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猩猩》阅读试题和答案
“宽铖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语文文言文《猩猩》阅读试题和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语文文言文《猩猩》阅读试题和答案,欢迎阅读!
篇1:语文文言文《猩猩》阅读试题和答案
语文文言文《猩猩》阅读试题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节选自明﹒刘元卿《醒世恒言》)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陈之饮器 陈:
(2)盍少尝之 盍: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
3、“其后来者亦然”中的“然”指代什么内容?(2分)
4、请结合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猩猩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2分)(1)放置(或陈放、安放)(2)为什么不(1个1分)
2.(2分)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一处0.5分)
3.(2分)指饮醉酒被活捉的下场。
4.(4分)猩猩聪明,能够识破人家的引诱;可猩猩贪心,最终受不了引诱而喝醉酒被活捉。
参考译文:
猩猩是一种喜欢喝酒的野兽。山脚下的人摆下装满甜酒的酒壶,旁边放着大大小小的酒杯。同时还编了许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放在道路旁边。猩猩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引诱自己上当的,它们还知道设这些圈套的人的姓名和他们的父母祖先,便一一指名骂起来。可是骂完以后,有的.猩猩就对同伴说:“为什么不去稍微尝它一点呢?不过要小心,千万不要多喝了!”于是就一同拿起小杯来喝。喝完了,还一边骂着一边把酒杯扔掉。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拿起比较大的酒杯来喝。喝完了,又骂着把酒杯扔掉。这样重复多次,喝得嘴唇边甜蜜蜜的,再也克制不住了,就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大喝起来,根本忘了会喝醉的事。喝醉以后,便在一起挤眉弄眼地嬉笑,还把草鞋拿来穿上。这时候山脚下的人就出来追捕它们,结果互相践踏,乱作一团,一个个都被捉住。那些后来的猩猩也是同样的下场。
篇2: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
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
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
谕。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
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云长曰: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
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孔明曰:倘
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
军令状。云长曰: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曰: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
大喜。孔明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云
长曰: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孔明笑曰: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
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他见烟起,将谓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将军休得容
情。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
小题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____。(1分)
小题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3:从这段选文中可以看出孔明什么性格特征,请再写出一场与之相关的著名战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三国演义,罗贯中。(每空0.5分)
小题1: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小题1: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知人善用(1分)八阵图围困陆逊;七擒孟获;安居平五路等任意一战(1分)
