:解:840÷10÷8=10.5(米).
4200÷(20×10.5),
=4200÷210,
=20(天).
5.(3分)筑路队,修一段路,6个人45天完成,如果增加9人,18天完成.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先求出6个人45天完成的工作总量,再求现在总人数,最后即可求出所用的天数.
解答:解:6×45÷(6+9)=18(天);
6.(3分)学校平整操场,35人3小时平整1260平方米,照这样算,40人平整2880平方米,要6小时.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要求要几小时,先求出每人每小时平整多少平方米,即1260÷35÷3=12平方米;然后根据40人平整2880平方米的操场,即1人平整2880÷40=72平方米;继而用72÷12计算出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2880÷40÷(1260÷3÷35),
=72÷12,
7.(3分)某工程队,16个工人9天能挖水沟1872米,27个工人14天能挖4914米.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先用除法求出1个工人每天挖多少米,再乘上27人和14天即可.
解答:解:1872÷16÷9×27×14,
=117÷9×27×14,
8.(3分)红光大队用拖拉机耕地,2台3小时耕75公亩,照这样算,4台5小时耕250公亩.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根据题意,关键理解照这样算,意思是平均每台每小时的工作效率是一定的;首先求出1台1小时耕地多少公亩,再求4台5小时耕地多少公亩,由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75÷3÷2×4×5
=25÷2×4×5
=12.5×4×5
=250(公亩).
9.(3分)砖厂用3台制砖机4小时生产红砖坯4.8万块,照这样算,8台制砖机8小时可制25.6万块红砖坯.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照这样算,说明每台制砖机每小时生产的砖数是一定的,先求出这个单一的量,再求8台8小时的总量即可.
解答:解:4.8÷4÷3×8×8
=0.4×8×8,
=25.6(万块);
答:8台制砖机8小时可制25.6万块红砖坯.
10.(3分)3台磨面机8小时可磨面粉33.6吨,现在磨面机增加到12台,要磨面粉168吨,要10小时.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每台磨面机每小时可磨面粉多少吨,再求出12台磨面机一小时磨面粉多少吨,最后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168÷(33.6÷8÷3×12),
=168÷(4.2÷3×12),
=168÷(1.4×12),
=168÷16.8,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1.李庄大队修水渠1800米,计划用75人12天修完,如果增加15人,几天修完?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先求出每人每天修水渠的长度,再求出增加15人后所有人一天修水渠的长度,最后即可求出所用的天数.
解答:解:每人每天修水渠的长度:1800÷12÷75=2(米).
所有人一天修水渠的长度:(75+15)×2=180(米).
12.某水泥厂计划24天生产1080吨水泥,由于技术改进,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5吨,可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
考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先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的吨数,再求出实际所用的天数,然后用计划的天数减去实际的天数.
解答:解:1080÷24+15,
=45+15,
=60(吨),
1080÷60=18(天),
13.某小水泥厂计划24天完成一批任务,每天应生产45吨水泥.改进技术后,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5吨,这样提前几天完成?
考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利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先求出这批任务的总数量,再求出实际用的天数,最后用计划的天数减去实际的天数求出提前的天数.
解答:解:24×45=1080(吨).
1080÷(45+15)=18(天).
14.机器厂原来制造50台机器要用钢材75吨,技术革新后,每台机器用的钢材节省了半吨.原来制造50台用的钢材,现在可造多少台.
考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原来每台机器要用的钢材的吨数,减去节省的半吨,就是现在每台机器要用的钢材数,用钢材的总吨数除以现在每台机器要用的钢材数就是现在可造的台数.
解答:解:现在每台机器用的钢材:75÷50﹣0.5=1(吨),
篇3:奥数之归一问题训练题
奥数专题之归一问题训练题
1.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酿300千克蜂蜜要增加几箱蜜蜂?
2.花果山上桃树多,5只小猴分200棵.现有小猴60只,如数分后还余90棵,请算出桃树有几棵?
3.5台拖拉机24天耕地1公亩。要18天耕完54000公亩土地,需要增加同样拖拉机多少台?