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篇3: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和答案
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沈起,字兴宗,明州鄞人。进士高第,调滁州判官。闻父病,委官归侍,以丧免,有司劾其擅去。终丧,荐书应格当迁用,帝谓辅臣日:观过知仁,今由父疾而致罪,何以厚风教而劝天下之为人子者?乃特迁之,知海门县。
县负海地卑,间岁海潮至,冒民田舍,民徙以避,弃其业。起为筑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辟,民相率以归,至立祠以报。御史中丞包拯举为监察御史。吏部格,选吏以赃私絓①法,无轻重终身不迁。起论其情可矜者,可限年叙用,遂著为令。立县令考课法,设河渠司领诸道水政,乞采汉故事,择卿大夫子弟入宿卫,选贤良文学高第给事宫省,勿专任宦官,宗室袒免亲令补外官,复府兵,汰冗卒,书数十上。
京东岁饥盗起,除提点刑狱。至,则开首赎法携其伍,盗内自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后。改开封府判官,为湖南转运使。凡舟楫、竹箭之材,多出所部,取于民无制,史挟为奸。起会其当用,自与商人贸易, 所省什六七。
熙宁三年,韩绛使陕西,加起陕西都转运使。庆州军变,将寇长安,起率兵讨平之。会韩绛城绥州不利,起亦罢知江宁府。入知吏部流内铨。奉使契丹,至王庭,其位著乃与夏使等,起日:彼陪臣尔,不当与王人齿。辞不就列,遂升东朝使者,自是为定制。
自王安石用事,始求边功,王韶以熙河进,章悼、熊本亦因此求奋。起言:南炙小丑,无不可取之理。乃以起守桂经略之,遂一意事攻讨。妄言密受旨,擅令疆吏入溪洞,点集土丁为保伍,授以陈图,使岁时肄习。故时交人与州县贸易,悉禁止之。于是交址益贰,大集兵丁谋入寇。苏缄知邕州,以书抵起,请止保甲,通互市,起不听,劾缄沮议。于是交人疑惧,率众犯境,边陷廉、白、钦、邕四州,死者数十万人。事闻,贬起团练使,安置郢州,徙越,又徙秀而卒。 (节选自《宋史》)
注:①絓:guà,阻碍,绊住。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父病,委官归侍 委:托付,委托。
B.问岁海潮至,冒民田舍 冒:覆盖,遮盖。
C.起论其情可矜者 矜:怜悯,同情。
D.不当与王人齿 齿:并列,同列。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民徙以避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①起为筑堤百里 ②为之踌躇满志
C.①凡舟楫、竹箭之材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①其位著乃与夏使等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说明沈起有理政才能的一组是
①闻父病,委官归侍 ,以丧免,有司劾其擅去[
②起为筑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辟
③吏部格,选吏以赃私缝法,无轻重终身不迁
④则开首赎法携其伍,盗内自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后
⑤起会其当用,自与商人贸易,所省什六七
⑥苏缄知邕州,以书抵起,请止保甲,通互市,起不听,劾缄沮议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1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起任滁州判官时,因为父亲有病回家侍奉,有关部门弹劾他擅离职守,后来得到皇帝的谅解。
B.沈起任监察御史期间,多次上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都得到认可并被写进法令条文,表现出很高的理政才能。
C.沈起奉命出使契丹,为了维护宋朝的.大国尊严而拒理力争,最终使得契丹提高了宋使者的地位。
D.沈起镇守桂州期间,一门心思从事征伐;从其假传旨意以及禁止与交人的边境贸易等方面来看,他有独断专行、一意孤行的性格特点。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10分)
(1)今由父疾而致罪,何以厚风教而劝天下之为人子者?(4分)
(2)田益辟,民相率以归,至立祠以报。 (3分)
(3)会韩绛城绥州不利,起亦罢知江宁府。 (3分)
参考答案:
9.A(委:舍弃,抛弃。)
10.D(都是副词,竟。A①连词,表目的;②连词,表修饰。B①介词,替、给;②介词,因。C①代词,这些、这类;②动词,的。)
11.B
12. B(都受到认可并被写进法令条文说法错误。)
13.(1 0分)
(1)(4分)如果因为父亲生病而获罪,凭什么使风俗教化淳厚而劝勉天下作儿子的呢?(今何以厚劝的翻译各1分。)
(2)(3分)田地开垦增多,百姓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竟至建立祠堂来报答他。(每句1分。)
(3)(3分)正值韩绛在绥州修筑城墙不顺利,沈起也被罢免现职而任江宁知府。(会、城、罢的翻译各1分。)