4.5个人挖3米长的沟需要用3个小时,那么用50个小时挖50米的沟需要多少名工人?
5.一个工人在森林中锯木头,他用了12分钟把一根树干锯成了4段.如果保持工作速度不变,要把每段木头再锯成两段,还需要多少分钟?
6.平整一块土地,原计划8人平整,每天工作7.5小时,6天可以完成任务。由于急需播种,要求5天完成,并且增加1人。问:每天要工作多少小时?
7.妈妈买了2斤苹果,4斤菠萝,花去14元;爸爸买了3斤苹果,2斤菠萝,花去13元;那么1斤苹果,1斤菠萝各多少钱?
8.修一段路计划16人20天完成,这16人工作了5天后,增加4人,如果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问提前几天完成修路任务?
9.某饭店要安装空调240台,已知10名工程技术人员8小时能安装空调64台,现饭店要求安装公司在12小时内装完,需要增派同样工作效率的'技术人员多少名?
10.某工程原计划42人12天(每天按8小时工作)完成,工作7天后因支持其它紧急任务调走了12人,那么剩下的工作还要几天才能完成?若要求按原定日期完工,那么每天得工作多少小时?
11.小强家住三层,从一层到三层需要走60秒钟,按此速度,从一层到六层需要多少秒钟?
12.加工9600套服装,30人10天完成了3600套,又增加了20人,剩下的还需要几天完成?
篇4:小学奥数试题盈不足问题
小学奥数试题盈不足问题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若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则提前2小时到达;若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则迟到3小时,甲地和乙地相距 _________ 千米.
2.(3分)把一包糖果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如果每人分16粒,则3人分不到,这包糖有 _________ 粒.
3.(3分)暑期前借图书,如果每人借4本,则最后少2本;如果前2人借8本,余下每人借3本,这些图书恰好借完.问共有书 _________ 本.
4.(3分)农民锄草,其中5人各锄4亩,余下的各锄3亩,这样分配最后余下26亩;如果其中3人每人各锄3亩,余下的人各锄5亩,最后余下3亩.锄草面积是 _________ .
5.(3分)四年级学生搬砖,有12人每人各搬7块,有20人每人各搬6块,其余的每人搬5块,这样最后余下148块;如果有30人各搬8块,有8人各搬9块,其余的每人搬10块,这样分配最后余下20块.共有 _________ 块砖.
6.(3分)有一班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9人.这班有 _________ 人.
7.(3分)一些桔子分给若干人,每人5个余10个桔子.如果人数增加到3倍还少5人,那么每人分2个还缺8个,有桔子 _________ 个.
8.(3分)有一些苹果和梨,苹果的数量是梨的4倍少2个,如果每次吃掉5个苹果和2个梨,当梨吃完还剩下40个苹果.有 _________ 个苹果.
9.(3分)小明花19元买了10本练习本和10支铅笔,他还有余钱.如果要买1支铅笔,就多0.3元;如果再买一本练习本就少0.2元.小明原有 _________ 元.
10.(3分)小明从家到校,如果每分钟120米,则早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90米,则迟到2分钟,小明家到学校 _________ 米.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1.学校园林科有一批树苗,交给若干名学生去栽,一次一次往下分,每次分一棵,最后剩下12棵,不够分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学生正好栽10棵.求参加栽树的学生有多少人,这批树苗共多少棵?
12.小春读一本小说,若每天读35页,则读完全书比规定时间迟一天;若每天读40页,则最后一天要少读5页,如果他每天读39页,最后一天应读多少页才按规定时间读完?
13.一只青蛙从井底往井口跳,若每天跳3米,则比原定时间迟2天,若每天跳5米,则比原定时间早2天.井口到井底有多少米?
14.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天加工250个,则比原定计划迟2天;若平均每天加工300个零件,正好按原定时间完成.求这批零件的总个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若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则提前2小时到达;若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则迟到3小时,甲地和乙地相距 200 千米.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根据“若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则提前2小时到达;若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则迟到3小时”,速度差为(10﹣8)=2千米,路程差为(10×2+8×3)=44千米;则按时到的时间是44÷2=22时,然后根据“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则提前2小时到达”,用10×(22﹣2)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正点时间:(10×2+8×3)÷(10﹣8),
=44÷2,
=22(小时),
(22﹣2)×10=200(千米);
答:甲地和乙地相距200千米.
故答案为:200.
点评:解答此题应认真分析,根据盈亏问题解法,先求出按时到达的时间,进而根据题意解答即可.
2.(3分)把一包糖果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如果每人分16粒,则3人分不到,这包糖有 80 粒.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一人少分16﹣10=6粒,则少16×3=48粒糖果;用48÷6得出小朋友的人数;然后根据“如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用人数乘10即可求出糖果的数量.
解答:解:(16×3)÷(16﹣10)=8(人),
8××10=80(粒);
答:这包糖有80粒;
故答案为:8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小朋友的人数,进而根据题意,得出结论.
3.(3分)暑期前借图书,如果每人借4本,则最后少2本;如果前2人借8本,余下每人借3本,这些图书恰好借完.问共有书 14 本.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如果前2人借8本,余下每人借3本,这些图书恰好借完”,这个已知条件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每个人借3本,则多8﹣3×2=2本”,这样原题可变成“每人借4本,则最后少2本;每人借3本,则最后余2本;”比较两个条件,书的总数的变化差2+2=4(本),每人借书的变化差是4﹣3=1(本);这两个差是相对应的,相除可以求出借书的人数.
解答:解:借书的有多少人?
(8﹣2×3+2)÷(4﹣3)
=(8﹣6+2))÷1
=4(人)
4×4﹣2=14(本).
答:共有书 14本.
点评:通过观察、比较题中已知条件,研究对应数量的变化,寻找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4.(3分)农民锄草,其中5人各锄4亩,余下的各锄3亩,这样分配最后余下26亩;如果其中3人每人各锄3亩,余下的人各锄5亩,最后余下3亩.锄草面积是 82亩 .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由“其中5人各锄4亩,余下各锄3亩,这样分配最后余下26亩“可得,若其中5人各锄5亩,余下各锄3亩,则余下21亩; 由“如果其中3人每人各锄3亩,余下的各锄5亩最后余下3亩.”可得,如果第人都锄5亩,则田还不够3亩.上面两种情况差24亩,据此可列式计算.
解答:解:上述第一种情况锄3亩的人数为:24÷(5﹣3)=12(人),
则共有人数:12+5=17(人);
面积:5×4+12×3+26=82(亩).
答:除锄草面积是82亩.
故答案为:82亩.
点评:此题关键是找准对应量,弄清盈亏,列式即可求解.
5.(3分)四年级学生搬砖,有12人每人各搬7块,有20人每人各搬6块,其余的每人搬5块,这样最后余下148块;如果有30人各搬8块,有8人各搬9块,其余的每人搬10块,这样分配最后余下20块.共有 432 块砖.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次分配的形式与第二次分配的形式虽然不一样,但是砖的总数一样,所以第一次搬砖的总数等于第二次搬砖的总数,那么可设四年级的人数为x人,根据题意可列出等式,计算出学生人数后再代入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设四年级共有学生x人,
12×7+20×6+5(x﹣12﹣20)+148=30×8+8×9+10(x﹣30﹣8)+20,
192+5x=10x﹣48
5x=240,
x=48;
30×8+8×9+10×(48﹣30﹣8)+20,
=10x﹣48,
=480﹣48,
=432;
答:共有432块砖.
故答案为:432.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无论如何分组、如何搬砖,最后砖的总块数不变,因此找到等量关系列式进行解答就比较简单了.
6.(3分)有一班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9人.这班有 36 人.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不增加,则有6×1=6人坐不下;减少一条船,正好每船坐9人.不减少,则空余座位9×1=9个;则船有:(9+6)÷(9﹣6)=5(条),人共有:6×5+6=36(人).
解答:解:(6+9)÷(9﹣6)×6+6,
=5×6+6,
=36(人).