篇4: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桃花源记(附答案)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桃花源记(附答案)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6.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8.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
9.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
〔帮帮你〕可回忆《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参考答案
6.(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
7.(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8、祖先躲避战乱 隋炀帝失天下(大意对即可。第二空只答隋炀帝不得分。每空1分,共2分)
(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大意对即可。(1)题每个分句1分,
(2)题前两个分句1分,后一个分句1分,每小题2分,共4分)
9.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观点1分,结合古代作品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篇5: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和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和答案
杨行密,庐州人,少孤贫,有膂力,日行三百里。唐中和之乱,天子幸蜀,郡将遣行密徒步奏事,如期而复。光启初,秦宗权扰淮右,频寇庐、寿,郡将募能致战擒贼者,计级赏之,行密以胆力应募,往必有获,得补为队长。行密乃自募百余人,皆璟勇无行者,杀都将,自权州兵,郡将即以符印付之而去,朝廷因正授行密庐州刺史。
文德元年正月,孙儒杀秦彦、毕师铎于高邮,引军袭广陵,下之,儒自称节度使,行密收其众归于庐江。十一月,梁祖遣大将庞师古自颍上渡淮,讨孙儒之乱,师古引兵深入淮甸,不利,还。龙纪元年,孙儒出攻宣州,行密乘虚袭据扬州,北通时溥,孙儒引兵复攻行密。大顺元年,行密危蹙,率众夜遁,出据宣州,儒复入扬州。二年,乃蒐练兵甲以攻行密,属江、淮疾疫,师人多死,儒亦卧病,为部下所执,送于行密,杀之。行密自宣城长驱入于广陵,尽得孙儒之众。自光启末,高骈失守之后,行密与毕师铎、秦彦、孙儒递相窥图,六七年中,兵革竞起,八州之内,鞠为荒榛,圜幅数百里,人烟断绝。行密既并孙儒,乃招合遗散,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便之,蒐兵练将,以图霸道。所得孙儒之众,皆淮南之骁果也,选五千人豢养于府第,厚其衣食,驱之既战,靡不争先。甲胄皆以黑绘饰之,命曰“黑云都”。
乾宁四年,梁祖平兗、郓,硃瑾及沙陀将李承嗣、史俨等皆奔淮南,行密待之优厚,任以为将,瑾与承嗣皆位至方伯。是岁,行密纵兵侵掠邻部,两浙钱缪、江西钟传、鄂州杜洪皆遣使求救于梁。梁祖遣硃友恭率部骑万人渡江,取便讨伐。行密先令都将翟章据黄州,及梁师至,即弃郡南渡,固守武昌寨,行密遣将马珣以精兵五千助之,友恭与杜洪大破其众,遂拔武昌寨,擒翟章并淮军三千余人,获马五百匹,淮人大恐。八月,梁祖遣葛从周领步骑万人自霍丘渡淮,遣庞师古率大军营于清口。淮人决堰纵水,流潦大至。又令硃瑾率劲兵以袭汴军,汴军大败,师古死之。葛从周闻师古之败,自濠梁班师,至淠河,为淮人所乘,诸军仅得北归。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密乃自募百余人/皆璟勇/无行者杀都将/自权州兵郡将/即以符印付之/而去朝廷/因正授行密庐州刺史
B.行密乃自募百余人/皆璟勇无行者/杀都将/自权州兵/郡将即以符印付之而去/朝廷因正授行密庐州刺史/
C.行密乃自募/百余人皆璟勇/无行者杀都将/自权州兵郡将/即以符印付之/而去朝廷/因正授行密庐州刺史
D.行密乃自募/百余人皆璟勇无行者/杀都将/自权州兵/郡将即以符印付之而去/朝廷因正授行密庐州刺史
【答案】B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记》中有“鳏寡孤独”之说。其中年老的男人没有妻子的叫“鳏”,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叫“寡”,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孤”。《孟子》称这四种人为“穷民”:“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B.我国古代通常使用三种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即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纪年。帝号纪年法:指春秋至西汉初年采用的以帝王或诸侯的谥号及在位的年次纪年方法。年号纪年法:指帝王在位时用以纪年的名号而依次纪年的方法。文中的“光启”“文德”“龙纪”等就属于其中的“帝号纪年法”。
C.古代表示官职任免的词语很多,其中“授”“除”“辟”等表示授予官职;“徙”“转”等表示官职的调动;“擢”“拔”则有升迁之意;而“领”“署”则是兼职代理的意思。