答:这班有36人.
故答案为:36人.
点评:解决盈亏问题,一般要用到假设法,因此要学会这种题的解答方法.
7.(3分)一些桔子分给若干人,每人5个余10个桔子.如果人数增加到3倍还少5人,那么每人分2个还缺8个,有桔子 150 个.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人数增加到三倍而每人2个桔子,那么多需要的桔子数=人数(因为2×3﹣5=1);少5个人,就少需要10个;这时还缺8个;那么,少需要的10个+缺的8个+原来的10个=增加的需求量,为28个;所以原来是28人,150个桔子.
解答:解:(10+10+8)÷(6﹣5)×5+10,
=28÷1×5+10,
=150(个);
答:有桔子150个;
故答案为:150.
点评:解答次题应结合题意,根据盈亏问题的解法进行分析,继而得出结论.
8.(3分)有一些苹果和梨,苹果的数量是梨的4倍少2个,如果每次吃掉5个苹果和2个梨,当梨吃完还剩下40个苹果.有 110 个苹果.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若设梨为x个,则苹果有4x﹣2个;每次吃梨2个, 次吃完,那么 次可以吃掉5× 个苹果,依据“苹果总数﹣吃掉的苹果数=40”就可以列式计算.
解答:解:设梨为x个,则苹果有4x﹣2个,每次吃梨2个, 次吃完,那么 次可以吃掉5× 个苹果,
故有4x﹣2﹣ =40,
=42,
x=28;
4x﹣2=4×28﹣2=110(个);
答:有苹果110个.
故此题答案为:110.
点评:此题主要属典型的盈亏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总量﹣吃掉的=剩余的”,从而可用方程解决.
9.(3分)小明花19元买了10本练习本和10支铅笔,他还有余钱.如果要买1支铅笔,就多0.3元;如果再买一本练习本就少0.2元.小明原有 20 元.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一本练习本比一支铅笔贵0.3+0.2=0.5元,则10本练习本比10支铅笔贵10×0.5=5元,从而可求出买练习本和买铅笔分别花的钱数,从而可求得小明的总钱数.
解答:解:一本练习本比一支铅笔贵0.3+0.2=0.5元,
则10本练习本比10支铅笔贵10×0.5=5元,
买铅笔的钱数:(19﹣5)÷2=7元,
每支铅笔的价格:7÷10=0.7(元);
余下的钱数为:0.7+0.3=1(元);
总钱数:19+1=20(元).
故答案为:20.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本练习本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再求买铅笔花的钱,进而问题得解.
10.(3分)小明从家到校,如果每分钟120米,则早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90米,则迟到2分钟,小明家到学校 1800 米.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要求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先要求出小明从家出发到学校用的时间;可以设小明按时到校要X分钟,由题意可得:120(x﹣3)﹣90x=90×2,解方程求出小明按时到校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代入数值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小明按时到校要x分钟,由题意得:
120(x﹣3)﹣90x=90×2,
x=18,
120×(18﹣3)=1800(米),
或90×(18+2)=1800(米);
答:小明家到学校1800米;
故答案为:180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路程不变,设出小明按时到校需要的时间,然后其它的量也用未知数表示,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列出方程,进行解答即可.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1.学校园林科有一批树苗,交给若干名学生去栽,一次一次往下分,每次分一棵,最后剩下12棵,不够分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学生正好栽10棵.求参加栽树的学生有多少人,这批树苗共多少棵?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最后剩下12棵,不够分了,可知,学生数应大于12,再拿来8棵正好平均分完(每人10棵)由于8<12,所以可知学生数应为:12+8=20(人);又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学生正好栽10棵,由此可得树苗应为10×20﹣8=192(棵).
解答:解:人数为:12+8=20(人);
树苗的棵数为:10×20﹣8=192(棵).
答:参加栽树的学生有20人,这批树苗共192棵.
点评:这是一个盈余问题,主要是先根据余下的树苗及需要补进的树苗求出人数是多少就好解答了.
12.小春读一本小说,若每天读35页,则读完全书比规定时间迟一天;若每天读40页,则最后一天要少读5页,如果他每天读39页,最后一天应读多少页才按规定时间读完?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因为书的总页数不变,若设规定x天读完,书的页数为35×(x+1)和40x﹣5;据此可列式计算.
解答:解:设规定x天读完,
35×(x+1)=40x﹣5,
35x+35=40x﹣5,
5x=40,
x=8;
书的总页数为:40x﹣5=40×8﹣5=315(页);
最后一天应读:315﹣(8﹣1)×39
=315﹣273
=42(页);
答:最后一天应读42页才按规定时间读完.
点评:此题依据书的页数不变,列方程即可解决.
13.一只青蛙从井底往井口跳,若每天跳3米,则比原定时间迟2天,若每天跳5米,则比原定时间早2天.井口到井底有多少米?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两种情况每天跳的米数相差5﹣3=2米,跳的距离相差(3×2+5×2)=16米,进而得出原定时间为:16÷2=8天,进而根据“若每天跳3米,则比原定时间迟2天”,用3×(8+2)计算即可井口到井底的深度.
解答:解:(3×2+5×2)÷(5﹣3),
=16÷2,
=8(天),
(8+2)×3=30(米);
答:井口到井底有30米.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盈亏问题解法求出原定时间,进而根据题意,进行解答得出结论.
14.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天加工250个,则比原定计划迟2天;若平均每天加工300个零件,正好按原定时间完成.求这批零件的总个数?
考点:盈亏问题.1923992
分析:由题意得:若每天加工250个,则比原定计划迟2天,即还有250×2=500个零件没有做;每天多做(300﹣250)=50个,正好按原定时间完成,则原定计划用500÷50=10天;进而根据“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250×2)÷(300﹣250)=10(天),
10×300=3000(个);
或250×(10+2)=3000(个);
答:求这批零件共有3000个.
点评:解答此题应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间的关系,进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篇5:小学奥数应用题过桥问题试题
小学奥数应用题过桥问题试题
应用题的过桥问题试题如下:
列车通过一座长27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3分钟。已知列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000米,列车车身长多少米?
设列车长为x米
(2700+x)÷3=1000
x=300
列车长300米
篇6:小学三年级奥数行程问题试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行程问题试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行程问题试题
1.一只轮船往返于相距240千米的甲、乙两港之间.逆水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顺水速度是每小时26千米.一艘汽艇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这艘汽艇往返于两港之间共需多少小时?
考点:流水行船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轮船的逆水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顺水速度是每小时26千米,由于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顺水速度=船速+水速,由和差公式可得: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继而可以求出这艘汽艇的顺水速度与逆水速度,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水速是:(26-18)÷2=4(千米/时);
汽艇顺水速度:20+4=24(千米/时);
汽艇逆水速度:20-4=16(千米/时);
这艘汽艇往返于两港的时间:240÷24+240÷16=25(小时).
答:这艘汽艇往返于两港之间共需25小时.
点评:要求这艘汽艇往返于两港之间所需的时间,需要求出这艘汽艇的顺水速度与逆水速度,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要求这段航程的水速,然后根据轮船的逆水速度与顺水速度,由和差公式可以求出水速,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篇7:小学行程问题的奥数试题
小学行程问题的奥数试题
三个人自A地到B地,两地相距36千米,三个人只有一辆自行车,这辆车只能坐两人,自行车的速度比步行速度快两倍.他们三人决定: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同乘自行车,第三个人步行.这三个人同时出发,当骑车的二人到达某点C时,骑车人放下第二个人,立即沿原路返回去接第三个人,到某处D与第三个人相遇,然后两人同乘自行车前往B;第二个人在C处下车后继续步行前往B地.结果三个人同时到达B地.那么,C距A处多少千米?D距A处多少千米?
考点: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分析:此题可以通过画图分析,逐步理清解题思路,关键是弄清骑车的速度与步行的速度之间的关系,由“自行车的速度比步行速度快两倍”.可知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由此解答即可.