D.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礼记·王制》中说:“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
【答案】B
6.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行密从小力气很大,一天可走三百里路,郡将交给的报信任务,他都能徒步如期完成,后来因和敌人交战总能有所收获而升为队长。
B.孙儒攻克广陵后,杨行密收集部下回到了庐江,后来他趁孙儒攻打宣州时趁机攻占了扬州,但又被孙儒击败,被迫撤出扬州,后因江淮发生瘟疫,孙儒因病被部下捉住送给了他并被杀,杨行密才得以最终进据广陵
C.杨行密爱惜人才,善待降将。硃瑾和沙陀将领李承嗣、史俨等人投奔淮南,杨行密厚待他们并任他们为将领,硃瑾和李承嗣都居官位直到成为一方之霸。
D.杨行密善于用兵,大败梁军。在梁军到来时,杨行密先主动放弃黄州郡,又故意败于武昌寨,等到梁太祖增兵攻淮时,他决堰水淹敌军,又令硃瑾率劲兵袭击汴军,最终大败敌军。
【答案】D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光启末,高骈失守之后,行密与毕师铎、秦彦、孙儒递相窥图,六七年中,兵革竞起。
(2)选五千人豢养于府第,厚其衣食,驱之既战,靡不争先。
【答案】(1)自光启末年起,高骈失去权柄后,杨行密与毕师铎、秦彦、孙儒一个接一个想夺得权柄,六七年间,兵戈争逐。
(2)挑选五千人豢养在官府里,供以优厚的衣服食物,调遣他们走上战场,无不奋勇争先。
【参考译文】杨行密,庐州人。小时死了父亲,家庭贫困。有体力,一天可走三百里路。唐朝中和年间**,天子驾幸蜀地,庐州郡将派杨行密徒步到蜀地报告事情,按期返回。光启初年,秦宗权扰乱淮北,频频进犯庐州、寿州,郡将招募能参战擒获贼兵的.人,按擒获敌人数目多少予以奖赏,杨行密凭胆识勇力应募,与敌接战必有收获,得以补升为队长。杨行密就自行招募一百多人,都是凶勇而无品行的人,杀死庐州都将,自己临时掌领州兵,郡将便将符节印玺交给杨行密就走了,朝廷因此正式授杨行密为庐州刺史。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正月,孙儒在高邮杀死秦彦、毕师铎,领兵袭击并攻下了广陵,孙儒自称为节度使,杨行密收集他的部下到庐江。十一月,梁太祖派大将庞师古从颍上渡过淮河,攻讨孙儒的**,庞师古引兵深入淮甸,不利,返回。龙纪元年(889),孙儒出兵攻打宣州,杨行密乘虚袭击占领扬州,向北与时溥联合,孙儒领兵又攻杨行密。大顺元年(890),杨行密危急,带着部下连夜逃走,据守宣州,孙儒再次入据扬州。二年,便收集训练兵马准备攻打杨行密,碰上江、淮一带流行病疫,士兵病死很多,孙儒也病倒了,被部下抓起来,送给杨行密,杀了他。杨行密从宣城长驱直入广陵,全部占有了孙儒的部众。自光启末年起,高骈失去权柄后,杨行密与毕师铎、秦彦、孙儒一个接一个想夺得权柄,六七年间,兵戈争逐,八州之内,踏为荒芜草地,方圆数百里,人烟断绝。杨行密兼并孙儒后,就招集流亡百姓,让他们休养生息,政治宽松简易,老百姓感到舒适,杨行密收集兵马操练将士,以图谋霸业。所得到的孙儒部众,都是淮西的骁勇善战之士,挑选五千人豢养在官府里,供以优厚的衣服食物,调遣他们走上战场,无不奋勇争先。穿的甲胄都用黑缯布装饰着,命名叫“黑云都”。
乾宁四年(897),梁太祖平定兖州、郓州,朱瑾以及沙陀将领李承嗣、史俨等人都投奔淮南,杨行密对待他们甚为优厚,任用做将领,朱瑾与李承嗣都居官位直到成为一方之霸。这年,杨行密纵兵侵掠邻近地区,两浙的钱..、江西的钟传、鄂州的杜洪都派使者向梁求救。梁太祖派朱友恭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渡过长江,伺机讨伐。杨行密先令都将瞿章据守黄州,当梁军到来时,就放弃郡城南退过江,固守武昌寨。杨行密派将领马王旬率领五千精兵援助他,朱友恭与杜洪大破他们的部队,于是占领武昌寨,俘获瞿章和淮南吴国士兵三千多人,获得战马五百匹,淮南贼寇大为惊恐。八月,梁太祖派葛从周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从霍丘渡过淮河,派庞师古率领大军在清口扎营。淮南人挖开堤堰放水,流水奔涌而至。杨行密又令朱瑾率领精兵袭击梁军,梁军大败,庞师古战死。葛从周听到庞师古失败,便从濠梁回师,到淠河,又被淮南人追击,各军仅仅得以北归。
篇6: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赵普附答案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赵普(附答案)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2分)
阖户启箧取书普明日复奏其人()
普性深沉有岸谷()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小题3:根据文意发挥想象,说说“太祖乃悟”悟出了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关第二天严肃刚正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小题2:(1)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2)等到作了相,太祖常常劝他读书。