解:如图,第一、二两人乘车的路程AC,应该与第一、三两人骑车的路程DB相等,否则三人不能同时到达B点.同理AD=BC.
当第一人骑车在D点与第三人相遇时,骑车人走的路程为AD+2CD,第三人步行路程为AD.
因自行车速度比步行速度快2倍,即自行车速度是步行的3倍,
故AD+2CD=3CD,从而AD=CD=BC.
因AB=36千米,故AD=CD=BC=12千米,故C距A24千米,D距A12千米.
答:C距A处24千米,D距A处12千米.
点评:此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可以通过画图分析,理清解题思路,寻求解答方法.
篇8:小学一年级奥数试题
看看这个类型的试题有什么规律,找到规律之后,在做这样的试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祝你们成功!
有三个同样的立方体,每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天”、“宇”、“学”、“校”、“优”、“秀”。根据下面三个图形,找出“宇”和“秀”的对面是什么。
答案:“宇”和“天”、“优”、“秀”、“学”相邻,只能和“校”相对;“秀”和“宇”、“优”、“学”相邻,且不能和“校”相对,则只能和“天”相对。所以“宇”的对面是“校”,“秀”的对面是“天”。
篇9:小学奥数过桥问题专项练习试题参考
关于小学奥数过桥问题专项练习试题参考
【摘要】如何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呢?
1.一列火车通过360米的第一个隧道用了24秒钟,接着通过第二个长216米的隧道用了16秒钟,求这列火车的长度.
2.某列车通过342米的隧道用了23秒,接着通过288米的隧道用了20秒,这列火车与另一列长128米、速度为22米的列车错车而过,问需要几秒钟?
3.一位旅客乘火车以每秒15米的.速度前进,他看见对面开来的火车只用2秒钟就从他身边驶过.如果知道迎面来的火车长70米,求它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一列货车全长240米,每秒行驶15米,全车连续通过一条隧道和一座桥,共用40秒钟,桥长150米,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5.一列火车开过一座长1200米的大桥,需要75秒钟,火车开过路旁的电线杆只需15秒钟,求火车长多少米?
更多过桥问题专项练习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请大家及时关注!
篇10:小学奥数的和倍问题应用试题
小学奥数的和倍问题应用试题
【摘要】奥数的计算问题有许多涉及到实际应用的问题,包括计数、计算、应用题等。下面我们介绍小学奥数应用题的和倍问题,请同学们阅读练习各类应用题的习题,在奥数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应用题的和倍问题试题如下:
小李有邮票30枚,小刘有邮票15枚,小刘把邮票给小李多少枚后,小李的邮票枚数是小刘的8倍?
解答:
设小刘把邮票给小李x枚,小李邮票枚数是小刘8倍
则30+x=8
(15-x)x=10
篇11:小学三年级奥数距离问题试题解析
小学三年级奥数距离问题试题解析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2.5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与解析:
先求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共行了几小时,最后求出共行了多少千米(即甲、乙两地距离)。
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50÷2.5=60(千米)
火车共行了多少小时:2.5+3=5.5(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60×5.5=330(千米)
综合算式:150÷2.5×(2.5+3)=150÷2.5×5.5=60×5.5=330(千米)
篇12:小学四年级植树问题的奥数试题
小学四年级植树问题的奥数试题
1.圆湖的周长1350米,在湖边每隔9米种柳树一棵,在两棵柳树之间种桃树2棵,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桃树和柳树各植()、()棵.
考点:植树问题.
分析:在两棵柳树之间种桃树2棵,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9÷(2+1)=3(米);柳树的间隔数是:1350÷9=150(个),那么桃树有:2×150=300(棵),柳树有150棵,据此解答.
解答:解:9÷(2+1)=3(米),
柳树的.间隔数是:1350÷9=150(个),
柳树:150棵;
桃树:2×150=300(棵);
答: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桃树和柳树分别植300棵、150棵.
故答案为:3米,300,150.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
【归一问题的小学奥数试题】相关文章:
2.小学奥数试题
4.奥数试题
5.奥数常见试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