小题3:悟出内容:赵普对朕,对国家忠心耿耿;他举荐的那个人必定是有才能的.;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只要内容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篇7:猩猩好酒文言文阅读答案
猩猩好酒文言文阅读答案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节选自明﹒刘元卿《醒世恒言》)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陈之饮器 陈:
(2)盍少尝之 盍: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
3、“其后来者亦然”中的“然”指代什么内容?(2分)
4、请结合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猩猩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1)放置(或陈放、安放)(2)为什么不(1个1分)
2.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一处0.5分)
3.指饮醉酒被活捉的下场。
4.猩猩聪明,能够识破人家的引诱;可猩猩贪心,最终受不了引诱而喝醉酒被活捉。
参考译文:
猩猩是一种喜欢喝酒的野兽。山脚下的人摆下装满甜酒的酒壶,旁边放着大大小小的酒杯。同时还编了许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放在道路旁边。猩猩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引诱自己上当的,它们还知道设这些圈套的人的姓名和他们的父母祖先,便一一指名骂起来。可是骂完以后,有的猩猩就对同伴说:“为什么不去稍微尝它一点呢?不过要小心,千万不要多喝了!”于是就一同拿起小杯来喝。喝完了,还一边骂着一边把酒杯扔掉。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拿起比较大的酒杯来喝。喝完了,又骂着把酒杯扔掉。这样重复多次,喝得嘴唇边甜蜜蜜的,再也克制不住了,就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大喝起来,根本忘了会喝醉的事。喝醉以后,便在一起挤眉弄眼地嬉笑,还把草鞋拿来穿上。这时候山脚下的人就出来追捕它们,结果互相践踏,乱作一团,一个个都被捉住。那些后来的猩猩也是同样的下场。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语文阅读答题方法
从适宜的角度作答
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从适宜的角度作答。怎么问就怎么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有时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能从命题者所“问”的角度作答,如果直接使用会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定要紧扣题目的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组合,使之成为与命题提问角度相契合的答案。
语言表述力求精练
这对于受字数限制的表述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高度概括的题目,当我们筛选整合好文中的相关信息之后,要把具体、形象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对于解释、阐述、评价性的题目,我们可删去描述性的修饰语、较长的限制语,或合并同类项,或改字缩词,或使用指代词,使语言的表述高度浓缩,以符合题目的要求。
阅读理解如何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
5、总分总(掐头去尾)
篇8:文言文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记之而去委而去之
B.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
C.以其境过清扶苏以数谏故
D.乃记之而去夺而杀尉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选文第①段运用 的手法突出了潭水的清澈。选文通过描写幽深凄清的环境,表达了作者被贬后 的心境。(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题3】侧面描写 孤凄悲凉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B:代词/语气助词;A二者都是代词;C二者都是因为;D二者都是表承接关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这里注意斗蛇等关键词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这里过描写幽深凄清的环境,表达作者被贬后孤独苦闷的心境。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语文文言文《猩猩》阅读试题和答案】相关文章:
4.蝉阅读试题和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